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76日 和諧人生講座 花絮

克制貪念 知足常樂

 

2014年7月6日 和諧人生講座 花絮--克制貪念 知足常樂 (7).jpg

又到了每個月第一個星期日和諧人生講座的時間,每位講師以不同的講題與到場的同參分享他們的學修心得與生活智慧,再輔以 師父上人的開示,聽者多能有所領受或體悟,因此與會的同參無不滿心期待著這每月一次的心靈饗宴。

 

2014年7月6日 和諧人生講座 花絮--克制貪念 知足常樂 (10).jpg

主持人:棋研師兄

 

2014年7月6日 和諧人生講座 花絮--克制貪念 知足常樂 (5).jpg

講座前,元和妙音靜心------紋宏師兄

 

2014年7月6日 和諧人生講座 花絮--克制貪念 知足常樂 (11).jpg

講師:美雲老師

美雲老師是單純的家庭主婦,與先生嘉財師兄夫妻同心一齊學習聖賢教育,師姐謙虛的以「鍋碗瓢盆材米油鹽醬醋茶」十一個字道盡她的生活,家裡還育有三位小菩薩。年輕時以為要有一個在外謀生的職業才算是對社會有貢獻,於一覺元跟隨  師父上人學習聖賢教育之後,慢慢的在這平凡的角色裡融入學修,領悟到對社會正常的發展應是從家庭出發,家庭主婦是背負社會成長的重責大任。沒學習聖教之前以為人生有痛苦是必然的,從來不知道人生能夠擁有輕安的境界。原本容易操煩的個性,經過學習聖賢教育後,明瞭一切都是因果,而能逐漸放下了操煩的妄心,生命幸福指數因而一步步的提升。

 

2014年7月6日 和諧人生講座 花絮--克制貪念 知足常樂 (8).jpg

想要和需要

一場搬家讓自己發現根深柢固的貪念,驚覺對於物質的執著,貪念一起就不知足,利益擺前頭,就缺乏真誠心,古云:「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貪念暗藏在生活當中的諸多細節裡,卻渾然不知,還視為正常,這是學修的道路上極為嚴重的障礙。貪念起,隨之而生的是自私、不知足、煩惱……等副作用,除了造成自我身心的不和諧,甚至影響人際關係。而貪求的結果,沒有富足的人生,反而讓人生越來越貧窮,若非   師父上人教導開示,實無法跳脫貪念的深淵,更遑論要追求靈性的自在主宰。

生活上以布施為對治貪念的良方,無時無刻「財施」、「法施」、「無畏施」,多為他人設想,這才是正確的人生價值。感恩美雲老師的現身說法,不僅將家裡打理的有條不紊,以布施的心待人處事,常常冰箱裡都有人致贈的食物,最高紀錄曾經二周沒有上市場買菜。

 

2014年7月6日 和諧人生講座 花絮--克制貪念 知足常樂 (12).jpg

真正的幸福來自心靈的提升

分享將法落實在食衣住行的角度上,將生活的迷思和執著一一打破。別人的錯就是自己的錯,那是一種自現境,例如小朋友相當敏銳,會學習父母的言行舉止,若父母平時生活種種的不經意,就會在小朋友的行為當中顯現出來,身教真的很重要,希望大家要以《弟子規》為治家的依歸。

 

2014年7月6日 和諧人生講座 花絮--克制貪念 知足常樂 (4).jpg

時時刻刻反觀自省,生活的小細節,檢驗自己的心態是否正確

經過體察 師父上人行誼和同參們的學法的對待,進而不斷的反躬自省做轉化。多年前 師父上人住在枋寮藝術村時,房前有一顆蘋婆樹,但蘋婆樹開花季時會有惡臭味,有人建議將它砍除,但 師父上人不因自身的利益傷害蘋婆樹,反之 師父上人還常常以元和妙音唱頌,雖然每天都掉很多落葉,師父上人也說掃落葉就是掃心地,就是這樣和光同塵的慈悲對待,院子的地板不再龜裂,房子也因樹蔭遮蔽而涼爽,連結果開花時也不再有任何臭味,住在附近的藝術家都嘖嘖稱奇,這些都是蘋婆樹的善意回應。

 

2014年7月6日 和諧人生講座 花絮--克制貪念 知足常樂 (6).jpg

眾人歡喜祈請   師父上人開示

2014年7月6日 和諧人生講座 花絮--克制貪念 知足常樂 (3).jpg

 師父上人講座開示精華

 

  1. 在跟同參協談的時候談到往生極樂世界的事情,然後就有一個阿嬤說:「師父,要往生極樂世界難道需要那麼急嗎?」那是我們沒辦法,不然這一秒馬上去!要把「理」搞清楚弄明白,古人講:「不明理焉修道」,如果我們對宇宙人生的真相這個法則理路不明白,我們是談不上落實的。

  2. 人是一個對法的動物,因為有這些劣根性,所以他不是取低,就是好高騖遠取高,但其實這兩個(高低)是一體的,所以有高遠目標的人常常不踏實;而知道「萬丈高樓平地起」的人,又常常在人生的短期目標滿足後就停滯不前,而不知道人生還有更高的可能性,可以去達成、可以去嚮往,這個可能性也就是「佛」的生命狀態。覺悟跟福報圓滿的生命狀態,就叫做「佛」,簡言之叫「覺悟者」。

  3. 你為了給自己一個台階才會「我以為怎麼樣?」,你看依妄延妄永不止息,所以只要你學習的方向錯了,你生生世世是不可能得到你嚮往的。學法其實本來不難,老祖宗講的「總在遇緣不同」,單看你遇到甚麼,你如果初始就遇到正確的,那麼你很快就成就了。如果過程你常常遇到一些錯誤的植入,一般講我們「所知障」重了,你一旦遇到正確的,你也不太容易去吸收去接納。我們過去的這個錯誤就是「我以為」的條件,也就是我們錯誤的條件,我們常常會「以為...,以為……」,所以學法拉回來最初的原點,放下即得,放下就是不要,從不要去想,而不是想要甚麼去想。

    2014年7月6日 和諧人生講座 花絮--克制貪念 知足常樂 (9).jpg

     

  4. 學習只要常常置入性行銷給自己,其實時間是不用太久的,老祖宗也講:「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也就是我們常常勉勵諸位,要把你們的生活,每一天都塞滿了法!不一定要去涉獵很多,就你知道的那幾樣就好,你重覆地在塞滿,你把它當作要去唱KTV,你為了要會唱那首歌,只好努力重複聽那一首歌,換成你僅知道的那一首歌。如果你去KTV唱歌而你卻一次點一百首歌,結果一首也唱不來,對不對?因為你把注意力放在一百首了,所以沒效率。所以你要有效率,從一首歌專注去練,要去鋪陳,然後把火侯鎖定,像放大鏡把所有的陽光鎖在一點它就會燃紙,它就會有作用,你這樣子一步、兩步,按部就班,你久了所有的歌你就會唱了,就變點唱機了!所以把內涵內容換成法,你僅知道一條道理趕快做那一條,不必貪多,畢竟貪多嚼不爛,那麼初學者貪多是畢生乃至生生世世的最大障礙。

    2014年7月6日 和諧人生講座 花絮--克制貪念 知足常樂 (2).jpg

  5. 在這一個五濁惡世到極處的世間,到這個紛亂的二十一世紀,現在人道已經落後鬼道了,鬼道往生的很多,現在人道的很少,為什麼?因為整個世間紛亂,當然人道不特只指整個人道,我們應該講人道裏頭的地球人,這一個最剛強難化的一個地方!所以人貴自知,我們要有這個覺悟,就連樹靈都寫信回來感恩,它說:因為你們常常在誦經,作課,我們常常在旁聽,聽著聽著我們就往生極樂世界了,所以我們傳信回來感恩!你們想想看,旁聽者都往生了,主修的怎麼還在那邊念經,為什麼?因為放不下,因為有罣礙,因為有貪,貪也來自癡,愚痴,所以貪瞋癡的總根源來自於不明白叫「愚痴」。

    2014年7月6日 和諧人生講座 花絮--克制貪念 知足常樂 (1).jpg

  6. 階段性我們依循一些功法,你依照一個科儀當下專注在裡面,你當下就在放下其他的,對不對?只是剛剛講有沒有置入性行銷,把自己人生塞滿法的一個運作,讓你沒有機會時間去思索其他的這些煩憂,這樣自自然然能夠安處。這樣叫做「忍」,你「耐得住」的意思,你耐得住這樣的行為,去運作,這個就叫做「依戒」,久了你就得定了,心就清靜了,心清淨你遇到的人事物,自自然然冒出來的靈感,稍微講一句話,稍微做一個動作,就可以把一件事情處理得很順暢,這個叫做「智慧」,所以人生最終極目標就是開智慧而已,把我們本有的智慧引導流露出來,這個也是學法的終極目標。

     

    感恩美雲 老師的分享!感恩 師父上人寶貴的開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一覺元 的頭像
    一覺元

    一覺元 YJYLC.tw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