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元 文萃 第 15 期【弘聖上師開示】

心地寶藏─佛法,始於孝終於孝

Earth Store Bodhisattva - Dharma Begins with Filial Piety and Ends

by Filial Piety

 

一覺元 文萃 第 15 期 【弘聖上師開示】 (2).jpg

地藏既然是心地寶藏,祂告訴你,是為一切佛法所必須,你沒有大地,你蓋不起任何的宮殿城堡,你也種不起任何植物,所以《地藏經》在表這個東西。那麼,地藏法門的殊勝特殊,也是一切佛經裡面找不到的,《地藏菩薩本願經》啊,你們有看過嗎?它(指《地藏菩薩本願經》)在第一品裡面就講了:「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忉利天,為母說法。」孝,對不對?「爾時,十方無量世界,不可說不可說」,說什麼?「一切諸佛及大菩薩摩訶薩,皆來集會。」《地藏經》講到這邊,就跟所有的經典不一樣了。 

所有的經典,你可以看到世尊在講的時候,都有當機眾,對不對?可是當機眾絕對不會有一切諸佛,有大菩薩摩訶薩、有阿羅漢、有龍天、天龍八部統統有,而絕對不會有一切諸佛。它就是告訴你,一切諸佛的成就始於地藏法門,就是孝敬。孝敬的擴張,是一切法門的果實,也是根本。所以自始至終,佛法從孝講起,也終止在孝。只是你看這兩個孝,意義不一樣,開始的意義跟終止的意義不一樣。開始是自我圓滿,終止是圓滿一切蒼生,它都叫做孝。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統統不離開這一個字! 

那麼,如果我們大家都不知道怎麼修,我們就回歸回來啊:「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基礎,這一個是人天福,《地藏本願經》就在明示這四句話的什麼?深度義理而已,這個你取得了,你才有條件做到真正的三皈。所以(淨業)三福裡面的第二條「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是小乘福,再上去是大乘福,它是一層一層上去,那大乘福就是所謂的到最後的「勸進行者」。大乘福始於哪裡?始於「發菩提心,深信因果」;終結在哪裡?終結在「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勸進行者是利他。在讀誦大乘以前,從孝養父母,到讀誦大乘,這十條都是自利、自行的意思。所以你看,「未能自度而能度他,無有是處!」 

那麼,「自行」它就有次第功法囉!所以我們沒有時間在悲傷人生,我們要把所有的時間拿來把這些功法搞清楚、弄明白,把所有時間投資在這邊,都在修鍊自己的心性,放下貪、瞋、癡、慢、疑、惡見,對不對?你沒有放下這些,你就是一個「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的人,就是地藏菩薩講的,對不對!跟維摩詰居士講的「閻浮提眾生剛強難化」是同一件事情,閻浮提眾生就是我們地球的眾生,剛強難化。那之所以祂能分身無量,也就是這樣剛強難化的眾生,在整個宇宙太多太多了!太多太多了!所以,只要有一個這樣的眾生群,祂就必須化現一個分身,化身去幫助他們,這時候還得幫助靈性啟發,所以叫做「度」。祂們都是自我圓滿度化的人,自行化他、自覺覺他於覺行圓滿當中,最後回歸圓滿的體性。所以代表孝道的那個「孝」字,上老下幼,老上有老,下又有幼;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就是一個孝字的義理,也就是《地藏本願經》要告訴你們的義理。

 

一覺元 文萃 第 15 期 【弘聖上師開示】 (1).jpg

 

所以你們不要在持《地藏本願經》老是翻開就是要地藏菩薩幫我消業,沒這回事!是你要學祂怎麼消業的方法,自己拿起來消業。所以你如果沒有回歸到自己改個性,你談不上懺悔,所以我們都在假懺悔,假懺悔是不可能把業障消除的,只有真懺悔才有辦法。《地藏本願經》,人家講,懺悔法門嘛,你就要自己懂得怎麼懺悔,一下就懺──「懺其過去前愆,悔其後過不造」,所謂「不二過」,就是真懺悔。那麼,不二過到什麼程度?不二過到你只要有一個你自己的念頭你就是過,你就沒辦法達到真正的孝。

孝順不是只對我自己的爸爸媽媽好,那你就算要對他好,你還得要知道你對他到底是養其身,養其心,還是養其志?對不對?還有一個志向的「志」。志向有兩個方面,一個,滿足他們對我們做兒女的期望,他的志向。第二個才是究竟,要自己成就起來,幫他靈性啟發提升,讓他的志向達到終極目標,叫做佛。養其志,如果沒有達到這一點的人,他不堪稱佛法裡講的孝道的標準,所以我們就要回歸到這邊。 

那麼,「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就是整個十方三世一切,那這個孝,就代表著圓滿了。所以透過孝順我們的父母,愛屋及烏,擴大再去孝順一切蒼生,對不對,為什麼孝順一切蒼生?一切女子為我過去母,一切男子為我過去父,所以你必須對他們等同對待你的父母親一樣。所以,要達到真正的「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你非得要從這邊契入不可,最後也是這邊的完全成熟,整個佛道才圓滿完成。所以地藏菩薩從這個角度切入,希望你們去理解。 

佛法東說西說,上說下說,方向不同,方便有多門,事實上,都希望你回歸同一個核心,就是你的自性,所謂是「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所以那一個共同一法身叫做「歸元無二路」,透過不同的方法門徑,回歸那個同樣一個自性本體,那時候,圓滿至極孝道。

所以,三途苦度盡了,四重恩也報完了,那時候怎麼辦?那時候有那時候的境界相,講不出來。所以學佛很有趣啊!為什麼很有趣?因為你會很開心嘛!所以很有趣。這次你們來啊,叫做「孝親之行」,你看!我們這次長輩特別多(師父笑)。

 

恭錄自 弘聖上師2016113日於安徽九華山東崖賓館開示

 

 

延伸閱讀 : 文萃第15期【弘聖上師開示】心地寶藏──佛法,始於孝終於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一覺元 的頭像
    一覺元

    一覺元 YJYLC.tw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