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行第十天晚上
弘聖師父上人開示內容
時間:2012年11月9日
地點:印度 菩提伽耶
紀錄組恭敬整理
(今日行程結束,於16:30到達飯店大廳,大家聊到今天在蘇嘉塔丘,一名年輕人抓了一隻麻雀向我們兜售,師父上人當場下車跟他勸導)
師父上人:他們連這些正確的生命理路都不知道,所以造成他們錯誤的命運。那你要怎麼跟他講「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意指語言上不易溝通),所以就反過來講:「你傷害牠你會生病。」
(大家閒話家常中,談到其他的話題,思瑜師姐突然說到:「師父,你連這個都知道」)
師父上人:Monica有沒有跟妳講到那一段,我先講前言,我們去爬雪山,回程的時候經過一個餐廳,在那邊喝咖啡的時候就閒話家常了一下,就講到她要接的這一段。
Monica師姐:我有提到說我在同參面前不好意思說我很愛看布袋戲,其實 師父早就知道。
師父上人:她到我講之前,她都沒有跟我提過,到我剛講我們在閒話家常的那一天,我先講之前,她都沒提過。
Monica師姐:然後不曉得是誰問說現在布袋戲很流行?
師父上人:前言是說我在講說中文很重要,在這個時代,尤其是文言文。
Monica師姐:啊!然後才提到布袋戲。
師父上人:然後我才提到布袋戲,其實我知道她的狀況,最後她自己就自招了。
Monica師姐不好意思的笑:對!
思瑜師姐:師父,你為什麼認為中文很重要?
師父上人:中文是全球到現在為止一個最高度智慧的符號,六書架構最完備,就是說你如果細心一點,你看到它就知道它的意思,不用人家教,所以它是一個智慧的符號,它會開啟一些能量,智慧產生的能量,其它的文字都沒有這個特色,六書架構完美的這個特色。所以它可以保留的整個人類文化跟古聖先賢的智慧,是一個最圓滿的工具,既是最圓滿的工具,最完備,表示它在漏失的角度來講是最少的,所以如果這一個工具人類知道了,他一定會趨之若鶩,這是中國文字本身的一個特質。
再者,就是文化的流衍,現在的潮流,二十一世紀是大中華文化的世紀,以前的人講說是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很多人理解錯誤,以為是中國武力強盛、國家壯大或者是經濟發達,其實不是,是中國文化!二十一世紀是中國道統文化的世紀,為什麼?因為物極必反,整個地球文化道德淪喪到一個極處,唯有保留住道德文化……倫理、道德、因果、智慧、科學這五個真諦意涵全備的,就在中國文字裡,那麼中國的文化也一直在運作這個。
全球的道德淪喪,基本上還保留道德文化的就剩大中華地區,所以這是為當今所必需,因為大家會回頭找他嚮往的「人之初,性本善」那個美好的生命體,因為苦到一個極處,想要回頭找。又剛好恰到好處,來到這個時間中華文化還保留,所以大家會趨之若騖嚮往大中華文化,因為它有人性本善的那個根。這個根又透過文字去承傳,所以中文是二十一世最優越的文字。
我常常跟同參鼓勵:「你們有小孩的,趁早讓他學文言文」,那為什麼中國把文言文跟語體文分開?因為語體文會變,就好像印度的歷史,印度這些傳承的智慧都斷層了,因為它用語體文,語體文轉變了,記載就不一樣。可是中國人有智慧,他把記載的歸類成一種文字模式,講話的不管,因為講話隨時會變,包括現在的年輕人用詞都已經不一樣了,但你只要看到文言文的語體記載,意思都不會變,所以它可以綿衍長久,不會有斷層。尤其是佛法來講,你要開啟佛法的寶典,現在全世界沒有佛法了,所有的佛法都在中國文字記載的經典裡,全世界其他的文字通通沒有了。那你要了解佛法,勢必要拿到鑰匙,鑰匙就是文言文。
那麼佛經並不是文言文記載的,是用文言文和白話文中間的變體文記載的,文言文太深了,白話文太沒有意境了、沒有言外之意,不周全,它可以形容得很白,可是沒有……比如說我們挑出一首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首詩夠不夠白話,你試著用白話來翻譯看看,「有一個白色的太陽,沿著山一直去、一直去……」(眾人笑),沒有那個意境,弦外之意,所以一旦堵住了那個意境,就堵住了眾生的悟門,這個人必定不會開悟,所以白話文有這個缺失。那文言文又太深,一般市井小民不懂,所以就把它改善一下,用一個既可以讓眾生聽得懂、看得懂,可是又不是那麼難的文字,叫做變體文,所以中國的佛經是用這樣的模式去記載下來的,全世界最大的精華就在中國的經典。
那為什麼講文言文是開啟它的鑰匙,因為你會文言文,你三個都會了,所以文言文很重要。再者,如果你擔心你的小孩子未來不能夠跟人家競爭,你就讓他學文言文,為什麼?因為為全世界所必需,對全世界所必需的人,他會餓死嗎?這是從工具上來講,從實質上是從小讓小孩子學弟子規、聖人訓,為什麼?內在的空虛是未來世紀的特色,所以空虛的人需要找誰,找不空虛的人教他不空虛,一個學聖賢教育的人他心不會空虛,所以他不會餓死,因為大家都需要他。
現在的人忐忑會沒有飯吃,沒有飯吃就是沒有錢,你只好跟他說因為你會被需要,所以你不用怕會沒有錢、你不用怕不能過活,而不是叫他去貪那個財才去學聖賢教育,不是這樣。那再深層的理路是「布施是因,福德是果」,學聖賢教育的人他悲憫蒼生,悲憫的本身就是布施,所以他福德是果,他不會餓到。你幫助的這個人不給你,整個虛空法界龍天護持,它還是從別的地方轉換給你。比如說奇霖有講到那個,在法國的阿爾卑斯山,我們住民宿,並不是我們沒錢給人家,那時候是宏哲想付,因為民宿早就訂好了嘛,沒有人去到那邊才去找的,價格都談好了,不是從宏哲那邊轉化給我,也會從民宿老闆娘轉給我,代表你住在那邊那筆錢是你命中本來就有的,因為是你平日布施得來的,所以這個人不給,那個人也會給,那麼你了解這個真理,你就不會忐忑不安了,因為你知道走到哪裡你都不會餓到、你都不會匱乏。
所以布施的最底層就是不虞匱乏,布施的心越來越到位,你會財寶豐足;再用清淨心去三輪體空布施,你一定會飛黃騰達。不虞匱乏、財寶豐足、飛黃騰達,到最後,這三個都不足以形容你的生命狀態,那你怎麼會擔心。
所以學聖賢教育的真正「不會餓到」是這樣,因為這叫真理,那前面講的那個是「欲勾牽,入佛智」,你叫眾生直接不要貪,他會忐忑,你跟他說:「只要不貪,就不會匱乏」,他很難想像啊!「不是都是貪出來的,不是都是爭出來的」,是違背真理的,「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你有的你不用爭,你還是有;你有的你爭,也是會有,可是你爭的態度會折損掉,你本來可以有很多,可是因為這個爭的態度,折損了你的能量,所以你會少掉而不自知,是這樣的理路。
這都是中國道統文化,中國道統文化已經儒、釋、道融合了,已經不分你我,真正它的根就是博愛。所以佛法是通透國界,沒有宗教藩籬,也沒有族群的不同,男女老少、有讀書沒讀書、社會地位尊卑高下……,統統沒有這個隔閡,只要你符合真理,人人可以達到。所以這樣才值得去學,不然學一學永遠還是在婆羅門教的最底層,那幹嘛要學,有這個理路。
所以你們有小孩的,趕快加強,真的!只要五年就好了,事實上不用,古文觀止,一個禮拜背一篇,背五十篇就有閱讀文言文的能力;背一百篇,你就有書寫文言文的能力。那你鑰匙都取得了,再給他學佛,太簡單容易了,這是從理解經本的角度契入。小孩子從古文觀止中取得工具後,再去涉獵道統文化的這些聖賢書,比如說論語這些比較基礎性的經典,他有了這個聖賢的基礎涵養,他就有保護色了啊!不會被社會污染的保護色,我們說的那個防護罩。在有這個防護罩的基礎下,再去進程,脫離輪迴、出十法界,慢慢學上去。如果這樣不間斷十年,他就成為當今地球的聖者了。十年就搞定了啊,學者要多久你知道嗎?學者我們從小學算起,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學四年、研究所二年、博士算順利的,二年,總共二十年,二十年一路走來順暢,你頂多還是學者。
那「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你只要五年,有小成;十年,必是那一門的專家,不是學者,是覺者。比如說你專修《金剛經》十年,你就是當今全球想要學《金剛經》人的榜樣,你就每天去講《金剛經》就好了,你就不會餓死了。而且,十年就成就大師,大師是方便比喻,大師是佛的其中一個名號,意思是說你十年就可以開悟了。有的根基比較好的,這樣的模式、這樣的學習方式,三年就解決了,三年就小悟、五年就大悟了啊,徹悟不敢講,也許再深入下去,萬緣放下,十年就徹悟了。
你們看現在這麼多佛學院,每年有多少學生畢業?每年不下上千,對不對?從有佛學院以來到現在,你有沒有見過有半個開悟的聖者是從佛學院出來的?沒有半個!因為他的學習方法錯了。可是如果佛學院都是剛才我們講的那個理路,十年,每個也都開悟證果,只要畢業的就是佛,佛學院畢業不做佛,那幹嘛讀佛學院?世間人的邏輯很奇怪。
同參:對啊,那出家做什麼?
師父上人:其實出家是要服務別人的,要去服務人群,不是讓人家服務我們的。就好像很多人修淨土的,很精勤念佛,期待往生極樂世界,態度錯了啊!他想說「在這裡有夠痛苦的,如果我能往生極樂世界,我就可以享福了」,那個人永遠沒辦法往生,去極樂世界是為了更精進的,而不是去那邊享福、好逸惡勞的,不是!不是「這裡好痛苦,我要去享福」吶!是這裡很痛苦,我要去極樂世界成就,回來幫助這裡痛苦的眾生,這樣的人念佛絕對往生。這樣你就知道,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修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牛角」,牛的身上有多少毛,但是只有二隻角,有的角還斷了(眾人笑),成道就像這樣子,鳳毛麟角。
學法要有抱負,學六祖惠能大師,五祖弘忍大師問他:「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惟求作佛,不求餘物」,白話文就是:「講那麼多,來拜佛就是要作佛」,「不是吶!你所有的師兄弟來拜佛是為了閤家平安賺大錢的,沒有人是要作佛的」(眾人笑),抱負不一樣,願力就不一樣,換言之,他的方向、角度就不一樣。方向步驟偏一度就不成了,偏一度很小,但走越長就越離越遠,佛法就是這樣。所以到最後《法華》……世尊前面講的就是這個角度,講、講、講……講到最後,「唯說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最後是要導歸自性本然,這就是在二七日中,在菩提樹下,早就成道了,在定中講的《華嚴》,唯一一乘諦,百千萬劫難遭遇,唯《華嚴》。
那《華嚴》本來就講完了,因為眾生有很多妄念,所以才講出來,講來講去、講來講去……,差不多了,像人家炒菜不是最後撒葱,對不對?炒到差不多了,好吧,撒個葱吧!前面那些都是假的。假的我們不能說它是假的,所以說它是「方便說」,這是真實說。
有時候要去印證,印證不是用練的,是自自然然。你們沿路上看到很多特殊現象,這些談不上什麼奇蹟,因為整個宇宙萬法本來就沒有奇蹟這件事情,是本來就是這樣,哪有奇蹟!佛法是在高峰上看整個世界,整個一目瞭然,哪有什麼奇特,高度不同罷了,所以哪有什麼奇蹟,整趟行程是必然,自自然然有的。
那要去跟佛經印證啊!「諸佛護念,龍天護持。」這一趟回去,如果和○○的父母親分享,不知道他們會不會〔鬱卒〕(台語:指心情不好),○○的爸爸三個月前跟◇◇山才來印度一趟而已,那◇◇山這麼大,處理這些事情應該會更好。結果○○要來,就先跟他們打個預防針,希望自己的小孩不要有失落,就先跟他們講說:「去印度,飯店很差……」,這一部分你們要不要分享一下。
○○:他們說水都是黃色的,要等它沉澱,煮一下才能喝。
同參:他們走的路線跟我們一樣嗎?
○○:大部分相同,是方向不一樣而已。他們說印度的水質很差,飯店的品質……就是叫我們不要太期待。
師父上人:所以那一天我就跟△△講,趕快照相,妳看,一間比一間更好,她心裡應該在想:「怎麼差那麼多!」(眾人笑)。
我們來印度行的前一天,○○的父親請我吃飯,說到:「真的是開發中的國家!」提醒我們行李要綁緊,他父親的私人行李被人家亂丟,結果開花。
Monica師姐:那很麻煩吶!那怎麼辦啊?
師父上人:他們遇到的現象叫我們要注意,不要重蹈覆轍,怎麼知道差那麼多。
△△:爸爸有提醒我們東西不要亂吃。
師父上人:這才只是吃和住而已,妳回去跟他們說:「我們去那邊都是VIP」(眾人大笑),都清場,沒有人。
思瑜師姐:對啊!大家都清場。
奇霖師兄:靈鷲山最明顯,他們等好久。
師父上人:所以你們就知道了,重點是在靈鷲,不是在菩提伽耶。
思瑜師姐:阿雲師姐昨天就在那邊看能不能再回到靈鷲,一直在與酒店確認,因為她希望祈福晚會在那個酒店辦。
阿雲師姐:不知道,協調不出來。
師父:沒關係啊,就放下,所以我才說放下要快,聽好,不是「上山要慢,下山要快」,不是這個意思。是當我們面對事情的時候,要周圓,就是說那一個過程不能草率,上山好比在做一件事情,任務達成了,放下就二話不說,不用考慮了。但是你提起的時候,面對那件事情的時候要周全,不能草率,不然我們就是變成放棄了,提起的時候草率就叫放棄。有人說:放下跟提起是一不是二,是平等的,所以放下要快速,毅然決然,提起當然也要快速啊!那就變成是莽撞了,你知道嗎?所以它的快速是真的,可是態度跟形式上要很周全。既然處理完了,就放下,不要在那邊繾綣情懷、藕斷絲連。
虛空法界來來去去就是這樣啊,這個飯店住完了,整理好就走了啊!在那邊想:「再住一天不知道有多好」,結果其他人都走了(眾人笑),飛機也飛走了,人家都去極樂世界了,我們還在這邊。他們都坐飛機去極樂世界了,因為放下了,放不下就去不了。
剛好今天下山的時候走很快,下山後跟思瑜閒話家常,在跟她說:「下山快一點──放下要快」,什麼叫「放下」?就是完全沒牽掛,完全沒牽掛是不是就不會在那邊拖,到最後就是這樣。所以隨時隨處無不是菩薩行處、學處,菩薩所到之處,皆令眾生生歡喜心,何得歡喜?「入法」才是真正的歡喜,契得法喜,不是你給他吃一塊餅,他很高興這樣而已,那餅吃完了,就沒了。那你給他一塊餅,他拿到很高興,結果被另外一個人揍,被搶過去。那一天不是一個小女生被另一個比較大的男生修理,那個男生已經有餅了,他還打她,搶走她的餅乾,這個就是短暫的快樂,不是真正的歡喜。基督教講的「喜樂」,為什「樂」前面加一個「喜」,表示那是一種無法用物質來滿足的那一種喜悅,那個就是法喜充滿。
所以離開的時間,諸神眾也是很多都法喜充滿,所以這就可以和經典印證,我是很少看經,經典大部分是不是從「如是我聞……」,到最後「……皆大歡喜,信受奉行」,很多學佛學了一輩子的人說:「我聽那麼多法師講了那麼多年,我從來就沒有感受到歡喜」,那怎麼「信受」,所以歡喜信受是真的吶!信受了會真歡喜,互為因果,你歡喜你會去信受;你信受了你真歡喜。所以捨得、捨得,階段性是把我們有的捨掉,剛開始是為了要得,所以去捨,它有一個貪求心,所以要捨,那真的是可以得,可是到最後是你得到的統統捨掉,兩種是真俗二義,真諦和俗諦二個。
所以到這個角度你們就能體會真俗不二,不然學佛的人就又起分別心了,「我們學真諦的比較高尚」,就看不起那個俗說的,覺得那個都是方便的。其實這是最方便的,藉由方便契入不方便,所以真俗不二,這是華嚴的真諦,那就是世尊當年二七日中坐在菩提樹下,一念間便講完了,一念拓寬無量劫,念劫圓融,所以才能夠整個時空轉化,這如果是武俠小說,就叫做乾坤大挪移,對不對?乾是天,坤是地,天下地下唯我獨尊,所以才能夠挪移。挪移是方便講,是沒有法界,界是界限,維次空間的界限你突破了嘛,所以整個當然挪移。所以有因緣的他當然在靈鷲山感受到不是那一塊長得很像鳥的石頭,不是那個物質,而是這整個場都已經調整了。那調整了以後呢?眾生如果執著這些,我們就把它調整回來,放下要快,有過就好。
雅聰師姐:在靈鷲山的時候我覺得很奇怪,為什麼那個警察把那一群要上山的小孩全部引導到另外一條路。
Monica師姐:自動指揮。
雅聰師姐:我就覺得奇怪,他們怎麼不跟了。
師父上人:有交通警察啊,要維護一下。你看,多好!對不對?不然有人會不好意思,如果很多人都在那邊〔媽媽號〕(台語:形容哭泣),會覺得很不自在(眾人笑),讓我們盡情的揮灑,對不對?
Monica師姐:沒有啦,真情流露啦。
師父上人:啊我是真的很少出國,我從小到大就沒有出國的概念,第一次是去大陸,那時候也感覺不像出國,因為語文相通。後來去法國表演,之後去上海,迪士尼的經理請我們去……
思瑜師姐:上海迪士尼嗎?
師父上人:對啊!上海迪士尼,第二次的上海行也是,(師笑)既然有人招待,我們就去,我對旅遊什麼的比較不愛花腦筋,就有人邀請我們,我們就去,如果沒有人邀,我們也沒有想要出國。
第二次上海行是我們三個去(師父上人、小妍師姐及偉宏師兄),也發生很多有趣的事情……
Monica師姐對偉宏師兄說:晚上,coffee time,分享一下。
思瑜師姐:偉宏師兄昨天講的也很精彩,他說這兩年跟著師父,之前開賓士撞上安全島,都能夠全身而退,他說他以前是三字經不離口又吃著檳榔,我說:「不會吧!」他說他除了毒沒碰以外,其他都有。
Monica師姐:對啊,他很精彩。
思瑜師姐:可是現在看他的……
偉宏師兄:那天剛好思瑜師姐有說到她第一天在機場看到我的時候,我跟她講話有一搭沒一搭,我就在想說我是不是很傲慢?
思瑜師姐:不是,不是傲慢。
師父上人:思瑜是無法想像,因為你們的用詞,思瑜無法理解你們到底是在講哪一個路線,是這樣。
偉宏師兄:所以才講到自己的狀況,早上也有跟思瑜講,其實這種東西就像是一條風箏,線絕對絕對不能放,不管再怎麼樣,都一定要緊緊抓住。
Monica師姐:跟著師父會改變氣質。
偉宏師兄:漂白。(眾人笑)
師父上人:不會啦,跟著Monica才能改變文學素養,我們在那蘭陀大學遺址參觀的時候,不是有那個和尚住的地方,在那裡人家介紹這是當年和尚的寮房,Monica在後面很有氣質的說:「那是廂房」,所以之後我們都改口了:「這是修行者的廂房。」(眾人笑)
師父上人問偉宏師兄:我們去上海的時候是去哪一棟大樓?喝下午茶的時候?後來是經理招待……
偉宏師兄:嗯……凱悅,很高,我們那時候喝下午茶的時候好像是在五十幾樓或四十幾樓。
師父上人:對,重點是那時候也是VIP,整場下午茶只有我們這一桌,沒有任何客人進來。結果要走的時候,這一棟餐廳的經理招待這一餐,迪士尼那個經理很訝異:「怎麼會這樣子?」我說:「吃完了就走了啊……」
Monica師姐:上次我們跟師父去大雪山的時候也是一樣,主人招待。
師父上人:我們就跟迪士尼的經理講說:「你看你面子多大,人家招待。」(眾人笑)
偉宏師兄:師父每一年都固定會去一次……
師父上人:目前啦!兩年去了那邊兩次,每一年他們都會找我去。
思瑜師姐:他也是發邀請帖……
師父上人:他是人、他是人(眾人大笑),他是一個基督徒,那很有趣,我以前在唱片公司的時候,他在台北的迪士尼當高階主管,那時候我們沒什麼名氣,所以有一餐沒一餐。結果我平均每一個月會接到他一通電話,第一句話就是問我:「你最近有沒有缺」,我說:「沒有啊!沒有缺啊」,「那你的戶頭帳號是多少?」他就匯了一些錢給我,這是第一次。隔了一個月又打電話來:「這個月有沒有缺?」,我說:「沒有缺」,他又匯過來……就每個月都匯,基督徒。
偉宏:對啊,而且那五天好像師父所有的……那時候住的非常高檔,五星級的飯店。
師父:那我都不知道,我們去之前他都結帳完了,出來沒想到這麼貴。
偉宏師兄:他那個人滿好玩的,他雖然是基督徒,但他對師父……就是他沒辦法去形容……
師父上人:他自己都沒辦法想像,為什麼對待我會這樣,他對宗教很執著,有點排他,可是他就沒辦法想像他自己怎麼會對我這樣。
偉宏師兄:他很美式作風,像在那邊我跟 師父說晚安,他就說幹嘛這樣。我就跟他說:「拜託,你如果到台灣看到我們弟子怎麼跟 師父說再見的,全部跪下來跟 師父頂禮」,他說:「真的假的?」(眾人笑)他認識 師父很久,可能沒看過師父這樣子。
師父上人:我們在東○的時候,有將近四個月是同事,他是節目部,我是工程部,他了解我的層面很有限,可是就是這樣,這就叫做因緣,很多事情沒有為什麼,有可能是以前我對他很好,這樣子而已,所以自自然然。
然後在那邊處理很多……不是有那二個算命的。
偉宏師兄:對啊,就是有算命老師,第一個是他走過來,他們那種都是很制式的命盤……
思瑜師姐:拿個羅盤出來?
師父上人:他們有個厚紙板寫:「看相、手相……」一堆,他會跟你說:「我能夠服務的項目有這些。」
偉宏師兄:他就是要請師父看要不要看相,師父很慈悲,就跟他講要教育被算命的人去造福。
師父上人:這是第一個,我也跟他表達很多,後來就走了。後來我們去吃午餐,另一個算命的從我後面走過來,我沒有看到他,他就走過來,又是一樣,拿著那個(招牌)。他就說:「老闆,看你的面相是大富貴之人……」,講了一堆,我說:「既然是這樣,那不用算了」(眾人笑),「既然你講了那麼多稱讚的話,這個高帽我們還是戴不起」,我就跟他講:「永言配命,自求多福」,他嚇了一跳,臉色鐵青,二話不說,馬上跑掉。
偉宏師兄:那時候我就問師父,為什麼遇到同樣是算命的人,回答的話不一樣?
師父上人:因為工作是一樣,人的心性不一樣;人的心性不一樣,理解程度就不一樣。有的人是真誠的、有的人是要騙你錢的,心性不一樣,你對待他當然就不一樣,所以「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清淨自性體中,本無一法可立,亦不捨萬法,所以遇到了就依個別的狀態回答他們,接下來飽足了,就繼續下一個行程。
後來包括麵包工廠的老闆都來招待,招待全程,那個更感人,我們到的第一天晚上,就帶我們去高檔的餐廳用餐。
偉宏師兄:那個老闆有兩個朋友,一個是專門在跑大陸和台灣的單幫,他跟師父聊過後,看得出來他嚇得要死,「為什麼師父把我全部看穿了」(眾人笑),他很怕。但是又很奇怪,接下來的幾天,只要是麵包店的老闆有在,他就一定會跟在旁邊。
師父上人:他是去工作的吶,是去備貨的,結果把自己的工作丟著,一直跟著我們。
那個麵包工廠的老闆,只要知道我們行程當中沒有司機的,他就開著他的麵包車來載我們,他很忙吶!但是很奇怪,就沿路招待我們,他的老婆也覺得很奇怪。
偉宏師兄:她的老公原本對佛法並不熟悉,也不太相信,最後要走的時候他還來機場送我們。
師父上人:變他們來接機、送機,你們看好不好玩,(師笑)麵包工廠的老闆開著麵包車來接機、送機。後來不是還有到豫園……
偉宏師兄:我們進去豫園裡面的一個賣店,那裡面差不多有四、五個銷售員,他們的銷售員好像都是公務人員,他們其實是快要下班了,那師父進去之後,其中一個銷售員問說:「大師你是從哪來的?」師父稍微講了一下後就元和妙音淨化,全部的人都愣住了。
師父上人:結果到最後,他們跟我們要名片。(眾人笑)「歹勢啦!我們名不見經傳,沒有名片可以給你們」
後來麵包工廠的老闆娘隔了二週,又為了他們把CD送進去,進去是要門票的,為了要送CD給他們,買門票進去。
(此時珞晴師姐在旁寫天文)
Monica師姐:珞晴都一直……
珞晴師姐:嗯?
Monica師姐:新奇很多。(珞晴師姐笑)
阿雲師姐:而且都不用看。
師父上人:所以我們不是有說過,人與人的關係、人與大自然環境的關係、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三樣,你的人生就圓滿了。所以這些你們講的神奇,剛剛我們講,是正常的。這個狀況就是最後一個學分: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科學家講的:不同維次空間生命體的關係。我們是第三度空間嘛,還有五、六、七……,一直重重無盡,往下也有,你怎麼跟這些全部不同維次空間的生命關係融洽,簡單講就是這樣。「誠於中而形於外」,「身治而後天下治,身成而後天下成」,到最後是必然,不是奇蹟,也沒有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