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足山禪行之旅心得
"Zen Trip on Mount Jizu" Chong-cheng Do’s Realization
這趟的禪修之旅,我深刻地感受對“服務大眾”的體會,雖然談不上非常深入且高深,但是這趟的旅程讓我脫離過去對“服務”的想法及體悟。
當我在許多寺裡面常常看到韋馱菩薩的像,透過導遊小桑的介紹,韋馱菩薩的願行,觸動到我的心,韋馱菩薩的願力,正是我想做的事是我沒想過的方向,就是“護法”護持正法為人服務,雖然我沒有聰明的頭腦沒有高深的知識也沒有良好的口才,我僅存的剩下只有體力與耐力及勞力還有想保護別人的願心,就像韋馱菩薩的願一樣,只要一百尊佛成道成佛才願意成佛,守護護持正法讓眾生成就無上圓滿智慧佛道,這樣守護的願力是我所想要成就的心願,讓我有了方向為眾生服務,沒想到這趟禪修之旅,是開啟我服務大眾心願的起點。
韋馱菩薩
在我們前往金頂寺的時候,上山前阿雲師姐有託付一袋上山過中秋晚會要用的LED燈,這讓我提起服務的心,但也沒多想只對體力勞力上的事有充足信心,看見瑞騏師兄大包小包的,還要奔波拍攝就替師兄感到難受,既然不怕爬山勞力的事便主動前去幫助師兄背起背包,好讓師兄掌握每個需要捕捉的畫面,但背後已背上自己的背包,背在前面也挺方便的,雙手也是有空間也可再多個幾個行李,這時我也不知不覺地已卯足全力想幫其他人。
在我們搭上纜車到達離金頂寺還有700公尺的石階,這時候海拔已經很高,空氣稀薄,容易走沒幾步,就開始會喘又是上山,因為我是坐最後的纜車上去,所以到達時,許多師兄姐與 師父上人已先走上山了,與我同纜車的曉蓮師姐與余瑤師姐當到達時,沒走幾步就已經氣喘吁吁非常難受,而余瑤師姐又有重病在身,所以在體力上非常欠安,曉蓮師姐也嘴唇發白有不適的狀況,感覺到她身上的背包是沉重的負擔,當下沒有考慮到自己的體力負荷,只想到當下的狀況去盡自己全力去幫助他人,自己的身體負荷自己最清楚,如果受不了再撐上去不是問題,只想要能幫助他們都好,便也上前去幫助曉蓮師姐背起包包,而余瑤師姐有媽媽的陪同攙扶,原也想幫助提包包,見我身上已經有三個背包,便也感謝婉拒了我的幫忙,原本打算就這樣跑上山跟上 師父上人的腳步,但想到師姐們的狀況便也打消念頭,這時候我的腦袋在想,聽法與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之間做了選擇,我選擇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如果剛好 師父上人說法,那就隨緣了放下吧,便留在後面等師姐們,看看有誰需要我幫助,終於在慢慢行走的過程中,終於到達休息的旅館了,這中間讓我感受到,服務眾生幫助眾生是我目前學法以來所感受到的重要的事,與許多珍貴奇妙的事相比較起來非常誘人,因為我想可能某段開示裡面能讓我個人提升成長,但如果剛好有人能因為你的協助而減少痛苦,一起提升成長到達目的地,這樣的選擇,我選擇幫助多數人一起成長,其它的無緣遇到就算了放下吧,因為有人可能需要我的幫助,所以我選擇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而在我們下山前往華首門更是給我的心靈帶來了洗滌,在我們上山前導遊小桑有為我們簡單介紹華首門的故事,沒想到親身體會更是莊嚴,在那莊嚴的石門回想起小桑的介紹,就感覺迦葉尊者就在裡面禪定,等待彌勒佛的到來,這偉大的願力與高大的石門震懾到我,而 師父上人元和妙音開始,我終於流下了感動的眼淚,這感受說不上來,但很快地就止住了,當 師父上人到石門前,做了一連串的手勢後,最後閉眼低頭碰觸石門兩側中的門縫,那瞬間感受湧上心頭,那是難過不捨像是「我來了,你辛苦了」,心中才相信迦葉尊者就在裡面,當下的難過,心裡卻有衝動想把石門打開跑進去,並想留在華首門守護大迦葉尊者,完全不理會所有人事物守在那裡,但還是要回到現實,與Sona師姐分享這次經驗,便與我說道,只要好好學法超脫六道輪迴,四聖法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你將能幻化任何形象幫助眾生,而在聽完Sona師姐的分享,讓我更對法有著正向明確的願景,而Sona師姐總是在我們需要解惑時把法帶入,讓我們更想親近聖賢教誨,帶給我們正確的理路方法,回想起這段旅行如果沒有Sona師姐的引導,我可能沒機會碰到這殊勝的法緣。而服務上的也不是一昧的為人服務,因要在適當的時機給予適當的服務,那才是為對方有益處的幫助,在蔡禮旭在老師的細講弟子規裡頭,有提到正中偏,原本如果是善心去幫助,但卻導致後續不好的結果的話,那就是正中偏,在我們下山離開迦葉尊者道場時,有個很陡的階梯,正當我們下樓梯時我問了洪老師需要我幫忙嗎?但我卻沒想到洪老師正在非常專注地走階梯,因為階梯非常窄,洪老師拿著拐杖必須非常專注,但當我這麼一問,讓洪老師失去了專注差點滑倒,這一下讓我警覺到,我怎麼沒有注意到洪老師正在全神貫注地走著每一步呢?這時候不應該去打擾,當發生那當下,我突然想到弟子規當中的一句教誨「人不閒、勿事攪,人不安、勿話擾」如果那一剎那洪老師摔下去的話,後果將很難想像,服務幫助別人並不能只因為幫助別人是善心事是好事,就不用考慮到對方目前是否需要我的協助,要善於觀察別人的需要,將對方當成是自己,自己會很清楚感受到適當的時機該如何幫忙,當你的服務是不求回饋的,會越做越歡喜,但如何在歡喜心中保持好為眾生服務的心,將考驗著我平時功課有沒有做足夠,否則常常容易得少為足地失去為人著想的心。
華首門
師心印示
在回程的纜車上許多師兄姐分享了禪行的心得,而奇霖師兄提到,在當初發願要幫助中心錄音,用意是要讓眾生都能夠聽到這珍貴的法與殊勝的元和妙音,但長期下來慢慢的這當初的願漸漸消失,變成像是工作一樣的在幫眾生服務,常常伴隨而來的是疲勞,這讓我想到自己幫助他人時,常常可能是要表現自己的能力或是為了得到他人的讚賞,變得對任何事情,會有所期待事後的回饋及掌聲,反倒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在做事,心胸會變得越來越狹窄,當沒有利益或掌聲或是讚美的話會起失落感、嫉妒心,這樣的心態讓我在幫助別人上會常常不圓滿,常常也都是幫倒忙的那一位,這趟的禪行之旅,讓我清楚地看見自己的心態,「未能自度、而能度他、無有是處」,自己不精進那能幫助到眾生,在回程上飛機的前一刻, 師父上人對著我們開示說到,並對我們KokoTurn有著期許,期許我們能藉著現今的流行舞蹈幫助眾生,而因為這次的禪行之旅,我更看見自己跟別人的落差,回到台灣要更精進學法, 師父上人最後提醒所有師兄姐的話「眾生無邊誓願度、眾生無邊誓願度、眾生無邊誓願度」連續三次的提醒。
杜崇成 敬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