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者的心量——【法國行】奇霖見聞錄(後傳)

 

 
2011/5/28

 

法國巴黎(Paris)

 

香港—高雄小港機場(Kaohsiung, Tiawan)

 
 

再次沈澱心境、倒轉記憶,將時間帶回到法國行的最後一天。

 

 每次回憶起搭機回台的這一天,總會讓我感覺記憶猶新;這一天,對於 師父來說或許是再平常不過的一天,所有言行應對一如真性,毫不稀奇。但對我來說,這一天,絕對不只是平凡無奇的一天;這一天,一句話語,讓我感受到覺者的心量;或許對於他來說, 這句話語再平凡不過,但這句平常的話語,卻著實的改變了我的一生。 

 

【法國行】奇霖見聞錄(後傳)1.jpg

巴黎巷弄(接近我們下榻的旅店)

  

這是一個讓我忘記時間的早晨,我們一行人在旅館的大廳集合後,一同驅車前往巴黎戴高樂機場,一路上,大家氣定神閒,感覺不到絲毫的依依不捨,只是沈浸在清閒的氣氛當中。我相當感謝旅程上所經歷的一切人事物,卻沒有一絲毫的眷戀,對我來說,巴黎的美,依舊比不上自己心地的淨;越是向 師父學習,就越能探索到自己本性的模樣…。湛藍的天空一望無際,彷彿正在教導我自性的本貌原來一覽無疑,山河大地、有情無情皆為我說法,只因心迷而不能覺察,原來 師父在課堂上曾經提及的心境,並不只是優雅的詞句,亦不是談玄說妙,那只不過是自然稱性的流露而已,灑脫而不造作。

 

【法國行】奇霖見聞錄(後傳)2.jpg

巴黎市區湛藍的天空

 

司機將車子緩緩駛入機場出境大廳前,我們各自帶著自己的行李,進入機場大廳排隊等候。當天曉蓮還要搭乘TGV列車繼續在歐洲的旅行,所以並不會跟我們搭乘飛機回台灣,即便如此,她還是購買了與我們班機時間相近的列車車票,好為自己敬愛的 師父以及父母們送機;曉蓮的同學朋友們都知道她有個相當敬愛的 師父,除了爸媽以外,常常開口就會談到 師父對她的影響,在外國朋友的眼中,這種尊敬長者的態度讓他們印象深刻,在跟我們見面時都會特別讚揚曉蓮這種恭敬的態度。

 距離登機還有一段時間,check in的手續完成之後,我們便在大廳旁的咖啡廳休息。陽光透過機場寬敞的玻璃,和緩的照射在咖啡廳的吧臺邊,曉蓮再一次的對於 師父以及父母長年來的照顧表示感謝,並提到這次的旅行讓她受益良多,也知道自己學修上的不足之處…。

 師父對於曉蓮還是給予正面的鼓勵,希望她可以對自己的學修持續並深入,不先求廣學多聞,重點是先建立起應有的定性,進而對自己與所學修的目標產生出堅定的信心。短暫的對談過後, 師父把自己身上所有的歐元全數交給曉蓮,好讓她在歐洲旅行時可自由運用,那種畫面感覺就像是一般父親對待自己的子女一般,相當自然, 師父總是將自己的學生視如己出、等無差別。曉蓮從 師父的手中接過歐元,訝異的神情與感恩同時湧上眉梢,在那當下,多少數目已經不是重點,相信她已經感受並學習到 師父那種對一切眾生無二無別的內含與精神。 

 

【法國行】奇霖見聞錄(後傳)3.jpg

從機場登機口的窗戶向外眺望 

        

曉蓮帶著喜悅的心情與我們告別,我們也通過海關,步行到登機口,準備飛回人們口中的寶島台灣。到了登機口,還有一小段的等待時間,依稀記得約莫還有二十分鐘左右,我們找到了幾個空位,師父確定了大家都有座位後便坐下歇息。

 放下手邊的隨身行李,我在 師父右手邊的座位坐下,坐在 師父身邊的我非常平靜,感覺就像是強風停止吹襲,自己紛亂的念頭如同湖面上的漣漪一般,清晰可見。師父不疾不徐的向我問到音樂錄音室的設立以及籌備進度…;當時的我正準備成立一間音樂錄音公司,錄音室的裝潢以及設備的選用正在進行,我就準備的進度向 師父大略的報告一下,師父也曾經在錄唱片公司以及廣播電台工作過,對於這方面的專業也相當瞭解,其實說穿了,對於錄音工程上理路的透析,師父的理解程度是許多人都無法想像到的…。

師父隨即問我說一支好的麥克風大概需要多少經費,還沒等我說完,師父就接著說:「你看看三十萬夠不夠?」我啞口無言,這比我原來挑選的預算還要高出一些,但剛好可以購買一組頂級的設備…,(說實在話,我們已經花了不少的經費在錄音室的裝潢,並沒有預估有這樣一筆資金來花在單一支麥克風以及擴大機上)。師父隨即告訴我說,一間好的錄音室應該要有一支高等級的麥克風,好因應專業的錄音需求;(我內心頻頻點頭,但卻沒告訴 師父說我沒有多出來的預算…)。師父隨後說到;「如果是要用來利濟群生的,我們通常都會以頂級的作為考量。我會拿三十萬贊助公司,你就去挑一支比較好的麥克風吧…」,接著又說,像音聲這麼好的資源,應該要用頂級的收音設備來收錄,好將最佳的成果呈現給眾人,達到真正服務眾生的效果,師父也考慮到這樣專業的設備可以邀請當時的一些同參一起來台北錄音……。 

 其實,還沒等 師父的話結束,我已經沈澱到自己的內心世界中,一直到這一刻我才恍然大悟,認識 師父前的我,一直感覺到一股有志不能伸的感覺,總覺得自己即便有想要助人的心態,卻常常沒有實質的效果,原來,問題就是出在自己狹隘的心量上…。

 我們常常有一種心態,就是要等到自己有所能力之後,才真正能對身邊的人伸出援手,這聽起來似乎相當合理;但我們是否有自省過,可能就是因為我們沒有那種「為服務眾生」的初衷以及態度,所以我們一生到頭來還是不會有真正的成就呢? 

 從來就沒有想到,可以改變我一生的,竟是一句隨性而說的話語,它沒有激昂講演的那種語調、也不是經典中遙不可及的高妙論調,從這句話中,我接收到了一位覺者的心量,而這個心量,與我本來所擁有的無二無別。 

 原來,這個世界上,真正需要被改變的,不是別人,需要被改變的,是自己自身上錯誤的煩惱習氣;原來,來法國經歷的這些人事物,只是來指點我明白自己錯誤的觀念思想行為;原來,整趟法國行,只是要讓我們瞭解,整個世界,只有我們自己,才是那個最需要被教化的學生。 

 

【法國行】奇霖見聞錄(後傳)4.jpg

一如往常(弘聖 師的背影) 

             

一直到現在,師父當天的話語都還會在我腦海中出現,透過反覆的薰習這句話,我漸漸感覺到自己逐漸放寬的心量,在待人處事接物中,這句話變成我反思的佳句,即便還帶著濃厚的習氣,但我知道,透過反覆的服用這一帖良方解藥,終有一刻,我也會放下自己狹隘的心量,成為一位真正可以利濟群生的正常人。 

 

— 對 師父、以及此次在法國所經歷的一切人事物,獻上我的感恩 — 

 

 

法國行後傳 奇霖 敬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一覺元 的頭像
    一覺元

    一覺元 YJYLC.tw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