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農曆正月初二 明覺法堂 (高雄)

弘聖上師說法講紀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in Kaohsiung, Taiwan

on February 4th, 2011 (January 16th on Lunar Calendar )

 

2011年農曆正月初二 明覺法堂 (高雄) 弘聖上師說法講紀.jpg

 

時間:1000204 20302200

地點:寧靜園(高雄縣鳥松鄉本館路文明巷12號)

                                                                                                      紀錄組恭敬整理

 

以燈續燈,薪薪相傳,意思就是說把我們的良知良能燃燒出來,然後一代傳承一代,社會才會一代富過一代,「富」是美好的意思,它不是特指金錢多,一般我們說知足即富、為人尊重即貴,所以富貴、富貴啊!有這樣的意思。若就一般道法所謂「術」的範疇來講,有的人他氣比較弱的時候,可以點個燭火去觀想眉心,就能補充一些能量,一切法從心想生,它還有那個功能。

不知曾幾何時,慢慢慢慢變成現在的祈求自己的福祉、消災解厄這一些,然後廟宇就開始訂價了,我是不太瞭解,你們有人在跑廟宇嗎?聽說價位有級數,幾千元、幾千元的,(師父笑說)愈貴的是表示災難消除得愈多的意思嗎?在地上會怕地震,在海上會怕淹死,爬太高……飛機飛過也可能會撞到,你們知道嗎?吳老師他老人家慈悲,幫你們準備這個「光明燈」,讓大家這一年可以有光明,有光又有明,當然,重點在「明白」,為什麼要學?學一個「理」嘛!明白所謂的宇宙諸法實相,這個人就叫做「覺悟」,覺悟的人他可以解決一切人生的苦厄。

覺悟的人就是有智慧,我們一般白話文這樣講,智慧是解決問題的,知識、常識是工具,那我們現在的人多數都搞錯,把知識、常識當作是智慧,以為讀得愈高、學歷愈高等於愈有智慧,殊不知有可能還有一種弊病,就是所謂的人生兩大障礙裡面的「所知障」,「所知障」就是我們讀太多,那個讀的東西本身沒有障礙,是我們這樣慢慢讀,有一種對學術的執著時,我們自己產生障礙,蒙蔽了,以致於我們所學的東西用不上,用不上又有執著,又不能接受其他的思維,這叫固執嘛,造成人生的障礙,這叫「所知障」。一般古時候講所知障是讀書人比較多,一般沒有讀書的人是哪一種障礙比較大?叫「煩惱障」,你們所謂的〝搞操煩〞(台語:煩惱多之意),煩東、煩西,煩惱恆生,「煩惱憂慮牽掛」在這個人生裡面一直在附加,造成人生的障礙,因為心不能開解。心不能開解、不能清淨,充滿了所謂的煩惱憂慮牽掛,我們的智慧就長不出來,因為智慧是從清淨的心來的。

清淨的心自然起作用就是高度智慧,那就是那個「光明」,所以,「大放光明」就是我們自己的本能彰顯出來,所以,本能它又超越了潛能,現在一般人家所謂的「潛能開發」,事實上,本能流露出來就含蓋所有一切潛能。所以,我們常用一種比喻,當然是不能比較,如果嚴格做個比喻的話,潛能如果是一顆沙子,本能就是整個宇宙,那你要開發到什麼時候?你看宇宙有多少顆沙子?你恢復本能不就宇宙所有的沙子通通都有了。人的良知良能具足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是真的,但現在的人很難相信,很難相信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因為他沒有去做,沒有去做「怎麼回復我們性德」,也就是說「怎麼把本能流露出來」的這一個原因他沒有去落實,所以永遠不能得知。一旦我們回復,「無所不知」本來就是我們的德、我們的智,「無所不能」本來就是我們的德用,智慧圓滿、德能相好通通具足圓滿,這就是我們人本來的生命狀態,所以叫「本能的流露」。

所以,明白要幹什麼?明白諸法實相的時候,你的本能就沒有障礙去障礙住它,那我們現在所有的人本能都具足,具足美好,釋迦牟尼佛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可證得,若遠離妄想執著,則一切智、自然智、無師智自然證得」,那個是無量無邊的高度智慧,就像「一燈能除千年暗」,暗室裡我們很害怕,在那裡討論要怎麼辦?你點個蠟燭,它就破除了。所以,照理說是「頓現」,現在我們科學的講法都是「漸次」,包括所謂的「進化論」,進化論說是一步一步這樣,這個是世間的現象,它不是真實狀態,現象是一個幻象,真實狀態是頓現的。

「一切法從心想生,念念成形,形皆有識」一念就頓現出來了,所謂的形〜物質世界、識〜精神世界就產生了。所以,精神、物質是所現所變,是被變現出來的。那麼我們現在的人類多數捉摸在這兩個世界裡,以為它是能變能現,比如說我們覺得有物質,我們就能怎麼樣,我們不知道那些物質是我們變現出來的,我們再從外在來建構很多物質來支撐,以為有洋房、有汽車,我的生活就會美好了,對不對?倒因為果,所以很冤枉啊!因為洋房、汽車是你自己變現出來的,那你還依賴那個變現出來的?這是一個眾生的迷失。所以,學理、修行最後證果,「理」非常深奧難懂,這個理是真理,道理通俗易懂,道理是大家說一說、同意就好了,可是,真理無關乎你同不同意,它本來就是這樣。

(師父笑說)我們不能偷跑(師父意指開始說),時間還沒到,等一下如果大家有什麼疑惑都可以提出來,過年期間,不用那麼嚴肅。(師父笑說)好像平常就很隨性了,也沒什麼嚴肅。

其實你們戲劇最後也是走向一種靈性的昇華,所有藝術都殊途同歸,我們是藉著畫圖。可是,靈性就很複雜了,(師父笑說)有的靈性是走向分裂,所以,四個字「自在主宰」很重要。比如說戲劇裡面比較多,當然,其他藝術類別也有,所謂的入戲太深,出不來,對不對?可能拍一個月的戲,殺青了,他要花三年的時間把他自己拉出來,很多哦!這是幸好如果演到好的角色,所謂比較良性的角色,他拉不出來還不錯吶!如果演到比較灰色的角色時,拉不出來可能就比較麻煩了。所以,要學一個自在主宰,隨時可進可出,最後是不出亦不入。那就是好比保持像電視螢幕的不動法性(如如不動),那個屏幕裡面的無量頻道不管它怎麼換都不礙,它並不會因為播一齣摔杯子的戲,屏幕就裂掉了,它還是不動啊!通常是以這個去比喻我們的真如法性,我們的法性不變。

其實我們這整個世界也就是一個投影,是我們自己的投影,這個是現在先進的科學家慢慢去印證,確實如是,因為他們的用詞是叫做……世界的存在有三個:所謂的能量、訊息和物質,物質的世界是什麼?是我們生命的念頭累積產生的相續幻相,它是相續、不是連續,連續的用詞比較不如相續,因為「連續」它有一個一樣的意思,那「相續」它其實就不一樣,然後累積產生的一個幻相,所以,我們這些物質世界其實就是這一回事。就好比你們演戲一樣,你們演完就散去了,下次因緣具足又聚起來開始演,對不對?演完又散去嘛!我們人若散去還在那邊執著,我們的精神可能就人格分裂……諸如此類的這些副作用就產生,因為沒辦法即席即離。就像爬樓梯,我明明第一腳踏上第一階了,覺得很美好,那第二腳又踏上去,踏上去後,第一腳是不是要趕快再踏上去了?可是,第一腳留戀跳不出來,你第二腳又要在第二階,你就會跌倒了,那就是那個現象。

所以,科學家現在也都蠻先進的,我們常常講,佛法可能過三十年、四十年,它就不叫做宗教了,它叫科學,因為它裡面有高度先進的科學,是現在科學家所望其項背的。所以,可能在二、三、四十年後,所有地球不能解決的、科學家不能解決的這些問題,通通會去佛經裡面找答案,因為它把整個宇宙講圓滿了。我們怎麼產生的?這個宇宙是怎麼產生的?產生的作用是什麼?我們觀察一件事情最底層是要「八面玲瓏」〜體、相、用、因、緣、果、理、事,八面玲瓏不是形容一個人很……以前如果說這個人八面玲瓏,就好像是數落他的那個意思,好像他很奸巧、很會鑽的意思,其實不是,八面玲瓏是他的觀察力……所謂他的體會很深入,他看待事情是一種客觀公正的,他可以從八個角度去透析。

我們現在的人從二個角度已經夠客觀了,對不對?正、反二面,他不是吶!「體、相、用」一個事件的體性是什麼?它的相就是它顯於外在……你們所謂的物質現象是什麼?它的作用是什麼?「因、緣、果」它的原因?它遇到什麼機會條件?緣是機會條件;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理、事」理體……一般我們講的「原理原則」是什麼?事相是什麼?至少就有八面啊!那這八面如果顧及到了,這個人始稱勉強客觀而已,因為單看他還有沒有執著?如果他還有執著的話,還不夠客觀。

所以,「執著」是六道輪迴眾生的特質、原因,只要有執著,就有六道輪迴,隨著執著的深淺不同,而有六道輪迴大類六個維次空間的差別,這六個維次空間每一空間又有六個,每一空間又有六個、又有六個、又有六個……重重無盡。那麼如果從十法界十個維次空間來講,超越六道輪迴了,上去有四個大的維次空間,加起來是十個,十個的講法就不是「大」的用詞,用詞比較漂亮叫做「百界千如」,每一個維次空間它裡面又有十個維次空間,這小十個維次空間裡面的每一個又有更小的十個維次空間,重重無盡,所以百界千如。

這意思是說……我們拿人道來講好了,人道也具足所謂上自佛道、下至地獄眾生,有一句話叫做「人間煉獄」對不對?(師父笑說)這種名詞我都是看戲劇看來的,「人間煉獄」那就是人道裡的地獄道,所以他在人道裡過著極痛苦的日子,那他這個痛苦還比不上鬼道的某些眾生幸福。人道裡也有所謂的天道,比如說有的人很富裕,好像也很慷慨,一生也沒什麼好憂慮的,那這種人如果沒有接觸到正法的薰染,「沒什麼好憂慮」的狀態下唯一比較有的憂慮就是「空虛」這樣子而已。他就沒什麼事好煩惱啊!沒煩惱到最後他就空虛,因為他沒有人生的方向,可是,他的物資享用和他生活的這些對待都還蠻幸福的。那幸福到一個層面常常會失去方向,就是他也不知道怎麼樣更好,本來也就沒什麼太差,在這種拿捏當中有時候會失去他的定,也就是心境上也會像浮萍一樣飄來飄去。可是,你說浮萍飄來飄去,不過它又活得好好的,對不對?它的根沒有定在土裡面,可是,水中的養分又夠它吸收啊!就這樣浮來浮去,這種有時候心難免浮動、空虛。

那人道裡面也具足這十法界,所以,上自諸佛如來、下至地獄眾生,諸佛如來下來菩薩、緣覺、聲聞,「聲聞」就是所謂的阿羅漢,「緣覺」就是所謂的辟支佛。佛、菩薩、緣覺、聲聞這叫「四聖法界」,這四聖法界裡面絕對沒有所謂的執著。再降下來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六道輪迴,六道輪迴就有執著囉!具足執著、分別、妄想,這是六道輪迴的眾生,這三個淡薄的眾生就是所謂的「三善道」,六道輪迴的天〜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所以我們人還跟不上,我們人還算是重的,可是,我們人也算善道,如果以二個大層級來講叫做「人」和「天」,人已經算不錯了。人再降下來……所謂的執著、分別、妄想很重很重的就往下沉,就是所謂的「三惡道」〜畜生、餓鬼、地獄。人道裡面如果這個執著、分別、妄想很重的,他就在人道裡面的三惡道;如果這三個很輕的,他就在人道裡面的三善道,以此類推,每一道都一樣。

所以,你們才會發現……比如說現在過年過節,最多人的地方就是廟啊,對不對?基督教體系的就是教堂,教堂好像是慶祝聖誕節,對不對?那廟宇裡面求神問卜、請光明燈,剛才我們說的那種意義的,為什麼他們可以生存?因為人具足二個心態,就是「畏懼」和「貪」,點光明燈貪功德,畏懼自己有業障,點光明燈消業障。為什麼一把火點了就消了?那不是很奇怪的事情嗎?所以,要從理體上體、相、用、因、緣、果這些如果你去瞭解,你才會發現原來那只是一種表法。為什麼表法又可以帶給我們人生有真實的作用?因為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透過表法的教育,然後讓我們心升起這個念,剛才講嘛,彌勒菩薩說「一彈指三十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識」,所以單看你的念產生是什麼?好,你看,如果我們去點光明燈是希望消災解厄,我們是不是「迷心他求」?「希望消災解厄」不見得心生美好,那一個貪又產生了,對不對?那災厄也猶然產生,因為是對法世界嘛!此增彼長、此消彼滅。

所以,為什麼每一年……應該是這麼說,從我小時候到長大,好像點光明燈的人是愈來愈多,沒有愈來愈少的,(師父笑說)那如果點了就消災解厄了,照理說,再去點的人應該是愈來愈少才對。就好像現在的醫院,如果真的是能治好人的話,醫院應該愈來愈少間才對,這表示能治好人的醫院比較少,所以要自求多福。所以,要換一個態度呀!我們點燈是點出我們內在光明之燈,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那這樣都往一種純淨純善的念頭起用,所以,你的念頭純淨純善上來了,你就念念成形,成什麼形?你的物質就會往純淨純善的方向產生、頓現顯現出來,那你的精神也會往純淨純善。

精神和物質是我們現在人比較可以理解的現象,它來自你那個純淨純善的念頭叫做能量,保持純淨純善的能量,你如是因得如是果。廟宇的這些信徒,他們就比較沒有因緣福報去瞭解,那有的人知道了,為什麼還是會去追逐?那當然有諸多原因,無可厚非有一種是跟隨流行,覺得好玩好玩的去娛樂一下,感受熱鬧的氣息,可是,多數好像不是這樣子。如果具足所謂的畏懼和貪,我們就會失去標準,我們失去人生的標準後就容易……現在社會上的事件很多,受拐、受騙,這個就比較不划算、不值得。

以前的宗教它有一個基本的功能就是「穩定社會人心、促進社會安定」的天職,可是,現在好像多數社會的亂源都是來自不如法的宗教,新興宗教不斷在展衍、不斷在延伸,最大的弊病就是缺乏所謂的「明白的教育」,若是在有經典的教育上就是要經教的深入,「經藏的深入」它不是狹隘指那一本書那些文字,是透過那些文字……,尤其是中國的文字具足六書架構,最有智慧的一個符號,把它的能量蓄積在裡面,當它蓄積裡面而我們會把它開啟時,我們就可以取得無盡的寶藏。

我們現在人很難理解,「什麼無盡寶藏?」又看不到鑽石、又看不到黃金,對不對?他不懂得鑽石和黃金還是相、還是形啊!那鑽石和黃金是怎麼產生的?你們現在都知道了嘛!你們現在都高度的科學家了,對不對?你們就知道是念念成形、形皆有識嘛!所以,你們再去參一件事情,以前的寶好像比較多,包括我們看歷史,歷史鑑往知來,歷史上記載以前有很多寶物,有它們的一些名詞,可是,來到這個時代為什麼沒有這些東西?對不對?然後就會物以稀為貴,甚至有的根本不稀了,有的根本就沒有了、絕跡了,如果是動物,就叫做絕種了。那為什麼會絕跡?同樣這一顆地球啊!有的人會說是愈挖愈少,那挖出來的也應該還在,怎麼又不見了?為什麼?一樣啊,念念成形、形皆有識。你看現在的人,人心澆薄、比較壞,所以就無法產生這些寶;以前的人心敦厚,所以那些寶比較多。

據說曾經有一種檀叫做「牛角旃檀」,以我們現在比較粗俗的說法叫做檀香,它只要一個小指甲這麼小而已的量,一點燃居然是整個長安城都聞得到,我們現在世間稀有的檀香看有沒有辦法?那時候去看東港的東隆宮燒王船,它在燒的時候底下會放紙錢,紙錢上面撒香粉,那不知要花上多少錢?你們有概念嗎?除了那艘船以外,可能要上千萬的。長安城應該比東港大,(師父問住東港的某位學員)那個在燒的時候,你家聞得到嗎?(師父笑說)還是聞不到啊!所以,「寶」是這一件事情。

那佛家講得比較言簡意賅,就是說「依報隨著正報轉」,所謂「依報」就是我們存在的周邊的物質、人事環境,我們自己是「正報」。為什麼現在的寶愈來愈少?因為我們正報出問題,所以,如果我們正報慢慢慢慢回復回來的話,我們的依報就又開始回復回來了。所以,從一個最實際的角度來講,空氣品質,現在的空氣品質好像不甚佳,對不對?空氣品質也是人的依報啊!那如果我們把正報調整,依報就解決了。我今天想到一件事情,因為我哥哥來,她(小妍師姐)剛才問說要泡什麼茶?我也不知道要泡什麼茶,她就看一看,看到左邊那一罐,就說打開來泡泡吧!這表示你們的正報很好,聽說這一泡茶八千元,平常也不會去開,就你們來,她問了一下就開了,(師父笑說)所以是托你們的福,你們正報好,我們就沾一點邊可以喝到這一個依報(眾人笑)。

現在是開始了嗎?今天好像沒什麼照……,等一下讓你們(在場的某幾位師兄姐)來為大家祝福,算是藉著你們的加持力來把這光明燈的能量磁場……這一段我再補充一下,就是說有時候你是怪力亂神,你只有現象,不知道理體,就變成怪力亂神,那其實……,前一陣子我看到一個廣告,它有一段說:「我們世界的魔法就是你們人間的科學」,這個意涵蠻有趣的。在不同維次空間,相對我們人好像是法術,可是,它背後有正確的理路,有因再加上條件具足就產生結果,所以,它並不是莫名其妙的。我們的科學亦復如是,科學的態度就是要讓我們去證明它,我們常講:「未解之前,『信』與『不信』都是迷信」,很多事情它存在,包括靈性的世界,比如說那次去北投,你有發現那時候我們講得很絕對,你就去問他兩件事情,「絕對」會變成什麼你知道嗎?如果講得不對不就〝ㄅㄧㄚ空〞(台語:穿幫之意),對不對?去問了之後,結果果真嘛!這件事有很多人不知道。

我也聽說小克上個月底演講時……,妳們有些人有來參加嘛,後來他有講那一段我才知道,要不然我也不知道,(師父笑說)有時候我們還會提心吊膽,「唉唷,現在講一講,不知道會不會〝ㄅㄧㄚ空〞(台語:穿幫之意)?拜託一下,濟公配合一下」(眾人大笑)。沒有啦!看你們要不要分享?都可以啦!為什麼我要講這個?就是讓大家瞭解「怪力亂神」和所謂的「正知正念」、所謂的我們有著實存在的這個生命現象的關係。一般來說,靈界的確存在,就好像我們的生命的確存有「靈」,你們稱為靈魂嘛!是我們有這個肉體很糟糕,為什麼?這個肉體像監牢,把我們的靈魂關在裡面,讓我們帶著監牢在大的監牢走動,這個社會叫做大的監牢。(師父笑說)為什麼常常以「監牢」作比喻?因為進監牢的人是不舒服的,心境是比較不好的,你們就去看看,你們在地球這個大監牢裡面心境如何?也都是負面比較多、正面比較少,對不對?所以比喻成監牢,很根深蒂固的一個監牢。

這個監牢就和「布施的財富是存在監牢庫」的監牢不一樣喔!那一個監牢是堅固牢靠,「庫」是金庫,你看多好?世間沒有任何一個銀行是這麼堅固牢靠,曾聽過銀行、農會倒過嘛,那這一個是布施之財存在虛空法界的監牢庫裡面,永遠不會倒閉。「監牢庫」是一個物質化、擬象化的一個形容,事實上,以科學家的講法或者是現在有些新興人潮的講法叫做「能量」,你在貯藏你的能量。那麼,你的能量還沒轉化成物質以前,沒有人拿得去,當你需要的時候,它就隨著你的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識,它背後的主宰就在能量,所以,能量主宰嘛!我們那一個監牢庫就叫做……我們若所謂布施得來的財,它就是一個財的能量具足在那邊。

虛空法界……我們這樣講比較抽象,它並不是你駕著一個太空梭往哪個方向去飛、飛、飛,飛到哪一個星球有一個監牢庫在那邊,不是啦!能量它無形、無色,既非物質亦非精神,所以,不是我們人間邏輯可以去測度瞭解,可是它偏偏存在啊!那如果它沒有的話,就我們講最簡單的所謂的電磁波,空中佈滿了這些波率,我們看不到、抓不到、摸不到,可是它卻存在啊!我們只要有辦法把它解碼轉化,我們就可以變成各個不同形式的依據去理解它,但這些依據永遠不能圓滿去解讀它,因為現象而有偏頗。因為我們人有執著,在還沒有放下心意識的時候,我們在現象層都會看到幾面而已,除非放下心意識契入親證的世界,那這一個狀態就是所謂的高度科學,你有一個正確的方法。

那科學上怎麼講?任何人用正確的方法去落實,任何人都可以證實到,並不是你特有、我特無,「怪力亂神」與「科學」的差別就在這邊,換言之,我們現在不是看到有很多人會一些神通?而我們不會,我們就把它否定為怪力亂神,對不對?其實這樣子有偏頗,但也有講對的部份。比如說如果只有這一個某某某會而我們都不會,那可能是怪力亂神,對不對?如果這個某某某會的,我們為什麼不會?是階段性不會,我們如果透過正確的方法去落實、去實驗驗證,我們也會,那個就叫做什麼?那個叫真理、那個叫科學。所以,人家的……我是比較不說是魔法,人家的佛法是我們現在的高度科學,我們現在的科學還不高,所以,期勉是能往高度的方向去挪移。

那如果我們有這些通力……所謂通達無礙,當然,不是叫你們去追逐神通,是恢復本能,因為這個「神通」你們一定要從正確的理路去瞭解,三明、四智、五眼、六通是我們本具之德,是剛才我們講和「潛能」比起來是這麼浩瀚的那個「本能」,是我們本來就有的呀!那我們現在沒有一些通達的力量,表示我們現在是出問題的,等於我們的本能沒有恢復嘛!所以我們才會有障礙,很多修行者或是成長者他是透過一些方法依據恢復本能。

前幾天我也和我哥哥他們分享一段,就是說「什麼是正確?什麼是錯誤?」,我們以現在的用詞說用一條線……當然,佛家用詞講得很簡單,它講什麼?「心外求法」的就是外道,換言之,不正確;「內心圓證」的是正法、是正確的,靠自己、靠落實正確的理路達到,這是正確的。心外求法就是靠外在的人事物、這些神祇、這些偉大的天神什麼的來保佑我,這是錯誤的。那為什麼長年來歷史上都會說「去求保佑」,當然,它有深層的意涵,文字上講久了就扭曲了,我們把它導回原來的意涵,基本上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講以現在的用詞是什麼?你去從事、你去成長、你去參加一個成長課程,最後是把你導向貪、瞋、癡的還是導向清淨的?比如說,我來參加是讓我更貪財的,人家說有一種方法可以讓我貪到什麼財,我就汲汲營營的;可以讓我都不用付出,在那邊觀想半天就有王子開著一部白色跑車來迎接我……,這通通都是心外求法,所以叫外道,錯誤。如果你們有基本的這個認知,我們行遍江湖就不怕受騙,對不對?因為要靠自己才能辦到。

那為什麼現在還是很多心外求法的這些成長課程有非常多人去追逐、去崇拜?因為眾生聽騙不聽勸,這是我們根深蒂固的習氣。人有三個重大的障礙,與生俱來就有,與生俱來不是那個無生,而是一念不覺而有無明開始就有,就是「傲慢」、「嫉妒」和「貪欲」,這三個造成我們痛苦的人生,與生俱來呀!所以,一般你們在講你們在成長是為什麼?就是要把這三個障礙切除掉而已,只要有方法讓你們把這三個障礙切除掉,你們的本能本來就很美好。你們要什麼有什麼,這個不是一種貪,「要什麼有什麼」還是很低層次吶!為什麼這樣講?舉凡「要什麼有什麼」就是佛家用詞講的「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心想事成,有那個「求」、有那個「想要」,事成啊!那一天我不知道是跟誰講?他說:「哦〜這個已經是很高段的功夫了耶!」,心想事成,對不對?我說再向上一著叫做「不求而得乃謂真得」,也就是說無念事成。你本來就沒那個念頭,可是,樣樣事情本來就能成就;你本來就沒想要什麼,可是你人生需要,它就轉化回來了,這叫「質能互換」。我們現在的科技可以把物質轉化成能量,可是,沒辦法把能量濃縮轉化成一個物質,那這個就是高度科學。

人啊,更上一層樓嘛!學習就是學習超越,很多家長帶著小朋友學習《弟子規》,所謂的中華傳統文化、聖賢教育,那有的人就會疑惑:「學這個東西是不是〝老扣扣〞(台語:比喻過時)的東西?這麼古板,我的小孩以後怎麼在社會競爭?」對不對?這是非常可以理解的,因為這家長沒有去做到,所以他還嚐不到那個美果,他沒有去從事這個,以致於他不知道那個果多好,他會以他的經驗法則去推測、去測度他的小孩如果是這樣,會不會有一些問題?有一個很明顯的個案,我去台北時,奇霖的哥哥那時候也是因緣很好,出生一個小baby,一個女娃娃,那有機會遇到這些,也看到他弟弟在成長、在學習。他本來是疑惑,可是又不可否認他弟弟從他們不認同的個性變成他們認同。

好說他是個大人,已經三十幾歲了,他跟我提問幾個問題,他說:「師父,我聽這個道理是不錯,可是,我的小孩這樣學了以後會不會變很古板呢?」我說:「你看我、你看我」,他覺得奇怪:「看你什麼?」我說:「你看我會不會很古板?」他說:「不會,你是我們這裡最不古板的。」「那就對了嘛!這個就是證明。」他就說:「好吧!既然不會古板,可是,會不會跟得上時代潮流?」這是他第二個問題,我說:「學佛的人是引領時代潮流的,是創造時代潮流,『跟得上』是落伍的那一群。」對不對?現在的人極度都是「我們要跟得上時代潮流,所以我們是有優越感的。」你看,標準差多多。對啊!你跟得上時代潮流不就是你跟在後面?那你不是落後那一群嗎?所以,要引領時代潮流。

那一天郭莉娟她拿到口述歷史的博士學位,在東港XXX很歡喜的慶祝,那也是來感恩啊!我就跟她講一句話:「但開風氣不為師」,我們人生不為名聞利養,開啟這個風氣而戒慎恐懼當別人的老師,孟子也這麼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所以,學佛去創造時代潮流,你能創造什麼時代潮流你自己都不知道,因為本能無限嘛!無限美好,你只是隨著你性德本能的流露到哪裡,你就創造到哪裡。那這是世間人比較不能理解的地方,因為世間人用著邏輯、經驗法則和依據去測度,這個就落在所謂的「心意識」,換言之,換成剛剛我們前面所講的六道輪迴的產物……六道輪迴是產物,它的原因就是執著、分別、妄想,執著、分別、妄想就是剛剛所講的「心意識」。

所以,為什麼叫我們捨識用根?好比說某年的某一天,吳老師就跟某某宗教的一位講師講法,她是講師,吳老師在告訴她「法」應該怎麼講,就是說我們成人就是有這些所知障……,結果,她聽不懂,這個講師聽不懂,旁邊有一個兩歲的小孩子,聽完了非常歡喜的一直鼓掌,那個講師是他的媽媽,她就有點數落的瞪那個小孩,意思是說「我都聽不懂了,你在高興什麼?你聽得懂?」(眾人笑)可是人家覺得吳老師講得很好啊!對不對?這樣子你們能理解嗎?很難理解,對不對?我們有讀過書,那他講的有很多文言文、很多法句,我們讀過書有時候都還聽不懂,那一個兩歲小孩怎麼聽得懂?所以,你們就去理解佛家講的:「諸佛妙理,非關文字」,對不對?所以,離心意識嘛!為什麼要叫我們聽而無聽?因為講的人本來就講而無講,我們卻要用我們的心意識……所謂的知見去理解,就產生障礙嘛! 

所以,為什麼叫著我們離心緣相、名字相、言說相?我們就是被這個心緣相、名字相、言說相給堵住,我們通通到處都用這個去測度、去解碼,那這個解碼系統是落伍的。你如果卸除掉這個外在落伍的解碼系統,回復你真如本性的解碼系統,你只是捨識用根,用根中性去體會而已呀!所以,最後是一種能量、一種氣氛、一種感受、一種靈性的昇華,而不是那一句話是什麼意思。那就好比有時候你聽到人家在朗誦詩句,包括為什麼以前我們小學的時候……當然,我是國文都不及格的啦!都不會被選上去朗誦,我很羨慕我們同學,就名列前茅的那幾個都可以上台朗誦,為什麼人家就在那裡搖?(眾人笑)人家唸詩唸到好陶醉,你自己沒有融入那個陶醉,你怎麼讓人家聽的人感動?那你說唸詩一定要這樣子嗎?當然也不一定,可是他自己融入嘛!他也不管外在一定要什麼樣子。那你看為什麼常常很多國文老師……當然有的不是這樣,這是比喻,有的時候就是在解釋詩句成白話文的時候,我們就打瞌睡,因為靈性沒有那個能量啊,她只是在平鋪直述把那個文字解釋出來。

佛家講什麼?「依文解義,三世佛冤」!包括這句話也很多講師去解釋:「依文解義,十方三世的佛都來怨歎你」(眾人笑),三世諸佛本無一意可「乘」,祂早就沒有心意識,祂離四相四見了,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人見、無我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祂怎麼會去怨歎你呢?怎麼會嫉妒、恨你呢?所以,三世諸佛都喊冤枉,人家明明就不是這個意思,你把它解釋成那個意思,很冤枉。冤枉也不是對祂冤枉,是那個在看的人你自己很冤枉,因為你理解錯誤了,所以,依文解義真的是這樣子。

那這個就是為什麼寶誌公禪師講,他講什麼?「不逢出世明師,枉服大乘法藥」你沒有遇到出世的明師,枉然你看遍了所有大藏經這些經典,為什麼?因為你用你的心意識在測度,即便你是拿了十個中文系博士的學者,你每看必錯。關鍵在哪裡?關鍵在於你有清淨心與否,沒有清淨心就具足心意識,所以就是障礙,就是沒有離言說相、名字相、心緣相,就是沒有捨識用根,就是常常會依文解義,那個就是用一種依字是什麼意思去解釋,一個字頂多就是一、二、三個意思,然後去兜,會變這樣,最後出來的還是所謂的文字。他就不瞭解「諸佛妙理,非關文字」,你就沒辦法去開啟它無限美好的內涵,也就是說你就沒有辦法去瞭解為什麼古師大德說「一字無量義,一經通一切經通」通達無礙,為什麼?因為通不是那一經通,是你的心通了、你的能量通了,你的本能顯露出來了,所以,你的本能去作用,整個虛空法界是你的自現境,對不對?所以,你不瞭解才奇怪哩!

所以,產生這些外在……我們常比喻外在的訊息,其實這樣有瑕疵,只是讓諸位好瞭解它的味道,你不能去接收外在的訊息、這些靈感,表示我們出問題,我們這個接收器出問題了。其實從道脈的角度來講,人的肉體是最好的天線,你們聽過一句話:「天衣無縫」,對不對?人這件衣服是沒有縫的,你說會有洞,但洞不是縫啊,除非是開刀的會有縫,它沒有縫,那當然如果你不善用它,它就變臭皮曩,所以,天衣無縫啊!那大自然為一大天,我們人的身體為一小天,所以,一大天具足的,我們一小天通通具足,它大小不二。那在佛家講「不二」的概念比較不容易為世間人所理解,因為世間人活在對法上,也就是說有根深蒂固的我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那麼,對法的角度從第二個來講叫做邊見,邊見叫做對立,有了對立,你認知有一個大就有一個小,人生有一個善就有一個惡對立,這個就是六道輪迴。所以,要超越六道輪迴不必汲汲營營往外面去追逐,你只要把內在的邊見、這些執著通通放下,那麼你就超越了。

超越六道輪迴之後證阿羅漢,你還要再向上一著〜菩薩,你連分別心都要放下,分別、執著都放下了,你那時候的生命狀態叫做菩薩,你說「菩薩」是什麼?你就去看看嘛,為什麼這麼多人要去祈求菩薩?(師父笑說)就是很有能力的那個人叫做菩薩,你自己有能力,你去祈求別人幹什麼?所以你看啊,去廟裡祈求的那些人都不是菩薩,要不就換成他在那邊讓人家祈求了,對不對?被祈求,他會發覺、體會到十方諸菩薩……地藏菩薩說的那一段:「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你看,大過年的就是要來我家搶劫(眾人笑),不來祝福就算了,還來我家搶劫。廟啊,不是我的家嗎?平常也就算了,大過年的,也不帶點喜氣來而是帶穢氣。

你們以為廟都有正氣啊?依報隨著正報轉,你看人帶什麼氣去嘛!如果你是帶著貪瞋癡去,這裡一萬個人都帶著貪瞋癡來,有些易感體質的就可以感受到了。很多易感體質的人不能理解說「為什麼我經過廟會被影響,而且影響之後是痛苦的?」那當然影響有二種,一種影響之後是清新的,就好像被充了電,充電後很飽足,是很有精神、很舒暢的;多數是影響之後〝虛累累〞(台語:形容極度疲累)的那一種,對不對?那個就是被負面能量影響到了,所以你會〝虛累累〞。那會有人說:「廟不是都是好的嗎?」那為什麼我們常去廟裡就會被影響成〝虛累累〞這樣?我也不知道到底是誰教說「廟就是好的」,到底是誰教你們這樣的?我也不知道,我從小也沒人教我「廟就是好的」,可是,我們就認知啊!這也不難理解,因為廟裡面佛桌上擺的都是好的,不過,不好意思,祂如果還在六道輪迴,祂也敵不過這些惡人去祂家,意思是說我們在這裡點檀香……當然現在沒有牛角旃檀可以點,滿屋子佈滿檀香的香味,結果……當然不是指你們,我是打個比喻,所有來的人都在外面的水溝跌落,那個水溝還多年未清的,大家一踏進來後,你們看我們的檀香是否拼得過進來的這七、八十人?就這個理路啊!

能量互相作用,高能量影響低能量,正、負二者,有正的高能量、負的高能量,也有低的正能量和負能量,就看你是什麼。所以,為什麼靠外在靠不住?一定要靠自己,把自己提升上來變成正向的高能量,那誰都影響不了你,而且,相信你走到哪裡處處為人歡喜,因為你處處影響別人變好、變舒暢、變快樂,就這樣啊!所以,「廟」有時候很多人不能理解原因就怪那個神是陰神,對不對?有時候那個神也喊冤枉,沒辦法,祂哪知去的人是這麼〝惡質〞(台語:比喻惡劣),念念成形、形皆有識,依報隨著正報轉,本來我自己住在這邊好好的,結果一大堆帶著貪瞋癡的人來呀!就帶著負面能量來,那有些人比較易感,走過去就被這一堆負面能量影響卻怪到我身上,所以,那些神都很〝鬱卒〞(台語:比喻極度鬱悶)你們知道嗎? 

所以,(師父笑說)以後去的時候幫幫忙,不要再跟祂要東西了(眾人笑),不要再當賄賂者還是強盜。殺、盜、淫、妄、酒五戒,五戒十善中品是人道的標準,我們若常去廟裡賄賂或偷盜、強盜,我們下輩子要如何當人?我們現在就失去所謂的人格了,「格」是標準的意思,有時候聽到人家罵「沒人格」,對不對?就是說失去做人的標準。做人有做人的標準,所以,做人有做人的美好,我們現在若體會不到做人的美好,表示我們通常失去做人的標準了。標準是原因、美好是結果,十善中品嘛!那你看,我們去跟神明搶,搶了之後祂沒有給我們,我們還罵祂,十善裡面又妄語、又惡口,不是都再三再犯?本來七十分已經達不到了,現在又降下來還不及格。所以,多數人現在如果往生的話……所謂人死做鬼,本來不應該是這樣,因為人死回歸,回歸、回歸講久了變成為鬼、為鬼,好像是去當鬼,可是,來到這個時代好像也冥合,(師父笑說)所謂「冥合」就是事先沒說好,可是結果好像還差不多、差不多,因為現在人貪啦!惡鬼道的業因就是貪欲,慳貪、貪婪,我們如果很貪,斷氣之後就是去當鬼,鬼也有幸福的,也有悲哀的,可是都是鬼。

那時候不知道聽誰講說……好像是妳們的朋友說發願下輩子要當狗(眾人笑),我聽了都替她整個腳底都涼了,當狗不用發願啊,要當狗很簡單,根本不用再發願,發願是要積極,比如說佛菩薩的動力是願力,所以祂們無怨無悔,祂們又從來不會怠惰,那地球人……西方的思維說:「社會的原動力就是貪婪」,所以,貪婪導向做鬼嘛,你也不能說他不對,只是方向要搞清楚而已,若方向搞對了,他講的是對的,我們若要勇猛往鬼道走的,你就繼續貪婪,對不對?至於狗就不用了,狗就我們比較愚癡一點就好了,不明理的叫做愚癡,愚癡是畜生道的業因。

她說狗很天真無邪、無憂無慮,我說:「妳不是狗,妳怎麼會知道?」(眾人笑)狗哪有天真無邪、無憂無慮?狗的憂慮很多吶,比如說以我們養的阿金做比喻,剛才你們還沒來的時候,我出去、看了牠一下,因為小妍平常都會和牠玩那顆球,丟出去,牠就跑、跑、跑去咬回來,牠覺得很快樂,她就覺得:「你看,狗多好滿足、很快樂」。剛才我出去時,牠一看到我,就去旁邊把那顆球咬到我面前,也蠻聰明的,這隻狗好像也蠻有靈性的,可是,再怎麼有靈性也還是狗嘛,對不對?牠就把球放在地上,我看一看就摸摸牠的頭:「好,好,我要去忙我的」。我相信我轉頭牠一定很失望,對不對?進來後,她就說:「阿金就是要叫你跟牠玩球啊!」我說:「我哪有那麼多時間?」(眾人笑)所以,你看,牠是不是就失望了、就沒有快樂?牠的人生不自主啊!不對,牠的狗生(狗的一生)不自主,所以,只要你活在不自主、不自在的生命狀態,你都沒有快樂可言。

她說:「現在的狗比人還幸福,被照顧得很怎麼樣」,我說:「吃東西時,這隻狗可以自己決定嗎?」不行!通通不自在啊!她看這件事情就看一面而已,看到很多愛寵物的人士們把他的寵物照顧得很好,她就沒想到流浪狗,沒想到那些被抓去安樂死的狗,對不對?所以,大家都很天真,(師父笑說)想當然爾我當狗一定是當那個富裕人家把我照顧得好好的那一隻(眾人笑)。六道輪迴尚且是你不能自主主宰,你是隨業力引導去,不是你要怎麼樣就可以怎麼樣,何況是一隻狗,對不對?就是不能主宰,現在我們人很天真,是用著人的思維,這很恐怖吶! 

看一看,她如果還繼續這個思維,應該會去當狗(眾人笑),為什麼?一切法從心想生,經典上有一些公案,比如說曾經有一個法師,修行功夫也很好,做到住持了。有一天,他快死掉了,你想,做到這麼高層次的法師了,一定是穩往上升,結果,死了。沒多久,好說他的徒弟也都很精進、修得很好,修到了有一些通力,結果有一天看到果園裡面的水果爬上了一隻蟲,「嗯?這不是我師父投胎嗎?」他就把它摁死了。他有神通,他知道嘛!我們不知道,所以我們不能胡亂摁,我們摁了是殺生,他摁死它,讓它有機會早一點度過它蟲子的一生。如果它在蟲子的一生裡面,它就沒機會再去投胎,就遇不到更好的機緣再提升,所以,他有那個通力知道,於是趕快把它摁死讓它再去投胎,有機會再去接觸到佛法,再去成長,不要這麼執著。那是為什麼?他要死去時還貪戀他生前最愛吃的水果,就那個念而已。

所以,有很多法師走掉不一定是昇天吶!有很多都當他那個佛像木頭裡面的蛀蟲,因為可能修得很好,一生什麼都不執著,就是喜歡他的佛像古董,就這樣而已,你喜歡那個佛像古董,你執著嘛!所以這個執著的業力把你引導去。我相信在他生前他有清晰頭腦時是不願意當蟲,可是,在那個一念間的執著,他怎麼知道這個業力把他引導過去了?所以,為什麼叫我們平常要訓練?訓練就是什麼?因為我們平日訓練都不見得辦得到了就不能心存僥倖。

以前我在出唱片的時候,我們有一個老闆,也因為我們而有機會去瞭解一些經典,那時候他們的生活就是……台北呀夜生活等等,價值觀也比較玩世不恭。有一天,他就問我一個問題,他說:「有沒有一種人是平常都完全不修的,也不為善、不念佛,也不修清淨心、不樂善好施,臨終時可以升天,甚至去極樂世界?」我說:「有、有、有,有一個破戒的法師……」《高僧傳》裡面有一個這樣的例子,他叫瑩珂法師,他生前是出家,文明上大家都知道他是一個破戒和尚,不太光榮。有一天,他讀到經典,瞭解到自己造了阿鼻地獄的業因,下阿鼻地獄有多可怕、多可怕,他就被嚇得到處問他的師兄弟,看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讓他遠離(阿鼻地獄),保證可以去……比如說極樂世界好了,或者是有成就而不下地獄。他的師兄弟就說:「有,你就念佛,把阿彌陀佛念來,請祂帶你去就好了。」

於是,他花了三天很堅信的念佛,至心誠願真的把阿彌陀佛給念來了,阿彌陀佛問他有什麼事?他就說自己是一個破戒的法師,知罪犯罪、罪上加罪,所以死後一定會下地獄,請阿彌陀佛把他帶走,讓他不要再犯戒了。阿彌陀佛告訴他:「你陽壽還有十年,我十年後再來帶你。」他嚇了一大跳,就說:「不要、不要,我不能保證我這十年克制得住,再犯上無量無邊的業怎麼得了?」阿彌陀佛慈悲:「好吧!我過三天再來。」他就很歡喜,到處對他的師兄弟講,沒有人相信啦!因為大家都知道他是破戒的法師,而且大家還鄙視他,他還是很歡喜。三天到了,他就叫他的師兄弟來幫他祝福,他要走了,果真念了一刻鐘就走了,大家歎為稀有。

我講了這個故事,我那個老闆聽了就點點頭:「嗯〜太好了!太好了!」(眾人大笑)這種人通常是有過去生無量因緣累積下的善根,來到這一輩子,因緣淺薄未現前,可是,臨終的時候會遇到善緣,是這個善緣把它向上一著往上提升,所以,這種狀況是很稀有難逢的。而且你們有沒有發現?這個瑩珂法師的例子是他本來不知道,所以犯,一旦他知道就戒慎恐懼,戒慎恐懼之後,他那個敬畏之心燃起,他至誠之心升出來,至誠則感通嘛!所以他用那個至誠恭敬之心去念佛,把阿彌陀佛念來。換言之,阿彌陀佛念來也是他自性的彌陀現前,他才有機緣這樣。那你看,人家是破釜沈舟,我們是還沒那個就先找配套措施,那還得了,對不對?所以,通常會往下掉啊!所以,我們不能存僥倖之心,平日有在蹲馬步的人和人家比武都不見得比得過了,更何況從來不蹲?然後他又問說:「有沒有說我突然十年後遇到一個打手,我不蹲馬步還可以打贏他?」我說:「有啊!有可能他剛好踩到鐵釘,被刺到了,這個都是稀有難逢,不能僥倖啦!」所以,「著力今生須了卻,誰能累劫受餘殃」把每一天都當做最後一天,你們那一天就會很充實,就會很奮力一搏往上提升。

所以,我們講靈性非常重要,不是只有在這邊講道理而已,希望你們不只是聽聽道理,因為道理人人會說,也希望諸位可以契入一種心靈的饗宴。所有的道理最後都是導向靈性的昇華,靈性是主宰,昇華了,你的能力愈大,你能行遍的這個世界就愈寬廣,比較沒有障礙。道理有時候……我們也有執著的時候,它又產生障礙,所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為什麼我們常講「音聲」的殊勝在這邊,因為十方諸佛以音聲為佛事,那是廣義的來講,連講話、講經說法都是音聲嘛,對不對?那狹義來講,我們說「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當然,你們有得天獨厚的因緣去契入這個文殊菩薩專為諸位揀選的音聲法脈,藉著音聲離心緣相、離名字相、離言說相。

當然,「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所以,我們一定要瞭解,文字有它的障礙,我們要依義不依語,音聲是什麼?就是說我們不要用我們的耳膜去評估這個聲音唱得漂不漂亮,這是Do Re Mi Fa So什麼音、這是什麼和弦、這是什麼調性,這樣我們就又落在所謂的心意識裡面,那就大大冤枉了,所以,就直接去感受,這樣而已。那因為娑婆世界眾生的耳根最利,所以,音聲好像最對位的原因在這邊,但不是說「音聲」獨好,其他都不好,那是適合的意思。所以,佛家有自讚、不能毀他,有第一名,永遠沒有第二名,因為每一個法脈、每一個人通通是第一名,他把他自己的光鮮活出來就是最圓滿。

 

女淇師姐音聲唱頌

麗雲師姐音聲唱頌

瑞騏師兄音聲唱頌

如芬師姐音聲唱頌

師父上人音聲淨化

承佛威神,普觀十方,感謝一切諸佛護念、龍天護持。一般我們講,真正的三皈即得三十六個護法神,真正的五戒即得二十五個護戒神,我們其他的不講,三十六加二十五能在你身邊常圍繞,一個人的災難大概少之又少。可是,佛法論實質不論形式,不在那個皈依證有幾張,全台灣的廟宇跑遍遍,你就可以拿到很多皈依證,這個是眾生、這些廟宇承認,可是,佛菩薩不承認。佛菩薩是誰?佛菩薩是你的真如本性,所謂的「能仁即釋迦」、「平直即彌陀」、「慈悲即觀音」、「喜捨即彌勒」,我們說知足常樂,彌勒菩薩和十方一切菩薩皆然,所以,它沒離開慈悲、沒離開知足。

因此,能夠從理入而行則不太成問題,如果「行」真切了,深切的去落實了,那麼「理」也同時可以去理解、可以去悟得。所以,解行相應、解行並濟,「有解無行,增長邪見;有行無解,增長無明」不得偏在一方。畢竟圓融的生命狀態不是分析可以分析來的,我們人生如果都是藉著這些表相幫我們慢慢導回,就如同我們所謂坊間的這些術流動靜、陰陽五術,在藝術的術也好、在參數的數也好,通通是道法的枝葉花果,那麼透過這些有為的枝葉花果,也是要導回那個無為的根性。所以,就有念入無念、就有為入無為,有、無皆然亦是不二。所以,性空真覺、性覺真空,清淨本然,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感應道交絕不失時,這個時代不必去知多,但求至誠感通。

(師父笑說)剛剛前半段來的,我們有一點點偷跑,說到「燈」的意義,那我們要燃起我們的心燈,也期望諸位做一個正信的成長者,而不是所謂的教徒……什麼等等。正知正念始於正信,我們若沒有正信,我們就是迷信,迷信不能解決我們人生的問題,尚且正信還得看人解決。所以,正信要再昇華變成真信,所謂真信是什麼?落實正信,落實我們理解的正知正念。「道」〜首、辵,「首」首要的,「辵」就是落實的意思、行動,所以,「道」這個字很重要很重要的一個關鍵點在於我們的落實,有落實就有德。我們有時候會疑惑,有些老婆婆、老公公就沒讀多少書,為什麼人家可以往生?人家可以二年、三年這樣念佛念一念就往生去極樂世界。

「極樂」……也不是一昧追求外在的「極樂」,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嚮往一個外在化成的極樂世界,階段性也不錯啦!畢竟「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我們有一個外在化成以致於讓我們願意精進努力,事實上,那個化成亦是我們的自現境。不能不瞭解這些真實義理,所有的一切佛法……乃至會的人不是特指「佛法」狹隘的這兩個字,而是一切的諸法通通是一個表法的工具,都是藉著它讓我們反聞聞自性乃至性成無上道。 

今天剛好吳老師慈悲準備了這些,還問我夠不夠,我哪知道有誰會來?今天應該是回娘家的日子,對不對?當然,在理體上也沒不對,為什麼?因為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清淨法身毗盧遮那如來,那期望你們回歸什麼?哪一個娘家?真如自性之娘家嘛!那就是清淨法身毗盧遮那如來。現在的語體文和以前不一樣,各個族群的語體文不一樣,那也不必去執著,所以,我們也是要多說一些,說什麼?比如說一個基督徒回歸上帝的家,那個上帝就是毗盧遮那如來;一個道教徒回歸天元一炁的家,那個天元一炁就是毗盧遮那如來,祂只是拿著不同名片去應不同族群介紹自己,以不同身份而已,其實同一個理體。那哲學的用詞是回歸宇宙萬有的本體,我相信你們所有的娘、媽媽、老母親也都是從那邊來,對不對?宇宙萬有本體所變現出來的宇宙萬有現象,所以回歸啊!

以燈續燈,我們剛剛解釋過那個燈的意義,藉外的照明讓我們理解我們內在的心芯要燃起,藉著這個我們所謂的……我們也是全身油嘛(眾人笑)!對不對?我們不要讓這些油浪費了,變成污染海的那些油,不是那個,這個蠟也是油脂,所以,我們要燃燒起我們一身的油脂,也可以說是養份,利用我們的心芯去轉化它,燃出來去照亮別人、照亮大地,照亮人你就回歸了嘛!所以,回歸清淨本然,以燈來表示,吳老師無盡慈悲準備了這些,希望你們在大過年期間來到這邊,不要只是和平常一樣的初二、十六,有時候想一想,我還告訴人家說最近好像有一些念頭,想把初二、十六給告一段落了,不過,看因緣,再說啦!又有這個要以燈續燈,可能還要再延續一下。 

那希望大家也可以共霑法義,因為我們這邊也沒所謂佛堂之類的,這些(燈)都經過他們無盡慈悲……你們一般所謂的加持力,我們以科學的說法類似「水結晶」,以感恩的力量、清淨的心念去把它轉化變成漂亮的結晶,所以,這些蠟燭也有那些大德們心念的力量,它蠟的結晶可能會比較漂亮,還隨著你們的正報來到這邊,讓我們有機會喝到那八千元的茶,想必這些燈也透過你們的慈悲善心可以去更增色彩。

                就藉著這些以一個燈來做表法,希望大家能夠在剛過年的一開始……開春嘛!讓你們真的一年四季心如春,不要受到外在這些生老病死、四季春夏秋冬乃至於這些物質的成住壞空、地球的成住壞空變動、這些植物的生住異滅影響心境,畢竟那只是一種自然律、一個過程,它絲毫不礙我們的靈性。靈魂是迷失的靈性,但求在人道裡面能夠力爭上游,把我們的靈魂覺悟起來,就變成不生不滅的靈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一覺元 的頭像
    一覺元

    一覺元 YJYLC.tw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