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論壇-黃志偉與蔡明峯游離虛實聯展
創作論壇-游離虛實—黃志偉+蔡明峯
展期:8月9日~10月8日
展地:高雄市立美術館
文/張艾茹
黃志偉和蔡明峯的作品是兩種不同的類型,或者我們這麼說,你所見到的是兩個極端。他們倆人,一個關注生活與環境,以寫實手法直述觀點;一個以精神哲思為主體,繪畫形式日趨解構。然而歸根到底,黃志偉和蔡明峯對自然與人類困境,對藝術的真義與本質的關注是一樣的。
黃志偉以具象寫實的手法,表現家鄉東港鎮的黑鮪魚。這種魚,因著本身的種種優點,反而成了幾近屠殺的對象。黃志偉採用畫聖像般的手法,讓大卸開剖的魚身,像釘十字架般高懸在黑暗的空間中,舞台投射燈一般的光束,為犧牲者烘襯出神性。又將分解成塊的魚體,作最翔實的紀錄,皮骨血肉筋脈膏脂巨細靡遺。最後,再告訴你,魚肉要如何切片才完美,才能在口感和視覺上臻於化境。從肉到骨到眼,從體到面到線到點,黑鮪魚真做了最徹底的奉獻,而我們對他的膜拜,也狂熱到成為一種信仰。
自然的生命體與運行規律,在人類無所節制的介入下產生了質變,甚而死亡。法文稱繪畫中的靜物為“La nature morte”,直觀字面之意是「死掉的自然」。黃志偉這一系列作品,刻意借用這個譯法,來點出「自然已死」的恐怖處境,是藝術家對人類非理性作為的最大控訴。
黃志偉的情感狀態與他的創作,正經歷著一個看來相反的歷程。他的心態從回國後的游離與真空,逐步走來終至沉穩豐富,是一種由虛而實,由自傷而至悲憫的領悟;而他的作品,自視覺的寫實與逼近,到意境的超越與輕盈,是一種由實轉虛,由滿溢轉留白的謙遜。
蔡明峯數量眾多的速寫本上,記滿了攸關人類精神層次、宗教修養和藝術創作的體會,是他對生命存在的見證與反思。他在人格特質上所顯現的超脫自在無所掛礙,讓作品本身成為一種自然產生的現象,外在條件是否具足,幾乎無法影響他的創作狀態與結果。
他關心思索的是自然本體與人類整體的困境,事實上,他的繪畫是在為內在力量服務,作品「七佛」系列,以明亮低彩不落形體的方式來表現,清晰靈動的筆觸,容易讓人誤解作畫的速度飛快,實則卻像太極拳式的理法,每一出手都是氣神充滿的行動。先是,心胸中早已蘊藉轉動形成主體,具足了完備浩然的能量,才以畫筆傾流而出,如大江之出海,藝術創作是整個過程的最後步驟。他以藝術創作為媒介,將豐沛的無盡能量帶給大家,像音波之傳遞一般,運行於無形。
作品「五行」、「五聲」、「四大」、「靈山水」所指述的,是自然的完全狀態,是沒有人心空生是非,是一切存在的根本大法。比如五行木火土金水,對應在人身上,就是肝心脾肺腎;對應在自然界外象上,就是青赤黃白黑,用之於繪畫的色彩亦然。
雖則,藝術創作對蔡明峯是一種附加的形式,是已然存在的狀態,根本談不到創作,態度相當的虛空抽象,然而他最終所展現出來的「作用」,卻是無與倫比的具體與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