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聖上師講述🔰

心量大 得自在

 

 【心量大得自在】.jpg

 

 
 
 

♦️ 弘聖上師 開示法義 ♦️

那麼整個人生就是這一場大戲,諸佛菩薩就是來演戲給我們看的,好比說諸佛菩薩,我們眾生也許也在裡面演戲啊,就說他們有互動式的嘛,對不對?他們的舞台劇會跟觀眾互動,觀眾也會上來演一下、參一腳的意思,所以我們是眾生,我們也會跟佛菩薩參一腳啊,差別在哪裡,對不對?我們參一腳的時候,我們得意洋洋啊,所以我們執著了,沾染了那個戲,可是諸佛菩薩在裡面演戲,祂不沾染,祂教育了我們之後,祂下戲,祂什麼都沒有,我們下戲,我們還到處跟人家,那一天我有上台喔,我告訴你李叔叔,多麼[煬](台語:得意洋洋)的對不對,很多掌聲喔,你看,對啊,不但忘掉了本來一種積福,度化眾生,反而反撲回來,是一種長養傲慢、自尊,對啊,所以這就是難處啊,所以要去了解宇宙人生真相的人,到位的他就明理嘛,那麼明理叫做佛家用詞叫做看破,對不對,叫解。那麼明理的人他才能放下嘛,所以看破,放下常常一起念嘛,對不對,古時候中國人言簡意賅,他比較省事,直接講「放下即得」,那麼放下,它已經包含了看破、看透,了解徹底。

那麼從這一個角度來講,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就能慢慢去深刻體會什麼?滾滾紅塵去歷事鍊心,那個去經歷那一場戲,然後去鍛鍊我們的心性的堅定不移,那麼,對什麼的堅定不移?對真理的堅定不移,那真理太抽象,所以才有分析的世界,把它一條一條,那麼,它的分析的世界的這些總資料就是什麼?就是一切古聖先賢,不管是中土或者是西方的,這些聖哲的什麼?智慧寶典,一般我們現在的人類習慣,通用的工具是什麼?文字嘛,對不對,所以他們的智慧轉化成文字,文字深藏無盡的智慧。可是文字並不能圓滿表達,所以佛陀才教著我們依義不依語,那「語」的載就是文字,所以祂是講同一件事情,所以舉一隅而以三隅反,一聞千悟,要訓練自己的這個廣量心態,如果我們的心量大,我們自自然然能夠一聞千悟,那個「千」是方便講,是表法的意思而不是一千個,是無量無邊,也就是說,你的人生作用會非常什麼?自在、自如。就像最近我們常常在跟人分析,分享說在我們人生的運作要什麼?事半功倍,那麼這句話是結果啊,那麼處理事情的態度就是剛剛講的,三易的最後一個字叫做易,簡易,面對這不斷在延伸變動的世界,什麼是最好的良藥?最簡單的態度就是最好的良藥。

對啊,現在的人什麼不能解決?就是把一個一直在變,已經很複雜的事情,再用上我們很複雜的態度去把它思維,然後就用這個態度,還要去找一個方法來對治,所以越延伸越混亂,所以依妄延妄,妄不斷延展,再來依妄止妄,了不可得,所以,活在這種迷思裡面,所以眾生迷惑造業而受苦。受苦了,更加迷惑,所以更加造業,更加受苦。所以佛以一大事因緣而興出世,對不對?為什麼事?因為眾生有這一件事情,所以祂來幹嘛?破迷顯正、破迷開悟,教育我們眾生怎麼樣求得智慧,怎麼樣昇華,回歸我們的智慧本體,我們一旦覺悟了,就不迷了,不迷惑則不造業,不造業就不會受苦,所以那個人生苦短就要改編了,所以話有兩頭,因為在六道輪迴裡是對法的世界,所以才產生兩頭,就是說兩邊,是非、邪正、好壞、對錯,才有這些東西,那麼一旦我們超越了,就沒有這些東西了,那又回歸清淨本體。

 

🌱延伸閱讀 : 弘聖上師 說法影音 2012年1月31日 台北明覺法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一覺元 的頭像
    一覺元

    一覺元 YJYLC.tw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