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9日 明覺法堂(台北)
弘聖上師說法講紀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in Taipei, Taiwan
on May 29th, 2012
時間:101年05月29日,13:30~15:30
地點:太極藝術 台北市士林區福華路120號2樓
紀錄組恭敬整理
李叔叔:今天很難得有很多南部的同參上來跟我們一起上課,師父今天很辛苦一大早趕過來,等一下大家有什麼問題也可以用書面的,假如舉手不方便的話。還沒有提問的話,就請 師父開始上課。
學員:師父好,大家好,我有在部落格留言,我最近身體不舒服,然後弟弟是說,他有感應到有人在拉我的腳,師父叫我勤加拜佛,見面調理。
師父:對啊!看得到嗎?看不到好像就不是人嘛。
學員:對!
師父:所以並不是有人拉你的腳,看不到的就不是人了,結果怎麼樣?
學員:我覺得是身體很不舒服,可是自己又覺得過日子過成這個樣子,會不舒服好像也滿正常的,太晚睡,又吃不定時,又長期有在服藥,然後想法也亂七八糟,覺得這個狀況跟那個……我也覺得不往那邊想也滿理所當然的這樣子。然後他是好幾次勸我要持一些咒;只是我覺得說,如果越是冤親債主的話,我不是越應該還,那持咒會不會是一個不公平的辦法?所以,自己就在那邊亂想,所以想請 師父開示這樣子。
師父:所以「人未能無念,故為陰陽所縛」,對不對?那麼,「陰陽」有很多人不太了解,我們用現在的用詞就是「這些大自然的造化」,「縛」,就是繫縛,被困住了,被影響啊,對不對。我們會被周遭的環境影響,而我們現在人認為的環境以為只是看得到的,其實不然,看不到的也是環境啊,所謂有不同維次空間,對不對,那個也都叫做環境啊。所以,當我們沒辦法完全保持清淨的時候,我們這一個生命體就會受到這些能量磁場的干擾。那麼,他們會干擾我們,我們會不會干擾他們?也會啊!譬如說:我們現在坐在這一個房間,我們就是互相……不好的叫「干擾」,好的叫「影響」,對不對。意思是說,我們如果坐在這裡,對你們是壞的影響,你們就被我干擾了,對不對。那如果換成你們是不好的,我來這邊就被你們干擾了。那就要比,比賽啊,看誰的力量大啊?對不對,能量強,高能量流向低能量,一般好的叫進化,不好的叫做影響,就是我們說的反撲。
那麼你說持咒有沒有用?持咒要去了解這些所謂的佛事,我們把它拓寬來講,不要只是在單純一個這麼狹隘的咒啦、念佛啦、拜佛,這些這麼狹隘的形式跟做法。首先要去了解,這個就是一般我們講的,大的來講叫修行。修行,修正錯誤觀念思想行為,才是真正如實的修行。那麼你說這些持咒、念佛、念經是不是一種修行,它是一種修行的手段、方式。手段、方式不是本身,是藉著它讓我們達成生命美好的這一個效果。那麼,藉著它是不是每個人都有辦法?不一定,譬如說,我們為什麼划船?對不對,以前人划船比較少像現在的閒情逸致,譬如說去烏鎮啦、朱家角啦,去坐船,那一種是觀光用的。那以前是一種渡嘛,是要從這邊到那邊。那麼,船是一個工具,可是不是目的本身啊。那麼,是不是只有船可以渡河?不是啊!你有辦法你拿一個木頭也可以嘛。要木頭、要船,前提之下就是因為我們游泳技術不好,對不對,要不然直接游就可以了啊。所以,我會舉例這個意思是什麼?方法太多了,不是只有一種方法,可是我們要慎選適合我們的方法。適合,有一個就是我們能接觸到的,第二個是我們能辦得到的,對不對。所以八萬四千法,條條通本性,問題是,不是八萬四千法每個人都有辦法去堪受、去承當。
那念咒能不能去解決現在的問題?可以!可是要念得對,換言之,如果我念咒語念得不清淨就沒有用,再來,就是念的發音不夠精準也沒有用。咒,叫真言,真言,密宗有一個所謂的手印、密咒,它咒真的是可以很靈驗的;而問題就來了,大概唐朝以後,這些正確的發音都失傳了,當然古時候沒有這些錄音機,即便現在我們有錄音機我們錄起來給另外一個人聽一聽,再告訴另外一個人都會講錯啊,對不對。所以,咒的出問題就是在這裡,就是發音錯了,大小聲錯了,要不然,咒它其實可以達到兩個功能,一個叫治病,一個叫做跟天地鬼神溝通,所謂與不同維次空間的生命體溝通,那不同維次空間所謂的語文它叫咒。那麼,如果你講錯話了是不是會怎麼樣?產生誤解啊!譬如說,我們本來對一個人要表達一個善意,可是我們言語的藝術太差了,所以答不及義,對不對,甚且讓人家聽到是扭曲的意思,那就造成什麼?仇恨啊,適得其反,受限在多有這樣的現象。
所以,很多嚮往這些神通而去持咒,想要得到神通,多數人會走火入魔的原因也在這邊。因為他不是去跟神通,他都去跟鬼通了,念咒念錯了啊,本來這一句可以跟神溝通變成跟鬼溝通,所以結識了很多鬼道的朋友。那麼,你知道生命的境界是越低層次的,他的貪、瞋、癡、慢、疑、惡見是越濃厚的;越高層次的靈性,他的貪、瞋、癡、慢、疑、惡見是越來越少的。換言之,他的覺正淨、戒定慧是越來越濃厚的。我們人以下的鬼道、畜生道、地獄道,當然比人還差嘛,所以我們就從這個立足點去講,我們覺得自己的貪瞋癡多不多?很多!對不對,那要跟鬼交往,當然就越危險啊。現在和人交往已經很可怕了,對不對;江湖險、人心更險對不對,那麼那個鬼道、畜生道都是這樣子啊。
那麼,你說這些問題能不能透過這些解決?可以!所以要去了解,先要了解正確的理論方法,持咒,怎麼持才有用?以什麼心態持沒用?要把沒用的排除掉,有用的撿起來用。所以念經,念咒,念佛,它們的用意有一個層面都是一樣的:訓練平靜的心!你剛剛講說你也在吃藥、作息也不正常、雜思太多,其實這是病根沒錯,而其實最大的病根(因)就是雜思太多,倒不是吃藥、錯誤的作息,這些叫做「緣」,錯誤的「緣」加上錯誤的「因」,產生錯的果了,那又引來外在……為什麼會引來?因為它跟我們有緣嘛。緣有兩種,一種叫善緣,一種叫惡緣,常常我們會遇到外在這些無形的善緣,我們會把它當作惡緣,就排斥它。譬如說,有人要來幫你,那麼這一個人他還沒有具足很圓滿的清淨心的時候,他會說:「我就要幫助你,你怎麼這樣對待我。」這時就由愛生恨啊,有時候會這樣子,所以很多無形空間是被我們人的理解錯誤而產生後後續續的一些障礙啊。
你剛剛講到一個重點,我們生一個病,不管當今再高明的醫師,只要你跟他說,我偏偏就是作息不要正常、飲食不要正常,看你(醫術)多厲害?對不對。所以百分之八十以上是成就在自己,剩下百分之二十是外在的助緣而已。那麼,我用醫生做比喻,不要把醫生狹隘定位在只是處理肉體的病而已,即所謂的物理現象;因為一個生命狀態同時有物理現象、精神現象跟所謂的自然現象。那個自然現象就是一般所謂宗教上的講法叫因果關係,也叫自然現象。那物理現象跟所謂的精神現象都沒有離開因果,意思就是說都沒有離開自然現象。那在這三個範疇裡面,就是所謂的「萬般皆不去,唯有業隨身」,所以一定要去知道怎麼消業積福這一件事情,才能去化解我們現在淺淺人道中的疑難雜症。
那若要化除所有生命狀態的疑難雜症,這樣還是不夠的,因為他還得「導歸自性」,也就是禪宗講的「明心見性,見性即佛」;教下講的「大開圓解」;淨土宗講的「理一心不亂」,這樣才有辦法去化除掉這些生命中的障礙。生命比起人還大嘛,人只是生命中的一種現相而已,一種結果、一種學位。然而,我們在這個人道裡面也沒有離開十法界;換言之,從好的來講,我們現在就在「常寂光」,一般講的清淨無染的世界,常寂光是什麼?「自性本然」,也就是說,生變出自然現象、物理現象、精神現象的本體,叫常寂光,可是這三個現象卻不能緣到它,沒辦法去理解這是什麼狀態?因為有現象即不是啊!
「自性」,不是物理,也不是精神,也不是自然現象,所以科學家沒辦法去理解,可是透過禪定的功夫,甚深的禪定,他可以往那一個方向契入,達到了所謂的「首楞嚴定」,他就契入了「常寂光」,到那時候就沒有所謂的這些負面名詞了,如:生理的病、事業的病,人際關係的病,家庭的病、家族的病等等,就沒有這些了啊。所以要有一個「正確的方向」,我們才能去講什麼叫做修行;要不然,眾生多有盲修瞎練,盲修瞎練就不知不解、不求甚解,對不對,那最後的人生當然是苦厄,不能解決問題。所以,解決問題不是靠知識常識的,有沒有一個方法可以讓我解決我人生的問題?可說有,亦可說無,因為能說出來的即不是!那麼為什麼還要說?是要藉著文字來幫助我們去體會那一個味道,也就是說體會那個感受、那個狀態,狀態是形容不出來的。所以佛家講,出口必乖,起心即妄,動念即乖,對不對,又譬如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能夠講出來的就不是真理了,那也唯有真理可以解決我們所有生命的問題,道理只能解決少部分的問題。譬如說,人家拉我們的腳,對不對,你就要想,為什麼人家不拉別人的腳要拉我們的腳?對不對,可能我們過去經常拉人家的腳啊,不一定啦,當然這是抽出一條的一個形容。
事實上,因果就像網,一億張好了,少說一億張網,像蜘蛛網疊在一起,你怎麼抽?你要怎麼去說,這一個結是由哪兩條結在一起的,不是啊,它可能已經疊了一億條絲了啊,對不對,那你要怎麼去解決?所以,要抓住總綱領、總原則。修行要快速,修行是從原因上講,對不對,我們結果上要生命變得美好,要從理路上契入比較快,把握住原則原理,然後去落實。那原則原理就是一般我們講的樂善好施啊,樂善好施、進德修業啊,然後不要有自己啊,我的存在就是為一切蒼生而存在的,對不對,那只為一切蒼生存在就沒有我了。所以,最後你「無我」,那就沒有任何的這些大自然力量可以去反撲你了,因為沒有你了,所以,為什麼《金剛經》教著我們要離四見四相,對不對?換言之,比較白話一點就是「叫我們沒有我,沒有我自己的見解。」你沒有「我」,就沒有見解了嘛,從外面導回來,也就無我見、邊見、戒取見、見取見、邪見,這五個都沒有了,你就可以超越所謂的六道輪迴了。
所以,一般我們換另外一個言詞叫「執著」,因此為什麼我們腦袋轉得很快,轉個不停,就是因為我們的見思煩惱、塵沙煩惱太濃厚了,白話文叫做我們的執著心、分別心太重了,所以這是一個方向;若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把這個執著心、分別心去訓練掉,淡化它,我們各方面的病就恢復回來了,變健康了。那你說人家提供的咒,你不能說它沒用,如果我這兩個心態很重,我透過一個持咒讓我專注在這個咒語本身,對不對,譬如說一般你們大宗最常聽到的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叭咪吽,對不對,你只要嗡嘛呢叭咪吽、嗡嘛呢叭咪吽……一直把念頭鎖在這邊,你心就專,那心在一處就沒有它處了嘛。我們為什麼會妄想,就是心不在此處,而在他處,他處駐足不久,又轉移別處,所以妄想紛飛,是這麼來的。
所以這些佛事,其實最主要就是在訓練我們專注的心,一個人的心可以專注,他的心就可以平靜,一個人的心可以平静,他就可以長智慧,智慧是自自然然散發出來的,一個人有智慧了,這些問題就解決了。那麼,「智慧」一定要理解清楚,它不是知識常識,它不是說我會講一個道理叫智慧,不是!智慧它本身就是一個能量,所以它講不出來的,它可以去形容,可是它講不出來,沒辦法去定義它,可是它有方法可以辦到。譬如說,告訴你一個方法解決了你的問題,那麼,下次有人遇到同樣的問題,你能不能告訴他這個方法也可以解決他的問題?不盡然,有其可能性,可是沒有其絕對性,因為那個光……智慧的能量夠不夠,不夠的話,用同樣的方法是解決不了的。
又比如說,這裡有很多家長媽媽,對不對,孩子如果很調皮,你就用打的方法,那你回去就真的都用打的,問題是,孩子的個性不同,他雖然都在某個時空裡面很調皮,但他們的個性不一樣啊,有的你打他他會叛逆;有的你打下去,他會變得很乖,對不對,他會接受,會說:「我錯了,對不起」,所以沒有固定的方法。那麼,佛法最後是講求智慧,所以,透過念咒得清淨心產生智慧是這一個路徑,而不是透過念咒本身來保佑我們自己啊。那麼有一種可以治病的咒語,就是所謂的這些波動現象,大小聲、長短音不一樣,那麼「音通心地、聲達性海」去契入,用這些……這個就是所謂的自然現象了,震動波率把我們的內臟做一番的重新排列組合,將這個電子海做一番重新排列組合,所以病就治好了。可是,是不是單單這樣講?不是,因為一個人會生病絕對不是只有物理現象,我們一般講的生理病、冤業病跟業障病,通常是三而一、一而三,只是它的比重偏頗在哪一邊而已。一般你們覺得莫名其妙的這些病,對不對,莫名其妙,或者是當今科技昌盛而定位為不治之症的這些病,多數都偏重在後面兩者──冤業跟業障。那生理上是它的顯相,所謂的現象而已,「因」通常在其後面。那一般說,這些感冒啦、刀傷啦、刮傷、跌傷什麼等等,這個傷的本身就是物理現象,即所謂的生理病,可是為什麼會產生這個摔跤,必有其因嘛。
美國預言家凱西他也講了一句名言跟佛法不謀而合,他說整個宇宙……整個世間的存在所發生的人事物,絕對沒有偶然的。換言之,事出必有因,只是它有遠因、近因,太遠的因我們搞不清楚了,我們以為沒有,我們會覺得「啊!巧合」。一個人跌倒算他倒楣,倒楣有其因啊,對不對?他的幸運也是有其原因,所以,就是因為這樣我們才能夠去創造命運,才能去改變;要不然我們不舒服就算了,你幹嘛還要花錢去看醫生,還要吃那些藥做什麼?「就我命中註定就是這樣」,如果命中註定就是這樣,就不用吃藥了,浪費這些社會資本。你吃藥看醫生何嘗不是要改變這個現象、這個命中註定,所以論命、斷命也是為了修命、造命做先前了解,了解之後我再去找尋方法解決問題,我的命運就創造出來了,所以,就契入第二段修命造命了。
所以,這次去上海,同一天,莫名其妙,莫名其妙是形容詞,可能事出必有因啊。第一段是去一個古鎮,在小古鎮散步,散步時就遇到一個婦人,婦人大概……有沒有五六十歲啊?五十歲左右,四五十歲,她就拿了一張紙,紙上面寫:「看相」,有一條、兩條、三條,看相,看什麼事業啊、命運啊、身體健康啊……什麼等等。她就拿給我,奇怪?我們有五、六個人一起在那邊,就一定要拿給我,我也搞不清楚,就拿給我了。她第一個好像說:「大師、大師……」,我心裡想說:「你都叫我大師了,你還跟我看什麼相?」對不對,我說啊,我們果真也還沒離開這些妄想分別,人家叫我們大師了,我們只好……對不對,心花怒放對不對。
師父:好吧!要幹嘛?拿一張看相的啊。
看相的:看個相啊。
師父:看相幹嘛?
她頓時間愣在那邊,大概也沒有人曾經反問她看相要幹嘛?大家被誇獎一下就都:「好啊!」二話不說,多少錢啊,投下去,對不對。
我們現在跟她講說:「論命、斷命,是為了修命、造命做先前準備,你一輩子跟人家看相,你從來沒有幫人家解決過問題,多可惜,對不對。來!今天不要看相,今天我幫助你修命、造命。」結果,跟她說一說,好像不理我了,同一天啊,後來就結束了。我跟她講一些理路,讓她……為什麼你知道嗎?「菩薩所在之處,皆令眾生生歡喜心」,亦生智慧嘛,對不對。如果她可以透過看相去利濟群生,不是很好嗎?所以不是看相、不看相的問題,工具是隨時隨處可行的,「江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大、就其深」,都好嘛,對不對。那麼,她如果能夠將她看相的理念跟智慧提升,她可以不是永遠只給人家定命,僅在宿命的範疇裡面,而且還可以去幫助人家。那我們就教她這一個功夫,在短短幾分鐘,她也不知道懂不懂,總是「一歷耳根永為道種」啊,那對我們來講責任已了啊,對不對。所以,我們說事出必有因,對不對,可能在生生世世的流裡面,曾經有這個緣,她現在流落到那個朱家角,在那邊……講不好聽叫騙錢,對啊!真的,你不能否定她,因為她要生存啊,對不對,你就多跟她講一些,這個還講了一段時間,然後就結束這一段行程。
那麼,就到了下一段行程,過渡的行程,吃個午餐,結果吃午餐時我們坐在那個餐廳的有點半戶外,有欄杆,然後後面又出現一個聲音,好像說:「先生,看相、看相」,又來看相了,對啊。也是一樣的,那一張紙幾幾乎乎的這些位置啊,寫的看相的顏色跟這些什麼……那個所謂的什麼工作啊、感情啊,幾乎都是一樣的位置,所以我說這是不是一個企業體,在大陸的這個風景名勝當中到處去推行這樣,他說,我就轉頭過去。
師父:耶!什麼事?
看相:先生你鼻樑高啊,額頭亮啊,肯定是一個大富大貴之人。
師父:大富大貴就不用看了,是不是,你要改變命運,大富大貴看什麼看?
當然,我們也沒那麼無情,我們就跟他講:「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咻!不見了,這個根基可能比較高,知道你在講什麼,咻!就不見了。然後,偉宏就跟我說:「師父你這個講話講得比較重喔!」我說:「沒有啦!他需要這個嘛,改造命運。」
看相無非現代人失意了,在不同層面失意才去看相,對不對,很少是得意的嘛。像范仲淹那一種的就很少,對不對,人家看相是說:「我以後能不能做醫生?」你知道古時候的醫生是懸壺濟世,是在……如果說社會的這些地位高低被認同的,那麼醫生地位是比較低的。古時候是懸壺濟世,懸壺濟世的意思就是說,它是不定價的,就是所謂的佛家講的隨喜,它是義務性的,那麼你知道凡是義務性的都比較不能賺錢,對不對?所以,如果現在的醫學院畢業出來就是懸壺濟世,台灣改這個制度,所有你七年投資的幾百萬,培養一個醫生出來只能懸壺濟世,你看有多少父母要送小孩子去讀醫學院?表示父母也很貪,對不對。所以,「貪」是人現在的特質,因此,人多數死掉去做鬼,合理嘛,對不對,因為鬼道的業因是貪欲。所以,剛剛講古時候的懸壺濟世,他去幫助人家,遇有一些窮困人家沒錢買得起藥的對不對,他就會用自己的錢……除了幫他診斷,也要開藥,他還會幫他買藥給他,那麼如果遇到有錢人,他願意奉獻的,他也會收,所謂不取不捨,那麼這叫資源平衡。
有錢人自己沒辦法去利濟蒼生,他藉助這個懸壺濟世的醫生去幫助,所以他也算一份功,是這麼自然的事情。那現在不是了嘛,所以古時候這個地位是這麼說。那第二個,他就問說,「能不能當宰相?」喔!他第一個是先問當宰相啦,第二個問當醫生啦。而這個相士聽到這兩個答案非常懸殊啊,因為宰相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那麼醫生是地位很低的一個行業嘛,為什麼落差這麼大?范仲淹跟他說:「因為只有這兩個行業能夠利濟蒼生啊」,對不對。事實上有一個行業更可以,就是當時的皇帝啊,不過當時如果說「我能不能做皇帝」,是會被抓去殺頭的,所以不能這樣講。所以,心都想著眾生嘛,所以范仲淹還真的能夠利濟蒼生,所以是他的這一種雄心壯志,雄心壯志不是為一己之利。那麼這些看相的,諸如此類,如果他能夠幫助人家往這一個方向提升,他也是在社會的一個好行業,為什麼呢?因為現在的人空虛、落寞,現在的人沒有一個依偎,他沒辦法去學習成長。
所以,佛家有一句話叫「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即便我們不講看相、地理、風水,可是我們並沒有否定它,所以心要開放一點,要包容。我們必須去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因為多數的人是知其然並不知其所以然,所以他就會產生盲點而有所疏失。還有很多人問我們為什麼不去做看相的?這些我們都會啊,不去……人家說的紫微斗數,算一下啊,看風水,都會啊。我說:「當你如果有更好的功夫,你就不要用這種功夫了」,對不對。所以,佛家契入「現量」,那麼看相啊,這些風水、地理都是「比量」,比量就是還有一個推測,還要有一個依據啊。所以當你是現量,什麼參數都不用你就可以知道,你當然不要這些嘛。所以像現在你們會心算,你們還要打算盤嗎?不要,那你能否定算盤嗎?不能啊,對不對。好,現在新式的算盤叫做電子計算機,當你們會心算,你們還要在那邊打嗎?不要了嘛。所以電子計算機還算不錯,當你會心算,你要不要拿十根手指頭,不夠,還要腳抬起來,二十根在那邊算,也不要啊,諸如此類。這些要有依據的就像是看相,古時候的人說:「風水、文章、茶」,真正懂的沒幾個,到最後爭論贏的是他的,因為現在的人分辨不清是非邪正,所以就用爭的,誰大聲誰就贏,所以這不是一個正理,不是正確的。
剛剛我們講說「永言配命,自求多福」,這是真理啊!常言道,只要我們的身、口、意,佛家講身口意,白話叫身行、心思啊;就是所有我們的思想、見解、行為的運作符合天理、天命,天理的意思,也就是說真理的意思,那我們的福報是自己求得的。求的意思就是創造,所以我們的命運是自己創造出來的。因此,你要財可以得財;你要健康長壽可以得健康長壽;你要所謂的智慧,你也可以得到智慧,只要如理如法,符合正確的理路,你統統可以求得到。那麼只是佛家不太叫我們去「求」啦,可是它也說「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個就是我們剛剛講的:「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啊。那我們剛剛講到說這些看相的存在,如果他有這些智慧,他是透過這個工具去利濟蒼生的,因為有很多人他願意去看相。平時,你叫他改個性他是不要的啊,對不對,直接叫他改個性他不願意跟你接觸,可是他來看個相,你再叫他改個性,他願意啊,所以那個看相的工具就很好用,社會的運作統統是這樣。
所以「法非定法」,有的人要看書他才要成長,所以你不能去否定書,那就讓他先看書吧。當他看看看,譬如說,佛家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就是說愛讀書的人他心不定,心不容易定,因為他愛啊,那個「愛」就是「貪」,貪讀書、貪多;那麼心定是必須要少,少到極處都沒有了,心就定。貪,貪到越多你就越雜,越不定,所以心浮氣躁。所以,讀書人不是等於有智慧的人,讀書人肯定是有常識知識的人,可是不一定是有智慧。我們以前也有讀書,現在很少找到那個沒有讀書的,對不對。人家沒有讀書的比較厲害啊,所以六祖惠能大師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為什麼?因為這個時代很難找到一個沒有讀書的文盲,所以無來者啊。他文盲他可以成就無上道,明心見性,至少八地以上對不對,等同如來佛了,那就是智慧的彰顯,是清淨產生的啊。
那麼,愛讀書的人他一定要看很多佛經,那麼善巧方便,就叫他去看《華嚴經》,咋舌,原來一本《華嚴經》都沒辦法看,看不完。那一天,我才跟一個同參分享說:「你看看我們皓首窮經一輩子,要花多少時間看書才能成就?」以看佛經好了,不要說是看遍全天下的書才能成就,光是《大藏經》,我們現在的所有《大藏經》,還比不上龍宮的一本《華嚴經》而已。我們現在地球的《華嚴經》是編列在《大藏經》裡面,對不對,全部《大藏經》都比不上龍宮的那一本《華嚴經》,而我們光一本《華嚴經》都看不完了啊,《大藏經》也看不完,你看整個宇宙的智慧有多深。當年釋迦牟尼佛抓起一把葉子,然後丟著,就跟阿難講說:「阿難,你看我手上的葉子,放下,對不對,我所講的經,四十九年所講的經,跟沒有講到的,就像手上這個葉子跟大地所有葉子的比較。」沒有講到的是大地所有的葉子,那大地所有的葉子還在掉,樹還在枯萎,葉子還一直掉,我講到的不過是我手上這一把而已,就算讓當今地球所有的學者加起來都無法去參透,對不對。所以,學法要想改變命運,創造幸福美滿的人生,一定要有正確的「方向、理論、方法」!如果搞錯了,會耗盡生生世世而不得成就,而不是只耗盡這一輩子而已,是生生世世啊!
我們現在都坐在這邊也不是這一輩子而已,生生世世就是錯誤了,所以現在才坐在這邊重修啊,對不對,要彼此互勉之,要把握住正確的理論方法。所以,剛剛講到的那個咒能不能改善你的問題?可以。可是當你不會用,它是不可以的。如果說念個咒就改變了,全天下早就改變了嘛,就好像密宗最常流行的那個灌頂,摸摸頭對不對,人的問題就解決了,就開悟了,事實不然。開悟不是人家可以跟我們點一下而我們就開悟的,所以,灌頂要知其意,不是那個手勢、那個儀式,儀式是為了接引眾生,讓他看到這個形相,體會到那個義理。就好像我們一般佛教徒去……佛寺正殿,叫大雄寶殿,你們去大雄寶殿禮拜這些佛像、諸佛菩薩是在幹什麼?很多人不了解啊!都把它當作廟去求神問卜,事實上大雄寶殿就是佛家的紀念堂,以前啊,現在我不知道,很久沒去了。例如,以前有叫中正紀念堂,現在叫什麼?有沒有改?現在叫自由廣場,那裡面還有沒有銅像在那裡,有嘛,我沒有黨派的問題啦,我們是舉例。以前不管是什麼宗教的人去到那邊,是不是也鞠躬一下,鞠躬就是去緬懷,大雄寶殿就像這樣子。那麼你為什麼緬懷?你在緬懷是要透過這個銅像,去緬懷那個精神內涵啊,對不對,你就是去學習這一個理路,學習這一個涵養啊,而當你學習到這一個涵養之後,你要在你人生的待人處事當中用上去啊。那麼,當你用上去了,你的所謂的見思……所謂的「思想、見解、行為」都改變了,這叫「因」嘛,你有了這個改變了,你就產生不一樣的能量,你的「果」就不一樣,所以你人生的境界就轉化了啊!
所以,佛家有這些表相的意涵,乃至於很多人去教堂他也不知道在幹什麼,對不對?祈求耶穌、祈求上帝賜我,賜我幸福美滿的人生總合,對不對。這樣,就讓你來做上帝好了,上帝做你的奴才啊,對不對,因為你們都是去「要求」人家的,對不對;這樣不對的!所以,如果是基督徒,應該去禱告時是用著一種至誠之心,因為人真誠的時候他才能得利,得到什麼利益?得到這個教誨的利益,所以去學習上帝的教誨,基督的教誨,對不對。那麼,去大雄寶殿亦復如是啊,去學習這些佛菩薩的教誨。佛菩薩的法相莊嚴,看不懂,再來擺一下這些水果,讓你知道「因果不空」;擺一下這些花,讓你知道要有美好的結果,一定要有美好的原因,先開花才結果,對不對。再來擺一下什麼?這些水,對不對,三杯水提醒你身、口、意這三樣,要幹嘛?要像水一樣「清淨無染」、「平等無二」,對不對,因為水面是平的,對不對,它也是透明的,透明的清淨,而水面平是叫我們心要平,平等,那麼你就契入「清淨、平等」,你最後就會「覺」,就覺悟了,那麼你人生的所有課題不就都解決了嗎,對不對。
佛法是學習「智慧」的,不是學習禪定的,換言之,用禪定來做什麼?長智慧。那麼,階段性可以說要練個禪定,所以對於禪定要搞清楚,心淨到極處就是禪定,而不是坐在那邊叫禪定。所以,念咒也得禪定;念佛也得禪定;坐禪也得禪定,所謂的隨文入觀、契入經典還是得禪定,禪定是這一件事情,「內不動心,外不著相」,「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是謂禪定啊!而不是在形式上的這些你要打個禪七啦…什麼等等,那麼會打禪七的人在生活當中的行住坐臥皆是,不是禪七而已啊,禪一輩子嘛,對不對。那打七天的禪七要幹嘛,打一打,禪七之後回去還要去找推拿師,對不對,來服務一下身體這樣。服務之後,你會覺得說:早知道那七天都讓人家來按摩、推拿一下,更舒服,心開意解。在那邊坐、坐,妄想紛飛,不如讓人家推拿一下還更舒服。
因此「法非定法」,告訴我們只要是有用的方法就好,可是要做得到的。所以,你說這些的問題是什麼?如果是維次空間,不同維次空間的好朋友來拉我們的腳,那我們就做點好能量迴向給他啊,對不對。所以你那個拜佛、念佛是為了讓你清淨,清淨了才有好能量,你才能給人家。要不然,現在的宗教徒老是在說迴向對不對,要把我的功德力迴向,來改善我的生命狀態,但你都沒有功德,怎麼迴向給人家?對不對。痛苦人生太多了,現在孤兒院也不知道多不多,搞不清楚,反正是比喻需要錢的人很多,我們實在很不忍心,對不對,我們應該去送他們一點錢,讓他們過好日子,結果我自己都負債累累,比喻啊,那我怎麼去送點錢給他們?
所以,「未能自度,而能度他,無有是處」,包括迴向亦復如是,迴向這一件事情也是「未能自度,而能度他,無有是處」。所以迴向……當你在做這些功課的時候,你自己有沒有得清淨?這是最關鍵。你得專注,如果你自己沒有的話,你就沒東西迴向給人。《地藏經》中講,我們「依法不依人」,六分自得,一分他得,對不對,所以七分之六還是自己得到,七分之一是他得。換言之,你做七百分,他只得一百分,你做七千分他得一千分,你做七萬分他得一萬分,是如此的比例。所以你就要問你自己清淨到幾分?如果你平日都沒有這些課題,你本來就很清淨,你隨時迴向都有,甚至連動念都不用,也都會有。他來抓你的腳就是要來討東西,是不是這樣,不是要來跟你討鞋子。所以譬如說來討東西,我燒東西給他,所謂現在的道法,有沒有用?如果他在鬼道,有用啊,但討東西的不是只有鬼道而已啊,不是只有鬼道,那麼燒東西就不究竟圓滿。
那麼,「能量」是任何道次都可以收得到的,所謂的我們意念的表徵,送過去統統可以,一念即遍虛空、盡法界啊!既是遍虛空、盡法界,當然包含了無量無邊的維次空間,每一個維次空間又無量無邊的眾生,統統可以得到利益。換言之,負面的能量亦復如是,如果我們一念瞋心起來的時候,整個遍虛空法界都因為我的瞋心而受到傷害了。所以,有時候我們在這邊一念壞,那邊就山崩了,因為它匯集了眾志的念頭啊。因此,為什麼要叫我們保持「善念」很重要,保持善念是前方便,善念提升要保持「清淨念」,也是前方便,清淨念提升要保持「無念」,所謂無念是「無妄念」,不是無正念。所以,佛家常叫著我們不起心不動念,這是最難的一件事情,可是也是最究竟圓滿的一個方法。所以不管你遇到什麼,只要你能導歸這個方向都是好法,不管你遇到多少人家說的好方法,只要不能導歸如此,都是壞法,所以有這個標準,你可以自己去想。
譬如說,你如果藥吃下去心情很舒服,你吃就沒差,對不對,因為你的心超越那個物質了,你是藉著那個藥;可是你吃了,心中諸多坎坷,不知道有沒有副作用?不知道會不會怎麼樣?那麼這個藥還是少吃的好;還是去找那個你覺得或者是你已經理解不會有副作用的方法。那「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隨著時間的流衍,肯定會有作用,畢竟至誠感通,而不是往外依賴嘛。曾國藩講:「一念不生是謂誠」,所以是藉著這個諸多的方法、手段來訓練我的一念不生,讓那個至誠心出來了就通達無礙了。不通叫病,通了就不病了,痛則不通啊,你讓它通,就不痛了。
所以心會痛啊,我不是說那個肉體心,是精神會有困境,所謂的「五陰熾盛苦」。「色」叫物質層面的苦;「受、想、行、識」叫做精神層面的苦,你通了,這兩個都沒了,都沒了就自在了,你現在的問題就沒了,對不對,剩下的就不是等人家來拉你的腳了,是大家跟我一起來,來幹嘛?來學習成長,成就啊,對不對,那他就不會一直抓你的腳了,他會說我自己有腳可以走了。所以,一定要自力更生,把自己得到的自利的方法,再推己及人,希望眾生也都能得到自利,所以,那個自利就不是自私自利。自行才能化他,自覺才能覺他,於覺行圓滿當中,整個社會宇宙才會和諧,調合,整個大環境調合了,我們的小問題當然一定調合。所以用最淺俗的話說,就是希望能夠把心量擴大,量大福大,福至心靈,就解決了,靈驗了,所以「法非定法」。
那天精進班的時候才跟幾位同參分享說,三個字讓你們猜,對不對,有人頭痛,痛到不行,請教啊,請教師兄師姐們要怎麼解決啊?怎麼講都沒辦法解決啊。然而我們不巧又在大陸,沒辦法救,但及時雨啊,還是要接電話,對不對。然後師兄姐分享的方法都不太有用啊,那個分享的方法都符合這些佛理啊,那你說符合佛理為什麼沒用?因為當事人不到位啊,對不對。你拿一本書給小孩子看,他就能考一百分嗎?他不能考一百分你不能說這一本書是錯的啊。譬如說「你把這一本國文課本讀完,你就可以考一百分了」,對不對。「老師,那我每天都在讀,怎麼考零分比較多?」,對不對,「很閃失,每次都那一個字少畫一撇,少點一點,老師都給我扣分」對不對,老師很狠,一個字錯就算整題錯了,真的是這樣啊!那你說那個還是得訓練,訓練到位嘛。那麼有的人說:「意思對了就好了」,對不對,這一個考試就有諸多層面,所以如果有小朋友也要有這種認知,比如說,我這個成語講對了,填對了填充題,為什麼那個字少一點就是全部錯?它是訓練你的細心,周到嘛,而不只是要那一個答案而已。所以,那一個答案好說,是這個道理而已,可是能量你就產生不了,你會這一個道理,你在你的人生毫無用處,最後只是會在社會中跟人家「世智辯聰」對不對,在那邊爭辯、論辯。
所以,現在的學術裡面就有一個特色,叫做辯論啊,連選總統都要舉行辯論大會,你看多可憐。辯論,就是爭贏了就是他的,但爭贏了不一定有是非啊,對不對,他只有立場啊。你在爭論、辯論,你還得看評審是誰,對不對。所以我們現在活在一個很荒謬的時代,要「自求多福」是真的。所以,要慢慢的回來把我們自己提升起來,有所謂的這些分辨是非邪正的能力,這個能力的聰明才叫「智慧」;現在人的聰明是沒有這個能力,所以只叫聰明。畢竟,「此宗本無諍,諍即失道意」,即便這是一個佛家的禪宗用詞,可是,不要這麼狹隘把此宗的這個「宗」定位為禪宗而已,此宗,「宗」者是生命的本質、生命的主軸,生命這件事情是沒有爭論的,因為和合無諍,所以「諍」即失道意,就失去了大自然法則的意理了。道啊,道意不是我們說的意氣用事那種道義的意思,所以大自然是謂道。我們如果去爭辯,爭辯的意思就是對立,就是佛家講的「邊見」,所以整個生命的本質裡面並沒有對立這件事情,對立是依著我們的妄心起用才有。所以「此宗本無諍,諍即失道意」,畢竟是非以不辯為解脫,而現在的人不是,就是要辯到贏。所以,以前我們在讀書也是,都想要做什麼辯論會長,造有夠多的口業,對不對,有夠倒楣的,真的啊!你贏了又怎樣,你贏了卻得罪人,你輸了丟臉,都不好啊,人類就喜歡搞這一個遊戲啊,對不對。所以,我們不要當人類,爭辯贏了,說你很有思想啊,人家是在罵你了而你還得意洋洋,「你看,他說我很有思想」,稍微學佛有常識的都知道,思想家就是最痛苦的一群。所以辯論贏了,你是最痛苦的那一群人,而自己還「好棒喔」這樣,我們還得意洋洋,你看,愚痴,對不對,三惡道就是這麼來的。
所以,「讓」,讓盡天下你即得天下,讓盡虛空法界你即得虛空法界,所以,說,也是為因應,應而已啊。剛剛講那個講了一半,用盡了這些……用盡是形容,用盡了這些佛家的用法還是不能解決,你不能否定佛家啊,是自己不到位啊,所以有時候會緩不濟急,遠水救不了近火,那麼有時候就要釋出一點正量啊,所以講幾個字就可以了,講完,你們那一天有聽到的人會不會覺得很訝異啊,你們讀經讀那麼久了,你們說佛經裡找不到這三個字,那這個不是佛法,會不會這樣想「這不是佛法!」但是,為什麼用在他身上有效,用在我們家人就沒用?不一樣的狀態啊,這還關係到一個「緣」跟「信願」的問題。所以,「法非定法」的原因就在這邊,因此最後有人就參到了,原來最後就是一個問題而已──正量。所以,透過所有的這些理論方法、知識常識,就是為了讓你去做到,做到就有正量了,它就超乎文字了。所以,文字都是方便說,只要能提出一種方法……禪師講什麼?「說似一物即不中」,只要有一個方法能解決,那個方法就不是本身,就不是方法,只是一種方便引導而已,叫我們離相,不要執著。
「正量」說不出來,正量就是現在講的正向的能量,那你正向的能量越大,你在那邊就是了。就像古時候人說的一句話:「有麝自然香,何必東風入」,麝香,有麝自然就香了嘛,你何需東風來吹引,對不對。那東風你也不怪它,你不否定它,它可以加分,可是當你這個麝濃,你的香即廣,能夠傳到很遠,不用風再去吹。所以,那個「有麝自然香」就像在比喻說「你只要有正量,你到哪裡都能解決問題、處理問題」,甚且那個處理的方法是現在人所不能理解的。完全不能理解,很多人把它定位叫神通,其實這是偏頗的定位,因為「正量」包含神通,而神通不足以解釋所有的正量,應該這麼講。那麼,正量從哪裡來?從「德修」來的!因此,孔子為什麼才那麼擔心那四件事情,第一件叫德之不能修,「你活到這把年紀了對人世間還有什麼好擔心的」,「統統沒有了,我剩下四件事情擔心:德之不能修,學之不能講,聞義不能徙,知不善不能改」,就這四件事情。所以,這四件事情如果你做到,你本來就有正量,做得越深,你正量越雄厚,所以走到哪裡隨緣應化而已。
所以,是回應而已。化,哪知道它自己就化解了,所以「化」不是自己的問題,你那些問題統統在這個範疇裡面。所以之後要體會到什麼?灌頂這件事情,傳授無上大法叫做灌頂,不是摸摸頭叫灌頂,所以不要「心外求法,了不可得」。不要……我們講的,去做「到處跑」菩薩,你還有這個狀態,即便我們很久沒見面,你說我們怎麼知道?正量、正量,剛剛都教你們了,這不是我的專利,這是一切諸佛菩薩的本能,換言之,諸佛菩薩誰去成就的,一切眾生,所以換言之,也就是一切眾生的本能。
你如果到處跑,你心就不定,因此你就違背了古人講的那一句「制心一處,無事不辦」,若把心集中在一點,沒有任何事情不能處理的。我們的心散、多點,像我們常常用蓮蓬頭去做比喻,蓮蓬頭……現在很科技了對不對,有很多道水柱,可以噴霧狀,也能幾條水柱的,還有一條水柱的,你看哪個力道強?最弱的是不是噴霧的,噴霧的是不是最散的。所以,學法要改善人生就要學那個「一點」,把蓮蓬頭鎖在一點,它其實水壓都一樣,而鎖在一點它就有力道,衝出去,達陣的意思。如果你放一個可樂罐在那裡,用噴霧的,想要把它噴掉,了不可得。放大鏡把所有的光濃縮在一點上可以有作用,能燃燒對不對;可是,你拿開那個放大鏡,光的總合還是一樣,但作用不同。所以收發由心,是我們自己的心怎麼去看待這件事情,那這件事情任何諸佛菩薩都沒辦法幫我們,祂只能勸戒我們。
所以我們以前才苦口婆心,你們最常聽我們講的話,大概沒離開那兩句話:「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對不對;但「唉!好枯燥無味」對不對,可是偏偏最簡單的卻是最好的方法。要不然古人就不會常常勸大家「反璞歸真,化繁擇簡」,就是因為他們知道繁的缺失,所以叫我們化繁擇簡。那麼天下本無事,是庸人自擾之,問題都是自己找出來的。那一天,看一個什麼電視劇,裡面就有很多鬥爭,然後,有一個同參就跟我說:「老師,那個電視劇裡面,後宮很多娘娘在那邊鬥爭,嬪妃什麼的,那個只要不惹事不就沒事了?」,我說「不是那個,是全天下不惹事就沒事了,不找事就沒事啦。」換言之,事情是自己找出來的,越多的機會就越多事,並不是像現在人講的,越多機會就越容易賺錢,不一定。這就讓我想到我剛剛來之前,在隔壁桌有兩個人,看樣子是兩個業務員在談事情,然後有一個A業務員就跟B業務員講說:「現在我們公司有一件事情要去哪一國?要坐飛機……」
B業務員:要不要二十個鐘頭。
A業務員:要啊!去那邊要怎樣、怎樣……。
B業務員:這個我不去,我不去,只要沒賺錢機會的地方我都不去。
他就是沒學佛,所以很笨啊,為什麼?他不知道隨時隨處都是賺錢的機會,因為你「布施是因,福德是果」啊。所以,眾生在想的都是「緣」,都不是去想「因」。譬如說,他講的話在一般世俗的知見裡沒有錯,我到一個地方沒有那些人脈,沒有那些對象,所以我的業務推行不了,沒賺錢的機會,可是他不知道賺錢是來自什麼?積錢!積錢的意思就是說,你的財的能量要有,你才賺得到,你賺錢的……世間講「機會」,它只是叫「提款機」,沒有提款機還有銀行啊,對不對,你還可以拿存摺去領,一次還可以領更多啊;世間人常常就在捉摸這個提款機的方便性,這是比喻。
所以我們人生的資糧就在那個「布施」,布施是人道可以運作很方便的一個事情,可是不能解決人生的痛苦,一定要布施到極處才行,所謂「六度萬行」以上的這種布施,是斷貪,沒有貪了,布施度圓滿了,所以沒有貪,斷慳貪,才是布施的真義。那麼,一般剛剛又講到前面那個,「欲勾牽,入佛智」的問題啊,你要現在的眾生說你不要貪,很難嘛,對不對。「你要去樂善好施」,「不要!」「為什麼?」「沒有好處」,「有、有,有很多好處,可以賺錢、可以得財、可以得身體健康、可以得聰明智慧」,「真的嗎?好!好!好!大家要來樂善好施喔!」這樣他才要,對不對。那你說能不能得到?真可以得到,可是不圓滿。利用他的這個欲望,去引導他進入佛的智慧,只要他最後能進入佛的智慧,什麼方法都好,都是階段性的過程而已。可是期待不要太久,拖得太久,因為拖得太久會養成那樣的習氣,那麼生生世世沒完沒了,會變成這樣子。
所以,「布施」要去了解上乘的,不要只停留在「四攝」。講到四攝法又讓我們體會到一個,很多人不了解,現在的名詞叫「公共關係處理」。你們有很多行業需要這個,對不對,就如同佛家的四攝法,公共關係處理啊,現在的英文專業名詞叫PR,這我們都要知道一下,四攝法就是。所以,四攝法的「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只要你周到了,你這一輩子只要在人道的這個很淺的這個世界裡面,統統可以如魚得水,過得很幸福美滿,只要不間斷去四攝法就好了。可是,四攝法從形式上、事相上要去慢慢契回什麼?契合的契,契回我們的心境上,所謂的有「事修」與「理修」兩層面,所以「理修」為主軸,「事修」為協輔。事修就是現在一般人講的持戒、守規矩,做一些佛事,拜佛、念經什麼的這叫事修。那麼「理入」是什麼?了解它的義理,心直接放下就好了,那心放下會不會排斥這些事?不會,因為他懂得了,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這些都是道的工具,大自然法則運作的工具,回復真常之性的一個工具。所以一個覺悟者,他不會去否定這些,如果會否定的話,現在我們的世間就不會存在了這麼多的形形色色、林林總總。
雅量很重要,要把「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的這個基本概念,不間斷去為自己置入性行銷,行銷久了,人生自自然然就往那個層次去提升。看看這樣講,你的問題能處理嗎?到處跑,〔相殺〕﹙台語:喻負面能量相互干擾﹚很大,真的!找一個自己……安定的「一門深入」,那個比較重要。「到處跑」是為什麼?對初機來講你不能說不對,就好像我講說……就一個佛家來講好了,為什麼我們比較不講佛教?因為現在的佛教被誤解了,誤解成迷信的、崇拜鬼神的,變這一種,其實這不是真正的佛教;真正的佛教是佛陀在九法界至善圓滿的教育,所以它是「教育」!所以不是在這些祭祀科儀。那麼,我現在要講的就是,為什麼還有這些祭祀科儀?就是為了接引初機。初機就是初學者,他還搞不清楚,不知道,也不能信任,對不對,所以你要……一般講說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看門道的人不會跑來跑去,看熱鬧的人要越多越好嘛。就像以前我們小時候很喜歡去廟會,八家將要看一下,宋江陣也要看一下啊,對不對,降乩的也要看一下。然後,降乩的降很多喔,現在這是王爺,要看一下;現在這是濟公,要看一下;現在這是媽祖……琳瑯滿目,現在你喜不喜歡看?你也沒有不喜歡看,可是你不會有欲望去看,對不對,因為你超越它,就不需要了,這叫內行人看門道。你看到也知道祂在幹嘛,比如說這尊來,不是祂在那裡操五寶很神勇,操五寶你們聽得懂嘛,就是民間信仰的那個乩童,會拿什麼鯊魚劍在那邊刺得滿身流血,對不對,說什麼大顯神威,顯完了之後,這個靈體走掉了,他去送加護病房,對不對。因為那個人不知道,很可憐啊,他是工具啊。那看門道就是看這一個靈是高層次、低層次你就知道,祂處理方式是很細緻的還是很粗糙。所以有這個「粗、細、玄、妙、微」的層面,非常的細緻,所以內行人看這個,而不是看那個形式而已。
那麼這些所謂的祭祀科儀,除了超度以外,包括接引初機,那麼接引初機就是讓他願意來參加活動,因為一般人比較愛參加活動,而不願意真正去學修。所以這些法會就是佛法的活動,我們聚在一起叫做會,裡面有法,法就是得到智慧的方法。佛是「覺悟」的意思,法是「方法門徑」,所以辦個活動來讓人家了解這一件事情叫做法會。大家愛參加這個啊,你真正叫他實際修行,一開始他是不願意的,因為太枯燥無味了,他會有這樣的認知。為什麼會枯燥無味?因為他沒有「入」,他如果「入」了,他會覺得法味無窮,這樣太好了。就好像那一天我舉了一個例子,有兩個人來協談,那其中有一個說:「師父,那個清淨心很可怕耶!」「怎麼會可怕呢?」「清淨心不就太無聊了嗎?對不對,太枯燥無味了,什麼都沒有」,所以,他這樣叫錯解。你看,「清淨」生「智慧」,我舉一個例子,人家古時候那個武俠小說不是也都這樣寫嗎,對不對,那個盲劍客,心很清淨,對不對,他用耳朵就可以聽到一個落葉,那我們現在在這邊聊天,我們聽不到外面的車水馬龍,你如果稍微靜一下,你還可以聽到車子過去的聲音,所以換言之,如果你心清淨,你所觸及到的世界是更廣的啊,對不對,所以他誤解了。
所以我說:「你看這一杯水在唱歌給我們聽,我們現在跟你們兩個坐在這邊,我們實在太豐盛了,你知道為什麼嗎?我們跟你們講話,聽你們講話,我們還有配樂,你們沒有啊。」那誰的樂趣多?對不對!有配樂的啊,它在唱歌啊,對不對。山河大地……古時候的人講說,樹木是最喜歡聽人家唱歌的,花草樹木也是最喜歡唱歌給人家聽的,很多人不知道啊,因為心不夠清淨,從來未曾聽到花草樹木唱歌給他聽嘛。總算有的人細心了一點,有!風吹過樹梢的時候,嚓、嚓、嚓,有!有!有!它在唱歌給我們聽了。我說沒那麼粗,「粗細玄妙微」又來了,還有細的,是它本身的這些生命結構散發出來的波動現象,轉化成所謂的音聲波,你聽得到啊,因為你心浄嘛,「淨寂光通達」,淨寂到一個極處,你的智慧、你的敏銳度通達無礙,所以這些含靈蠢動的靈性的活動,你統統可以吸收到,多有樂趣,對不對。所以說著、說著,我們還要唱歌回覆給它對不對,你看,還可以唱和,對不對,一般不是文章也這樣寫,山河大地是可以對話的,因為整個虛空法界本然是一體啊!
整個宇宙是一個有機體,它不是個別存在的,有機體的意思就是它是有生命的;我們人類把它定位作礦物,是因為我們人類的知見太狹隘,所以把它定位作礦物啊。那麼,礦物變成一個方便用的名詞也可以,可是你要知道這個礦物並不是多數人類定位的──它是沒生命的,所以叫礦物;有生命的叫做什麼?生物,不是這樣子。事實上,它具足了圓滿的見聞覺知啊,它的見聞覺知跟人無二無別,因此,你如果不了解這些所謂的眾生存在的義理,即眾緣和合而生成現象所存在的這些背後理路,你是不可能提起真正的慈悲心的,因為你有分別、對立,就沒有真正的慈悲,頂多只有「愛緣慈悲」,對不對。「嗯!這一杯是李叔叔倒的」,我跟他交情比較好,我愛這一杯,很珍惜這一杯。另外一杯是某某人,「嗯!他上次得罪我」,我不愛那一杯,這個叫愛緣。你愛這個而不愛那一個是依照自己的情識作用,情識裡面就有分別、執著、妄想,很堅固。
所以把這個慈悲……至少也不錯啦,還不是什麼都不愛,對不對,還有一些價值,慢慢透過這個「一」,去擴及於一切,變成所謂的「眾生緣慈悲」,對每一個眾生都去愛他。再提升叫做「法緣慈悲」,你連那個眾生的背後理體,這一個理路你都愛,對不對。再提升,叫做「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對整個盡虛空、遍法界,沒有條件但書的去扶持它,因為那是責任本分,那時候叫做佛菩薩的慈悲,那時候就不叫愛了,不叫做去愛他了。因為「愛」在佛家本來不講,因為愛裡面是摻有情執的,是情識作用,那麼;慈悲是沒有這個東西。所謂的情識就是還有一個「我」,佛家的慈悲,「與樂拔苦」都只有對方,給與快樂、喜樂,恆常的幫他把痛苦拔除掉,沒有我。我們現在人的這些行為是依著「我」而去做的,「嗯,我喜歡,我要給他快樂」,還是「我」啊,對不對。「我捨不得他這樣,所以我要幫助他」,還是有「我」啊。佛菩薩是沒有這個的,所以祂才能恆常不變,才沒有反撲,才不會因愛生恨,原因在這邊。
所以只要是「對法」的世界都不圓滿,所以「兩邊不立,中道不存」,要慢慢去訓練這一個心量的提升,到究竟圓滿的人生其實也不難,只要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古人講的「不退初心,成佛有餘」,對不對,「不退」就是「一直」嘛,你本來就是佛了,就是回歸啊。那麼,我們如果方向轉到這邊,就是那邊退了嘛,而這邊方向又轉到那邊,就是這邊又退了嘛,這個叫「雜」,所以「雜心修道,終不成就」,這個「終」是指生生世世都不能成就,不是這一輩子而已。如果這一輩子不能成就,下輩子就可以繼續累積上去,那還好說,對不對,只要糊裡糊塗過日子就可以了。那麼為什麼要叫我們學佛?「佛」者,「覺」的意思,所以佛法是覺悟的方法,不是善惡的那個善的方法。善是根基,以人道為基石,是指以善為基礎;以佛法為究竟,佛是覺悟,是讓你們智慧圓滿的這個叫做佛法。所以,是要往那邊去提升的,那提升了之後,整個宇宙說存在也存在,說不存在也不存在,因為了無一物嘛、空有不二嘛。那不二範疇有的是什麼?是應眾生所感,你會有顯應、冥應的問題。那時,是「感應道交,絕不失時」,且「隨眾生心,應所知量」。
看有沒有其他的問題,這樣知道解決問題嗎?重點要解決問題,對不對。
學員:師父,就是代媽媽跟外婆,想要知道就是已經四十九天了,外公有沒有去比較好的地方?因為我弟上個禮拜結婚,然後隔天還有夢見他就是有來參加婚禮,然後他看起來是很開心。
師父:那還好啊,還有閒情逸致來參加婚禮,你看會壞到哪裡。
學員:可是會不會是還在中陰身,還是說……?
師父:中陰身的能量也不那麼具足,你知道嗎?還能來,表示他這個中陰身也被你……你們也滿努力的,私底下去幫他做一些能量的回受,所以算是他的老年福,老年福啦!在因緣會遇之下還有人了解這個理路,願意去……孫字輩的願意去幫他做,所以他在中陰身也算是得到了不少的凝聚,所以才有紮實的能量可以來共襄盛舉,否則多數的我跟你講,多數都不知道散去哪裡了?你知道嗎,哪還有時間來……。
學員:他會不會到不好的地方,會希望他可以到……。
師父:好不好是相對性的,依來看是還好啦!還不錯啦!可是品位並不是很高。
學員:對!因為我媽媽就是有跟菩薩講說,因為我外公就是他沒有唸什麼書,因為他以前算是……。
師父:對啊!現在意思……我用你們聽得懂的,我說還不錯,現在好說也在等待分發到一個比較好的學校,可是級數不是很高這樣。所以,我剛剛講說,好不好是比較級,你如果和比較不好的道次比較,應該不錯了,他能這樣已經不錯了,我的意思是這樣。可是,在這個不壞的道次裡面,他的級數畢竟不高,所以還得加把勁,好還要更好的意思。你如果說相對極樂世界來說當然差很遠,我們要憑良心講,可是在六道輪迴裡面還可以在善道,算不錯了,真的啊!你如果超越不了六道輪迴的,多數落在惡道多。
學員:所以通常我們有夢到往生的親人,不見得說一定是在不好的地方。
師父:對啊!
學員:那是不是要跟菩薩請假啊?還是要怎樣,他才可以顯現在夢裡面。
師父:其實「感應道交,絕不失時」,依真說來講,這是所謂依人的妄見而去定的。我跳出來講,有民間信仰的人都知道,每年拜天公一次,稍微了解整個這些道次問題的都知道,天公……就是玉皇大帝,祂們的一天是人道的幾年,一百年,對不對,你們如果每年幫祂做一次生日,祂一天要做一百次;如果是你,你們會煩死嗎?可是祂不會啊,因為時空本來就是抽象概念,你知道嗎?所以依著我們的這個願,可以去幫助我們提升,所以跟祂無關,所以,祂能來應,千處祈求千處應。那要不要請假?這個就是依人道的思維狀況說要,請假通常是誰可以放人?比較稍微乖巧那個學生,老師通常會比較願意放人嘛,對不對。有的是你現在正在受處罰,你還提出要求,對不對。所以,我剛剛講還算好,可是有的不是這樣,有的是一種訊息,不是他自己來,好比你說那個電視台播放訊息,我們在家打開電視就看得到了,對不對,而它有沒有來,電視台有整間搬來嗎?沒有啊,而我們也不用跑去電視台看節目,就像這樣子的理路啊。因為你們尚有心感,所以他也還沒放下,所以他也會應,如果有一邊都放下了就沒有了,「此滅彼則不生」啊,你知道嗎?就是這樣才能有聲(師父示範拍了一下手),這樣要怎麼有音聲,所以是兩邊都還沒放下。還沒放下的狀況下至少還算不錯,就值得慶幸,這個慶幸希望你們去加把勁,希望把這個所謂的迴向功課,慢慢變成你們未來的定課,那這一個對他會最好,為什麼?因為一個人的往生,能讓所有本來也不是很認真的這個族群願意認真,你看他的功勞多大。
這就是當年地藏經裡面記載兩段故事的義理,一則是說媽媽十惡不赦,毀佛謗法,應該已造下阿鼻地獄的惡因,結果這個女兒在世時屢勸不聽,勸他媽媽,那媽媽沒有在跟女兒……我們說沒有理她這樣,繼續做惡,結果往生真的是下阿鼻地獄。那麼,這個女兒就非常的痛苦,請佛指示,「有什麼方法可以救我媽媽,讓她遠離阿鼻地獄的痛苦。」當下佛就跟她說:「你自己要發憤圖強,若一日若七日,持名念佛,你可以迴向救度你的母親。」結果她就很精進去做,沒想到她這麼一發憤圖強的結果,成就到菩薩位階,她一專注下去就變這樣。
因為菩薩有能力去地獄,能去地獄的有兩種人,一個是受罪的人,一個是菩薩,一般我們是沒能力的。那麼,她能夠到地獄,肯定她不是受罪的人,她就是那個菩薩。結果就下去找她媽媽,地獄的小鬼鬼王就跟她說,你要找的這個人幾天前她就不在這裡了,她現在已經在忉利天了,和玉皇大帝當同事了。她聽了滿心歡喜:「怎麼會這樣子?」「因為你的功德力!」那麼為什麼你的功德力讓你媽媽可以沾光?因為是你媽媽的關係,妳才有這個動力,否則妳有可能永遠都還在那邊做比較善良的﹝黑肚蟲﹞(台語:比喻處在不積極進取的生命狀態),心不壞,善良,可是也不能超越六道輪迴。所以她媽媽就沾上這個光……即便生前十惡不赦、毀佛謗法,可是沾了這個光。我們透過別人去迴向,所能夠超渡的頂多到忉利天,欲界第二層天,就是玉皇上帝那一層,那也不錯了,事實上,現在的人只要斷氣往生還可以再做人算是阿彌陀佛了,現在的人啊。
所以能到四王天也不錯了,還上去,日月天子,再上去這些所謂的忉利天,統統算非常難得了,再上去就需要有「未到定」的功夫,要有自己的功夫了,「未到定」。所以,我的意思是說,你們在這些時間,如果把你們這些本來因應這件事情而願意做的這個習慣、這個功課變成常態,有可能就可以去互勉,時空沒有障礙,是我們人有障礙。那互勉的時候,他也在那一個教室努力成長,他有可能那時候就可以去訓練他的禪定功夫,所以他就可以從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這樣一層一層上去啊,那時候再怎麼樣也比我們好,我們現在在這裡做人,對不對。
學員:外公生前說他一定是那個天篷大元帥。
師父:他在兜率天啊,生前在兜率天蓬大元帥,不小心也會被當掉又下來,所以六道輪迴是這麼一回事。為什麼常勸諸位念佛迴向給他,即便生前還常常有一些欲望、欲求啊,喜歡吃湯圓、喜歡吃……,死後會不會有這個習氣?會!
學員:外公有託夢給我舅媽說要吃湯圓。
師父:有這個習氣就要去修,我們的生命裡如果沒有習氣就不用修,所以透過修,你們的能量迴向會有加分。我再講廣一點,假如他去當一個美國人了呢?對不對,剛好遇到美國現在大概是二、三百年來經濟最慘的時候,對不對,以前如果聽到說誰去當美國人,有夠羨慕的;現在去當美國人,大家搖頭。你們燒紙錢他是收不到的,對不對,可是你們的念佛迴向力,他會在那邊的生命狀態比較好,因為能量是可以轉化的。物質沒辦法直接轉化成物質,物質要轉回能量再轉回物質,解碼,重新排列組合電子海,分子結構不一樣了,它就變成不一樣的物質。所以去持續你們的這些佛事,不要因為只是四十九天就停了,這個就是自利利他嘛,你們自己如果繼續下去,你們自己的未來也好啊。
你如果在人道就比他在更好的善道那裡更努力,你未來當菩薩、當佛,你還可以倒駕慈航,看他在哪裡,天蓬大元帥的故居嗎?對不對。要不然我們去那裡再幫他提攜一下,生命就是這一件事情。所以,能夠相識必是有緣,過去生有某些深厚的因緣,要盡釋前嫌,家族這是最重要的,這個也沒有離開弟子規的範疇,兄友弟恭對不對,把兄弟化成所有家族中的各個成員,如果都這樣,長輩就歡心,對不對。長輩歡心,他們在不同維次空間歡心,你們知道升跟降是什麼決定的嗎?我們如果用人世間的話來講,就是你的心情好壞,你如果心情不好,你就往下掉,心情不好就是貪瞋癡重,心情好就是貪瞋癡少,就往上升。所以當我們可以努力的都努力,給眾生看到都是歡心的,你就在幫助他往上升了,就這麼一回事啊,所以,法會要有用,這些功課要有效率,不要打空包彈。
學員:老師剛剛有講到生死,最近我們隔壁的一隻狗突然就死掉了,我不曉得牠這樣會……牠差不多三、四歲,牠會怎樣?像我們家的狗是十七歲,牠就壽終正寢,可以開示一下,了解說那隻狗牠會怎樣?
師父:你是指這一隻狗嗎?還是這樣的現象?
學員:指這一隻狗。
師父:這隻狗可能……就是死掉了啊,就不在人間了,還在畜生道而不在人間了。
學員:那牠是暴斃的話,牠還會在畜生道嗎?
師父:很有可能啊,不是因為牠暴斃而在畜生道,是要看牠的業消完了沒。譬如說,生命是這一件事情,我們現在在這裡,舉一個不好的例子,這時有一個炸彈來了,碰!我們太極藝術會不會毀滅掉?會啊!那我們這麼多人是不是去同一個地方?不是!因為我們的「業因」,過去的造業、積因都不一樣,再者,我們在那一個斷氣的剎那的心想不一樣,所以「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如果要斷氣了,我們的心想比較負面,我們就去惡道。那麼如果炸彈來了,你是「太好了,我在人世間活得有夠痛苦的對不對,難得有這個機會可以讓我掌握,不然我念佛訓練都用不到」,對不對,剛好,碰!斷氣,「阿彌陀佛」,你馬上去極樂世界。不管你這一個人此時此刻多十惡不赦喔,你就在那一念就去了。只是你十惡不赦去的是品位比較低,你如果善積得多,品位比較高,是這樣。當然我不是鼓勵人家十惡不赦,我是在告訴你這個理路,最後都是臨終一念決定。
去極樂世界沒有中陰身;而直接下地獄,譬如說一顆炸彈來,碰!如果是恨到不行,你就直接去地獄了,你也沒有中陰身;是在這中間的才有。所以一般常數,人恨也不會很恨,清淨也不會清淨到多清淨,所以他才有中陰身,四十九天。所以,這四十九天還得去努力的原因在這邊,每七天生命狀態轉化一次,生命在轉化的時候、神識轉化的時候是會痛苦的,所以,為什麼一般沒辦法每天做,都「七」做一次的原因就是這樣,做什麼?做好能量送給他,意思就是說,七天幫他充一下電,不要讓他沒電的時候在那邊﹝窸窸窣窣﹞﹙台語:形容能量渙散),幫他充電。比較有福報的,他就被每天做了回向,所以平日「廣結善緣,廣植福田」多重要。我們想要好,就多去廣結善緣,我們往生,如果自己能力不足至少也有人來幫我們念佛、來幫我們助念,是這一回事。所以,你說狗是不是一定去哪裡?不一定啊!所以我剛剛才問說:「你是問這一隻,還是這種狀態?」如果是狀態,講不完,這一隻應該……問題是我講了,和我們的生命沒什麼關係。
學員:因為牠是在畜生道。
師父:我又要背書了。
學員:我的意思是我不了解,牠在畜生道,那我們是要為牠……。
師父:你想,有一次釋迦牟尼佛路過一個小徑,羊腸小徑,旁邊好像阿難的樣子。祂就蹲下來看著一窩螞蟻、螞蟻窩在那邊,祂就笑了。阿難不懂啊,為什麼世尊看到一群螞蟻在螞蟻窩那邊爬來爬去笑了?「阿難啊,你不知道,牠們已經連續做九百輩子的螞蟻了。」螞蟻有可能被捻死,有可能被食蟻獸吃掉,死了對不對,又投胎做螞蟻,死了又投胎……九百世了。所以不是畜生死掉一定馬上就去投胎做人還是做什麼,還得看他的業消了沒,消到什麼程度,有的是來來去去,譬如說,從鬼道的生命結束了,他投胎去做畜生,畜生又結束了,又投胎去做鬼道,在鬼道那邊的積分又不好,死掉了,又去地獄;在地獄是純消業,一直消、消,消到不錯了,又上來做鬼道;鬼道做完了,學分稍微不錯,終於可以做人道了,在人道時一不小心又直接去地獄道,六道輪迴沒有固定。所以才說頭出頭沒,我們在三惡道的時間,就像游泳時只有頭在水面上,這個好比三善道,而這個頭以下是三惡道,所以六道輪迴的故鄉其實是三惡道,你有比較多的時間在那裡叫故鄉,是這樣比喻,那是在三惡道啊。所以為什麼「人身難得」要把握,那要了解學分,所以如果這樣,那一隻狗不知道跟你有沒有熟?
學員:跟牠有緣。
師父:我的意思是這樣,當你們沒有通力,可以用常識去判斷一下,大概有百分之六十的機率,這隻狗是很善良的、還是很貪吃的,還是很喜歡對人家汪汪汪的﹙喻吵架﹚,你看牠的習氣。如果貪欲──餓鬼道;愚痴──畜生道;瞋恨──地獄道;十善,這隻狗有在做善事嗎?牠如果做十善中品,牠如果有持五戒,牠有沒有持戒?牠如果十善中品、五戒,牠就去做人。牠如果再持四無量心,十善上品一等,牠就去當神。神又有層級,再上去要有「未到定」的功夫,叫夜摩天到他化自在天這四層。牠如果有四禪的功夫,牠就去色界天了;牠如果有四空定的功夫,牠就去無色界天了,這都叫六道輪迴。如果牠完全沒有執著了,所以你去觀察這隻狗,說不定去當佛了,去做阿羅漢了,牠有沒有知足?我看這一隻狗都很隨順,什麼都好,對不對,有可能斷氣去做阿羅漢,對不對,有這個因緣。如果牠連分別心都沒有,牠去做菩薩了。如果牠連妄想都沒有,牠去做佛了。通常如果是這種狗,都是佛菩薩來示現的,應以什麼身得度則現以什麼身說法,我現在要給狗說法,我就要變成一隻狗;要跟豬說法,就要變成一隻豬,這是大數法則。
所以,如果牠還在畜生道呢?我的意思是說我們要有價值,對不對,我了解牠在哪裡之餘要幹什麼?這個比較重要,否則,我們人世間了解不完,為什麼?有無量無邊的法和眾生嘛,你了解得完嗎?了解不完,為什麼?因為你的妄想無量無邊。我們的維次空間、宇宙、物質、精神是「妄想」產生的,你妄想無量無邊,你又要去了解你的無量無邊妄想的產物,了不可得。所以我們是要藉著「事」去了解「理」,讓我們去昇華提升,所以就「有念」入「無念」,就「有為」入「無為」,是要這樣子才正確。
所以,譬如說對這隻狗我們了解之後,能讓我們參到什麼?參的意思就是說,讓我們體會到什麼?對我們人生有意義,那麼這隻狗的往生就有牠的價值意義。我們如果只是知道牠去到哪裡?我們也不能怎麼樣啊,有可能我的工作就會很多了,「師父,牠去到哪裡?你可以幫我送信給牠嗎?」,快點,趕快去送信,我就變陰差,陰差大人,學習章太炎先生對不對,這樣沒完沒了。所以藉著狗的故事讓我們了解有這樣的理路,那也是好事。
不會啦,畜生道消業多、造業少啦,牠沒有像人那麼難以滿足。你看那些老虎吃飽了就躺在那裡,管他雞啊、貓的在那邊跑,牠也不會去傷害牠,對不對。我們人不是這樣,那天還聽人家說:「我曾經吃過兩次猴子」,連猴子……你吃到沒東西吃了?去吃猴子,人就是這樣子。我們常講的,早餐吃飽了,馬上要想早午餐;早午餐喝個果汁配個蛋糕,快樂了,因為早餐就飽了嘛,就不用再講飽,快樂了,又想到午餐要吃什麼,對不對;午餐又吃完了,午餐的同時,就討論下午茶要去哪裡;下午茶的同時,又說哪一家晚餐做得好,對不對;晚餐在吃了,想說消夜我們要去哪裡。整天都在想啊,「想」就是「造」,它就有「業」,業是結果嘛。所以,造業有三個層面:身、口、意。意造貪、瞋、癡;口造兩舌、惡語、綺語、妄語;身造殺、盜、淫,這些造業啊。你看這些動物造業比較少,不是完全沒有,比較少有像人這一類的,牠們吃飽就沒有事了。
所以,我才說有的狗是吃不停的,而有的狗是吃得很少,像我們家那隻阿金就吃得很少。我們家那一隻阿金,阿金是一隻黃金獵犬,要解釋一下,要吃晚餐跟早餐時,把那個飼料放下去,放著,牠不會衝去吃,牠就等你,等你幹嘛?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牠就這樣,一直聽、聽、聽,聽到:「好!可以吃了」,牠才低下頭吃,就這樣子,所以牠靈性也滿高的啊。所以,牠也會時間到了來幫我趕客人,這裡好像有人遇過,對啊,屢試不爽。就是……譬如說我們有協談,假設八點半到晚上十點這樣,而有的人會意猶未盡啊,一直坐下去,那隻狗就啪、啪、啪,本來是睡著的,啪、啪、啪就起來了,從後面走到旁邊,坐在那邊看,看我們有沒有繼續,大概如果繼續個三分鐘、五分鐘,牠就再接近,走到客人的旁邊這樣。如果客人再沒動靜,就用鼻子去頂他;頂他,客人不知道,沒有動靜,牠就跑到那個……我們有時候有泡茶,泡茶的那個叫茶師,去那邊頂他,意思是說:「耶!你不盡職」,那個狗來提醒人:「你怎麼不盡職,時間到了」,對啊,牠知道啊,所以一切眾生、含靈蠢動,見聞覺知,無二無別。
那一天我和偉宏分享,他說:「現在很害怕耶,我女兒很聰明啊」,我說:「不是你女兒很聰明,是所有的孩子都很聰明」,對不對。他說:「居然都有在聽,都有在學,我們要做好榜樣耶」,這是真的啊。我跟他講說:「小孩子的靈性跟大人是一模一樣的,他跟大人差別在哪裡?工具比較生疏,大人的工具比較熟悉,這樣而已,他裡面的靈性一模一樣。」所以不要試圖騙小孩,我們說小時候騙小孩,不要試圖騙他,你一定要表演給他正知正念,他從小就在吸收,會聰明到讓你們很難想像。若你們大人提起敏銳的觀照力,你們就可以知道,小孩子佔上風,有時候是他們在教我們,隱藏式的在教我們。問題是這一個教是什麼?是當你意會到了才產生作用,當你沒有意會到,他就是在測度我們,對啊,隨時隨處啊。
所以很怕喔,不會啦,應該還滿有良知良能的,因為有不間斷灌輸聖賢教育給他,她就有這一個分辨是非邪正的能力,所以她有分辨是非邪正的能力,我們就更不能不如法,就是這樣。我們會說:「不是啊,就習慣了,偷懶一下而已」,偷懶本身就是不如法,為什麼?要不然「六度」就不用來一個「精進」啊,對不對,「精進」是為對治我們的懶散、懈怠。「布施」對治慳貪;「持戒」對治惡習,不好的息氣;「忍辱」對治瞋恨,不好的脾氣,對不對;「精進」對治懈怠、散漫;「禪定」對治散亂,心會散亂,頭腦會亂想;後面一個「般若」,智慧對治愚痴,我們會不明理,愚痴。所以這六個是佛家美好的「原因」,所以佛家才有美好的「結果」,所以它不問結果,但問耕耘。所以,狗狗去哪裡了?不重要,所以你也可以幫牠。
學員:怎麼幫牠?
師父:剛剛人家也示範過了,四十九天念佛迴向給牠,還是有它的好作用,狗的中陰身沒那麼久,不是,是神識離開的時間沒那麼久。講到這邊,你們就要有一個正知正念,靈性不滅啊,所以既是不滅就就不要有什麼擔心、傷心的,你知道嗎?是要把傷心悲憤化為力量。與其我在這邊傷心,如果我把傷心的時間拿來,趕快去努力讓牠更好,人如果能夠讓未來更好,為什麼要讓它在這個時間壞呢?這就很奇怪。這又有故事了,以前有個將軍夫婦,其實這個故事是要比喻,讓人家去參生命這件事情,我們現在對生死看不透,看不開嘛,其實老莊思維說:「只不過是騎著白雲回去天地的故鄉而已。」所以,人死是「回歸」啊,對不對,是因為現在的人太貪了,所以人死為鬼,去當鬼了。我們如果有辦法去訓練清淨,做這些功課的功德力迴向,他又會解除一些貪,他就又回歸啊,是這樣子而已。
就是說,好像小孩子讀書被當掉、退學,還是重修,還是升級的差別,他都是在的,所以不要過於悲傷,悲傷是讓他更不好的主因,當然我也不是叫我們快樂,是叫我們保持平靜,你才有真正的迴向力,迴向給他。所以狗也是這樣啊、貓也是這樣啊,都是啊,牠只是現在你看到的生命狀態的形式……就是牠的積分不一樣,學分考得不一樣高低,所以產生不一樣的狀態而已。要不然,如果你們認定斷氣就沒了,就離我遠走了,讓我傷心至極,你們幹嘛還做這些迴向,反而變成我們愚痴了,對沒有的事情我們在那邊努力,所以它是絕對存在啊。只是我們……,你看,這時候又激勵自己,因為我們的靈明覺知被障礙住,所以連這麼簡單的生命狀態,我們都沒辦法去理解跟接續到,譬如說只能透過夢啊什麼的,而沒有辦法透過直接的……未離此而達彼,好比直接電話拿起來:「喂,你在四王天過得好嗎?」「我怎樣也都比你好。」反而是他在那邊傷心:「唉呀!我以前的子孫還在人道受苦,我現在做的官比較低,但我還是官」,九品芝麻官還是官啊,比一介庶人還那個……但庶人卻在那邊煩惱:「我親戚那個九品芝麻官不知道能不能做得好?」眾生!所以,用祝福的心去替代坎坷、未知、不安的心。
剛剛講的應該可以理解,總是……再重複一次好了,沒有太壞啦,而品位不是很高這樣。至少不需要你們花很多精力要去把他超拔,下去才要超拔,上去的就是怎麼講,各自努力。
學員:可以請老師幫我外公超渡嗎?
師父笑:這就是……。
學員:貪。
師父:不是啦,不能這樣講,與其說貪,不如說是我們的一番孝心,對不對,凡事取好的想。我們比較會傾向說,當我們了解了之後,有他力也要靠自力。超渡這件事情千萬不要常去宣傳,不然我會忙死,拜託。再講一些故事好了,建構你們的信心,什麼信心?自己成就的信心。
倓虛老法師在《影塵回憶錄》裡面有一段記載,他以前還未出家前跟兩個朋友去開了一間中藥鋪,其中有一個叫劉先生,有一天,劉先生在午休的時候打盹,在中藥鋪裡面打盹,結果就看到了一個化境,有兩個鬼來找他,他嚇得要死,為什麼他知道這兩個人是鬼?因為這兩個人是熟友,但生前跟他在以前事業有一些官司,結果那兩個人打輸了,劉先生贏了,結果那兩個人鬱鬱不適,結果去自裁了,很恨他。他知道是這樣,所以當然來了是要找他討命的,對不對,他怕得要死。結果兩個鬼越來越接近、越來越接近,但發現他們面容都沒有惡意啊,劉先生第一道心防就先卸下了,他就很忐忑的問說:「你們兩個要來幹什麼?」這樣,他們說:「我們來求你幫忙」,劉先生聽到是來求幫忙的,就所有的心防都卸下了。幫忙,反正不要來討債的就好了,什麼都好,幫忙的,「可以!可以!可是不知道要幫什麼忙?」這兩個鬼就跟他講說:「能不能求你超渡?」
劉先生:我什麼都不會啊!怎麼超渡你們?
兩個鬼:沒有關係!只要你答應就可以了,答應就可以了。
劉先生:既然這麼簡單,好!那我答應!
那兩個鬼就先作揖頂禮啊,太感恩了,踏著劉先生的肩膀,波!波!就上去了,超渡就這麼簡單啊。為什麼?因為劉先生他八年寒窗讀《楞嚴》,他的功力是八年連續不間斷很專注的讀《楞嚴經》而得的。那不要執著在《楞嚴經》這一本經,而是只要每個人有辦法專注,這樣長時間的薰修在「一」上面。譬如說,今天換《心經》可不可以?多數的人比較有接觸《心經》,可不可以?可以啊!重點是「專注」啊!在持誦的過程裡面沒有妄想,持續八年的力道。所以這樣超渡就好了,他還需要在那邊做法事嗎?不用啊。接著沒多久他又看到兩個鬼來,一個是他過世的妻子帶著他過世的女兒,兩個來了,然後他一想,有經驗了,前面的經驗這次應該也是啊,所以就很歡喜,又打個照面,這兩個也說:「能不能幫他們超渡啊」,這次有經驗,「可以!可以!」又踏著肩膀上去了。
所以,會超渡的就這麼簡單,可是不會超渡的,你就在那邊做祭祀科儀,花幾百萬都沒用啊,那個叫打空包彈。那麼,超渡最有效的、最有力的是自家人,因為自家人最願意發出真誠之心。而我們請來的法師,有的可能他習慣了,你知道嗎,習慣這個工作,所以他是來做件的,時間到,快!快!快唸完,跳過,還有一段,沒關係啦,時間到了,走了,我遇過這種的,當然不是我往生的時候啦。所以,改變自己,是重點。超渡,剛剛我們講的,就那樣就超渡了,但是去哪裡不知道?你們不知道,我們都知道。我們為什麼一直以來比較不想講這一部分,因怕眾生生依賴心而自己不成長。再者,很多這個領域是要親證的,講的人說一大堆,你們怎麼會相信,對不對。所以,以前我們比較不講神通、這些超渡的功力等等,就是因為這樣。因為我們人會迷失,從怪力亂神那邊去嚮往,那麼這就不是一個正向學習的方向了。
可是你說它存在,它真存在,因為整個宇宙是能量、物質、訊息。那麼,我用科學的用詞,轉化成你們所謂的超渡是什麼?他在這一個身體滅掉了,這個物質開始潰敗了,對不對,可是他有訊息啊,訊息離開,神識,神識裡面有能量啊,就關係到它這個能量扎不扎實、雄不雄厚,是正向的還是負面的。如果他這個能量是正向又很扎實的,很強的意思,他就會轉化成另外一個什麼?更好的精神跟物質。所以,在不同維次空間也有物質存在,就變更好,就是把他超渡上去,是這個理路。只是說,科學家現在還未曾發明一個箱子,讓我們人進去,然後按一按,說你要去哪裡,把你的物質……就像星艦迷航記那樣,對不對,咻……就跑去別的地方了,還沒辦法這樣啊。可是卻是可以透過我們的正量,所謂你們講的攝受力,這些功德力去做一個轉圜,啪!過去。
總是……還是重複啦,不用太擔心,不是不好啦。如果是這樣,有緣,就一併做,對不對。所以不要以後來……一個告訴一個,有身分證的還是比沒身分證的少,在這邊啦,聽了你們不要嚇一跳。維次空間重重無盡,本來就重疊在一起,這你聽得懂嗎?沒身分證的就是跟人道不同空間的啊,有可能啦,我們只能保守講,現在沒身分證的比有身分證的還多,多很多啦。你們聽到不用怕,那個神也沒身分證啊,不要把那個看不到的都當作是不好的。
所以,你們不要忘記有一個主軸,學習的人一定要秉持《金剛經》那一句話,「一切法從心想生」,想好,那麼本來不好的,最後都被你引導成好的。所以這是我們可以努力的空間。超渡,亦復如是。是你那個好跟那個清淨的力量具不具足?好,你具足的話,另外一個儒家用詞,就是你的德修夠,對不對,德之不修的那個「德」有修夠,所以這些天地鬼神會賣面子,對不對。因為你有行情,你可以給人,不要說打通關,至少當一個孩子衣錦還鄉後,又回京為官的時候,他家鄉的老父、老母都會備受家鄉人的尊重。這就是什麼?迴向力啊,那個意思。因此,當你們成就的時候,你們歷代的祖先統統沾光,是這樣子,所以為什麼講:「一子得渡,七玄九祖昇天」,這一段是比較重點。至於我們有沒有超渡?跟你們說,你們也不知道,對不對,我們只能說隨心應量,對不對,人家叩我們的門,我們就去幫人家做工。所以,不要常常講,那個沒有報酬的,沒有報酬又要背書,我們常幫人家做這個,希望不要回來罵我們就好,我們常幫人家做背書的,背到最後,人家又回來恨我們,數落我們。
師父上人元和妙音淨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