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足山禪行系列講座(台北第二場)
師父上人開示內容
時間:102年12月29日(日))14:00~18:00
地點:太極藝術(台北市士林區福華路120號2樓)
「般若六百卷,一句不可得,八萬四千門,復歸一覺元」,所以學法其實是一個很活活潑潑、很歡喜的一件事情。那麼,當然你要契入這個活潑、歡喜,你必須要去了解,到底什麼是真正的法?什麼是真正的一種運作~學習成長?那麼如果不是從這一個,前面加上「真正的」括弧起來的這一個理路去行動的話,我們就會有很多的迷失,所謂一般講的誤區,踏入誤區。所以那一天那個……其實一趟雞足山有很多你們是看不到的,當然這麼短短的時間,他們很努力的去做一個集結,可是礙於時間,跟我們生活上深度的體會,不一定會很圓滿,所以很多時候會有一些漏網鏡頭。那麼未來應該不會集結!聽到漏網鏡頭好像要集結很高興,其實不會集結,為什麼?因為它必須要去參啊!
那麼我這邊分享一小段,前天晚上我跟宏哲和紋宏去喝咖啡,在咖啡廳裡面跟他們講一些理路。宏哲就有一個疑惑,因為那一天在中秋夜的時候,他說講一段他不太清楚,因為他在謄寫那個文字。哪一段呢?他說好像在那個金頂(金頂寺),我們在中秋夜的時候有講到一個叫做什麼?我們在「霧裡入雲」,在霧裡面嘛。那你有沒有發現,本來沒有霧,突然一陣霧飄過來,我們那時候直接講了一首偈(中秋心澄月 雞足超三界 金言傳百岳 妙音唱喜悅),第一句叫做「中秋心澄月」嘛,對不對。
那麼心澄月,月亮就跑出來給大家看了一下,對不對。那這個大自然也配合得很好,有時候也給我們很多面子。這裡面其實每一字每一句都有所謂密宗在講的一個密意!當然密意說穿了,就沒那個味道了。所以這一點是那時候宏哲提出來的,那他硬是要問嘛,那硬是要問,我們只好講嘛,那麼不知道要不要跟你們講?對不對。為什麼提到這一段不講別段?因為他已經問了,他可能也會講嘛,對不對?(師父笑說)所以與其他講、我講都一樣啊,可還是希望你們去意會啦。
什麼叫雲?佛家常常用「雲」來代表空有不二啊。遠遠看有一朵漂亮的雲,可是你伸手抓,卻抓不到任何東西,你說它有嘛,它又無;你說它無嘛,你又看得到,所以佛家常常用「雲」來勉勵我們要「入」,「入雲」嘛。那一天剛好霧來了,因為你們在雲裡面,所以那叫霧啊;其實,如果把你抽離出來,那叫一朵雲飄過來了。所以「入雲」在佛家代表著什麼?證得了「清淨法身,本來真我,空有不二」,一般講的「真空妙有,妙有真空」,所以空、假用中的理路,你就契入了。
因此「雲」在表法上是一個最高段的一個生命狀態,有幸你們在那一天也入雲了,對不對。那希望喔~希望是實質上的入雲(師父笑說)。不要說,欸!我們錯過了三十三位,我們現在扳回一城了,入雲了!對不對?(師父笑說)不是這樣!那是一種大自然的造化──人有善願,天必從之。整個大自然的造化,有時候會去勉勵我們的學修。那麼,我們當然不能得少為足,我們要透過這種勉勵當中,老天說在自己身上叫獨厚愛,可是如果一切眾生皆是同體的話,那麼老天本來就應該厚愛嘛。從這一個角度是什麼?老天是你的自現境!那麼你必須厚愛自己,所以你的自現境當然回溯回來是老天厚愛嘛。
所以為什麼講「人有善願,天必從之」,那個老天,天必從之,剛剛跟那個……以前的同參啊,分享的那個東西,就是自助而後他助,而後天助嘛。換言之,你的他助、天助,其實在真理上講穿了,也是我們的自現境,所以心想生。為什麼常常鼓勵你們,「凡事想好,不要擔心」,知道嗎?想好、想好,你外在的境界相就開始轉好;你外在境界相轉好,用在所謂的助力上是不是就他助了?對不對。那麼轉好的時候這個機緣感應道交,是不是就天助了?所以一個人的命運就由此而改,而轉化嘛。那一個人的命運轉變了,是不是他的周邊跟他相關性的這些人事物,就是他的命運的總和,對不對,所以它也會跟著我們的善願去轉好。
所以你們學法一定要懂得,「法」跟我們的「生活」是緊密相連的,它其實是一不是二,相連還是方便講啦,相連還有一個你我;可是法跟我們生活沒有你我,它是一體兩面說,從理體上講跟現象上講的不同而已。生活是現象,生活正確的態度的運轉,這個叫做理體,這個就叫做「法」。所以學法是要學以致用的,而不是我們多一個時間去浪費,然後階段性短暫的享受一下那個美好的氣氛,大家在一起稍微轉移一下我生活上的煩憂,都是稍微,這個稍微不是究竟。所以真正的法,是要讓我們契入真實究竟圓滿大解脫的人生,這個才值得我們去什麼?契入啊、去嚮往啊。
那麼,所有的這些出外,剛剛聽到沈老師講那個青牛啊,老子騎青牛,我們想到說,好像每一次都是你們帶我去的啊,不是我帶你們去的,這老是聲明。然後,欸!那去了之後,好像又我們在走啊,其實到最後好像我覺得我是不是那一頭青牛啊?你們是坐在後面的老子,對不對(學員笑),就這樣晃著晃著就到了(師父笑說)。
青牛有沒有方向啊?也沒有啊,牠就隨所住處恆安樂。那麼老子,放下我執,不分不別,不造不作,對不對,那麼「無做而做,無為而為,非行而行」,他並沒有走,可是他也走了,這個就是我們本來人生的一種自然現象嘛。那麼你越不假造作的人生,你的人生就會開拓嘛。所以你看,騎著騎著就有人請我們吃飯了,我是說老子啦,(學員大笑)那個尹喜啦!尹喜請他吃飯了嘛,請他到處看看美麗的風景。那他想說,唉呀!這個也不能駐足在這邊啊,駐足在尹喜這邊可能只有這麼幾天,總是這個地區會吃光嘛,新鮮度也沒了、樂趣也沒了,所以才要往下一個尹喜走嘛。所以西歸也有它深義的意涵。
當然「西」這一個字,西方為金,屬金,所以很多的聖者,會以金來代表不變之意,佛家講:「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那麼我們的真我本性就用「金」來形容。所以西歸、西歸,很多人說為什麼老是要西歸?那極樂世界為什麼在西方,對不對?那麼你說距我們娑婆西方十億萬佛國度,那裡有一個世界叫極樂世界。那麼那個世界的西方,是不是叫東方,對不對?所以這個「西」統統是一個表法的意涵啊,意思叫做什麼?你歸回極樂世界,什麼地方是極樂?你真我本性那個不變的真理,它就極樂。
一覺元很多人不知道它在修什麼?它就在修我們的「自性本然」。所以即便有嚮往極樂世界的人,也勸諸位要往自性彌陀,唯心淨土,自性極樂的這一個方向去努力,而不只是一種階段性的仰賴阿彌陀佛的接引而已。那麼,你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如果你的修持,是以最高目的努力的話,那麼我相信一百個、一萬個阿彌陀佛會出現,因為祂是你變現出來的。什麼叫一百個、一萬個阿彌陀佛?就是當時候你化現出來本來就是極樂世界,沒有其它的五濁了,所以所有都是極樂,所有都是彌陀。
彌陀見眾生亦是彌陀啊!那麼我們眾生見彌陀是一種神、是一種外在的有神力的一個生命體,你看都是外在,都是一種形容,這一種現象也只是一種方便說,所以要就方便入實際。所以念佛、念佛嘛,憶持戒行不忘,精進勤了。那麼把我們在書本上也好,一些善知識所講的、所闡述的這些理路,活生生的用在我們生活的當下,那就是「上道」了,當然不能講馬上「入道」,但已經上道了。那麼你沒上道,你談不上入道啊,所以上道的努力維持住,剩下入道就是時間問題而已。所以也就像老子騎著青牛,他也不用去設定啊,因為他上道,上道剩下就是等時間入道,然後走到哪裡算哪裡啊,他們堪稱遊戲人間嘛,神通演化,遊戲人間。
所以真正的神通,不要迷執外求,神通每個人都有,神通就是我們現存的現象,就叫做神通,它的層次問題啊。所以你們眼睛能看就是神通吶,你們知道嗎?你們耳朵能聽就是神通吶,只是顯於不同部分,有的人眼睛比較不好,不要緊,就訓練耳朵,對不對,他的聽覺就好啊,一樣,所以為什麼叫六根會互通。你們還會呼吸也是一種神通,對啊,不然我們現在旁邊有已經倒下的,你看他多厲害!你看,你就會覺得你很厲害了吶,對不對?所以珍惜當下的細微,去把它持續演繹人生,它是多美好的事情。
所以法不在書本上,不在言詞上,六祖惠能大師也是這樣子跟我們講嘛,那麼一切回歸自性本然,尚且好像是智什麼大師啊?(註:智常大師)忘記了,我們比較沒讀書(師父笑說),所以字有時候也忘記啊,他說:「自性覺源體,隨照枉遷流,不入祖師室,茫然趣兩頭」。所以「不逢出世明師,枉服大乘法藥」,「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所以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可證得,若遠離妄想執著,則一切智、自然智、無師智自然證得。所以回歸自我本然,是一個當務之急對自己的使命啦。
那麼,世間的這些是非人我,相顯之下也不甚重要了,因為那是一個錯誤的觀念產生的錯誤的現象,它有,可是這個「有」是幻有,不是真的有。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何嘗不是凡所有相皆是真實,因為真妄不二嘛!
所以要契入一乘圓教,也不能沒有萬丈高樓的平地起,所以從最根基上去努力。那麼很多不同維次空間也都很渴求所謂如來正法,可是不是那麼容易可以去接觸到。那麼我們常常行化的一些歷程,常常跟這些不同維次空間接觸,我們不要迷失在外在的一種特異性,我們要善於去解碼、解讀,去攝取它要跟我們警示的理路。剛剛小光講得很對啊,「有夠厲害、有夠神奇的,都是別人」,別人沒意義啊,那我們不能否定別人,可是那我呢?對不對。所以佛法信解行證,如果最後不是你自己親證、親得的,那個都是假的。那麼最後得什麼?《心經》講:「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最後無一物,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最後「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所以才叫般若六百卷,一句不可得。
那麼八萬四千法門哩哩喳喳,我到底要選擇什麼?任何一法都好,對不對;可是只要任何一法,你不知道它終極方向,那任何一法都不好,因為你搞錯方向。所以任何一法只要導歸我們的自性本然,為什麼剛剛前面講那句,「八萬四千門,復歸一覺元」,我們說,一覺元不只是你們這個招牌,它是一個表法。一覺元,本元,剛剛講自性覺源體,就是那個覺源體的本然,我們的自性清淨圓明體,就是那一個一覺元,所以復歸嘛。所以一即一切,一覺元,八萬四千法是一不是二,拆開八萬四千濃縮匯歸一覺元。所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你如果參得了,努力去如實、落實了,你就上華嚴了,你就入華嚴了,所以最後還是導歸我們的華嚴自性。
那麼剛剛講的華首門,為什麼那一朵花為首?對不對,為根基,那一個根基它只是取其一來喻一切嘛。「首」就是那一個萬宗歸一的那一個首,那那一個首就是自性嘛,自性能生萬法。所以表法上它也沒有偏頗,也沒有去否定一切法,而只有獨一。佛法不講獨一,它講全一,那麼跟儒的一、跟道的一,統統是一樣的意思。所以法琳瑯滿目、多姿多采,只要我們不執著,一切法的一種吸收含納,導歸同一路徑,這個也是一種大而化之的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啊,所以學法要活潑。
暫且講到這邊,看諸位有什麼疑惑沒有?
剛剛我們在那個投影幕也有講很多嘛,那個也是活的啊(師父笑說)。有沒有什麼近個月來的疑惑沒有?看到他們的那個剪接,有什麼納悶的地方?
棋研師兄(主持人):今年是最後一天講座課程,各位師兄、師姐可以把握這個機會,跟 師父請示學修上面的一些關鍵。其實月賓師姐我一直看著你,就是因為一覺元在台北的太極藝術教室都有同參的分享,其實月賓師姐她的經驗,就是在為我們這些同參指點很多的啟發。那我今天不是點名,因為我突然一直盯著她,我想月賓師姐在這個學修部分,事實上也都會有一些心得,我也希望藉由她跟 師父的請示上面,讓大家都有一些收穫,這樣可以嗎?
月賓師姐:師父上人好,各位師兄姐好,我這樣子臨時,真的是……。
棋研師兄(主持人):活在當下(學員笑)。
月賓師姐:其實我就是「聽話!真幹!」真的是這樣子,師父講什麼,我就做什麼,其它的我就沒去想。因為我覺得要改變我的一生,改變我的生活方式的話,就是聽 師父的。師父叫我做什麼?我就是做什麼!聽劉素雲居士三個月,我就是認真的聽。剛開始的時候,我是一天聽四個小時,因為我覺得好像蠻符合我、蠻喜歡聽,我就一天聽四個小時。聽到一個月之後,我覺得突然間好像是……蛻下了一層皮,我不知道,那時候我覺得滿心的歡喜。後來聽了一個月之後,感覺劉素雲居士好像滿足不了我,我心理就在想說,我到底還有什麼可以去……。因為淨空學會那些DVD我真的是頭一次聽到,師父在講說有劉素雲居士,這個其實以前都不懂,我是聽到那個時候才知道說有DVD這個東西。
我還跟你分享一個糗事,劉素雲居士DVD有四片,一片有八個小時,我那時候還不知道,以為聽一段就是兩個小時,之後我就奇怪,欸!很快就聽完了,怎麼會是這樣子?後來,因為那時候我是第一次用到DVD,我什麼都不知道,真的是鄉下人一個。後來自己又亂按,欸!才知道說有四段。聽了之後覺得好像滿足不了我,我有用錄音筆錄 師父說法的內容,煮菜的時候趕快又加強了,又可以聽。因為那時候準備東西,切菜什麼至少要一個小時,欸!那一個小時我又可以利用到,我後來又聽了這樣。聽了三個月之後,師父上人說,我可以換弟子規,要聽半年,好!那我還是一天差不多聽三個小時,我又重新做筆記。
我覺得《弟子規》真的是一個很好很好的基本功,真的對我幫助很大。那個劉素雲居士她是啟發我對佛法的認識,之後《弟子規》是一個基本功,真的是一個基本功,我從那邊真的是學到了很多,我覺得我自己改變了很多。現在半年之後,我覺得我受益真的是很多。後來我又請教了 師父上人,「我聽了七個月了,還要再繼續嗎?還是要換?」現在我在聽《太上感應篇》,《太上感應篇》講因果真的是還蠻玄的,更能夠把自己的缺點、自己的想法、意念,什麼都要改正。我覺得我每天都有在反省,「我今天做了什麼?我這個行為、這個意念不好,我就是要改正」。我只能先這樣子講而已,謝謝!不好意思耽誤到大家的時間。
師父:我們說:「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所以一切的善知識,事實上都值得我們去效法學習。那麼,十方諸佛尚且也希望祂的佛國度的一切眾生,祂說介紹哪裡啊?「你去阿彌陀佛那邊學啊,很好很容易學成就」,那大家就介紹啊,所以成功不必在我。我們在這一個世間,唯求心量廣大,其它的大概你不用去思考,你的問題也就沒有了。
那麼,常常是這樣啊,我們會勸你去看看那些、看看這些,那為什麼有的人會說,為什麼我們會介紹?剛剛講的:「佛法興,僧讚僧」啊。那麼人家講得好,我們就要去接受,其實說穿了,如果我們不用教,大家能成就,那不是很輕鬆愉快嗎?對不對,又不浪費時間。所以真正啦,生命本來就不可得,成就,做一個學修者來講,也真的就是「老實」而已啊。
那麼上根跟下愚是從相上講,它其實本質的老實就是一種什麼?高度的根基啊。那麼我們多數的人七、八成,九成的人都在中層嘛,所以有思維、有很獨特的見解,然後他沒辦法去放下自己的這一個思維而去學修,這是一個人生學習上最大的一個障礙。所以你會發現,在學習來講,外在也沒有障礙,也是自己的心念的問題啊。
那麼常常講說,尤其是教育者,你們裡面有很多老師,不管你們是世間法、還是出世法的老師,都面對到學生。我相信有一種學生是最好教的,他沒有所謂的選擇性,可是遇到是最好教,就是什麼都不知道那一種,一張白紙。可是不是愚痴喔,什麼都不知道就是他沒曾經被汙染過,沒添加很多似是而非的知見的這一種,最簡單啊。那麼,我們曾經去歷練過很多的不一定是一個好處,人活在經驗法則裡,「經驗」會誤解。
所以人生有兩個障礙:一個叫「所知障」,一個叫做「煩惱障」。一般比較沒有涉獵學習成長的人,他的煩惱障比較重一點,譬如說操煩啦、擔心東擔心西啦、身體不知道怎麼辦啦、事業不知道怎麼辦啦、兒女不知道怎麼辦啦,這個一般都叫煩惱障。那麼有讀書有學習的人,他所知障重,因為他會執著在所學的而狹隘了他的視野,容納不了其他。所以障礙不在他所學的那個東西本身、那個對象本身,而是自己的執著,讓他所學的東西變成障礙。那這個要再去學法,就要透過相當的洗滌,要洗洗洗,把這一張佈滿了顏料的圖話紙洗到乾淨,再來重新填顏色。要不然學法其實是很簡單的事情啊!一般講:照做啊!照什麼做?照聖賢的理路做而已啊。剛剛我們講依樣畫葫蘆,什麼叫依樣畫葫蘆?如果說畫個葫蘆,「不行啊,我很喜歡我的耳朵」,你那個葫蘆就不像葫蘆,又長了一個耳朵出來了。然後,「不行啊,我對我的這一隻腳長得很漂亮,我喜歡」,那葫蘆又長了一隻腳出來了,所以就永遠畫不像。所以學習第一關鍵,就是把我們自己的所有丟掉,那麼完完全全接受聖賢的點點滴滴裝進來,所以聖賢在這個時代很重要啊!
早上跟李叔叔分享,這個時代很多這些問題解決不了,為什麼?教育上出問題,那麼教育上最大的問題是什麼?沒有老師。所謂我們講的這個傳統文化教育、聖賢的教育、佛菩薩的教育,缺乏老師。那麼與其說老師,大家又對名詞有誤解,老師不是很簡單嗎?讀個幾本書會站講台,講個幾個法句就可以當老師。那這樣是不是又有誤解了,所以我就跟李叔叔換了一個名詞,這個應該不叫缺乏老師,是缺乏「聖人」!這個老師的標準就是聖人,不是聖人做不了這個老師,現在的時代缺乏聖人,所以時代的教育就沒希望了。
那你們就知道你們在學什麼嘛,你們學就是要學習自己成為聖人,我們的下一代才會有希望,唯有聖人去做這個正法的教育才有辦法。所以你就知道真正的教育是怎麼一回事,我們就不會去看輕它,或者好像以前聽人家講的話叫什麼?小孩子玩大車,多危險!隨隨便便看個幾本聖賢書就等於可以去傳授了,這是這個時代最危險的事情。所以「學為人師,行為世範」,這是一個學習聖賢教育的最基本的態度。那麼,這一個態度你有了,你還不一定能夠全部做到;可是沒有這個態度,絕對做不到。
所以以前常跟幾位同參、許多同參勸勉說:不要常常在我們生活當中去下指導棋,我們是用這個名詞。我們常常會有學習的法味啊、認知,我們常常會去跟人家分享,那分享這個叫做好說啦,一體兩面嘛。現在的名詞泛濫,定義十萬八千種,所以這一個分享心態一偏頗,我們自己沒做到正確態度的時候,這個分享,我們就用下指導棋來定義它。那麼下指導棋的關鍵,就是有一個根深柢固的「我」,所以要人家怎麼樣,當你講出來的所有正確的言詞,出去的能量全部都是錯的。所以「善」不能解決一切人世間的問題,只有「覺悟」才可以。
那麼,聖人不停留在善而已,當然他不否定善,他是圓滿的覺悟。那麼世間聖人、出世間聖人的不同在哪裡?在「放下」。世間聖人對人世間還沒有放下,所以他不能出離。那麼這一個放下的關鍵在哪裡?「戒、定、慧」,戒定慧真修你才有辦法真正去放下,放下我執嘛。也許世間聖人,你做個這些仁義道德禮智,這些五倫、五常,你就可以辦到了,可是這樣做到的人,他還沒出世間,他不堪稱為出世間的聖賢。所以佛家在講「師」這個字,其實已經涵蓋了天、人,所以叫做天人師。
出家是為什麼?出家不是現在形式上剃光頭跟穿袈裟,就等於出家,在義理上的定義就是要為天人師了,所以才要出家嘛。那出家是什麼意思?什麼條件叫天人師?出離煩惱,你沒有煩惱的人,你這時候叫出家了。換言之,沒有煩惱的人,他出離六道輪迴,所以他堪稱為天人師了,天跟人都在六道輪迴裡頭啊。那麼只要你不是天人師,出世間最低標的這個聖賢,超越六道輪迴,你就沒辦法解決六道輪迴一切的問題。所以你遇到六道輪迴裡面的一切眾生,你就有其可能,卻有其不必然,那麼還是不圓滿。所以最後至極圓滿,就是成就最高級數的天人師,那個就是佛,覺悟!
這一個佛法的教育,在這當今非常的氾濫,非常廣泛的意思啊,那為什麼成效不彰?也就是沒有真正的佛,所以教不出佛啊。那麼,世間沒有真正的聖人,所以教不出真正的啊。學校文化,整個全球環境,也開始在追逐所謂的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對不對,那麼到處論壇、講座有沒有用?初步只是一種推廣,它對真正整個社會的能量場影響是沒有用的。因為推廣只是知道,讓你知道有這一回事,它只是階段性最初步造成一種風氣,大家還知道有這麼一個生命狀態,知道有這麼一個東西,不是說什麼都不知道,人家傳統教育是什麼?完全不知道!這整個社會現在好像已經變成這種窘境了。
你說傳道、授業、解惑,嗯~什麼是傳道?對不對,那麼授業知道啊,那麼什麼是解惑?不知道。那古之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少了傳道跟解惑,所有的地球人類不可能會有美好的一天的。那麼傳道補足了,解惑補足了,授業當然也就解決了,因為授業是所謂的家業、事業的層面;傳道跟解惑是所謂的道業的層面,那麼一切世間的家業、事業的基礎,都不離開道業。換言之,一個人的道業很深入,他的家業、事業自自然然就有智慧去把它調整得美好了。
那麼,一個人沒有道業,他努力的接受授業的教育,他的家業、事業一定有諸多煩惱不能解決,所以造成痛苦這一件事情。那麼這一件事情長衍下來,這個傳道跟解惑的教育又越斷越大、越斷越大,那個距離斷到現在人家不知道,不知道的狀態就是無解。所以要靠僅存的,一般講不好的層面叫星星之火足以燎原,可是常常那個星星之火,好比蠟燭最後那一點點火光,一個微風吹了就熄了,現在的正法就像這樣子──那一個小小火苗的蠟燭,所以要把它顧好啊。這個在佛家叫請佛住世,正法久住。那你們知道要請佛住世,不如請自己當佛啊,對不對,督促自己,你愛住世多久,住世多久啊!幹麼仰賴別人?對啊,最實際啊。那正法久住,你自己就契入正法眼藏,續佛慧命,你愛久住多久,就久住多久啊。
所以學法的人不能迷失,我們在在處處希望大家能夠回歸,返聞聞自性,往自己所謂的德修上的成就去努力,而不是外在的有為上的追逐。那在這個時代,真假參半,邪師說法如恆河沙,現在好像人家一提到修行就聞風喪膽,因為負面的報導太多了,對不對,那麼以假亂真,多的變這樣。眾生有一個特質就叫做愚痴,什麼叫愚痴?分辨不出是非邪正,啊!只要冒蒸氣的都是冰,只要冒蒸氣的都是滾燙的熱水,都變這樣子啊,他不知道原來那個蒸氣很像,有的是很冰、有的是很燙的。所以我們自己學法的人,就要有這一個獨排眾議的堅持,只要是對的,一路走來始終如一,不必被瀰漫在整個世間的這些錯誤的知見給影響到。當然裡面要有善巧方便,要有正知正見產生的智慧,才有辦法,要不然,你不是裹足不前,就是步步出錯,統統沒辦法。那這個一定要對自己有非常深度的期許才有辦法做到,佛家講的叫做「願力」。
那我們常常轉化一些名詞,叫著大家要去立志──志向,那麼我們現在的人只要聽到立志,就會想到什麼?我未來要當醫生、還是總統、還是……,現在總統大概沒人想當啦(學員笑),當醫生啦、當老師、當那個什麼開飛機的……等等,我僅有的印象就是小學的作文啊,每個同學都很有志向。我們講的不是這個東西,這個東西就是我剛講只有授業上這個志向。
所以真正的志向,君子立長志嘛,這一個志向,佛家講的「願力」大家聽不懂,我們換一個言詞,這個志向就是「正確的價值觀」。那麼有正確的價值觀跟你的行業別無關,對不對,你每個不同的行業,都可以有同樣的正確價值觀。那麼很多人又搞不懂,那最正確的價值觀是什麼?所以我們就提供什麼叫正確的價值觀──就是你一息尚存,沒有你自己。你一息尚存,你的存在即是一切蒼生利益的標的,你生來就是要服務眾生的,這叫最正確的價值觀,那其他的哩哩喳喳就不要講了。
為什麼佛說八萬四千法?因為本來就這麼簡單而已,本來連這個也不用講,為什麼?因為本無一法可說。所以無一法可說,最後也濃縮勉強長出一個法好了,叫做「一切為蒼生著想」的時候,其他都解決了。可是眾生不能理解,因為眾生迷失太久了,心性偏頗了,他不能理解為什麼要這樣?所以才開始講第二法,「因為啊……所以啊……」等等。那麼聽到「因為……所以……」,有的眾生又還是不能理解,所以「再所以……再因為啊……」,「又因為……又所以啊……」,所以這個「因為……所以……」蔓延變成無量無邊的法。
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常常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本無一法可說,是因眾生的妄見無量無邊,為了要把他們引導回這個歸元之路,因此設下一個方法門徑,所以才有辦法說啊。那麼當你透過這個方法門徑回溯回來的時候,一切的存在,本來的本分就是為眾生著想的時候,這個人就有智慧去判斷他的所行所為了。那很多人會反問,「我知道啊,我認同這個價值觀,可是常常會做錯啊」。這個做錯,就是跟你認同的價值觀,你的實質有落差,你才會做錯,因為你還有一個「我」。你用一個「我」去認知這樣的價值觀,所以這樣的價值觀就不是真的為蒼生,而是用為蒼生來建構自己,所以還是自己,很多學法的人的迷失就是落在這邊。所以只要你那個方向搞錯了,你統統達不到,只是現象會很像,實質差十萬八千里。所以學法最簡單最好!不要搞得很複雜。
那麼你知道了嘛,「為蒼生著想」就是最高的理想,對不對。一旦你達到最高理想價值觀的願心志向的時候,你努力只要往這邊,一個方向都不用轉彎,你這一個過程所有的事情本來就會剝落,就沒有了,所以那時候叫做「天下本無事」。那麼後面那一句話就是什麼?你的志向不是這樣,你不如實去做,那個就叫做庸人,所以它就會自擾之,在整個路徑上就會招惹很多困擾給自己,然後再說,「怎麼樣不要這個困擾」?你不知道,「你不要招惹就沒有了」,那他還會問你,「怎麼樣不要招惹」?那個一直想就是一直招惹,殊不知放下即得啊!對不對(師父笑說)。所以老實!真做!以大陸的講法:真幹啦!
輝華師姐:師父我有一件事情一直困擾,因為我是老師,授業、解惑這些的。可是最近上課,我脾氣已經改很多了,從開學到現在,我就已經發現有兩位同學每次上課都不帶書,OK,我都不理他們,因為我也想說可能是在考驗我、也是在教訓我,這樣的感覺,所以那時候他們在做什麼,我都OK。後來他們上課的時候就看手機,然後兩個就悉悉窣窣,首先你不吵我沒關係,我當作你們不在,可是影響到其他的同學,坐在那一邊的同學就跟他瞪一眼,那時候我要怎麼辦?(學員笑)
師父:他瞪一眼有沒有打起來?(學員笑)
輝華師姐:沒有打起來。
師父:那就是放下。
輝華師姐:對,可是兩個還是照常……,你講的小聲OK的。
師父:所以喔,現在的教育就是一個極度的共業體,層層疊疊啊,你很難釐清了。現在所謂的教育,也不只是教育,你要把它拓寬來看,不能把它濃縮在個案,濃縮在個案我們一定無解。現在的為人,就一句話而已,「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可是這不是消極,你要看前面有一個「行有不得」,為什麼有「行有不得」這一句話?就是他努力過,才有不得嘛;如果他從來沒努力,就不用再強調一個「行有不得」,前面兩個字叫行。譬如說,你該勸的勸了、你該講的做了、你該依著你們的法條規矩做了,學校有學校的規律啊,你都依著正確的去做了還是這樣,那麼就個人造業個人承當了,這時候就行有不得,回來反求諸己就好了。
輝華師姐:所以最後我上課的時候,稍微點了一下,因為那是外文,我用法文罵了一大堆,可是他聽不懂,沒關係(學員笑)。我只是講說,你們還是要顧念到其他人,可是呢?私底下在下課的時候,我私底下請他們過來,我跟他講,你們今天怎麼了?因為你今天可能是怎麼……怎麼……,那我也跟他講說,你有沒有其他需要幫忙還是怎樣子?那往後上課再這樣子的話,委屈你了,你自己去接受你自己所做的。
師父:對啊!我剛講的嘛,該做的做了,其他就放下,就不用罣礙了。
輝華師姐:可是他影響到其他的同學。
師父:你能力範疇以外,就放下。這個世間有太多人影響你了,不是只有那兩個,你懂嗎?你走到火車站、走到捷運站,就一堆人影響你了,你怎麼辦?
輝華師姐:但那個是我的學生,我要教啊。
師父:那個是你的人民吶!這是我們的地球人吶。
輝華師姐:可是他是修我的課,我是覺得……。
師父:怎麼可以這樣分?
師父:他跟我們共存,他修我們的如來正法,所以不能從事相去比。我剛剛不是先講,如果你從事相捉摸是無解的,你要把它變成一個理路,理路回歸,反求自己,不是因為他是我的學生、不是我的學生,人要平等看待。
我們常講入室、非入室,入室有什麼比較優越?沒有啊!入室只是代表你要比較要求自己,你懂嗎?對啊,並不是說他是我的入室弟子,所以我要特別照顧他,不是這樣子,你都平等的照顧。一切眾生就是一切,沒有這個離我比較近,那個……,剩下只是一種緣的對待。離你比較近的就是冤業比較重的啦,對不對,那冤業比較重,我們就要更有耐心嘛,更有耐心跟比較不用那麼耐心就能解決,它的理路是一樣的,只是它的關係的厚度不一樣。越厚的越要花一點力氣,可是你的力氣over過了也沒有用啊,所以事情是恰到好處,無過無不及。我剛剛講「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就是當你努力過了,你沒有努力沒話講,你努力過了,你再也想不出任何努力的方法,那時候就叫做放下。因為超出的方法,超出了你的智慧了,所以不是參考書可以得來的。
就好像有人常常問我說:「如果我身邊有一個人怎麼樣……,師父我應該怎麼跟他講?」我說:「我不知道耶!但我會跟他講,可是你,我不知道你怎麼跟他講。」因為你不是我,懂嗎?「你就提供一句話嘛!我跟他講」。我舉一個例子,大家笑一笑,有些人早就知道,有些人不知道。前一年我去上海的時候,嘉財是不是接到建勳的電話,對不對?前段你要不要跟大家講一下,建勳那時候怎麼樣?在深圳拉肚子還是怎麼樣?生病?
嘉財師兄:是!就是建勳好像在家裡頭痛,然後 師父在上海。
師父:他不是在深圳,去深圳嗎?
嘉財師兄:喔!對對對,他去……。
師父:欸!你當事人吶(師父笑、學員大笑)。
嘉財師兄:就是有發生一些事情。
師父:然後打電話追,追到上海來啦這樣。
嘉財師兄:是!是!
師父:然後為什麼事?
嘉財師兄:我忘記他是頭痛,還是什麼?就是一直……。
師父:好,那我講好了(學員大笑),我是說你們當事人比較有說服力啊,我說好像我在編故事(師父笑說)。
嘉財師兄:不太記得這件事情,不好意思。
師父:總之,他生病啦,然後不知道要怎麼辦?他跟嘉財感情也好啦,曾經透過嘉財幫他很多,他很信任,在法上。他就打電話去請教嘉財,對不對,是不是這樣?你那時候是不是後來打電話到上海,小妍接到,然後小妍就跟我說:「嘉財打電話來」,我說:「要幹嘛」?
有沒有先打我電話?沒有嘛,因為你們知道,我只要出門手機就是關機丟在家裡(學員笑)。人齁~沒接到電話不會死,沒關係,你知道嗎?對啊,你如果沒有電話,你就〔清幽〕了(台語:悠閒自在,不受拘束),可是我們沒辦法,還有一些業緣,所以必須要接電話,後來就這樣連繫上了。結果我那時候在一個叫功德林的素食餐廳,大陸有一批人在那個餐廳請吃飯,那你就知道嘛,常常是什麼?常常就是他們請教問題,我們處理。那一間餐廳叫功德林,所以我們在那個功德林裡面「做工的」這樣。我順便提一下,功德林那個書法寫得很漂亮,是當年中國佛教學會的會長──趙樸初,一位書法家寫的,有時候我出門去外地我都會看一下那些書法字很漂亮。
小妍就接到電話:欸!那個嘉財打來說建勳怎麼樣……。
師父:有那麼急嗎?是痛到頭快爆炸了嗎?還是拉肚子拉到……。
小妍師姐:可是好像講得很嚴重啊!
師父:可是我也不能分心啊,我現在要處理事情,先來後到,公平,對不對。
小妍師姐:怎麼辦?怎麼辦?好像講得很嚴重!
師父:擱著、擱著,死不了、死不了(學員笑),擱著、擱著。
然後我就繼續處理當下的事情嘛,很危急,處理完之後,我根本把這件事情擱著了嘛,擱著了,我想說長途電話打來打去很浪費錢,不要讓他們浪費錢。你說別人的手機啊,如果我有帶手機,我就用我的手機打,我更聰明嘛,因為我知道帶手機出去會很浪費錢(學員大笑)。那為什麼常常不帶手機呢?欸,可能沒有帶來,因為我的一支手機,有一個人他很熱情硬是要幫我付錢,所以基本上我已經好久好久沒有用我的手機打過電話了,因為他付錢,我只好限制住永遠都是基本費。所以我的手機只有用在基本費裡面的上網,我就用這個。因為人家付錢,所以算了,剛好有藉口,不用打電話,所以也真的減少很多煩惱啊,這件事情就這樣嘛,擱著。結果我五天回來了,她接到電話那天應該是第三天了,我去三天,回來兩天,後來嘉財你分享給他,你有提供方法給他嗎?這個你記得嗎?你提供的方法你記得嗎?(師父笑說、學員笑)
嘉財師兄:我記得好像念佛。
師父:第一段,有兩段,我現在要進入嘉財,把他入駕,不是啊,是讓嘉財入我的駕,他一定要說啊,他的事情透過我的嘴巴在講,哪有入駕這麼輕鬆的?(師父笑說、學員大笑)
然後嘉財所學的當然沒錯嘛,如來正法對不對,常常聽淨空長老也在講說念佛嘛,只要遇到事情念佛、念佛,老實念佛,誰都講念佛,那就提供他念佛,念個半小時看看嘛,對不對,半小時,我記得這個數字。你啊,現在是你啊(學員大笑),半小時,結果建勳很聽我的話,然後就很認真地去做了。聽說啦,因為我也沒在現場,做一做,電話又來了,沒用!怎麼辦怎麼辦?拜佛!(學員大笑)拜佛半小時,建勳很聽話啊,拜拜拜,最後沒用!更痛,對不對,更痛。那後來也沒轍了,就真的擱著了,然後……他好像也回國了,帶著病痛回國。這時候我就收到那個email了,登!突然跳出來的嘛,表示他現在在線上,對不對,然後我就回給他,「某某某吉祥啊」,三個字給他,「然後某某某」這樣,就是我。結果,過大概一分鐘,登!他又回信了,「感謝 師父!好了」。(學員大笑)然後我就用這個例子,有考過大家啊,我說那請問,你們猜測我會講哪三個字?你們沒聽過的,你們可以試申論之。
同參:「放下吧!」
師父:其一對不對,不是。然後有的人「清淨心」、「看得破」……等等,法句統統出來了,所有佛經上寫的統統出來了,統統不是,不是怎麼猜?算了,放下吧!還是我直接講,我跟他說:「還痛嗎?」好了!(學員大笑)三個字啊。為什麼?剛剛講的「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哪有一法可說啊!對不對,是你的正量,你做到算數,哪是那個。
當年 釋迦牟尼佛還沒出生的時候,有沒有你們現在看的經?祂出生的時候有沒有?還是沒有啊!祂滅度的時候有沒有?還是沒有啊!阿難尊者在七葉洞窟集結的時候有沒有?還是沒有啊!是傳來東土,現在印刷術昌盛,你們才看到現在的經,為什麼要執著在那個上面啊?所以「執著」就沒有正量,我不是說經本講的道理是不對的,是你的「執著」變成不對。
所以老實念佛,「老、實、念、佛」這四個字沒罪,也對嘛,你看是用什麼樣的心、用什麼樣的態度、用什麼樣的願力去講這句話。那你說:「師父,那個人怎麼了,在我身邊發生這些問題,我應該怎麼幫他?」我不知道!(師父笑說)那最後不是不知道啦,是你們常常會想說有一個方法A……,就照著這樣做就幫了,不是,不是這一種幫。是有方法的,那個不知道,是因應我們那個目的性來講,是不知道的。可是方法在哪裡?方法就是把自己成就,你就幫了。「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把諸己成就起來,那個就是最好的方法。當你成就起來,你要跟他講什麼話,不知道,隨緣應眾,隨事起念,妙觀自成,沒那個事怎麼知道有什麼方法?就是你的病人還沒出來,你怎麼知道要和什麼藥?那是很奇怪的事情。當然現在有成藥店,成藥行,那個就是先和好藥等人來生病啊(學員笑)。我們真的真的要生那個病去吃那個藥嗎?那更愚痴!眾生就這樣啊。所以佛法就像那個藥一樣。
那麼佛法本來沒有,是因為眾生生病了,你針對他的問題,智慧起用,和一和給他,這樣子吞下去就好了,好了,就好了啊,好了就沒那個藥了。那後來學佛的人實在很冤枉,「啊!我趕快先看什麼病,我要生這個病這樣,我要不是生這個病,我就不像學佛了」。因為你沒那個病,你不需要學了嘛,那你為了要學他,要背出那些法句,你勢必要先生出這個病,你懂嗎?學佛就這麼妙啊,很有趣!真的。學佛真是全天下最快樂的事,最有趣的事,你們有沒有學過這麼有趣?(師父笑說)還是學到那個眉頭都皺在那邊,背不起來(學員大笑),對不對。
學習成長,很多是要自我去參啊,參!那什麼叫參?離心意識叫參啊。什麼叫心意識?六、七、八對不對,六分別,七末那執著,八阿賴耶識,離──不要執著這個,離開,放下,那個體會一切的造化就叫做參,所以它沒有固定答案,有問有答。然後套一句我剛剛講那個雲啊,很抱歉,你們沒問,可是宏哲問了,我只好答了;答了,很抱歉堵住你們悟門了,要不然我很多是不說的啊,向來密語、密意,哪還有一句話可說?那就是禪!
宏秀今天聽得懂嗎?我不是只會講弟子規喔!(師父笑說)真是這樣子啦,今天有講,講了還是多餘的啊,所以文字本來也沒有罪。我們以前常講「說而無說,無說而說」,我們學法的人要「聽而無聽」,可是聽好,不要又錯解喔,「聽而無聽」我們常常又理解成:就不要聽啊!(學員大笑)不是這樣。不要執著,不要計較那一個字是什麼?一定要用什麼字?我聽到是這一個字,你怎麼用這一個字?我們常常會這樣子啊,叫死在教下,死在句下,前面叫做死,所以把佛法弄死了,你看佛法很冤枉,佛法是要讓我們活的,我們卻把它弄死,你看!
要不然學法哪有那麼累?你如果知道這個,你要看多少經啊?不用看多少經,你就契入清淨本然,辯才無礙就好了啊,你所講出來就是經,稱性而說。所以透過四修德的著墨,其實就是要恢復我們圓滿性德而已,性德無修無證。四修德表面要努力,那個努力我們加個「表面」,就是說實質上也沒你努力的東西,因為剛講的「般若六百卷,一句不可得」。我們傳到東土的般若經,六百卷嘛,翻一翻你得到什麼了?就不可得啊,連那一句的「不可得」,都不可得啊!所以就活活潑潑。這樣你們要知道怎麼學了喔。
看這樣還有沒有其他的……。等一下等一下~我們不能沒負責任,這樣怎麼知道對治那兩個嗎?(師父笑、學員大笑)對治學生啊!對不對。你問的問題延伸到這邊來,要詳盡說明,舉例說明,教、理、行、果統統要啊!
什麼叫「教、理、行、果」?裡面有教,有背後的理路~理,行~有怎麼做,有結果會是什麼啊,教理行果,結果搬出來就是表演給你看。所以你們去雞足山、印度,那個就是表演出來啊。那表演出來是現在的用詞,做出來,一般你們講的身教,叫「做出來」,所以你們整批人都在那邊身教,你們演一齣戲給我們眾生看嘛,我們是跟著去看戲的人,拉出來旁觀者清,對不對,我們跟著你們去看戲,所以看戲的收穫最多。
輝華師姐:阿你會回答什麼?(學員大笑)
棋研師兄(主持人):師父已經表演完了(學員大笑)。
師父:我說有沒有聽到了~這樣子啊。
輝華師姐:我聽到了。
師父:我是說,你不要想說現在手錶放在哪裡?(師父笑、學員大笑)剛剛是手機,現在不要想到手錶放在哪裡?這樣就不好了。
輝華師姐:我有聽到了,接收到了。
師父:剛好六點整啊,大家肚子不知道有沒有在叫了?(學員笑)
棋研師兄(主持人):今天非常殊勝就是後半段,師父上人用了很多種方式,其實大家應該都受益良多。因為時間的關係,師父上人晚上要趕回高雄,很多高雄的同參也要回高雄,所以等一下……李叔叔說有備餐點,請各位這麼認真的學生同參,可以留下來用餐。因為 師父上人也會留下來用餐,李叔叔說也讓大家學習 師父上人怎麼用餐?我說不必了,(學員大笑)李叔叔還派了一個功課,還是請 師父上人在裡面用餐好了,就很不自在,當然 師父上人不會不自在啦,是大家都學得不自在。
師父:我常常不太希望出現啦,好像我到,得罪大家一樣,那變成好像彆彆扭扭。
棋研師兄(主持人):那今天雞足山講座也正式結束了,感謝 師父上人。
師父:用餐能用到多久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因為我印象中好像我還要開會,我印象中我們沒有自己的時間,所以我要先知道開會的那一段到底是什麼?我才能去。
與會同參:幾點開始?
師父:我不知道。
棋研師兄(主持人):瑞騏師兄,我們開會的時間幾點開始?
師父:還是你們等一下再討論一下吧。
李叔叔:吃飯的時候再討論什麼時候開始。
棋研師兄(主持人):那我們今天就感謝 師父上人。
師父:好!謝謝!
黃金鳳 李晏菱 恭敬整理
2021.02.25
💫延伸閱讀 : 2013【紫氣東來雞足山禪密淨行】第二場 影音精華版 (上半段)
2013【紫氣東來雞足山禪密淨行】第二場 影音精華版 (下半段)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