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妙音

2014629日 明覺法堂(台北)

弘聖上師說法講紀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in Taipei, Taiwan 

on June 29th, 2014

 

2014年6月29日 明覺法堂 (台北) 弘聖上師說法講紀.jpg

 

時間:103629()14:00~15:30

地點:太極藝術(台北市士林區福華路1202)

                                        紀錄組恭敬整理

 

「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那個娑婆亦即堪忍,我們現在的末法時期,也就是所謂的五濁惡世。我們現在的眾生,既活在堪忍的世界,又活在五濁惡世的時期裡面,總不離一個「苦」字,一個「煩」字。這些煩惱、憂慮、牽掛揮之不去,統統來自於我們的累世累劫錯誤的起心動念、錯知錯見,這些觀念思想行為的一種失衡,不如是,如是我聞啊。我們現在就是「不如是」,所以產生了所謂的這些病意的一種生命狀態。如果以比較高等智慧的生命體來看待我們,我們都是一種病體,這種變種人是屬於那一種越變越沒能力的那一種人。但是看電影時,變種人似乎都有特異功能,對不對?現在我們卻越變越差,本來有圓滿的德能相好,被我們越變越慘、越變越糟、越變越髒。

那一天才跟幾個神交流,想到以前四禪師來的時候,常常跟我們說,祂常跟我說:某某某啊,趕快,趕快離開這個世界,你不知道這個世界的人多麼的髒,人髒死了,髒死了,祂是用這樣的口氣,人髒死了,髒死了。所以一旦有人出現在祂旁邊的時候,祂都會這樣,畏畏懼懼的,就只有我跟你(指四禪師)不一樣啊!我們要「堪忍」,要忍受一下。所以你應以什麼身得度者,則現以什麼身,做為一個教育者,其實每一個人照理上來講應該都要發心,去做一種教導發育的事情。「教」是一種「隨順眾生」的一種分享,流衍出去而已。而「育」發育這件事情是,眾生自自然然吸收到正確的知見,消化了之後,往上提升的一種生命自然的現象。所以教育並不是一個特別,或者是我們一般講的特別有優越感的一個事情,其實只是一種本分。那麼在教「外」以前必須要什麼?教「內」,所以老祖宗教導我們什麼?「正己化人」,克己復禮致祥和。第一個世間要祥和,你的內在一定要祥和、調和,這個叫做無量的無上正等正覺、無量的清淨平等正覺,也就是我們的自性本然。那麼這一個美好的德能相好是我們的本能,剛才講的,我們就是從這一個地方,開始迷失了,開始變種了,越變越奇怪。乃至於現在又有什麼基因改造的,變得還不夠還要再繼續用主動意識再去變。現在的人很痛苦,很多人不能理解什麼叫五濁惡世?世尊當年也講這個時代,末法時期叫做「飲毒食苦」的時代。耶!這個時期特別好懂,飲毒食苦啊,飲喝的就是毒,但不是說這一杯啊(師父指講桌上的茶),這一杯應該沒有啦。吃的就是什麼?苦啊,你看我們現在只要進去便利超市,哪一罐飲料沒有毒的?可是我們習慣成自然了。

那一天正男跟我分享一個問題,他說吃雞蛋有沒有問題啊?當然我知道許多人吃素的前提下,雞蛋有一些考量。對以前吃素的人來說,雞蛋它當然是葷,因為以前雞蛋不像現在飼養的蛋雞,牠們就是土雞,然後生出蛋來就撿拾取用。有一些土雞可能受孕,所以那一顆蛋裡面就不是一個純粹的蛋白質物質,牠孕育一個生命在裡面。廣義來講眾生,那個蛋也是眾生。從廣義來講,沒受精的蛋這一種眾生,跟植物的眾生也是無二無別,乃至我們吸的空氣都是眾生。吃素的人就會有這種忐忑,來到這個時代可能比較沒有以前的人的這種忐忑。所以以前吃雞蛋、鴨蛋等於吃葷,所以吃素的人就要去避開,因為他有持戒,持戒的人總是不可犯戒。來到這一個時代好像安全了,因為都是蛋雞,所以就沒有吃到葷的一個顧慮,可是現在的人卻有吃到抗生素的顧慮。所以抗生素這個顧慮,可能還比起我們吃素的這個心,還要有一些雜染。可是抗生素也不只是在蛋裡面而已。

那一天我看到一些新聞報導,它就在講現在我們吃的……,美國還是歐美國家啦,基因改造的生物科技很昌進。其實生物科技越昌進代表什麼你知道嗎?就是大自然法則被破壞得越嚴重的時代。因為改造基因,改造了嘛,基因本來就是一種自然律,自然律就是所謂的因果。那我們來到這一輩子有一些缺陷,也就是過去生在造作因的時候有些錯誤,所以來到這一輩子結的果,那個業力顯現會有一些缺陷。這一個缺陷,是我們應當用一個正確的態度去接納它,接納之後你才有機會去消這個業,這個錯的能量。消了之後再把它轉化,你再多造善因,正確的原因,所以命運這樣改。

然而我們現在不是這樣思維,我們不願意造善的因,我們想直接把缺陷去除,再用我們錯誤的巧思,巧思好像很好對不對,前面加個錯誤喔,錯誤的巧思,然後再去改一改,兜一兜,補齊不足。你看天下哪有這麼簡單的事情?你生生世世造作的業力可能……,假設造了三輩子好了,三輩子造惡,結了這輩子的一個惡果,然後我們要用基因改造的技術。才幾年啊?幾年的時間就把所有好幾輩子的業力給化除掉,就一個公平交易的法則來講,好像不甚公平。所以我們現在人習慣了什麼?不勞而獲,習慣了這些之後,古人說: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我們想要有白吃的午餐,所以經常會拉肚子,這一個基因改造的理路就變成這樣。

歐美國家現在用基因改造的技術去改造一些植物,植物就有抗病蟲害的功能。有了抗病蟲害的功能,短時間內它的收成會比較好。聽說只要這個農藥一噴過去,它就有抗農藥,所以它不會死掉。假設是玉米好了,它就不會死掉。可是雜草全部死光光,昆蟲全部死掉,土壤也遭受破壞,剩下的就是玉米還活著,請問你敢不敢吃這個玉米?可是我們現在很多人都吃這種基因改造的玉米,而不自知啊。為什麼會抗蟲害?因為它有蟲的抗體。玉米裡面有用蟲的基因跟玉米兜在一起,植物卻用蟲的基因。如果從吃素的人的角度來判別,它已經含有葷的因子了,蟲是不是葷?吃素的人吃了毛毛蟲,還能說自己吃素嗎?

現在很複雜,所以叫五濁惡世,污穢糾結在一起,所以讓我們一般沒有一些通力跟深度的佛學涵養的人,學佛涵養啦,這樣比較好,佛學不太好,學佛涵養,學佛有修,佛學不一定有修。所以有學佛涵養的人他很難釐清這一個問題。總之,現在的吃素狀態也夾帶很多葷的基因,造成縱使是吃植物也都是吃葷了。因此現在持戒的人很辛苦,持不殺生的戒非常辛苦。再者,整個地球環境都破壞,其實這一些植物本身也是有問題。我們再拿這個破壞大自然法則的心,產生的這個現象,再去想要回過頭來,養我們的身心靈,所以了不可得,因為它不相應。所以我們現代的人有越來越多的奇奇怪怪的疾病都產生了。奇怪的病出來,為了好溝通就要定義名字,就有以前從來沒聽過的這些奇怪的病的名稱。我小時候沒聽過癌症啊,慢慢長大有癌症,以前我又分不清楚「癌症」是不是跟「炎症」不一樣,結果是一樣的東西,程度不一樣。還有一些奇奇怪怪根本叫不出名字的,這也就是整個大自然法則被我們人類給破壞掉了。大自然法則很多人狹隘的想,以為是這些大草原、青山綠水,其實不是啊,那個是大自然法則的一個現象而已。所以我們現在的人不是常常假日都要去踏青嗎?親近大自然?你從這個角度,現在哪裡有大自然可以親近?沒什麼大自然可以親近。真正親近大自然就是什麼?你恢復因果理路,你去了解因果是怎麼回事,你的身口意,依著因果的原則原理去什麼?落實,這一件事情你就本身親近大自然了。

那時候的親近還是一個方便說,因為親近還有一個對象,其實那時候你就叫做大自然,你這個人叫做大自然了,所以你走到哪裡都在親近大自然。所以學法要快速成就,改變自己的人生,得要從義理著手。我們現在的人義理不好懂,因為沒人跟我們解釋,自己的悟性又不夠,所以常常在事相上捉摸。事相上捉摸就會有盲點,有不知道的地方,而在不知道的地方忐忑不安叫做「疑」,你不確定叫「懷疑」。所以「疑」是菩薩最大的障礙,菩薩在修持成就當中最大的障礙就是懷疑的疑。菩薩尚且最大的障礙都是懷疑,我們眾生豈不是?所以我們如果用著「不確定感」去學修成長,我們是生生世世不得成就的。那麼「成就」一般人不一定有關痛癢,另一句話叫無關痛癢,所以把「成就」兩個字換成大家好懂的,可能有切身的,就是所謂的「受用」,得不到利益這件事情。

我們皓首窮經花了一輩子的時間去學修成長,最後得不到好的受用,不是很冤枉嗎?所以這些事情都是人類依於貪婪的建構上,去運作的人生產生的現象,跟這些理體的變質。所以為什麼當今必要之急,就是恢復古聖先賢的教育,把這些教育趕快重拾回來,那麼我們就可以恢復大自然法則,我們每一個人也就是大自然。就不必往外去篩選,去望東望西。那麼在這個娑婆世界,五濁惡世裡面,眾生耳根最利,所以在這個時代、這個世界,依循著音聲的方法門徑,是一個很特別的路徑,也是一個很相應,很容易契入的方法門徑。為什麼呢?就基於眾生的耳根利,耳根利就是我們的五根、六根這些質性,耳根利就是最敏銳的意思,其他的感官都有些遲鈍,這是娑婆世界眾生的特色。所以佛出娑婆界,還告訴我們「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一切眾生的不能成就,生命不能得到好的受用,都出於什麼?源自於「不清淨」這一件事情。所以文殊菩薩揀選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還教著我們「清淨在音聞」。這個娑婆世界我們的耳根最利,所以用什麼方法讓我們清淨是最得利的,那就是:音聲。可是這個音聲不能狹隘只是在一般人所謂的「發出來的音聲」這一件事情。畢竟後面還有一個「返聞聞自性」,才能「性成無上道」。

「欲取三摩提」,「三摩提」就是一種「得定了」、「超越了」、「開智慧了」的意思。你要得到這一件事情,智慧相對於煩惱,換言之就是說,我們要在人生裡面得到「沒有煩惱」這一個生命狀態。「實以聞中入」,這一個「聞」就很重要了,就用我們的根中性,耳根去對待。不是在一個耳識的層面,深層的一個角度,也不是說好不好聽而已,而是要回過頭來,簡單方便講叫聽內在的聲音。可是世間人有對法的概念,一講聽內在的聲音又跟一個外在對立,這樣又不對了。所以如果有對法,就不是真正的佛法,就不是真正覺悟之法,人生如果不是親近真正覺悟之法,也就不會得到遠離煩惱這一件事情。所以在這種音聞的受用裡面,就是教著我們接受,用耳根去接受,不要去思維、不要去想、思考、不要去判斷,只要去感受就好了。長時這樣子做的時候,我們心容易平靜下來,當然階段性,階段性剛開始,我們心不定的時候,不善用這一個方法的時候,我們就慎選,可以藉在外在他力的運作的時候,容易讓我心比較平靜的這一個做法。好比說你們要聽音樂啊、聽歌啊,也要階段性選那種我們一聽就覺得比較舒服、平靜的這種東西,不要故意去找那些吵吵鬧鬧的,一聽神經好像就會繃得很緊的這種音樂。

譬如說以前常常去看演唱會,我們剛才也好像是演唱會,不知道會唱那麼久?之所以提演唱會這個事情就是,我們也從來沒告訴諸位說,當你們聽元和妙音耳根圓通的音聲法脈的時候,一定要閉著眼睛。你們在座有沒有人?要求你聽的時候一定要閉著眼睛,你們還合掌,好恭敬喔!我有時候唱得自我陶醉時,看到各位都好恭敬,我就不能敷衍你知道嗎?感應道交絕不失時,是你們的督促力量。從來沒有人要求你們,可是你們為什麼會這樣?你們有沒有想過?不想當然好,不想落得清淨,可是有時候在一個教法上要去思維一下,那個是方便講,思維一下就是讓我們不會不清不楚,可是清楚了之後,還是得放下。一般我們去看演唱會,就看見大家在那邊甩頭、起乩,你知道嗎?你不會覺得那個場景很像嗎?譬如說你站在後排,前面一聽到指令:神來了,趕快起乩。所有搖滾區的人全部都起乩,大部分都是武駕,只是差在你手裡拿著螢光棒而已,不是鯊魚劍,你知道嗎?鯊魚劍旁邊的大家都流血了。大家依照一個指令就跳起來了,那個就叫做觸動、擾動,讓我們的心越來越浮動。所以自自然然我們遇到不同外力的磁性,就會勾引我們內在的種子。

我們每一個人內在都有所謂的善根種子跟惡根種子,那麼什麼叫善、惡?我們現在講的是對法的善,不是所謂「人之初,性本善」那一個離兩邊的完美無瑕的善,不是。那麼這個善,我們行善,內在的善根種子被觸發出來的時候叫做行善,而行善我們就會升三善道,未來就升三善道。三善道是什麼?人、天,天為什麼叫三?這時候通常把阿修羅放進去,天道的阿修羅。所以人、天、阿修羅加上,那麼天有二十八層天,很細微的還有很多,總之就是升到這邊,六道輪迴比較享受的一個世界,就可以過著比較舒服的日子,升到這邊,大家很喜歡,可是你看還在六道輪迴裡面。那我們內在的惡根種子,被外在的惡緣觸發了,我們就墮三惡道:畜牲、餓鬼、地獄,很煩惱也不能解決的不好的、痛苦的日子。這個善、惡被觸發出來,依照世間的緣它還不能超輪迴。所以如果從這個角度,我們選的音樂還在這兩邊而已,也不是所謂耳根圓通的一個宗旨。畢竟,佛陀興出於世間,做一個九法界至善圓滿的教育的目的是為什麼?祂不是教著我們要去善道享福的,享福的另外一個解釋叫做什麼?消福。因為我們有福報,我們執著福報,所以讓我們生命靈性不能提升、不能超越輪迴、不能永脫痛苦,所以要把這個福報消掉。消掉沒了,你就不好執著了啊,不好執著就容易放下啊,容易放下就超生了。可是眾生偏偏會因為沒有福就痛苦,因為執著那個沒有,執著沒有就嘔,所以下三惡道。下三惡道就是什麼?受苦的啊!受苦就是消惡業,所以惡業消了,也就不痛苦了,也就再往上提升了。所以提升、向下,提升、向下,那個完全的執著沒斷除就不是了!。

所以聽到好的音樂,美好的音樂,讓我們善根種子啟發出來,不是真正的這個所謂的「清淨在音聞」,善還有一個動心,清淨沒有動心。所以聽到那些比較負面的音樂、吵雜的音樂,會把我們惡根這個悸動,這個要講到科學家講的那個波動現象了。我們這整個世界並沒有物質的存在,物質的存在是所謂的念頭起用的波動現象。然後它指導著所謂的微中子,微中子的排列組合的一種震盪波的一種現象,產生的物質現象和精神現象。越激烈的就表示世界的形形色色越多,形形色色越多也代表著什麼?煩惱、憂慮、牽掛越多。這個波越平緩,也就是這個心境指導微中子的波動越緩和,越緩和也就是什麼?越匯歸,匯歸叫合。當合的時候,我們的煩惱、憂慮、牽掛就少了,有這麼一個理路。可是它沒有達到完全的平,因為只要還有起心動念,就沒辦法。

所以聽到善的音樂會讓你往好、歡喜走,他的歡喜又不是一種喜悅,那個「悅自心中來」的現象,而只是一種快樂,就是屬於善道。那麼躁動的或者是悲傷的,昨天好像看新聞有看到金曲獎,在播出療傷系的歌手,名字不好講啦。我聽了就是加深悲傷,怎麼會是療傷系呢?你聽到他唱歌,唱的內容跟旋律都很悲傷。我不知道現代人的概念就是這樣,去KTV唱歌,我失戀了,點一首失戀的歌,很多好友陪伴著,大家拿著麥克風,一邊唱一邊哭,然後安慰啊!安慰……,哭哭哭哭完了,你的失戀的感覺也沒有不見啊。只是點一首歌來加強我失戀的感覺,這樣怎麼來療傷?那個叫做什麼你知道嗎?你本來很痛,我不知道很多人有沒有這種經驗,蚊子咬到很癢,癢到一直打它,打它這個痛感壓過癢感,對不對,所以你覺得不癢了,可是他卻更痛更慘啊!有的是會痛,現在打得更痛,就忘掉前面那個痛,你看不痛了,這個不叫療傷,這叫轉移而已,轉移。那麼,這個有時候加深了,就是佛家講的那一句話叫做「習苦為樂」,你加諸了更多痛苦讓你忘記前面那個痛苦,前面那個痛苦並沒有不見啊。你在退痛苦的時候更慘,你多一個加上去的痛苦退嘛,退掉你又回來又發現前面那個痛苦,所以這個就不叫療傷,真正的療傷是化解的意思。

所以你聽了一首歌能夠讓你豁然開朗,明白了、放下了,那麼就解決了,這個就超越了善惡法。所以基本上耳根圓通最最基礎要以這個為起標,這個還不是它的本意。「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體」,祂不是只出娑婆界,教育著眾生,剛講到,佛陀在九法界至善圓滿的教育為什麼?是教我們幹嘛,其實就是教著我們,了透宇宙人生的真相。了透了之後,你明白了,你就沒有任何九法界的痛苦,這時候是九法界喔,已經不是狹隘的六道輪迴了。所以佛法本來不講六道輪迴的,佛法偏偏又開放、包容、尊重一切的眾生的生命現象的存在,要不然怎麼會禮敬諸佛呢?禮敬過去佛,固然已經成佛了,禮敬當今佛固然也成就了,那禮敬未來佛呢?未來佛是什麼?是眾生還未成就,為什麼還要禮敬?因為他有佛性所以禮敬他。他沒有彰顯出來的佛性,那個習氣深厚很惡質那部分呢?尊重,對不對?尊重。尊重現象,因為存在即是合理。

所有的眾生皆因著因果關係而顯於外在的現象。所以如是因,如是果就叫做合理,只是他不一定相對正確的生命叫做好。所以就是在這一個空間,正常的角度裡面去努力爬升,讓我們成就為「正確」。可是,如果你不能接納原來的「非正確的正常」的話,你心裡就有一個污染,你就沒辦法建構在正常的基礎裡提升變成正確,我們就沒辦法了,只能永遠在六道輪迴的錯誤。所以六道輪迴最早在這個地球,應該是當年的這些瑜伽行者,古印度瑜伽行者,跟這些印度教、婆羅門教,這一種深度修行禪定的這些修行者的一個親證的一個境界,可是他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當年釋迦牟尼佛應著如是感而如是應,來到地球,教著這些高度的修行者知其所以然。應知其所以然,所以他才有再超越的機會,否則就會被蒙蔽。他了解了,原來這是依妄起用,妄裡面最深厚的執著起用的世界,才有這個六道輪迴。所以佛本來也不講這個,因為六道輪迴是善惡法,佛法是覺悟法,覺悟是離兩邊的,善惡、是非、對錯,沒有這邊,這邊丟掉,丟掉不是要除以二再來一個中間,不是,中間又是一法。

所以,妙哉它的言詞叫「兩邊不立,中道不存」是謂中道。所以中道兩個字也是假名安立,希望大家去體會那個味道。那麼,離兩邊之後,契入四聖法界,這也不是真正佛法的究竟義諦,它是一個前方便,可是也正確了。所以離了兩邊,契入清淨,這時候只有我們剛講的,若從音聲至少要從這邊起標,標準要從這邊開始算起,不能停留在世間的這些善惡而已。那你要試著在聽取這世間的音聲的時候,包括噪音喔,你聽到噪音……你去接受一下它,接受一下它,你就可以體會,原來大自然的噪音也有它的旋律節奏在那邊,有一些規律。當你符合了它的時候,你自己受用了就是一種清淨,因為這樣是你自己超越的,不是它那一個介質本身,可是這一個功法不容易,不容易達到。我們第一個遇到不好的就抓狂,操煩,煩的要死啊,都是這種。所以從這一個角度才有返聞聞自性這句話,如果聽到任何聲音我們都好了,為何佛菩薩還一直殷殷切切勸著我們要返聞聞自性、反躬自省、內化、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就不用苦口婆心講一大堆這些,提醒我們、引導我們啊。

所以當我們理解之後,契入清淨是低標,尚且連清淨都要放下,就是說你不能迷戀在清淨中,喔……聽了好清淨喔,好捨不得,你看捨不得那個清淨還是一個業。所以清淨,真正的清淨就是說,啊!有沒有都好,所以清淨的世界跟六道輪迴,啊!我都好,都好的時候,你這時候不離此而達彼,你沒有離開六道輪迴,可是達彼,彼岸的意思。你沒有離開這邊,可是你的生命已經脫離了六道輪迴,達到彼岸了,彼岸就是覺,覺悟的意思,意思就是說,你離開迷惑了。所以意思是說從現象來講,你沒有離開你的生活,可是你也達到了清淨不煩惱的生命狀況了。你看那有多好,你也不用往生極樂世界就能辦到了,現在的人又在那邊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直期待阿彌陀佛來接我們對不對。不做上善人,阿彌陀佛要來接,就很為難,不是我壞心不接你去,你去了,大家是諸上善人破壞規矩,會被排擠,人家不讓你進去。我若讓你報名你也會很痛苦,因為不合啊。所以只好怎麼樣?只好自己再努力一點,成就諸上善人,成就沒有執著的善,這樣子就可以契入。能返聞聞自性,就能性成無上道,所以這個返聞到極致,也就是超越了十法界。超越了十法界後,對於清淨的四聖法界也不執著了,你才能「真正」的清淨,加個真正,那時候已經契入一種平等性。平等性就成就佛道了,就契入一真法界了。那時候生命圓滿無瑕,禪宗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教下講的─「大開圓解」;修淨土講的─「理一心不亂」,你就可以契入這個實報莊嚴土。所以那時候即是極樂,即是華藏。

那麼講到華藏,一般講的《華嚴》教海裡面的一個世界,毘盧遮那佛依報的境界,鮮少經典有去形容這一點。鮮少還是方便講,基本上佛講的經,幾乎只有這一本經提到以金剛為地,其他的都是以寶、琉璃、黃金舖地。唯獨華藏世界是以金剛,金剛不壞物,你們讀過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對不對,就是那一個金剛,你看毘盧遮那如來的願力多殊聖。極樂世界是這一個二十層大樓(華藏世界有二十層)的第十三層,我們娑婆世界也在這邊,同一層不只兩個單位世界而已。華藏世界一般人很難理解,當然成就了圓滿之後,匯歸於華藏,它的什麼?精華區,一般你們好懂叫極樂世界,所以契華藏即契極樂其實等無差別。

很多人知道要去極樂世界,不知道要去華藏世界,這也不打緊,因為階段性去極樂世界比較方便、比較簡單,去華藏世界不太容易,因為那要練家子,沒有祖先別業庇庇蔭啦,大家好懂。去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力開方便法,所以你不必斷煩惱,你伏住,「願」往西方,你就可以去。可是華藏不容易,去華藏世界你得要斷煩惱,斷煩惱容易還是伏住而已?當然是伏住比較容易啊。所以努力的念佛也不錯,不失為一個路徑,可是也期待諸位能夠用著嚮往華藏的功力去迴向極樂,那麼你去極樂的品味比較高,而且也會比較有把握。

所以契入華藏的方式,就必須要在我們生活當中鍛鍊什麼?「即身成佛」的態度,每一件事情都要圓滿具足,「一即一切」的概念要用上去。那麼一即一切,譬如說大家好懂的六度萬行。你喝水的時候也要六度萬行啊!喝一杯水同時要具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那麼你在KTV唱歌的時候也是一樣啊,KTV唱歌不是去傷心跟享樂的,有機緣嘛,遇到隨緣。拿著麥克風希望代表一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一種態度,你透過麥克風你就利益了KTV所有的族群。那時候就真的是療傷系的了,你懂嗎?你所有的感情失落的朋友跟你去,都不用點歌,就聽你唱歌大家就昇華了,這個演唱會太值得了,你知道嗎?

所以要將這個心境運用在生活上,以此類推,你們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統統用上去,這一個狀態叫做「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行布叫做次第修,圓融就是一般講的「頓悟」好了,這樣你們好懂。一般不是頓悟就是次第,次第容易頓悟難,禪宗講「悟後起修」,還是要修的,不是悟後沒事了,悟後還是要修。那麼一般教下就是你知道多少做多少,努力做,做到的層級是你下一次知道的基礎,一直往上。所以到最後的結果是什麼?殊途同歸都具足,可是唯獨《華嚴》的修法,是一種非常巧妙的「一即一切」,它在行布當中、次地當中就圓融了。所以它在圓教初住菩薩,乃至於到所謂的等覺菩薩的修持方式,從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這樣修上去,統統在修什麼?文殊十波羅蜜,普賢十大願王。初住也在修十波羅蜜,二住也在修十波羅蜜,當然也等同在修十大願王,可是它修的圓滿度不同。所以你看十波羅蜜一併俱全,剛講的六度萬行,十波羅蜜就是把智慧,般若這一件事情再細說拆開,後面叫方便、願、力、智。

所以一般在《華嚴》教海裡面修的,不是只有一般我們講的菩薩道六度萬行而已,它是直契文殊的圓滿智慧。所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個,後面加上方便、願、力、智。意思就是說,你前面的般若,所謂的布施、持戒、忍辱,你每修一個都具足了這十個。怎麼會具足十個?因為你每修一個,譬如說你修布施的時候,你裡面含有方便願力智,有這個高度智慧在裡面,所以它才叫做布施波羅蜜。一般在大乘教海以下的都沒辦法稱做布施波羅蜜,因為它沒把方便、願、力智用上,所以它頂多就是修布施度這樣子。可是布施度,度是一個鼓勵,因為波羅蜜沒有你就度不了,所以只是修布施。那麼修布施還是有一個對法上來講,所以把方便、願、力、智用上了,你那個度就取得了,也就叫做波羅蜜。

波羅蜜是西來語,中文解釋叫做什麼?到家了、成就了。一般說你功夫練到家了,我們常說的練家子,是這麼一回事。你如果了解這一個脈絡,你就知道你的生活就大自在了,不用換工作、不用換環境、不用換對象,看到對象氣得要死的,不用換對象,他就是來成就你十度萬行、十大願王的菩薩再來。所以這樣子的態度運作人生跟落實,就叫做「即身成佛」。你每一個剎那當中你就成就圓滿佛,把這些時間兜起來,你這一輩子就是佛菩薩再來了,不必去,還要再來,再來去了之後還得要看緣,再來,麻煩。所以要善於學修,善學者,善於圓滿,圓滿一定要有整體思維,不好一樣一樣來,一樣一樣來顧此失彼很麻煩。我們生生世世就是常常這樣,東掉、西掉,失去太多了,所以這一輩子養成了什麼?掉三落四的習慣。掉三落四,世間人叫做什麼?「糊里糊塗」,那麼糊里糊塗就叫做眾生,糊塗佛嘛叫眾生。那你把糊里糊塗改正過來你就清楚明白,就覺悟了,你那時候叫做什麼?覺悟了那時候叫做佛。覺悟的眾生就叫做佛,佛,糊塗的佛就叫眾生,所以等無差別,自己就是的意思。如果你自己不是那也不要學了,對不對,都是別人比較厲害,我們永遠是什麼??「黑肚蟲啊,那就不用學了,所以這就不是真理。

當年本來不講六道輪迴,可是因應眾生的執著見,所以也跟他們講一下。從這一個例子來講就是告訴我們,要論心不論事,要論實質不要捉摸在形式上。「未能自度,而能度他,無有是處」,所以一切的成就,你們會發現,最後也就是自己的圓滿而已,跟外在的人事物都無關。學修是修自己,不是叫別人修,自己的圓滿也就是一切天下的圓滿了,這一個理非常難懂啊。有人說,耶!我自己調的不錯了啊,怎麼外在還有這麼多形形色色的狀態。你有一個「怎麼外在還有這些」的想法的時候,表示你自己修的不好,你以為你修的不錯,那個「以為」就是一個,這叫幻相、假相,干擾你的。所以真實的生命境界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

那一天一位同參跟我說:「師父,我覺悟了沒?」這樣,覺悟了沒?我說:「沒有!你覺悟了你就不會問人了」,對不對,問人就沒有!沒覺悟。「啊!沒覺悟喔,覺悟是什麼樣子?」「覺悟絕對不是你這個樣子,覺悟什麼樣子?講不出來。」所以當你覺悟了你就知道,是這回事,所以這個叫做「如實」要印證它。我還會不會口渴?你喝了就不會口渴,所以如實啦,不要太有太多的這些人生的預設立場,妄見啦。善於走鋼索的人,他是專注的,用走鋼索比喻我們的專注,我們人生就是不專注,雜心啊、散亂心啊,所以要把這個心濃縮回來,第一件事情就是外在的人事物不打緊。

我們常常每次看到你們的時候,就有很多那個……,如果用漫畫方式比較好表法啦。漫畫不是都會有一些OS嗎?人物頭上面有一朵雲,就有OS啊,你們就有很多OS,你知道嗎?你們自己是那個角色而看不到啊,然而我們就是看漫畫的人啊,你們在那邊……,好有趣的漫畫喔,對不對。所以你說這樣遊戲人間多好,那自己呢?自己的OS拿掉,看一下別人的OS你會覺得很有趣。OS就是那個人怎麼這樣?有夠鬱結的、有夠煩的,擔心東,擔心西,都是這個啦。這個都是外在,就把那個OS擦掉啊,本來就很輕鬆自在。因為我們常講「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不要做庸人,當然現在講法故啦。昨天有人來協談,我們最後也講這個,就不要想太多預設立場,天下本無事就好了,後面馬上跟你說,對!庸人自擾之,庸人自擾之,你看又一個念了。你看大家都有一個特色喔,你講天下本無事,假設四個人坐著,四個人,那你講,啊!天下本無事就好了,這樣,大家不是,對!天下本無事,天下本無事不是這樣耶,大家一定會,你看!庸人自擾之,庸人自擾之,都在討論庸人自擾之。一切法從心想生,所以我們的選擇都會是庸人自擾之,剛剛人家告訴我們,天下本無事不見了,所以我們永遠做那個自擾之的庸人。

所以學修,古師大德有一些很好的方法,可是不一定究竟。學修要看自己的階段,譬如說很好的方法是什麼呢?以前講的自知錄啊,自知錄就是一般我們現在講的功過格啊。畫個格子,每一天從早到晚回家的時候反省,嗯!我今天做了幾件善事,勾起來;做了幾個錯事、惡事,你就去評斷,那用這個來反省。這個方法對一般初學者不錯,可是不能把它當做永遠,如果當做永遠就超越不了。那麼,真正會的人是把這些也放下,一概每天都提醒自己往善的、往好的、往清淨的方向去努力就好了。曾經的錯事就丟著吧,為什麼?因為只要你回想一次,你的阿賴耶識田裡面就種一個種子了,你就知道我們為什麼六道輪迴沒完沒了吧。我們固然會喜歡善,可是我們是不是常常在想操煩,我們操煩,只要想一個操煩,就植入一個種子了,你看我們一天想幾個操煩?數不完,對不對。數不完還是客氣講,假設你有十個煩惱,你是想得到的煩惱十個,那你們就知道量子力學,彌勒菩薩講的,每一個想得到的一個念裡面就有什麼?一千六百兆個操煩,你懂嗎?所以一千六百兆乘以十,你認知你想的十,其實已經再乘以一千六百兆了。所以那細微的種子都植入你的阿賴耶識田了,這個生命的總資料庫,生命的那個種子儲存區,你就一直在儲藏惡的種子,操煩的種子很嚴重喔,很害怕。那人生又惡的機緣多,你遇到就澆水,老是跟你澆在你儲藏的惡種子,所以你的人生就沒完沒了的痛苦,是這麼來的啊。

所以想好的就好了,會的人就是這樣啊,所以行布不礙圓融啊,統統好,你就不礙圓融,行布、次第,統統不為礙。你才有辦法慢慢體會得到什麼叫做「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一個生命境界。那麼事事無礙,理事無礙不容易,那是法身大士的境界。可是我們不能不嚮往之啊,對不對,即便現在辦不到。那誰可以辦到?法身大士辦到;誰可以往那個方向挪移接近?大心凡夫。

所以學《華嚴》只有兩種人有資格,一個叫做法身大士,一個叫做大心凡夫。法身大士我們現在沒條件,對不對,我們還有一個機會叫做大心凡夫。那什麼叫做大心凡夫呢?從字面意義顧名思義叫做心量廣大的凡夫,我們現在是心量狹隘的凡夫。你就知道心量廣大到哪裡?廣大到盡虛空,遍法界。也就是說,你必須肯定一件事情,整個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我自己,是一個我自己。整個宇宙一切眾生只有我一個是學生,其他的都是老師,耶!你這樣你才會謙虛啊,沒有那一種心量廣大的人很傲慢的,也沒有那一種很傲慢的人心量廣大的。所以你要謙虛啊!為什麼叫「謙受益,滿招損」呢?因為你心量廣大那一個人叫做謙。所以因量大而福大,福大叫受益,所以謙受益,滿招損,所以它是不同的角度去闡述同一件事情。

所以心量廣大的我們,還在六道輪迴的眾生,乃至九法界的眾生,都是眾生。心量廣大才有辦法去接受《華嚴》教義,因為《華嚴》教義不可思議境界,它直接契入了真佛體性,唯說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也就是那一個一乘法。佛陀本來來到這一個人世間,來到九法界的至善圓滿的教育,本來就只有這個。唯有契入這一個一乘圓教,《華嚴》教義裡面,我們才有辦法真正了透宇宙人生的真相。

我自己是人生,整個生活的環境、虛空法界叫做宇宙,宇宙裡面有時間、空間,我們活在這一個假相裡面。所以這些問題你才能真正明白,明白它背後的理、事、因、果、體、相、用……等等這些背後的一個義理。你了解義理後,你才能懂得現象的一種形形色色,所以理即一,相萬般。所以萬般於一,一是不二。萬般之相是什麼?是幻有,合一之理是什麼?空無的體性,所以叫做真空。所以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所以真妄不二,這就已經契入的一乘圓教了。

當你理解真妄不二的時候,你們現在的人生有什麼好煩惱的?沒了,多自在,講到這邊應該下課了,大家成就了。一般講隨文入觀啊,對不對,聽好,隨文入觀不是說我們看看書啊、看經典,喔!我懂的意思,不是這個。懂的意思很不容易了,對不對,看經,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喔!我知道了,五蘊聽過師父講過就是那個微中子,具足色、受、想、行、識,喔!我知道了,我隨文入觀了,不是這樣子啊。隨文入觀是你要觀自在菩薩,你現在就是觀自在菩薩了,所以觀自在菩薩所有的能力你都有了,你已經入境界了,你辦到了,而不是知道而已。所以隨文入觀不容易,要訓練。誰可以隨文入觀?放下的人啊,相應啊,但是誰不能入觀?執著、分別、妄想的人,心不清淨的啊。我用著我的知見、經驗法則要理解這個經典,永遠不能隨文入觀。所以教下,靠著要讀很多經典成就的人的捷徑就是「隨文入觀」,而不是廣學多聞。一本經就好了,死心塌地在讀經的狀況裡面都不要想。所以當年好像智者大師在讀經的時候,那時候就化境契入,他當時已經到了靈鳩山了啊,他說現在釋迦牟尼佛靈鳩山一會還沒結束,因為他坐在其中一個位置聽祂講課,那叫隨文入觀,契入了啊。所以你們看經典應該要這樣啊,看一看,嗯!我現在在紫竹林,對不對,觀世音菩薩的紫竹林,聽觀世音菩薩在演說什麼?耳根圓通章啊。在演說這些返聞聞自性的一種,祂成就的心路歷程,你是在那邊了。然後聽著,聽著你也就是觀世音菩薩,看看看,耶!誰在講耳根圓通章啊?我自己啊,對不對。誰是觀世音菩薩?我自己是觀世音菩薩啊,那時候就隨文入觀了,這個方法很好用,大家好好努力。

有些人讀《地藏經》的,我就是地藏王菩薩了啊,方證菩提要去度他,對不對。這個也是要大心凡夫才有辦法,所以從這些啦哩啦渣,我們佛法八萬四千法,無量無邊的法,統統就是告訴我們,所有的法你要契入,統統要心量廣大。心量廣大就不計較,人世間什麼事都可以過啊,為什麼可以過?因為幻相啊,幻相就沒什麼可以計較的,沒什麼可以計較就可以過啊。會計較就是駐足了,就執著了,你的心量就少了。你那個顧忌在一件事情,你的心量就是那麼小,所以說要超越它,心量廣大,福至心靈,靈性就往上提升,心境、心靈就靈驗了。靈驗你的德能就出現了,展現出來了,德能裡面當然有相好,所以德能、相好一併修持。

所以「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的修持就是福慧雙雙並進。否則古時候的人說,福慧雙修階段性福在慧先,這是依次第來講。真正會的人是福慧並進啊,你修福的同時就在修慧,因為你在修布施的同時你就在修福,你就在修不執著、三輪體空,那你在布施的同時是不是就開慧了。你在修清淨心的時候,你就有慈悲的長養,慈悲就是一種福的因素,慈悲心的人才願意奉獻,所以他就有福的一種回饋。這是次第講,真正你開慧了,真正的開慧就有福了,因為一切福田不離方寸,所以從心而覓,感無不通。如果你直接開慧了,不清淨的人不會開慧,所以你心就圓滿了,沒有障礙,才會清淨。沒障礙你本具之德能相好,這叫福,這就顯露出來了。所以福慧於一念間,一念間就修圓滿了,那一個圓滿不是說我這兩件事情一二圓滿了,是你整個盡虛空法界圓滿了,裡面的無量福、無量慧統統雙雙具足圓滿。所以要成就福慧雙足尊不是難事,就看什麼?我們有沒有這一個肯,同不同意;這一個願,希不希望。有這一個肯,就會去落實,就會逼著自己做,這個就是價值觀的確立。高竿的人價值觀確立的同時呢?也就是結果完滿的時候,要不然怎麼叫一即一切。先發願再來執行,執行當中有障礙,再退轉一下,退轉一下再喘口氣,喘口氣再怠惰一下、再享福一下,享福一下生命就往下掉,再踢到鐵板很痛,再來,啊!不行了,還是要再重新來過,趕快再去找善知識告訴我一下,沒完沒了啊。所以心為什麼有辦法收放自如,上者一念間,下者無量劫,念劫圓融,可以在什麼?剎那頃刻頓現,所以整個宇宙本來就是頓現。

科學家研究的宇宙大爆炸形成的是,在整個宇宙現象裡面的一個小現象,在那個世界頓現出來的一個小現象而已。所以科學家有待努力,當然我們雖然不是科學家,也不一定是親證。可是基於信為道元功德母,我們的善根長養了之後,我們能夠相信佛陀所說的,祂們的印證,那祂們的應證也就是我們未來要去親證的。所以佛法不能變成一種學術而已,而是一個著著實實可以履踐,可以圓滿證實的一個生命之學,所以有待大家去努力。

剩五分鐘,看大家有沒有其他疑惑?

同參:就是弟子這幾天跟余瑤師姐有連繫,她的母親最近有一些狀況,所以不能來跟 師父請教問題。就是最近她的母親精神狀態不太好,甚至在上上禮拜的時候留言給我說,「她好像走到盡頭了」,那時提醒余瑤師姐去關心一下。當時余瑤師姐就到她媽媽家去陪她,也把 師父在雲南的時候,給她們新的開示再次給她媽媽聽,然後也把無住的音聲放到她的電腦裡面,跟她溝通一段時間。當時她媽媽已經覺得有很大的啟發,有所改善。但是就這禮拜四,我再跟余瑤師姐連絡的時候,她說到就是她媽媽這幾天住在她家,心情不好,是因為感情的問題。她媽媽問了余瑤師姐說:「如果要信佛該怎麼做?」余瑤師姐媽媽本來是基督教的,她是想了解說怎麼樣做才能夠給她幫助。當時余瑤師姐也只能跟余媽媽解釋一些理路,然後教她拜佛、念佛,給她佛珠。還有之前她在佛寺,有居士送給她的能量聖經。星期三晚上她們一起拜佛、念佛,她媽媽念佛的時後就哭了,心情也舒坦一些,但是還是希望能夠跟 師父請教說,「她現在該怎麼做才能夠幫助到她」。

師父:她那邊如果有現有的法寶就去薰修,就可以了。因為法非定法,她也不在台灣,常常你們這樣傳輸來傳輸去,當中也會漏失。

所以人要成長,不是好高騖遠,是你現有的資源,你趕快把它完善,它就是基礎了。所以某些人是要從儀式契入,都好,所以基本上要學佛真正要從「明因果」開始,了解因果。剛剛你們提供的那個,當然是因為你們已經了解,很多同參是因為他已經稍微知道佛法是什麼了,它可以帶給我們人生什麼樣的好處,再有這些儀軌,他才真正能夠契入。要不然只是一種短暫的依靠而已,長遠來講不一定有受用。所以要在這個時間讓她有一些因果的教育,那麼有一些法寶裡面不是她去看,她不是有DVD嗎?對啊,那就去看就好了,長時薰修啊,從那邊開始。至於我們這邊有很多的一些方法,我們也不提供,因為她在那邊啊。所以佛法就是兩個字「務實」,沒有一定的啊,因人而異。她階段性能夠這樣,透過她現在這些周全的介質去完成,我剛講就是她未來再提升的基礎了。如果現在這些沒有完成,說還有什麼?那肯定是沒有的。

所以一個學修者,會因她的學習的過程的階段不同,而面對的課題也不同。為什麼要八萬四千法?表示眾生的根器不一樣,眾生的因緣也不一樣。所以如果大家都一樣,那釋迦牟尼佛就不用講四十九年了啊,就講一項就好了。拜佛有用,念佛……,就大家都念佛就好了,經典翻開就念佛,《金剛經》就念佛,《華嚴經》念佛,這樣就好了,你懂嗎?當然啦,十地菩薩不離念佛啊,當然那時候的念佛跟我們現在的念佛的目的不一樣了。那時候是「念佛為因,成佛為果,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那很高竿的。我們現在念佛是什麼?求保佑啊,對不對,你看差多遠?人家是我就是佛了,還保佑什麼?我為什麼要念佛?我要保佑人家啊,不是求保佑才念佛,我們現在念佛要求保佑,對不對,所以你看階段都不一樣。

所以她們現有的法寶去涉獵,她也看得懂字嘛,你們好心,當時給她的(DVD)是有打字幕的,對啊,所以也不錯啊,她聽不懂台語也可以看得懂字,對啊。基督教也好,我印象中應該是天主教吧,,聖母瑪利亞是慈愛的,都一樣的嘛。所以明因果,你就能夠去把所有的宗教融合在一起,為什麼宗教現在人多籓籬?彼此不相接受,就是因果理路不懂,更不用講深層的所謂的智慧之學的法理,那個不用談。所以一個明因果的人他就知道什麼?剛才前面講「自然法則」。我們人生為什麼會想不開、看不透?就是我們不懂得自然法則是怎麼樣?我們硬要怎麼樣?硬要怎麼樣就違背自然法則,所以就會不如意,不如意久了就會想不開。所以學佛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明白學佛是什麼?而不是怎麼學佛?對不對。你不明白你怎麼學?所以要明白學佛是什麼?學佛就是要你明白,做個明白人而已。喔!明白人大家喜歡才來學耶,學佛就是生命會變不好,我為什麼要學?所以學佛就是要把我們的好樣子表演出來給人家。

所以為什麼常常鼓勵他們,余瑤要督促、鼓勵把自己成就起來,她身邊有太多人需要,你們也是啊!你們身邊也很多人啊,對不對。現在還在鬱、凝、氣、怒的這種啊,還有人想不開的,都要靠我們自己表演好,再來說「耶!學佛從哪裡開始?」你看我的樣子就開始了,你知道嗎?喔!這麼好,對對,開始了,他就會來請教你,啊你這樣是怎麼做到的啊,你就跟他分享個兩句,喔……是是是。如果你沒有好樣子,學佛怎麼開始?你看我的樣子就開始了,那我不想開始,變成這樣子。所以那些法寶先勸她去涉獵,涉獵之後她會有體會,有體會再說,所以不必預設立場。我們也不講得很遠,因為我們很務實,可以了喔。你看啊,她紅斑性狼瘡不是也恢復正常了。

同參:對!她現在已經差不多,半年多了指數都正常

師父:對啊!其實她那五天就正常了

對啊!這是真的啊,只是眾生信心不足,那五天去雞足山下來就跟她說,「沒病了」。只要你回去不把病再想回來,病是想回來的,我們在座有病號,可能因為在座有病號,所以剛剛音聲唱那麼久。要有信心,不管你的身體怎麼樣?要對自己有信心、對佛菩薩有信心,然後把自己的見解換成佛菩薩的,一直履踐就對了,你本來就該健康。所以為什麼當時我下山的時候我跟她說,好了!你只要不要回到武漢又把病想回來就好了。病想回來叫擔心,懂嗎?擔心叫做信心潰堤,我們信心這一件事情是最重要的。你要成就必須要有信心,你要成就你的健康,你也要有堅定的信心,意志談不上喔!意志還有硬撐,信心不是硬撐的,就是圓滿具足那一種意思。所以她回去也真的有一陣子信心稍微退轉,好像又擔憂啊,然後又建構,信心又起來。她不是回去才好,她是好了回去不讓它再復發,現在不是都正常了。

所以她媽媽的問題能不能如是解決?可以啊。紅斑性狼瘡叫什麼?物理,對不對,一般叫物理,你剛講她媽媽是心理,心理、物理一如啊,都一樣的意思,只是它的顯相不同。所以通用同樣的理路它就可以解決,一樣建構信心。如果明白因果理路了,明白了之後,我相信沒有人敢談感情了,懂嗎?那一個人就開始自在了。那一天,耶!今天沒有來喔,昨天喔,問我,問我說對象,那個白馬王子什麼時候會出現?白馬王子很可怕啊,愛不重不生娑婆,你懂嗎?六道輪迴淫為本,三界往返愛為基,就這一件事情,大家還……要跳下去。結婚,女人昏了頭了,對不對,男人看到女人也昏了頭了,兩個就結婚了。當然你們很多結婚啦,你們可能不一樣啊,你們是結而不昏啊,一加一大於三,這樣就對了。昏頭的那種都是一加一小於一,通常我們人是這樣。他不是說一加一生一個孩子喔,生兩個孩子大於三,不是那個意思。是我們人喔,一個人有他的能力,他的作用,對社會的作用,兩個人都很有能力。照理說兩個結合在一起,是不是互相凸顯對方的優點?他的能力作用就更大對不對?這叫大於三。對社會更有意義、更有作用,現在是不是都這樣?不是喔。現在都是兩個很有能力放在一起,互相折損對方,就小於一了,你看多冤枉!哪有學佛的人在幹這種事情呢?學佛是最有效率、效能的人生。

我們以前常勸著眾生,不是眾生,勸著學員,眾生太廣大家會害怕,勸著學員說,你知道為什麼學佛嗎?因為你想當天下第一等積極的人才,你才來學佛,第一等人才的意思。那麼另外一個角度是,不是天下第一等人才,學不了佛。所以這跟社會價值觀是扭曲錯誤的,社會價值觀學佛的很消極,不事生產是社會的毒瘤,難聽出來了,其實不是這樣子,是誤解。是學佛的四眾弟子做了錯誤的示範,每個學佛都把放下當放棄,所以誰喜歡?一個真正能夠放下的人,是不是天下第一等人才?放下內在的執著、分別、妄想,你才願意努力面對你人生遇到的一切境界。你願意努力,那就積極,你不被打倒,所以你叫做第一等人才,學佛是這樣的人。

所以用在我們的病,那我就知道怎麼做了啊;用在我們的事業,就知道怎麼做了啊;用在人際關係,統統知道怎麼做啊。那誰能夠不被外境的人事物干擾?放得下的人啊!放得下啊。他在煩惱我,鬱凝氣怒你生氣,是遜斃了的人,對不對,督促啊,我不是啊,我是很積極的人才,第一等人才,怎麼可以被人家影響成鬱凝氣怒呢?你看到討厭的人就,唉呦!我好歡喜喔,第一等人才,你每天都在快樂。所以要善於把握機緣,剛剛有聽到一些《華嚴》的應對,你人生就是《華嚴》教義的訓練場,趕快撿起來用,你們就活在華嚴世界裡了。那時候叫「金剛為地」!你看,什麼那個什麼(寶物)鑑定團都吸引不了你了,你懂嗎?你也幫幫忙,掛在這裡哪有什麼?我們家滿山都是整塊的。對啊,你去極樂世界誰會把琉璃……,琉璃那也是古時候的話,琉璃就是現在的翡翠。極樂世界整個,它不是星球,我用星球來比喻你們好懂,它整顆星球都是翡翠,你踏在地上都是翡翠,而且還是冰種的、水頭的,統統是這個。誰會在地上挖一塊來戴在這裡,喔!好名貴喔,三十萬、一百萬、一千萬,頭腦壞掉,對不對,是我們這邊是這樣子。所以依報隨著正報轉,為什麼?我們這邊地球人的人心不好,人,正報不好,所以感得的依報不好,所以我們這邊叫做什麼?砂石土礫啊,我們這邊的大地是這個。所以你們應該不會把石頭掛在這裡,像那翡翠一樣啊。

古時候的寶很多吶,寶藏啦,現在越來越少啊,你看人心就知道,所以依正莊嚴啊。為什麼極樂世界這麼美好?它連樹都是寶石啊,你都不用戴在這邊,你的屋子就是寶,因為極樂世界諸上善人聚會一處。所以諸上善是正報,那些自己的寶是依報,所以沒有人會掛在這邊的。它只有那些菩薩來到這邊才會掛一下,因為這邊的人就這麼一條就很滿足了。它在那邊這樣一條很不好意思,所以不同,這叫比較級。這樣跟她講就可以了。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aith Grows Amid Storm

There will be a miracle when you believe

 

September 20-21, 2014
 

   Last month, I came into an amazing experience in my life, which strengthened my faith in Master Hong Sheng. Jenny, one of the followers of our Master, invited Master Hong Sheng and other followers to experience the fun of a guava farm in Zhanghua County, in the middle west of Taiwan.

 

Two days before going to Zhanghua, my mother told me that there would be a typhoon, Fung Hong, coming to Taiwan. The possibility of hitting Taiwan was 100% on that weekend. According to the weather forecast, the typhoon was expected to go straight from southern Taiwan to northern Taiwan.

 

風雨生信心--彰化社頭田園趣(中、英文版) (1).jpg

Weather forecast, the predicted route of the typhoon, Fung Hong, on September 19, 2014

 

My mother asked me if the trip was going to be cancelled. I just simply told her “It’s ok, don’t worry.” I firmly believe that wherever Master Hong Sheng is, the place will be blessed. I also felt excited and was expecting a “miracle” to happen during the trip, because it would be a good evidence of learning Buddhism from Master Hong Sheng.

 

Our Master has been teaching people how to create our own happiness by following Buddhist philosophy and Chinese ancient education and wisdom. There’s a well-known saying,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which he is also a practitioner. Whatever he teaches, he sets a good example with his own conduct. Around him, I always feel in a harmonic atmosphere. I gain wisdom and become more open-minded after following his teachings. “Everyone” is happy when Master Hong Sheng is around, human being, animals, plants, and beings which we cannot see.

 

The day before going to Zhanghua, some of the classmates and I left for Kaohsiung, for not only some personal matters but also being easier to start the journey together on the next day, as Master Hong Sheng and some others live in Kaohsiung. On the way to Kaohsiung, I looked up to the sky. It was cloudy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aiwan, but I could still see the sun shining through the clouds, like the spotlight spotting from the ground toward the sky. I believe that it was a good sign of my faith in Master Hong Sheng, Buddhism and the coming fruitful trip.

 

When I woke up the next morning, it was still raining outside, though. It didn’t influence my peaceful mood. After eating breakfast, we started the journey. Only a few cars on the highway as there was a land storm warning. The typhoon was going to hit Zhanghua, west of Taiwan. On that day, however, it was windy but the rain was not heavy. Therefore, we didn’t need to worry about the traffic too much.

 

As I was listening to the rhythm of falling rain, there was a line came to my mind: faith grows amid the storm! Our Master didn’t ask Jenny to cancel the trip. No one had the thought of canceling this trip including the host in Zhanghua. Others don’t understand our Master’s teaching, thinking we are crazy or worrying about our safety. It seemed that we were putting our Master and ourselves into danger, but for us, this trip was another evidence of the Master’s teachings we have learned: If we do a right thing for this world, the whole world would return the blessing to us.

 

Later on, as we arrived in Zhanghua and met the host and her family, the weather became better; the rain was lighter and without strong wind. The host invited us to her house and served us the guava and fresh juice, which was cultivated by them. While we were eating, the Master started to talk. Ever since I learned recording skills, I have followed the Master and recorded his teachings many times. However, this time, I didn’t set up the recorder until I saw another classmate take out his pen recorder. I felt ashamed that I was selfish eating sweet fruit and had forgotten to keep a serviced heart for people. Once I am aware of the selfish mind, I told myself I should be fully ready and consider others anytime any place just like our Master. Wherever Master Hong Sheng goes, there’s always a teaching for people and he blesses the place.

 

風雨生信心--彰化社頭田園趣(中、英文版) (2).jpg

 

After eating fruit and a big lunch, the rain stopped. We sat at the outside of the house and listened to the Master’s teaching. A cool breeze blew, everyone felt comfortable. How wonderful the weather was! The host told us: “Yesterday was hot and sticky. But today, the air is fresh and cool.” She also said that she has strong faith in Master Hong Sheng and she believes that the next day, the weather will be good as soon as Master is arrived. I think this is the main reason why this trip wasn’t cancelled.

 

 

風雨生信心--彰化社頭田園趣(中、英文版) (3).jpg

The typhoon changed the route from west to east, not even to Kaohsiung!

 

After the Master’s teaching, we went to visit several places like tourists. Thanks to the typhoon, attractions were not crowded. People stayed at home and the highway was clear as well.

 

風雨生信心--彰化社頭田園趣(中、英文版) (4).jpg

Typhoon day. Before sun went down. The sky was purple and with sunshine. It looked like a blessing of happy ending.

 

The trip was meaningful for me. Faith is the subject during this journey. A few days ago, I watched The Prince of Egypt and heard the theme soundtrack, “When You Believe” sung by Mariah Carey and Whitney Houston. Today I read the lyrics again and I was touched by them, it says, There can be miracles when you believe, the hope is frail but it is hard to kill... This trip is as the lyrics say, there can be miracles when you believe…

 

I would like to thank Jenny, the host and her family. I would also like to thank my classmates of YJY for the comfortable and happy trip, my parents allowing me to go on this trip even though they knew the weather could be bad. Especially, I want to thank my Master, Master Hong Sheng. Without him, I cannot change my fate and thought. I should stop doubting and practice the Master’s teaching with an unbreakable faith.

 

Written by Yun Ting (Lili)

 

 

 

風雨生信心

 

彰化社頭田園趣

 

2014919-20
 

感謝端容師姐的邀請,這次有幸與 師父上人以及師兄師姐們同遊彰化社頭。出發前兩天,媽媽跟我說颱風鐵定會直撲台灣而來,擔心我彰化之旅會不會有問題。我當時沒有很認真思考媽媽的問題,就直接出門上班了。只覺得我應當活在當下,而且還有兩天可以觀察。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跟 師父上人一起旅行了,我心中很篤定天氣一定不會有問題。

出發前一天,仍然只聽到颱風必定會侵襲台灣的消息,看來颱風路線也跟我的信心一樣堅定。颱風路徑是由南貫穿到北,一路肆虐台灣,21日的時候,颱風預計正好會跟我們在彰化碰面。

 

風雨生信心--彰化社頭田園趣(中、英文版) (1).jpg

2014919日颱風路徑預測圖(感謝端容師姐提供)

 

 

看著氣象預報,心裡依舊信心十足地想著,就藉由這次的旅程來見證颱風轉向或是變小的奇蹟。可是爸爸媽媽一定會擔心,我只好把端容師姐的行程計劃拿出來,讓爸爸媽媽了解這次的行程。其實我既感恩又佩服爸爸媽媽的信任,竟然沒有阻止我出門。

由於臺北同參有事情必須前一天先到高雄,我也一同出發。南下途中,北部的天空雖然雲還蠻多的,不過一路上都仍可看到燦爛的陽光。沒想到颱風來襲之前還看得到如此光芒,當下感覺是個好預兆,讓我信心大增。經過台中時下雨了!雨聲卻無法改變我的信心,仍然相信星期天的旅程一定風調雨順。反而覺得雨聲分外悅耳呢!

2014921

早上睡到自然醒來,外面依舊下著大雨,這當中,沒有人覺得需要取消行程。吃完早餐之後,我們上路了。從高雄到彰化,因為颱風天的關係,高速公路上車子不多,一路通暢無比。路途中雖然有風有雨,心中突然冒出「風雨生信心」這五個字。真的覺得 師父上人實在不簡單。原來,真正的教育是用「命」來教學的。然而,關於與 師父上人出遊,不用擔心天氣這件事情,這趟旅程中,經由 法申老師與 師父上人提點後,末學調整了這種天不怕地不怕的態度,因為氣候之所以能夠稱心如意,絕對是因為 師父上人的德修,末學只是沾了 師父上人的福。應該要盡心盡力學修,也讓自己周圍的人有這種福可以享用!

抵達這次目的地,邱姐和王姐還有邱姐的家人熱情款待。大家吃到好甜美的水果還有新鮮的果汁。當我還在專注美食之際,師父上人已經開始說法了,而我還沒有反應過來,吃著水果,心裡想著應該還不用錄音吧?然後就看到師兄們已經拿出錄音器材,我這才慚愧的趕緊把器材拿出來。沒想到自己這麼不重法。這次算是提醒了自己,出來玩還是要保持著替人服務的心。

用完有如年菜的豐盛午餐之後,大家齊聚在邱姐家門口的庭院聽 師父上人開示。這時候完全沒有颱風的跡象。涼爽的氣溫、舒服的微風吹拂著,田中的稻穗好像也很享受,輕輕地搖曳著。還有幾隻小鳥也在電線上聽法。根據主人的描述,前一天的氣候悶熱,空氣黏黏的,而今天應該是風大雨大的颱風天,但是卻因為 師父上人的到來,彰化人才能享受到今天舒爽合宜的好天氣。

 

風雨生信心--彰化社頭田園趣(中、英文版) (2).jpg

飯後聽法處

 

 

聽完法之後,我們去了幾個景點。在一家園藝店,看到氣象報告,原來颱風往東走了。就如同 師父上人稍早的預告。

 

風雨生信心--彰化社頭田園趣(中、英文版) (3).jpg

颱風轉向,往東走了(感謝端容師姐提供)

 

 

因為颱風的關係,許多人都待在家裡不敢出門,所以路上或是景點人都很少,正因為如此,我們反而擁有一個輕鬆愜意的旅程。

 

風雨生信心--彰化社頭田園趣(中、英文版) (4).jpg

 

這次的旅程,對我而言,徹底地學到「信」!相信所學的正法,相信 師父上人這位明師。自知疑心很重的自己,藉著每次與 師父上人相處的機會,每次都破除一點自己的疑心,然後才知道疑心存在的可怕以及疑心也會阻礙學修進步。重新開始相信所學,相信 師父上人的法,還有更重要的是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辦到,才能真正去落實所學的聖賢道理或是佛法。

感謝 師父上人的教化!感謝爸爸媽媽的支持!感謝端容師姐的籌劃!感謝師兄們的駕駛!感謝師姐們的陪伴!祝福大家法喜充滿!

 

末學 韻婷 敬筆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497日 和諧人生講座(高雄) 花絮

 ── 聽話、放下,從心出發 ──

 

2014年9月7日 和諧人生講座(高雄) 花絮(日文版) (2).jpg

月賓老師個性樸實,親切的笑容令人印象深刻

 

今天的講師是來自於台北的莊月賓老師,和   師父上人學習近三年就徹底解決婆媳、健康、家庭和孩子問題,月賓老師是如何做到的呢?有人學了一輩子、修了一輩子還是煩惱牽掛一大堆,要如何解脫這惱人的輪迴呢?且聽月賓老師一步一腳印的修行過程。 

 

 2014年9月7日 和諧人生講座(高雄) 花絮(日文版).jpg

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

 

2014年9月7日 和諧人生講座(高雄) 花絮(日文版) (4).jpg

靜心

 

2014年9月7日 和諧人生講座(高雄) 花絮(日文版) (7).jpg

月賓老師的筆記本,裡面滿滿的記錄著    師父上人的法句

 

2014年9月7日 和諧人生講座(高雄) 花絮(日文版) (12).jpg

月賓老師做人態度相當謙虛,對人總是感恩!

 

講座一開始感恩雅心師姐,因為雅心師姐牽線布局2年讓她聽到明覺講座,改變了她的一生。也感恩李叔叔和李媽媽在太極藝術中心對法的熱忱推動,在太極教室是她人生覺得最快樂的時光,雖然一個月只有一次,而她也徵得先生的同意,那一天她不用趕著回家為家人煮飯,那是她學習的時間,能和一覺元太極教室師兄姐同參共同學修,她非常快樂。

月賓老師從小因為家庭經濟因素,沒有辦法接受到良好的知識教育,高中讀完夜校就離開校園踏入社會,十歲開始打零工,覺得只要有錢就可以改善生活,獲得幸福美滿人生,但從沒想過讓她生命產生障礙的竟會是婆媳問題。

月賓老師剛結婚時,認為婆媳不合的問題是八點檔連續劇才有的情節,怎樣也料想不到,自從和婆婆同住後問題一一浮現。婆婆的說話方式,讓她在心理產生了沈重的壓迫感,和婆婆生活上的種種摩擦,讓她覺得不能喘息,甚至只要聽到婆婆的聲音全身都會顫抖,苦不堪言,這樣的狀況持續了十年,導致她得到了憂鬱症,必須靠安眠藥才能入眠。面對無力解決的婆媳問題,卻又必須同在一個屋簷下生活,月賓老師崩潰了,她曾試圖離家出走,只盼能得到解脫。

 

2014年9月7日 和諧人生講座(高雄) 花絮(日文版) (5).jpg

師父的每一句開示,牢牢記著、回家照做

 

在一個機緣下雅心師姊介紹了   師父上人在台北的說法,因為月賓老師對人生沒有任何期待,聽到「講座」這兩個字直覺是生硬的演講而感到無趣,就又拖延了兩年。

直到民國100年,振作起精神去太極教室聽明覺講座,沒想到一見到 師父上人就覺得 師父上人非常和氣、讓人很有安全感,在講座當中雖然無法完全聽懂 師父上人的說法內容,但是她聽得非常專注且欣喜,從那次開始,就期待每月一次   師父上人講座的到來,就這樣聽法聽了一年半,懂得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慢慢的,對婆婆的恨已經減少一半了,無形的壓力也去了一大半。也因為月賓老師極度渴望能改善婆媳問題,所以在李媽媽的鼓勵下終於願意與   師父上人協談。

 

2014年9月7日 和諧人生講座(高雄) 花絮(日文版) (6).jpg

左:李媽媽當日也來共霑法味

 

協談中,月賓老師把握著 師父上人的每一句開示,牢牢記著回家照做,連   師父上人建議她的定課,做了兩三天之後感到非常歡喜,就追加了3個小時定課時間,每天平均四小時的反覆薰修,最多還曾經一天連續薰修八個小時,非常精進。本來也有上圖書館借書閱讀的習慣,也因 師父上人的建言「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其他的書就此暫時不看。對   師父上人說的話,該做的就做,不該做的就不做,沒有一絲一毫打折扣,從不懷疑。第一次的協談就化解了對婆婆十幾年來的恨。日子奇蹟似的轉變,身體的免疫系統自然好了起來,連心情也逐漸開朗。

第二次和    師父上人協談是因為家中的風水格局而啟請    師父上人到家中為眾生開示與解除家人的疑惑。原本婆婆和先生本來是都很「鐵齒的」,沒想到    師父上人當天的行儀與具足圓滿智慧的開示,讓月賓老師的婆婆與先生對   師父上人非常尊敬,婆婆還慎重交代月賓老師要好好禮謝   師父上人,真是感應道交絕不失時,月賓老師直呼不可思議,真誠心轉動了命運的巨輪,她的生命不斷地轉化。僅僅與   師父上人的兩場協談就將她人生和家庭的問題全部解決了。

 

2014年9月7日 和諧人生講座(高雄) 花絮(日文版) (10).jpg

學法要不偷懶、不懷疑、不測度,一定要珍惜與善知識的因緣

 

第三次的協談, 師父上人說人生的問題解決了就應該要好好的學習提升自己了,月賓老師聽進去了,現在她覺得她的人生已經沒問題了,現在就是好好的學修改掉自私自利、名聞利養,破除妄想、分別、執著。月賓師姐三年學法的路程已經將她人生的問題全部解決了,其關鍵就是奉行    師父上人的教誨,百分百的真誠,聽話、照做,而獲致的美好結果。

 

2014年9月7日 和諧人生講座(高雄) 花絮(日文版) (8).jpg

覺悟是不分年齡和性別以及物種,含靈蠢動皆有靈性,萬類之中,個個是佛! 

 

2014年9月7日 和諧人生講座(高雄) 花絮(日文版) (1).jpg

2014年9月7日 和諧人生講座(高雄) 花絮(日文版) (3).jpg

嘉財師兄一家五口從鶯歌來參加講座,三位小菩薩們年紀雖小,

但是講座二個小時的課程,可是聽得相當專注呢!

 

2014年9月7日 和諧人生講座(高雄) 花絮(日文版) (11).jpg

師父上人開示

一位真正的修道人,一切境界「收發由心」,要從因果理路去深入瞭解。 

 

 

密法的學修有三個關鍵,以「敬師」為首,再來是「重法」,最後才有辦法去「實修」,要不然沒有人能做得到。那麼,總關鍵都在於「敬師」這兩個字。「敬師」就是恭敬之心! 師父上人慈悲的開示,讓與會的同參了解什麼是真正的恭敬,還有應該如何依循。

師父上人示現的「近名利而不沾,明機巧而不用」,時時度化眾生,讓末法時期的苦難眾生有聽聞正法的機會,別再耽誤自身和折損善知識的能量了,好好地將自身覺悟起來,以戒為師、以苦為師,才不枉費此生。

 

2014年9月7日 和諧人生講座(高雄) 花絮(日文版) (9).jpg

法味、食味,收穫滿滿的回家

 

非常感恩月賓老師的分享,月賓老師的學修與轉化歷程,是我們學修人最值得學習的證轉,學修和外在的一切都沒有關係,只要聽話、放下,從心開始就是正確的學修態度。

感恩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