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濃之行 學習心得有感
2013年九月拜佛會開始運作,成員本來有三個人,最後剩下兩個人。因為當時我們的問題很嚴重,學修態度不積極,各種狀態都讓周邊的人(包括家人、工作夥伴以及同參道友)非常困擾。這樣的日子,其實我們自己並不快樂,想改變又不知如何做起。直到 師父上人寫了一首語重心長的偈,我們才警醒過來,趕快放下屠刀,回頭是岸。
古人說:讀出師表不哭者,其人必不忠;讀陳情表不哭者,其人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哭者,其人必不友。讀完 師父上人至情至性的勸勉文,若不生慚愧心及懺悔心者,其人必不仁。面對 師父上人的循循善誘,我們深自反省,並願意接受 師父上人的安排,開始了拜佛共修的定課。
初期也是有諸多障難要克服,懶散怠惰、求好心切、傲慢無禮、病痛纏身……,但我們時時感受到 師父上人一直不離不棄的陪伴我們,只要我們願意精進,就有神奇的變化在生活中不停地產生。就這樣一天天,一層層的淨化,一點點的積累。定課時間從一周兩次,一遍《無住》元和妙音CD;進步到一周五次,兩遍《無住》元和妙音CD;參加人數從兩個人,漸漸增加到三、四個,五、六個。過程中只要我們稍有進步,師父上人就會寫信加強我們的信心;如果稍有懈怠,師父上人就會善巧方便的軟言提醒。宛如照顧新生兒般的寬柔以教,不報無道。
有一次協談,師父上人知道末學一心嚮往戶外教學,就善用這根胡蘿蔔引導末學精進拜佛,如果境界提升了,不排除有戶外教學的機會。末學聽完士氣大振,那陣子拜佛特別勇猛精進,不論生病、還是工作疲憊,都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懈怠。甚至有時還加碼,星期六、日也持續拜佛,因為自己發現:一日不拜佛,便覺言語無味,面目可憎。漸漸體會 師父上人說的【學修難免苦澀,熬過必定甘甜】的法喜。在此分享幾個對末學而言很重要的事件:
拜佛第一週,開始有感知力和動力好好檢視黏黏屋的空間擺設,重新規劃出清淨舒服的用餐環境,客人眼睛為之一亮,滿屋賓主盡歡。
繼續拜佛約一個月,末學的父母來高雄玩,媽媽看到黏黏屋變得這麼清爽,開心極了,第一句話說:「太感謝 師父了,這就是長久以來,我心裡面所想要的感覺。」上樓參觀佛堂時,爸爸居然合掌向佛像頂禮!OH!MY GOD!看到這一幕,末學的信心整個大滿貫,因為家父對於我們一家人學佛是不怎麼認同的。(尤其反對小孩跟我一起拜佛,理由是會影響到骨骼的發育,其實現在看來,拜佛不但沒有影響到孩子的發育,還讓孩子頭好壯壯,心性穩定。)
拜佛兩個月,家庭氣氛改善許多。正好瑞騏師兄隨 師父上人去馬來西亞,回國前,末學還特地打掃家裡,以迎接瑞騏師兄回家。不料卻得到意外的驚喜, 師父上人和法申老師也一起過境寒舍,並答應為末學處理一年前,糊里糊塗從鄰居那邊收下的一座二手佛桌及佛龕,這可是末學心上的一塊巨石,終於可以卸除。佛桌淨化後,家裡的磁場煥然一新,讓末學如釋重負,拜佛益加勤懇。(關於佛桌,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很棘手,跟靈界有關的事。)
拜佛三個月後,適逢過年期間,黏黏屋的年貨大賣,健哲師兄的慶魚堂禮盒、韻如師姊的桑葚起士塔、威呈師兄家的訓伯花生及花生糖、瑞騏師兄主打的黑芝麻糕,只要東西一上架,很快就銷售一空。那幾天大家都被訂單追著跑,健哲師兄東港高雄來回兩地跑,瑞騏師兄尤其辛苦,又要上班、又要補貨,還要利用時間剪接影音。可是看到業績長紅,他就算沒睡覺也神采奕奕,繼續認真剪接共修影音。
除夕夜,末學收到一個大紅包──「一台全新的筆電」。因為瑞騏師兄自己為了剪接影音而擴充電腦設備,所以當他知道末學開始負責謄寫逐字稿後,也為末學買了一台待機時間長、小巧輕薄、方便攜帶的筆電,隨時隨地可以作業。更貼心的是它還可以拆下來當平板用,師兄說這是考量到或許以後末學教小朋友《弟子規》時,可以做教材展示用。收到這個禮物,心中真的很感動,每次謄寫時,都會有瑞騏師兄在為我加油打氣的感覺,所以要知福善用。
接下來更是驚喜連連,從大年初一共修團拜,師父上人的元和妙音祝福,到大年初二回娘家,聽到媽媽說今年我們要回去外公家拜年,這麼多年被家族親友排擠,沒想到這些衝突竟然會突然化解了。晚上在父親七十歲的慶生會上,我們度過了一次最沸騰的家庭派對,歡欣的場面結束後,末學趕緊上樓拜佛,透過拜佛來拜謝師恩,這一切太幸福了,太不可思議了。初三、初四歡樂延續,幸福滿溢。
還有曾經來學習過「幼兒班弟子規」的佾洋,竟主動來問末學:還要等多久才能開始上《弟子規》課?鄰居經過佾洋媽媽的介紹,也來問《弟子規》的課。更讓末學嚇一跳的事情,則是弟弟很認真詢問末學:是不是可以在暑假找一個星期的時間,讓妹妹們的小孩來高雄學習《弟子規》。以前他覺得末學教育高裕鈞的方式似乎太嚴格了,可是這幾年看下來,好像末學的方向其實才是正確的,然後他說自己目前盡力在落實《弟子規》的第一句【父母呼,應勿緩】。哇!末學驚訝到下巴都快掉下來了。
這麼多的順逆境界中,末學深知順境對學修而言,更容易讓人退步懈怠,所以趕緊預約協談,希望自己在順境中可以做到不起貪愛。師父上人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說:當你開車在路上,看到很醜的風景,很在意一直盯著看,有可能會出車禍;看到漂亮的風景,很歡喜一直盯著看,一樣會出車禍。所以無論路上風景好壞,知道就好,不要頻頻回首,繼續往目標前進。要不然以後還會有更多美好到不行的境界在等著你,你不繼續前進,怎麼看得到呢?聽完末學心中大概清楚了,就是保持動力,自己要記住此生唯一目標:覺悟。
就這樣持續拜佛半年後,得到 師父上人首肯,有了這一次的小旅行,地點就選在美濃。
行上行下 美濃山下 一日,無意間闖進了美濃群山的懷抱,沒有任何的想法,也沒有任何的計畫,就算迷路,在這片寧靜祥和的土地上,內心也不會感到慌亂,因為美濃就是這麼恬淡寫意。走在如詩如畫的田園郊野,很自然的就會融入這份靜謐之中,而成為美景的一部分。在美濃,何須著意求佳景,自有奇逢應早春!
出發日期:2014.4.20 集合時間:清晨5:00 (美濃最美的兩個時間是日出和黃昏,但我們晚上有念佛會,所以就選擇日出。) 集合地點:一覺元觀止學修中心
行程規劃:日出中正湖(相機是一定要的啦) à美濃特色早餐(樸實無華木瓜粄) à黃蝶翠谷(羽化成賢) à一本書道院(填飽龍肚) à靈山 (佛在靈山) à滿載而歸( 梳洗休息,參加念佛會)
|
因為末學做事常常浪漫過頭,所以接下來就是慘痛的教訓。有多慘痛呢?大家看看行前通知大概就明白了。這個行前通知原本是沒有準備要發的,因為末學之前去過美濃幾次,都是稱興而去,盡興而歸。所以當末學被要求提出行程規劃時,整個傻掉了。本來覺得很煩,但想起這是拜佛班的小旅行,境界來了就是要考過,不然會被笑說拜佛是拜假的嗎?連虛懷納雅言都做不到,遇到事情負面情緒就提起來了,哪有改?哪有謙卑?所以就耐住性子安排了簡單的行程規劃。
終於在出發前一週把行程寫好了,很開心的寄給每個人,但不是每個人都很開心收到這封通知,因為行程中有諸多缺漏沒有周全,問題如雪片般飛來。例如:十個人搭兩部車子會不會太擠?搭車名單?有沒有準備茶水點心?每個行程的時間多久?回來的時間?而且更重要的一件事是:五點出發看得到日出嗎?末學想想:為了看日出,不然改四點出發,取消最後一個行程,不要爬靈山,早去早回好了,就逕自通知大家改成四點出發。(這就是沒事先跟 師父上人討論的結果,之後所有的問題也都出在這一個點上。)
結果出發前一天阿雲師姊去協談,師父上人問師姊一個問題:你想看日出就一定看得到嗎?很多人千里迢迢跑去阿里山看日出也不一定可以看到日出。回來阿雲姐笑嘻嘻地告訴末學這件事,當下末學有如被雷打到一般:天啊!那麼早出發,萬一看不到日出,那不就糗大了。
為了這件事,末學煩惱到睡不著覺,就打電話給阿雲師姊,商量說如果現在緊急改一下出發時間,會不會比較好?阿雲師姊叫我不要再亂想了,趕快去睡覺,因為都講好了,就照行程走。師父上人都說不一定有日出,大家也有心理準備,別想了,好好睡覺,明天才有精神。(師父上人之後有開示說我們這一個環節的對話是有問題的,錯誤的因如果沒有積極去修正,放著不管,去睡覺,明天有精神了,惡的結果發生,有精神作啥用?應該是知道會有不好的果,趕快趁早去避免掉才對。還有就是沒問到對的人,如果是向 師父上人請示,師父上人就會教我們行程該如何調整,才能趁早預防掉我們所不樂見的結果。可是我們偏偏要相信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試想三個傻瓜做出來的決定,怎麼可能會勝過一個智者?也對喔!師父上人真有智慧,看事情的切入點一抓,就是我們的盲點。)
聽完師姊的話,末學就不再躊躇了,一切就照計畫走吧。凌晨三點半,聽到下雨聲,心整個都慌掉了。這下慘了,末學壓根沒想到會下雨,這比看不到日出還糗。
帶著忐忑不安的心來到觀止學修中心,同參一同在樓下等候,待 師父上人走下樓坐定後,末學囁嚅地說了一句:「師父,外面下雨了。」 師父淺淺笑了笑,想必是早就知道會有這樣的窘境,但還是完全配合末學無厘頭的計畫,表演給末學看甚麼叫做【恆順眾生】。
準備出發前,末學看到法申老師從外面帶著阿金、善福蹓狗回來,照料牠們吃飯,當下內心一陣愧疚。只為了自己喜歡日出,折騰了 師父上人、同參和兩隻狗都得早早起來,生活作息大亂,這日出的意義何在?
師父上人看末學慌亂無助,慈悲為末學一一點出這次行程的缺失。可能是有拜佛,所以心比較柔軟了。聽見 師父上人指正時,能【聞過欣】,歡喜接受。只是好像知道得太晚了,現在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我們最終還是照著既定行程,摸黑上路。
半路上,雨勢下得更大了。末學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超想叫大家折返,不要冒險走這一趟,可是不敢開口。看著雨刷快速的移動,心就越不安,悄悄跟佩玲師姊說:怎麼辦,我沒有雨天備案。可是佩玲師姊很鎮定的告訴末學說:放心啦,等一下雨就停了。果然不一會兒,雨全部不見了。事後問她怎麼知道雨會停?她說因為有同參與 師父上人去馬來西亞遊化時,遇到雨季都能變好天氣,所以她相信有 師父在,雨很快就停了。哎呀!末學在心中暗自讚嘆師姊的信願,果然是初學不可輕。(佩玲師姊跟著 師父上人學修後的轉變,的確是值得我們效法學習。)
好險!到中正湖時,天空只是雲層很厚,並沒有下雨。我們摸黑走到湖邊的涼亭,末學稍微解說一下中正湖的由來,就繼續環湖尋找看日出的最佳地點。走著走著,此時 師父上人問我說:東邊在哪裡?哇!我也搞不清楚方向耶,昏倒。結果瑞騏師兄拿出手機的指南針查一查,發現原來最佳位置就是剛剛的涼亭!若是往回走,又是一段路,因為大家已經心知肚明今天是不可能看見日出了,所以就繼續往前走,找椅子坐下來休息。
隨著天色漸漸亮了,鳥叫聲越來越熱鬧,來湖邊運動的居民也越來越多了。此時有一個老婦人走過來跟我們聊天,她說自己退休後搬來住鄉下,每天都會出來運動,最近因為腳扭傷了,所以慢慢走。師父上人很自然的藉著她的腳傷,告訴她【無過、無不及】的道理。運動固然對身體很好,可是過度的運動會傷害到身體。身體既已受傷了,就不要堅持一定要出來做運動,可以考慮在家休息,等身體復原了再出來運動,這樣效果才會好。這些話雖然是說給老婦人聽的,其實也是說給末學聽的,因為末學常常忘記做任何事要順乎心性,合乎自然。
因為提早出發,我們離開中正湖時才清晨六點多,周邊可以逛的景點都還沒開門,於是我們就先去買早餐,這又是另一個不切實際、浪漫過頭的想法。因為賣木瓜粄的是路邊攤,所以大家沒有地方可以坐下來好好吃早餐,只好請大家帶到車上吃,然後繼續前往下一個行程:黃蝶翠谷。就像 師父常說的:第一顆鈕扣扣錯了,後面整排鈕扣通通都錯了。如果規畫行程前能多做一點功課,或是去請教人,就可以避開不必要的麻煩。一個人不願意認真做功課,顯示出來的學修態度是懶散懈怠;不願意去請教人,顯示出來的學修態度則是傲慢。
到了黃蝶翠谷,師父又問我:「現在有蝴蝶嗎?」我說:「七月才有蝴蝶,這時間來,還只是毛毛蟲。」大家聽了相視而笑,也沒有多說甚麼,但末學知道 師父上人這句話是在替我解套,跟日出的期待是一樣的,大家先知道沒有蝴蝶,就不會期望太大。
爬山之前,大家魚貫進去洗手間上廁所,但是 師父上人多做了一件事,就是跟我說一聲他去廁所。這個動作看似沒甚麼,可是當時我感受到一種【被尊重】。即便末學把一切安排的這麼無厘頭,師父上人還是尊重末學是這次活動的主辦人。末學在這個細微的小動作中,學到了將來不管是誰主辦任何活動,都要給予主辦者應有的尊重。這是末學一直以來最欠缺的素養,沒想到竟然是用這種方式領悟。(正好近日 師父上人也在來信中,提醒末學要放下主導欲和掌控欲,道業才能成就。師父上人的教導方式,總是先行而後言,演在說前,這樣才能讓學習者信服。)
黃蝶翠谷非常的陡峭,本來末學都是走在前面開道,可是 師父上人提醒末學要去陪伴照顧體弱者,所以末學就改走在後面。看著年長的洪教授、薏晴師姊、身懷六甲的韻如師姊、還有身體欠安的佩玲師姊,末學這才發現規劃之初,完全忘記有孕婦、有年長者、有重病者,竟大膽地安排了兩座山要上上下下,甚至還提議要騎自行車,難怪 師父上人會笑說:你設計的行程對這些人而言,根本就是【折磨之旅】。
行程進行到這裡時,內心開始不知所措了。回想自己寫的行前通知,那種內心不會感到慌亂的恬淡寫意到哪裡去了?那種融入美景中的寧靜跑那兒去了?唉!這時候末學一點也感受不到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因為下一個行程是吃午飯,可是現在才八點半。掙扎了一會兒,末學決定還是坦然把問題提出來跟大家商量。也因為有跟大家商量,所以下山時心情就比較沒那麼緊繃了。事後,師父上人也讓末學明白:自己一個人出遊,與多人出遊的計畫,是不一樣的。不應該用單獨旅行的經驗,來規劃十個人的旅行,不同的人數編制要有不同的活動考量。
離開黃蝶翠谷,前往「一本書道院」的路上,與一送葬隊伍相遇,末學愣了一下,發覺自己對死亡還是有所恐懼,會排斥遇到喪葬的場域。(當日下午接到家人來電告知三舅舅病逝,二日後又接到電話說外公相繼辭世,末學在這段守喪期間,體會到老病死之苦,如果不透過學修,真的是苦不堪言。)
原本打算在一本書道院用餐,但因時間還很早,所以就先在院子內的八角涼亭泡個茶,讓大家分享一下拜佛以來的心得,或遇到的瓶頸,並恭請 師父上人為大家解惑,期勉自己加足馬力,精益求精,更上層樓。
八角亭座落在蓮花池中,四周的蓮花開得亭亭玉立,伴著潺潺流水聲、鳥鳴蟲唧聲,我們坐在亭中的畫面,彷彿是舞台上的一幕戲。當天末學報告心得時,把緊張的心情以及前一晚打電話給阿雲師姊的情形說了一遍,並感謝阿雲師姊的話讓末學可以放心睡覺。
師父上人聽完,立刻很清楚、很犀利的指出我們對話內容的錯誤觀點。當我們該積極的時候,如果盡心盡力去規劃,整個事情進展就都會是很順暢的,心情只會很平靜、很美好,哪裡還會出現一個煩惱,讓你緊張操煩,然後才來說:唉呀!要放下,要放下。是呀!師父上人說的真是直指末學的心思,果然第一顆扣子非常重要,一開始對了,後面銜接才會越來越順遂。學修的第一顆扣子就是「從明師學戒」,末學檢討自己學修以來,幸運地跟隨著明師,可是沒有真正開始學戒,所以才會學這麼久了,心還是沒定。剛好藉由拜佛的定課,才稍微算是有持小小戒,可是對人生的感受卻已經是過去從未有過的踏實。
以前只要被 師父上人指正,內心難免會有一些起伏,需要回家沉澱個幾天,才能明白 師父的用心。而這次末學完全沒有抗拒,全然的相信,全然的接受,而且一點痛苦也沒有,就是一直的提升、一直的提升,對 師父上人所說的一切人、事、物都沒有貼標籤,包括對自己,這感受太特別了。面對指責不起邪見原來並不難,只要「無我」就可以了。當 師父上人說話時,末學只是很專注地聽、很專注地看,把 師父上人純淨純善的能量,好好的存在心中,像照鏡子一樣,彷彿在那短暫的瞬間,所有的感受都是一致的、和諧的、自然就該如此的。想想這應該也是拜佛的好處,讓腎氣跟心火能夠水火相繼。腎主智,腎氣提升了,耳竅就開,比較能聽得進他人的話而不會曲解;心主禮,水在火上面,火才不會一直空燒,還會產生行動力,如蒸汽火車的原理。當人有智慧時就會在行為表現上自自然然做到謙恭有禮。
明白 師父上人對每個人所用的教育方法是有其道理的,所以現在聽 師父上人說話,也不會再做無意義的反抗和猜疑了,取而代之的是銘感五內,恨不得自己當下就即身成佛,別讓 師父上人操那麼多心。之後其他幾位師姊也分享了拜佛的心得,雖然或多或少,但是大家一致肯定拜佛以來,心性比以前穩定許多,生活也有所改善。
中午末學私自約了龍肚當地的藝術家(邱忠均老師與他夫人宋老師)一起吃飯,因為更改行程,末學就臨時打電話取消午餐的約定。宋老師說不吃飯就過去坐一下嘛,所以末學老毛病又犯了,忘記 師父上人剛剛才說:不能用單獨行動的思維,來安排團體活動。連商量討論一下都沒有,就直接帶著大家一起去泥牛美術館。
其實末學真正有做功課的景點是這裡,之前曾來參觀過。邱老師雖然罹患帕金森氏症,可是受到淨空法師的感召,深深覺得《弟子規》很重要,他想用自己的專長來推動《弟子規》,於是用他難以施力、微微顫抖的雙手,花了三年半的時間,完成了《弟子規》的木刻版畫,然後舉辦畫展,讓來參觀的訪客一歷眼根,永為道種。他自己也篤信佛法,刻了許多印光法師的語錄,以及塑畫鏤刻許多佛像,尤其最愛畫蓮花。末學之前曾來參觀過,也送了 師父上人的元和妙音、法寶給兩位老人家,他們也立刻拿出CD播放,非常歡喜。宋老師說平日她只要靜坐時就會聽,而她也希望女兒可以來我們的學修團體一起學習。
那天我們到達泥牛美術館時,行動不便的邱老師親自站在門口迎接我們,讓人很感動。一進他們家,就聽到《無住》的元和妙音環繞整個屋宇,更感動,感動到心跳變得好快。邱老師請 師父上人上座後,師父上人應機說法,看得出來邱老師十分歡喜,當 師父上人元和妙音揚起,邱老師閉上眼靜靜感受這奇妙的法音。末學內心極樂啊!感動指數破表!感覺老人家這一生的煎熬,都在 師父上人的妙音中羽化了。末學開心的拿出吉他,邀大家合唱祝福、地獄五條根,以感謝兩位長者的盛情款待。瑞騏師兄回家後告訴末學:那天獻唱的祝福,是他聽我們唱這首歌以來,最好聽的一次。(幾日後,宋老師來電也說很喜歡那天我們唱的歌,師父上人創作的歌好好聽,她聽了都快哭了。宋老師的個性很像小朋友,畫的圖也像小朋友的塗鴉。)
隨後參觀美術館的過程,邱老師滿臉笑意,一跛一跛的爬上爬下,親自陪 師父上人參觀他的工作室和佛堂,還送給 師父上人一本弟子規版畫畫冊。師兄師姊們也在這間小小的美術館,感受到農家生活的悠閒自得。
突然邱老師問道:不是要一起去吃飯?宋老師則說我們要提早回家休息,所以飯局取消了。看看時間,已經十一點半了,師母留我們在家吃飯,末學趕緊說該回去了。師父上人知道末學處理此事有不周全之處,就出面邀請他們下次有機會到高雄,他請兩位長者吃飯,委婉化解了末學在應對此事的不圓滿。
離開前大家一起合影留念,兩位老人家歡歡喜喜送我們到門口。車剛駛離,迷糊的末學發現忘記帶走書包了,只好請大家陪末學繞回去拿。還勞駕師母幫末學提書包出來,真是不應該。
回程的路上,我們在福安粄條用餐,這間粄條店是當地人才會知道的,就在福安國小大門附近。老闆很搞笑,自得其樂的做菜,跟客人一搭一唱的有說有笑,吃起飯來感覺十分愉悅。看他一個人忙不過來時,客人還會主動幫忙,和樂融融。末學也入境隨俗,拿起菜刀幫忙切滷味,還有佩玲師姊果然是專業的導遊領隊,就坐後,馬上幫大家服務拿餐具。用餐結束,大家幫忙收桌子,當末學端著碗盤去洗碗台放好後,轉身跟老闆說:「剩下的清潔工作就麻煩你囉。」老闆的回應很奇怪,他說:「要不然能怎樣?過日子就是要做事。」末學聽完,把這句話告訴 師父,師父笑一笑說:「跟你講的嗎?」末學回答:「是啊!」師父說:「那就是在告訴你,要習勞,要做事。」哎呀!原來是末學好逸惡勞的習氣還在,所以才會被老闆的這句話打到。本以為是玩笑話,現在只要想偷懶,就會想起這句經典名言:過日子就是要做事。
由於粄條口味較重,所以吃完超級口渴。一上車,末學拿著礦泉水想問 師父要不要喝水,可是擠了半天還是說不出口。後來法申老師很自然的隨口問 師父要不要喝水,師父說不用。當下末學糾結的心情才放了下來,停了一會兒,末學問正在開車的瑞騏師兄要不要喝水,瑞騏師兄接過去,咕嚕咕嚕就把水喝得剩下一小口。末學自己是渴得要命,但理智上知道應該先給瑞騏師兄喝,可是看到剩一口,差點沒哭出來。可是很神奇,念頭馬上轉成幸好先給瑞騏師兄喝,他開車很辛苦,給他喝是應該的。然後就不再為口渴煩惱了,情緒控制變得比較穩定。以前超愛計較,瑞騏師兄添一碗小小的優格給末學,末學一看,怎麼這麼少,就哭了。那樣的行為以前常常出現,現在少很多了。所以有了拜佛定課之後,【初念淺,轉念深】的功夫有了,生活各方面自然就安定些了。
回到家,婆婆焦急的說:「你們知道我有多擔心嗎?一大早,高雄中都這邊是風雨雷電交加,我想說這下糟糕了,這麼大的風雨,一定很掃興。」末學告訴婆婆說:「只有出發時遇到下雨,到了美濃都是晴天喔。」聽完我們此行的點點滴滴,婆婆立刻合掌對空感謝 師父,然後說:「你們 師父真的很疼你們,你們這一生要好好跟著 師父認真修行,才不會辜負這麼難得的好師父。」聽婆婆這麼說,末學才恍然大悟原來美濃的晴天是 師父上人的恩典。太感謝 師父上人了,真的是大太陽呢,從烏雲滿天到佛光普照。
瑞騏師兄則說:「這次的小旅行感覺像綁架之旅,從頭到尾都是你帶著 師父上人去所有你想去的地方。而 師父上人也很慈悲,滿了你這個小朋友的願,你看 師父真的很疼你,所以你要乖一點,老老實實聽話照做,知道嗎?」
拜佛班的第一次小旅行,師父上人開示說:「透過這些狀況百出,目的是希望我們要學習到做事的方法,未來如果能夠從這些經驗中避開相同的問題,那這一次大家所受的折磨就有價值了。」
感恩 師父上人為我們費心安排定課,並時時關心著我們拜佛班的情況;感恩 法申老師這一趟路的細心關照,默默觀察著我們的改變;感恩瑞騏師兄及阿源師兄早早起床,辛苦為我們開車;感恩參與此次戶外教學的師姊們,忍受著身體的不適,度過了這一趟折磨之旅,雖然大家都沒有抱怨,末學仍感到很抱歉。末學會牢牢記住此行所學習到的經驗,下次再有機會為大家服務時,將會更周到的。
路遙知馬力,讓我們繼續精進於拜佛共修的定課,藉著眾人的督促力,提升自己的道力,有朝一日回頭看,我們就會明白 師父上人的用心良苦。
萬分感恩 師父上人大慈大悲循循善誘。
感恩大家一路上真心相伴,願我們一鼓作氣,順勢攻頂。
末學 雅聰 恭書
2014/5/29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