元和妙音

生命最高的價值定義

2020/6/7 理監事向 弘聖師父上人請益 分享文(一)

 

一覺元學會恭敬整理

 

夏日炎炎 弘聖師父上人在弘法百忙之中,特別撥空讓一覺元的理監事與會務工作人員請益,共享午膳與下午茶的八個小時,字字珠璣,讓人醍醐灌頂,法恩滿溢。師父上人常語出風趣,時有歡笑聲,然諸多教誨卻也語重心長如一記記棒喝,直指我們學法以及運作法務態度的習氣謬誤。除了清楚闡述同參學佛沒有大躍進的原因,也針對社會的現實現象與學會運作,提出了精闢的見解,恭謹分享如下。

 

20200607 生命最高的價值定義 理監事向 弘聖師父上人請益 分享文(一) (3).jpg
一覺元學會理監事及會務人員全體與 弘聖師父上人合照

 

【夢境引發懺悔】

請益時,某位師姐向 師父上人報告她在前一天做了一個夢,夢到有一個人不知道做錯什麼事,害她有點生氣,她就跟他說,「請你現在立刻去跟 師父上人懺悔」。沒想到那個人居然說是陳奶娘娘的意思,聽得○○師姐更加生氣,回他「你怎麼可以說是神明叫你做的,不可能。陳奶娘娘是我的阿嬤,阿嬤不可能這樣做的」。

○○師姐回想這件事覺得很神奇,不知道為什麼陳奶娘娘在夢中變成她的阿嬤?有人問做錯事的那個人是誰?○○師姐說她不知道,只記得是很像今天的狀態。講著講著,一位師姐突然站起來,哭著向 師父上人道歉。她覺得這一陣子自己很糟糕,沒有很珍惜 師父上人對她的付出,心生懺悔並告誡自己以後ㄧ定要好好的做到。現場一片愕然!

 

【三途一墮九千劫】

師父上人對一切都瞭然於心,回應說:「你們喔,都要養成一個習慣啦,不要老是說要去跟誰對不起,為什麼呢?因為你們所有做的事都沒有達到什麼修行的層級,怎麼會不知道。那你就把知道的、應該的去做而已,現在就是你們的意願!

你遇到了你就是不肯,那你就把它變成『肯』,就這樣而已啊,那這個請問有誰能幫得了你?…你們只要不肯就是真的那個夢境嘛,就到處推嘛!推到最後就推給誰,推給那個你不確定因素的那個,…那最後還是會被『抓包』,…最後我們要去檢視自己的人生,就只是『做』這一件事情。

可能就是不夠苦嘛,不過很多是當你知道苦,你已經真的苦。這世間示現了多少,七十幾億人口,哪一個真的是知道苦回頭的,知道苦都掉下去。他知道苦的時候就是要迎接下輩子的更苦了,沒有機會了。『三途一墮九千劫』,對不對?九千劫了,再說了。六十幾…,現在三十幾歲也都算年紀大了嘛,相對學法,你沒多少時間可以耗損了。

修行的人要自詢,沒有安慰這種事情,如果還求安慰、求討拍,那你完蛋了。」師父上人明確的點出我們應該卸下貪瞋癡慢疑的習氣,要勇敢的面對自己。

這時有一位師姐表示,剛剛該同參在哭訴的時候,她突然覺得頭痛的要死,全身起雞皮疙瘩,同參講完就不會了。

師父上人說明:「我們在座每一個人的能量都在交流,只是有的會感覺到,有的不會感覺到。有的比他強,他雖然被影響,他不礙事。你可能就是比較弱一點,被影響到往負面去了。

有負面能量的人連良善對待你,都痛成這樣了,更何況他是負面對待,你受得了嗎?你看我以前要承擔多少負面對待,所以我死好幾次了,我死好幾世了。這些負能量一直加諸在你身上,你活不了的,要不是我的心比你們清淨一點,早就死了。」

之前曾聽說有些同參需要請 師父上人幫忙,甚至救命的時候,對 師父上人畢恭畢敬。等到危機度過了,學佛的態度就漸漸鬆散,甚至只是因為 師父上人期望他精進,講了一句他不喜歡聽的話,就開始對外說謊,背叛 師父上人,甚至當著 師父上人的面口出惡言。沒想到,那些負面能量大到能讓想度化他們的人死好幾世,師父上人真的太不容易了!

其實偷偷告訴同參們,師父上人罵我們的一句話,就要耗掉 師父上人修行的十年功。師父上人很辛苦的,所以我們真的要好好的感恩 師父上人對我們的提點。

 

【敞開心境】

師父上人說:「你要看你不對多久…你全部累積自以前到現在錯誤念頭的那一些雜質,能量產生的裡面的濁氣、怨氣,什麼氣一大堆,這氣會轉化成物質,排氣嘛!有的有體臭,有的講話口臭,氣色不好嘛!

那你覺得這樣一個表達,全部就乾淨了嗎?當然不會是那麼簡單,可是至少它是一個路徑了,他已經至少願意『打開』,打開的狀態是希望不要再增加裡面的雜質了,比原來剛剛前一秒鐘的你少一點,那就可喜了。

可是可悲的通常是後面跟來,就是我一轉眼,我又開始了錯知錯見!所以你可能打開,讓人家清理了,包括自己也倒出去一點,假設倒出去兩分了,人家幫你清理一分、三分,這樣,然後你關起來,回家運作,又增加五分錯誤。那就沒完沒了,像這樣子啊!」

有理事提出疑問說,如果我們希望能夠一直打開來清理穢氣可以嗎?師父上人表述,那要看一個人的習氣,也要有機緣,然後苦口婆心地說:「修行其實做不難,可是你那個意願很不容易…你沒有人情世故、你沒有面子問題什麼嗎?統統沒有,你就是一直打開。你敞不敞開是你的意願的問題,不是你今天念了佛,你拜了佛,你就敞得開,不是。你最後都會怪回去,念佛怎麼沒用、拜佛也沒用。

 

生命最高的價值定義 20200607 理監事向 弘聖師父上人請益 分享文(三) (4).jpg

 

『意願』沒有任何人可以幫你,十方三世諸佛來到你身邊都沒辦法的,因為那是意願。佛苦口婆心叫你們不要下地獄、不要瞋恨、不要怨人家、不要討厭人家、不要忌妒人家,你們偏偏要,所以下地獄了,你這時候說佛法沒用,或者是再請教佛,有什麼方法可以叫我不要這樣,有這種答案嗎?沒有。

你永遠不做嘛!第一步都不做了!那你永遠在那邊問怎麼做到,請問你怎麼做到?那就不可能,只能告訴你,那就下輩子看看嘛!對不對?或者是我剛剛講,那就你這一輩子什麼時候有一個更大的痛,再說了!緣非定緣,你眼前的確定因素都不願意執行,你再問一堆,還有什麼可以做到?…」

這時讓我們深深的感受到,我們的自私與無明,讓 依止上師情何以堪,而我們的 師父上人也還是那麼有耐心的繼續循循善誘,希望有緣眾生大家能夠趕緊警醒,一起跟隨著 師父上人的腳步,弘法利生。

 

【該逼自己就要逼自己】

儷容理事此時有感而發:「我自己這樣子聽了之後,又再體會再思考,覺得唯一的方法就是,初期用逼的也要逼自己去做。」

師父上人認同地說:「順乎心性合乎自然,自然兩個字不要誤會它,你該怎麼樣就怎麼樣叫自然,你該逼自己就要逼自己,你不要把逼自己的責任丟給別人。剛才晴天那個夢其實很簡單,『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20200607 生命最高的價值定義 理監事向 弘聖師父上人請益 分享文(一) (1).jpg

 

你們讀過《太上感應篇》嗎?你真讀過嗎?那你有讀過三尸神嗎?你不怕嗎?『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算減則耗,算盡則死。』一算一百天,你有多少一百天這樣被耗損?舉頭三尺有神明。」

20200607 生命最高的價值定義 理監事向 弘聖師父上人請益 分享文(一) (4).jpg

 

○○理事就說:「還沒開始做 師父就知道了」並有感而發地表示:「我們做任何事情,師父一定都知道,所以如果自己當下該做,可是沒有去做,或是…」

師父上人:「對啊!可是偏偏多數的人都是理解這一點啊,可是到他本位立場,他永遠以為,師父就是獨獨不知道我。」

○○理事:「不可能,我好早就發現了,師父都知道。不要想要說謊,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自從聽了 師父上人一些事跡,絕症也好啦,一些神通,我聽過幾個就瞬間,喔!在這個人面前是不可能說任何謊話,他什麼都知道。所以如果自己該做而沒做的話,就只有慚愧在心裡,唉~就會覺得做的當下已經被知道了」。

那我們還不趕快誠實的面對,丟掉偽裝的自己,做一個老實、聽話、照做的學生呢!

 

【時間花在哪裡 成就就在哪裡】

很多學修的人都會遇到一個問題,知道但是做不到。接觸佛法很多年,也自認為花很多時間在接觸與薰修了,卻浮浮沉沉,學修沒有大躍進。師父上人點出關鍵在於價值觀沒有先確立,全心投入的態度沒有長養出來。我們的時間花在哪裡,價值觀就在哪裡,成就也就在哪裡。話說得再好聽都沒有用,行為是什麼,價值觀就是什麼。

以之前每個月的北中南三堂法堂來說,師父上人從來沒有請過假,但是同參幾乎沒有人全勤,這就是價值觀的不同。

師父上人說:「你覺得人生哪個是重要?你就會排除萬難促成它。假設我們說你們在學法,你們各有嗜好,那你學法的價值次要過你的嗜好,你的最高利益不會從你的學法得到,會從你的嗜好得到。」

 

【追逐嗜好能了生死出三界嗎?】

師父上人開示說:「如果我最重要的是畫畫,那我畫畫遇到修行,兩個時間搭在一起,我一定選擇畫畫,先把修行暫緩。那我畫畫最高能讓我了生死出三界嗎?不行。修行可以!

我畫畫,我很喜歡,可是只要遇到修行,我就可以把它擱著,有時間再畫畫。你也有可能邊畫就邊了生死出三界。因為你最重要的是修行,所以你就會把修行的力道融在你任何的嗜好。

那你如果是修行最重要,你人生所有的事都會融入!所以剛剛我們聚會吃一塊蛋糕,我們就是在修行,那你是嗎?所以你可以喜歡吃蛋糕,可是你要回去沉澱一下,抉擇一下,吃蛋糕是你人生最重要的事,還是修行?

這個很簡單的例子,我沒去上一次法堂還可以過日子,我沒吃到蛋糕實在人生覺得絕望了,那就只好慢慢去吃蛋糕啊!你的最高成就就是體重不斷增加,然後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最後插管,最高成就糖尿病什麼病,插管氣切,一堆啦!最後掰掰。

那在臨終的時候時,你說『如果能再讓我吃一塊蛋糕…』。家屬卻說『不好意思,你現在嘴巴合不起來了,因為氣切』。

又沒人說成佛不能吃蛋糕,但是你氣切不能吃蛋糕,所以修行是最高指導原則、最重要的那個人是真幸福到不行,什麼都可以,都有。

又沒人說成佛不能爬山,但是爬山的人不一定會成佛。成佛的爬山,你們無法想像,那個爬山爬到最後是所有山神為他抬轎子,你們看不到。

登山的人看到山頂很高興,因為那是他要的。你登頂了嗎?不然你是在歡喜什麼呢?我知道了嘛!因為你願意往那邊的方向去,所以你看到你會歡喜。你如果很不願意呢?齁~山頂好遠!你沒看到你會歡喜,你看到山頂你會〔凝〕(不高興),爬山的人是這樣!你們在學修也是這樣嘛!…」。

師父上人殷殷切切的提點,我們真的要隨時檢測自己,提起精神,勇於向前看,不怕艱難,只要我們肯「如實」的一步一腳印,努力往前行,總有一天可以達到人生最高的目標。

阿彌陀佛!

待續~

 

感謝 弘聖師父上人

                                   祈請 師父上人

                                                  長久住世

                                                  法輪常轉    

                                         

   一覺元學會理監事敬上

                                                          20200620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弘聖上師 說法影音

2018年10月27日 台中明覺法堂 (無字幕)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in Taichung, Taiwan 

on October 27th, 2018 (video without subtitles)

 

 
🌟 法堂開示簡述 

今日法堂一開始,學人即提問:「如何發菩提心」、「發菩提心對於學修有什麼重要性」,既言「發菩提心」,那麼瞭解何謂「菩提」便很重要了。更且,「發心」二字於現代社會雖是耳熟能詳之名詞,但引學人入誤區之媒介亦不勝枚舉,師父上人幽默感十足,妙喻取闢之下,學人不難發現自己走入誤區,會心一笑的同時亦能意識到若不從誤區抽身,再繼續蔓延拓展,後果不堪設想。

 

弘聖上師 說法影音 2018年10月27日 台中明覺法堂 (無字幕) (3).jpg

 

「菩提心」層面浩瀚,瞭解深入即知其重要性,師父上人慧海深廣,為學人鋪陳造階至「圓滿菩提」。而成佛非徒託空言可至,當中不離平日老實修持之基礎,應如何建立基礎、如何導正、如何進階……,理路、方法盡在 師父上人精闢之開示中。

 

弘聖上師 說法影音 2018年10月27日 台中明覺法堂 (無字幕) (4).jpg

 

法堂末後,師父上人期勉學人:「一個會的人,光一個『布施』,他就成就圓滿無上菩提了。所以,不要捨近求遠,化繁擇簡是功夫,我們搞得很複雜,最後一事無成,那就冤枉!希望大家能夠有緣在這一輩子遇到真正如來教法的一種傳輸就去把握它,期勉當世就能夠去成就圓滿菩提。」

 

弘聖上師 說法影音 2018年10月27日 台中明覺法堂 (無字幕) (2).jpg

弘聖上師 說法影音 2018年10月27日 台中明覺法堂 (無字幕) (1).jpg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4/29 北投學修之旅

弘聖上師開示

【貪心為善不離鬼道】

 

 

2019429 北投學修之旅 一覺元 弘聖上師開示 (七)【貪心為善不離鬼道】 .jpg

 

🔸學員請教 師父上人:

土地公當人時也學佛,也做布施,可是因為貪心為善,所以死後去當了土地公。對於學法的人來說,解脫才是最重要的目的,如何才不會落入貪法的窘境?

🔰師父上人解釋:

不貪法就是!我們不能因為學法而拿法去跟世間對立,不能堅持要這個不要那個,這個不是真正的佛法。但是因為世間人無法一次到位,所以我們還是要從相似的狀態中去一步步吻合。至於這個問題現階段無須想太多,因為想太多的時候我們就會有顧慮、不敢做。目前大家還是得要多做、多薰習。做到什麼時候?等我們到極樂世界時,才能放下對佛法的貪著。 

師父上人還特別提到,這種貪的定義和土地公的那種貪是不同的。土地公貪法是美其名這麼說,祂其實真正「貪的是財」,只是因為有接觸佛法,有機會知道「財布施得財」的理路,所以祂會努力去布施而得到祂要的東西,也因為祂貪欲重而下餓鬼道。

🔸另一學員延伸問到:

「自己因財資糧不足而去布施,是否也算是一種貪?」 

🔰師父上人回答:

這當然也是貪。但階段性我們有這個困擾,還是要去布施,不足了還硬不去布施,問題不就解決不了。

 

北投學修之旅 (6).jpg

 

🌱 延伸閱讀 : 2019/4/29 北投學修之旅 --弘聖上師開示集結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