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聖上師講述🔰

如何卸除煩惱

 【如何卸除煩惱】.jpg

 


 
 

♦️ 弘聖上師 開示法義 ♦️

我們的肉體是用來借假修真的,它是我們靈性的工具,所以千萬不要讓它變成主人,一旦我們依照這個肉體而依附、附和它,只要肉體有障礙時,我們的靈性就卡關。那麼這是一個最笨的生命體,他的靈性在往下墮落,因為他都在運作執著,先不講了生死、出三界,連六道輪迴的人道下輩子在哪裡還都不知道。所以要善於借假修真,你們要有一個概念,工具用久了一定會壞掉,譬如你們車子開久了也會壞掉、也在換,我現在比較少在生活圈當中聽到有機會換車的人是很痛苦的,都是開心著:「我什麼時候又可以換車了!」這樣,那表示你的能力越來越好。那麼車還沒壞掉你就想換了,何況是這個肉體已經壞成那樣,居然還捨不得它?你看,這就是執著。所以六道輪迴裡這個「執著」非常地可怕,我們一定要善於在境緣裡面去把它卸除。

那「執著」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什麼?所謂是「見思惑」,見思惑就是執著,它是見惑跟思惑的組成。見惑就是見解上的錯誤、迷惑;思惑就是思想上的迷惑。那麼見解上的錯誤也就是有一個「我」的存在,有「我」的存在就錯了。而「我」的存在大家最執著、最愛惜的第一關鍵就是這個肉體,所以叫做「身見」,建構在「身見」的基礎上,「我」揮之不去就會蔓延出「邊見」和「偏見」,偏見也就是見取見、戒取見,它有兩個方向:從因上講和從果上講,總而言之,白話文就叫做偏見。那麼最後一個叫做什麼?邪見!舉凡一切錯誤的。那這些叫做「五見」,我們認知有這些就叫做見解上的錯誤、迷惑,迷失了。那麼思想上就是我們的貪、瞋、癡、慢、疑,這些「色、受、想、 行、識」……等等統統是「思惑」,也就是說我們的精神層面上有很多的障礙、迷惑,造成了我們的執著。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執著造成了這一件事情也對,它互為因待、互為因果,而這件事情就是出不了六道輪迴的主要原因。

若以佛家的專業術語就叫做「見思煩惱」、「塵沙煩惱」和「無明煩惱」。當你有迷惑、有這些錯誤,你就會產生障礙,產生障礙就會不高興,不高興就叫煩惱。所以,因為見解的錯誤和思想的錯誤而產生你人生的障礙,進而產生了「執著」這一類的煩惱,叫做「見思煩惱」。那麼「塵沙煩惱」以沙子、微塵很多的不一樣來比喻我們的分別心,「分別」就產生了塵沙煩惱。塵沙煩惱也是障礙,可是它比執著淡薄了很多,所以它是在超越六道輪迴後的四聖法界內的聲聞、緣覺以下存在。最後還有一個叫做「無明煩惱」,無明就是愚癡,因為愚癡而有無明煩惱。無明就是不明白、昏昧,對宇宙人生真相的不理解,知見立知開始就不理解了。因為本來無一個「知」可立,本來無一個「相」可著,我們眾生開始著相立知了,這時候就產生無明煩惱,它是根本煩惱。

一般講貪瞋癡,癡是貪瞋癡的根,有愚癡才會貪,一個有智慧的人他懂得了,他是不會貪的。一個沒有貪的人也很少瞋恨,因為他沒有貪,也就沒有對比,沒有什麼得不到或失去。那我們眾生是不是因為得不到、失去才會產生不高興,對不對?不高興就是瞋!那得不到、失去只在於類別的不同,有的人是名氣得不到、失去了,或者是財物、權利得不到、失去了,只是類別不同而已,那它的總根源就是愚癡、不明白這些理路,所以叫做「無明煩惱」。這些統統把它丟掉、散盡之後,我們生命本體的光輝就乍顯出來了,那時候你看待現在的人生就完全不一樣,甚且你現在人生的境界相也開始轉變了,這叫做「不可思議境界」,它不是你預設立場出來的,而是本來就是這樣。

所以,在學修的歷程上叫做什麼?但盡人事而聽天命!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身治而後天下治,身成而後天下成;這統統是從我們的本體、本位主義的基礎上去落實。從這邊一做修正,後面都開始帶動了,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所以必須從「格物」――格除物欲落實起,一旦格除物欲,你的得失就淡薄了,於是你基本上有兩件事情就會減少得非常多非常多,就是「貪」跟「瞋」會沒有了。也許你還有無明,可是無明是最後的一個階段,得先從「貪」跟「瞋」去化除掉。

在這一個人世間,貪和瞋化除掉就已經可以過得非常好了。當然,我們目標不能那麼短淺,剛剛舉例那個秤子,我們要把另外一邊的桿子拉長一點,做起來就會更輕鬆,你每做一點都能體會到有所改變,在很遠的那一邊放一點點重量,這邊都會有很明顯的改變。若是距離太短,放稍微重一點的重量,比這邊不足,你都感覺不到有所起伏。所以在學修的過程裡面要善於配置我們的心要放在哪邊,這樣才會有很真實顯著的得力。

 

🌱延伸閱讀 : 弘聖上師 說法影音 2015年9月28日 台中明覺法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一覺元 的頭像
    一覺元

    一覺元 YJYLC.tw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