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過能否相抵?

 

功、過能否相抵?.jpg

 

我們人間不是常常說「將功贖罪」嗎?事實上,在因果的世界裡面,沒有「功抵過」這件事情。我們以一個欠債、還債的角度來比喻好了,假設我們欠人家一千萬,欠債沒有還人家就好像是「過」,我們聽說做善事有「功」,就再去借個一千萬來捐給做慈善的單位,那麼我們欠的那個一千萬要不要還呢?還是要還的。人家來跟你要債,並不會因為你捐錢給慈善單位就跟你說「你不用還了」,所以這叫「功過不能相抵」。

那差別在哪裡呢?假設我們欠人家一千萬的債務,我們沒有能力還的時候,我們的苦受會很重,人家來找我們要債,我們那個心境會很痛苦,而不是外在這些一千萬或二千萬的問題。那麼如果我們去捐錢……一般講「布施」,布施是因、福德是果,財施是因、財富是果,我們常常做布施這件事情,我們就會回受財富,愈施愈多,常做這一件事情我們的財富愈來愈多的時候,相對的我們欠人家一千萬就不是問題了,反而要看我們會不會賺錢。如果我們一個月賺五百萬,我們欠一千萬的心理負擔就不會那麼重,因為我們大概兩、三個月就可以還清了,所以苦受就沒有了,這件事情對我們來講就比較不造成障礙;那如果我們欠人家一千萬,我們一個月只賺一萬元,每天人家來找我們要債,我們會煩死、痛苦死。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它不是一樣都是一千萬嗎?所以苦受是相對性的,而不是那件事情本身有苦或樂,是來到我們這邊,我們有一個正知正念或是邪知邪見的問題,邪知邪見就會愈來愈苦,正知正見就會透過這個苦蛻煉成長而愈來愈不苦,愈來愈不苦的基礎蛻煉往上提升就變成快樂、幸福美滿。

節錄2011年農曆正月十六說法內容

 

諸佛菩薩八相成道來到人間也要示現同類身,我們會生病,他們也是會生病他們透過這些病痛來教育我們說其實生病也可以無苦受,因為色身有病痛而心無住故無苦受靈性是不會被這些色塵障礙住的,是我們迷失了以為有,所以,我們認苦,我們把我們的真如本性忘掉了,我們在所謂妄想生的世界裡面自作自受。所以,諸佛菩薩會生病是一個無盡慈悲的示現,換言之,也告訴我們一件事情,即便你成佛了,你過去生生世世還未覺悟之前迷失所造下的錯誤業因,應至六道通通還是要受,而差別的是能「轉」。所以,告訴我們人間一件事情,功過是不能相抵的,有的人會存僥倖之心,「我盡幹壞事,再來多積一些功德就全部抵掉了」這是不可能的它只會受,你受的能力會增強而不是不用去受,「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人生是自作自受用,所以,永言配命、自求多福,一定要行儀符合天理,我們的福報就是自己求得的。

節錄2011年農曆二月初二說法內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一覺元 的頭像
    一覺元

    一覺元 YJYLC.tw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