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足山禪行》雲南雞足山禪行學習報告
距離去年九月的雞足山禪行已有六個月了,末學寫心得報告的進度就如同自己在當時上山時的情況一樣─遠遠落後。末學原本自許抱著學習的心態、希望一探古師大德留下的遺跡,在 師父上人身邊有所學習,然而整趟路程,心境上卻時常有所牽掛:末學的朋友、家人、…等等,而自己的身體狀況也非常不適!經歷這五天的旅程,讓我看見自己自以為的信願以及學法的基礎是多麼薄弱,會因為身體不適而退卻。可是一路上見到許多當地上山的人,個個都毫無懈怠的往上攀爬,似乎不覺得辛苦,有的只是堅強的願心。
行前
末學9/17晚上從台北南返高雄,第一次與父母親參與正式的禪行。這一天以前末學經歷了許多狀況,兩周以前感冒發高燒,這一次感覺特別難受,幾天後退燒,不久又恍神在手扶梯上跌倒扭傷腳。末學很明顯感覺自己的心性並不穩定。
學習成長的過程中,一旦沒有聽從 師父的教導,兵敗如山倒要再爬起來,真的得費很大很大的勁,每一次大退轉比以往都要花上更長的時間、更多的努力才能漸漸恢復,師父上人給予的莫大幫助更是無法言喻。雖然以為自己已經慢慢恢復與重拾信念,但是事實還是不如自己所以為,身口意的偏頗和錯誤仍難以察覺或老實修正。自己愛擔心的習氣和急著想精進的個性,總是讓我「呷快弄破碗」!希望師兄師姐別像我這個小毛頭一樣^^”
接下來的禪行旅程,真的是有得磨的囉!
出發以前,身體方面已經恢復的差不多,該買的、該帶的也盡量準備好了,不讓父母操心。但跟師兄師姐一起合買的紅景天茶(可預防高山症),因為醫師建議感冒期間不要喝以免延緩康復,直到出發三天前才開始喝(本來應該是六天前就要喝)。總之,我還是抱著樂觀與期待的心情來迎接這難得可貴的禪行之旅。
末學的大陸朋友余瑤師姐經過多次的考慮後,終於決定要五天全程參與禪行。起初因某些考量只參加幾天,但後來因為她覺得太難得能見到 師父與大家,如果要提前離開實在太遺憾!因此又臨時決定要與母親全程參加。在此,要特別感恩思瑜師姐以及旅行社幾次的幫忙報價和安排房間。思瑜師姐是2012年印度行的導遊並因而認識 師父上人與師兄師姐,在旅途中深深受到「法」與 師父上人元和妙音的洗禮,因此這趟法的禪行思瑜師姐決定以「團員」身分報名參加,並找到友人張簡大哥擔任這次的導遊。雖然如此,思瑜師姐在這趟旅行仍然協助許多事務,包括和旅行社的聯繫等等。行前,思瑜師姐接了末學好幾次電話和訊息,可是思瑜師姐總說:「沒關係,這是很難得的緣分,有緣才會相遇,我一定會盡力幫忙讓你的朋友可以參加的。」真的很感謝師姐的包容!也從師姐的態度深深感受到 師父上人的法帶給師姐的感動。於是,余瑤師姐與她的母親就在16日出發,搭乘一天一夜的火車於17日先抵達昆明。她們在昆明下榻一晚後,隔天18日一早十點多與我們在昆明長水機場相會。
一切的一切靜靜悄悄的聚集、成行,雖然心裡不一定平靜、生活也忙忙碌碌,不過總是知道一切終將會平息!
2013年9月18日雲南行第一天 (高雄-昆明長水機場)
9月18日凌晨四點多末學一家人搭計程車出發至高雄小港機場,出門時天色仍微暗。
按照領隊的指示我們必須在5:30抵達國際機場集合。抵達機場後,師父上人和許多師兄師姐早已到達了。大家臉上有種說不出的興奮期待,但也有師兄師姐看起來有些凝重。而 師父上人仍是氣定神閒的坐著,後來才得知 師父上人昨夜一晚沒睡。想到這一次能跟許多師兄師姐在這幾天一起學習,就覺得很開心與期待。這一次有來自Sona師姐KOKOTURN舞團的師兄師姐,他們團員全部到齊,真的讓人既讚嘆又興奮!每次見到Sona師姐和團員師兄姐們在活動中的付出和行儀,都會讓末學感到相當讚嘆與慚愧不如。另外參與此行的還有 師父的友人沈老師、台北的師兄師姐、淑玲師姐及其長子育賢師兄…。還沒有出發,就讓人覺得相當溫馨,只希望自己這幾天能不忘 師父上人教誨,把自己狀況調整好,學習多為他人著想、為他人服務。
大家正在排隊將行李託運時,不見 師父上人與小妍老師的身影,才知道因為 師父上人和小妍老師他們沒有「託運行李」!只有一個隨身的包包 @@ !真是羨慕!可以放下許多東西的人真好!若還有下次,我真要捨掉更多私人的行李!
雖然只有睡一個多小時,但末學實在沒有睡意。在對岸等待與我們相見的余瑤師姐與她的母親,早已在昨天抵達昆明,今天早上她們母女即將到昆明機場與我們會合,展開5天4夜的雲南禪行之旅。每次想到這裡就讓人有種說不出的興奮喜悅!思瑜師姐特別提醒末學再次傳簡訊給余瑤師姐,請她們務必要在我們抵達昆明時左右到達國際機場的入境處,我把訊息一傳出去後,才一會兒就收到了余瑤師姐的回訊,可以感受她特別輕鬆與開心。
與余瑤師姐重逢及讓師姐能再次向 師父上人學習算是末學這趟雲南行的特別意義之一,也是自己的使命吧!下了飛機末學就自動走向前跟上 師父身旁,希望等會能跟 師父一起出關見到等候已久的余瑤師姐以及她的母親。在等待行李的過程中,我全身莫名的發熱和緊張,非常的不舒服,而且莫名的很想靠近 師父上人跟 師父上人說話,於是我就站在 師父上人身旁,過了一下子,這種不適的感覺漸漸緩和下來。
等待領行李的時間很長,我用手機打給余瑤師姐,她已經抵達在出關口等待,本以為我們班機延誤了。末學告訴她因為在等領行李,有點久請她先坐著等一下。這段時間 師父上人沒有行李但也陪同我們等待,後來師兄師姐建議已拿到行李的同參先與 師父上人出關。我因為還沒拿到行李,也來不及跟師兄師姐請託,也沒想到先打給余瑤師姐預告 師父上人即將出關,只是繼續等待。
久別重逢
末學拿到行李後便出關,才發現 師父上人已跟余瑤師姐見面談話了,心裡真是慚愧,不過相信師姐一定非常驚喜。我靜靜地走到他們身邊,為師姐拍下這一刻。
因為怕打擾余瑤師姐聽法,末學沒有走過去,直到 師父上人說完話後,才靠近他們。師父上人起身看見我便說:「這妳的朋友啊!」(台語) 末學相當慚愧,我沒有把朋友接待、招呼好,似乎把這個工作落在 師父上人的肩上了,以後必須更加注意才是,不應讓 師父上人直接去面對朋友。據余瑤師姐說,當時沒注意到 師父上人朝她的方向走來,她想說要再等一下子,便坐下等候。結果 師父上人突然走過來並坐下來,她嚇了一跳,也很不好意思未能好好地迎接 師父上人的到來。然而 師父上人卻即刻為余瑤師姐開示,告訴她如何面對健康等等的問題,並提點她許多事情,而她的母親也陪在一旁專心的聆聽。
過了一會兒大家準備要上車了,末學是第一次見到余瑤師姐的母親,末學的父母與余瑤師姐母女倆寒暄一會兒就得跟著大家上遊覽車。而末學又太粗心,因為我們走在最後,也最後才上車,而余瑤師姐母女算是新朋友,與師兄姐們大多是初次見面,而末學事先未想到能否跟師兄姐協調一下座位、讓末學可以坐在她們附近,讓她們不會感覺到因陌生而不知所措。因此,上車後,剩下零散的空位,末學與余瑤師姐母女只得分開坐,但末學的心又有點掛慮他們,擔心他們是否感覺無聊、不自在等等。
我們從機場出發後,先於昆明某餐廳用午餐。末學一家人與余瑤師姐母女倆,以及Lili師姐、佳容師姐、牧容師姐一同用餐。這裡的用餐方式和菜餚與台灣有很大的不同,例如:杯裡的茶水不是用來喝的,而是拿來洗餐具用的。第一餐,我們就與余瑤師姐及余媽媽聊了許多。余媽媽已經退休了,說普通話兒有一些腔調,聽師姐說余媽媽現在聽力不太好,所以我們說話要稍微大聲一點。余媽媽感覺起來是很豪爽的人、笑起來很靦腆可愛!余媽媽一直謝謝末學、讓余瑤師姐在生病的過程中又重拾信心,撐了過來。然而,真正幫助余瑤師姐的是 師父上人。要感謝的是 師父上人的法!末學從身邊人身上看到「法」真的能改善一切問題,慚愧的是末學自己的印證太少。假若沒有 師父上人,末學真不曉得能如何真實的幫助余瑤師姐,而且也要余瑤師姐有興趣願意接受與相信才行。然而師姐能堅信 師父上人的法必定也是累生累世中有所善根因緣!而末學也是透過余瑤師姐,一次次省視 師父上人的法對眾生的實質利益,進而檢討自己的信願有多麼不足。吃飽飯後,我們一起走出飯店,看著家父家母與她們母女一起走出來,感覺她們像是與家人重逢,重新得到溫暖的關懷與幫助。而末學也頓時覺得輕鬆許多。
2013年9月18日下午 (當天行程:昆明-華亭寺、太華寺、龍門石窟、飯店)
用完午膳,我們坐上遊覽車,前往下個目的地。下午的行程首先拜訪華亭寺與太華寺。遊覽的過程中,不論在華亭寺或是太華寺,寺院內外都令人感到清新沁涼,古色古香,風景非常幽美。
第一天下午,第一站-華亭寺
在華亭寺中,我們見到了許多美好的造像,末學雖沒什麼特殊的感應,可是卻被寺裏頭的造像和匾額上的題字給吸引。雖然自己的中文造詣也不是挺好的,幾乎看不懂意思,但是仍感覺很有味道!有如佛菩薩的直心與灑脫、不斷地喚醒我們的自性!
寺門前的兩座神像,給人一種威嚴的感覺,令人不敢放肆,收服不敬與散漫的心。
四大天王
(上圖:南方增長天王、東方持國天王;下圖: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
四大天王在末學的記憶中並不陌生,原因是在 師父上人說法中曾經提過 四大天王的表法意義。Sona師姐的可可堂舞團亦曾創作一支四大天王舞,將其代表的教育意涵藉舞蹈傳達出來。不過,這卻是末學第一次見到這麼華美壯觀的四大天王造像,若您在現場,一定能感受到這造像給予的奇妙感受,頓時感到自己的渺小。雖然末學當時走在後頭,沒有聽見 師父上人當時解釋四大天王的意義,但是很感謝許多師兄師姐在見聞報告中分享他們在此的學習體會,讓末學再次薰染到四大天王的表法意義。其實光是見到其中的黑面神像雄偉兇悍的神情,就讓人不敢作惡和放逸,再見到一旁的白面神像,就讓人緩和下來,感受到美好與正直。鑄造神像的師傅真是太了不起了!
師父上人說明 四大天王之表法意義,可見俊邦師兄之《雞足山禪行心得》http://blog.xuite.net/yjylc/twblog/165404869:「師父上人為我們說:『東方持國天王表示負責保護國家,手中琵琶表示中庸,不能太緊或太鬆要恰到好處。南方增長天王表示智慧。西方廣目天王手持寶珠代表不變,腳踩著龍,龍代表變幻莫測,所以要我們以不變應萬變。北方多聞天王手中傘蓋表示防止外在的汙染、防止心靈的汙染,保持清淨心。』 師父上人慈悲,在此次禪行中總是不斷為我們演說,並提醒我們修行的重要!」
其實,參觀寺院的時候,末學當時陪著余瑤師姐母女,一直走在後面,也較無機會跟在 師父上人身邊或時時聽見導遊小君的介紹。可是想起師兄師姐印度行的經驗,末學想應該隨時跟緊 師父上人,不要因眼前的美景,錯過殊勝的畫面和聞法的機會,於是就開始加快腳步往前走,也提醒師姐們加快腳步。
眼前的美景只能像是蜻蜓點水、欣賞走過。說真的,心裡還有點不捨、五味雜陳:想跟緊師父~怕有失對余瑤師姐母女招呼陪伴的義務,畢竟師姐們第一次與 師父上人和大家出遊;走慢一點嘛~又怕錯過學習的機會或拖累行程。
想想自己在行前的發心:多為別人著想、服務別人,唉!那就先這樣吧!但說真的每當看到同參與 師父上人有所討論、似乎有特別的發現時,就覺得很羨慕! 這時根深柢固的忌妒、貪愛、傲慢三重障就開始作祟...
來到大雄寶殿,應一個因緣的祈請,師父上人唱起了元和妙音並予以開示。
師父上人元和妙音淨化……,並釋義:
我們說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所以佛在娑婆世界以音聲做佛事,行祂教化之事,令吾等眾生能夠音通心地,聲達性海,透過這樣的一種薰修而能夠去成就無上菩提。
所有的山頭一進門都是以四天王殿為座首,彌勒菩薩(主尊)你看祂大肚能容,笑顏常開,就是叫我們笑臉迎人,這是第一關鍵。你們在待人處事當中不能板著臉,要用一種歡喜心去接納、迎向。彌勒菩薩祂是候補佛,在兜率天暫待,兜率天的中文叫做知足天,所以一切候補佛基本上都在所謂的兜率天。換言之,這個表法意義告訴我們,誰可以成佛道?就是那個知足的人可以成就佛道,所以教著我們看到彌勒菩薩的時候,就想到在人世間不要欲望無窮、貪東貪西,也不要小家子氣,台語有一句話叫做〔雞仔腸,鳥仔肚〕(台語:比喻心胸狹窄之意),就是愛計較啦!千萬不要有這樣子的生命狀態。
以大肚表法能含納一切,當年在北宋的時候,彌勒菩薩示現這個大肚和尚的相,諸佛菩薩本無相,祂只是因應眾生而顯現,中國人喜歡這樣的造像。當時就有人問祂:「修行怎麼修啊?」祂背後不是揹一個大布袋嗎?祂就把布袋往地上丟,(意思)就是叫你「放下!」我們現在的人講白了還是不能理解,祂把那個大布袋丟在地上;古時候的人比較純質,一看就知道原來做人要放下,放下即得。又有人追問:「放下了之後該怎麼辦呢?」祂又拿起來一語不發地揹著(布袋)走了,這是教著我們放下後還得要提起啊!所以放下、提起就是一般你們在《金剛經》上所看到的「無住生心,生心無住」,無住叫放下,生心就是提起。換言之,放下提起、無住生心它是不二之法,也就是教我們不要用分別心去對待這整個世間,我們才能夠去慢慢匯歸,連妄想都可以袪除。
四大天王亦是一種表法,祂教著我們持所謂的責任、以不變應萬變、要廣學多聞。四大天王是佛法的一種護持,依著他們這四大基柱的根基去成就無上佛法。進主殿,你們就會看到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表清淨、慈悲、能仁(仁愛之意),在這裡左右為彌陀及藥師如來,表清淨、平等、正覺才能夠成就我們的無上自性。事實上,佛本無像可立,是因應眾生之妄想、分別才有這些造像;諸佛菩薩的名號亦是巧名安立,是無上美好功德之名號,它是一個引導,希望藉著我們在禮拜的時候,內謙於己,外行於禮,能夠舉外明內,返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來成就我們自我的本來真佛。
能量真的存在(師父笑),能量的東西你講不出來,可是它就是存在,它從哪裡來?從「做」出來。所以我們所有的一切都是能量變現出來的,變現出所謂的精神世界、物質世界,我們活在這兩個世界裡頭,喜怒哀樂受控於這兩個世界;其實這樣講是方便講,是我們自己創造出喜怒哀樂,喜怒哀樂本來不存在,是妄想產生作用之後才有。所以一個人不管是他的身體病痛,還是他的事業順暢與否,其實統統都可以透過自己的修心、修行,一般講的身口意三圓修,可以去完滿的改善,改變錯誤、趨向正確,這樣子可以達成一種改變命運的結果。所以命運不是宿命觀!也不是祈求佛菩薩保祐我們,佛菩薩至多也只能教導我們,而發育還得要靠我們自己啊!所以迷信跟正信只在一線之隔,它跟這些外相毫無關係,它跟我們自己的認知有完滿的關係。
剛剛講舉外明內,所以能夠通透理解這些佛法無上高度智慧的藝術教學工具,他就可以有成就的機會。如果心念錯誤,來佛寺、佛堂只是一味的往外追求,希望諸佛菩薩保祐我們得到幸福美滿,而我們不去身體力行這些古聖先賢的智慧教誨,事實上是了不可得。所以不要說度他,尚且連自度都有困難,佛言:「未能自度而能度他,無有是處。」這整個世界要美好,我們也不能夠只停留在自度、自利,還得要利他,其實「自利利他,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也是一不是二,是同時即是。所以現在的人類苦難,生活在一種有史以來最渾噩污濁的環境,人心最為偏頗的時代。不能改變世界的同時,至少我們可以求自保,在共業裡頭去拉出別業,行佛菩薩之心願行德,即得。(以上為 師父之開示內容)
沒想到,聽到 師父上人的元和妙音和法語後,自己原本牽掛計較的心境被洗滌了一番,好在有 師父上人教育我們,讓我們及時察覺到自己的錯誤。記得後來到了太華寺的時候,遇到一個機會與小妍老師說話,就請教老師剛才是不是有特別的感應。(憑著現在的記憶:)老師說:「沒有」。只是在上一座寺院的時候見到了虛雲老和尚親手雕刻的佛像,她感覺非常有虛雲老和尚的味道、相當的殊勝。小妍老師告訴我,其實不用有多餘的期待,有因緣自然會看到,也不一定要有什麼感覺,沒感覺就得清淨,有因緣遇到的人事物就提起學習,因此 師父說不一定要在他身邊才是學習,每個人就在自己的當下學習。
小妍老師這段話,不就是 師父上人上面的開示嗎?現在複習起 師父上人在華亭寺和小妍老師在太華寺說的話才赫然發現,師父上人在禪行第一天就已經將接下來五天末學要學習的東西和一直重複薰染的要理,講得非常透澈了!!
師父在剛才的開示裡說過:要以笑臉去迎人、不要愛計較、以歡喜心去接納,其實還不是就在教我這個嘛!我不應該有分別的心去對待眼前的人,眼前的境界,在或不在 師父上人身邊是一不是二,都應該認真當下,用平等心、歡喜心涵納與應對。
太華寺
走在太華寺裡時,末學注意到了這面黑板,身旁的淑玲師姐和思瑜師姐還用相機拍了下來。淑玲師姐喜悅的唸出第一句智慧語:
「為他人減少煩惱是慈悲,為自己減少煩惱是智慧。」
師姐很高興地分享這句話說的真有道理,也再一次加深了我對這句話的薰染。這句話用在末學的身上還真適合啊!感恩。
滇池
太華寺金匾題字:
登階三拜佛國近
出門一笑滇池寬
在這個團體中,與每個人的相處面面俱到,無分別心,是接下來五天的課題之一。
雖然,末學在當下並沒有很深入的體會到這些道理,不過很慶幸現在又再次溫習與薰染,又讓我自己再次了解到 師父上人與當下一切人景物給我的教誨。感恩!
末學 曉蓮 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