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9日和諧人生講座 (台北)

弘聖師父上人開示

 (於劉紋宏師兄主講後開示)

【命由我造 福自己求】

 

2014年2月9日和諧人生講座 (台北) 弘聖師父上人開示內容.jpg

 

時間:2014年2月9日 

地點:太極藝術教室(台北市士林區福華路120號2樓)

紀錄組恭敬整理

最近這邊準備要開《弟子規》課程,聽到《弟子規》大家不要只是執著在這三個字上,之前曾跟幾位同參談到這個《弟子規》為什麼推行得這麼困難?因為我們人有優越感,然後一旦看到「弟子」就想到小朋友,想到小朋友我們就會用我們自己的成見去設定他什麼都不懂,他各方面能力都比我們差,不管是學識涵養、經歷、體力、理解度、靈性,導致我們都已經有一種標籤(先入為主的看法)。所以說以後可能《弟子規》這名稱可能要修改一下,或許叫做「如何覺醒的根基」然後上的都是《弟子規》的文詞、內涵。那又因為《弟子規》的文詞內涵,比起那些大經大論又顯得太白話,所以這樣子大家又看不起它,這樣又不行,所以要加上個古文,學習古文,然後以後你們講《弟子規》就故意把它講的文謅謅,引用古聖先賢留下來的智慧結晶──文言文,去詮釋它,這樣就有可能一大批人都願意來學《弟子規》了。

所以古喻今詮啊,來到這個時代,要用這個時代的善巧方便去對待這個時代的眾生嘛,那畢竟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化身,這個三十二其實是一個參數啦,三十二大類啦,其實是無量無邊啦,那麼因為我們的本能完美無瑕,何其自性能生萬法嘛。所以所有的一切眾生之所以是眾生就是妄見使然,妄想分別執著產生各式各樣的生命狀態,剛剛前面講的那個形皆有識啊,不同的形像啊,那麼事實上整個宇宙虛空法界本然是一體啊。剛聽到紋宏提到,你們講那個用來理財記錄數字的電腦工具叫什麼術語?(師姐:EXCEL)喔,EXCEL!可能我都沒有在做這個嘛(師笑),不知道這種術語。剛好談到財,就藉此證明以前我們的狀態真是太好了,為什麼?財!對不對,你看!以前我常常覺得是王永慶在幫我理財,我的財寄放在他那邊,他現在交接給他的子孫分批去理財,我們要用的時候隨時就可以兌現過來,就是前面說的整個虛空法界是本然一體。所以紋宏好像有幫我理到一部分(眾笑),我都寄放在他們那邊,然後自己身上都不放,隨時要用隨時有啊,對不對!昨天才跟白小姐講說以前牽將將(師父上人之前飼養的一隻狗的名字)出去散步的時候還咬一百塊回來,這種投資報酬率是怎麼算?(眾笑)牽個狗去上廁所回來一百塊啊,然後第二次牠又去那個威呈的那個花圃挖十塊回來啊,你看,我狗沒有訓練喔!現在狗移交到SONA(一位師姐的名字)那邊,不知道有沒有幫她咬錢回去?所以「布施是因,福德是果」這是肯定的啦,那麼布施盡了,後面加一個盡,盡就是連你的心也全部布施掉了,這時候就是慧啦,所以光是一個布施它福慧均等。

我們學法有所謂的深度的問題,品質的問題,所以學法不在於多而在於它的深度、品質,深度要靠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才有辦法辦到,這是方法。再好的理論你沒有正確的方法,就達不到你要嚮往的那個方向結果,所以三具足非常重要,這也是為什麼慢慢的慢慢的因緣成熟,我們在學習場裡面慢慢增加它的頻率。照慣例嘛每次都要跟李叔叔早餐匯報嘛,今天也不例外啦,今天跟他報告的就是現在我要講的這一段,在我們的學修場裡面,要常常增加這個頻率啦,學修的頻率增加了,我們自自然然就增加了長時薰修的機率,透過這個量可以幫助我們去衝出那個質來。現在的人要直接靠「質」來應「量」不容易,因為必須要有很深的善根跟很大的福報,福報剛剛紋宏老師有講,它不是在於我們的金錢有多少、在我們物資受用有多少,這一個福報是在於什麼?能行,行動的行,做的意思;善根是能解、能信,相信,對自己有信心,對這些古聖先賢的教誨信任它,這是善根,能信你就可以去了解它,了解之後,我們的知見會正確,所以這一個都叫善根,這個越精純的,善根相對就越高,那麼他未來的一個發展的幅度就越寬廣。

接下來就是那個福德。人有時候有惰性,對不對,有惰性他做不來,那麼相對來講,福德就是你相信的,能夠去做,做了之後,自自然然就會有那一個結果出來,所以這個「能行」叫做福報。一個要遇大法的人必備的條件就是所謂的善根、因緣、福德,為什麼剛剛不講因緣?因為因緣跟外在有關係,一個善根比較深的人,福德比較大的人,他的因緣自自然然就會比較好,你會遇到什麼樣層級的學修,你最後就變哪一個層級嘛。譬如說我們遇到阿羅漢,假設我們遇到阿羅漢,很不錯了啊,現在這個世代能夠遇到阿羅漢很不錯了,我們就有辦法透過學修直超輪迴,超越輪迴,不錯了。也就是說你可以學到最後就是沒有痛苦這件事情,六道統苦嘛。那麼如果你更幸運,福德善根又更大更深,你就會相應到所謂的菩薩,阿羅漢以上,菩薩、佛一直上去,所以如果你直接最終極的遇到的是一乘圓教的佛緣,那麼你就有可能在一輩子直了心地法門,也就是直接作佛,一般講即身成佛啊!那時候你所在所行之處即為什麼?彌陀淨土,加個彌陀是什麼?因為彌陀也是自性稱號嘛,所謂的能直即彌陀,所謂的清淨平等正覺即為彌陀,所以我們學法善於理解理體而不要只是初步停留在所謂的事相上修,事相上會有所謂的分別。理體一貫、通徹,理一通,一切通,所以連我們的老祖宗的俗話都會這麼講啊,他說:「一理通萬理徹」,一理通,萬理就徹了,了透明白的意思,那麼你萬理了透明白,當然有理就有事的顯相,就萬事皆無障礙嘛,所以那時候叫做神通,神──慧性之謂神;通──無障礙就叫通,所以一個人在這個人世間的運作順順暢暢的,這個也就是神通的運作。

那麼我們學法一定要有一個正知正見,不能迷心他求,迷心他求就會把這些老祖宗很好的用詞都扭曲了,一旦扭曲了,我們再透過這一個扭曲意義的名詞去追逐,我們的人生也就扭曲了,心現識變嘛。說到神通你們可知道,你們現在每一個人坐在這裡都有神通啊,你們都聽得到這個擴音機出來的聲音嘛,所以你們有耳朵的神通啊,要不然你們如果耳朵有障礙就聽不到了啊,就這麼一回事。你們會吃會消化你們就有消化的神通啊,你們胃腸不好的時候,這個神通就出問題了,胃腸的神通出問題啊,所以這一個問題產生了是不是你吸收力不好,才會拉肚子,會吸收不良,那你身體就會相對的有一些毛病產生,人生就會產生障礙,所以不通就是病嘛。不病的人生就是通的作用,不病在身體、不病在事業、不病在家業、不病在道業……等等不同的對象,只要它是通透的就叫做神通嘛。那神通遊戲人間,在你的自現境裡面,你創造出來的這一個環境,你來去自如,是不是一種快樂的心境,所以好像在遊戲一樣,那運用著什麼?你的自在的所謂的本能的運作,這個就叫做遊戲神通啊。只是說有的人這一個寬幅比較大,有的人比較窄,比如說有的人可以環遊世界,有的人不行,一輩子在家鄉,可是這不障礙,這一個是因為緣的關係。所以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只要你了解到宇宙整個生存的理路,關鍵在一個緣字,那麼人生也就通透了。

所以布施非常重要,整個佛法的一個行為總持跟理路總持也就是這兩個字而已,這兩個字換成另外兩個字就是「放下」,放下即為布施,布施也就是放下,所以捨盡天下你就得到天下啊,捨盡虛空法界你就得到虛空法界啊。如果了解到這一個層次的人,他就可以明白剛剛我講的,你們的錢就已經很多人幫你們照顧好了,所以不用去擔心,可是重點是你怎麼把它提出來?就是你要知道那是你的財,這個意思是什麼?如果你有這個分野、分別,在別人身上的不是你的財,你就永遠提不出來,一切法從心想生,所以整個虛空法界也不是只有人幫你存錢而已,其實不是存錢啦,錢是你存的啦,他幫你顧錢啦,顧錢的人比較沒效吶!通常現在的人是賺錢的跟用錢的不同人嘛,用錢的比較快樂嘛(師笑),賺錢的比較痛苦嘛,如果賺錢的跟用錢的同一個人呢?就沒事情啦。如果是別人賺錢你用呢?你就更快樂啊(眾笑),這種道裡有沒有?十方來十方去,共成十方事,萬人施萬人捨,共結萬人緣嘛。我們人生要開拓,首先還得了解這一個心法,放下萬緣即得,得什麼?得無所得,為什麼叫無所得呢?因為你本來就有,你本來就有,你有了,你現在發現你有,那是不是你得來的?不是啊,因為你本來就有啊,所以佛家講「得無所得」嘛,所以很多人不了解啊,你如果跟他說「得無所得」,他就不要學了,他說:「我就是要得啊!」對不對,「幹嘛布施?我就是要賺錢才財布施啊」,告訴你,你本來就有錢啊,你幹嘛還要去想方設法造成人生的障礙,所以障礙是自心顯,也是要自心除啊。那麼為什麼在樂善好施之前要除障?古聖先賢其實東西方都同樣理路啊,道家、佛家、儒家乃至於這些基督教、回教等等統統一樣啊。

那濃縮就是當年白居易請教鳥窠禪師,他跟他說:「鳥窠禪師既然您修行這麼高深,能不能講出幾句什麼叫佛法啊?」對不對。鳥窠禪師就跟他講:「諸惡莫作」,第一句還是不要做惡嘛,跟剛剛紋宏老師講的那個一樣,第二才是「眾善奉行」,第三「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是一切十方三世諸佛的共通總持的教法。白居易算是有涵養啊,讀書人……我相信叫白居易他去讀《弟子規》大概也不太願意啦,(眾笑)因為有涵養嘛,他就這時候就取笑鳥窠禪師:「啊!我還以為你嘴巴能吐出幾根象牙出來讓我們看看,結果還是一樣,講得這麼普通」,對不對,「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連三歲小孩都會說,這時候鳥窠禪師就很輕鬆,一派輕鬆說:「三歲小孩說得,八十老翁行不得。」所以不是真修行人不能懂得這一個道理,修行在實質不在形式,也就是修無師講的:「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只要不是真的智慧就不能幫助我們解決人生所有的疑難雜症,所以真的智慧很重要,真的智慧就要從真的修行來。所以從這一個角度,我們得不到,應該不要講「得」啦,得又起一個貪念,我們回歸不了我們原來有所的,所有的這些本具之有的這些資糧、這些寶藏,也就是我們沒有真修行啊,所以在修行的過程裡面有瑕疵,所以我們的顯露就有所什麼?欠缺,要不然應該是圓滿無暇的顯露,這時候是取與捨是一如,也不是有一個步驟才能夠去證得它。

佛家講「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如果我們能夠了解真正捨得的意義我們也就明白什麼叫放下,明白什麼叫布施。布施盡了,剛剛講的,我們的智慧就現前了,因為布施盡的人心一塵不染,因為沒有任何一個往外的寄託、尋求,所以你的本能才會顯露出來,那麼到最後也就是我們一個意念的作用而已。所以我們近代常常聽到一個名詞,叫做念力,可是為什麼以前不講念力?因為我們人對這兩個字義有成見,好像每天在那邊打妄想就是一種念力,事實上念力是一個很不可思議的一個本源的作用。古時候的話叫一切法從心想生啊,現在就叫做念力兩個字啊,所以是你的念力這個力道作用在哪裡的問題啊。換言之,一切法從心想生,你想什麼,你的人生就變什麼,整個虛空法界的眾生的對待,訊息來去互相作用,我們這麼在這裡一個念頭,虛空法界同時接收到了。所以為什麼古聖先賢叫我們什麼?「慎獨」,對不對,當你認為只有你一個人的時候,不是沒人知道啊,我們想說天地鬼神知道,不是吶!天地鬼神,不用到那麼高尚吶,你旁邊的杯子都知道耶!所以你起一念惡,你如果明白的,你就會知道很羞愧知道嗎,在這個房間所有的桌子椅子都在笑我,都在鄙視我,然後我們還信誓旦旦:「嗯!我們是有學問的人!」,對不對!所以這是一個真相的理解啦,我們不了解,我們常常就會做了所謂人生錯誤的態度嘛,這一個錯誤又不斷延展,剛剛講念念成形,形皆有識啊,這個錯誤的念產生錯誤的行,錯誤的行裡面又有錯誤的事,也就是現在講的物質世界是錯誤的「事」,精神世界也是錯誤的,所以我們又活在這個錯誤的自現境裡面。

剛剛講那個電腦的概念,我們念頭速度之快,又更超乎想像。現在不是有3D列印嗎?我們這個是多D的列印嘛,(眾笑)我們活在這個多D而且速度快到不行的境界,現在3D列印好像可以印什麼像什麼……這個糖果啊,啊列印出來還有的人不太敢吃,列印出來的。你看人家極樂世界早就都講完了啊,還要在那邊靠機器,人家是想什麼就砰!現出來了對不對,現出來了,受用完之後,現在的小朋友最討厭什麼?吃完飯要洗碗,對不對,人家極樂世界就砰!然後用完了就消失了,化為什麼?這些所謂的小光子,小光子在科學上講法叫什麼?微中子對不對,微中子──所有物質的組成的基本粒子,就化為這個,這個我們肉眼看不到嘛,又存留在虛空法界。現在又需要吃個蛋糕又凝聚,又出來了,這個就是多D列印技術啦,(眾笑)所以科學家要好好學佛吶!如果科學家好好學佛,現在我們地球的科技不只是這樣子啊,而且會是那種沒有碳跡的那種科技,碳跡知道嘛?汙染,現在所有的科技都有汙染,可是佛法的高度科技是沒有汙染的。你看,你念凝聚濃縮變一個杯子,然後消散在虛空法界,回歸那個微中子,中性的微中子,它沒有負面作用。我們人的念頭就是有所謂的汙濁,所以我們處在的這些的粒子都會變質,不是粒子本身有問題,而是人的念頭給它的排列組合方程式出問題了。在身上出問題就叫做一些病變細胞,現在叫做癌細胞,這個細胞是外層啊,物理現象背後是心理現象嘛,所以剛剛講到什麼?二十一世紀的什麼主流病是什麼?你看精神世界也開始汙濁了,所以精神你看不到喔,它也有一些微中子作用喔,你知道嗎?每一個微中子具足了「色受想形識」,我們看不到的那個微中子,所以你要給它什麼感知,它最後就變成什麼樣的這些……你列印出來的這些大大小小的物件,再來障礙你啊。

所以萬緣放下,你腦子一片清淨,不是一片空白啦,(眾笑)是一片清淨,清淨跟空白是兩回事喔!不要去誤解它,那不懂的時候就慢慢去什麼?體會,長久的學修就慢慢會知道。要不然以前最難跟人家解釋這樣,尤其很多老參、很多修行者、很多執著在「有」的世界的科學家、醫學家來都說:「不要!不要!師父,最後我聽到您講那個我就覺得害怕,對!不敢學了!」講什麼?「最後就是修回清淨,一心不亂,清淨」,「清淨不是什麼都沒有,我人生就是要多姿多采啊,要不然我活著幹嘛?就要有樂趣。」我說:「這就是不懂。」他沒做到清淨所以他不知道,然後我們才只好搬自己出來啊,對不對。「你看,你看看我!」對方就上上下下看看你,「你會不會覺得我很無趣?」「不會啊!跟你相處好有趣喔!怎麼樣怎麼樣,又出去哪裡又有什麼現象,多有趣!」「這就是清淨的果報!」(眾笑)對啊,清淨的果報。

所以現在人講證明,要幫助現代的人得到和諧人生、幸福人生,第一個關鍵就是自己要做到,也就是現在的教育難推動的根本。現在的教育,我相信學校的教育也不乏這些名目,因為學校總是跟流行嘛,對不對,那你看到哪一國比較優越,開始在強調德修教育,這叫什麼?德育啦,現在的學校就會跟進嘛對不對?以前人家鄙視德育,學校所有的就拋掉嘛,一個一個拋接,拋接給誰?最後我們接到了,我們幸福,你看。好!那麼現在很多學校對小孩子都有這個德育,對不對,而很多的家長跟老師都會覺得太難教了,現在的小孩太難教了,可是不知道關鍵出在哪裡,關鍵就出在我們大人本身沒做到,做不到!小孩子很聰明,這個好像昨天跟幾個同參在討論的,小朋友在長成的過程他的學習力很強,我們大人教他這些正知正見,他吸收了喔,吸收,有吸收的小朋友就會比一般人的智慧要高,什麼叫做智慧?他比較有分辨是非邪正的能力,意思就是說他看得出來,他看得出來這個人做的是對的還是不對的。所以昨天就聽到一個例子嘛,一位小朋友跟著阿公去公司的時候,跟阿公講,講什麼?我依義不依語,因為不要把人名字講出來,(師笑)只是為了讓你們學習這個理路。他好像跟阿公講說上班不能偷懶啦,可能阿公在玩電動玩具的樣子啦,電腦啦……等等啦,然後小朋友就知道這個理路,這樣不對啊,現在是上班時間啊,即便阿公是老闆,小孩子還是很聰明,就跟他說:「阿公,上班不能偷懶」,他只是不會我們的用詞,更加深,打混摸魚什麼等等,(眾笑)一堆出來,可是他表達的意思是這樣。咦!那你看,小朋友這麼小就知道這個道理啊,可是壞壞在哪裡?在他長成的過程裡面他就開始了嘛,他剛開始是一昧信任啊,大人教他的是對的啊,所以教他什麼他就學習什麼,好說這樣也學習到聖賢教育,學到聖賢教育的小孩子會特別聰明。慢慢長大,他就用這個特別聰明去運作他的人生,然後他就開始在掃描他周邊所有的人事物,因為他特別聰明嘛,所以他有這個能力嘛,如果笨笨的還不知道嘛,你做對做錯他還不知道。所以掃瞄了之後,他就用你教他的東西來應對你,一個一個,我們大人這時侯都會忽略嘛,對不對,沒關係啦!那個誰沒看到,那個誰不知道……等等。特別聰明、特別有智慧的人他不靠眼睛的喔,他是靠感覺的喔,我們人會感覺嘛,所以一個真正開拓的生命體,他有這個超越六根六塵的這個作用的一個能力嘛,一般你們講感通能力,這個小孩子會有,所以即便他看不到你做惡,他也會感覺到那個氣氛,所以他就在應對了。嗯?慢慢在長大的一個階段他就發現,怎麼大人教我的,自己做的都不是這樣?就慢慢會產生疑惑嘛,疑惑再加注,他再慢慢長大,一直灌輸,他這時候會用著一種思考性去應對這些現象。最後他會去篩選到有錯誤的理路,叫什麼?我被大人騙了,我被這些大人騙了!這個疑出來了就會開始產生什麼,內在的這些什麼?叛變,你們講的最後會有叛逆啊、瞋恨啊,這種心情出來,所以最後就變得比一般小孩子難教了。很多送小孩子去學聖賢教育的過程常常遇到這樣的問題,然後最後大人還不知道,會回過頭來說:「怎麼這個小孩子這麼……這麼壞!」所以等於聖賢教育是沒有用的,他就會否定掉前面的,就好像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問題啊,在社會上常有啊。尤其做聖賢教育的……假設你們,假設啦,未來想要去為社會付出一點,那當然要讓這個社會美好,非得聖賢教育不可嘛,你們現在知道了,那你們要付出心力,自己就要有心理建設喔!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現在的人好好的把學生交到你手上,孩子交到你手上,孩子不好教,對不對,你教他一年他稍微變好,可是沒變到非常好,他已經變好,家長會回來怪你喔,因為他不會想到說孩子我養了四十年,對不對,他會怪到那教他一年的人喔!所以我們自己要有心理建設,正知正見的人會有定見,因為你沒有得失,所以你可以克服掉這一些的無理的這些加諸在你身上的一種毀譽。所以,聖賢教育是自我學修的完成,而不是外在的一種功果的建設,要不然這個社會五濁惡世到了極處,當年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已經預言了嘛,當年當然比現在好多了,可是我們現在可能比他預期的還更加五濁啦,未來還是會更加的往下掉落,我們剛剛講最後的關鍵就是什麼?我們做大人的一定要去警示自己,要很深刻的去要求自己在日常生活當中的言行舉止,那麼如果這一點把握住了,孩子是好教的,換言之把「孩子」擴大,「人」是好教的,為什麼你們知道嗎?因為人有良知良能,所謂的人之初性本善,只要多花一點耐心,當然前提就是我們剛剛再三強調自己要做到的,這個先穩固了,再多花一點耐心,一切眾生是好教育的。

所以為什麼我們現在的《弟子規》班,先從大人開課起的原因就是這樣,我相信很多人剛開始不理解,會說我們家裡很多小孩等著要上啊,(師笑)我們都會想到小孩子要上,自己不會去上。所以,從大人開始也就是我們自己開始做一個表率出來,當你們相處的一個空間形成這樣的學風、道風的時候,來到這個場的人自自然然就被那個磁場感化了,感化到就不用太多道理了,因為道理會針鋒相對,真理是你做出樣子,證明出來。這也就是那些所謂的微中子的作用了,到最後就是這個智慧之光啟用,我們身體你們看得到的物質,旁邊都會有稀薄的這些微中子,你產生的,所以這個叫做場。科學家稱稀薄的能量叫場;濃縮的能量叫物質,所以為什麼很多儀器可以拍照啊,有一些什麼光啊,現在很多人在研究這種東西,也就是你旁邊有這些跟你直相關的這個場存在。那個場也就是最小粒子,在佛家叫色聚極微、鄰虛塵,鄰虛塵跟著你去轉化,所以越清淨的人他的光顯出來得就越什麼?越漂亮那個意思,所以有的人看到金光啊,有些通靈的啊,看到金光、看到白光、看到什麼等等,就等等有這些現象出來。當然啦,這些現象,只要是現象的存在,還是虛妄啦,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嘛,那個相不是只有眼睛看得到啊,是宇宙存在的現象的這些理路產生的作用統統叫做相,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你就見到了你自己的真如本性了,那一個真如本性就是圓圓滿滿的自己,你自己的主宰,也就是佛家常常在講的兩個字──「自性」。這一個部分,你怎麼去完全回歸?也就是從萬丈高樓平地起的那一個做法,叫做布施,布施盡了,後面加一個盡了,你就回歸自性了,所以放下即得的原因在這邊,所以這樣你們就知道怎麼改變人生了吧?諸惡莫做是根基,對不對,就是先什麼?先除障,先不要做壞事,這樣比較白話。啊第二步才想說怎麼做好事,啊最後壞事好事都放下,回歸清淨一心,因為這個人世間的運作,只要你有好壞相對,你就有漏,好事還是有漏吶!你遇到好事的結果現前,你會不會迷惑?會迷惑你會產生煩惱對不對,你創造的好出現了,結果表面被人家搶走了,你忘記是過去生你欠他的,你又起煩惱,所以只要有煩惱就叫做有漏。所以不叫六具神通,一般的眾生頂多就有五報通而已,回歸六具神通就是本能,就是一切眾生皆有的如來智慧德相,所以在座的我們沒有一個沒有,可是現在好像都沒顯出來,是因為我們還沒開始趕快諸惡莫作,除障啊,對不對,把灰塵撥乾淨一點,眾善奉行,插電,對不對,電插下去就亮起來了,就解決了,那最後呢?最後這個在運作又耗費能源,所以電就拔起來,回歸清淨,一塵不染,是諸佛教,所以智慧圓滿者的教育,即是如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一覺元 的頭像
    一覺元

    一覺元 YJYLC.tw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