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 霓 再 現 東 北 行
一場殊勝的學修之旅(一)
Master Hong Sheng Visited Northeast China Again
- A Transcendental Trip of Learning Dharma (I)
2016.9.9 (五)
出 發
早秋九月,趁著秋高氣爽,我們與東北同參相約在佛行的當下,奔赴一場殊勝的學修之旅。托福於馬家姐妹的祈請,我們方有幸跟隨 師父上人與東北同參相逢於瀋陽明覺法堂。去年,歲在乙未,同樣的初秋九月,馬健老師家族請法殷切,師父上人初履東北弘法,東北鄉親初聞正信佛法如大旱之望雲霓,真心感受正法的殊勝難逢,感動之餘,心嚮往之,因此有此之二度法緣。
今日,個個起個大早,眾人搭乘早班6點鐘的高鐵至桃園國際機場。大約三個小時的飛行中,一頓餐食,一陣小寐,已然順利抵達瀋陽桃仙機場。除了馬家姐妹,隨同接機者,尚有年輕一輩的漢漢、薇薇、開開等幾位“小朋友” ,以及來自武當山的小紅師姐、郁華師姐、徐濤師兄、來自南京的家瑞師姐。難能可貴的小紅師姐,不顧腳傷拄著拐杖十分辛苦,猶不捨放棄與 師父上人見面的機會,真心、毅力感人。
沙 發 法 堂
當日風和日麗,不冷不熱,沒有預期的寒冷,時候尚早,小巴士載著我們直接抵達入住的飯店。感恩泰融師兄與馬家姐妹的費心安排,讓我們享有高檔而又優惠的住宿品質。在等待分配房間的空檔,來自武當的同參已等不及發問,於是一場大廳的「沙發法堂」便即席開講。師父上人關心小紅師姐腳傷,告知多聽〈無住〉CD就可以好得快些。小紅師姐也趁機請教夜眠多夢的問題,師父上人回答:只要起心動念,即便在夢中也會有「業」,所以很多修行人是不做夢的。但是也有很多人,自己做了夢卻不自知,醒來什麼都忘光了!我們一秒鐘2240兆個念頭,每一念中都產生一個境界相,所謂物質現象跟精神現象,形成我們現在的世界,若能愈了解這種真相,便愈能放得下,越能夠突破現狀,並且從現實人生中去訓練,訓練到最終能夠掌握自己的夢境,更甚者,禪定功夫到位的人能夠進入別人的夢境,窺得別人的一生,如「黃粱一夢中」的道士,為入夢的呂洞賓做飯,一盅黃梁未熟,已然了透呂洞賓一生的榮辱浮沉。而這樣的功力,正是禪定的功夫。
師父上人繼續開示:做夢偶爾在迷離狀態中,也會有所謂「類禪定」的現象產生,並且也可以突破維次空間,產生很多境界相,不明就裡的人難以解釋,例如喝醉酒的人,醫生將其精神狀況定義為幻覺,而佛早已解析完那是第六意識與第八意識的交會產生的作用。說到此,大家聽得一愣一愣的,頓時腦筋空白,靜默一片,大夥兒陷入停格狀態。小妍老師笑稱:師父講得太高深,所以大家都空掉了!接著 師父上人解釋第七意識叫末那也就是執著,第六意識叫分別,第八阿賴耶叫藏識,也就是無明、妄想種子的資料庫,就像電腦的總資料庫,人的起心動念、一舉一動皆被記憶歸檔到此記憶庫。但若覺悟了,則稱之為大圓鏡智,也就是自性。糊塗人跟清醒的人都是同一個你,清醒的便是佛,糊塗的就是眾生,越糊塗的道次就越低,而最糊塗的眾生就在地獄,這就是連科學家都不知道的維次空間產生的理路。學佛的我們,慶幸有機會了解這些理路,否則還真是糊里糊塗過一生。
素慧師姐接著提問自己在病中時,大約有一年的時間都不曾做過夢,反而是身體好轉後才又開始做夢,而且白天所思晚上便成夢境。師父上人開示:這個理路就像「現世報」一樣,現在這個時代,這樣的例子會越來越多,而且顯現的機率也會越來越高,因為現代人的「緣」越來越密集,並且億倍於以往,因此現世報也會快速顯現。而「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呈現也一如此理,而且,這也已經成為現代人的普遍現象了。再者,不會做夢的人,一如醫學上的病理現象,有的人病入膏肓,也許連病徵也不會出現了,所以有夢、無夢也不能一概而論。
稍晚,各自房間分配妥當,貼心的薇薇、漢漢逐間送來瀋陽的特產水果,其中一種暱稱“姑娘”的小果子,狀似台灣的黃色小番茄,卻又更加玲瓏可愛,十分甜美可口,百吃不厭。
法 如 香 醪 菜 飄 香
晚上一頓盛宴,既品“法”又品“味”。師父上人法語開示佐遼寧的山珍海味,個個酒足飯飽也靈性飽滿。席間,馬大姊(建華師姐)與來自廣州的鄺醫師把握機會提問,師父上人闡釋因果關係,說明世人之所以因果不空,因為有執著、分別,所以一直落在因果的自然律中!如果能夠回歸宇宙萬物本體的時候,則因果已空,因為你超越了!然而,因為文字有其侷限,無法圓滿表達佛法的深意,而且佛法奧妙,一字無量義,端看放在什麼角度、位置解讀,否則,便只會是知識、常識而已,對人生並無助益。
接著,師父上人針對鄺醫師(中醫師)的角度,該如何應眾,給予提點、指導。所謂「上醫醫於未病,中醫醫於將病,下醫醫於已病」,為何能夠醫於未病?因修行得力者,可直接將心性堵住不會起心動念。醫病也會因醫師本身功德及患者本身福報這兩種因素,而有功效之差異,其結果皆植基於「信、願」二字,否則也會效果不彰。醫者本身若有極高的功德力,而患者也有福報便能不藥而癒,因為這是一種能量的傳輸,而能量沒有時空的界限。同時,這也是一種業力的轉化,治療一個人的病,其實首在治療他的心,否則治標不治“本”,換句話說,習性不改,就會週而復始,沒完沒了!若能引導患者了生死、脫三界,長養慧命,這才是醫者的究竟之道。一段簡短而精闢的解說,聽得鄺醫師頻頻頜首,這席飯,想必她獲益良多。
「我想師父了!」的王楠師姐
剛開席,王楠師姐風一般地進來,一陣爽朗笑聲,立即滿室生輝。王楠師姐去年初初認識 師父上人,僅僅一面之雅便成“鐵粉”。這次知道 師父上人即將再到東北,不僅在百忙中特地趕來致意,也在會前熱心協助規劃行程、找場地,大力張羅,熱誠、真心、英氣、豪爽,有如現代俠女。馬大姊對她讚譽有加,說她令人很有安全感,義氣十足,稱她為女中豪傑、女漢子。王楠師姐豪邁爽朗,妙語如珠,有她入席,席中開始熱絡起來,頗懂美食的她,說起東北佳餚,如數家珍:話說遼菜源自山東魯菜,東北天寒地凍所以口味偏重,多鹼、多醬汁,幾道招牌名菜在她的解說之下,更加濃腴有味了!食指大動之餘,箸來筷往更加殷勤急切了,尤其馬大姊帶來了自釀的紅酒,原汁原味、香甜可口,飲者頻頻續杯,稱讚不已!酒過三巡,人人臉上一朵紅豔,有的是酒酣;有的是笑靨,此時此刻,聽法有時,歡笑有時,最該是舉杯時刻!於是,這位「女漢子」感性發表,感謝馬大姊讓她有機會認識 師父,師父來,是一方之福,也是她個人的福氣,她很羨慕台灣的同參有機會常常見到 師父。她也很感謝去年有幸聽到 師父的開示,解答了她很多疑惑,師父的「法」淺顯易懂,可應用在生活之中,讓她真實受益。她也聽從 師父的教導,實行在生活當中,讓母親也跟著歡喜,她笑說,讓母親歡喜,母親也不障礙她學佛了。一席話,聽得大家報以熱烈掌聲,也為之歡喜讚嘆!
接續了去年的法緣,王楠師姐真心感謝、歡喜 師父的到來,盛讚 師父的來臨是對大家都有意義的事,她真的想念 師父了。這位女中豪傑一席感性話語頓成繞指柔,令在場多人無語動容……
餐 桌 法 堂 釋 疑
席間素慧師姐也分享閱讀《六祖壇經》的心得:素慧師姐每天與 師父上人的法接觸,反覆閱讀《明覺講紀》,結果奇妙的現象發生了,以前看不懂《六祖壇經》的素慧師姐,在反覆閱讀了 師父上人的講紀之後,最近重新捧讀壇經,卻意外地可以心通意解,慢慢明白了經中的意趣,彷彿 師父上人就在身旁指導,而這點滴的累積,來自於 師父上人平時的開示或講紀上文字的薰習。於是 師父上人開示了讀經的方法:壇經是那個時代的語言模式,如果我們要學習經典,就要把自己融入那樣的語言模式當中,否則沒辦法隨文入觀,而現代人沒有這樣的功夫,如果想學法,就要有真修實證的明師“演”給你看,親身示範。而六祖當時的開示、說法,為何能夠讓聽受者開悟?因為聽者看到了六祖的行儀而攝受,如果我們只執著於文字的表述,而無法親炙明師的身教行儀,便容易僵滯在文字相上了,除非在讀經之前有定、靜的功夫,方能容易隨文入觀,有所體會。再者,若真有幸逢遇明師,最快速有效的方法,便是直接複製明師的行為舉止,學習明師如何待人處事!換句話說,就是學“佛”的樣子,這就是最有效率的學習了。(待續)
末學 薏晴 敬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