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妙音

目前分類:🔸弘聖上師 說法影音 (14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024/12/28【明覺法堂】

宇宙人生的真相

恭請 弘聖師父陞座主講

 

 

▪️ 2024/12/28【明覺法堂】弘聖師父《開示影音》[

 

一覺元【明覺法堂】12/28晚間7:30於台中市新平、陳平里聯合活動中心重磅登場,雖然氣候寒冷,心卻是暖呼呼,出席人數一次比一次還要踴躍!

弘聖師父上人開示時以「學法要有熱情,不要用激情」幾字作為開場白,簡單點出學法貴在恆常持續而非一時激情!眾生根器不同,佛法究竟要怎麼學才正確?師父上人表示學佛不能制定SOP,而是要契入「本心」,師父上人更以《楞嚴經》上的文字展開解說本心之義諦。經云:「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佛度眾生依其上中下根資質來應病與藥,學佛人不知從那裡開始時,可以從「理解的」部份開始契入。

師父上人強調眾生本是如如佛,只因本心被覆蓋住了才落入眾生次位,只要再次恢復本來清淨無染的知見,恢復自性常安住的見地,當習氣頓除,「觀」念常存,即可恢復本佛自在!真如本心雖恆常不變,卻可隨順因緣而應萬變。

本次法堂中 師父上人對「發菩提心」、「承事供養」及「菩薩四法」義理均有深入通透的闡述,學人若能常時攝受理解到位,必能在菩提道上收穫日豐。法堂末後,師父上人以《元和妙音》唱頌祝福,音律氣勢磅礡,許多同參聞聲落淚,感染力十足。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40706 一覺元 弘聖上師《明覺法堂》

影音字幕版

 

 

此次法堂 弘聖上師對於

#菩薩修行四法

#菩薩與凡夫的差異

#凡夫的修行困境

#念佛與開悟

#正念與正能量

#真正的懺悔

#開悟與修行的關係

#如何維持菩提心

⋯⋯等,有精闢的開示🙏

 

 🔶CC字幕 可轉全世界各種語言

分享讓法益造福更多人🔶 

 

20240706 一覺元 弘聖上師《明覺法堂》影音字幕版.jpg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3.12.30  轉變的契機 | 弘聖上師【明覺法堂】

回歸生命本有的覺性【一覺元 YJYLC】

 

 

▪️ 2023.12.30  轉變的契機 | 弘聖上師【明覺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場直播〕2023/12/30 ——轉變的契機

弘聖上師【明覺法堂】

 

20231230明覺法堂海報.jpg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弘聖上師 說法影音

2018910日 高雄明覺法堂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in Kaohsiung, Taiwan 

on September 10th, 2018  

 

 
 

🌟法堂開示簡述
 

20180910高雄法堂1.jpg


法堂開始 師父上人慈悲元和妙音長達40分鐘為眾生洗滌、淨化與靈性提升,在妙音的流裡面,言語已不重要。

 

        20180910高雄法堂2.jpg

        20180910高雄法堂3.jpg

        20180910高雄法堂4.jpg
 

藉著學人的提問,師父上人開宗明羲二個字「隨緣」,因我們都用自己的意識形態去認知,不懂得「緣」是什麼?隨緣~你要隨順那個因緣,而我們常常把攀緣當隨緣,那要如何判斷才能精準?師父上人教導:清淨,清淨心的作用。藉著學人的提問,師父上人開宗明羲二個字「隨緣」,因我們都用自己的意識形態去認知,不懂得「緣」是什麼?隨緣~你要隨順那個因緣,而我們常常把攀緣當隨緣,那要如何判斷才能精準?師父上人教導:清淨,清淨心的作用。
 

 20180910高雄法堂5.jpg
 

世尊:「斷人生命不及斷人慧命」,師父上人精闢解析生命與慧命不同的關鍵點,以及只要沒有慧命的養成,就永遠脫離不了六道輪迴,而結罪就是在這邊結的。

在一個修行的領域裡面有兩大類機緣:一種是清眾;一種是弘、護的機緣。師父上人清楚解析其中各個的機緣,雖然機緣上不ㄧ樣,但果報論是平等的,平等是在哪裡﹖就看自己會不會的問題?這又關係「心法」,心對了,一切都對了。

心錯了呢?再對都錯了!
 

20180910高雄法堂6.jpg


末後 師父上人舉例《法華經》經典故事(五千人退席),說明「不重法、法則不重」;說明基礎的重要性,要不然,不堪受無上大法,佛菩薩教育眾生是慈悲;佛菩薩把眾生放下也是慈悲。而眾生很難理解這一個慈悲的背後的那一個基底是什麼?所以我們用我們有思惟之心去測度,如來圓覺之智了不可得。

「承事供養」:承事供養諸佛如來這一件事情很重要,這關係到我們深厚的福報,關係到生命的資糧能量的厚足,關係到真正發菩提心,關係到真正的發願 行願 踐願……承事供養很重要很重要……未完待續,待學人……大叩鐘?!
 

20180910高雄法堂7.jpg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弘聖上師 說法影音

2017429日 台中明覺法堂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in Taichung, Taiwan

 on April 29th, 2017

 


 

🌟法堂開示簡述
  

20170429台中明覺法堂1.jpg

 

 

法堂開始,師父上人即提綱挈領,直契要點,開示說,一切萬法皆不離自心;修道之要,以淨心一法最直接了當。而佛法三藏十二部的言論,八萬四千法門,統統是為了讓我們回歸清淨本然!

眾生的生命本然實則「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我們誤解了宇宙真相,在幻相中追逐、建構,而產生無量無邊的痛苦!因此,師父上人教導我們學習生命成長,要先去瞭解「諸法實相」~也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而智慧覺行者亦告訴我們存在的這一切猶如一場夢,在這個幻相中,依著迷失的程度而有不同層級的幻境之顯現,下至地獄,上至非想非非想處天,都是在一場大夢之中,眾生在這個幻相境界輾轉流衍、求出無期,故稱之為「六道輪迴」。
 

20170429台中明覺法堂3.jpg

 

佛言:「六道輪迴淫為本,三界往返愛為基」,「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淨土」。師父上人以此讓我們明白「六道輪迴」的成因,也由此教導我們脫離六道之要在於「善護清淨之心」。可是光是知道這個概念,對我們了脫生死卻無濟於事,因此,師父上人慈悲為懷,循循善誘地為我們闡述如何契得清淨自性的學修次第,解析「淨業三福」的意涵,以及完善「十善業道」的重要性!

 

20170429台中明覺法堂5.jpg

 

藉由此一法堂的學習,我們更應明瞭六道之中無一真正安適之處,偶而感到的快樂,其實是一種「苦暫停」的錯覺,而唯有透過正確的修行,回歸自性,才能完全出離生死,永脫輪迴之苦!

 

20170429台中明覺法堂4.jpg

 

末後,師父上人殷切地教勉著我們~「但願諸位能夠在此短短娑婆裡面,得會如來正法而能契入學修真如的道途,匯歸回來本來面目,你們的真如自性。」

 

20170429台中明覺法堂2.jpg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弘聖上師 說法影音

2018811日 高雄明覺法堂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in Kaohsiung, Taiwan 

on August 11th, 2018 

 

 
 

🌟法堂開示簡述:

眾生生生世世無始劫來的無明,不明理而有著種種惡習。

世尊說:「愚癡見濁甚可怖」,所幸在21世紀有明師出世教育引導。

在法堂上,有學人提問:「應該怎麼去分辨所接收的訊息來源?」

弘聖上師藉著故事裡的事巧妙、風趣、幽默的種種譬喻,教育引導眾生如何破迷開悟,不再受滿天訊息動搖了!

精彩絕倫,值得細細品味!

 

2018年8月11日 高雄明覺法堂 (2).jpg

2018年8月11日 高雄明覺法堂 (3).jpg

2018年8月11日 高雄明覺法堂 (4).jpg

2018年8月11日 高雄明覺法堂 (6).jpg

2018年8月11日 高雄明覺法堂 (1).jpg

2018年8月11日 高雄明覺法堂 (5).jpg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覺元在修習什麼?

 

一覺元在修習什麼?.jpg

 

 

🌱延伸閱讀:《一覺元》的教育直契心法 了生脫死弘聖上師 燃燈法筵廿二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弘聖上師 說法影音

2018713日 高雄明覺法堂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in Kaohsiung, Taiwan 

on July 13th, 2018 

 

 

🌟法堂開示簡述  

法堂中 師父上人以古諺開場:「交之以利,利盡則交疏;交之以勢,勢傾則交絕;交之以色,花落則情渝;交之以道,天荒而地老。」當年「台灣錢淹腳目」的榮景,得利於當時民心宅厚,而今,人心澆薄,倫理道德崩壞,人們未能感受古德智慧,受人之恩不知以恩報恩,但即便如此,學法之人仍應以良知、道德禮義的態度以對。師父上人繼而開示,智慧既是本能,又為何無法顯發?必有其因。師父上人層層剖析,讓學人了解理路又教導方法、門徑,重啟生命本有俱足的美好作用。

  

2018年7月13日 高雄明覺法堂 (2).jpg

2018年7月13日 高雄明覺法堂 (3).jpg

 

面臨人生「逆、平、順」的不同階段,人們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師父上人用有趣的實例說明,也讓學人從案例中映照人性的貪心與自私,法堂中請益者的提問,在世俗之中,不也比比皆是?面對人性的「招牌之惡」我們又該如何對治?又爾,困於「知見立知」文字障的學人,對字義也許似解未解,師父上人也有睿智又幽默的開解,一聽再聽,便豁然開朗。

 

2018年7月13日 高雄明覺法堂 (4).jpg

 

學人有幸承教最殊勝的一乘圓教,我們又該如何抓住心法的軸線,領受一乘圓教的精髓?一乘圓教的教法又如何運用在所謂的圓融道上?聖解脫道次第法跟圓融道又有何不同?法堂精彩,值得細細品味!

 

2018年7月13日 高雄明覺法堂 (5).jpg

2018年7月13日 高雄明覺法堂 (6).jpg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弘聖上師 說法影音

2018614日 高雄明覺法堂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in Kaohsiung, Taiwan

 on June 14th, 2018

 

 

        2018年6月14日 高雄明覺法堂.jpg

 

🌟 法堂開示簡述 

 

佛門術語,比如「觀」、「念」……等等,也常運用於世俗之間,可是在義理上,卻與生命本然的境界相差甚遠。對念佛人而言,如果在「解門」上沒辦法透晰這些用詞的義理,就會在「行門」上用錯,用著我們自己的經驗法則的定義,去行持佛法所謂的超越境界的行持,因此就會變成雞同鴨講而搞錯,這也是現在人學佛一個最大的問題點,學人該如何正解而持正?「習慣」往往導引我們往背後的果報促成,為何我們所想的與我們的運轉並不對兜?何以所謂的形式跟實質的問題,也是眾生特別難以修行的關鍵?佛法「解難行易」,又該如何突破?所謂「布施是因、福德是果」,然而這麼簡單的理路當中,為何少有人能夠真正去得到自己設定的福德果?這種種的「為什麼?」弘聖上師在法堂中皆有精闢的開示。

佛門論實質,它告訴你「懂」是什麼意思?「懂」就是你做到了,你做到了叫做你懂了。如果從懂的角度來說:你真的懂的,你一定做得到;你做得到的,其實你也懂了。所以那個「懂」與「不懂」是我們的意識形態。而這樣的意識形態,是基於識變出來之後的生命衍流產生的「分別」、「執著」,執著到根底的這一個層面,而光是這麼一個小課題,就已經讓我們對於生命解脫求出無期。

弘聖上師再三強調,佛菩薩是誰?是你們的本能!一旦你們學習的方法、方向、理論都正確了,要達到這一種生命境界,它不是天方夜譚,它甚至在你一念間一悟即得。末後 弘聖上師亦勸勉學人:「該捨諸有止無求,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這不是佛菩薩當年於因地修持當中所發的願力的專利,而是當年佛菩薩無盡慈悲,在因地修持的時候,藉著這一些行儀來警醒後世眾生,祂告訴諸位,佛菩薩能,你們也能!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弘聖上師 說法影音

2018515日 高雄明覺法堂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in Kaohsiung, Taiwan

 on May 15th, 2018 

 

 

🌟法堂開示簡述 

 

20180515高雄法堂1.jpg

 

學法須長時薰修,然而許許多多的人,在學佛路上歷時良久,仍然不知如何著手,甚且摸不著頭緒。師父上人深知學人有諸多學法誤區及盲點,今日法堂感應道交,重新為學人歸納所謂的學法根基。首先開示佛門時常闡述的「三皈、五戒、十善」的重要,文字雖不陌生,但在 師父上人深入淺出且輔以案例說明的闡釋中,讓學人更具體了解三皈五戒之所以重要的意涵。而三皈、五戒、十善也正是學佛的起始點,有了三皈、五戒、十善的基礎,才有辦法成就所有的八萬四千法門的涉獵。

 

20180515高雄法堂2.jpg

20180515高雄法堂3.jpg

 

再者,「學佛人為何得不到佛法真實圓滿的利益?」「生命體的存在何去何來?」「與這個世間的對應關係是什麼?」「怎麼個對應法?」這種種的生命課題,茲事體大,無邊無量的問題需要釐清楚、搞明白,師父上人為我們一一道來。由於眾生依其習氣而扭曲、訛化了原有名相,故而學佛第一步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名相」正確的意涵,再進而體會佛法的深度。例如前端的「皈依佛法僧」跟「末端的皈依佛法僧」,名相雖然一模一樣,可是義理完全不同。三皈依表面看似一個「理」,可是它有著實的事相可以讓我們體現,體現在「五戒、十善」的落實上,五戒、十善到位的人,便上了三皈依的初始第一步了。然而在這之前,扎根於弟子規、感應篇的落實,環環相扣,層層相連,成就十善的表徵與基底,再加上五戒的修持,十善方能成熟而有涵養。師父上人大智慧的剖析,讓耳熟的名相更加的具體而有感,因為「知其所以然」,落實起來也似乎沒有那麼難了!

 

20180515高雄法堂4.jpg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弘聖上師 說法影音

2013728日 台北明覺法堂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in Taipei, Taiwan 

on July 28th, 2013

 

 

 

2013年7月28日 台北明覺法堂 (1).jpg

2013年7月28日 台北明覺法堂 (2).jpg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弘聖上師 說法影音

2017年3月25日 台中明覺法堂 (無字幕)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in Taichung, Taiwan

 on March 25th, 2017 (video without subtitles)

 

 

🌟 法堂開示簡述

 

弘聖上師 說法影音 2017年3月25日 台中明覺法堂 (無字幕) (1).jpg

 

《金剛經》云:「一切法得成於忍」,自古以來,修行人多有敗在「忍」字上面。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忍辱度」就是居於承先啟後的重要位置,如果沒有這個樞紐的話,後面的精進、禪定跟般若就沒辦法顯達出來,那就又更談不上修行,因為真正的修行是從「忍辱」後才開始。

 

弘聖上師 說法影音 2017年3月25日 台中明覺法堂 (無字幕) (4).jpg

 

世間法也常常表達「忍」的重要性,無論家庭、事業、人際關係……等等的順暢皆離不開。而「忍」又有「生忍」與「法忍」兩類,何謂生忍、法忍?與我們有何密切關係?正因為「忍」的重要性,師父上人在這場法堂中解析得相當淋漓盡致,舉凡「忍」的理路、內涵、方法,由淺入深,統統明白教導我們了。
 

弘聖上師 說法影音 2017年3月25日 台中明覺法堂 (無字幕) (3).jpg

弘聖上師 說法影音 2017年3月25日 台中明覺法堂 (無字幕) (2).jpg

 

這場法堂中,師父上人也重申了因果教育的重要性,世間人琢磨於一技之長,但一技之長的作用是從福報提領出來,而佛菩薩不用學一技之長,世間形形色色的一技之長祂都會,差別只在於祂需不需要、用不用的問題,和我們的「想不想要」是截然不同的。所以 師父上人要我們深切去想一個問題,至於是什麼問題可以連結到「了生死」呢?答案就在這場精彩的法堂中。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弘聖上師 說法影音

2015年1228日 台中明覺法堂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in Taichung, Taiwan

on December 28th, 2015

 

 
 

四事因緣中,其一為「人身難得」,通泛來說,人身並不圓滿,甚且有八難的可能性,對一位想要生命成長的人來說,先瞭解自身的條件是很重要的。師父一直教導我們「命運可以改變」,因何能改變?如何去改變?再者,「暇滿人身」對一個學修的人極為重要,那麼何謂「暇滿人身」?又該如何得到?

學修的過程中不難察覺周遭不平等的事,或與自身有關、或與自身無關,一旦發生在我們面前,該如何因應才是正確的態度?古人云:「助人為快樂之本」!而沒有智慧的助人方式,不但無法快樂,還會延伸問題,甚至促使自己下地獄,當中訣竅又該如何掌握?

「積財傷(喪)道」這又是一條大學問,也往往存在於生活當中的應對,師父以詼諧幽默的引喻,提醒我們不能不重視,其嚴重性可是影響著我們往上提升或往下墜落啊!

現代的大人往往認定現代的小孩難教,小孩為何難教?其實是大人不會教,不懂得什麼是教孩子的正確方法。然而,隨著父母一起在「一覺元」學習的孩子們,為何能在各方面趨於穩定,甚至比父母更有成效呢?

上述種種課題不但與我們有著切身的關係,也存在著學修者應有的基本態度,感恩 師父上人,在這一場的法堂上為我們做了非常精闢詳盡的開示。

 

🌱延伸閱讀 : 2015年12月28 明覺法堂(台中) 弘聖上師說法講紀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弘聖上師 說法影音

2018年4月16日 高雄明覺法堂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in Kaohsiung, Taiwan 

on April 16th, 2018 

 

後記

       本次法堂因現場新購置的燈光過強,導致拍攝時整體畫面曝光過度,雖經數次後製調色處理,其色彩仍不甚理想,致使畫面品質受到影響,然考量法堂殊勝,為利益眾生故,遂決定公開。在此對 師父上人致上萬分歉意,並祈請見諒。

       謹此!感恩🙏

 

 🌟 法堂開示簡述

法堂開始 師父上人的一段元和妙音,深廣無盡的音流洋溢,現場莊嚴靜謐,彷彿在濁世中的一方淨土。

師父上人開宗明羲即提到一個學修的重要課題~「我們為何要修行?」,以之提點我們要先明白自己修行的目地,才有辦法去學習及接受修行的方法。

「佛有一大事因緣興出於世,唯眾生迷惑、造業、受苦。」眾生的迷惑從一念無明,也就是所謂的起心動念而來,如此迷惑、造業、受苦,循環不已,深陷於六道輪迴之中,因此才說「六道統苦」,而修行真正的目地就是為了永脫六道之苦。

 

2018年4月16日 高雄明覺法堂  (2).jpg

 

而談到修行,佛告訴我們「八萬四千法,法法通自性」,為什麼我們卻難以透過一切法而成就一切道?在法堂中,師父上人也開示了其中義理,為我們建立正確的修行觀念!而「學法有一個關鍵門必須去突破,那就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控制欲」,這一段精闢開示對學修者至為重要,不容錯過哦!

遇到正法固然殊勝難得,但是如果我們用錯誤的態度去學習,不但學無所成,還可能造下無邊罪業!所以,師父上人在法堂末後,殷切教勉學員要秉持「戒、定、慧」學修,涵具「老實、聽話、照做」的態度,卸除執著,如此才有辦法脫離六道,離苦得樂。

 

2018年4月16日 高雄明覺法堂  (1).jpg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弘聖上師 說法影音

2018317日 高雄明覺法堂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in Kaohsiung, Taiwan

 on March 17th, 2018 

 

 

                                                                                           

2018年3月17日 高雄明覺法堂 (4).jpg


  

🌟   法堂開示簡述  

泛觀現代眾生,苦難多、快樂少,原因何在?所謂「未能自度而能度他,無有是處」,「身治而後天下治,身成而後天下成」,統統從我們當下的立基點開始,末梢也完成於這個當下。眾生因為根深柢固的分別、執著、妄想而支離破碎了本來整體而美好的生命狀態,本次的法堂中 弘聖上師教導學人如何完整我們的生命狀態,回歸圓滿的「一」。

          

2018年3月17日 高雄明覺法堂 (3).jpg

 

什麼是佛法的總綱領呢?世尊四十九年說法,縮納起來不過「布施」二字。然而行法有多門,同樣在行布施,為何人生境界天差地遠?是哪裡出了問題呢?如果不懂佛法的總樞紐,人生就像賭博,只能不斷地在機率裡過日子。但是佛法告訴眾生,沒有什麼百分比,它是一種「絕對」,業因果報絲毫不爽,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弘聖上師教導我們如何種下正確的因,得到美好的果。

學習佛法要能信、能解,信、解的前提都搞清楚弄明白了,剩下就是要「做」,這就是佛法。否則落入了迷惑、造業、受苦的循環,便成了生生世世的輪迴。修佛最高的極致便是「成佛」。但是成佛不是外在的那個形像佛,而是成就內在的未來真佛。然而學佛本是活活潑潑的,你的存在如何脫化而不脫節,當中有一個首要的關鍵,便是「從明師受戒」,學修之法不能離開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而一心跟從明師;一生的知見都依準明師,這也是一門深入。

 

2018年3月17日 高雄明覺法堂 (2).jpg

 

 最後 弘聖上師勉勵學人:「『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所謂『念佛為因,成佛為果』!所以,如是因則如是果,人生最高的因果價值即在佛因佛果,那也是你們本來的真性。」

 

2018年3月17日 高雄明覺法堂 (1).jpg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弘聖上師 說法影音

2017年5月20日 台中明覺法堂 (無字幕)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in Taichung, Taiwan

 on May 20th, 2017 (video without subtitles)

 

 

 20170520 台中明覺法堂 (無字幕).jpg

 

 🌟 法堂開示簡述 

「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矣」,師父上人引述孟子說這句話做為法堂開場,進而開示「放心,也就是把奔馳出去的心攝受回來!」,並且進一步解析「放心」就是現在人說的「安心」,也就是我們在學修上所講的「清淨心」!而「萬法由心造」,心是一切的造化主,當我們真的知道「求其放心而已」,也就「識得一萬事畢」了!

為什麼現代人不容易安心、不容易放心?師父上人開示說,因為古之聖賢在做學問,都是念念為蒼生,他們志向廣大;反觀現在的人,不管做什麼都是為自己。出發點錯誤、用心錯誤,導致當今的人,必然災難連連,必然身心苦痛不絶,於焉才需要深入去學習如何放心、安心!

在「放心」這一個主軸上,「心」又是其中的核心,因此師父上人進一步解說何謂「真心」與「妄心」。同時讓我們明白,眾生因為妄心起用,心現識變,產生了六道輪迴,而在其中輾轉流衍,不斷造業,不斷受苦,求出無期,所以需要透過學習正確的理法,修正錯誤的觀念、思想、行為,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才能回歸自性、導回真心,完全的「放心」!

在開示中,師父上人也不忘再提點我們學修「基礎」的重要性,包括《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了凡四訓》、《俞淨意公遇灶神記》等等這一些,期勉我們最好能在一年內做到,奠基在這個基礎上,就可以專在一本經上去深入,如此一來,即有機會於一生成就!

「登萬仞之山,必窮其頂,而登高自必自卑,行遠必自邇,上功不昧下行」法堂最後 師父上人以此勉勵我們,身為一個學道成長的人,必須要務實;要能夠從聽聞古聖先賢、諸佛菩薩的教誨當中「老實、真做」幹起!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弘聖上師 說法影音

2017年6月17日 台中明覺法堂 (無字幕)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in Taichung, Taiwan

 on June 17th, 2017 (video without subtitles)

 

 

 🌟 法堂開示簡述

師父上人開宗明義即提到「戒律」對於修行人之重要性,言「戒定慧」三學是學修歷程非常關鍵之重點,關乎一位修行人能否真正成就,正所謂是依戒得定、依定開慧,戒是定之體,慧是定之用。故而學人應瞭解清楚何謂戒律、為何需要持戒,更甚者,當今許多修行人自覺很努力卻持不了戒又是為何?

戒與禮息息相關,正因「不學禮,無以立」,師父上人語重心長地教誡:老祖宗在教法上告訴我們「道、德、仁、義、禮」這幾個次第,「義」是人道的標準,而「禮」是人道的最低標,也是因果理路於人道的最低等概念。此外,師父上人亦提點:學法之前,人貴自知,有所缺乏便應盡快補足,一旦缺乏基礎,「高等智慧的運作」便成了空中樓閣,永遠做一些佛邊影事而開不了智慧就冤枉了!

密宗修持第一個皈依並非「佛、法、僧」,而是皈依上師,為何首先皈依上師?師父上人於今日法堂上有十分清晰深刻之教誨,如何不走入「地獄門前僧道多」之誤區、如何不冤枉學修佛法,學人必要嚴謹視之。

今日法堂開示要義在於「戒」,師父上人慈悲地將持戒的方法、理路、方向充分地解析了然,一如起始所言:「尸羅不清淨,三昧不現前」,學人如何回到「父母未生前之本來面目」?師父上人勉勵:「學道常於自性觀,即與諸佛同一類」!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弘聖上師 說法影音

2017年7月29日 台中明覺法堂 (無字幕)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in Taichung, Taiwan

 on July 29th, 2017 (video without subtitles)

  

 

 🌟 法堂開示簡述

「你活到現在,你滿意嗎?」師父上人在開示中提到這一句話,今日法堂直契一重點――「一個人為什麼要修行」!師父上人言及:「諸佛如來與十法界芸芸眾生其實在本質上一模一樣等無差別,然而在相上千差萬別,眾生屬於苦厄這一類,諸佛如來則是真善美慧、幸福美滿至極的那一類。」為何兩者懸殊甚鉅?原因在於眾生不明白「十法界依正莊嚴」,因此,論及「修行」,學人必須深入瞭解正報、依報之間所謂因、縁、果的關係。
 

弘聖上師 說法影音 2017年7月29日 台中明覺法堂 (無字幕) (3).jpg

 

基於正報、依報關係緊密,師父上人尤其旁徵博引以令學人更為宏觀明達,譬如「生病」一詞,為何每個人都會生病?凡關身體、家庭、工作、人際關係都能生病,乃至身處的社會大環境之病相、脫序又是源自何處?起心動念產生物質現象,而既已形成之錯誤諸相當如何對應? 

今日之開示亦提及學人常有的一個狀態――「明知道,可是做不到!」師父上人言:過去生有善根,所以會明知道;三惡道之餘習深厚,導致做不到。那麼學人沒希望了嗎?不!慈悲的 師父上人自然也給出對治的藥,而且是一勞永逸的特效藥!

 

弘聖上師 說法影音 2017年7月29日 台中明覺法堂 (無字幕) (1).jpg

弘聖上師 說法影音 2017年7月29日 台中明覺法堂 (無字幕) (2).jpg

 

法堂末後,師父上人以「正值發布颱風警報」之緣勉勵學人:「風有當有,可是你們的人生可以不因風而有災,因為你們是要覺悟的人,覺悟的人不愚癡,有風則無災。那麼颱風來了,第一時間就要靜一下,息滅自己的貪瞋癡,進一步反省自己最近哪裡貪了、哪裡愚癡了、哪裡瞋恨了,懺悔掉!將這個業障懺除掉,你恢復清淨本體時,台灣的風災就會因你一分力量而攝受住。將心量放在一切眾生福祉的人,自己絶對是少憂、少惱、少病的那一個人。」
 

弘聖上師 說法影音 2017年7月29日 台中明覺法堂 (無字幕) (4).jpg

 

元和妙音淨化後,師父上人更加勉勵:「學道常於自性觀,即與諸佛同一類,希望諸位能以最高志向去行,一步一腳印落實於分秒當中,你的靈性自然會引導你往前推移、往上提升。萬緣放下、一心專念、持名念佛,我們在生活當中也就與佛同一類了。」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弘聖上師 說法影音

2017年8月26日 台中明覺法堂 (無字幕)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in Taichung, Taiwan

 on August 26th, 2017 (video without subtitles)

 

 

20170826 台中明覺法堂 (無字幕).jpg

 

 🌟 法堂開示簡述

今日法堂,師父上人對於「六道」解說剖析得相當清楚,而六道其來有自,成因正是「起心動念」,所謂是「心想異故,造業亦異;造業異故,受報亦異」,原來人與植物、物品……等等的基本粒子結構統統一模一樣,只差別在「心想異故」,是起心動念主導了基本粒子的排列組合,而各道次之業因則在於貪、瞋、癡三毒之深淺不同。

六道既然產生,自然也有出離六道之方法,師父上人開示:「出離的主要原因、主要學分就是要完全沒有執著。」那麼「執著」又要如何卸除?藉由 師父上人抽絲剝繭、一層層由淺而深地引導,學人可從中理解「佛法」存在之意義,若不深入佛法學修,實難破迷開悟〜明白宇宙人生之真相,更遑論出離六道輪迴。

那麼學佛之人或多或少難免接觸到佛事,「佛事」實則有深遠意涵,絕非眾人聚會辦活動而已矣,正如 師父上人開示:「依真實義,覺悟的事就叫做佛事。所以你們生活當中一定要不斷提醒自己、督促自己、勉勵自己覺悟起來。覺悟第一課題就是放下執著,佛家講得很簡單〜放下即得!這是一個極處講法,放下即得講的是妄想直接放下,那妄想的根就是起心動念,起心動念直接放下,即得!得什麼?得你的妙覺果位,那時候叫做『無所得』,因為『妙覺』亦是依眾生起心動念方便假名安立用的。」

定靜安慮得!踏實地深入佛法之學修即能將之融入生命,人生諸苦便成境界提升之養分,處處生趣,一如 師父上人末後之勉勵:「開池不待月,水滿月自來,期待諸位能夠體解古老祖宗對我們後代生生世世子孫們的用心,但盡妄情,莫更覓真,終歸得從『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做起。」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