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元 高雄人生講座

--高宜孝師兄【有省思就有救】--

弘聖師父上人講座後開示內容

2018/08/12

Master Hong Sheng's Instruction after Life Series Lecture

- Life is Promising If We Introspect Ourselves Speak by Kao Yi-Hsiao

in Kaohsiung, Taiwan on August 12th, 2018

 

2018年08月12日一覺元高雄人生講座 高宜孝師兄有省思就有救 弘聖師父上人講座後開示內容.jpg

(尊貴的親教師 弘聖師父上人於講座後珍貴的開示 )

 

時間:107081214:00~16:00

地點:高雄市鼓山區河西一路12992

 

生命的流向總在遇緣不同

這個時代要去改變命運特別的不容易,因為古師大德告訴我們,你生命流向的決定總在遇緣不同。而這個時代,這一種紛雜的緣又特別的多,也就是說特別多的雜緣,因此要有所謂的純淨、純正的覺知的路徑非常不容易,我們現在的生命體,都是依持著貪瞋癡去發展,只要你在六道輪迴,都逃不出這個宿命。如來正法之所以非常難理解,關鍵在於這兩個字─「相應」,既是相應就不是我們思考的問題,可是我們現在的人習慣思考,從小就被教育要想,要多想,而且要不斷地想,一直想、一直想,一直以來我們所學的東西也都不離開「想」,如果告訴我們說“不要想”,這時候我們就變成呆子了,對不對?而且也無法理解那個不要想到底是什麼意思?所以這一些文字相,變成是這一個時代特別、特別大的所謂的“薄紗”,即便它是個薄紗,它也永遠讓你看不清楚真相。

 

塔寺堅固 鬥爭堅固

古時候的人純質,當然古時候也有但書,因為生命體都有那種周率波峯的起落!所以所謂的“古時候”還得看對的古時候,我們現在光這句話也是一種對應值,相較性來講,而不是說所有古時候的人,或古時候的生命體也都這麼的純粹,不是這樣講,是相形我們現在來講。這些古時候純質的生命狀態,有一個特質就叫老實,我們指的是在修行的領域裡面但是,六祖壇經的記載告訴我們,祖師六祖他得到衣缽之後第一件做的事情是什麼?「逃」!對不對,他不是逃難,是逃命哦逃難可能沒什麼生命安危嘛,對不對?逃命,那為什麼?因為這些寺裡的僧眾,在弘忍會下的這些僧眾,有的是非剃度的、有的是剃度的,這時候心起所謂的嫉妒心跟貪欲心,要去搶他的衣缽,那時候還是唐朝的時代那講唐朝是什麼意思呢?表示相對我們現在所謂的聖賢的薰染機率比較高,尤其是在寺院裡,寺院裡不太有機會教你貪瞋癡的事情,對不對!當然,現在不能應你們這個時代,我們這個時代是末法時期,世尊當年也講,末法時期「塔寺堅固,鬥爭堅固」,正是這個時期。塔寺你們知道,就是佛塔、佛寺,這個事情很堅固的時候,鬥爭就很堅固了,所以只要是人在的地方統統一樣。

 

依法不依人

以前我們常常跟在這邊學習的同參講:你不要以為在一覺元就一帆風順了!我們這邊可是有諸多老鼠屎,你懂嗎?害群之馬可不是只有一隻,是很多很多。那是不是就叫你不要來了?有人聽到嚇死了,對不對!那沒關係你不要來,到處也都是這樣(師父笑、大眾笑) ,都一樣意思就是說,你要老實面對你的問題啊!不能往自己臉上貼金,說來到一覺元有別於其他的的團體喔,這邊就是純正!但是那是「法純正」,不是人純正啊所以你在學,學什麼?你跟法學,不是跟人學,所以要有這些概念。換言之,你到任何一個地方,只要以這一個概念去過日子,你隨時隨處分分秒秒都能夠在生活當中,契及到含藏在裡面的這些法味。問題是如果我們不是上上根人,這個又很難,因為我們剛講「總在遇緣不同」,我們從小已經植入了凡事要去思考的概念。

 

因為無一意 所以無量意

然而思考在佛家講什麼?執著心跟分別心,這個東西就叫思考。其實這樣講也比較廣,思考都在執著的範疇裡面,你看這時候話頭都不一樣了,對不對?為什麼不一樣,世尊在當年講經說法的時候,有很多喜歡看佛經的就知道,祂形容同一件事情,會用非常多種名詞,這些名詞可能你兜起來都不太像,不太像名詞那是一種對法,一會兒講A,一會兒講B,可是BA都是在形容同一件事情也許講A、講B都在形容C,對不對?這時候就有人問了,為什麼不直接講C就好?其實他也講C啊,講C是告訴你C就是AB,結果還搞得很糊塗。所以這一個事情是為什麼呢?為了破除眾生的執著。所以佛法本無意,諸佛菩薩也沒有一點意思,很多人在看經、看經……看經的過程裡面,突然,我懂祂的意思了那時候,可能你不懂;也可能真的懂,什麼時候才是真的懂?就是你看到完全沒有意思了,你終於懂得祂的無量意思了。

那這個無量意思是因何而起?因為你遇到一切眾生的起心動念而起,一旦你自己看到無意思,是因為你自己已經沒有起心動念了,所以佛經沒有意思。光是這個「意」,我們搞學術的角度來講就很難理解了搞學術就要去思考了啊,你看一思考就是你的意思了,所以你永遠都不能解其意,這一個關鍵是因為學佛的走教下路徑,那麼走教下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讀經了解這些義理,從讀、研究經教這一條路深入。我們知道的約分有三條路!而所謂的宗門教下,宗門是特指禪宗教下特指相對禪宗以外的這一些佛門的派系。而佛門其他的派系除了禪宗以外,都有一個特質,它好像多多少少都要涉獵一點經典。那麼來到這一個時代,以我們自己要涉獵經典又產生障礙,因為它使用的文字不是我們現在這個時代的慣用語,也就是說,不是我們這個時代文化的理解模式、思維邏輯。

 

善用邏輯概念 成就生命本體

佛經每一個時代的這些,有然後古師大德注論又太難了,又變成注疏,現在變成注解又有講義對不對?又有那個隨談越來越淺;越來越淺!而這一個淺你也不能說它是淺,它只是因應不同時代,所產生不一樣的邏輯思維建構出來的,它也是為了依我們不同時代的邏輯思維建構,去破除原有的邏輯建構所以只要把這個邏輯建構給破除掉,我們就能夠很輕鬆地契入佛法的真理的層面。那這個邏輯概念呢?佛家雖然叫我們不要,可是它也不是否定它,它是叫你不要執著在邏輯概念,可是你要善用這個邏輯概念,去什麼?去成就你的生命本體。如果佛家否定,假如有否定這兩個字的話,那麼就沒有現在我們世間的這一種「注疏」,它的邏輯力比佛經還強的你看光歸納分析,沒有像佛經裡面這麼精準的用詞,跟歸納這麼細緻的類別!我們會掉三落四,所以剛剛講「總在遇緣不同」,遇到什麼緣,我們就成就什麼生命狀態

 

當習慣成自然…

佛法其實就是要我們去遇一種緣而已,八萬四千法,法法平等,它統統是要叫我們卸除掉我們八萬四千塵勞煩惱,因為我們有八萬四千起心動念。那麼這個八萬四千也是歸納,它代表著無量無邊的意思,從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的時候,已經產生了這個生命狀態,所以我們現在的人特別地不了解自己,我們現在的人,只了解自己的劣根性,那是因為跟我們的劣根性,相處的時間太濃郁,所以一切的善根性都是劣根性,這個聽得懂嗎?因為這是相對的世界昨天才跟幾位同參講,凡關魔啊它一定講佛是魔,這樣你懂了嗎?所以凡關我們的劣根性,一定講善根性是劣根性,是這樣,以致於我們改習氣非常的難,我們第一時間都是一種反射動作。我們遇到諸多學員,在修持的過程裡面常常講說:「師父,這個我並沒有這樣想啊,可是怎麼會這樣做呢?」其實你就是想啊你就是想這樣做,你才會這樣做啊我明明沒有結果又是爭辯!我說:你不是沒有,而是已經連想到都不用想了,想到不用到想,我說你任何一個習慣動作,初始都是沒有想了,最後這個「想」太過於成熟,所以不用再一個想。那這到底有沒有想?對啊!這當然是想,想到極處了,你懂意思嗎?所以這時候我們會說我們沒有想,然後說:「我沒有要傷害你的意思啊我已經遍體鱗傷了啊!」我沒有要傷害你的意思,我怎麼知道這樣講會傷害到你?所以這個就是我們平日累積出來的想,累積出來的要傷害你,而且傷人傷得太自然了,所以也不用拿刀子,就像練到一陽指直接戳進去,比刀子還利,就有這種現象。

所以你如果沒有像佛家講的起敏銳的觀照力,你永遠修不了佛,偏偏這一件事情對眾生來講又特別、特別地難,因為你要起敏銳的觀照先不講敏銳喔,我們都遲鈍,先講觀照,是什麼起觀就是離心意識你看看,叫你不要有執著心、分別心跟妄想心叫做」;那你用這樣的生命狀態還要「照」,就是運作,就是有作用的意思,有觀無照,就是有這個本質,可是它起不了作用,從起作用開始才談境界,所以觀照而後能照住,照住才能夠照見,所以你們常常習慣讀《心經》,於焉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對不對?那我們從後面拉過來,度一切苦厄是因為照見五蘊皆空,可是我從來沒有照見五蘊皆空,因為我現在苦厄一堆,永遠度不了,這個也是一種因果理路,可是這是一種從理上講的因果就特別的難。

 

學而不修 錯知錯見反成貪瞋癡慢疑的養分

所以一切佛法的制約跟儀軌形制,只要有形制就有式,有式產生出來,有所謂的相產生出來了,它不光是為了要讓你訓練,而逆溯回去導歸回你的「體」跟「性」用的,所以一旦回歸我們的體性,這一些相也就自在了,因為他的主宰權你完全掌握住了。換言之,我們現在的人,對於自己的生命一點自在主宰都沒有,所以人生苦厄,因此你們才會延續著這樣說:生命無常啊!但是生命怎麼會無常呢生命本來就不死,怎麼會無常呢生命更真常啊那為什麼眾生就無常因為我們在「幻」的世界裡頭剎那生變,這個現象本來是空性的,可是我們不了解,因為我們沒有觀照的力道,那敏銳的人當然就不用講了所以我們會以為現存的人世間一切的眼見、耳聽、鼻嗅,統統可以去感知到的這一些是真實的存在,所以我們一定會在裡面袂敨腹(台語:無法紓解鬱悶) 。這當中佛跟我們解析的這一切的錯誤的心緒叫什麼貪、瞋、癡、慢、疑、惡見,就有這種種生命的心境的運作,一旦有了這個的時候,我們永遠違背了所謂的真如體性的方向,以致於怎麼修都修不成。這時候如果你是用了這樣的生命運作,可能我們就要修正宜孝剛剛講的學聖賢教育的人不會變壞,這時候反而學聖賢教育的人會變得特別壞,特別、特別壞,會變成全天底下第一等惡人

因為,如果他沒有學的話,他就沒有這種優越的工具,能夠做天下第一等的罪孽,天下第一等的罪孽只有學習聖賢教育的人做得到,就好像你們現代人第一等經濟犯是學什麼的?就學經濟、法律啊學法律本來是要幹嘛的我們建構法律是為了什麼防止罪惡對不對?但是你看,有多少人是因為了解法律才幹得起罪惡;才不會被抓,所以這個叫「學」而已。現在我在講的這一個重點非常重要喔因為你沒有到「修」,你沒有修,你只是學而已,所以你會把你所學的這一些知見來補充你的貪瞋癡慢疑的這種生命狀態,這個養分會補充進去,所以你會變本加厲。我們不是彼此同參有很多經驗嗎你們在座應該有很多人有這種感覺,就是佛言佛語啊!對不對!同參明明做了錯事,就用佛言佛語講個幾句來掩飾他的錯誤,你也恨得牙癢癢啊!但是也不能跟他反駁什麼,因為那幾句佛言佛語本身沒有錯,可是他把它扭曲了,運用了,這時候就是所謂的世智辯聰啊

 

講師台上坐 地獄門下客

本來學佛是辯才無礙啊,可是你不要笨到把這個辯才無礙,加上你貪瞋癡慢疑的所謂的心境,它就變成世智辯聰。而世智辯聰絕對會幫助你下地獄多數沒有學佛的人,還不太容易下到最底層的地獄,當然他也容易下地獄,但最底層有時候還不太容易,現在這個時代多數都是學習聖賢教育的人下到最底層。所以這是我們自己要非常警惕的有些同參也常聽到我講地獄怎麼樣啊地獄專關關講師啊昨天好像也有提到,可見這些做講師的,真的是要捏一把汗,時時警惕。最近我也常常跟許多同參講說,我們自有「人生講座」以來也滿多時日了,大概百分之八十以上,曾站過人生講座這一個講台的全倒,百分之八十,現在大家都準備要下三惡道,站這個講台,所以宜孝你今天應該不會啦!(大眾笑) ,要不然嚇到台北場馬上取消 (大眾笑) 為什麼剛剛講過啊,我們一定要老實的面對自己的問題,你來這邊就是來真的啊,來真的,是要不斷地真的實修,而不只是曇花一現,偶爾講一下來真的就了數,是分分秒秒隨時隨處都是來真的,「來真的」的修行人不怕被講,就怕古人講的人貴自知,而他不自知,而且不自知的時候,人家告訴他,他又去隱晦、又去避諱,這時候你已經失去老實的基礎了。

所以一切不要講佛法,佛法是出世法,一切聖賢包含所謂的這個世間聖賢,一切聖賢的教育的基底都是老實,後面還跟著什麼─聽話、照做,對不對你只要不老實,你又怎麼會聽話你能照什麼做還是照著你不聽話的那個質性做。這時候你又表現得一副很喜歡學的樣子,那就是惑眾啊!「很喜歡學的樣子」,這樣沒錯啊!這時候惑眾的同時又自損,因為你很喜歡學的樣子,不是真的要學而且你又不聽話,又照著不聽話的那個質性去做,這時候你所學的,就是我們剛剛前面講的,把這些所學的義理的養分灌注到你的貪瞋癡,所以這時候會加速你生命的墮落,這一墮落下去就是三惡道所以這個時代百分之八十的地球人多數會下三惡道,而這百分之八十下三惡道的人裏面又有百分之八十的修行人,通常會下三惡道的下面兩層這裡面百分之八十裡面又特別是學佛人,會下到最底層,就是地獄那一層所以這個事情我們一定要很清楚地面對,然後再倒回來檢視自己我到底是屬於哪一類的呢

 

法布施積福為最

古時候很多古師大德有慧眼在他的門下看到一些比較寒酸、相貌福薄的人,也就是沒有福報、貧賤之命的這些所謂的徒弟他都會勸這樣的學生去學講經。因為講經學成了,最容易增長一切的福報因為講經是法布施三布施裡面法布施最為優越一旦有法布施裡面必然也同時包含了無畏布施跟財布施這時候你在增長你的福報是屬於那種比較圓滿而且快速的。因為古時候講經一上去講台就是長時性的;就不間斷。不間斷,因為那是你的生命質性那現在有沒有這個質性也有!如果現在這個生命體也是很寒酸的這種學講經也特別容易去增長福報可是這個時代又比以前多了一些風險也特別容易墮地獄所以這時候大家要去考量考量!

 

學教相長」韜光隱晦以自省

我常常講同參之間不要常常太主動地下指導棋好像很多同學聽到我常講這個問題,所以又問什麼是下指導棋?也就是說不當的所謂的建言都不要去講。我們學法的人容易傲慢學到一些佛言佛語就常常去指使人叫別人做這個叫下指導棋可是自己又從來不去做就會出一些很大的紕漏尤其是在這個時代又是靈性紛亂的時代。所以你常看到很多靈障的問題被邪靈干擾的問題統統來了如果你是如古人那種純良質性老實面對你自己的站講台第一個消業特別快因為眾生聽你講一次你自己就聽一次眾生有可能不會聽你講第二次可是另外一批會再聽你講一次這時候你就聽自己講兩次這樣不斷為自己薰修。所以站講台你要知道我們不敢說別的地方,至少我們自己這邊第一個概念就是學教相長並不是教學相長

教學相長要達到的人他必然是要圓滿。教學嘛教擺在前面,若沒有圓滿他沒有能力資格去教所以在我們這邊,包括我自己,我們統統是學教相長可能我的這一方面福報比諸位大其實禍福相依嘛善書不是有這個話嗎?我的福報比你們大一點表示我的禍患也比你們大一點對不對!所以禍福相依啊因為我業障深重所以也特別有這種逆勢對不對你們現在世間不是常常講這個安慰一下自己也不錯啊!那什麼逆勢是因為你們要聽那麼我就多講給「我」自己聽一下所以很多的督促力量就出來了可是這時候的隱憂就在我剛剛講的那些名聞利養的機率又出來了所以你能不能做到多講給自己聽而完全不講給別人聽這樣你就成功了所以我沒有講給你們聽喔!是你們耳朵沒有塞起來(大眾笑) 是不是這樣你常做如是觀這時候「觀」起來了,而不是想喔

用一種比較接近的話來說,「觀」是什麼?「體會」啊去體會一下體會不是用思考的那去感受一下感受大家也沒在聽對不對,只是底下都是西瓜以前在訓練人家不是都買西瓜壯膽所以你這時候不斷再韜光隱晦不斷再省思當然省思是在順應世間的講法事實上一個真正要超脫六道輪迴的人連省思都要丟掉了因為省思還有個「思」一旦有思必有思惑有思惑必然產生見思煩惱所以這些煩惱因子會障礙住那麼勉強用省思這兩個字是告訴我們丟掉所有一切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癡慢、自私自利的建構你只是在一種所謂的生命運作裡面自然有緣遇到這樣的緣去運作這樣的緣而已,所以把放在前面因為很多人睜大著眼睛看著你,十目所視,十指所指,你走出去能幹壞事嗎這時候逼著你必須修、必須做、去做到所以站講台很容易成就的原因在這邊。

 

眾生聽騙不聽勸

可是現在不容易因為現在的眾生多數愚癡愚癡的程度比以前重所以聽騙不聽勸你勸他的他說你不對你騙他的,他反而很高興。那麼什麼叫「騙他的」就是一直誇他就好了。就像我常講的一個例子以前有一個住持法師大概十一、二年前常常來支持我不敢講供養啦人家也六十幾歲了那時候的我比現在年輕十幾歲這樣年紀的落差來支持我。有一天就請教我問題,請教完了之後就替我感到不捨地說:某某啊你很辛苦喔」「怎麼說呢某某法師她是剃度的法師像你這種就是很辛苦(意謂並非剃度的出家人)有嘴說到沒涎(台語:口水)有涎說到沒沫桌上就是都沒半包(台語發音)我說:「妳內行的喔妳內行的!」然後她緊接著又說:「像我們對不對,頭剃的光亮光亮!」他們每個月好像十五也不知道他們初幾剃光頭啊需要重剃一次這是她的用語啦光亮!光亮!衣服穿剛洗乾淨的那一件就坐下,雖然就憨慢說話(語譯:不擅長講經說法)我們桌上就尖尖地了(指供養)我說妳內行的就是因為這樣才會到今天認識那麼久了都是妳來請教我問題,而不是我請教你對不對法師:對啊也是啦也是啦!」「所以某某法師啊近名利而不沾明機巧而不用,正示現在眼前所以才有妳今天要把妳那『尖~~~』的兌現一些物質來給我,我如是說

 

沉潛、忍辱練就基本功

所以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該是你有的本來就是追著你跑所以人不必為了名利去耗盡他一生的精力去追逐追逐到最後要掉眼淚都沒了。明理的人你就做得到不明理的人就違背這一條道路。所以不管是有站講台、沒站講台事實上講到極處佛法講的是不二之法。如果依世間法我們就要更加的謙卑對不對!你求職的時候才四個嘛!(師父上人對著宜孝師兄說)四個主考官嗎你們叫做口試還是甚麼面試面試對不對!你看現在有幾個在面試我(大眾笑)很多出去就開始了!你才一個一個那個叫什麼啊

學員人資

師父上人: 人資才一個而已對不對挖坑嘛(指:講座中宜孝師兄提到面試時被挖坑陷害)你就不知道我跳過.....幾個坑了好幾百個洞了你知道嗎好幾百後面又乘以N這樣。所以如果你沒有練家子的功夫在這個時代要去跟眾生應對一下法很容易就下地獄。所以我常常跟有心學習的人說:沉潛很重要要耐得住性子,六度萬行你的禪定在這輩子做不到沒關係可是至少承先啟後的這一個中間層─ 忍辱一定要做到一旦做到忍辱你前面兩個必然會有。所以布施、持戒、忍辱這三個對你們身處的這個世間特別、特別重要所以一旦有你後面的精進力到時候就不是問題了因為你們現在精進度提不起來是因為你們前面那三個根本沒做到。所以佛法都是自然的事情那我們在訂期程也有它的次第所謂是剋期取證最終的目標我們當然要成就如來無上道可是不能好高騖遠一旦好高騖遠你就容易受騙然後往一種無謂的通力的路徑去行化那一個方向會導致你地基不堅固,一點都不扎實那一個時期你越爬越高你的危機就越高所以一旦越爬越高就代表著你越沒機會出輪迴。你知道學佛的第一個課題就是要出輪迴,如果永遠跟「出輪迴」絕緣那我們還學什麼

所以學佛第一個要「老實」老實也就是你們現在講的假設他把這個質性運作為功法就叫務實所以沒有那種不務實的禪和子能夠修到禪法的把它對應在佛法亦復如是所以沒有那種不務實的佛弟子能夠成佛的希望諸位有緣在這一個時代已經是百千萬劫了也終於被我們遇到如來所傳承的這一個法脈我們就要趕快把它用一種正確的心態去攝受當然它不複雜它最後也是導回來我們的一顆純心而已只要我們純心達到那一個臨界點我們自然就顯達了。那一個顯達就是一切諸佛如來的作用力,到那時候你就叫做佛。這一個概念希望大家能夠去參之!參之

 

🔹延伸閱讀 一覺元 弘聖上師 【有省思就有救】(高雄場) 講座後開示 2018/8/1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一覺元 的頭像
    一覺元

    一覺元 YJYLC.tw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