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妙音

 2013年11月10日 幸福人生講座花絮

─ 追~心靈的原鄉 ─

 

2013年11月10日 幸福人生講座---- 追尋~心靈的原鄉 講座花絮 (6).jpg

主講者 沈嘉瑩老師

 

2013年11月10日 幸福人生講座---- 追尋~心靈的原鄉 講座花絮 (7).jpg

開講前的沉靜 聽講者也融入這靜謐的氛圍

 

2013年11月10日 幸福人生講座---- 追尋~心靈的原鄉 講座花絮 (8).jpg

主持人小克師兄,詼諧穩重,以輕鬆而不失莊重的語氣,介紹了主講者沈老師的學修經歷及講座主題,他說道:沈老師與 師父上人相識甚早,淵源特殊,禮請演講訪談中,幾幾乎脫口而出,她是「看著」師父上人長大的,此言一出,引起大家會心一笑。

沈老師以優雅沉穩的台風開始了講座,並謙稱自己是與聽眾「談心」,娓娓道來一生經歷及學法歷程,知足感恩的她,自謂一生平順,原生家庭並無宗教信仰,年輕時因某種浪漫理由,曾受洗為天主教徒,然而,當時對信仰這件事既無求也不以為然,覺得只有自己可以解決人生的問題,直到五十歲以後,自覺人生階段性任務完成,自己的思想與認知都變得寬闊與成熟後,開始思考到生命的本質,對於生與死的現象感到無法了解,死後的世界與活著有何不同?內心深處納悶著,卻找尋不到一個能說服自己的宗教信仰與理論,爾後,接觸到一位密教老師,進而接觸到佛法的《心經》,認真閱讀與背誦後,在《心經》之中體悟到佛陀所傳達的智慧,讓自己尋覓已久的疑惑,有了圓滿的答案,本來對佛教的誤解,有了很大的轉變,於是有了想皈依佛陀的想法,經過一番的自我解析之後,就決定成為佛陀教育底下的信徒,之後開始找尋佛教單位進修,參加過兩個佛教團體,發現學習到的都是理論與方式,而團體裡的學修者,大多對佛法一知半解而不知如何活潑運用,讓沈老師覺得找尋不到心靈的平靜,因此轉而在家自我修持。

 

2013年11月10日 幸福人生講座---- 追尋~心靈的原鄉 講座花絮 (9).jpg

2013年11月10日 幸福人生講座---- 追尋~心靈的原鄉 講座花絮 (10).jpg

     講座中沈老師用心的為大家準備大字報,說文解字「宗教」的含義,可以感受到沈老師對「宗教」二字的闡述,先正其源而不隨世俗起舞,理解了何謂「宗教」,名正則言順,信仰的理路方能不失偏頗。

沈老師形容我們人像是兩種昆蟲一叫朝菌,朝生而暮死,來不及看到太陽與月亮,根本不知道世上有一個月之久,另一種叫寒蟬,春生而夏死,秋生而冬死,不知道有四季之變化,就像人們不懂得宇宙真理一樣,而佛陀,就是那位教育我們一年有四季的聖者,而四季真的存在,不管我們信與不信,其理正如 師父上人曾開示過的佛法之真理,無關乎信與不信都恆常存在。沈老師豐富的閱歷,將自己學習佛法的心得,恰如其分的表達出來,讓與會者理解其所談的內容,心有同感。

 

2013年11月10日 幸福人生講座---- 追尋~心靈的原鄉 講座花絮 (11).jpg

沈老師說道:與 師父上人結緣於民國九十年左右,因學習油畫而同屬於一個繪畫團體,在一些活動中有了交集,某次聽見元和妙音的機緣下,被 師父上人優美的音聲與手勢深深吸引,並感受到 師父上人不凡的氣質與言談,在相繼參加了幾場 師父上人的畫展後,就經常帶著朋友,到枋寮藝術村拜訪 師父,相處中發現 師父上人對大眾的問題,總能一一解答,這樣的無上智慧,讓沈老師更加敬重。但因之前參加過佛教團體有了既定的印象或說不以為然,因而有所卻步,若即若離始終徘徊在一覺元門外,直到今年,沈老師跟隨 師父上人出國遠行二次,看到了 師父上人覺性的教育與沒有宗教籓籬族群的胸懷,也看見一覺元的師兄姐們,彼此相親相愛互相關心的情誼,覺得此生不能再錯過如此有智慧的覺者,希望在 師父上人的薰習之下學習成長,漂泊的心終於有了歸屬。

 

2013年11月10日 幸福人生講座---- 追尋~心靈的原鄉 講座花絮 (5).jpg

沈老師優雅的談吐 時而妙語如珠 與會者也感染了那份輕鬆的氣氛

 

2013年11月10日 幸福人生講座---- 追尋~心靈的原鄉 講座花絮 (4).jpg

講座熱烈 座無虛席

 

2013年11月10日 幸福人生講座---- 追尋~心靈的原鄉 講座花絮 (1).jpg

演講結束,與會大眾報以熱烈的掌聲,心底的共鳴也彷彿找到了心靈的原鄉!或許,心靈歸處我們也曾經迷途,沈老師以過來人之姿,帶領我們找回幸福之路^^

 

2013年11月10日 幸福人生講座---- 追尋~心靈的原鄉 講座花絮 (3).jpg

會後 恭請 師父上人開示 談笑風生中 人生智慧盡在其中

  

2013年11月10日 幸福人生講座---- 追尋~心靈的原鄉 講座花絮 (2).jpg

師父上人的開示下.與會大眾總能收穫滿滿 法喜充滿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禪行之旅──小光見聞錄


《第二天》

 

第二天美好的早晨,依眾靠眾的方式總能讓我早起,梳洗完後當然是抱著能否遇到 師父上人早餐開示的期待到餐廳用餐,放眼望去,沒有緣分,也許是我太執著,「恰到好處真的難」(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恰到好處』這四個字),與沈老師、啟森師兄、端容師姐一同用完早餐,整理行囊準備往我們的重點目的地「雞足山」發進!由於地點之間路程較遠,貼心的阿雲師姐為大家安排了早課:恭誦「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名號及一同合唱 師父上人的創作歌曲祝福和地獄五條根,其實這是相當難得的一件事情,一群人依眾靠眾一同學習,又有 師父上人的引領,這是多麼幸福的因緣際會呀!我們歡喜合唱後,某位師姐祈請 師父上人「原音重現」,一陣掌聲後,師父上人自彈自唱,氣氛隨即凝聚,彷彿所有的一切喧囂都消失了,一切事物都濃縮在 師父上人的歌聲當中,有德行、修為的聖者自然而然就是會散發出那無比的能量,好舒服、好平穩!又一次的領會那看似平凡的不平凡,掌聲再次響起,小小演唱會結束,大家都聽得意猶未盡。

接著,住在當地武漢的余瑤師姐在曉蓮師姐的陪同下,在車上鄭重的跟大家自我介紹,其中講到了她的病痛,身心俱疲似乎感覺自己壽命將盡,因此余瑤師姐的母親因不安心才一同參與這次的禪行之旅,師姐說到了激動處不禁淌下了淚水,而當師姐說到她的生命不知還剩多少時日並向 師父上人求助時,師父上人一句簡單的話語:「還早啦。」頓時講大眾的心情都安住了,說法有時不需艱深玄妙的言語,那是一種能量,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我再一次的感受到 師父上人的威力,這跟我們到了某一間禪寺時看到的匾額一樣非常的Powerful!(這個英文單字為有威力的意思,念法似拋兒佛,Power為威力之意,ful的發音近似佛,一字雙關。)
        

《雞足山禪行》小光見聞錄 (中) (6).jpg

(威力佛──POWERFUL 攝影:BOSS)

 

在眾師兄姐的分享後,其中輪到了SONA師姐和BOSS的自我介紹,內容當中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有關BOSS在實習時觀察精神病患的案例,正當SONA師姐說到那時的BOSS情緒較不穩定、易怒、精神有些渙散,我立刻表示贊同,因為那時候我看過BOSS的眼神,是一種眼睛沒有對焦,給人的感受是灰暗的,我還依稀記得當BOSS狀況比較不好時常有這樣子的眼神,在有些師兄姐中我也曾看過那種眼神,而在自我介紹時,SONA師姐一直詢問BOSS當時的狀況,但BOSS都毫無印象,這時 師父上人說:「就像降乩一樣。」哎呀!原來如此啊!降乩都是沒有任何意識的做事,所以結束了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能量、信息、不同維次空間真的存在的!在聽聞BOSS的自我介紹,我內心突然起了想要分享我曾經有過的「特殊經驗」,但卻沒有勇氣舉手。

 

《雞足山禪行》小光見聞錄 (中) (7).jpg

(祝聖禪寺門口 攝影:阿BEN)

  

《雞足山禪行》小光見聞錄 (中) (8).jpg

(大雄寶殿入口──祝聖寺內 攝影:小光)

 

《雞足山禪行》小光見聞錄 (中) (9).jpg

(法堂前匾額──作獅子吼 攝影:阿鸞)

 

中途車子停靠,我們到了虛雲老法師修建的道場「祝聖禪寺」,走入寺中,到了大雄寶殿外頭,看著 師父上人步上階梯準備入內禮拜時,天空灑下光芒,迎接著聖者的到來,又一個異相的顯現!接著我們走到了法堂,往外邊的角度抬頭一望,一塊匾額寫著「作獅子吼」,順帶一提,第二天的行程不同,因此也換了一位導遊叫做小桑,導遊小桑看了匾額後說以前帶團怎麼從未注意到,我記得當時 師父上人有解釋說作獅子吼是形容佛法的傳播像獅子吼一樣,導遊小桑繼續接著為我們導覽,說明法堂的歷史來由,末後 師父上人為大家開示,法堂就是以前上課的地方,而佛法是「教育」,不是現在坊間的宗教定義,也提醒著我們所有的建築最重要的就是「地基」,這讓我想起似乎這趟旅程,對我而言總是圍繞在札根、地基的基礎上,彷彿提醒著我不可好高騖遠,凡事要從基礎札根!也對應了我目前學修和人生課題上不足的地方。最後 師父上人說法完畢還非常謙虛的說接下來的歷史沿革還得靠導遊小桑幫大家介紹,呵!這就是聖者風範,面面俱到。慢慢的我們走到接近門口的一座鎮寶亭,此亭為八角形建築,師父上人與導遊小桑一同行走並對他說道:「八角亭意思是叫我們做人處事要八面玲瓏、面面俱到,八個角表示體、相、用、因、緣、果、事、理八個意思。」

 

        《雞足山禪行》小光見聞錄 (中) (10).jpg

(鎮寶亭──於祝聖寺內 攝影:阿BEN)

 

離開了祝聖寺,我們繼續往山上邁進,雖然大部分的路程我們是以纜車代步,但是當地的海拔較高,因此呼吸會比較困難,我們坐完最後一趟纜車,剩下最後上山的700公尺,短短距離,困難重重啊!在艱困的環境中總有美好的果實,當眾多師兄姐已經身顯疲憊快要不行時,我們的台灣好男人來了!就是我們的「力行小子」──阿杜!在下山之後的心得分享,這段旅程中許多師兄姐都直誇獎、感謝阿杜的幫忙,也讓我見識到阿杜積極服務的態度,值得學習。(照片中還不是最大威力,當時 師父上人的形容是左一包右一包背後一包前面再一包!)

 

《雞足山禪行》小光見聞錄 (中) (11).jpg

(力行小子阿杜──旅程途中 攝影:小光)

 

最後的700公尺,陡峭的樓梯、稀薄的空氣,才剛走幾階,呼吸就快喘不過來了,當時心中真的非常擔心,這是不是高山症?我會不會撐不住?如果我發病了來得及送醫嗎?惶恐擔憂充斥著,我慢慢的放慢了腳步,先別逞強吧!看著前方的 師父上人,繼續鼓起信心,專心調整自己的呼吸,漸漸習慣了稀薄的空氣,終於抵達山頂到達目的地,呼!頓時鬆了一口氣。回想起當時的過程,許多師兄姐們真的面色難受,但沒有放棄且互相鼓勵,當即將抵達山頂時,前一刻我看到阿雲師姐吃力的走著,沒想到師姐才剛知曉到達山頂,隨即就要返回帶領大家方向,令人感動!我見狀立刻見義勇為,發心代替。那時有個感觸,我能夠這麼年輕就遇到 師父上人真的非常幸運,與師兄姐們相比,我的身體條件真的優越許多,這是我得感謝的。而在學法的道路上,雖然同參們一路上會互相扶持,但最終還是得靠自己去克服所有的障礙!返回交叉口的定點,看著師兄姐們的互助互愛,還有全副武裝的力行小子阿杜(空氣稀薄、階梯陡峭,行走又帶著那麼多的行李真的非常不容易,給你一個讚!),我也學著去鼓勵師兄姐們:「加油!快到了!」如果,社會都是如此互助互愛,那是多麼美好的事情啊!最後全員到齊,無人脫隊,我們在旅館置放行李,小憩片刻。

擺放完行李,確認了房間,大喜!發現 師父上人的房間就在正對面,當時 師父上人、小妍老師、宏哲師兄、珞晴師姐在房內休息,小妍老師與我對到眼並示意可以一同聽法,當時小妍老師跟我分享了一段小心得,她說旅途中其實也不用把所有的焦點都放在 師父上人身上,那樣會過於刻意,在某一座寺院中,小妍老師放慢了腳步,孤身感受一切,獨自與某尊佛像恭敬的頂禮,當她頂禮完竟發現地上有一顆類似鑽石的東西發出光芒,頓時讓她心生喜樂。她用這段心得提醒我不需刻意,有時候把心放鬆,也會有很多感受。好的,那我就試他一試!另外,小妍老師無意間提到登頂的過程中有呼吸困難的感受,與我驚恐不已的心境相反,小妍老師心想如果就這樣結束生命,早已準備要阿彌陀佛趕快帶走她了。與小妍老師坦承我驚恐的心境後,非常慚愧,我,還差的遠啊!休息時間結束,開始遊覽這佛教聖地──「金頂寺」,與門口的法師問候完,我們走入了「飲光殿」,這是迦葉尊者為主位的聖殿,師父上人與諸佛菩薩問訊後元和妙音淨化,有人感動流淚,而我是咳嗽聲不斷,聆聽之際身體不自主的隨著音律旋轉,那是一種舒服、淨化的感受,其中還伴隨著彷彿有地震的感覺,後來才知道李媽媽和一些師兄姐也有同樣感受。師父上人唱頌完畢,我的咳嗽聲也停止了,神奇的事情再度發生,自登頂到踏入飲光殿,身體所有的不適感都消失了,而且還有充飽電的感覺,感謝 師父上人及 迦葉尊者的加持,阿彌陀佛。

師父上人步出飲光殿,為大眾說法,第一段開示結束,師父上人轉身感謝法師,讚嘆法師勞苦功高,美好了這個殿堂。後續第二段說法中,法師主動向 師父上人請法,一聲聽來茅塞頓開、身心輕鬆的感嘆聲,道盡了法師的心情,接觸佛法的人如此眾多,能解其中之義的人又有多少呢?感激之情湧上心頭,希望能夠常保此心,勇猛精進。結束了這段因緣,師父上人開示繞行佛塔意指要我們常轉心中法輪後,我們繼續往觀景台移動。此段有個小插曲為宏哲師兄所描述,宏哲師兄此行負責攜帶法寶利益眾生(這也是 師父上人慈悲的叮嚀),很有緣的與這位法師結緣,奇妙的是,在師兄與法師接觸時,法師居然說他曾經在某處見過 師父上人,並且說出 師父上人是一位很會畫畫的藝術家,口中說出:「世間真是幻化啊!」一種奇妙的感覺湧入心頭,就讓它存在心中吧。而當師兄要將 師父上人的音聲法寶專輯遞給法師時,法師因為當時正在做某件事務,覺得自己手髒,回頭拿了張衛生紙墊在手中再恭敬地接過師兄手中的音聲專輯,重法則法重,我又上了一課。

觀景台是個供大家拍攝的好地方,其實金頂寺本有的奇觀很多,但那天,我們見證到的是比奇觀更奇特的景象,有以觀景台前的塔寺為中點,天空環繞一圈雲彩,中間地帶光明綻放的奇景、彌勒菩薩形象的雲朵、手做禮拜狀的雲朵還有兩座石獅子在旁,中間夾著一道光芒綻放的大門的雲朵,種種奇景,不可思議,與 師父上人同行的我們直呼驚奇也法喜充滿,走此一遭,真的值得。接著導遊小桑為我們介紹隔天早晨可以到觀景台觀看日出後,就領著我們吃一頓素菜晚餐,吃著晚飯期待著晚上的中秋夜。

 

《雞足山禪行》小光見聞錄 (中) (12).jpg

KOKOTURN與 師父上人合照)

 

《雞足山禪行》小光見聞錄 (中) (13).jpg

(彌勒菩薩祥雲 攝影:阿杜)

 

用完晚餐,不作久留,即刻回房準備,今天的中秋晚會,我們KOKOTURN為大家準備了一支「孔雀舞讚慶中秋」的舞碼以襯托中秋夜之團圓氣氛。提前到了現場,看見師兄姐們正忙著佈置會場,師父上人坐在主位,但不是在休息,而是在指導整場晚會。回顧以往的活動,師父上人總是擔任如此角色,清淨心生智慧,有時人多不一定好辦事,人多意見也多,在失去方向之際,師父上人總能清楚點出問題所在並加以指導,處理中帶著教育,用心良苦,而指導的方向皆是利益眾生。一切就緒,晚會開始,師父上人說我們是第一個以舞蹈形式在3000多公尺海拔高的地方表演的團體,這真的是個十分特別的經驗,而在表演的過程中,心境是很舒服很放鬆的,因為在一般的環境表演時,往往一不小心就流於貪圖自我表現、與他人比高下的心境,相較在一覺元的活動所做的演出,很自然的就會從心境上去要求自己,自然、專注就是最好的表現,將這個感受記在心中,提醒自己,這樣才能帶給觀眾好的能量。表演結束,滿懷喜悅,因為接下來就是 師父上人的說法開示,元和妙音一起,輕輕閉上眼睛感受當下的寧靜,這是難得的中秋夜,不是吃喝玩樂而是一同學習,看著天上的星星,我心滿意足的笑了。

 

《雞足山禪行》小光見聞錄 (中)(19).jpg

(中秋夜點燈 攝影:阿BEN

 

點亮心燈,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師父上人說法一段落,曉蓮師姐請教與余瑤師姐的因緣關係,師父上人只是教授如何對症下藥去解決問題及改善人生,至於因緣之事,師父上人總說並不重要,重點在於如何改善。師父上人就是這麼快狠準!帥!後來有一位男陸客與女陸客很妙的一同參與我們的晚會,師父上人為男陸客開示燒香拜拜的表法意涵,讓他多年來的疑惑終於解開,法喜充滿;為女陸客開示還願的方法,講到了信用的重要(人言之謂信,沒信用就不是人!)及在生活上真正去積德行善就是在還願了。這兩段開示讓我感受到我們的幸運和福報,燒香拜佛的儀式皆含無上智慧的表法意涵,這在我們一覺元的教育下是再基礎不過的理路,但對於他們或是大多數的人們,總流於一種迷信、求保佑的錯誤心態。我們是多麼的幸運啊!也顯現出還有很多人需要學習佛法,否則何去何從真的都不知道啊!最後晚會在一片祥和的氛圍下結束。當天下午有聽導遊說隔天早晨5:30在大雄寶殿有法師們進行早課,遊客也能共沾法喜一同參與,既來之就去體驗一下吧,事情辦完,趕快就寢,準備迎接明天。

 

《第三天》

清晨起了個大早,我真是愛跟大家一同學習的感覺,可以督促我不會賴床,5:30的早課在金頂寺山上嵐氣瀰漫的大雄寶殿內進行了,我依稀記得早課的儀式大略就是恭念本師釋迦牟尼佛名號,後便是讀誦經文,法師們跟著禮拜我們就跟著禮拜,法師們有繞佛,若是念著佛號我就跟著念,念經文就是靜下心聽。早課的心得有兩個,在當中我有看到其他前來朝聖的旅客們,他們很自然的會先向殿內的佛菩薩們跪拜頂禮,反觀自己卻因為在意別人的眼光而不敢動作,唉!面子問題,在學法的道路上真是一大障礙,明知要超越卻又因習氣太過深重而佇足不前,阻隔了學習的機會,還是自己的損失而已。第二個感想則是早課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我心裡想著法師念的經文我都聽不懂,與其這樣浪費時間倒不如回房間讀我那本《弟子規》還比較實在,當然我還是參與了全程,這樣的感受讓我有點體會到學法還是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盲從真的一點利益都沒有,不然只不過是浪費時間罷了。

 

      《雞足山禪行》小光見聞錄 (中) (14).jpg

(清晨做早課的大雄寶殿大門 攝影:阿BEN)

 

結束了早課,先回房讀了一遍《弟子規》,照著不知是 師父上人還是哪位師兄姐教的讀誦方法專注且恭敬的讀誦,味道果然不同,覺得真有味道,《弟子規》真是一本人生寶典,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所言不虛。稍作休息便到了早飯時間,用完早飯,感謝珞晴師姐發心為大家清洗碗筷,山上的氣溫可是很低的。走到旅社門口,想起昨天在 師父上人房內小妍老師的提醒,放鬆的去體會,於是乎便一人行動,四處走走,其實這五天的行程我幾乎都是獨自行走,哪裡覺得有法就往哪裡去,這次是試著把刻意丟掉,隨性的走。

 

《雞足山禪行》小光見聞錄 (中) (15).jpg

(早晨金頂寺弘法堂 攝影:小光)

 

談經悟入三摩地 

說法微參一指禪

再次走入金頂寺內,首先看到了昨天沒有注意到的弘法堂,覺得兩邊的對聯頗有味道便將它拍了下來,繼續走往飲光殿,一個人走出殿堂,一驚!那不是 師父上人嗎?沒想到就這麼幸運的巧遇 師父上人,放下期待真的這麼神奇!哈哈。當時 師父上人就站在飲光殿門口的左側,周圍包著山上的嵐氣,背後陪襯著霧濛濛卻也算明亮的天空,師父上人的感覺好似融入了當下的風景,那麼的美好,那麼的恰到好處!哇!太灑脫了!太仙風道骨的感覺了!就算現在想起,一股讚嘆的感受依舊油然而生!

 

《雞足山禪行》小光見聞錄 (中) (5).jpg

(早晨的飲光殿 攝影:小光)

 

萬佛之光迦葉為世尊第一上首

五岳以外雞足乃天下有數名山

 

《雞足山禪行》小光見聞錄 (中) (16).jpg

(早晨的楞嚴寶塔 攝影:小光)

  

遇見了 師父上人,腳步自然的自動跟隨,跟著 師父上人參拜了金殿內的佛菩薩,金殿在我們昨天抵達的時候沒有開放,這幾天的行程,師父上人參拜的速度非常迅速,即席即離,除非有說法因緣,這讓我想到第一天的龍門行程,雖然路程較陡較遠,師父上人每一個經過的寺堂或是有供奉神靈的地方,師父上人都會去禮敬,而不僅僅只有龍門,每個地方都是如此周到,事情做完後,沒有任何留戀,繼續往下個目標走,這是我對 師父上人的感受,一切都是恰到好處,不多不少剛剛好。正當我和當時同行的師姐們交談時,一瞬間 師父上人早已消失在雲霧當中,這就是眾生與聖者的差別,我們總有好奇、總有留戀、總想帶些什麼,步伐自然就落後了。之後我們也漫步在雲中走回房間,整理行囊準備下山。下山前我們禪行旅團還是要集合一次,出發前,在這次旅途才認識的沈老師前來讚嘆我們KOKOTURN的言行舉止與一般年輕人不一樣,還決定將她原本在高雄學舞的孫子,特地從高雄載到我們屏東的教室,聽到沈老師的讚美,心中高興卻也承擔不起,孫子學舞的部分也趕緊推至SONA老師及阿鸞的班(因為教室教小朋友的班級,我才剛開始接沒幾堂課),回到台灣的隔天,教室開始運作了,沒想到沈老師選擇的是我在帶的班級,哈哈哈……,當下其實滿緊張,但是很快的就告訴自己該怎麼樣就怎麼樣,此外,在心中也感受到這是另一個考驗的開始,在禪行之旅,有著 師父上人的教導和加持,師兄姐們的讚嘆,回到原本居住的環境,就是見證真功夫的時候了,沈老師親自到了KOKOTURN的教室,我們內部的相處及運作是否能夠與沈老師在禪行之旅所感受到的一如呢?這才是真正的考驗,學習到的要帶回台灣做才是真正學到,回到台灣也感受到,禪行之旅現在才真正要開始了。

 

《雞足山禪行》小光見聞錄 (中) (17).jpg

(華首門 攝影:阿杜)

 

一早下山的旅程我們的第一站便是大家期待的「華首門」,這是迦葉尊者守衣入定,等待傳授衣缽的所在之處,這個地點有很多感受,一位虔誠的男信眾向 師父上人求法,阿杜在此忍不住淚崩,我也親眼看見了護法神在阿鸞身上運作的情況,以及看到阿鸞接收不同維次空間的訊息的情況,還有第一次見識到所謂的「護法雞」。剛開始我們一行人先參拜此處供奉的諸佛菩薩,到了中點處,本來在旁佇立的護法雞不偏不倚的走到了 師父上人的面前,我第一眼看到護法雞還以為牠是個雕像,因為牠站的太正直了,接著 師父上人元和妙音淨化及開示,我想這應該是和迦葉尊者以及護法雞的溝通吧,而護法雞在聆聽元和妙音的同時也發出了類似哭泣的聲音,並且不停的走動,親眼看著一隻公雞有著如此行為真讓我覺得驚奇!這真是應證了含靈蠢動皆有靈性,今天護法雞的示現,讓我想到了 師父上人的一句話:「所以人家都想要看現場的嘛!」這不像印度行講座一樣是隔著時間與空間,此時此刻我正用眼睛見識著法的殊勝、法的能量,真是只能用「不可思議」這四個字來形容,因為此時此刻以往的經驗都已被推翻。

師父上人第一段開示完,其中有一句說到:「因為時間的關係,不然也闖進石門看看。」這句話讓我吃了一驚,而後 師父上人向大眾說可以自行四處參拜,而這裡有個小插曲,在昨天上山時導遊小桑跟我們說了一段虛雲老和尚在華首門禮拜的故事,華首門有一個傳說,如果對於佛法很虔誠的人向著華首門禮拜,會聽到石門內傳來鐘聲,而虛雲老法師在禮拜的時候,當時周遭的信眾都聽到石門傳出非常響亮的三聲鐘聲,知悉這個傳奇故事的我們,有些師姐們上前感受,我也跟上他們的腳步,將耳朵貼在石門上,只是我什麼也沒聽到,後來在遊覽車上的分享,微塵師兄有聽到鐘聲,這也才讓我想到,我似乎也有聽到輕微的鐘聲,但不是從石門而是從心中,不過也忘記是聽到還是自己太渴望聽到鐘聲而起的妄想,而微塵師兄分享說到 師父上人為我們打開了心門,我們也能夠是繼承袈裟的那位人物,一聽到「我們也能夠是繼承袈裟的那位人物」這句話,心量突然放大了好幾倍!是否聽到鐘聲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真正承傳聖教、依教奉行,感受到肩膀上承受的責任原來可以是那麼的大,人生是可以如此遼闊,我的心門似乎也被打開了。

後來回到了原位,我回頭看見了 師父上人和護法雞有所對話,說了一句:「嗯?好吧,那我們過去看看好了。」於是乎 師父上人有著驚人的舉動──在石門前做了許多法印,還用手掌作勢推開石門,那時候 師父上人真正的動作內涵是什麼,我實在看不懂,因為自己太低等了完全無法體會,所以沒有什麼感受,在旁的師兄姐們則是感動連連。

 

《雞足山禪行》小光見聞錄 (中) (18).jpg

(華首門旁 心經石板 攝影:小光)

 

《雞足山禪行》小光見聞錄 (中)(20).jpg

(師父上人與護法雞 攝影:小光)

 

結束了殊勝的因緣,我們再度回到原處,師父上人二度說法,而護法神依附在阿鸞師姐的身上正接著不同維次空間的訊息,當時,護法神還請問我有沒有原子筆,因為後來我有請教過阿鸞師姐借筆的時候是護法神了嗎?阿鸞師姐說已經是了。護法神的態度是很溫和的,不像我想像中的那種類似坊間乩童那樣的激烈又粗魯。接著阿鸞老師就開始畫著我看不懂的圖形,畫得非常的多。

 

《雞足山禪行》小光見聞錄 (中) (1).jpg

( 師父上人與護法神  攝影:小光)

 

中途我看到護法雞先是啄著阿鸞的背包,再來就開始啄我的背包,我心想是不是護法雞要拿什麼東西啊?我眼望著 師父上人,但沒有回應,我就想應該是沒事情吧,後來沒多久,師父上人與我四目交接說了一句話:「怎麼樣,沒有看過護法雞啊?」接著便開始說法了,那時我感受到那段說法似乎是為我而說的,我記得 師父上人有說到:「曖曖內含光」,有人是默默的在旁邊扶持,不讓人家知道,都是默默的,就像護法雞一樣,讓自己不必鋒芒太露,不然化身成鳳凰,一下子就被人用槍打下來了。當時我正負責錄音,不知怎麼的心裡一酸,突然的感受到能夠聽到 師父上人的法真的是難能可貴,師父上人是如此的慈悲、大智、具足威德,情緒一激動,我便哭了起來,心中也告訴自己,我要在 師父上人說法後向 師父上人磕頭,以懾服我的傲慢之心,說法完畢,我真的把頭磕下去,感受到了 師父上人無上的慈悲,自己真的很幸運的遇見了 師父上人,磕完頭的感受是舒暢的,腦袋是清醒的。其實因著面子問題,我有忍住了更多的情緒,不然當時應該是抱頭痛哭才是,克服習氣,真難啊!收起眼淚,我們繼續往下一個旅途。

走到一半怎麼停了下來?原來是男信眾再度向 師父上人請法,這時也看到了阿杜的眼淚一直止不住的奪出眼眶,後來從他口中得知,原來當 師父上人手觸摸到石門的同時,他感受到一股相當震撼的能量,心中生起了悲傷感,感受到迦葉尊者就在石門內,也起了想要護持迦葉尊者的心願,甚至拋開一切、拋開生命都願意,那時我們離開華首門已隔了5、6分鐘了,阿杜的淚水還是止不住,我想當時阿杜的心量也被 師父上人及迦葉尊者擴充到極大吧!接著阿杜從師兄手中接過 師父上人的音聲法寶和畫卡法寶送給了某位有緣眾生,我們就往迦葉殿前進。

 

《雞足山禪行》小光見聞錄 (中) (2).jpg

(迦葉殿外觀)

 

從金頂寺離開後,我們一行人便一路下山,師父上人的腳程飛快,我們的隊伍其實拖了很長,而導遊也是緊跟著 師父上人,還提到說第一次遇到像我們這樣的團體,都沒有什麼在休息的,這段經歷的感想,就留到最後一天的心得吧。一路飛奔,我們到了期待已久的「迦葉殿」,因為曾經看過迦葉尊者卡通版的故事,心中對尊者也是十分佩服!也非常期待在迦葉殿的一些特殊經驗。但是到了迦葉殿的主殿,奇怪?師父上人只是打了招呼並沒有元和妙音淨化,也沒有開示,就說等一下再過來後就走了。接著我們到了迦葉殿內有一處佇立著十幾座蓮花座的地方,師父上人示意可以在上面打坐感受,這時SONA師姐開始靈動,後來她說是諸佛菩薩對 師父上人的禮讚,而我在閉上雙眼後,一邊感受著當時的寧靜,一邊自然的按摩起自己的身體,精準的解除一些身體的氣滯點,我以前曾經請教過 師父上人有關我聽著《無住》專輯時有時會自行運作按摩的問題,師父上人解釋這是我們的本能,隨著音流的引導,會自行的運作。這時讓我想到,在前幾個景點正在等待纜車的時候,我那時正犯著腰痠,而 師父上人突然對我說:「啊你就不會在山頂上請菩薩幫你按摩疏通,只不過要加收錢」,隨著一陣眾笑聲,當時我笑了笑便忘了這件事情,難道 師父上人說的是現在的狀況?因為當我雙眼閉上時,腦海裡一直出現兩個圓圈圈,一個圓圈裡是一位菩薩,另一個圓圈裡讓我直覺的感覺是如來佛,畫面揮之不去,一直不斷進入,相當奇妙。結束了這次特殊的感應,那位在華首門虔誠的男信眾又出現了,在他要求與 師父上人拍照留念後,我們繼續遊覽寺院,而在途中,不知為何,我突然很想趕去 師父上人的身邊,很奇怪,就是心中一股很急切的感受,而 師父上人的腳程變得很快,我們隨行的幾位急跟著 師父上人的腳步,直到跟丟後,才發現 師父上人已到休息的入口處了,後來我記得 師父上人有說明因為某種原因沒有再進去迦葉殿的主殿,不過已經有跟迦葉尊者有打過招呼了。

小憩一會,有一段小故事,我拿著某位師姐請我的巧克力拿給 師父上人說:「師父上人要不要吃巧克力補充體力?」師父上人說:「補充體力是不用啦,不過是可以吃一下巧克力」,這句話聽來平常卻有個味道,先存著吧。接著隨和的 師父上人又開始擔任模特兒供眾師兄姐拍照留念後,一行人大合照完便往下一個地點出發。

 

         《雞足山禪行》小光見聞錄 (中) (3).jpg

(迦葉殿   最佳模特兒:師父上人 攝影:小光)

 

隨著導遊的介紹,我們來到了尼姑修行的地方「慧燈庵」,在這裡因為女淇師姐說前晚中秋晚會時和一些師姐一直打呵欠後,師父上人便為玉賢師姐開示有關淨化的一些理路,說到清理總是要慢慢清,不能一次清得太猛,否則人會虛掉,開示到一半,突然來了一隻體型中等但體態略顯瘦弱的黃狗,給人感覺相當溫和,剛開始撇見牠後便繼續聽法,沒想到當我們要離開的時候,黃狗居然跑去為 師父上人送行,當 師父上人快要走出門口,黃狗便飛奔至門口,先佇立在那望著 師父上人,接著便直接飛奔到 師父上人旁邊,師父上人有撫摸到黃狗跟他說:「乖喔。」接著走了一小段路,黃狗便跑至前方一處,爾後又回頭望著 師父上人,最後,牠就留在原處望著我們一行人離開,含靈蠢動皆有靈性,這又是一個驗證!早晨的護法雞,現在的黃狗菩薩,真讓我有傻住的感覺,我想牠們是示現來救度我們的吧!阿彌陀佛!

後來經過了一段快速下山後,這讓我想到,我似乎不曾看過 師父上人倦怠的樣子,每每都是精神飽滿,結果其實生病了大家都看不出來,這就是真正的超化呀!不被身體所拘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反觀自己,有時若身體有不適感就為自己找藉口休息,師父上人卻不曾因為任何狀況而停止利益眾生,還記得在一次共修時,師父上人其實連吞嚥都有困難了,但整整一個半小時,師父上人沒有顯露任何痛苦的表情,依舊慈悲的為大眾說法,過人的內控能力,令人欽佩!接著我們一行人享用午飯,這裡有一個小插曲,在幾次的用餐地點,我有好幾次跟 師父上人一同上廁所的機會,這是件很小很小的事情,可是讓我感受到聖者的樸實,佛是人做的,諸聖賢、古師大德也是人做的,每個人都可以成聖成賢,而修行所在之處,不是要到山上沖瀑布,不是在山洞裡面閉關就叫做修行,在在處處皆是修行之處呀!師父上人也是如此,走到哪應到哪,沒有任何造作刻意,自然灑脫,無住生心、生心無住,那個味道很像有嗅到這麼一點點了。

接著我們就往大理的著名景點「點蒼山」前進,一路上欣賞著大自然,也把握著這特殊的緣分與師兄師姐們溝通一下感情,並且提醒著自己要跟師兄姐們學習,因為在一個景點中我赫然發現到,在旅途中我總是望著 師父上人,期待著古師大德與當今聖者的交會,聽著古師大德的傳奇事蹟,卻忘了身邊其實也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眼中只有 師父上人,我想這也是一種傲慢吧!也發現到自己的心是一直向外求的,諸佛菩薩教我們智慧,但「悟入」是我們自己的工作,看見、聽見聖賢人的所作所為,那都是教材、榜樣,說白一點,那是別人的境界,與自己無關,真正的學習,不僅是接觸,重點是要自己做到!趕緊把往外馳求的心拉回反觀自省,感恩 師父上人的教導及示現,這個感受是我在禪行之旅當中最重要的心得之一!接著經過了好幾個景點,師父上人繼續隨機說法,繼續應眾擔當模特兒,結束了點蒼山的行程。

 

《雞足山禪行》小光見聞錄 (中) (4).jpg

(崇聖寺三塔 攝影:小光)

 

從鬱鬱蔥蔥的山林色彩轉到了現代都市,我們一行人來到了崇聖寺三塔,這裡佔地廣大,需搭乘電瓶車方可遊歷,在此的重要景點就是讓我讚嘆不已的「祖師殿」,一進門就感受到一股瀟灑的氣息!這裡供奉的是禪宗各祖師爺們,特別的是他們皆是平常人系列的,很貼近,也再次讓我了解到做人的確是可以成佛作祖的。與祖師爺們禮敬後,師父上人的元和妙音出現了,不知是否為殿內建築的關係,這次的元和妙音好悠揚,好似在深山縱谷中唱頌一般,能量非常強大,而且 師父上人唱的音律和平常非常不同,在那樣的音流中,我又感受到了一次清淨平穩的氛圍,那次唱了一段時間,我的心也定了一段時間,這種感覺不可多得,在匆忙的生活步調,有誰能夠常保清淨的心呢?在音流當中的寧靜,好似什麼都沒有,卻又相當飽和,若不是 師父上人的加持,這輩子真的無法感受到人生原來還有這樣子的境界吧!當你人生歷練跟井底之蛙一樣的時候,你想破頭了,都不會知道外面世界的遼闊,師父上人的教育以及示現,就是井口外面的世界入口,原來人生還有那麼高的境界,還有那麼圓滿的生命狀態,如果沒有學習沒有接觸到法,如何能了解呢!難能可貴啊!百千萬劫難遭遇,所言不虛!而遇到了,還得靠自己去真實落實、應證。

這次唱頌的過程中我好似也感受到了地震的感覺,而元和妙音後的說法,師父上人說到了不要只看到祖師爺們外在的瀟灑,他們可是具備著驚人的內控能力,聽著二祖慧可大師斷臂求法的決心,還有六祖惠能大師因為自己的身形過度瘦小,為了完成廚房的工作還在身上綁了一塊大石頭以完成任務,仰望著各祖師爺的相貌,心中萬分佩服!我往往只注意到外在令人稱羨的表象,卻忘了要有真實的扎實功夫,才有無堅不摧的成果,而祖師們求法的決心,為法忘軀的態度,傳法的慈悲,傳承的使命,真是讓我五體投地!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離開了三塔,讓大眾期待的景點到了,口袋中的人民幣準備要出籠了,沒錯,就是血拼的天堂「大理古城」,雖說是血拼,在一覺元這個團體,血拼不是為自己,而是為家人為朋友血拼,很特別吧!從以前的以自身利益為首的價值觀,慢慢轉變為利益他人為人生目標,金錢成了幫助大眾的工具,而不是所追求的目的,布施是因福德是果,這樣的理路,聽了不下千萬次了,在這裡我又深刻的扎下了根!一個小時的自由時間,我們到了導遊小桑想要回饋大家的寸四銀庄,他說這裡物美價廉可打折,感恩導遊小桑的熱心,看了看商品價格,再翻翻自己皮包內的兩百塊人民幣,買不起就算了吧,這也真巧,師父上人坐下來喝茶了,哈哈,機會難得,趕緊過去學習,在這裡說法的當機者為JASON領隊還有為我們泡茶的服務生,當時 師父上人再一次的為大眾開示何為布施,布施是因福德是果,服務生泡茶即是內財布施,師父上人為服務生說法,跟他說因為他泡茶給我們喝,將來會有一筆錢會是因為今天的泡茶因緣而得到的,師父上人說出世法知難行易,賺錢不是投機取巧就會得到,是因為布施的因才會結財富的果,勞力、精神是內財布施,金錢、物質是外財布施,這才是真因,這聽了不下千萬次的真理,在當時灌入了我的心深處,我感受到我生起了比以往更大的信心,因為這次禪行我只換了200元人民幣,很巧的不小心被 師父上人聽到,結果 師父上人的回答更妙,他說:「我帶0元,我去哪都這樣啊,也餓不死啊。」活生生的真理就在眼前,師父上人得到的資糧都是給需要的人、給家人,自己沒有留半毛。再來,洪老師向 師父上人請教儲蓄的問題,當時 師父上人說了一個故事,說前一陣子因為某醫院需要資糧,所以把一覺元的資糧全數捐出,結果沒剩半毛錢,小妍老師緊張地說可是兩天後一筆費用必須支出,但 師父上人只是回答一聲:「喔,不是還有兩天嗎?緊張什麼?」就繼續做他的事情了,小妍老師原本緊張的心也因為 師父上人這樣的回答和緩了下來,就回到自己的崗位了。到了隔天,離繳費期限只剩下一天,小妍老師就擔心了,但是 師父上人依舊一派輕鬆的回答:「不是還有一天嗎?」沒想到當天晚上,小妍老師的親人突然要去拜訪 師父上人,最後包了個紅包,紅包的金額正好就是榻榻米的金額,正當我感到驚奇時,師父上人說其實這樣還有點瑕疵,應該是當天下午裝好榻榻米,剛好另外一個人來拿錢繳費,連過手都不用,不然前一天收到了錢還當了一天守財奴,真窩囊!這是何等的境界,沒有任何煩惱,一切資糧就是這樣來去自如,師父上人就是這麼灑脫自在,真正覺悟的人就是這麼輕鬆自在,學法就該是這樣,自在主宰,毫無罣礙。

收隊時候到了,我們準備回飯店休息及使用晚餐,晚餐尾聲,阿BEN怎麼突然跟另外一群不認識的人打招呼呢?原來他們也是從台灣來的,因知是同鄉人,特別有親切感,這就是人們可愛的地方吧!用完晚餐,就是最期待的晚課囉!這邊也有個小插曲,因為我跟阿杜是最後離開餐廳,因為行李尚未入房的問題,我們看到了思瑜師姐因為要處理團隊的事情,她和JASON領隊都還沒用餐,非常辛苦,在我們安穩的坐在遊覽車上、住在五星級的飯店、悠閒的感受身邊的一切時,思瑜師姐和JASON領隊可是忙著為我們打理這一切呢!一件事情的成功所需要的層面很多很多,要感恩的事情太多太多,細細的回味這一切,慢慢的學習感謝這件事情。行李到了,整理完畢,大家開始往 師父上人的房間移動。

到了房間,師兄師姐們早已在房內佈置空間,做最大的運用,師父上人依舊就指導位子,提醒著大家該如何擺設,待一切就緒,時間一到,晚課正式開始,在師兄姐們的分享中,讓我最印象深刻的的是韻婷師姐,師姐提及到她在迦葉殿的蓮花座打坐時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師父上人說師姐也曾經是逃學威龍,師姐落下了眼淚繼續說著她學法的心路歷程,她說到能夠一同學習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情,當大家在金頂寺休息的時候,師姐聽到各個房間內都播放著 師父上人的音聲,她覺得很感動,因為她的家人並不支持她學法,她只能默默的一個人學習。對此我相當有感,因為我在家中的情況也是如此,只有我一人在學習,雖然父母願意聽 師父上人的音聲,但一同接觸法的時間真的少之又少,能夠一同學習、依眾靠眾的緣份真的難能可貴,尤其是現在的社會,而我現在的工作環境──嵐館街舞教室,夥伴們都是一同接觸聖賢教育,感恩負責人──SONA老師,如此難得的因緣,實屬難得,珍惜並且一同成長,好好善用如此環境是我目前的課題之一。

再來的一段說法中,師父上人有說到爬山的過程當中,是山往下跑還是你人往上走,這句話 師父上人要我們自己去參,感覺很有味道卻一點頭緒也沒有,先存著吧,莫用邏輯執著心思考,放下。另一個特殊的地方就是在最後 師父上人元和妙音淨化的時候,我有靈動的現象,這次比較特殊的是我的手一直在空中比畫著,而五指則是不斷的打著手印,有種是某尊菩薩在結手印的感覺,靈動的狀態隨著元和妙音起落,開始及結束都同一時間沒有絲毫落差,這又是個能量感受的親身驗證,吸收了飽滿的能量,感謝過 師父上人,大家紛紛回房,回房後,不知為何,就像在迦葉殿的感受一樣,我突然很想飛奔到 師父上人身邊有種要護駕的感覺,因此我和阿杜就一同往 師父上人的房間移動,一到房門,奇怪!師父上人怎麼在唱頌著元和妙音?我和阿杜在門外待了大約4~5分鐘後,感覺心中那種急切的情緒消失了,也就回房休息了。事後才知道原來當天晚上 師父上人正為著余瑤師姐淨化,而小妍師姐也提到當時的「不同維次空間的眾生」非常的多,多到有點害怕了,師父上人說小妍老師很久沒有被嚇到了,可見那個數量之多。不同維次空間真的存在,能量也真的存在,因為真實的感受就在我身上發生過,感恩今天所發生的一切,回房打理就寢,繼續期待著明天。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印度行講座(五)花絮

 (台北場)

時間:2013.10.27

地點:太極藝術 

 

印度行講座堂堂邁入第五場,從第一場到第五場開始,時程將近一年,而一年的反芻與發酵,法味正在回甘,而精采還在後頭……

 

印度行講座(五)花絮 (3).jpg

每一場活動,都是一覺元師兄姐羣策羣力而成,各司其職,盡其所能,只為利益眾生

 

印度行講座(五)花絮 (4).jpg

專業,一絲不茍!

 

印度行講座(五)花絮 (5).jpg

瑞騏師兄,業餘拍攝卻有專業水準

 

印度行講座(五)花絮 (6).jpg

牧容師姊 為與會來賓準備餐點

 

印度行講座(五)花絮 (7).jpg

與談人之一 阿雲師姐,為上台準備,努力採排中

 

印度行講座(五)花絮 (8).jpg

講座尚未開始,餐點已經芳香撲鼻,那是李叔叔、李媽媽與台北同參濃濃的愛心, 溫馨而動人

 

印度行講座(五)花絮 (9).jpg

印度行講座(五)花絮 (10).jpg

歡喜布施,施與受皆滿心歡喜!

 

印度行講座(五)花絮 (11).jpg

一束馨香 一室法香

 

印度行講座(五)花絮 (12).jpg

來自四面八方的嘉賓「與法有約」,再忙!也要學習覺者的智慧,幸福人生由此開始……

  

印度行講座(五)花絮 (13).jpg

靜心,與談人(左起)雅聰師姊和阿雲師姐

 

印度行講座(五)花絮 (14).jpg

主持人薏晴師姐帶我們進入覺者的國度,將聖者到印度應化的過程娓娓道來。

 

印度行講座(五)花絮 (15).jpg

透過影片,與會者也彷彿與我們重遊印度,師父上人元和妙音重現,如同法雨灌頂,洗滌心靈!

 

印度行講座(五)花絮 (16).jpg

雅聰師姊分享出佛身血的原由

距離世尊3000年後的靈鷲山,正是著名的「出佛身血」典故發生的所在地。當年提婆達多忌妒世尊的智慧和聲望,因此千方百計設計陷害世尊,雅聰師姊曾經在拜佛時,看見了出佛身血這四個字的化境,當時不解卻感到觸目驚心,在查閱了典籍,了解了之後,卻因忐忑不安而陷入了自暴自棄的心境,幸而 師父上人循循善誘,復而耐心開導,才讓雅聰師姐重拾學法的信心。提婆達多的惡行是邪惡的示演,也是貪嗔癡慢的警示,提醒人們,是否我們心中也都藏著一位提婆達多?

 

印度行講座(五)花絮 (17).jpg

14年前的菩提迦耶寧靜祥和,來自各國的虔誠朝聖者,大禮朝拜、誦經打坐,這無比精進的景象打動了阿雲師姊,14年後滿懷期待舊地重遊,聖地變成了觀光勝地,已不復當年神聖莊嚴,所到之處,磁場紊亂,世尊法像及成道的金剛座處,皆被層層圍住難以親近,原本安排的繞塔經行也無法進行,麗雲師姐不勝唏噓,直呼佛陀被綁架了。

 

印度行講座(五)花絮 (18).jpg

嘉財師兄分享「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的意義

印度行中隨車小弟和司機,為我們演示了何謂「誠敬」,他們對 師父上人的恭敬, 令在場所有人心愧而動容,而「真誠」果真可以超越文字及語言,縱使語言不通也可以直會心靈。

 

印度行講座(五)花絮 (19).jpg

「我有明珠一顆 久被塵勞關鎖 今朝塵盡光生 照破山河萬朵」,人人心中也有一顆摩尼寶珠卻因五欲六塵而失了光彩,祈請 師父上人開示,為我們擦亮自性的摩尼寶珠。

 

印度行講座(五)花絮 (20).jpg

敬聽 師父上人開示,心有所感,各有所得

 

印度行講座(五)花絮 (1).jpg

師父上人開示

 

印度行講座(五)花絮 (21).jpg

感恩~~

 

印度行講座(五)花絮 (22).jpg

太極藝術中心 法寶流通處,覺者智慧與您結緣!

 

 

(高雄場)

時間:2013.11.16

地點:觀止學修中心

 

 

印度行講座(五)花絮 (23).jpg

11/16 印度行()原班人馬 與您相約在高雄

 

印度行講座(五)花絮 (24).jpg

開講前的靜謐氛圍,是最好的靜心時刻

 

印度行講座(五)花絮 (25).jpg

靈鳩山 宜靜師姊分享與大日如來的奇妙因緣~

這可是台北場沒有的漏網鏡頭喔!

 

印度行講座(五)花絮 (26).jpg

專注聆聽 也是智慧的加持

 

印度行講座(五)花絮 (27).jpg

印度行講座(五)花絮 (28).jpg

會後 師父上人的開示時間,是與會者最企盼的重要時刻! 

 

印度行講座(五)花絮 (29).jpg

 講座圓滿結束,主持人感謝所有與會嘉賓,並預告下次活動時間,一覺元與您期待再相會!

 

印度行講座(五)花絮 (30).jpg

伴手禮歡喜相送,妮妮大朋友甜美的笑容是附贈的「無畏施」。

 

一覺元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