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妙音

目前分類:🔸活動資訊 (21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01年04月07日放生活動

 

時       間: 101年04月07日(六)上午10:40

放生地點: 高雄市大樹區統嶺路/台21線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前高屏溪岸)

集合方式: 當日上午10:20前於放生地點會合

活動進行:

1、禮敬天地神靈  (燃香點燈供花供果)

2、音聲開場淨化祝福   

    (與會眾員音聲唱頌或持念「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聖號)

     一心奉請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降臨會場

3、眾員持咒  (陳麗雲師姐引領)

     大悲咒(一遍) 暨  心經(一遍)

     灑淨 (弘聖師主持)

4、師父上人開示、為眾生三皈依

5、眾員施放  (持念「阿彌陀佛」聖號)

 

備    註:

1、報名時間:請於 3月24日前完成報名(一併確認是否參與用膳)

2、亦可自行護送眾生前往

3、報名處   0920202008 ;(07)238–1587 ;jufencheng@yahoo.com.tw

 

節錄 2011年農曆十二月十六弘聖師說法內容

最近二次的放生,不知道諸位有沒有去體會到一些什麼?或者是跟所有的團體一樣,只是買一些生物、辦一些儀式,然後去野外好像是踏青,用一種邊玩樂的心放放這些眾生,好像也覺得功德無量?事實上,放生者實質上是「放下我根深蒂固的執著、分別、妄想、無明之生」,藉以「放生」是返聞聞自性回歸回來,畢竟外無一眾生可度,實則是「自心眾生無量誓願度」,是自心產生的呀!那麼藉由放生是進一步反省我們有沒有去護生,護什麼?護你們家的小螞蟻、蟑螂、老鼠而已嗎?實則是「護我清淨、平等、正覺之自性而生。」

所以,我們要護持我們自性的清淨本體,清淨(阿羅漢)提昇平等(菩薩),再提昇正覺(佛),要趨向二足尊(佛)。「福慧具足圓滿」叫做「二足尊」,而不是二隻腳最尊貴的那個,當然,祂在二隻腳的世界裡面也是最尊貴的,可是,不是從那個本意去定義。那麼我們度眾亦是「度盡我內心無始劫以來無盡的貪、瞋、癡、慢、疑諸毒眾」,這些眾生是我們要去面對的,外在的這些儀式、這些活動只是一種舉外明內的行儀而已。所以,宗教為什麼現在會偏頗那麼大?就是大家都執迷在形式上,因此都導向了迷信。我們不能迷信,可是卻又不能不信,因為你如果一概否定掉,我們就失去更高層次的科學、哲學理路了。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能演藝

----孝親尊師 藝救地球----

 

弘聖師(曉戈個人演音會

一個單純  良善的心念  點燃Pay it Forward(傳遞出去)的種苗----

所謂  百善孝為先  古諺亦云:善有善報 惡有惡報

心理學家  大衛.R.霍金斯通過20多年的研究表明  善惡真有其能量頻率

也證明了  古聖賢人的教誨絕非是一種教條  而著著實實是一種自然的真常法則

於今  社會動盪  災難頻生的世界  也只有靠純淨純善的力量才能挽救

藝術救蒼生  藝術美化世界  決不只是口號

志士仁人  讓我們一起為這世界盡一份心力  從善做起  從孝做起  從我做起

 

20091216 心能演藝----孝親尊師 藝救地球---- (1).jpg 

演出:弘聖師.曉戈樂隊.vs特別來賓/林強/VJ卡五盎

日期: 2010/01/09

時間:19:00

地點:駁二藝文特區C1倉庫

地址:高雄市鹽埕區大勇路1

主辦: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承辦:子宮藝文

贊助:馬特多媒體有限公司  馬特音樂網www.djmart.tw

                  單字力外語補習班

                  DCD舞蹈工作室

 

20091216 心能演藝----孝親尊師 藝救地球---- (2).jpg

 曉戈樂隊

主唱vs吉他 /弘聖師

主奏吉他手 /程明

貝斯手/郭同欽

鍵盤手/奇霖

鼓手/童志偉

 

20091216 心能演藝----孝親尊師 藝救地球---- (3).jpg

曉戈樂隊 

主要是以表達純淨正向的宇宙人生觀

並期待藉此能為這世界提供更多寧靜祥和的力量

以落實藝文美化人生心靈環保的實際作為

 

吉他手 程明

20091216 心能演藝----孝親尊師 藝救地球---- (4).jpg

國中時期開始接觸吉他,從此與音樂結下不解之緣。高中時與同學合組以演奏藍調音樂為主的樂團,在當時的校園音樂風氣之中,算是非主流的異類。畢業後,籌組Seeder樂團,在當時台北、桃園、中壢、台中、宜蘭各大音樂餐廳、Pub皆有固定的巡迴演出。1997年並應高凌風的邀請,在其經營的石頭族樂園餐廳,擔任其演唱會的伴奏樂團。
雖然所演奏的樂器是屬於熱門音樂的範疇,但是在父母親的薰陶下,對於古典音樂一直都有著熱愛,其間並曾師事呂文慈與林麗月老師,學習理論作曲與鋼琴。稍後在入伍軍管部軍樂隊期間,擔任打擊組組長與譜務等職,亦學習到相當實務的管樂編曲經驗。
退伍後,主要的音樂活動集中在吉他教學以及流行音樂與古典樂曲的創作,並考入中國文化大學德文系雙主修中文系文藝創作組(2004年畢業),對於藝術創作的思考又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2004年考入東吳大學德國文化學系碩士班哲學組。

2004年於河岸留言演出T-Blues藍調四重奏。
200420052006連續三年,參加T-Funk All Star大樂團演奏國內少有的靈魂、放客音樂。
2004年加入爵心爵士樂團在Blue Note Taipei的藍調音樂固定演出。
2005年加入Riddim Outlaw and the Family樂團,並且在由ICRT與克萊斯勒汽車公司所主辦的JAZZ大獎賽獲得第三名的佳績。
除了藍調、放客、爵士音樂之外,也參與了畫家兼創作歌手曉戈個人專輯「我喜歡這樣唱」的發行,以及之後陸續在高雄美術館、國內各藝術村的演出宣傳活動。
2006年加入由口琴、大提琴、吉他所組成的午後之樹Afternoon Tree三重奏,固定在台北城市舞台藝文沙龍、女巫店演出。2007年首張獨立製作EP錄製完成。20072008年參與城市舞台藝文沙龍的年度大型演出。
2006年起在功學社音樂教室擔任吉他教師。
2007年參加舞工廠舞團的「Tap Code」踢踏密碼,當中掏靈魂與舞者過招的大樂團,在台中、嘉義、台北巡迴演出。

 

Drum 童志偉 (子雞)

20091216 心能演藝----孝親尊師 藝救地球---- (5).jpg

第九、十一屆金曲獎得主 亂彈鼓手

入圍第十八屆金曲獎  最佳專輯製作人

中華民國空軍行進鼓” 作者 

國內外大型演唱會鼓手:

周杰倫、莫文蔚、吳宗憲、陳奕迅、盧廣仲、李威、劉若英、萬芳、楊乃文、陳綺貞、林曉培…等知名藝人 

專輯錄音室鼓手:

劉德華、周杰倫、莫文蔚、南拳媽媽、黃品源、柯友倫、何欣穗、楊乃文、陳綺真…等十數位藝人。 

砰砰樂隊 鼓手。 

打狗棒 音樂製作公司 製作人。

 

Bass 郭同欽

全職 bass 手。

合作過的歌手、團體包括 :

品冠、彭佳慧、李聖傑、林凡、 林曉培、黃中原、曾淑勤、劉偉仁、搖滾東方(東方快車)Alisa 高以愛、張芸京、閻韋伶、李嘉、阿飛(第十六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演唱人獎、王珍妮、民雄、郎祖筠、WIIKY胡瑋琪…等。

創作樂團『砰砰樂隊』於第十八屆金曲獎入圍『最佳台語專輯』與『最佳專輯製作人』兩項大獎。

 

鍵盤 奇霖

20091216 心能演藝----孝親尊師 藝救地球---- (6).jpg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覺源體‧再顯-曉戈個展1.jpg

覺源體‧再顯-曉戈個展2.jpg

 

覺源體‧再顯-曉戈個展

 

展覽日期:20090310日至0327

展覽時間:10:00-17:00(周二-週日)

開幕茶敘:2009/03/14(六)下午14:00

展覽地點:屏東縣文化處第二展覽室

         90054 屏東市大連路69號 

主辦單位: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文/魚問屋)

 

「再現覺源體-曉戈個展」是曉戈應藝文同好及屏東文化處之邀,以2006年「覺源體個展」作品為主,加入近年來的新創作作品,完整呈現歷年來的創作歷程與脈絡,為每一次生命的行腳整理出內在理路,作為階段性的告別與出發。

 

繪畫的曉戈,從早期作品「無盡藏」系列、「一覺尊-佛」系列,到「五行」、「五聲」、「四大」、「靈山水」等系列大作品中,都可見到畫作上全面性繪畫(all over paint)的鋪陳,習慣性的去觀照畫面的每一吋角落,哪怕是大尺寸的一角,其視覺造形中無主無客、是主是客的和諧共存,流露出一貫真心真切畫如其人的真如本色;澹然的大種色彩、沒有過度敘述性的畫面,卻飽含五蘊意境,畫面看似繁雜隨性的筆觸,堆疊出一種有別於死寂的寧靜與莊嚴。

 

靜心觀察曉戈作品,會自然感受其意涵非常貼近內心真實、決不游離,與其藝術上的堅持,提供畫面某種善的境界與祥和的能量,如出一轍;知識障讓人無法真正參透畫面內在所傳達的訊息,且如同其音聲般,玄妙難解卻飽含能量。

 

正在走的旅程,到那裡都行……,雖然曉戈即將離開兩年來所進駐的藝術村,向另一個緣聚之地挪移,但生為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工作者,他始終以閒適、隨緣的心性,來面對世出世間所有的是非善惡,仍然繼續以音樂、美術為媒材為人演說,堅守著善與願的力量,精勤不懈。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飄浮在風之上枋寮展

 

飄浮在風之上枋寮展1.jpg

 
     展 出 時 間 : 2008/07/05~07/20            
   展 出 地 點 : 枋寮藝術村F3藝文特區3號倉庫
   開 放 時 間 : 週二~週日上午10:00~下午17:00(週一休館)       
   茶會 演音會 :2008/07/05(六)上午10:00    
   演   音   者:曉戈 . 林強 . 一真                           
 
   指 導 單 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主 辦 單 位:屏東縣政府、屏東縣立文化處             
   協 辦 單 位:文建會鐵道藝術網絡枋寮藝術村F3藝文特區、糧食庫房   
   贊 助 單 位:大未來國際動能有限公司
                鈺銘數位輸出
 
 
 
  飄浮在風之上枋寮展2.jpg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空相2008莊家勝創作個展



空相2008莊家勝創作個展.jpg
 

空相2008莊家勝創作個展
展期:2008/7/4-25
開幕/座談會:2008/7/5日晚上7:00
參觀時間:週三-週五 晚上7:00-9:00
         週六-周日 下午2:00-9:00(週一、二休館)
地點:高雄市鹽埕區河西一路田町倉庫4c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藝外驚喜

 

藝外驚喜1.jpg

藝外驚喜2.jpg

 

展出時間:2008.06.06~06.26
展出地點:糧食庫房(高雄市河西一路田町倉庫4C)

茶會&座談會:2008.06.07  下午19:00
與 談 人:屏東文化處徐處長芬春
               糧庫成員及展出藝術家

開放時間:週三~週五 下午19:00-21:00
                 週六~週日 下午13:00-19:00
                 (週一~週二休館)

主辦單位:糧食庫房
協辦單位:屏東文化處枋寮F3藝文特區
                 KO KO TURN街舞工作室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元神氾遊 2007糧食庫房藝術團隊巡迴展

 

/黃志偉

 

展覽地點:高苑科技大學藝文中心

    期:2 007 / 11 / 26 ~ 12 / 12

 

元神脫離了表層的假象軀殼,騰雲駕霧而去,遊蕩在喧囂都會中…尋找呼吸!如果,元神得以更替,任其悠遊,那該會是何種境地!

 

緣起

「元神氾遊」一展,為糧食庫房年度的主題性策展。自2005年成軍至今兩年,實際參與和主辦了大大小小的展演活動。無論是在庫房內部每月接力式的展覽,或是征戰到其他縣市的展演活動,皆為他們的創作表現作出能量的擴散與對話交流。其成員秉持著對藝術創作的高度熱力,一直處於活躍的轉動狀態,希冀在當代生活的腳步中,創造出更多藝術的可能性…。

「糧食庫房」藝術團隊一名,源自屏東東港的以一座糧食局廢棄倉庫為名。由十位來自高屏溪流域的青年藝術家所組成,他們是黃俊傑、陳彥名、陳俊雄、莊家勝、黃振旺、蔡明峯(曉戈)、郭莉玲、莊宗勳、洪朝家、黃志偉。當初籌組的立意,除了連結彼此的創作能量相互激勵之外,也希望能將東港那座廢棄倉庫重建經營為可展演、可駐村的藝文展覽空間,但礙於現實上對於場域空間的取得有著極大的困難度,因此選擇轉向先行讓團隊成軍凝聚力量再說。於是承租了在七賢二路的一間公寓,將其改造成為可供藝術創作與展覽、聚會討論功能的藝術空間,讓團隊的理想從社區的小公寓打造起,「糧食庫房」就此誕生。而就在庫房的兩周年前夕,令成員們振奮的事發生了…那就是 在今年六月糧食庫房找到了真正名符其實的「家」,就在高雄的愛河畔找到了鐵路局的倉庫—田町倉庫4C,一個真正可以落實創作與展演的大工作室,在眾成員的歡喜改造聲中逐漸形成。

 

探尋元神

 今年的主題性策展是以巡迴展的方式呈現,第一場在今年五月於高雄文化中心至美軒開場,第二場則是回到糧庫自己的主場展出,也同時宣告了新糧食庫房的時代來臨,再來則是這一檔於高苑藝文中心的展出,最後一場將在明年二月轉戰到台南的台灣新藝做為「元神氾遊」的休止點。如此巡迴來去,是試圖讓展出能刺激出多元對話的可能,另外也在面對不同空間之展覽場域的同時,試煉作品所能顯現的張力。

「元神氾遊」此一主題,源自近期每位成員各自創作內容的整合,在歷經彼此創作理念的交互激盪與分享而生成的…。元神,藏載在我們的肉體軀殼內,主宰指揮著存在主體的生命。而元神到底是什麼?它的存在是否是真實的?是自我意識還是控制支配這精神意識的他/外者,抑或是來自宿業輪迴的業力牽引。種種的疑惑矛盾的思緒字語,在創作者的精神心靈中有意識的提出質疑,質疑那來自內外在境界無明生命狀態。

今日我們所處的時空環境是空前的異化,現實的真實與虛擬的真實混淆了你我對存在情境的感知,錯亂瘋狂的價值觀,滿溢的利益與控制慾望的追求,讓原本「人」的人味消失殆盡;這群藝術工作者平日大都從事教職,在看似平靜與規律的生活中,實際上卻潛藏著吊詭不安的靈魂因子,因此,創作心靈的元神必須出遊,猶如一水滴在激流與大海的循環中不斷的竄出激灑,突顯自我的存在,從原處混亂不安的壓抑中叛逃,逃離到一真正能讓心靈釋放與療癒的庇護所,去尋找新呼吸…。

遊抵到庇護所的元神與現存的狀態平衡了、質變了,元神就此更替變異站立於新的精神高度之中。就這樣,糧食庫房的藝術家們任其元神出走、游蕩、分裂進而映照於創作中。

 

氾遊的景象

此刻,我們得以窺探出這群藝術家元神精神分裂的狀態。無論是失焦的暈眩、沉默的悲傷、肉慾的昇華、神靈的神啟與非受迫的制約等,都是元神遊蕩後的心靈圖像顯影。

在莊家勝的繪畫作品中讓可辨識的符號,借物表演活化“存在”,那是一種完全屬於臨場感的儀式產物,神秘的幻想形象源自於內心體驗,藉此功能與存在物之外的事物產生互動,去尋求“物件”的中介本質,用景仰、謙卑、理解、同情、驚悚…的態度以創作顯露,將空間的情境深度,在繪畫中,盡可能的平撫深度。他說︰「原質思考是引導我創作的希望,抑是一種勾勒原始慾望的版圖?在尋根、原形、本質、成就穩定力量的創作中,每一種生命形式都會引起我的好奇,每種植物、動物、鳥獸等物件進入我的生活領域都會引起注意…」。

而莊宗勳的「人馬人」,訴說著兩股慾望共處一個身體,抗爭相抵或是共同蓄積出一強大的慾望,是一種現實的隱喻,賦予了慾望一種形式。在那連體共存的肢體裏,自己作為自己的殘影,也如同自己與自己的歷史對抗過程,毫無逃脫或戰勝的可能,自體滿足但也矛盾衝突,於是矛盾本質放大了權力與慾望。

人在現代城市的生活裡,太多慾望誘惑驅使人無端的陷入妄念迷思中,於是“會思考性動物”之幻相意象,便成為陳彥名作品中所欲批判的妄想事件。那是個憂鬱悲傷的記憶遺留殘存於心;看見街道上的人來人去,帶著不知所然的心去上班,也看著你福氣檳榔的招牌內心中只好用我傷心咖啡來應對此景了,而那隻孤寂的鹿,站立在岌岌可危的高樓邊緣,是否為陳彥名的處境反射呢?

 

   神話是眾人的夢,夢是私人的神話 -- 喬瑟夫·坎伯 Joseph Canpbell

  

黃俊傑在其“神仙家庭”系列作品中,反應出從小所聽來的與閱讀得知的之字片段神奇的、美好的、警世的、勸善的、教忠教孝的種種故事,轉化成為創作的題材。而其中最重要的觀點是,所認知的神話故事是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並非光怪陸離的未知故事。因此,以自己的家庭重心—女兒,來作為主要的表現題材,將這種初為人父的奇妙精神感知歡喜展露,表喻出其生活的哲學基礎。相較於使用神話的話,蔡明峯﹙曉戈﹚則帶入他的獨特生命體質,有如神明加持般的能力,用明王之圖像示法,因明王常以憤怒相而應化示現於眾生前,然其本元皆為依淨,而怒相則為調伏剛強難化之眾。

若要悲憫的看待現世社會生活結構的諸多差異,在郭莉玲內心有著許多的質問?她用扁平的漫畫形式來壓縮她所謂的沉默的悲傷!所講的是,當別人的生活對我們而言,只是另外一故事,而自己是否也沉浸在故事的情結中而一直看不開呢?她說:「我的作品裏,敘述著我生活的感受,希望我能誠實的面對自己,不是只是做創作,希望它們能跟觀者分享這份心情。」相較於郭莉玲的扁平,洪朝家則運用電腦繪圖的型式來釋放其難以抹滅的小情小愛。單格的畫面上出現一隻隻孤單的手掌,企圖想要掌握或控制著些什麼?頹喪的是那背景只不過是些密密麻麻的亂碼與模糊的物件,愛情的難處是在那一個點上發生的?該如何才可以得到簡單的愛?在有限的生活世/視界裏,突然了解虛擬與現實最終是虛妄!

另外,黃振旺的「生行.身刑系列所呈現的是人自我加諸於身體的行為,在強制與非受迫之間,顯露出人性失智盲目的行為模式;進入陳俊雄的裝置裏,可體驗到作者所欲給予觀者較即時性觸感,去感知創作勞動的愉悅心境。陳俊雄表示:「在生活面貌的實質運行中,其忠實的態度並非是一枝獨秀,因為作品生成是應該與自身,時而並行而進、時而交錯凝聚,才能有較多真切的價值。現階段的創作理念,真切的部份是薄弱的,因為較即時性的勞動迸發取代了過去深究沉溺的矯飾,而斷代的完整脈絡又未能確立,所以在書寫這將實體呈現前的作品“證書”確實很困難。當然,要模糊的去刻印,我也只能說:我再次進入了灰色的創作勞動愉悅中了!」。

灰色的愉悅若用在黃志偉的新作中,可視為一種自我戲謔的情感歡愉與投射,將肉慾之「愛」昇華,讓生命的源起以紀念之儀姿樹立於一片莫名白茫中…  繼「遊離虛實」後他的繪畫創作又朝向另一脈絡探尋,因為他自知距迄求細膩存在的本質境界的理想還很遠,他做的仍舊不夠深入!

 

新呼吸  

關於「元神氾遊」這樣的展覽紀事,糧食庫房歡迎大家提神來瞧來指教!目前,這群藝術工作者持續的在做著,彼此相互提攜與分享所能並享受著這般的生活姿態,他們不知道前方會有什麼,只知道要好好的用心創作,因為他們相信不管抱負理想多遙遠,只要存在就有可能。

在高雄或者說在南台灣的藝術生態來觀察,像這樣的年輕有活力的藝術團隊真是少之又少,幾乎都快變成保育類動物了。而他們在宣告新糧食庫房時代來臨的同時也是挑戰的開始,因為要將這份熱情堅持下去還真的不簡單,不過他們的後勢發展是值得令人期待的。

也或許這樣,我們似乎看見了一股新氣息的注入,在愛河流域旁悄悄的在滲透著…。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飄浮在風之上-曉戈個展

 

飄浮在風之上-曉戈個展.jpg

 

展覽日期: 2008年5月3日至 5月31日

展覽時間:19:00-21:00(周一-週五)、10:00-21:00(周六、日)

開幕茶敘、座談: 2008/05/03 下午14:00

座談人:黃文勇、阿卜極、糧食庫房

展覽地點:糧食庫房(高雄市河西一路田町倉庫4C)

 

  要說曉戈無住,目前是文建會枋寮藝術村駐村藝術家,常年以音樂、美術為媒材,為人演說,呈現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工作,並以此為職志,精進不懈;這批即將於高雄市糧食庫房空間展出如繪本手稿的作品,是曉戈於2006年高雄市立美術館創作論壇展出前,蟄伏創作中信手拈來無念無想,亦無從虛妄中取異相,真心真切流露的逸筆小品;畫作人物的真如造型、澹然的大種色彩、無過度敘述及象徵的畫面、卻五蘊意境悉從生,整體表現純真樸實、平易近人詩意充滿,媲美聖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EXUPERY)作品小王子(Le Petit Prince)的形象,卻完全沒有小王子的孤單與對有情、無情眾生的牽絆,觀者當無須太多揣測猜疑、過度想像產生壓迫,瀏覽之間盡可暢快呼吸、勝意愉悅。

 

  若說曉戈非相,這批展出作品可說是曉戈自身的影射,作品中的主角無論行、住、坐、臥,獨處或與諸世間交往,皆能身不著相、心不染著,用生命觀照諸法實相,卻又離地ㄧ尺地飄浮著,巍然自在自得,來去無礙,原來入世間及出世間對主角而言,是ㄧ不是二,而當真正了解生命真相後,所有世間諸相,其實不過如夢幻泡影。

 

  再說曉戈無礙,作品的內涵即使再多華麗或艱澀的術語詞藻堆砌,也無法充分雕琢出其具體意象輪廓,眼前如管蠡之見的文字敘述,就像一片漂浮在汪洋大海中的葉子,只是漂蕩,卻無法了解海的寬廣視野與深邃智慧,因為真如寶藏,往往不是感官所能觸及與說明,只能期待自我精進不懈,等量提升時,方知一切智、一切識、一切義,原已具足無礙。

 

  恆說曉戈圓滿,知識障的美學分析測度將使說什麼都成為邊緣且沉重,作品境界正如飄浮在風之上,駛風輕拂,風行草微偃,足令身心自在未曾有,靈體輕安無量難思議,便是此次作品展出核心。(魚問屋)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飄浮在風之上

 

2008.0503-0531 飄浮在風之上.jpg

 

展出時間:2008.05.03(六)~05.31

展出地點:糧食庫房(高雄市河西一路田町倉庫4C)

 

開幕茶會座談會:2008.05.03(六) 14:00

與談人:黃文勇.阿卜極.糧庫成員

 

開放時間:週一~週五 PM19:00~21:00

              週六~周日 AM10:00~21:00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元神氾遊台灣新藝展

元神氾遊台灣新藝展.jpg

元神氾遊台灣新藝展

參展藝術家/黃俊傑.陳彥明.洪朝家.莊家勝.黃振旺.陳俊雄.黃志偉.莊宗勳.郭莉玲.蔡明峯

展出時間:2008.02.16(六)~03.16

開幕茶會:2008.02.16(六) 19:00

展出地點:台灣新藝/台南市大學路22巷18號

開放時間:週三至週五18:00~21:00

                 週六至週日14:00~21:00

                (週一.週二及國定假日公休)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7元神氾遊高苑展

 

2007元神氾遊高苑展.jpg


敬邀~

 

展出藝術家:

黃俊傑、黃志偉、陳俊雄、莊家勝、陳彥名、黃振旺、

蔡明峯(曉戈)、洪朝家、郭莉玲、莊宗勳

 

展名  元神氾遊-2007糧食庫房

展地  高苑科技大學藝文中心

展期:  2007.11.21(三) ~12.12(三)

開幕茶會、座談會時間: 2007.11.26 (一) pm13:30

與談人:李俊賢、糧食庫房團隊

地址:高雄縣路竹鄉中山路1821號

電話:07-6077840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感應道交

~一場 音聲 影像 空間的相遇~

 

感應道交1.jpg


感應道交2.jpg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藝途佈軌

 

藝途佈軌.jpg

 

2007年6/16(六)至7/22(日)「藝途佈軌」枋寮藝術村駐村藝術家聯展,本次展覽內容為藝術家駐村上半年度創作發表,種類多樣性且精采可期,展出藝術家為蔡明峯(曉戈)、廖義孝、蔡梅芳、陳威呈、李冀香、盧安來、戴威利、戴珍妮、張紹培、黃瀅權、方福明(伯冷)、黃子鐶、黃敬永、許雅芬,展出內容含括木雕、馬賽克、油畫、水墨、皮雕、石雕、金工、裝置藝術、版畫、複合媒材,並於6/16(六)開展當天上午10:00舉辦茶會。
  
這次展覽的主題為「藝途佈軌」,在枋寮藝文特區總共有十三位駐村藝術家,每一位藝術家的創作類型、思維各有不同,就像是在藝術的路途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條軌道,而這條軌道是無法靠他人來幫忙完成,而藝術家彼此的軌道時而交集時而分叉,因此在藝術家的經營與努力之下,便讓枋寮F3藝文特區的藝術軌道網絡更佳的精采。


 

藝途佈軌展覽相關配合活動

 

活動名稱

日期

時間

地點

人員

備註

開幕茶會

6/16(六)

1000

3號倉庫展場

全體藝術家及社團

*音響設備

開創版圖(版畫創作體驗)

6/16(六)

1500

3號倉庫

黃子鐶

 

馬賽克講座

6/17(日)

1500

3號倉庫

戴威利

 

彩花擷

(石頭盆栽小品創作)

6/23(六)

1500

3號倉庫

陳威呈

 

Ka-ji A藝術市集

6/24(日)

1100~1900

藝文特區駐站區

全體藝術家及社團

 

志工研習

6/30(六)

0800~1700

3號倉庫研習教室

 

 

F3「酷夏劇場」(人偶劇場)

6/30(六)

1000-1130 

1500-1600

駐村工作室

戴珍妮

 

章嬉嬉(橡皮圖章創作體驗)

7/1(日)

1500

3號倉庫

黃瀅權

 

志工研習

7/7(六)

0800~1700

3號倉庫研習教室

 

 

彩墨排灣「足」(創作座談會)

7/7(六)

1500

駐村工作室

蔡梅芳

 

繩結石(彩繪石頭項鍊)

7/8(日)

1500

3號倉庫

黃敬永

 

皮皮剉(皮雕創作體驗)

7/8(日)

1500

3號倉庫

李冀香

 

藝術夏令營

 

7/14(六)

0800~1700

3號倉庫研習教室

枋寮生活文化促進會

 

軌影追追追(影像創作分享)

7/14(六)

1500

駐村工作室

張紹培

 

藝術夏令營

7/15(日)

0800~1700

3號倉庫研習教室

枋寮生活文化促進會

 

番薯藤的創作故事(創作座談)

7/15(日)

1500

駐村工作室

盧安來

 

原知原味(原住民藝術創作分享)

7/15(日)

1500

駐村工作室

方福明

 

藝術夏令營

7/21(六)

0800~1700

3號倉庫研習教室

枋寮生活文化促進會

 

遊戲(藝術創作遊戲)

7/21(六)

1500

駐村工作室

廖義孝

 

藝術夏令營

7/22(日)

0800~1700

3號倉庫研習教室

枋寮生活文化促進會

 

唱暢談彈

(藝術與人生分享)

7/22(日)

1500

駐村工作室

蔡明峯(曉戈)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聲音與影像的數位思維.jpg

 

聲音與影像的數位思維 Visual Realization of Image and Sound

2007年第五屆國際視覺傳達設計學術研討會暨工作坊

                    

主辦單位:崑山科技大學創意媒體學院視覺傳達設計系所

研討會時間: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六月二日 (2007/6/2)(星期六)   

地點:崑山科技大學國際會議廳(圖書資訊大樓十樓)

網站資訊:http://www2.ksu.edu.tw/ksutVCD/  

                   http://sil.vcd.ksu.edu.tw

聯絡地址:710台南縣永康市大灣路949

聯絡方式:(T06-2727175#301、(T/F06-2050626 e-mail: vcdsil@mail.ksu.edu.tw

企劃執行: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音像互動媒體實驗室

崑山科技大學教育部卓越教學計畫辦公室

協辦單位:中華民國基礎造形學會

指導單位:教育部

經濟部數位內容學院

贊助單位:技高音響有限公司

研討內容:學術研討會演講座談計一天五場、工作坊共三天六場、徵稿編彙論集。

    

【緣起】

 

本研討會在於思考「聲音」與「影像」元素所共構出的設計新貌;在當今數位媒材的載體中,如何使視聽者接收全然不同於過去單純平面、靜態的視覺訊息。

2003年,本單位所主辦的「超影像設計觀」第三屆國際視覺傳達設計學術研討會開始,我們即關注於「影像」在數位趨勢下,所延展出的全新概念;以及在視覺設計表現中的各種可能性。之後,在2005年的「設計教育的跨域與重構」第四屆國際視覺傳達設計學術研討會中,我們則進一步地思考在各種專業板塊挪移、文化交融的時代下,設計教育如何因應多元設計整合的運用。

時至2007年,在「數位」、「互動」、「科技」等名辭已被台灣設計界競相宣揚、挪用之後,我們則希望反向思考,認真、單純地從基本感官單位出發;探討「聲音」與「影像」在經過數位技術與文化認知的重新洗禮後,是否能繼續呈現出如何不同於過去的設計組構,以及如何繼續呈現其真正深刻、有效的視覺傳達的精髓。

而工作坊的實踐,則在於利用本系「音像互動媒體實驗室」(Image Sound Media Interactive Lab)的功能,結合不同領域的學術資源及技能,規劃一個符合人性的數位化時代技術的訓練課程,提供給音像創作者同好與學習者更能領略當代聲音、影像藝術的精義,探究音像的轉化互動和創作的可能性。並重視往後各種音像創意形式的研發,希望讓更多大眾接觸到音像設計的創意與魅力。

「聲音與影像的數位思維」是我們對台灣設計教育與學術發展中的再一次表述,也希望能再一次為台灣設計的產業整合與國際交流提供另一思考面向。邁向一種「聲音影像環境身體知覺」的新無疆界設計場域。

【研討會議程】

900 930  報到時間

930 945  貴賓致詞

945 1115 專題講座1:

                          Sound and Vision: Learn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at Carnegie Mellon.

                                  聲音與視覺:卡內基美隆大學的數位學習、研究與實作模式

                     主講人:Suzie Silver/ Associate Professor,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蘇吉‧希樂薇/美國卡納基美隆大學設計學院副教授

                          引言人:洪明宏/樹德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教授

                          講評人:吳瑪悧/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

11151120 休息5分鐘

11201210 專題講座2:

 The distinguishability of sound effect in the audio of motion pictures.

 音效在動態影像的聲軌中的可辨識性探討

                          主講人:張耘之/經濟部數位內容學院講師、國立交通大學用藝術

                                                         研究所講師

                          引言人:邱國峻/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助理教授              

                          講評人:史擷詠/台南藝術大學應用音樂學系副教授

12101300  中餐時間

13001315  音像作品數位秀作品欣賞

13151445 專題講座3

                     IMAGINATION + TECHNOLOGY想像+科技

                     主講人:Craig Swann/柯瑞格‧索恩/ 加拿大音像設計創作藝術家                      

                          引言人:林芳年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講師

                          講評人:曾惠青/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講師

14451505 中場休息(Tea Time)

15051635專題講座4:

                    "The Eye's Echo"the visual representation of sound,

                           the sonic representation  of vision and the signal as a token of belief.

                         視覺的回響:關於視覺的聲波面向以及訊號作為信念的一種表

                      徵

           主講人:Paul DeMarinis/ Associate Professor, Stanford University

                         保羅‧德馬利尼 / 美國史丹佛大學藝術與藝術史系所副教授

           引言人:黃雅玲/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主任

           講評人:王雅倫/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 計系副 教授

16351720 音像作品數位秀:

                     The Creativ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Video and Electric Music.

                          影像•電音的全新結合與激盪

                          發表人:電音、聲音林強(林志峰)、曉戈(蔡明峯)

                                 影像-劉銘維、羅喬

                                         法國坎城MIDEM唱片大展40年來第一個台灣表演團體

                          引言人:廖本榕/崑山科技大學視訊傳播系主任

                          講評人:黃文勇/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 計系副教授

17201730  閉幕:主任致詞

1730                賦歸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28唱談會曉戈

 

428唱談會曉戈1.jpg

428唱談會曉戈2.jpg

 

 

此次唱談會將不同於以往的制式表演

而較接近平日於藝術村生活協談及多元文化課程的模式

隨當下的因緣狀態  要唱則唱  要聊則聊 有任何身心靈的疑難雜症則知無不答言無不盡

期待大家滿幸而歸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國坎城表演

 

法國坎城表演.jpg

2007年1月20日 我們出發去法國坎城的MIDEN國際唱片展演出 http://www.midem.com/App/homepage.cfm?appname=100508&moduleid=436&campaignid=11657&iUserCampaignID=33854591

2007年1月12日 我們在THE WALL 有個15分鐘的行程演出 歡迎各位朋友來

我們演出的主題是 [祈禱和平 從心開始]

因為近年天災人禍不斷(12月26日是南亞海嘯二週年的日子 正好當晚8點多來二個地震 我覺得不是巧合 而是警告) 世事無常 國土危脆 個人或音樂的力量也許能幫上忙 我們是很誠心的為台灣也為世界用影像、音樂、歌聲來祈禱和平
為個人及地球做一次藝術的心靈治療 當然也要慢慢去掉我個人心裡的自私自利做起


主唱.畫家 蔡明峯(曉戈) : 多媒體繪畫素材創作

蔡明峰峯(曉戈)是自發性啟蒙作畫的,他的作畫是為內在強大力量找到一個最適切的出口與符號。
從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至今,他主要的生活都放在音樂與繪畫創作,並有大量的詩作。事實上其創作是全然的精神表現。其以自己的能量與至高無上者和你對話並將其落實在藝術治療上真實的美化人生。

曉戈的歌聲是包涵中國(道及佛家)的音樂元素,中國五聲(音)運用(羽YU,角CHUEH,宮KUNG,徵CHIH,商SHANG)並合大自然生命價值,給人有洗滌心靈,如同陽光灑進幽暗的山谷,宛如曉戈灑脫的抽象畫創作

他不單是一位多元領域的藝術創作者,更是一位多元文化(探討生命態度落實生活的行為)社會教育工作者。

介紹二位朋友:負責這次電腦影像及美術的創作:

羅 喬綾 http://designerxartist.com/
http://blog.yam.com/lohana_yblog
現就讀於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美術創作研究所 (複合媒體組)

劉 銘維 http://designerxartist.com/
現就讀於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科技藝術研究所 (數位藝術創作組)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祈禱和平~從心開始..PEACE演音會

 

祈禱和平~從心開始..PEACE演音會.jpg

 

演出者~曉戈  林強  童志偉  程明  小郭

影  像~羅喬綾  劉銘維

時  間~年3月9日(五) pm7:30~9:00

地  點~屏東中正藝術館(免費入場)  屏東市和平路427號

聯絡電話~08-8784293  08-7376302

活動網址~http://www.cultural.pthg.gov.tw/F3s/index.jsp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創作論壇-黃志偉與蔡明峯游離虛實聯展

 

創作論壇-游離虛實—黃志偉+蔡明峯

展期:89日~108

展地:高雄市立美術館

文/張艾茹

 

黃志偉和蔡明峯的作品是兩種不同的類型,或者我們這麼說,你所見到的是兩個極端。他們倆人,一個關注生活與環境,以寫實手法直述觀點;一個以精神哲思為主體,繪畫形式日趨解構。然而歸根到底,黃志偉和蔡明峯對自然與人類困境,對藝術的真義與本質的關注是一樣的。 

黃志偉以具象寫實的手法,表現家鄉東港鎮的黑鮪魚。這種魚,因著本身的種種優點,反而成了幾近屠殺的對象。黃志偉採用畫聖像般的手法,讓大卸開剖的魚身,像釘十字架般高懸在黑暗的空間中,舞台投射燈一般的光束,為犧牲者烘襯出神性。又將分解成塊的魚體,作最翔實的紀錄,皮骨血肉筋脈膏脂巨細靡遺。最後,再告訴你,魚肉要如何切片才完美,才能在口感和視覺上臻於化境。從肉到骨到眼,從體到面到線到點,黑鮪魚真做了最徹底的奉獻,而我們對他的膜拜,也狂熱到成為一種信仰。

自然的生命體與運行規律,在人類無所節制的介入下產生了質變,甚而死亡。法文稱繪畫中的靜物為“La ature orte”,直觀字面之意是「死掉的自然」。黃志偉這一系列作品,刻意借用這個譯法,來點出「自然已死」的恐怖處境,是藝術家對人類非理性作為的最大控訴。 

黃志偉的情感狀態與他的創作,正經歷著一個看來相反的歷程。他的心態從回國後的游離與真空,逐步走來終至沉穩豐富,是一種由虛而實,由自傷而至悲憫的領悟;而他的作品,自視覺的寫實與逼近,到意境的超越與輕盈,是一種由實轉虛,由滿溢轉留白的謙遜。

蔡明峯數量眾多的速寫本上,記滿了攸關人類精神層次、宗教修養和藝術創作的體會,是他對生命存在的見證與反思。他在人格特質上所顯現的超脫自在無所掛礙,讓作品本身成為一種自然產生的現象,外在條件是否具足,幾乎無法影響他的創作狀態與結果。 

他關心思索的是自然本體與人類整體的困境,事實上,他的繪畫是在為內在力量服務,作品「七佛」系列,以明亮低彩不落形體的方式來表現,清晰靈動的筆觸,容易讓人誤解作畫的速度飛快,實則卻像太極拳式的理法,每一出手都是氣神充滿的行動。先是,心胸中早已蘊藉轉動形成主體,具足了完備浩然的能量,才以畫筆傾流而出,如大江之出海,藝術創作是整個過程的最後步驟。他以藝術創作為媒介,將豐沛的無盡能量帶給大家,像音波之傳遞一般,運行於無形。

作品「五行」、「五聲」、「四大」、「靈山水」所指述的,是自然的完全狀態,是沒有人心空生是非,是一切存在的根本大法。比如五行木火土金水,對應在人身上,就是肝心脾肺腎;對應在自然界外象上,就是青赤黃白黑,用之於繪畫的色彩亦然。

雖則,藝術創作對蔡明峯是一種附加的形式,是已然存在的狀態,根本談不到創作,態度相當的虛空抽象,然而他最終所展現出來的「作用」,卻是無與倫比的具體與真實。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