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與護生

 

 「放生」典出於大乘佛經,盛行於中國,放生是從戒殺而衍生的,也可以說,戒殺的進一步是放生。戒殺僅是止惡,是消極善行,放生救生才是積極善行;如僅僅止惡而不行善,非大乘佛法精神。 先解釋「放生」二字,「放」指釋放救拔。「生」指眾生一切大小生命,佛陀說:一切蠢動含靈,皆有靈性,意即大地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靈性、知覺。形相雖各有不同,但其性是平等的。只因宿業深重,淪為異類眾生,一旦業障消除,能證得佛果。

 

               放生與護生 (1).jpg


        佛教以慈悲為懷,視一切眾生平等,意義為放棄殺生,解救物命,藉由放生其實提供的是訓練自己轉變心念,將殺心轉為愛護生命的心,放生的意義不僅止於拯救牠這一世的生命,而是牠未來多生多世長遠生命被救度的開始。放生精義在於當下放生的念頭,希望被放的生物能夠延長壽命,所以不要預先訂購,不要在固定地點購買,以免有人刻意捕捉,選擇放生地點時,必須考量放生的環境特性,調查生態物種遍佈情形,避免施放到非該區域物種,破壞生態平衡,若是想實施再引入,或稱為野放做法,讓瀕危物種回歸自然,要多為動物著想,以護生為要。

 

              放生與護生 (2).jpg

 

     以佛教觀點出發的放生儀式,需為放生物種說法及三皈依。即使已放生,有不幸死亡者,亦令神識得以超升,永離三塗之苦。放生只能消除殺生的業障,而真正想消除業障是要從心理做起,將放生擴大到護生,可以茹素,少造殺業,支持流浪動物認養代替購買,結紮代替撲殺,如果在yotube上看過安哥拉兔直接活拔毛的影片相信您此生不會再買皮草及真皮製品,甚至拒買拒用生物實驗化妝品、藥品、食品製品。 

 

               放生與護生 (3).jpg

 

     寫完文章後的幾天,在路上看見有人在賣鳥,一看便知是從山中抓來賣的,有四大袋,問了販者,怎麼賣?販者說全部算你四仟就好,當時我身上只有一仟,便問能買多少?販者便指其中一袋,買了當下,便在他的面前,把鳥放了,希望能影響他,販者對我說,你要對鳥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我對販者說你都知道三皈依,怎麼還做這種事,此時有一名女子,在旁邊看,我就對那名女子說,我身上錢不夠,沒辦法買下全部的鳥,她說我也沒有帶那麼多錢也只有一仟,我說大家盡量幫忙,她也是買了當下就放生,我隨即跑到ATM領了錢,買了剩下全部的鳥,過程中,我有對販者提出過殺價,其中有一隻小鳥飛得不是很好,我把牠放到了附近的草叢,之後幾天心中始終想到小鳥,有一天還是跑到草叢那,結果小鳥就躺在那,當下是蠻自責與傷心的,到底是放生還是殺生,如果當下沒有買牠們說不定他們還在袋子裡吃着水果,這整件事我仍有看見很多關於自已在生活上的醒覺,感恩一切!

 

正男  敬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一覺元 的頭像
    一覺元

    一覺元 YJYLC.tw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