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妙音

一覺元 文萃 第 16 期【學修心得分享】

 

依報隨著正報轉

苗家瑞師姐的學法成長分享 

We are the Power to Change 

Reflection of Miao Jia Rui's Dharma Learning 

 

 

文:文萃編輯小組節錄整理

 

 

 

文萃 第 16 期 【學修心得分享】--依報隨著正報轉 苗家瑞師姐的學法成長分享 (1).jpg

 

 

苗家瑞師姐,南京人,20164月初次遇見 師父,隨後跟隨 師父的腳步,學法十個月,便翻轉了過去五十一年的顛倒人生。20172月,苗師姐千里迢迢從南京來到台灣,跟隨師父身邊學習。33日,離開台灣前,她在高雄MUYA Space做了一場精彩的學修分享。八十分鐘的分享,苗師姐沒有預備講稿,字字句句出自深深信願力,正量強大,聽聞者歡喜受益。有同修者如斯,是我們的大菩薩。以下擇錄苗師姐的證轉自述,願我們一起從中學習。

  

顛倒的51年──正報隨著依報轉

我來自江蘇南京,生長在文革動蕩的年代,有著人人稱羨的工作,是國家公務員。自小生長,物質生活還算豐裕,但父母、家庭並不和諧,即使後來我逃離了這個家,結了婚,成立自己的家庭,仍是不和諧,跟先生、兒子都有很多對立衝突,好像怎麼努力都沒辦法解決。看見別人開心我就開心,看見別人不開心我就不開心;即使想樂善好施,幫助別人,但常常去做了,好像也不如願,明明是為對方著想,卻得不到對方的理解,肯定是自己哪裡出了問題?但也不知道問題在哪?如同 師父上人所說,隨業流轉很多年,卻不是自己想要的。有一天,發現自己不想要這樣的生活,一念生起,在2014年那一年提前辦了退休,開始追尋所謂的生命成長……

 

初見師父,就想給師父磕頭

20164月,我在武當山學習太極拳,一個奇特的機緣,跟著小紅師姐去見了 師父,那是 師父要離開武當山回台灣之前。初見 師父,感覺 師父好慈悲又灑脫自在,就想給 師父磕頭。那時的我有在讀經、持咒,師父說我太雜,沒基礎,萬丈高樓平地起,要我誦《十善業道經》,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當時 師父跟我這樣說,我就信 師父了,肯定這樣做一定可以!在武當山的一個多月,開始做定課,誦讀《十善業道經》,並記住 師父說「要不斷重複!」這樣做了之後,就體會到改變的奇蹟。平時常衝突對立的兒子,母親節時突然打電話來給我問候和祝福,我真的嚇一跳!而我自己脾氣變好了,與先生的緊張關係也沒有了。師父說的,真的可以印證!

 

要把師父的說話行誼,都裝進自己的腦子裡

20169月東北行,是我第一次跟隨 師父參學。雖然對佛法有許多不明白,但就是不斷持續去做。那時,自以為可以拜師了,因此在東北千山時,透過小妍老師祈請 師父開示有關拜師之事。那晚,月光皎潔,師父慈悲開示,我跪著聽,卻淚流滿面,很慚愧什麼都不明白就想要拜師。師父的開示讓我知道進佛門不是要形式,是要入心的。為什麼要入佛門?就是要有願!那我還不夠,要繼續努力,當下給自己暗暗規定:三年內一定要拜師!這個願促使我更加精進,加大力度,更深入 師父的法寶,要把 師父的說話行誼,都裝進自己的腦子裡。而這次拜師的開示把我引領往「眾生無邊誓願度」的方向去,是學法的一個轉折點。

 

文萃 第 16 期 【學修心得分享】--依報隨著正報轉 苗家瑞師姐的學法成長分享 (2).jpg

 

我要把我的這片淨土淨回來

201611月,在九華山地藏菩薩道場,是第二次參學,這是從未有過的震撼!師父不僅要解決我們的問題,還要解決不同時空眾生的問題,一路上 師父好勞累!在烏鎮分享會上,我淚流滿面,當下一個願就出來了:「要做師父的護法,不要讓 師父那麼勞累!」這個願一出來,又讓我知道自己的精進度又不夠,更要跟隨 師父的腳步,一步一腳印,往下一個階段去落實。因此,回去後精進程度又更加不同。不斷落實的當中,知道不好的,就把它丟掉。一下這個出來,一下那個出來……師父說都不要管它,「但盡妄情,莫更覓真」,一直把 師父的法持在裡面就好了!

這以後,我一直安住在功課中。直到20172月,有了普陀山觀音菩薩道場之行,這是第三次參學。在普陀山,有一次,師父唱頌音聲,卻當下被一和尚喝斥,我心裡很難過,當下感到不能讓 師父再那麼累了,這些應該我們來做才對。埋怨是沒有用的,我要好好修,我要把我自己的這片淨土淨回來,因為我淨回來,那我周遭的人就會和諧!大家如果都能這樣,那 師父就不會這麼累了。我今生一定要成就無上道,追隨 師父的腳步!

 

依報隨著正報轉

依報隨著正報轉!我分享的第一個依報是身體。身體,這是個假體,但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執著,不斷依妄延妄。201610月我出了大車禍,兩車相撞很嚴重,都撞毀了,但出事的當下,我的心很平靜。對方看來很嚴重,可是到醫院照片子檢查,竟什麼事也沒有。而我事後發現自己腿腫得很大、很痛,趕快給腿聽〈無住〉,就沒那麼痛了。這時離去九華山只有十天,在床上躺了五天,師父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上了九華山,或爬山,或跪拜,都沒事!但回去後還是覺得痛,還是依妄延妄,這是我學法不夠深。

20171月,我得了帶狀皰疹。過去因堂姐曾得過帶狀皰疹,很痛苦,治療了大半年才好,所以我丈夫特別緊張,但我說沒關係。疹子一直冒出來,除了天天跟它說四句話(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我對自己說:「以前造的業要受,之前抱怨太多,要受的!」疹子每天都冒出來,但我並不感覺痛,也不擔心,一直到第十天才開始停止冒疹子,第十五天便痊癒。我丈夫豎起大拇指:「苗家瑞,你太了不起了!」原來學法深了,便能放下身體這個假體,所以一點也不覺得痛。

第二個依報是周邊的人事物環境。我和丈夫是有很多矛盾、衝突、對立的,包括孩子也是一樣,現在都在轉。從武當山回來,我開始靜悄悄地在家裡放音聲,放 師父照片,一步一步緩著來,不能著急,不讓丈夫起反感。慢慢地,先生也都接受音聲。而看到 師父的照片,他說:「這是毛澤東耶!妳好有眼光!」毛澤東是先生的偶像,這是他對 師父的讚美。先生所知障特別重,但聽我說起 師父的教導,說:「對,要向內修,修正自己的觀念、行為,這對耶!改不好的個性,這跟你前面碰到的不太一樣喔!」我趁機跟他說:「那你也要學喔!」先生很優秀,是單位領導階層,所知障特別重,但在證轉上也有許多有趣的事。

 

文萃 第 16 期 【學修心得分享】--依報隨著正報轉 苗家瑞師姐的學法成長分享 (3).jpg

 

其實跟丈夫相處頗難纏的。但 師父說:「要把自己的心量變大,龍困淺灘,有了水才能起來。」師父說什麼我就做。與先生相處,印證學佛就是「忍辱」,「讓」!此次從普陀山回來,先生說要跟我學拜佛,這太不可思議了!他身體不好,以前我要他拜,他沒理我。以往我老愛下指導棋,他不聽我的,現在不要他做什麼了,每天誇我好得不得了。在春節前,他看我每天很精進,說我太辛苦了,早飯不要做了:「你這麼精進,你不成佛,誰成佛啊!你成佛後,也要帶上我,我也要成佛。你去哪裡我也要去!」

 

體悟「一心」的美妙

從九華山回來後,師父要我加強功課:拜佛!每天拜佛,一直拜到今年二月初,有一天,不知不覺拜了三個多小時,當下突然那個「一心」跳出來了!就像 師父之前講的「喝水也能成佛」,那時都不明白,這時一心出來了,才恍然大悟:生活處處是道場,每時每刻都可以修自己的定靜功夫,真是太美妙了!「空有不二」一下子出來了!師父說,如果沒有這個「不二」境界,是很難契入佛法,往一乘諦去落實。我體會到「真空妙有」是如此美妙!「無所住行於布施」,就是這個樣子!我以後可以在生活中處處去練自己的定靜功夫。如果不是 師父要我拜佛,也不會有這一心生出來。

 

原來如此!這一步不做,下一步就沒有!

而這個一心出來,就冥合了「普陀山觀音菩薩道場之行」的表法。一心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一體觀。我若沒有一心出來,那普陀山的信願力也提不起來。如果沒有這個心出來,要契入下一個佛法境界就達不到,師父慈悲,知道我這個階段該在哪一步落實,才可以再深入下去。「我要做 師父的助教,去說我如何學習佛法,如何一步一步過來的。」要幫助 師父去利濟蒼生的這個念出來了,原來如此!這一步不做,下一步就沒有!

現在回想起來,學法這一條線就這樣串起來了!心,原來不知道在哪裡,現在知道就是要跟隨 師父一步一腳印去成就無上道,這條路特別清晰在我面前!遇見 師父,慢慢轉,依報隨著正報轉,做好我自己的本份,不要管別人,不好的我就丟,就這樣一步步深入。

 

  延伸閱讀 : 文萃第16期【學修心得分享】--依報隨著正報轉 苗家瑞師姐的學法成長分享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覺元 文萃 第 16 期【弘聖上師開示】

 

只要你是來真的,命運就真的會轉!

Once Your Mind is determined, Your Destiney will Certainly Change  

  

一覺元 文萃 第 16 期 【弘聖上師開示】 (1).jpg

 

「只要你是來真的,你的命運就真的會轉!」所謂是「至誠感通」,學佛其實沒有什麼門道,就是練家子的態度,真正用真誠心去接納一切諸佛菩薩的教誨而已,那麼那一個真誠心起作用,就是延展到所有的你的一切正確的行誼,那麼它是一個關鍵。

在「行」的範疇裡面是簡單的,可是在「解」的範疇就不一定是。佛法告訴我們真理是「知難行易」,剛好跟我們世間人常常掛在嘴邊的「明明知道,可是做不到」相反,那麼那一個「知道」,其實都是我們的意識型態的解讀,那個不是所謂真相的知道、明白。所以佛法在在處處,用一個「佛」來代表,也就是用一個「覺」,用一個「明白」,用一個所謂的「徹法底源」的這個理解,去做一種所謂的先導。佛有一句話叫做「智為先導」,那麼這一個先導也是一個皈依、終究,所以你看學佛第一個,就是所謂的三皈依。三皈依的第一個,皈依所謂的覺,皈依所謂的佛──「覺而不迷」。事實上如果從《華嚴》的概念去修持,我們這一個基底的直心、深心、悲心,圓滿具足的狀態底下,你皈依一個覺,你即已證佛道,當下就是證了。

那麼為什麼我們現在知道這一些話頭,這一些術語的解釋的闡述,我們也常在行事上去所謂的自我認知,我明明有,那為什麼我的生命狀態,還是無法去體察,跟去真實的如佛的生命所受用的那樣子著實?因為就我們前面講的,因為我們不是來真的!所以,以前常常跟很多同參講,這邊是練家子的練功場,既然是練家子,那個「真」就不能沒有。你心一念不真,你就無法回歸所謂一真法界,你就沒有透過一真法界,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機緣,那麼這是一個非常可惜的事情。因為我們本來的生命,就具足無上正等正覺的質性,我們本來就具足這個質性,卻沒辦法回歸、受用、彰顯,那不是一個很可惜的事嗎?所以「但盡妄情,莫更覓真」!是不是不要有一個「真」的想法?也不是這麼說,是眾生依其修持的歷程,該怎麼樣就怎麼樣,你該階段性有一個方向指引,有一個目的性的時候,你就要去階段性設置這個目的性。那麼,當你成就了這所有目的性的過程的時候,你頓然發現根本沒有目的,那時候你就不用多此一舉再加一個目的。

所以階段性為什麼要叫著佛弟子發願,佛法也告訴我們「不發菩提心,不能成佛道」。從一乘諦來講,菩提心本自具足,何來發不發的問題,對不對?可是你看我們現在高妙的,聽起來很怎麼樣?很優越,那麼也很暢快人心,可是我們沒有具足這個萬丈高樓平地起的這一步一腳印的踏實,我們就永遠回歸不了!回歸不了,那是因為我們的妄見。所以期待我們在這個時代修持,尤其「在家」,必須要有更大的氣魄,更大的決心,去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必須還得做到比所謂形式、形制上的「出家」領域的修持,更為的深刻。這個是你們有緣,來到這邊的一個特質,有這個特質,希望也能夠去符合,而不要錯失這個良機。

 

一覺元 文萃 第 16 期 【弘聖上師開示】 (2).jpg

 

那麼這一個做法,在當今,你一定也會引來很多的異樣眼光,這時候才能考驗你的知見的定見。你在知見正確的前提下,你的定見有沒有辦法維持住?沒有辦法維持住定見,也就是沒有禪定功夫。這時候我們不講所謂坐在那邊坐幾天,坐十四天、坐半個月、坐二十天,乃至於兩年、三年、五年,坐在那邊落於空,所謂的「無記空」這一個生命狀態,或者是「墮無為坑」。我們講求的是在生活當中「滾滾紅塵,歷事鍊心」,去鍛鍊出練家子的佛性。這一個佛性也就是我們原有的金剛佛種,把這個金剛佛種給澆燃,讓它發芽,成長茁壯,最後還能去什麼?還能去開花結果。這個佛種也許你只澆到一棵,可是「春播一粒種,秋收萬擔糧」,你的作用是無窮的,必須得回到這一個不可破、不可壞的金剛體性,那麼這一個金剛體性的第一步,也就是我們的真誠。所以佛家講至誠感通,「通」是一切的萬象無所障礙。那麼一切的萬象要無所障礙,你得回歸本體的真誠,所謂的不起心、不動念。那麼不起心、不動念,透過我們有為的這一些良善,這一些所謂的自卑尊人,這一般能夠看得到的行誼,如布施、如忍辱、如持戒,統統是從這些所謂的在佛法上講比較低標的一種形容上著手,那麼這時候高低不二,一多不二,一切都處於這個不二法門裡面,你就真正入佛門了。那麼,入佛門才是開始而已喔!為什麼講到這麼高的標準入佛門,因為我們只要不入佛門,我們永遠談不上學佛。

 

 

恭錄自 弘聖上師 20173 3日 於「依報隨著正報轉」人生講座開示

 

 

✨ 延伸閱讀 : 文萃第16期【弘聖上師開示】--只要你是來真的,命運就真的會轉!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覺元 文萃 【第十六期】 

2017年6月出刊

The 16th Issue of Yi Jue Yuan Digest in June 2017

 

一覺元 文萃 【第十六期】 (2).jpg

 

文萃 【第十六期】內容簡介 

 

弘聖上師 法語

 

一切眾生如果有痛苦的人生

就必然是什麼?迷失了自己

他不是跟外在的人事物有關係

而是自己的迷失

所以學佛學一個回歸

回來覺悟而已

不要再去延妄

把我們的迷失不斷的擴展

這件事情是一個佛弟子最冤枉的事情 

 

--恭錄自2017/3/3依報隨著正報轉人生講座

 

 

 弘聖上師開示

只要你是來真的,命運就真的會轉!

 

 🔸學修心得分享🔸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依報隨著正報轉--苗家瑞師姐學法分享

這般「用」心--了凡四訓學習分享

 

精彩全文延伸閱讀:

【弘聖上師開示】--只要你是來真的,命運就真的會轉!

【學修心得分享】--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學修心得分享】--這般「用」心

 

 

一覺元 文萃 【第十六期】 (1).jpg

一覺元 文萃 【第十六期】 (3).jpg

 

《一覺元文萃》以三個月為一期的方式發行

每一期內容含括了「弘聖上師法語」、

同參們的「信而有徵」

或是「學修心得」以及古聖先賢的德育故事。

讀者歡喜展閱,契入感悟之法句中,

信受奉行,一門深入,長時薰修,

必能感應道交,心生法喜,受益匪淺,

共同踏入學佛的殿堂,圓滿成就無上大法。

 

 

【一覺元文萃出刊—因緣】

 

因緣會遇,開啟了明覺正法南傳的契機。

馬來西亞同參喜逢一乘圓教法雨、求法殷切、至誠感通,20136月 弘聖上師應當地同參熱情邀約,殊勝的馬來西亞弘法之路於焉成行。

馬六甲民眾,純善樸實,禮敬諸佛菩薩,「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師父上人應機教化,同參大德欣聞法味,歡喜諦聽,當地賢達陳玟生拿督領受正法,蒙受法益,發心護法、弘法,祈願法雨廣施,澤被馬來普羅大眾。

有感於馬來西亞同參求法若渴、常轉法輪之學法信願,師父上人應眾生所請, 遂有《一覺元文萃》之誕生。大馬同參善緣深厚,求法得法,以真誠信願感得《一覺元文萃》期刊之發行,以此接續 弘聖師父上人法緣,亦為正確學修態度做了真切的表法。

 

 

*****歡迎流通 隨喜功德*****

TO REJOICE AND FOLLOW IN MERIT AND VIRTUE

 

  🌟 歡迎至全台 北、中、南各區法寶流通處恭請 🌟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