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是因,福德是果
Almsgiving is the Cause
Wealth and Fortune are the Effect
文:徐健哲
末學家中是從事魚類食品加工,後來有機緣接觸到蔬菜的買賣生意,像是山蘇、水蓮、雨來菇(情人的眼淚)等等,在市場裡兼著賣,補貼收入。剛開始經營真的相當困難,因為蔬菜有季節性,也常受氣候影響,不穩定,常常缺貨,加上末學賣的品項不多,許多餐廳不願意合作長期供應。
自己在修學過程中,心裡常有疑問:到底要如何賺錢?福報又是如何得來?命運是否可以改變?現代人想方設法要找好工作,找好的職業,但為何佛經上找不到教人做什麼工作或職業可以比較賺錢,而是教人去布施,積德累功?弘聖師父上人說,職業是「緣」,那財富的「因」是什麼?我們都在緣上捉摸,而不懂真理:「布施是因、福德是果」──財布施得財,法布施得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師父上人在法堂上提到,賺錢是天下最簡單的事情,想賺錢就去財布施啊!內財布施(我的體力勞力)、外財布施(我的資糧物質),都去勤做服務奉獻,最好「三輪體空」,心要不求回饋,效果更好。師父上人也舉例說,基督教有十分之一奉獻的觀念,古代也有「范蠡三聚三散」,散盡千金富還來的真實故事。那為何我富不來? 師父上人說佛法是可以驗證的:有做,可以印證有做的效果;沒做,也可以印證沒做的效果;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者不得。
有機緣得知一覺元台北太極藝術教室護持基金,可以隨喜供養房租,心想我就拿戶頭裡賣菜賺的錢,每月固定撥出一點,從郵局戶頭轉帳匯入台北教室護持基金,這樣維持也有一段日子,也沒多做他想。學法之後,心也比較踏實,得失心不再那麼重,細細去體會「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的真理。漸漸地,發現生意開始轉變穩定,更加相信 師父上人講的真理,一點一滴去做,累積福德資糧。來的客人變多了,也變好客人,竟然還有台北餐廳跟我訂菜,南投的餐廳和小琉球的店家跟我訂購雨來菇(情人的眼淚)。每個月這樣奉獻一點心意,帳戶的錢也沒有變少,反而貨源和客戶都配合的很順利,事情常自自然然安排得好好的,我花在工作上的時間變少了,反而有更多時間可以學修成長。我想這是諸佛菩薩慈悲護佑。師父上人說的道業,去落實了,老實、聽話、真做,家業、事業就等量提升。佛法真的是活活潑潑,可以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就如 師父上人常說的「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從這工作上,末學體會到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都是道,都是布施的機會,應當提起觀照力,落實諸聖賢的教誨,多去為眾生服務,努力修正自身錯誤的觀念、思想、行為。現在每天越來越開心在工作上,煩惱也越來越少。這是末學的學習心得分享,也期待大家把佛法落實在生活上,完善每一個因緣。感謝大家,感恩諸佛菩薩,感恩 師父上人教導。
末學 健哲 合十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