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妙音

 

一覺元 文萃 第 24 期 【聖僧傳奇】

🌟金喬覺🌟

--安徽九華山全身舍利 金地藏

The Legend of the Monk Kim Gyo-gak

- Full Body Sariras at Mount Jiuhua in Anhui Province - Ksitigarbha

 

文萃 第 24 期 【聖僧傳奇】九華山寺院.jpg

 

文:文萃編輯小組

 

中國安徽九華山,是地藏菩薩道場,從唐代以來,一直有許多修行人在這裡潛心苦修,一千二百多年來,成就了許多肉身菩薩,所謂肉身菩薩,也就是全身舍利肉身不壞菩薩。九華山海拔高度1300公尺以上,常年陰霾多霧,相對濕度達80%,在這麼潮濕的地方,有據可查的肉身菩薩至少有13尊以上,殊勝罕見,直到今天九華山依然有6尊肉身菩薩保存完好,供信眾頂禮參拜。

九華山的第一位肉身菩薩是唐代的金地藏(公元696—794。金地藏,原名金喬覺,是當時唐代藩屬新羅國王族,也就是韓國人。金喬覺相貌非凡,「項聳骨奇,軀長七尺,而力倍百夫,心慈而貌惡,穎悟天然」,24歲出家,法號就叫「地藏」,在唐開元末年帶著神犬「諦聽」,渡海來華求法。一路披荊斬棘,餐風露宿,萬里行腳,登上九華山,最後選擇深山僻靜的巖洞棲居,苦修75年,於99歲圓寂。圓寂之後坐缸,三年之後開缸,身色如生前,全身不腐,成為肉身菩薩。弘聖師父上人開示說,金剛不壞的舍利乃是願力起用,是願力的能量作用,不是現代科學家從物質角度可以去探索出來的。「不發菩提心,不能成佛道」,那麼金地藏肉身菩薩在一千兩百年後仍存留在這世間,示現給我們的是什麼樣的願力與學習?

在《神僧傳》中記載,當時九華山有個大地主閔公,敬重三寶、護持佛法,經常設齋供僧,但每次供僧總供不到一百個,總是欠缺一位。一次,在巖洞修行的金喬覺前來,閔公很開心終於能圓滿供養百僧齋的功德,而金喬覺卻說:「我不是來化齋的,我是來化山頭的。」閔公說:「這整座九華山有九十九座山頭,都是我的呀,法師您需要多大地方都可以呀。」金喬覺:「我只要有一件袈裟大的地方就可以了。」閔公很不解那一點點地怎麼夠,但也就答應了。不想金喬覺脫下袈裟往空中一拋,整件袈裟化作一團紅雲,覆蓋了整座九華山九十九個山頭。閔公見其法力無邊,當下便把整座山都布施奉獻給了金喬覺。

不過,金喬覺化到了山頭,並未因此開始建造寺院塔廟,而仍是繼續苦修禪行──修自己的清淨法身,修自身的這座塔廟。金喬覺這般不同於流俗蓋塔廟、講經說法的清淨苦行,深深感動了閔公,願作為金喬覺的護持,而他的兒子更在金喬覺座下出家,法號「道明」,父子兩人就此一起追隨金喬覺修行,因此現在九華山,金地藏塑像的兩側皆以道明、閔公為脅侍。

到了唐朝至德初年,那時金喬覺已經在九華山修行了36個年頭。一日,青陽縣的紳賢達諸葛節等人上山賞秋,他們不經意走過石巖,看到金喬覺正在洞中閉目跌坐,身旁支著一個斷足鼎,裡面煮著雜著少量米食的白土。諸葛節等人見到這番景象,甚為驚訝,投地號泣,說:「和尚您在此如此苦行,這是我們的過錯啊!」因此號集親們在化城谷地為金喬覺建造了禪房精舍——化城寺。金喬覺入住化城寺後,開始收徒納眾,廣施教化,寺名遠播,成為九華山開山祖寺。

 

文萃 第 24 期 【聖僧傳奇】月身寶殿.jpg

 

儘管金喬覺率眾農禪並重,但皈者如雲,仍難解決僧眾衣食之缺。於是又率眾開掘石頭獲取白土,這種土顏色青白,看上去就像麵粉一樣,吃飯時就摻和點白土。大家不分長幼,火耕種地,自給自足,雖生活艱苦,卻好樂佛法。如此不要依賴施捨來修身,而靠自己的雙手養命敬佛的清修苦行,被人們稱為「南方的枯槁眾」,對當時佛法昌盛、塔廟興盛的大唐來說,實屬罕見。

 雖然山中修行清苦,食物不足,但深受他德化、攝受前來的學法者不怕沒食物吃,異口同聲地說:「願請法食來滋養慧命,不以物食而延長生命。願學大師以慧命、蒼生為重的悲行大願。」

唐德宗貞元十年(794),這年金喬覺大師99歲,一日,忽然召集弟子們告別。那日,只聽得群山悲鳴,巨石隕落,彷彿整個世界都被震撼了。大師示現圓寂時,寺裡的叩鐘無聲無息地墜落在地上,屋頂上的椽木也崩壞,昭告著大師將離開了。金喬覺大師往生後,在石函中結跏趺坐,經過三年,弟子們開啟匣蓋,發現大師肉身無絲毫損壞、面容宛如生前,因此將大師肉身遷移迎入寶塔供奉,一路上抬動大師,只聞骨節搖動猶如金鎖撼鳴,經云「菩薩鉤鎖,百骸鳴矣」,可以證知為真正的地藏菩薩無疑,並尊稱他為「金地藏」。而今他的金剛不壞真身舍利就供奉在九華山護國月身寶殿的佛塔裡,讓後世頂禮行願,見舍利即見大師本人。

《地藏菩薩本願經》有云:「我所分身,遍滿百千萬億恆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萬億身,每一身度百千萬億人。」地藏菩薩大願弘深「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因而分身千百億,於每一世界廣施種種善巧度眾之法。金地藏菩薩應化於人間為法忘軀、謙卑度人、以蒼生慧命為重、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無上菩提願力,是歷史上真真實實的地藏菩薩

誠如 師父上人於九華山月身寶殿開示中說:所以我們不是來求地藏菩薩保佑,我們是要來跟他學習、增長我們的信心。世間有這樣一個偉大的生命體,我們對自己不能小看,因為他也是從博地凡夫發大弘願修持而成,我們現在在因地修持,也必須要有這一個所謂的信心跟氣魄!

 

文萃 第 24 期 【聖僧傳奇】師父在月身寶殿內佛塔前.JPG

 

金地藏菩薩在九華山苦行清修、肉身示現的事蹟,都一一記載在史書唐代費冠卿的《九華山化城寺記》、《宋高僧傳·唐池州九華山化城寺地藏傳》以及《神僧傳》

   

 相關連結:  九華山孝親尊師之旅「法句明信片」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覺元 文萃 第 24 期【學習心得】

 

🛤 歸途--靈性的上坡路 🛤

🙏北投一日學修之旅有感🙏

Homeward Bound - the Uphill Road of Spirit 

Dharma Outing in Peitou

文:陳衿懷

 

文萃 第 24 期 【學習心得】歸途--靈性的上坡路-北投一日學修之旅有感 (1).jpg

 

從來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是以這樣的方式來拜謁章嘉大師的舍利塔……

末學其實相當好靜,平日甚少出遊,即便現居北投溫泉區好山好水之地多年,也不曾興起一絲想要去泡湯或尋幽訪勝的念頭,生活單純到只剩公司活動和家的直線距離。以為工作之餘不出門,把時間浸在法裡,就是專心在學修了。後來有機會協談,弘聖師父上人說:「如果我們只是揀擇一件自己喜愛的事情去做,以為這樣就是在修行,這樣只是會長養你的劣根性!」

 

文萃 第 24 期 【學習心得】歸途--靈性的上坡路-北投一日學修之旅有感 (2).jpg

文萃 第 24 期 【學習心得】歸途--靈性的上坡路-北投一日學修之旅有感--衿懷師姐 (1).jpg

文萃 第 24 期 【學習心得】歸途--靈性的上坡路-北投一日學修之旅有感 (4).jpg

 

不是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嗎?不是要「見縫插針,能多不少」的接觸法嗎?

原來,若未能在生活中同時也圓滿各種人事物的對待,僅僅是用修行二字做糖衣,於事相上看似精進,實質上仍是一種逃避生命的不負責任態度,即使花了大量時間在聽 師父上人的法,埋頭苦幹勤讀《明覺講紀》,到頭來也只會持續長養邪見而得不到我們所希望的、最終的幸福美滿。

師父看出了末學好逸惡勞、孤冷喜離人群的頑劣習氣,旁敲側擊地從同參的例子切入而不直言勸進,大抵是擔心末學自尊心不堪一擊,玻璃心會掉滿地,所以仍時刻關心著我們的接受程度。當時一個故事立刻浮上心頭…...淨空法師初入李炳南老居士會下時,觀察到老師對一些同學又打又罵,對某些學生卻總是客客氣氣的,他問老師為何有這些差別待遇?李炳南居士說:「能接受打罵的是要學的,那些不是真心想學的,說了罵了徒增他們的煩惱;成年人好面子,特別是四十歲以後的,別說罵,連說都不能說了。」不說的真正解讀是,他一生就很難成就了!修行如果沒有善知識願意教你,百千萬劫難遭遇的法讓你遇到了其實也等於沒遇到!原來自己晃晃悠悠地幾年學修下來一直無大進展,都是源於自身對病灶的姑息與漫不經心。

 

文萃 第 24 期 【學習心得】歸途--靈性的上坡路-北投一日學修之旅有感 (3).jpg

 

學修之旅的因緣出現的正巧!一切還得感謝月賓師姐於協談中的啟請,感謝Lili師姐的統籌負責,末學同為席間的協談者,才有機會一起參與整個活動的始末。其實當初旅遊地點早已選在烏來的瀑布風景區,末學才剛陷入幻想,準備要徜徉在濃濃的芬多精和 師父開示的幸福中時,卻收到要另覓地點的通知。Lili師姐問末學有無推薦景點,當時念頭浮現的即是章嘉大師舍利塔。章嘉大師是接引淨空長老入佛門的老師,淨空法師說,老師是為了度他、讓他徹底明白戒律的重要性而圓寂的!當時末學聽了震撼不已!因他荼毗的火化點就設在北投中和禪寺後山坡,離自宅不遠所以印象相當深刻。此次能與 師父一同前往訪聖,在寧靜幽遠的山間,領受元和妙音洗禮,自是殊勝無比!

 

文萃 第 24 期 【學習心得】歸途--靈性的上坡路-北投一日學修之旅有感 (8).jpg

文萃 第 24 期 【學習心得】歸途--靈性的上坡路-北投一日學修之旅有感 (6).jpg

文萃 第 24 期 【學習心得】歸途--靈性的上坡路-北投一日學修之旅有感 (5).jpg

 

而一日領隊的角色,正好讓末學收攝住放逸之心。對比之前習慣隱於人群的隨興而為,學著從服務中褪去孤僻野性,學著與同參們相互扶持,學著隨喜每一位同參的發心,學著要早一步發現需求,解決問題。原來可學習之處如此多!

其實在出遊前,場勘加上行前的供花禮佛,同樣的路徑末學已經走過三次了,但當天當我們一行走過大殿準備離去時,末學居然有辦法把 師父帶丟,硬是繞過原路走向前方筆直卻窄細的長廊,還是因為前方沒路了末學才回過神!師父沒有責怪,溫和地說:「走去看還有什麼還沒看到?」末學對於自己的失職羞赧不已,只得連忙道歉:「師父,對不起,把您帶錯路,我也不知道突然就想往那兒走,以為路在那……」「因為祖師室在那裡呀!」這答案讓末學一時語塞,內心頓時百感交集、無限感慨,我們讓這意識腦袋作主的結果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妄想不斷,一生又一生的輪迴與迷惑顛倒;而 師父在的場果然是不一樣的,靈性在此刻居然能當家,知道要直奔何處!

 

文萃 第 24 期 【學習心得】歸途--靈性的上坡路-北投一日學修之旅有感 (9).jpg

 

離開中和禪寺的最後一段下山路 師父不照我們原來的路徑下山,他指著另一道階梯說:「從這裡下去比較近!」學法回歸最快的捷徑,當是依止明師;能一直追隨著 師父上人的步伐前進,應當是同參們最快樂的事吧……

 

末學 衿懷 敬上 201955

 

文萃 第 24 期 【學習心得】歸途--靈性的上坡路-北投一日學修之旅有感 (7).jpg

 

 延伸閱讀 : 文萃第24【學習心得】歸途--靈性的上坡路 北投一日學修之旅有感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覺元 文萃 第 24 期【信而有徵】

 

💑我真的越來越好了💑

🥕菜香並法香 美濃一日學修之旅🥕

I Do Really Become Better and Better

Radish Fun Delicious Dishes & Dharma Learning in Meinong

 

文:熊秀英

 

文萃 第 24 期 【信而有徵】我真的越來越好了 菜香並法香-美濃一日學修之旅 (2).jpg

 

2018122日是個特別又難忘的日子那就是念佛班與上師有約美濃蘿蔔趣 菜香並法香,我竟然也可以參加,心中十分雀躍!進來一覺元也有4年多的時間了,第一次有機緣可以跟 弘聖師父上人一同出遊,而且兒子(祥淯)也可以參加,真的太感動了!這都要感謝麗雲師姐和宜靜師姐的盛情之邀,現在因工作的關係,已無法再參加念佛會,可是麗雲師姐和宜靜師姐仍記得我,還邀請我參加這次的活動,真的太感恩兩位師姐了

越是接近出遊的日子越是興奮得晚上難以入眠。2號這天不用等鬧鐘響就可以提早起來了,乘坐著宜靜師姐的車順利到達美濃,感恩師姐載我和兒子

到達美濃東慧農場後和師兄姐一同佈置好場地,恭候著 師父上人的到來,大概十點左右,師父上人到達農場,Monica師姐吩咐我端茶水請 師父上人喝,這是我第一次端茶水給 師父上人,當時不懂,直接拿整瓶礦泉水請 師父上人喝,師父上人也很高興地接著,Monica師姐忙完過來看到後,教我要把水裝到杯子裡再呈奉給 師父上人,師父上人有聽到師姐說的話,說不用杯子,這樣喝就好了,當時真的很自責,都怪自己太粗枝大葉,對 師父上人這麼不尊敬,而 師父上人是如此的慈悲,不會因為自己是師父而高高在上,時時處處都在替別人著想,從這小細節就可看出 師父上人是如此的平易近人,言行一致,表裡如一,以身作則在教化著我們。這讓我對 師父上人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讓我更堅定信心,一定要用心聽從 師父上人的教誨

 

文萃 第 24 期 【信而有徵】我真的越來越好了 菜香並法香-美濃一日學修之旅 (1).jpg

 

午餐在好客庄餐廳享用道地美味的客家菜。原本以為和 師父上人一起吃飯是很拘謹,結果出乎我預料,整個氣氛很輕鬆自在,和樂融融。特別是和我們同桌的安宜師姐,她幽默與風趣的談話,更是讓氣氛顯得歡樂無比,談笑中安宜師姐不時鼓勵我們要加油,一定要聽 師父上人的話,好好學習,並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的待人接物處事,以及應對進退有節。感恩師姐的鼓勵

下午到秀屏姐和鍾大哥的豪宅家中做客,他們夫妻為我們準備了豐盛的茶點,讓我們感受到美濃人的樸實、善良、熱情與好客。在享用可口的茶點時,師父上人慈悲地以輕鬆愉悅的方式為我們開示,師父上人說的話真的妙語如珠、字字珠璣,讓大家在輕鬆中聆聽 師父上人的開示,是如此的輕鬆自在,又是如此的殊勝讓初次與 師父上人見面的秀屏姐和鍾大哥毫無壓力感,輕鬆當中 師父上人不忘提點我們,我們學佛只要老實、聽話、照做就是了!感恩 師父上人慈悲地開示與提點當我們舒服邊吃點心邊聽 師父上人開示時,Monica師姐忙進忙出為我們端送茶水,師姐辛苦了,感恩師姐

 

文萃 第 24 期 【信而有徵】我真的越來越好了 菜香並法香-美濃一日學修之旅 (4).jpg

 

祥淯說,他真的很幸運也很有福氣,進來一覺元沒多久就有機緣可以和 師父上人一同出遊,可以親眼看到 師父上人是這樣以身作則在教化我們,同行的師兄姐們又是那麼如實落實 師父上人所教導的,讓他對一覺元更是充滿了希望,覺得一覺元是個溫暖又窩心的大家庭,也激發他更要用心跟隨 師父上人學習。

 

文萃 第 24 期 【信而有徵】我真的越來越好了 菜香並法香-美濃一日學修之旅 (3).jpg
(秀英師姐與可愛的兒子祥淯師兄)

 

今天美好的時間要結束了,秀屏姐和鍾大哥恭送 師父上人到門口,感受得到他們夫妻倆對 師父上人的依依不捨,秀屏姐還吩咐鍾大哥陪 師父上人到院子走一走,進去又拿一包禮物送給 師父上人,如同熟識很久的老朋友,從這裡又看出 師父上人不會像坊間的那樣高高在上,讓人覺得高不可攀,反而顯得親和力十足秀屏姐和鍾大哥跟我們一樣有福氣,能夠在這輩子遇到明師──弘聖師父上人歡迎位進來一覺元,一如 師父上人法語有緣匯聚一覺元,合是一切皆圓

感恩 師父上人感恩秀屏姐和鍾大哥的熱情招待!感恩所有的師兄師姐們,你們辛苦了

 

學生 秀英敬上

107/12/15

 

/後記/

107/12/20 秀英師姐說她寫完心得後總感覺少了點什麼?分享了後面這一段心才踏實,才感覺整個心開了。

秀英師姐:我發現從美濃回來到現在,我的兩條小腿竟然不會酸痛了!因為我的工作一整天下來都需要走來走去,走到下午時小腿都酸的不得了,有時甚至走不太動,自從美濃回來後,腿不酸了耶!從那天起直到現在已過了半個月,真的沒酸過呢!我還用手去壓,不會痛啊~真的能量太不可思議!感恩 師父上人!

 

 延伸閱讀 : 文萃第24期 【信而有徵】💑我真的越來越好了💑 ~ 🥕菜香並法香 美濃一日學修之旅🥕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