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8/14 人生講座(高雄)

弘聖上師開示內容

(於王泰融先生演講後開示)

【原來我這麼執著】

 

2016年8月14日 人生講座 原來我這麼執著 (高雄) 弘聖上師開示內容.jpg

時間:105814日,15001700

地點:MUYA Space 2F (高雄市鼓山區河西一路12992)                                        

紀錄組恭敬整理

 

我們說菩薩在世間處世是依著願力,那我們眾生呢?是順著業力,其實是被業力給牽引。那麼所謂的法界,有世間法界、淨土法界、緣起法界和性起法界,我們現在所處的狀態就是世間法界。世間法界是來自於所謂的凡夫種性,而淨土法界是純善根的發展。那緣起法界也就是菩薩的願力跟眾生的業力相應而產生了的這個世界,所以這個世界琳瑯滿目,是一種正向的、清悠的、自在的、隨緣的,一切結果都是美好的!可是,偏偏不是死沉的,因為它跟凡夫的業力起相應。再上去,就是如來種性產生的性起法界,也就是一般我們講的佛,如如不動的佛!它是我們的空性跟善根相應,所以表面看起來好像沒有菩薩種性起現前的緣起法界來得多姿多采。剛剛講了,這個多姿多采是一種清悠的、自在的、沒有煩憂的,那跟我們現在所處的世間法界的不同在哪裡?我們現在也是非常的多姿多采,可是,是痛苦的、煩惱的(師父笑),差別在這邊,之所以要修就在這邊。

「修行」兩個字的定義,大家已經有諸多認知了,那麼更簡言之就是什麼?修行就是解決問題。你有辦法解決問題就是你修行到位,你成長到現在,人生煩惱諸多、所有的問題都不能解決,這叫做修行不到位,修錯行了。為什麼我們修錯行了?因為我們眾生依著剛剛講的業力發展,沒辦法去調整生命的根本問題,所以在結果論上還是痛苦,因為問題不能解決嘛!那麼一個人的問題從哪裡來?從我們的貪、瞋、癡、欲望而得,這一個欲望根深柢固,讓我們拔除不了。也因為這樣,才要多一個「修行」,要不然,佛本來圓滿無瑕,所謂是「道本圓成,不用修證,見聞覺知,本自圓寂」,哪有什麼要修不修的東西,這個也就是所謂的性起法界,如來種性的這一個生命境界裡面。那淨土法界沒有相不相應的問題,它純粹是善根在不斷提升。

再以我們現在現實世界來講,就有程度的問題了,也就是說,一個人在他生命成長的過程裡面,他要去認知所謂的標準。最近也常常跟幾個同參在分享啊,我們修行長年以來,不管以前有沒有接觸,總之,我們從小出生到大,只要有上課,都有在學習成長嘛。那不管是家長、親朋好友、學校的老師或是我們的朋友,生活當中統統不難有機會接觸到「分享」,對不對?彼此分享來、分享去,分享什麼?分享自己的知見,或者是自己聽來的知見,都好,這當中也就在成長了,只是說它是正成長還是負成長的問題。那剛剛我們講到菩薩處世是願力、眾生是業力,從願力的角度才堪稱有「正向成長」這一件事情,也就是修行,如果一個人沒有願力,他沒辦法做到什麼「修正錯誤觀念、思想、行為」這種東西,是不可能的!他是會依業力不間斷去加碼發展錯誤的觀念、思想、行為,所以這時候就變成沒完沒了的凡夫。

從這一個標準來講,我們就有機會去深刻認知,以前常常講啊,倫理、道德、因果教育是所謂的基礎,可是,有時候又顯得太過抽象。那麼倫理、道德、因果教育搞定了,其實相對於佛法來講還沒有開始修行,比如說依《華嚴經》上面講的華嚴海印三昧行法來講的話,它列了八項的層次,告訴我們一個很清楚的修行的次位,最初級是什麼?最初級就是我們現在的人講的持戒,持戒後叫做洗心。那麼持戒、洗心在古時候的翻譯跟現今的翻譯有諸多,為了讓大家好懂,持戒跟洗心的差別在哪裡?洗心也是持戒,那持戒相對於洗心是什麼?第一個持戒就是一般我們講的外戒,持外戒。洗心呢?就是持內戒。外戒就是處眾生戒啊,處眾生,你看哦,有一個「跟眾生相處」了,對不對?那麼洗心這個內戒就是所謂我們的自淨戒,這時候純粹自己了哦!這兩個一定先要搞定,後面才有得談上為修行做準備,你看,這兩個還不是修行。

那麼處眾生戒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剛剛講的倫理道德因果教育。那倫理道德因果教育用於處眾生戒又太抽象,有時候這是專有名詞,又太龐大,簡言之,就是一個人必得要先會處世待人。處世待人不會的人是沒有條件往修行的方向做準備功夫,你看,還不是往修行方向做哦,是做準備功夫而已。那麼處眾生戒是第一道,比如說你跟人互動、跟事互動,你有沒有具足三個條件?圓融、和諧跟所謂的增上。你待人處世沒有具備這三個條件的話,你就不叫做持戒了,你也不叫做外戒,也不叫做處眾生戒了,所以這個人肯肯定定是標準的凡夫,而且不僅是凡夫而已,他還是往三惡道走的凡夫。那你看,你待人處世要圓融,我們現在常常說我們自己在修行,光是這一點就……(師父笑說)有時候連照鏡子都跟自己不圓融、和諧,有沒有?!

「圓融、和諧、增上」前面兩個大家的概念比較好懂,「圓融」常常聽到,不要有衝突嘛,「和諧」亦復如是,那「增上」是什麼?就是你待人處世跟人家相互之間的互動……我們講互動,你必須具足幫助對方心靈上提升的功能,這個叫做增上~增加上去的意思。而不僅是在幫助對方可以溫飽,溫飽就是物質了嘛;對方生病,幫助他治好;對方沒錢,給他錢。這些都是屬於幫助,沒錯,可是,這個幫助還不到我們講的「增上」的標準,這些是「身」而已,增上得要到「靈」,你看,還超越「心」!所以這個大家要去捉摸一下。

那麼如果捉摸、捉摸,我們現在連學都不敢講了,對不對?你看,我們修啊,修很多法門,那這個叫做處眾生戒,外戒而已哦!這一件事情是騙得了人的,比如說你跟人家相處……我們常常看到人家好來好去、鞠躬九十度,那他心裡在想什麼、後面拿了幾把刀,你知不知道?不知道!這個是比喻內戒的重要,內戒就是洗心,洗心才談得上你要把內在的貪、瞋、癡、慢、疑、惡見統統洗掉。你內心計較了嗎?對不對,你內心懷恨了嗎?你怨了嗎?你煩憂了嗎……等等,這叫做內戒,要洗掉!

內戒、外戒這兩個加起來是前方便,所謂我們一般講的,如果你真的要修行、要徹底改變你的生命……生命前面還有兩個,一個叫做「人性」、一個叫做「生活、人生」~你的人生,人生、人性背後有一個叫「生命」,生命涵蓋了前面兩個,前面兩個特指我們現在做人來講。那你就知道嘛,生命不是只有人,生命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圓融的狀態,它的意義、它的價值、它的真相、它的存在,它的方向、目標……等等,這總合來講是整個生命,你得把這個搞清楚。那麼這一個搞清楚的狀態,我們前面講了,那兩個戒外戒、內戒,就是所謂在修行道次上的「資糧位」,資糧就是條件的意思。就是說你做什麼事都要有條件,不是一下子碰到就以為是,好比說我們口渴了,口渴了喝到水止渴,這個剎那就叫開始修行。你口渴、想喝水,不是你就馬上可以喝到水,對不對?在喝到水之前,不管是下雨或是河水,或是現在的自來水……什麼等等,從最末端一直具備、準備,準備到最後來這一杯水喝下去,你喝到之前的那個總合全部,就叫做資糧位。

你看,光一個喝水就必須具備這個條件,那麼從修行改變生命這一件事情,外戒跟內戒就是喝到水之前的那個總合,那那一個工程就不是我們現在用著自己的成見……就是說用意識形態去認知「修行」這一件事情所可以明白的。也就是因為這樣,所以現在的社會、現在的世界修行的氣氛多,可是證道……先不要說證道,開悟啦,小小開悟的生命狀態少之又少的原因就在這邊,因為我們已經把定義搞錯了。我們已經把修持的所有的生命狀態,用我們的自私的這一個成見去扭曲了它,當它扭曲了,我們照著被扭曲的理路在運作,當然就得不到正確的結果,所以眾生冤枉啊!

講到這兩個資糧位,也就是最近常常在講「弟子規,聖人訓」大家一定要重視的原因,你如果沒有做到,你連人性的資糧都沒有,更何況是成佛作祖去的資糧!這些《感應篇》因果理路、《十善業道經》也就是一切佛法的最源頭的資糧,而這一個資糧的前面,也就是你必須把世間所謂的共不共法的這一個資糧給具足。什麼叫共法呢?就是佛法裡面有的,一切世間的外道法也統統有,這個叫一起都有,是一起都要必備的哦!不是說「有、有,那是世間有,我們不要!」要必備的能力,這個叫共法。那佛法本身叫做不共法,也就是說……「資糧」我現在再講下去,兩個位次再往下講就是什麼?調身、調息、調心,這三個是資糧位之後要開始真正進入修行的準備功夫。什麼準備功夫呢?準備要入禪定的功夫。所以,八萬四千法門法法通自性,可是,如果你法法不依據它而去證得它法法的禪定,你通不了自性,你也就不等於修行!

那麼調身、調息,調息一般講呼吸吐納法,那調身是什麼?我們現在做人有「身體」這個工具嘛,我們這個工具要健康啊、你還會運用這個工具啊,那我們現在多數人都不會運用這個工具。所以,在所謂的法上有諸多不同名稱去形容同一件事情,好比說我講「調身」,有修瑜伽的或者是修禪定的都知道這個專有名詞,只是不一定知道這個專有名詞背後的意義,「調身」用現在的用詞叫什麼?叫做控制,這個能量載體的控制功夫,這樣。我們的身體是能量的承載體,就像杯子可以承載水嘛,那杯子如果有破洞呢?水就承載不住。所以,我們這個身體機件如果有不好的地方,我們的能量不容易凝聚住,尤其是有練太極或者練中國氣功的那些人,他們就很注重養身。

那麼這是一個能量載體的控制術,加上一個「術」好了,藝術嘛!那你們就知道,凡關有這個「術」字上去的都必須要練,對不對?那練不是只有思想知道就了數。比方說我們要知道怎麼畫一張圖,你跟王泰融老師他們學一下畫,你就很清楚了,可是,人家畫得好,我們卻畫不好啊,因為人家有練、我們沒練,就這麼一回事!人家有拿那一枝筆每天在那邊畫,對不對?古人講什麼?「曲不離口,拳不離手」,就是天天要練!那個東西是超乎你的知見,不是你知道就了數。佛法亦復如是,你沒有到這個「練」的關鍵裡面,你僅有的都是佛家的知識常識。

那麼從這邊講到剛剛提到的西藏那些拜啊、大禮拜啊、繞經、轉經輪是吧?一大堆儀式,這些統統不是佛教,統統都是佛教裡面的文化。一個佛教裡面有所謂的佛法,佛法叫真理,也就是所謂的行法,行法叫修行,有真理,你要透過修行才能辦到。那麼裡面還有一個文化的層面,我們現在的眾生,尤其修佛的人,多數都迷失在文化裡面。比如說,來到我們大中華地區,吃素、趕經懺這些是不是佛教?是佛教裡面的文化,可是,不是佛教裡面的真理。如果你迷失在這些事情上,你永遠不得開悟,也永遠沒辦法解決你生命的問題,所以也就不叫修行。剛剛是不是講修行是解決問題?那解決問題不是只有我們生活上這些工作的問題、孩子教育的問題……不是只有這些,是我們整個生命如何解脫自在的問題。

那剛剛講到那五個,持戒、洗心、調身、調息到調心,調息就是呼吸吐納,也就是這個能量的一種轉化術,是不是講它有很多名詞?能量載體的控制術,控制的意思就是你會運用的意思。那麼呼吸調節的時候也叫出息、入息,有沒有?這種訓練就是所謂你這個載體裡面如何去運用能量、如何轉化,有這一個意味。那麼最後還得要什麼?調心!最後歸心於無,你不能執著它的意思。

那這五個做到,也就是一般你們在練瑜伽的哈達瑜伽,可是,現在的哈達瑜伽都不講這個。所以,你就知道,為什麼你們在這邊學瑜伽,小妍老師(法申老師)常常在你們學瑜伽的時候不是只有特注重一整堂課都在那邊折來折去,有沒有(學員笑)?(師父笑說)高難度的把腳放在脖子上打個結(學員笑),不是那樣,以前胡瓜的節目裡面的單元〈老實樹〉,它有一位「瑜伽大師」就是這樣,但那是假腳啦(學員笑)。對啊!並不是只有在高難度的動作的到位而已,你有沒有發現?你們的瑜伽課有一個特色,就是她常常講很多話,有沒有?我是沒上她的課啦,你們有上嘛,她常常在課堂上講很多話,講話要幹嘛?你有沒有發現你聽完了會有什麼效果?剛剛前面講的,增上!對不對?你不是只在那邊折腳、拉筋,然後拉得很痛苦,對不對?你聽她在跟你講的時候,那就是她在幫你具備前面的資糧位。所以,如果你前面的資糧位(外戒、內戒)不具足的話,你沒辦法進入真正哈達瑜伽的行法,叫做調身、調息、調心,你沒辦法!

所以為什麼她花很多時間在這邊跟你們講,這有別於現在坊間運動型的瑜伽、減肥型的瑜伽……等等。這些運動型、減肥型的瑜伽叫做什麼……阿斯提伽嗎?Ashtanga,對不對?這種瑜伽的由來是怎麼樣?是當時英國人占領了印度,印度是當時英國的殖民地嘛,那因為西方人處於自我優越的狀況,當時很多瑜伽大師不甘心,「他忽視我們的……」他們的啦(師父笑),忽視他們的修行的道統,看不起!因為外國人的思惟模式跟東方人不太一樣,東方人行為上能理解真正修行的那個門道,可是西方人都著重於外在,所以西方人發展出體操型的、格鬥型的,而東方人發展出神通型的,蓄積、守竅、養氣型的,路徑不一樣。

那麼西方人看不懂,看不懂之後,又因為那一塊土地被占領了,勢必文化會被西方給什麼?你看,這時候講文化了,文化勢必會被西方給感染,掩沒掉所有東方的文化。東方文化一掩沒,假設那時候印度的修行人都有透過瑜伽在練禪定的話,一旦從文化掩沒掉,就會把生命本質的精神內涵跟行持的真正的真理能量給掩沒掉了,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乃至於到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就是這樣子,已經產生這一個現象了。那麼西方人也有一個警示,要慢慢回頭了,而我們現在是跟著西方人的腳步後面慢慢丟掉,這個就很糗了!

那麼因為這樣,這一些瑜伽行者也有一些智慧,想說至少不能讓這一種修行的文化被掩沒掉,所以他們才改良了瑜伽,然後把它變成一些制式的動作。就好像太極拳啊,不同門派有不同的招式,三豐十三式啊,楊式太極八十八、三十六……等等,它有一個套路就對了。那因為西方人當時的腦筋比較簡單,沒辦法理解那種無依無靠的事情,所以印度行者就把它稍微調整成很簡單、速食文化可以去理解的這一種形制,所以才在西方蔓延。你看,Ashtanga並不是從東方出來哦,它是從西方成名、風行了再傳回東方,你看,東方人多冤枉!再傳回已經是半吊子的了,所以這時候就必須再恢復所謂的哈達瑜伽這一種力道。

那哈達瑜伽做到了還不成哦,它還沒有得禪定,接下來還有三個步驟,就是所謂的淨心,剛剛講到調心,調心之後叫淨心;淨心之後,你才能到禪定;禪定之後入三摩提。那麼三摩提叫三昧,禪定也叫三昧,為什麼這時候把禪定跟三摩提切分開來?因為這時候的禪定也是共外道禪定,也就是說四禪八定level也有,可是如果你只是迷戀到這個共外道的禪定~四禪八定,你固然會有一些所謂的特異功能顯現,東方人講的神通顯現,可是你會迷失在裡面,讓你也出不了六道輪迴。最後,變成一種反撲的作用力,讓你永遠在六道輪迴求出無期,以致於生命永遠在業力的範疇,出不了世間法界,這是很冤枉的!你看,花大半輩子的時間,練到最後還是出不了輪迴。

所以,它最後再告訴你一個「三摩提」,就叫入正定,這時候加個「正定」了,正定就開始叫做不共法了,這是佛家特有的。那麼華嚴本來是從這邊開始講,也就是說如果你要真正修華嚴的定真正生命改造工程、解決問題的高度智慧,它能解決到非常非常廣義,就是說整個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問題,無有一個不能解決的,盡虛空遍法界!當然,你們對盡虛空遍法界的概念還稍顯理解得太小。那我剛剛講到這邊是不是有這八個行法,這八個行法全部圓滿了,你才有能力開始修行,現在這樣已經具足了修行的條件,前面那個都不是哦!也就是說,這八個步驟你具備了,你已經具備了真正修行的資糧位了。剛剛講喝水,你開始喝,還得止渴嘛,前面到這邊。那往下修什麼?文殊十波羅蜜。修華嚴十信,從初信到十信。文殊十波羅蜜、普賢十願,雙雙具足修,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修完了十信,再往上十住,這時候才入圓教初住菩薩哦,十信也就是所謂的四聖法界。那麼從七信開始算,七信位菩薩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阿羅漢,你看,如果從這一個角度來講,阿羅漢都還沒有真正有能力開始修行,所以大家一定不能得少為足,知道嗎?不能自己在生活當中好像看個幾本經、念佛念個幾個鐘頭就說:「哦!我都修成這樣了,師父怎麼還在那邊唸我?!」對不對?你要知道你那不是修行,你那個是連最粗的資糧位都還沒達到的前面,沒辦法的辦法,只好:「不然你每天念佛念兩個鐘頭好了。」「啊兩個鐘頭?!」(師父模仿學員驚訝的語調)兩分鐘都念不下去!所以,你就知道為什麼七十幾億人口越來越痛苦、這個地球越來越扭曲,統統從這邊來的。

那麼七信位菩薩還沒入華嚴境界哦,七信位到十信位也還沒哦,十信位做到了,在四聖法界叫做「佛」,可是,這個佛是藏通佛,不是圓教佛,是所謂的「相似」,祂已經具足很像佛的樣子了,很像,但還不是。接下來,你還得放下最後的妄想,那個階段都還有妄想的啊!放下最後的妄想,這時候你入了圓教初住菩薩,你還得開始修文殊十波羅蜜、普賢十願,可是,這時候的級數升高了,這時候修十住法,十住再上去十行,再上去十迴向,再上去十地,到了十地,上去還有一個等覺,修到那邊再上去才是妙覺,一般你們講的成佛了,有這麼龐大的一個體系。所以,在人生當中,如果你看到這些,哇!心灰意冷,那麼你要知道,華嚴本來講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也就是說,你們的生活各有不同,可是如果你能夠當下直下承當,卸除自己的所有的知見,什麼叫知見?你的設定、你的想像、你的意願啊,這些統統是,生命只要有這些,你再怎麼修持都不能成就的,所以這些也就是前面最初講的那兩個資糧位而已。

那有的人喜歡跑道場,你就必須緣念道場、緣念善知識跟緣念你的法門啊!這是什麼意思呢?緣念道場就是你要為那個你接觸的道場去服務,因為它增長你的最粗淺的福德資糧,最粗淺!如果你沒有的話,你就沒辦法從那邊的善知識真正得到密法,你也不可能從那個法門裡面得到真正的法義,因為來到我們這邊,統統會做成一種所謂是「我認為的」,最後變成是知識常識,那就可惜了!那麼頂多只有一個粗淺的功能,就是我心情也可以不錯,得到一點安慰、得到一點好像理解的理解,「好像」表示不是真的理解,可是有那個「好像可以理解」的理解。所以,多數幾幾乎乎……我們現在學佛的人不到十億嘛,大概七億多,裡面能夠有機會去理解這些的人,大概一億個看有沒有兩個吧,真是這樣啊!要不然,我現在講了,你們理解了嗎?(師父、學員笑)理解就做了,你懂嗎?

所以,理解的人……如果真的理解啦,加個「真的」,現在的言詞很麻煩,加個「真的」兩個字理解的人,前面的這兩個外戒、內戒已經完成了,當下就完成了。他已經將此深心奉塵剎了,對啊,他完全沒有自己了。那完全沒有自己,你說還調什麼身?因為還有這個有為……所謂的業力形成的業相,所以他還必須要去做,這時候叫做淺悟起修了~最粗淺的開悟,淺悟而起修了。有一種叫證悟,證悟就不用再起修,證悟只是隨應而已,沒有起修。我們常常講「悟後起修」跟「證悟」,這兩個階段不一樣,那你得起修,到最後證悟,證悟就是真正做到、完全明白了。

所以,你的生活就是你的道場,你的生活當下遇到的任何一件事情,只要有一件你是迴避的,你就沒有資格成道了,所以一定要有這一個氣魄,然後在生活當中……為什麼在生活當中?你不必去跑山頭啊!如果現在人家說有一個更有靈性的山頭在火星呢?(師父、學員笑)世間人就是追逐啊,尚且這是有錢人才能修,要去造太空梭嘛,然後有時候訓練還……你看,很累吶!你要承受多少G(航空專有名詞)?「G力」你知道嘛,飛機那個G力,你還沒達到,已經吐死了,對不對?也沒辦法。所以,活在「當下」這兩個字真的是不好懂,活在當下就是什麼?我剛剛講的那八個位次全部圓滿了,叫做活在當下,活在當下的人才有能力開始修行。

今天講到這邊,剛好五點,看諸位有沒有什麼問題?「嗯~師父,我不修了!」(師父、學員笑)如果沒有的話,就好自修行啦!(師父、學員笑),感謝哦!

小光師兄(主持人)/學員們:謝謝 師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一覺元 的頭像
    一覺元

    一覺元 YJYLC.tw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