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教師的慈勉

🔔 提問九:善友 🙏

Compassionate Encouragement by the Venerable Master Hong Sheng

Question #9

 As we are practicing Dharma, learners' behaviors are affacting each other.

Is there any standard for being a good learner?

Do we need to choose whom we are getting along with?

 

  

🔔學員提問

在依眾靠眾的學修方式中,我們是否要去擇善友,或是成為別人的善友?善友有沒有什麼標準?

 

⚜️親教師的慈勉⚜️ 🔔 提問九:善友 🙏.jpg

 

⚜️師父上人開示

擇善友,在這個時代都不要期待啦!要把自己變成人家善友倒是可以努力啊!

那如果勉強說你要有什麼標準,那就是看吶,他不是到處在講人家是非啊,對不對?然後你看他的行為就真的在樂善好施啊,然後這個都還可以假裝啊,對不對?那你還可以看到他「耶,他沒有在抱怨吶」,他不會講人是非可以假裝啊,可是常常一個人自己的委屈他會抱怨,那這個都隱藏不了,對不對?然後看他在學法道途上,有沒有天天很開心啊?這種啊你如果跟他有接觸,就可以去用很淺薄的觀察到這些現象嘛。阿沒接觸,當然另當別論嘛。

所以我的意思是說,擇善友不必太考慮的原因是接觸的機率也不一定大嘛!在這個時代的學習環境因畢竟不是像山頭,們大家所有學員都住在那邊,共同生活,不是這樣。們都是那個課堂去,然後結束,對不對,就鳥獸散。有的就是感情好的,會約去裡吃吃喝喝,那發現多數這一種都是去吃吃喝喝同時就忘光了前面的學習了,就又開始運作他是非人我、東家長西家短,對不對,抱怨來抱怨去,然後測度東測度西,彼此再建構回過頭來對法的懷疑,多數都是這種。所以你去哪裡擇?對啊,所以勉勵自己去提升就好了。

那自己是怎麼樣才是人家的善友?依法行事就是啊!不是太依人情世故啊,我們現在之所以善友很難,都是大家都活在人情世故!當然不是叫你說一個學法的人不要注意人情世故,可是他理解人情世故,他是心中有一把尺的,他的人情世故是「外圓」,那「內方」,對不對!

那一般人的人情世故是「脫序」,他,你說圓也不圓,那就變形蟲這樣,變來變去,變來變去!這樣隨緣跟著變,是這樣,那這種都不叫善友。那自己要成為善友,你就要懂得那個法的那個「方」的標準,那用這樣去應對就好了,然後少一點人情世故。

人情世故什麼意思呢?怕東怕西啦!「這個話不知道好不好講吶?」對不對?所以好不好講就是,你該講就講,不該講就不要講,是這樣。那當然行為表現出來,那這樣就會影響,自然就影響…影響那些不是善友的質性的人,他也慢慢跟進;那至少沒跟進,他也比較不會發展那個不善。對啊,然後我們不斷發展善,那就好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一覺元 的頭像
    一覺元

    一覺元 YJYLC.tw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