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教師的慈勉⚜️
【一日平常】
雜心修道終不成就,如何善護守住那個「ㄧ」的真誠?
一日平常──落實的真切與深度
一覺元學會依止上師 弘聖師父上人開示
🔸提問五「雜心修道終不成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善護守住那個「一」的真誠?
師父上人曾經勸誡我們不要雜心修道,雜心修道終不成就。可是我們在學修的過程當中,每天會接觸到很多的人事物;現在的手機訊息幾乎都是彈出來的,我們即便在看法堂,旁邊有廣告;或者是我們跟人接觸會有很多你應對到的磁場不是很好,或是有很多負面的環境,我們怎麼樣去善護守住那個「一」的真誠?
【師父上人開示】
嗯,第一個要有毅力!毅力,人家幫不了我們!那要不然就是要有善巧方便的方法~就不要用手機,用DVD。DVD你在播,應該不會跳(訊息)出來吧,那(不然)你家有鬼,是吧?這時候用DVD啊,不要用手機啊,就解決啦!那如果你沒辦法這樣,你又懶,這時候懶的課題出來了,那就沒…沒解了,你懂意思嗎?
所以這種問題就是 我們能不能去利用科技?還是被科技給什麼?給汙染的問題啦。那當然現在一定都是被科技汙染的多嘛。那跳出來、跳出來,跳出來說真的就不要理它就好了啊,對不對!如果你在看你在學修的視頻,其他跳出來你就不要理它,不就解決了嘛!
你看,是不是講得很簡單?那你說:「我就是會點啊!我就會點跳出來的啊!」對啊,那你就是你已經講你就是「會了」,所以你就沒有什麼需要解決這個問題的問題啦,對不對?你們啊,因為你就是會嘛,你已經給你建構了「所有的理由讓我不點都不成立」嘛,所以這個問題得要理解到哪裡?你一樣你對學法這件事情,到底你的價值高度到哪裡的問題,對不對?你看都沒有離開這個,這個是一個所有學習剛開始這一些不能拿捏、會經不起誘惑這樣、經不起誘惑的人的共通課題。你所有的這些點都沒有離開你價值定義,你價值定義一定了,什麼跳出來都沒用,都沒有用,都不會影響你。
一樣啊,你去到那個百貨公司shopping啊,一大堆琳瑯滿目的產品啊,可是如果你去就有一個最高價值,我就是要買一個…我這一筆錢全部就是要買一個我已經設定的我最想要的那個產品,你這一筆錢不會沿路買別的,你懂意思嗎?可是你一定會沿路一直看到有別的產品,對不對,你知道只要我這筆錢花在另外一個產品,我就不夠錢買我最喜歡那個,所以你絕對不會花!價值!所以要先建構價值~價值認知,對啊。
價值認知沒出來,都很麻煩,生生世世都學不成的,都很麻煩。因為這些都生生世世遇過的問題,只是古時候的我們可能沒有手機,可是古時候的我們有朋友會來找我們打陀螺啊、玩老[尪仔](台語:人偶)啊、[尪仔標](台語:童玩的紙牌)啊,對不對?你們到底會不會去玩?你們也是會去玩啊。後來,以前手機還沒那麼發達的時候,有人會找我喝下午茶啊,一樣啊,我要看一個經,電話就來了:「喂,要喝下午茶嗎?」不是都一樣,對不對,都是這個理路啊,只是它不是視頻的問題而已啊,現在又多嘛。
所以價值認知一定要先建構啦。那這個東西也是只能就是說善知識勸誡我們,我們自己要去做一種所謂的「拿捏抉擇」。講白一點呢,這個點本身就是修持呢!修持的用功處呢!那修持的用功處我們都沒辦法了,就是表示我們沒辦法修啊,因為這不是理解的問題,這是要「用上」的問題。用上的問題跟理解不一樣。「理解」可以解釋無量無邊的這一些義理,深淺不一、廣狹不等,慢慢解釋。可是,當要「用功處」的時候,任何話都沒有用,那就是「我所知道的道理,我要不要去做?」是這件事情而已,所以這個一定要明白它。
🔰 親教師的慈勉--為什麼依止一位上師,是學修成就的重要關鍵?🔰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