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妙音

從「這位朋友」到我的「師父上人」

From "The Friend" to This is My Master

文:鄭聰文

 

從「這位朋友」到我的「師父上人」.jpg

峨嵋山之行,聰文師兄與 師父上人合影。

 

誤打誤撞的學法機緣

末學學法的時間很短大約一年。之前對佛教真的多有所誤解以為是外求崇拜的信仰或是心靈安慰劑大學時,上中國美術史這門課,還因佛像造型考題被當而重修

會開始接觸到真正佛法,也是誤打誤撞的機緣,這或許是佛菩薩慈悲巧妙的安排,過程大概是這樣子:

前幾年拜訪大學同學莊家勝(之前屏東法堂魚問屋的主人),在聊天中,聊及家人有疾病的問題一直無法獲得解決,記得當時他便給他一位「藝術村朋友曉戈」(弘聖師父上人)的CD《我喜歡這樣唱》和畫作卡片,說應會有幫助。返家便轉交給家人,之後也沒特別留意。過了一段時間,因家人再度發病,狀況更嚴重了,心中便想再去找家勝,詢問「這位朋友」可否幫忙解惑?當初為何心中會有這樣的直覺要找「這位朋友」,我自己也搞不清楚,但就是很積極地再去找家勝,問家勝可不可以幫忙約一下「這位朋友」?家勝這次又給了我「這位朋友」的另一張CD《無住》,並告知「這位朋友」應該很忙,請我回去上網Google找找看。

回去後,我一頭霧水地找,竟然~很快找到一覺元部落格,還有高雄法堂開示的影片,「啊,原來是宇宙人生運作的原理!」太奇妙了!以前怎麼不知道佛教是在教這些啊?和自己印象中的佛教有很多看不懂的文字和很難理解的經典很不一樣。原來「這位朋友」──弘聖師父上人傳的是佛教正法!就這樣,意外開啟了末學學法的路程,後來更與家人分享並開始到法堂聽 師父上人說法。

之後也有與 師父上人約協談,明白了「依報隨著正報轉」的理路,原來自己的修行~修正錯誤的觀念、思想、行為,提升自己能量,就擴及周邊的人,就能幫助到生病的家人。

 

學修體悟~不要想!一直丟!

接觸 師父上人的法之前,其實生活也算過得很簡單,但總是習慣把還沒發生的事先拿來自己擔心煩惱,加上我的工作是競圖比案,往往會因競圖失利而白忙一場,故而經常患得患失,表面看似自由自在的工作,但總是受無形的煩惱、憂慮牽制而有苦難言。接觸 師父上人的法之後,理解生命的因果理路,豁然開朗!多年來擔心的煩惱還不是一路走過來了,真是太笨了!「把福拿來當苦受」,就是 師父上人所說的享「癡福」。樂善好施的過程有所染雜,有所貪求、回饋,有不純淨的心在運作,享福報的過程就會有很多憂慮牽掛。

另外,以往老是用自以為是的觀念想法或是學習來的知識常識,去評斷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不管看到、聽到、遇到,隨時都有好、壞的評斷念頭。但學法之後,發覺這些念頭真的如經上說「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皆是煩惱、憂慮、牽掛、貪、瞋、癡、慢、疑、惡見,所以便開始訓練自己「不要想」!但這真要在生活中能用上,才是真功夫。像我家門口常有車子停放,或多或少影響出入,知道不要有「起心動念」,但實在很困難,只能盡量不去想,心中難免還是有些疙瘩。有一次發現門前停著一輛與自己同款的車,突然發覺如果自己車停在家門口怎麼就不會有不快、被阻擋感覺?這一念之間怎麼差異這麼大?「一切法由心想生」!好吧,努力轉念!把這些車都當作自己的車好了,大概「煩惱即菩提」就是這個道理。

末學學法尚淺,一時無法把 師父上人的法真正明白做到,但也因 師父上人的法對生命有了新的體認,在生活上也覺得輕鬆許多,不需自尋煩惱。更導正了末學對於未來誤以為要聚積許多才能前航的錯誤觀念,反而是要一直丟、一直丟,丟掉執著、分別、妄想。感恩 師父上人慈悲的開示!感恩家人的因緣!感恩學會師兄師姐無私付出!

 

末學 聰文 叩首

20185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有個 人,能讓生命不再悲傷

 那還有什麼理由不追隨!

Why Don't We Follow His Example

--If the One Can Help Us Stay Away from Sadness 

文:黃芷媚

 

如果有個 人,能讓生命不再悲傷-「師父上人教導先將自己修好,外在的一切也就會跟著好轉!」這是芷媚師姐學法最大的體悟。2018年3月,芷媚師姐與 弘聖師父上人以及一覺元同參合影於峨嵋山學修之旅。.jpg

「師父上人教導先將自己修好,外在的一切也就會跟著好轉!」這是芷媚師姐學法最大的體悟。

(20183月,芷媚師姐與 弘聖師父上人以及一覺元同參合影於峨嵋山學修之旅。)

 

學修至今其實才短短數月,從原本只是到法堂聽法,看《明覺講記》、網路平台影片,到預約協談,就這麼一步一步的接近 師父上人。當能有越來越多機會近身學習,也才真正感受到這位「何方神聖」是真神聖,也超越神聖!師父上人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不是法,無不是教育,無不是智慧,無不是慈悲,如此圓滿無瑕。至今還常常覺得能遇見 師父上人真是不可思議。感覺是電影中才會出現的那種突然現身又突然消失的神祕高人──說的話讓人不一定當下聽懂,卻還是會被吸引住的「先知智者」,竟然活生生的近在眼前。

也不知為什麼,就是有股莫名的引力要跟隨、跟緊,不想再錯過!

 

還好有幸遇見 師父上人,瞭解生命的真正價值後,一切都不一樣了。

自幼家族都是佛教、道教信仰,雖說如此,卻從來沒有聽過真正的「佛法」。

有聽過「佛」,也誤以為佛與神是一樣的境界。感覺所有的佛經離自己好遙遠,甚至不認為與自己有關。聽了 師父上人解說佛法後,才解開了心中對宗教的總總疑惑,因而明白原來「學佛」如此簡單!只要將自己修正好,一切都會跟著好。最重要的是要「老實、聽話、照做」,要願意面對自己的錯誤進而修正。跟著 師父上人所教導的一步一步照做,會發現之前想破頭都無法解決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有時甚至不用刻意就自然化解了。師父上人的大智慧,真是不可思議!

以前一直對「人活著的目的是什麼」感到不解。也對站在台上得到觀眾的掌聲、認可,不再嚮往。生活沒有目標,過一天算一天。困惑生命的價值、意義到底是什麼?我是學表演藝術的,曾向 師父上人提問:「從事表演藝術多年,但不知道怎樣的表演才具意義,才能幫助到看表演的人?」師父上人當時回答:「不需要刻意做什麼。像有人來看我表演,看完後病就好了啊。」

原來,我們一般都會為了達到某個目的而刻意去做某些事情,這也就是「心外求法」。其實只要將自己的能量磁場修正好,就能有好的影響。如同 師父上人常常教導的「依報隨著正報轉」,一切自自然然。

開始深入學修後,才知道原來以前身體的沉重感來自「自我意識」太強。自我意識強,會生成執著,而執著長出分別、妄想、自私、傲慢、忌妒、貪欲,也就是現代人眼中所謂的「藝術家」。

執著,自己不管做什麼事都堅持己見,不圓融。

分別,擅長自以為厲害的分析、區別其他人事物。

妄想,總是好逸惡勞、好高騖遠、不切實際。

自私,事事只想到自己;凡事皆可拋唯有自己好。

傲慢,不懂得真正謙卑。老是自以為是,非在他人。

忌妒,肚量小,不喜歡看見別人比自己厲害、比自己好。

這一切錯誤的觀念、思想、行為,就是覆蓋在身上的那股沉重感。還好遇見了 師父上人,才得以解脫。

 

一分恭敬得一分圓滿,十分恭敬得十分圓滿

「敬」是 師父上人給末學的一顆很重要的法藥,師父總是知道我們最欠缺的是什麼。怕麻煩及傲慢的個性使然,以往在待人處事上很多部分都自我省略,尤其是「禮」。待人處事失去「禮」,傲慢的苗也就會一點點的發芽茁壯,就容易處處碰壁、處處不順心、老是看不順眼。

師父上人教導末學:「一分恭敬得一分圓滿,十分恭敬得十分圓滿」。依著 師父上人所教的去做、去改,凡事謙卑、禮讓,對內嚴謹對外圓融,遇到問題就反省自己、修正自己。而每次的反省,每次的接受自己的錯誤時,都會感覺好像有什麼東西從肩膀上脫落。這才發現,原來 師父上人教導我們用自己欠缺的部分去解除身上的「執著」,而也只有自己願意接受,才能真的解除。

有人問:「你怎麼這麼快就就決定跟著 弘聖師父呢?」其實就像 師父上人常說的──「知道」就要「做到」。

知道「對的人」已經出現,就要全然的「做到」相信。

 

如果有個 人,能讓你不用再選擇、不用再判斷,

只需全然接受;

如果有個 人,

能讓生命不再悲傷,

那還有什麼理由,不追隨!

 

感恩今生能遇見 弘聖師父上人

感恩!

感恩!

感恩

 

弟子 本敬 敬筆

20187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認識 弘聖師父上人之後的改變

The Changes I Have Made after Meeting Master Hong Sheng

 

文:張發傑

 

認識 弘聖師父上人之後的改變.jpg

張發傑師兄(左一)與家人

 

大約在20174月,透過舅舅(陳宏誠師兄)的邀請,有幸聽聞 弘聖師父上人的法堂而接觸了一覺元。末學從小就受舅舅的照顧,舅舅在十幾年前外公離開後開始學習佛法,而我對佛法的認知不深,以為到處拜拜、求佛就是信仰佛了。記得那時候也會跟阿姨去朝山三跪九叩,不然就是聽說哪間寺廟很靈驗,就去那裡拜拜、祈求、祈禱……等等。舅舅有時候會跟我說一些佛法,不過末學愚鈍,常常是有聽沒有懂,或者只知道大概的意思,不明白其中的奧義。

第一次接觸到 師父上人的法堂,感覺就很不一樣。各位師兄、師姐都很親切,沒有特別的儀式,更不會強迫推銷,很像是在演講,輕鬆中帶點莊嚴,說法的內容有深有淺,讓末學的感覺很舒服,加上元和妙音的加持,身心似乎也放鬆了不少。

過沒幾天聽說 師父上人可以「問事」,也就是協談,末學心中充滿了很多問題、困擾,那時候就跟舅舅、阿姨整家族的人浩浩蕩蕩地去協談,請求 師父上人解惑。

記得好像是小阿姨先提問:「如何賺錢?」師父上人答:「布施!」師父上人後面細說了布施求財的理路。而末學因感情一直都很不順,便也請求師父上人解惑,師父上人告訴我要廣結善緣,並說明要如何去做。就這樣,大家都問了自己的困惑或需求,很感謝 師父上人一個個詳細清楚的開示,阿彌陀佛!

老實說,末學一開始聽 師父上人的話去做有點難度,因為要末學改變以前的習性、習慣,真的很矛盾、很難。後來又跟 師父上人約了幾次協談,師父上人也很有耐心地告訴我:「長時薰修,依眾靠眾,跟他拚了!」

前半年其實也沒有完全認真的去做,可能就想到的時候做一下。比如上班時打掃,因為很多人除了店長看得到的一樓地方會掃以外,二、三樓基本上都不會去打掃,末學開始先做好自己本分的打掃區域,行有餘力,會去打掃別人不會去打掃的地方。有時候也會幫忙大家買東西、整理資料等等。後來,在一個因緣際會下,換了一間公司。新公司的人連一樓也都很少在打掃,我剛好被安排到打掃一樓,一開始很多人都很訝異怎麼會每天都在打掃,後來祕書學姐告訴我,每週一、三、五有開會或很髒的時候再掃就好了。同事間有要幫忙倒垃圾、接電話、幫忙值班……等等,現在也都會樂意地去做。

 就在今年一月,一個香港的朋友要到台東玩,末學盡地主之誼,安排了幾天的行程順道去放鬆,就這樣,在台東金城武大道的十字路口遇見了現任的女友。只要不去想,默默地去做,緣分自然就出現了。末學也將她帶進一覺元的大家庭,除了一起參加初一 師父上人的法堂,第三、第四周的《了凡四訓》跟《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的課程也都會一起去聽課、學修。因為這樣盡量薰習正法,慢慢改掉了一些不好的習慣,雖然還有很多要努力,彼此可以互相提醒。

認識 師父上人後真的改變很多。媽媽的身體和精神狀況比之前好(註:請見發傑師兄另一篇分享文~延伸閱讀〈母親遇見妙音,妙音帶來奇蹟〉)。末學的人際關係也變好了,不只跟同事相處得好,也比較容易跟客戶、陌生人互動。身心都很健康愉悅,生活也輕鬆很多,比較看得開了。騎車也比較會守規矩,不會把福報浪費在不必要的闖紅燈、酒駕、超車挑釁,也不會在遇到亂騎車不守規矩的人會莫名的生氣起來。身心靈各方面都有在提升。

依眾靠眾、長時薰修、老實學習真的很重要,這樣才能時時刻刻提醒自己,雖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很慶幸可以在現在就認識 師父上人,「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謝謝 師父上人無盡慈悲,阿彌陀佛!

 

末學 發傑敬上

2018.6.3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