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覺元學會 人生系列講座 👨👩👧
「有省思就有救」台北場花絮
主講人:高宜孝
文:曾聖軒
時間:2018年10月7日(日)
地點:薛伯輝基金會
雙十節前夕,台北博愛特區配合國慶排演活動進行了交通管制,讓前往薛伯輝基金會的街道上,多了幾分難得的靜謐感,猶如呼應著這場即將開場的講座-「有省思就有救」。在喧鬧的人生旅途中,若能適時地佇足反思自己曾經的所作所為,並且遵循 弘聖師父上人教誨,老實、聽話、真做,才是真實改善人生的不二之道。
歡喜承擔這些「必然」的人事物
宜孝師兄回憶起當時受邀擔任講座主講人,直覺就是「到底是誰講的?是誰挖坑給我跳?」就在躊躇猶豫時,隔天 師父上人在法堂中即巧妙提到:「人生會遇到許多必然的人事物,本當歡喜承擔。」於是,師兄頓然明白,便毅然答應接下這場講座主講人。
準備講座的過程中,師父上人提醒了師兄,必得要和盤托出自己的學法經驗和體會。要有勇氣分享學法過程中曾做錯什麼、踏過的誤區,自己又是如何省思上來,珍惜或忽略了什麼,讓聽者藉此審視,若已踏進誤區為何不省思,並且學會坦誠,只要不坦誠,業力就覆蓋一層而無法消除。此外,上講台就是測試自己有無傲慢,只要沒有遇到問題,就永遠不知道自己潛在的劣根性有多深。
從小由於缺乏聖賢教育,不自覺養成了錯誤的人生態度
師兄是家族的長孫,從小即備受疼愛,但也由於習慣了被服務,反而因此讓自己吝於奉獻與付出。求學過程中雖曾因沉迷於電動玩具而影響課業,並歷經了高中重考,但最後卻也如願考上第一志願高中及大學。對比小時候一般的表現,優異的成績贏得了周遭親友的掌聲,但是扭曲、傲慢的心態卻也悄悄地滋長蔓延。
大學時期雖有機會擔任班代,但自己回想起來,並非抱持著純粹服務的心,而是基於名利與面子,甚至巧取攬功,當選上系會會長。缺乏了聖賢教育基石,不知不覺便堆砌出錯誤的人生態度,也為往後人生境遇埋下伏筆。
師兄提到,在自己的人生過程中,會把書讀好其實是因為怕辛苦。相對而言,讀書是最輕鬆可以因應的,也使得自己習慣用最快、最偷懶的方式解決問題。縱使學業成績出色,但對應到生活上,就成了敷衍、懶散等陋習,不善的身、口、意也就不斷折損自己的福報,最終的苦果反撲回來,終將逐一呈現。
踏入社會後,從幸福到苦厄的轉折
從小的習氣養成,在踏入職場後,工作態度依然是不積極、應付交差。一開始雖然靠著福報進到福利不錯的企業,但眾多不確定感使得工作壓力油然而生,而工作的目的好像也就只是為了領薪水;工作上的不盡心、不盡力,也使得每天都在折福而不自知。這就像 師父上人曾經開示過的正確工作態度:「上班有人混日子,但薪水還是照領,因為他的付出還達不到每月薪水的回饋,是小人冤枉作小人,他每天都在折福,未來人生的路會越來越難走,可是他不知道;另外一種人是很熱心地付出,遠超過薪水的報酬,有沒有吃虧?沒有啊!他天天積福,未來的福報會非常殊勝。」
師父上人也曾在禪藝講座第三場提到「偷盜」:「在職場上你連有想打瞌睡的念頭,就是偷盜。因為公司花錢買你這段時間,你就要盡心盡力為公司工作,連用一張紙做私人的事情,若沒有得到主管的許可,也是偷盜。」對比以前那種不在意的態度,師兄這才真正瞭解到因果原來就是這麼的細膩。
女兒出生之後,原本一直都覺得小孩子健健康康本應是理所當然,頂多就是一些小感冒,但當小孩兩個月大的時候,赫然發現有肝臟上的疾病。師兄後來也透過協談,得知小孩身體問題是源自於自己個性上很衝所導致,生氣則傷肝,沒想到惡因的能量並不會平白無故消失,能量的投射不只是自己,而是間接投射到自己的小孩,完全應證了「縱經百千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職場上的不順遂加上孩子的健康問題,使得師兄開始省思自己的人生到底是怎麼了?但少了明師,人生縱然很苦,卻也理不出任何的頭緒。
黏黏屋的因緣交會,透過協談重新燃起無限希望
由於生活上的不如意,師兄心中一直想找尋合適的「老師」,以解決人生諸多苦難。然而依過去曾經接觸過的宗教團體,往往就是捐錢、寫牌位,甚至將發大願與捐大錢劃上等號,也讓他對於坊間宗教團體一直存著小心謹慎的觀望態度。
佛度有緣人,在一次偶然的機緣來到了「黏黏屋」用餐,透過雅聰師姐的介紹,接觸到《無住》CD及《明覺講座》DVD,後來也帶著女兒參加一覺元暑期兒童弟子規班,並且巧逢嘉財師兄的人生講座「心對了,方向就對了」。當時是師兄第一次現場見到 師父上人,回想起來,當時就彷彿遇見MV上的歌星那樣地雀躍。
因為人生中許多困擾無法解決,又在父親節當天收到女兒住院的「大禮」,師兄與 師父上人進行了第一次的協談。當時,師兄與太太兩人眉頭深鎖、內心糾結,但 師父上人的一句話:「今天就是你們人生的谷底,往後人生只會越來越好!」讓他們重新燃起了無限的信心與希望。師父上人也指示以拜佛及《了凡四訓》作為學修定課,透過《了凡四訓》當中較為淺顯的理路,讓自己更加理解因果,若沒有這些因果理路的根,則一切學修都甭談。
但由於求學時期養成的質性,總是習慣以最短的路徑達到想要的結果。當 師父上人說拜佛要拜一卷《無住》CD的時間,就真的只拜一卷CD的時間,CD一停就馬上起身,也不會多拜。然而,師父上人給的功課其實都是最小值,拜佛應當是能多不少,最好能夠隨時見縫插針。
有福報的話,換工作或不換都很好
前公司職場上一連串不順遂的遭遇,物質的福利終究不等同於內心的感受,讓師兄決定提出辭呈,另外準備考試。面對著準備考試期間的不安感,師兄也因此向 師父上人協談請教換工作的問題,師父上人則以2008年金融海嘯時的個案為例,重點不在換工作與否,而是在培養福報。有福報的話,換工作或不換都很好,離開會找到更好的,留下來將來也會升官加薪;沒福報則是都不好,留下來會一直放無薪假,離開也不一定找得到工作。提醒了師兄積福、培福的重要樞紐。
離職準備考試時,由於遠離了原本職場惡緣,反倒是給師兄定下心來逐一落實拜佛及《了凡四訓》等定課的機會,心境上也越來越平靜與歡喜。而《了凡四訓》中的一段話讓他特別印象深刻:「惟從心源隱微處,默默洗滌。」因此每當拜佛時,師兄便不斷以此惕勵,洗掉自心惡念,懺悔過去身、口、意所造惡業,並以「恥心、畏心、勇心」來改正自己的錯誤。當時不管是考試或定課,師兄都是拼了!
如願順利通過了考試,回顧一路走來的歷程,原本對於前主管是有很深的恨意,後來也慢慢理解到對於冤親債主應有的對待方式,也因此轉念感謝前主管,讓自己有機會換到新的生活環境,除了便於照顧家庭,更重要的是有更多機會可以接觸 師父上人的法。除此之外,師兄也開始將所學的法,運用在新職場,在試用期間由於不了解公司潛規則而不經意得罪別人,但他不再以自己的習氣來應對,取而代之的是相信 師父上人所說:「不管事情真假,只要對方因為自己的緣故造成心裡不舒服,就要主動道歉。」師兄老實照做,在主動道歉之後,原本和同事間可能出現的衝突也順利得到了化解,也驗證了《了凡四訓》所述:「聞謗而不怒,雖讒燄薰天,如舉火焚空,終將自息。聞謗而怒,雖巧心力辯,如春蠶作繭,自取纏綿。」
唯有不斷精進,才能對抗生生世世的習氣
工作日漸穩定後,本當有更多機會好好學修,但怠惰的習氣卻又冒了出來,拜佛的定課也因此中斷。縱使在每個月高雄法堂的薰修之下,雖能即時察覺,但往往在面對到外界的形形色色,這樣的精進感就消失殆盡,猶如曇花一現。
有感學法進退非但不是辦法,更無法解決人生的真實困境,如同 師父上人所說:「我們不僅是與這輩子的習氣搏鬥,其實是與生生世世的習氣總合對抗。」師兄提到,協談就是補充學法不足的重要關鍵,分享他曾經透過協談,請示 師父上人為什麼自己在學修上總是進進退退?師父上人當下只說了「緣不具足」,並善巧方便將「緣念」以師兄能夠理解的方式,解釋為「以不用思考的方式不間斷接觸」,以毛、皮、肉、筋、骨、髓來比喻佛法的深度,期勉師兄能持續往精髓的方向去鑽。
聽從 師父上人的指示,師兄加緊落實著緣念法門,除了帶小孩參加童蒙養正班,也開始參加「念佛會」、「了凡四訓」、「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與「十善業道經」等課程及參加法堂與人生講座。只要自己有空,就會盡量讓自己不斷接觸、植入正確的知見。透過不斷提升學修頻率,不只對自己好,也對小孩好,幫助小孩從小就扎根正確的知見,才有能力因應爾後的人生,並避免重蹈自己的覆轍。
對師兄而言,與 師父上人的協談很像一對一的個別服務,師父上人總是能針對個別的問題深入闡述。為了怕聽漏協談時的開示,師兄在協談前都會先請示 師父上人可否錄音,並且在協談後反覆聽,也體會到唯有不斷重複聽,才能體解 師父上人所傳達的無量義,更重要的是認真落實,防範於未然。
師兄也以《明覺講紀》的一段話作為分享,「同樣是一個法,會有諸多不同的結果,法本身並無問題!而是自己本身的目標、用心及精進程度不同而已。四個緣中雖然都平等,但在這個時代,無間緣真的很重要,而無間緣就是我們自己的精進、我們自己的努力。如果我們自己太過懶惰,那再好的東西我們也得不到。」提醒自己更應隨時隨處謹慎對治自己的懈怠。
長養包容心,自己本身才是化解問題關鍵點
在近期的協談中,師父上人也曾提醒師兄需加強對於法的落實,知道的道理就要去做。另外師兄也針對習慣把別人不好的言行放在心上一事請教 師父上人,師父上人則說:「將別人好的部分學起來,不好的部分則要包容,知性適合同居,瞭解對方個性,自自然然就能包容,但自己成長起來最重要的,長養自己的包容心,而非只是一味針對別人貼標籤。」
師兄另外也以自己與父親衝突的化解為例,由於自己心裡生起願意放下對父親生生世世的仇恨,神奇的是,之後父子的關係與衝突便獲得了改善,也讓師兄印證到化解問題關鍵點就是在本身,自己要改,而不是期待外在的人事物來改。
常生慚愧心及懺悔心,看己過,而不看人非
師兄分享自己早上會抽空念印光大師的開示:「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閒談不論人非。行住坐臥,穿衣喫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就要教他消滅。常生慚愧心及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功夫很淺,不自矜誇。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說修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此提醒自己要忍、要行,要看自己的過錯,而不是看別人的是非;要念佛,要有慚愧心,更要謙卑,不斷往這目標邁進。
上師才是一切學修的根本
師兄以密勒日巴上師馬爾巴的故事,來說明上師的重要。為了觀察馬爾巴能對佛法有什麼樣的貢獻,馬爾巴的上師那洛巴就在空中化現出本尊勝樂金剛的壇城,然後問馬爾巴:「現在你多年修持的本尊顯現了,你是先禮敬上師還是先禮敬本尊?」馬爾巴心想,上師天天都能見到,本尊不常出現,應當先禮敬本尊,結果一個頭未磕完,本尊和壇城已化為光,收攝到上師那洛巴心間。那洛巴也告訴馬爾巴,沒有上師的地方,連佛陀聖名也聽不到,千劫的佛陀,都是依賴上師方能顯現。
師兄藉由這故事再次提醒大家上師的重要性,心中更要有感謝 師父上人的心念,這個主軸絕對不能斷。若無 師父上人的教化,怎可能聽聞難得的一乘佛法?因為這是一切學修的根本,否則即沒有能讓我們人生往好方向發展的機緣。
依循教誨,知道一條做一條
師兄感謝 師父上人的鋪陳,讓他有機會參與一覺元學會會務。也因為自己曾在大學時期被「名」沖昏頭,如今也極為厭惡當時的自己,更了解到這是顆毒藥,提醒著自己在會務處理上必得更謹慎、如履薄冰,避免重蹈覆轍。
此外,在擔任學會會務工作前,透過歷次的會議紀錄記載的時間,原本也很擔心接下來的日子會很「硬」,可是當實際參與後,也發現並非如此,反而是歡樂的氛圍,真的沒有痛苦與糾結。
學修過程總需不間斷努力,師兄期勉自己要對抗愛生氣、怠惰、被動的習氣,真的不能放棄這樣的機緣,並從最基礎的因果觀念把根扎穩,除了扎根還是扎根。有省思才有救,先懂得自救,才能依循 師父上人教導的每一條,知道一條做一條,並期勉自己往「眾生無邊誓願度」的方向努力。
******
【師父上人開示】
在宜孝師兄誠摯的省思分享之後,主持人恭請 師父上人開示。師父上人慈悲,為大家加碼,提點了重要的學法關鍵,讓這場講座的講者與聽者當下受益,皆大歡喜。
剔除執著,美好人生將出生無盡
師父上人提到,如果我們試著去歸納一下生命中的痛苦,其實也不外乎就是煩惱不能解決、身心或財務出了問題,對象也就是生活中能碰觸到的幾樣人事物而已。但這些不多的對象,卻造成我們無止盡的困擾,這都是由根本處能現能變所產生的,也就是從妄見的角度開始出生無盡、心現識變而來的無量煩惱。
也因此我們要去歸納成最簡易的對待,鎖定在對治我們的執著,把執著給剔除掉,那人世間就沒有煩惱、憂慮、牽掛了。如此一來,以前那些令你煩憂的對象縱使還是存在,但它已經不會讓你產生煩憂,因為你出生無盡、能變能現的源頭已經轉換了,已經換了不同的材料在裡面,所以當遇到這些同樣的人事物等觸緣,再次澆灌在你換了美好的根柢上,它開始萌芽後就是未來出生無盡的美好,而若要了解這個理路,就得從「學」開始。
重新建構「學」的正確概念
「道本圓成,不用修證;見聞覺知,本自圓寂。」師父上人也向眾生開示,成佛、成為覺悟者、成為我們本來面目,本來是無修無證,但就是因為我們根深柢固所養成的錯誤,以至於人生煩惱不能解決、痛苦揮之不去,所以才要開始學。
然而,我們卻經常把「學」當成是一種欲求,知道一次就了數,或是只是把它用來建構自己,也因此在修行領域將終生不得成就。師父上人告訴我們,「學」的正確態度就是「模仿」,「模仿」則是一種沒有自己、照單全收的接受,唯有透過這樣的學習理路,我們才可瞭解自己的價值觀、意識形態到底出了什麼問題,也才能轉化無止盡的煩憂與痛苦。
緣念道場、善知識、法門所應具有的正確態度
所謂「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師父也告訴我們必須重新拾起心性的教育,而不是外在緣上、技藝的教育。也由於我們先天二十六個惡心所,遠遠大過十一個善心所,因此更得戰戰兢兢地去對治惡心所的蔓延,這就需要去避惡緣,而這也就是緣念善知識、緣念法門、緣念道場的原因所在,藉由增上緣、所緣緣,慎選這些接觸到的緣。
師父更以緣念法門為例,緣念法門絕對不只在外在形式的接觸,除了最粗糙的接觸以外,更需去體會自己有沒有用正確的態度去摸索,如果輕忽了這個摸索的過程,就會用一種很輕忽的概念去對待,並將不成功法。也唯有透過摸索的過程,不斷去試、不斷做,精進度才出得來,如果沒有精進的態度,那也是沒辦法契入,因為你沒有深刻去體會與契入其中,而只是一味地囫圇吞棗,那「緣念」亦將出不來。況且八萬四千法門絕對都不在外在形式,它們的目的都是為了要引流到自己內心深處,透過心法去達成,所謂「上者一念間,下者無量劫」,這一念如果入了佛念,那你的生活也就是佛生活了。
恆常不變的鐵律-老實
師父上人也再次告誡學人,學佛就是要從老實開始,學會老實與厚道。如果沒有老實的態度,功夫就不會紮實,最後耗盡一輩子時間就是花拳繡腿,並且造盡無量無邊的業力,在六道輪迴中也將求出無期;若能掌握住老實的關鍵,則後面的美好,自然出生無盡。
此外,老實的人也一定跟「格物」相契合,他的物欲(泛指一切生命、人、事、物及狀態的存在)將非常淡薄,因此「學」的吸收力就會變高,只要掌握住這個關鍵,那學修的道途也將樂趣無窮,快樂到不行。
師父上人提醒著我們,來到一覺元就是練家子的練功場,是來真的,而不是虛晃一招。尤其當我們想要進到生命的核心軸線,我們就得從「了解佛學常識」,進一步到「深入解析佛法」與「想辦法把它做到」,佛法論實質不論形式,也因此才能透過佛法的學習,修回完全放下的自己,即能創造真正幸福美滿的生命狀態。
******
唯有以正確的學習態度不斷深入,老實、聽話、照做,出生無盡的煩惱自然將轉化為出生無盡的美好,感謝宜孝師兄的省思講座,更感恩 師父上人於講座末後的慈悲開示,讓學人得以正確的態度深入學修,感恩。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