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足山禪行
--金頂寺中秋夜「傳燈續法」晚會
師父上人元和妙音及開示
地點:中國 雲南 濱川縣 雞足山-金頂寺
時間:2013年9月19日
紀錄組恭敬整理
(眾人恭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師父上人元和妙音淨化……,並釋義:
中秋心澄月,雞足超三界,金言傳百岳,妙音唱喜悅。中秋節不一定是在月餅上去捉摸,月亮在佛家代表的是一種圓滿,代表一種次第,滿月代表圓成佛果。有所謂的名字即佛、理即佛、觀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證即佛乃至於究竟圓滿佛。這一個滿月,就是代表究竟圓滿佛;一般凡夫都在所謂的理即佛、名字即佛上。什麼是「名字即佛」?「一個有知道要學習的人」,他理上已經可以堪稱在佛道上,所以我們稱之為名字即佛。那「理即佛」是什麼?在知道學佛的前面這一個階段(名字即佛之前),指所有眾生皆有佛性的這個次第,一般講的:「一切眾生皆是未來佛」,因為一切眾生本具圓滿的佛性,所以在理上他也叫佛,因此我們才要「禮敬諸佛」。但是眾生的行誼不一定有彰顯出如來的體性,所以就不能去稱讚他,當其如來體性彰顯出來,「稱讚如來」才合於法。
再往上一著:「觀行即佛」,觀行即佛就是已經有在做了,有三分味,可是他不一定完全到達。再往上一著就是「相似即佛」,相似即佛就是他做得滿不錯了,有那個樣子出來了,可是他印證的功夫還不到。再向上一著,就是「分證即佛」,分證就是已經做到了,一般從月亮的角度來講,就是已經分證即佛,從月芽慢慢慢慢變得越來越多、越來越接近滿月。一般講,分證即佛是圓教初住菩薩以上,華嚴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乃至於等覺,都是這個階段的月亮,可是祂還不能堪稱妙覺果位,因為祂還不圓滿;祂的差別在於習氣上的深厚程度不同而已,祂已經完全沒有妄想、分別、執著了。
我們常聽到「指月」,以手指頭指向月亮,這個已經有「觀行」的味道。也常常聽到「水中月」,水中月畢竟不是真的天上月,可是很像了,能看到有月亮的形象,這些都還在「分證即佛」以前。「分證」以前的學習者一定要非常努力,一般要「稍微勉強一下自己」;即便就真相來講,「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可是在「分證」以前的這些眾生,他還是要稍微執著一下佛法,到了法身大士「無功用行」的時候,才可以隨順自然,在滾滾紅塵當中歷事練心,那是一種自然體性的流露,那一種狀態跟我們不一樣。我們也常常希望自己秉持著滾滾紅塵歷事練心的精神,在這六道輪迴紅塵俗世裡面努力向上一著;在逆流上划船一定是要非常努力的,稍微一停歇就會被沖下去。
所以學佛一定要先把這些理路搞清楚,先把方向搞清楚,我們才能夠在這種過程裡面功夫得力,才有辦法透過慢慢的行駛中,回歸我們自然的自我覺性,那一個和眾生、諸佛菩薩無二無別的自性。畢竟「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所以一切諸佛菩薩皆是大善知識,只要我們的身口意、我們的思想、觀念、行為能夠依祂做榜樣、做模範;只要跟祂不吻合的,就把它消除掉。祂講的我們沒做到,就努力做到;祂講的我們不該做的,我們就趕快把它捨盡,這樣在學道求道的路途上其實不難。而且在這樣的心態跟行動力之下,你會在學法的路上時時體會到法味。那時候,法味真的是比世味還濃的,即便很多人不太能夠體會這句話:「世味哪有法味濃」。一個透過正確的方向、理論、方法加上精進力的人,一定是世味哪有法味濃,那時候上軌道了,在學修的過程裡面,就是處處喜悅,而沒有一點勉強的心。
我們常常比喻,學修的路途就好像開車,在找到交流道上高速公路之前,可能你繞一輩子繞不到,而且那時候還有紅綠燈,走走停停、走走停停……,是最耗油的時候,所以是要最努力、最慎重的時候。一旦你找到交流道上去高速公路,它幾乎就是用著一種慣性在前行,到那時候,你就能體會到開車的樂趣,當然不是叫我們大家去飆車(眾人笑),是舉外明內;因為一切世間的有為,它之所以存在,它也是來自無為。所以真妄不二,全真即妄、全妄即真,隨時提醒自己,即便「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可是在我們博地凡夫還未見真章之前,神秀那一句偈也是蠻好用的:「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感謝!
(眾人齊唱〈地獄五條根〉)
(眾人齊唱〈祝福〉)
(kokoturn孔雀舞表演)
(接下來是同參請益時間)
曉蓮師姐:師父,我要來雲南之前,心裡面期待了好幾個月,一直到出發那一天的凌晨,我兩點多睡覺,睡了一下子之後,突然感覺怪怪的,好像有什麼人闖進我的房間?覺得很害怕。後來再睡的時候,腦子裡一直出現余瑤跟 師父見面的畫面,我就非常的緊張,心裡面就揪住了,一直這樣子好幾次,後來就再也睡不著了。
其實我最近一直感覺我跟余瑤好像有一段特別的緣分,是不是以前曾經做過什麼樣的事情?就連她生病了,她跟我說她在上醫院檢查前,她腦子裡就有一個聲音告訴她得的是什麼病?她一告訴我之後,我全身發麻好幾陣,我跟她說我全身發麻耶,她說她也是。再來是她常常不舒服的地方是左背後面,那我這一年來也是有這樣的問題,我也是在左半邊非常的不舒服,尤其是昨天和今天,只要是出外的時候,我就特別的不舒服。那今天爬山上來的時候也非常的吃力,還好有師兄師姐的幫助,我才能夠上來這裡。
那剛剛到了金頂寺的時候, 師父唱元和妙音,感覺很像是靈性等待已久,終於來到這裡了,又好像有什麼一直在等著我?不知道……,我覺得是很開心、很……不知道該怎麼去形容,很想懇請 師父給我一些開示。我知道自己在學法這一路上可能有許多承諾都沒有遵守,也可能自己累生累劫做過很多類似的事情吧,但是還是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想懇請 師父給我教導。
師父上人:我們人同時是一個接收器、也是一個發射台,那麼頻道相近的當然就比較相通嘛!尤其你們知道易感體質的現象。以前你們比較不了解什麼叫做易感體質?那麼現在二十一世紀的這個族群算是多數,這個多數的族群裡面又有更多數的人不自知,不知道自己的現象是這樣。
我們再解釋一下「易感」。有幾個解釋,相同一個音,有容易的「易」可以去稱呼它,而不一樣的那個「異」也可以去稱呼它。容易的易來講,就是說比較容易感受,比較容易感受是什麼意思? 就是比較容易受影響,受到好的影響、受到不好的影響都容易,這個我們稱之為「易感體質」。而靈異的「異」呢?就是比較不一樣,有別於一般你們講的正常人,有一些比較不一樣的感受常常圍繞著他。
身心靈是三而一、一而三。很多時候從你們的角度,不能只是有一些經驗法則,就一味搪塞、推給外在的這些無形眾生,你們看不到的這些。當然他們是存在的嘛!現在的科學家也發展得很進步,他告訴你們,至少有十一度空間存在,雖然他們非常進步,卻不夠透徹。那麼以前的智慧覺醒者已經告訴我們很清楚了,事實上是什麼?有無量無邊的空間,它同時存在而且重疊在一起。所以也因此,你們才有可能去接觸到不同維次空間的眾生。那不同維次空間為什麼理論上是無量無邊呢?因為一切世界是我們的心現識變出來的,換言之,我們現在這麼幾十個人坐在這邊,也就有這麼幾十個維次空間了;事實上還不只,因為一個念頭就會產生無量空間。那麼,彌勒菩薩跟我們講「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識」,祂就講白了。
我們剛剛講「緣」這個字要先去理解,緣叫做「機會條件」。我常常接觸一件事情,我跟它熟,那比較熟絡的機會條件就比較高。當然,過去生沒有因緣就不會遇到,更何況妳們沒事一個從大陸一個從台灣還跑到法國去認識,對不對?(師父對著身旁臨時加入的大陸朋友說)就好像我們現在認識一樣 (眾人笑)。無非是過去註定的因緣,只是你們不知道。那你說知道過去的因緣重不重要?其實沒有那麼重要啦!
大陸朋友: 其實我跟台灣還是有點關係的。我有七個舅舅在台灣。
師父上人: 可是你不知道有我們。
大陸朋友:嗯。
師父上人:所以,知道過去其實不是那麼重要,為什麼呢?我們常講說「活在當下」,當下怎麼去造化比較重要。大家是生命共同體,所以你們兩個比較相通,所以妳(余瑤師姐)有的現象她(曉蓮師姐)會有,她有的現象妳會有,這是很正常的事情,重點是怎麼去改善它比較重要。那有可能妳們的認識,只是余瑤來提醒妳要精進一點,這樣子而已。如果沒有余瑤的這些病痛跟一種牽繫,妳也不知道要怎麼去關懷眾生,那余瑤也是其中一個眾生嘛,我們都是嘛。
那麼跟我們比較疏遠的、沒關係的,我們通常是漠不關心,對不對?那麼疏遠的漠不關心,比較親近的會關心,你看!這就是人類的差別心,叫做分別。分別就有痛苦,就有因分別而產生的對立,佛家講「邊見」,對不對? 那麼,有一個「我」,產生這個東西,「我」叫「我見」,所以,要去除我們的我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這些統統要一併把它解除掉。可是一個人不容易做到啊!如果沒有周邊的這些人事環境,還是物質環境、這些境緣,我們不容易察覺到根底裡的這一個劣根性。
那妳說相應、相接觸就會有這樣的現象,事實上有時候也不用碰到它就會了!所以這也告訴你們:這些是超越物質的;物質已是最末端了,可是我們現在人類卻執著在物質,活在物質的世界裡頭,他以為物質是主宰。好比說,以前有一些哲學家、科學家主張唯物觀;但是包括現在的科學家都已經發現了,所有一切物質現象的基礎是心理現象,因此近五十年以前的科學,全部都被推翻掉了。所以,科學是什麼?剎那生變!它只是去發現,而不是去發明;發明是無中生有。真正發明整個世界的人,是你們自己!你們的人生是你們心現識變出來的。
既然是這樣,從余瑤的角度就是什麼? 哪有病是不會好的,對不對?除非我們不正常,若回復到正常的人,是沒有病的。當然我們現在會坐在這邊,真的都不正常,對不對?因為正常人只有一個單位,叫做「佛」,在佛法界的,叫正常人。那麼我們現在當人,只要有煩惱、憂慮、牽掛的人都是很不正常的,不過我們常常看到,那我們要不要做個正常人?可是有憂慮、煩惱、牽掛的不正常人占多數,所以從多數的角度講,有煩惱的好像又正常,這個文辭就攪和不清。所以我們再定一個名詞:「正確的人」!我們叫做不正確的人,所以有煩惱、憂慮、牽掛;正確的人沒有。所以我們寧願做那個少數正確的人,也不要做那個多數正常的人。
那麼學法的人基本上就有一個定見,有一個正知正見,不受一切錯誤見解的動搖。一般現在的社會價值觀是一種錯誤,因為建構在欲望延伸的生命狀態裡面就是錯誤,因此,只要從這個生命狀態去著手、去努力,一定產生剛剛我們說的什麼?產生正常可是不正確的人生。那我們了解之後,我們不要不正確的人生,我們就知道該往哪一個方向去努力,改善自己的人生。那麼這些靈性薄弱的人,我們一般講我們的心裡一定諸多煩惱。所以妳有沒有發現,妳們兩個人都有一個特色?台灣話有一句話叫做〔操煩底〕!〔操煩底〕你們聽得懂嗎?〔操煩底〕國語怎麼講?
宏哲師兄:很容易憂慮牽掛的,事情還沒到就在那邊緊張……
師父上人:擔憂東,擔憂西,人家沒事他卻在擔憂,人很常常這樣。
宏哲師兄:杞人憂天啦!
大陸朋友:大陸也有這個……
師父上人:對呀!所以要怎麼改善問題?就是把這個質性拿掉就解決了。還沒發生就在那邊擔心,已發生的也擔心,當下發生的也擔心,已經過去的也擔心,不知道在擔心什麼?你知道嗎?所以要活在當下!那你們當下感受到的氣氛磁場是好的,就接受它;那很多東西是沒有為什麼的,事實上也不是很多啦,是真理本來就沒有為什麼,因為法爾如是嘛!它只有因果的存在,並沒有為什麼。所以只要你不擔心,你就無慮,你的生活境界就美好,從這邊去改善會比較重要。這樣可以懂嗎?
曉蓮師姐:嗯。
師父:所以互相督促,現在的緣就這樣,過去的不重要,因為過去誰欠誰那個都要一筆勾銷。如果跟你說:「過去就是妳(曉蓮)欠她(余瑤師姐)啊!」那余瑤就……(師父模仿很威風的樣子)(眾人笑),對不對?被我逮到了!當曉蓮還過頭了,又變成余瑤欠她,這時候又:「哼哼……」,變成曉蓮予取予求,沒完沒了。人並不一定要了解過去才能創造未來,是當下你覺性起用,未來就有把握了!所以不要落在一種迷失。
曉蓮:好!
師父上人:不要說什麼,人家我們還沒有來到這邊就接收到邀請卡了,有的人還有一路上寫下來的。要不然妳看阿鸞那邊,人數上,我們還沒來就已經傳偈跟她講「三十三個」會來。當然啦!這裡面先減掉工作人員跟什麼?比如說:領隊們、余瑤、余媽媽,她們過來會合的不算。這樣扣一扣,本來那時候報名的人是四十幾個,可是當時她(阿鸞)不知道啊!那時候祂傳偈下來的時候是說三十三位,那大家如果早先知道的就會覺得說根本不對。結果,有的人因故不能參加,退來退去、進來進去,剛好三十三。(師父對阿鸞師姐說)妳說妳接收到的那個啊……偈頌啊!
Monica師姐:妳記得嗎?(對阿鸞師姐說)
承鸞師姐:我只記得在…十月,十月…十月底還是十月中的時候,接收到 迦葉尊者的訊息,但是我……
師父上人:迦葉尊者你們認識嘛?在上面休息。(眾人笑)
承鸞師姐:我只記得前面一段是「一人一事各護持」,然後後面我就……忘了。(眾人笑)
師父上人:忘記帶的樣子啦!其實整首偈也是要勉勵諸位的,自己要在自己的本分上去捉摸,不要心外求法。一整趟路不要只是什麼?期望過高而失望過多。對啊,那個期望是什麼?我們都往外欲求才會有這個期望嘛。那你想,一個人如果把自己的本分持好、做好,他哪會因為外在的「失」而有所忐忑,那就不會了,而我們人就是會這樣。所以祂也有這個訊息,希望勉勵大家,來一趟,你要想想看,假設我們這樣講,我們來了雞足山,是造成這邊的汙染、髒亂,然後回台灣,你覺得這邊的人會喜歡嗎?對不對?那如果我們來這邊,帶了正向磁場來,讓這邊比較安定,至少這一年內在雲南不會有災難,那麼這樣你就功德無量。那它從哪裡來?從你們的「正知正念」跟「如實的落實」來的啊!所以修行絕對不能空口講白話,一定要是如實到位的。
我們常講「身、口、意」,對不對?「離」,離就是「不要」的意思。離「殺、盜、淫」,這是身;「口」不要兩舌、惡語、綺語、妄語;「意念」不要貪瞋癡。這是一個佛法的總持地基,只要從這邊起步、從這邊圓滿,你就圓滿佛果了。所以十方三世諸佛,共同的一個基礎點也就是「十善業道」,那麼,共同能有條件成就也是十善業道。所以從初發心是十善業道,圓滿佛果還是十善業道。佛法講的是深度,不是講的不一樣;所謂不一樣是什麼?例如現在十善業道完成了,我們再來一個六度萬行好了,對不對?換言之,你如果六度萬行沒有完成,你十善業道就有瑕疵,因為佛法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那佛是什麼意思?覺悟嘛!剛剛講,我們覺悟這件事情是深度的問題,不是換東換西的問題。不是這個知道了,再來知道這個、再知道那個……知道不完,「知道這個、再來知道那個」叫做知識常識;知識常識能幫助我們發現問題,但不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要解決問題還是靠智慧。
知識常識是「有」,智慧是「無」,所以為什麼初階段,勸著大家不要煩惱憂慮牽掛,因為煩惱憂慮牽掛是什麼?染業!不要它,心就清淨,智慧是從清淨心遇到問題自然起作用的那個能力,絕對精準,絕對有辦法解決問題,那個狀態就叫做智慧。那麼,當問題被你解決之後呢?智慧跑去哪裡了?消歸自性!零!就沒了,那時候又叫清淨。所以智慧不是想出來的,不是讀書讀出來的,也不是上網查資料查出來的,而是一個人戒定的功夫深,他智慧就高。所以,佛就是智慧,智慧就是佛,這是很簡單的用詞……的一種解釋啦,可是不圓滿。因為佛這個字它同時具足了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它同時具足了自覺、覺它、覺行圓滿,把這些理路統統歸納在一起的總和,這個叫做佛。
所以,中國在玄奘大師乃至於一些古師大德翻譯經典的時候,因為找不到一個適合的名詞去解釋「佛陀耶」這一個名詞,所以創造了一個字叫作「佛」,一個「人」字邊的這個「佛」。那麼,從倉頡造字到那時候以前,並沒有人字邊這個「佛」,是後來因應翻譯佛經而創造出來的一個字,那麼這個叫做「尊重不譯」,是尊重「佛陀耶」的圓滿意思,刻意不翻意思而創造一個「佛」字。那麼在中國比較接近的就是「智慧」兩個字。所以智慧跟你有沒有讀書無關,跟年紀無關,跟男女老少、跟高矮胖瘦統統無關,它跟一個生命體的清淨度有關。
所以清淨從何而得?從放下!放下什麼?放下煩惱啊!那煩惱從哪裡來?從執著的心、分別的心、妄想的心,所以就放下這些對象。那這個如果不懂的話再去分析:執著從哪裡來?從貪、瞋、癡,那你比較懂得「貪」是什麼,對不對?那你就試圖在你的人生中訓練不要貪、不要貪,不要貪……剛剛你們唱了嘛,對不對?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你貪這個就把你帶到地獄去了,當然地獄是直達、直達車啦!(眾人笑) 對啊!那如果這些比較少的呢?就帶到哪裡去?餓鬼、畜生嘛!比較強的,就是直達到地獄。那這個沒有的呢?沒有的你就超越六道輪迴。在六道輪迴裡面的,不管是天神還是我們人還是三惡道,統統有這個東西:貪、瞋、癡;只是高層次的生命體你們稱祂叫神,祂們比較能夠伏得住,不起現前。一般你們講的,只要有四禪八定的功夫,統統可以辦得到;那時候人生當然比我們現在美滿多了,可是,祂是相似正常,剛剛我們講的「相似正確」,祂不是真正的正確。把這些放下之後,你才有辦法什麼?超越六道輪迴,那時候去當阿羅漢。阿羅漢是佛法的入學班,很多在學佛修佛的人都不知道。他以為只要拿個香去拜拜就等於我是佛教徒,其實,這對佛法有點侮辱啦!因為佛法自始至終是在「教育」。
我們現在多數的佛教信徒都在消遣佛法、消費佛法。拜拜,像下午我們在殿堂的時候講的,那叫什麼?賄賂啊!拿一些水果要去跟佛菩薩換幸福美滿的人生,這不叫賄賂這叫什麼?那有的人更誇張啊!拿兩串蕉,什麼叫兩串蕉?就是這兩個手指頭像香蕉,然後合掌:「諸佛菩薩啊,請祢保佑我闔家平安大賺錢」,這個叫做強盜!對不對?跑來佛堂、跑來佛菩薩家裡搶劫:「祢要給我啊!」那你有沒有聽過有人願不成的,還拿火燒掉佛菩薩的像?眾生就是這樣子。所以,在佛菩薩祂們的班底,只要願意來到娑婆世界,尤其是到閻浮提你們這個地球教化的,都是被祂們頒發榮譽勳章的(眾人笑),因為太有勇氣了!「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祢居然敢去!這樣子啊!
所以,五濁惡世出世尊!一切世間最為尊貴的那一個人叫「世尊」!那麼,你們現在所熟識的這個世尊就叫釋迦牟尼佛。那是不是地球就只有這一位?不是,有非常多個。當然有的不敢顯露啦!因為祂怕顯露會被你們扒得精光(師父笑,眾人笑),所以還是曖曖內含光,對不對?趴著、趴著比較不會中槍(眾人笑),含蓄一點,鋒芒不要太露。然後祂為眾生做什麼?做不請之友!默默的幫助他就好了。因為沒有「我」,默默的本來就自然!我們人都不願意默默的,不要啊!對不對?捐十塊錢:「我有捐錢喔!」對不對?「多少?」「十塊錢。」都要功啊!所以,高名、厚利、美色讓一個人往下墮。
那學佛就是八萬四千法門不同術語,只要你聽得懂的術語,你撿起來用就好了,不要去做比較,也沒得比較。因為,尚且諸佛菩薩之名號皆是巧名安立,更何況是這些法句、句子,所以不要去追逐那些好像很高尚啦、很有水準的這些經教,當然我不是否定經教喔!是相對我們自己,要用一個平等心,你聽不懂的你也沒辦法,所以你要轉化成懂的嘛!那懂的也許…以你所懂的用詞不夠什麼?美妙、不夠華麗莊嚴,可是它受用啊!所以從受用的著手就好了。
所以,佛叫我們末法時期眾生修行依「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依法不依人」就是說我們人常常感情用事,會聽信某某某、某某某講的,對不對?也許他很有名,就聽信他講的;也許他跟你感情很好,你就聽信他講的……等等,這些人,人的口,不是佛口,所以要依法,依照法理。而現在的法在經教裡面啊,所以我們要去涉獵一下,基本上你就不會錯。所以只要是對的,連魔講出來的你都可以接受;只要是錯的連佛講出來,你都不可以照做,就是這個意思啦!
那麼「依義不依語」就是我們剛剛講到的,佛家有很多不同的派別,不同的術語,他只是因應眾生的個性不同,眾生的這個邏輯、這個價值觀跟意識形態不同,而去演繹出這些不同的對應言詞,這些叫做「術語」。所以「依義不依語」就是叫我們依著那個意思,你能聽得懂就好了,你不要執著一定是講「慈悲」還是「博愛」?如果是這樣,今天基督徒跟佛教徒就要打起來了:「就博愛才對,慈悲不對」,「慈悲才對,博愛不對」,兩個在那邊爭辯。慈悲跟博愛不是都一樣嗎?它的意思是一樣,所以只要依照那個意思就好,你看,這樣人跟人就沒什麼衝突了。不要說佛家術語,連我們中國人講國語,用法都不同,比如說,今天聽阿桑(大理的導遊)講的:「幹飯」(吃飯),台灣如果有執著的人就會跟你打起來了,「把肚子幹大」,對不對?(眾人笑) 但是人家是好意,叫我們吃飽一點,這個叫做「依義不依語」。
那「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可能比較深切一點,它有粗淺的解釋跟比較究竟的解釋。我們先講粗淺的,可能你們以前比較沒聽過。粗淺的就是說,你們要去學習一個法,你要依你聽得懂的、你容易理解的這個,這個叫做「依了義」,可是這是俗說,這不是究竟。那麼究竟是什麼?你學一個法,如果它不能讓你了三界、出十法界,那個法就不是「了義」。了義就是你學了它,你一定超越得了六道輪迴,甚至你超越得了十法界,去當什麼?真正的佛!這個叫做「依了義」。那「不了義」是什麼?「依不了義」就是我們學習了,當然也可以得到我們人間的這些福報,這些比較有錢一點啦、有房子啦,婚姻好啦、人際關係好啦……等等,統統都可以得到,可是僅止於這個標準,叫做「不了義」。因為你得到這些,你也會失去這些,在六道輪迴裡面不究竟圓滿,所以叫「不了義」。一個真正有智慧學佛的人,不是把標準訂在這邊,可是他會不會得到這些?他肯定會得到!因為如果你有五千萬,那裡面一定有五百萬;那麼我們比喻那些福報叫什麼?五十塊,五十塊而已!你知道嗎?(眾人笑)那佛法是什麼?五兆億啊,都還不止啊!還要乘以N次方,那叫做了義經。所以這一定要弄清楚搞明白,方向才不會錯。
最後一個叫「依智不依識」,真實說不好懂,我們先用方便講。要理智,依照著理智待人處事,不要感情用事,一下情緒來就跟誰比較好,這種有私心。那這個好懂,可是,這不一定是了義說。那麼了義說不一定好懂,就是把我們的八識轉成四智,那麼八識是什麼?在前五識後面,第六就是所謂的分別識,第七末那識,就是所謂的執著,第八阿賴耶識,是所謂的妄想無明。我們眾生都依照著這種態度在過日子,所以統統錯了!什麼叫錯?有煩惱就是錯。那麼要把這八識轉化成什麼?四智。「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這叫做四智,這是我們本具之德,要恢復我們本性的良知良能而已。所以你們就要從那邊去深入,去修改自己的個性,人生才會汰舊換新。看這樣子可以理解嗎?
大陸男子:師父,我可不可以問一個問題?
師父上人:請。
大陸男子:就是……我長得這麼大了,其實我很小的時候就跟我爸爸媽媽去拜佛幹什麼的,可是我每次去廟裡面,我根本不知道怎麼拜?
師父上人:是。
大陸男子:就是什麼保佑身體健康啊……
師父:我們這樣子說,己盲導眾盲,造成盲修瞎練。可是這個要從什麼時候講,譬如說: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我們的前輩,他不一定懂得,可是他的前輩也不一定懂得,他就照著做。那我們跟著他,我們也就照著作,可是我們不一定懂啊,那麼你不懂它,你照做錯了,你就得不到真實的受益、好處;那沒有照著做,心又忐忑,好像不太對、有所欠缺啊……等等。所以一定要去搞清楚弄明白。佛法是教育,它不是一種迷信崇拜,它的這些表法工具統統有意義啊,譬如說,你曾經拿香拜拜過嗎?
大陸男子:嗯。
師父上人:那你知道「香」代表什麼嗎?
大陸男子:一樣不知道。
師父上人:「香」代表「信」。信用的「信」,它也代表我們內在的「戒定慧真香」,代表我們的「清淨法身香」。可是,有深有淺,我們用簡單一點來講好了,「香」代表「影響力」,比如說,你在那邊點香,我就被你影響到了,因為我聞到香了。那「臭」也是影響力,對不對?一隻狗在那邊大個便、撒泡尿,我這邊也會聞到啊,對不對?也被影響。所以我們用「香」,香代表「美好」,臭代表「不好」,所以當你在禮佛,你點燃那個香是告訴自己用的,不是點給祂聞的,是你看到這柱香,你要提醒自己:我待人處事有沒有把我的美好去影響周邊的人事物?有沒有把我的美好帶給他們幸福美滿?你要提醒自己。所以,一般禮佛不是有早課和晚課嗎?早上禮佛、晚上禮佛啊。那早上是提醒自己,晚上是反省自己。早上提醒自己:「我應該用我的善心去待人處事」,善心是好,影響別人叫待人處事。那麼如果我一整天也許習氣深重,做得不圓滿、不周到,我晚上再點一炷香是提醒自己、反省自己:「今天做的不夠周到,希望明天更好!」你想這樣一個人怎麼可能不進步?那他如果進步了,他當然會得到因為那樣而產生的美好能量的回受啊!他的日子當然越過越好,就能得到真實利益。「供果」亦復如是,不是給諸佛菩薩吃的啊!
大陸男子:以前我只知道好像不拜嘛,對佛菩薩不禮貌……
師父上人:我剛剛不是講了忐忑。
大陸男子:拜了嘛,你好像又不知道怎麼拜?
師父上人:對啊,茫然。
大陸男子:就是說,保佑你這個、保佑那個,說兩句就算了,真是……。
師父上人:所以可能要去做一個重新的理解,對你未來可能會比較好。
大陸男子:就是每天勉勵自己,這個做了沒有、那個做了沒有,是嗎?上進這一類的?
師父上人:換言之,我講白一點,學佛的人、拜佛的人,只有一個特色:「改掉自己不正確的個性」,就這樣子而已。
大陸男子:是。
師父上人:簡言之,當然講得很深會很多,不好懂。
大陸男子:是,我現在很明白了。
師父上人:「改掉自己不正確的個性」,那因為我們不知道「不正確」是什麼?所以才要去了解一下經典講的,它叫「標準」,才要了解。那如果你知道什麼叫不正確,你直接改就好了,你也不用去看經不經書,你也不用聽人家講經了,就這麼一回事啊!那不是更有效率!
大陸男子:我覺得聽您這個就對了嘛!(眾人笑) 我就是每天、每天就是說,我覺得我對別人不好或是這類的,每天我就是要做一個善心或做什麼善,每天勉勵自己成長,是吧?
師父上人:對!對!從那邊開始,這就是「學佛的人」,就這樣子。
大陸男子:那肯定就會有錢了嘛!
師父上人:一定會!(同參大笑) 樂善好施啊!所以佛法,你真正要了解佛法,只有四句話,第一句「諸惡莫作」,第二句「眾善奉行」,第三句叫「自淨其意」,心要清淨啊,最後「是諸佛教」,這四句話。事實上這四句話是一組,其實前三句就是了,它最後一句是告訴你:前面那三句就叫佛教了。
大陸男子:是,一定是。
師父上人:不難嘛,對不對?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就這三句。
大陸男子:我這樣我明天就輕鬆了,不然我明天還不知道怎麼樣去禮拜這個佛教?
師父上人:你禮拜的時候,你想到這個你就會感恩佛菩薩啊!
大陸男子:是!是!是!
師父上人:感恩又是一個好的心啊!又產生一個好的能量,你看,多好!有願,來就馬上有月餅吃了(眾人大笑),有善願,就有回應了,你看,你還沒做,對不對?你再去做,明天可能有一籮筐了!(眾人笑)
大陸男子:是。(靦腆開心的微笑)
師父上人:所以這叫佛法啊!佛教啊!
大陸男子:嗯、嗯,非非非…非常感謝!你們問吧(同參笑)。我其實問題挺多的,但不好意思一個人問 (同參大笑)。
Monica師姐:儘管問啊!你機會難得吶!
同參們:盡量問。
宏哲師兄:都是家人、都是家人嘛!
師父上人:所以如果不會的話,跑遍千山萬水、名山古剎統統沒用。
大陸男子:是啊!是啊!
師父上人:如果會,你在你自己家裡就能解決你的人生問題了,那就是標準的佛教徒。
大陸男子:是喔!其實我什麼藏佛啊、漢佛啊,我全部都去過了!(眾人笑) 那個拉薩啊、什麼嵩山少林寺啊,還有其他的,我都去過了,那麼我覺得很盲目的。
同參:太好了!
Monica師姐:那你今天應該是茅塞頓開了吧?
大陸男子:我現在真的是茅塞頓開了!以前我都覺得……都是那什麼神保佑你?就是 師父講的東西我很認同,如果你說真的給祂蘋果,祂就保佑你,那就變成那個賄賂了嘛,是吧?
宏哲師兄:交易了。
師父上人:那會接受賄賂的菩薩你信不信祂?
大陸男子:就是就是…就是說嘛!(眾人笑)
師父上人:先方便這樣,要不然看你們要自由活動嗎?來日方長,我們在大陸還有好幾天,所以這邊到明天早上離開。
大陸男子:是,我們也是明天下午走。
師父上人:沒有了喔?
一位大陸女子(在遠處):大師,我想問一個問題……
宏哲師兄:啊!來、來、來!
Monica師姐:到前面去吧。
師父上人:前面講話比較輕鬆,所以可能妳會緊張。(眾人笑)
(大陸女子從後方走到前方。)
師父上人:妳請說。
大陸女子:我是想問問就是說,像有些人來寺院許了願以後,有些是一定要還願的、還是可以不還願?
師父上人:許願、還願就像一種人的講信用,譬如說:我答應你的事,我不做,你對我怎麼樣?你喜歡我還是討厭我?
大陸女子:就是以後……可能不會太……
師父上人:是啊,就是看到我這個人就討厭嘛!對不對?
大陸女子:嗯。
師父上人:那麼如果我們許了願、跟佛菩薩許了願,或者跟天神,那我們不履踐呢?我們可能是那個佛菩薩討厭的人,當然佛菩薩心量廣大不會討厭你,可是我以這個理講,這樣就不合理了嘛。所以「人言」謂之「信」,事實上,信用這一個字是人的最低標準,古時候不用打契約的,你知道嗎?古時候,君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所以只要是人講出來的話就是什麼?契約,古時候是這件事情,因為不會變。那換言之,從現在的角度,如果一個人講出來的話沒有做到,他就不是人了吶!他就是披著人皮,裡面不知道是鬼,還是畜生,還是地獄道,你知道嗎?你有聽過一句話叫做「衣冠禽獸」嗎?
大陸女子:嗯。
師父上人:那為什麼叫做衣冠禽獸?禽獸不會穿衣服,人會穿啊!可是他裡面是什麼?是禽獸,根本不夠資格做一個人了。那你有沒有聽過「人間煉獄」?你活在這個世界上,可是痛苦極了,你不如意,叫痛苦啊!好像在地獄一樣,所以那叫做披著人皮的地獄眾生,是這麼去形容他。換言之,如果我們發了願沒去履踐的話,我們就失信了嘛,對不對?失去信用,換言之,我們就不是人了吶!那麼我們不是人,我們就得不到人間的幸福了。
大陸女子:喔,那麼比如說,我這次來這裡,然後以後都沒有機會來這裡了呢?怎麼辦呀?就是許了願以後。
師父上人:所以妳是跟誰許願呀?我們先了解一下啊,看祂有沒有辦法去到妳家接受妳的還願啊?
大陸女子:嗯……?(眾人笑)
師父上人:所以要記得,妳許願的不是針對那個木頭人,
大陸女子:嗯。
師父上人:我用一個比喻妳好懂,你們來到佛寺,這些木頭人就好像「網址」,你們上網嗎?
大陸女子:嗯。
師父上人:網址啊,那妳有祂的網址就可以了,還是要跑到祂寫程式的中心,那叫什麼?這樣,我換一個用詞好了。
大陸男子:明白了。
師父上人:妳只要有廣播電台的頻道,妳在妳家就可以聽到音樂,對不對?妳不用跑到廣播電台去嘛。你們來到這邊,到佛寺的每一個殿,大雄寶殿啊,這邊拜迦葉尊者的木頭人、這邊拜六祖慧能的木頭人,就好像祂們的網址;你們在祂們的網址發出你們的訊息,祂們收得到,所以祂們可以跟妳回信。那是不是就一定要來這邊還願?就不一定了嘛!可是,一定要有一個原則:至誠!妳的心要非常真誠,妳就能感通,所以在哪裡還願都沒差。再來,先要去講,為什麼要來這邊發願,要換東西?是這樣嗎?
大陸女子:默然……(眾人笑)。
師父上人:為什麼要來發願?要得到某種保祐嗎?人之常情啦。所以我要告訴妳,妳得到保祐並不是妳發願得來的,而是妳命裡本來就有的,只是速度快一點、慢一點這樣而已。所以真正是什麼?真正發願不是求自己得到,而是為蒼生著想,這樣妳所有的願都可以在這輩子滿足。比如說,情感的啦、事業的啦……統統可以滿足。
(大陸女子似乎被講到心事似的微笑)
師父上人:是不是這樣?
大陸女子:嗯。(眾人笑)
師父上人:我委婉講,你就不要把她給……
大陸男子:我就是怕她有問題,我就說丟給我一起吧。
大陸女子:之前我聽一個老師講,他說許願的時候,許那些很不實際的,比如說:中千萬啊,然後他就怕說到時候回不去那個地方還願,就是說怎麼樣的……
師父上人:對啊!所以妳剛剛說假設中千萬,就是跟事業有關嘛,對不對?
大陸女子:嗯。
師父上人:那為什麼要中千萬?盛名過於實者常招來奇禍吶!妳不一定要去中千萬,可是妳命裡可以創造出千萬,妳懂嗎?所以,我們先要了解福報這件事情從哪裡來?福報這件事情的原因從布施來,你們講的奉獻、樂善好施這件事情。那麼福報有分三類,一個叫做智慧、一個叫做身體健康、一個叫做財富,那麼這三個就從三種布施來,布施聽得懂嗎?
大陸女子:就是……
師父上人:奉獻、服務的意思。它從三種,你要得財,你就要有財的服務奉獻,常常做財的服務奉獻。你要得到聰明智慧,你就要常常把你所了解知道的道理去分享給別人,道理的奉獻;有的人很吝嗇的,比如做生意的、做吃的,他有一個獨門妙方,他就是捨不得跟人家講,這叫吝嗇、吝法,他捨不得跟人家講,他的果報就是愚癡,以後他做的菜就越來越難吃、越來越難吃……,就這樣。如果他願意樂善好施,只要想了解的,他都願意跟他講他的秘方,他以後做菜就越來越好吃、越來越好吃……,大家就非得吃他的不可,所以他生意就居高不墜。
所以你要得財是「財布施」,得智慧是「法布施」那你要得身體健康呢?不是吃養生食品、運動、吃藥、看醫生,不是這個,它要從「無畏布施」來,什麼叫無畏布施?透過你去服務一切眾生,令其得到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健康,那就叫無畏布施。所以你常常做這件事情,你的果報就是健康、長壽、心理快樂,就這樣,就這三種布施。
那麼財布施它有兩類,一類是「內財」布施、一類是「外財」布施。外財布施就是一般你們講的身外之物,它當然包括錢,還有物質,比如說剛剛是誰送月餅給這位先生的?
同參:○○師兄。
師父上人:所以他財布施了啊,因為月餅是物質啊,所以他做了財布施,他以後會有一筆錢是因為這次的送禮而賺到。另外一個是……比如說我們也許沒有送你月餅,那我們是不是賺不到?
大陸男子:沒有,您給了我智慧!
師父上人:這一段我等一下再講,我先講財。剛剛有人幫你把這個位子擦過了,要不要體力勞力,要嘛!這個叫內財布施,內財布施就是我們的體力勞力,你常常用這二件事情去服務別人,你肯定賺錢,就這麼簡單。至於是什麼中獎,你們這邊中獎是買什麼才會中獎,你們這邊?
大陸男子:彩票。
師父上人:彩票,你買彩票也會中啊,你去工作也會中啊,如果你福報大到一個程度,你走在街上還會踢到金條(眾人笑),真的是這樣,我們的日子就是這樣過的。所以這些叫「緣」,所有的理路都有「原因」遇到「緣」才會「結果」,你要果,你就要去創造原因,果自然會有。所以,如果你沒有這個原因,你怎麼發願你都得不到的,你發心,懂嗎?那個發願好比是什麼?好比你又買了一張彩票,所以你要去創造你的原因,樂善好施、財布施這方面。那你剛剛講的法布施,所以我會有聰明智慧啊。
大陸男子:我覺得您講的這個智慧用在公司經營挺好的。我比如開一家炸油餅的公司,我從來不用不好的油去炸油餅,我每次把油餅炸得更大一點、或是更香一點、麵粉打得更細一點,基本上吃的人一定很多,別人吃得健康,我的生意也會很好,肯定是賺錢嘛!
師父上人:對啊!對啊!
大陸男子:所以我覺得你要財,你就奉獻財,你要智慧,你就奉獻智慧,這個是我很認同的。
師父上人:你知道真正的還願是什麼嗎?不是來這邊跟祂燒炷香。真正的還願,就是你在日常生活當中就去樂善好施,你等於來還願了,所以你可能一輩子不會來,可是你每天都在還願,祂收得到。
大陸男子:我覺得做到二個字就行了,假如你跟佛菩薩發願,你就一味的「誠信」,你只要在任何時候都去做到誠信,佛菩薩就已經……
同參:你很厲害耶,舉一反三。
大陸男子:不是,也是大師點化,我就開悟了。
同參:有慧根喔。
師父上人:所以你來啊,我過去欠你的,我今天還你了(眾人笑),無債一身輕啊,債不是只有錢吶,人情也是債,智慧也是債,對不對?命也是債。
大陸男子:其實我現在還得挺少的(眾人笑),真的!我還得很少。
師父上人:所以樂善好施啦,你們要秉持樂善好施,你一味的做、傻傻的做,你人生都會幸福美滿。
大陸男子:是!
師父上人:當然,是你的人生而已,那不保證你能成佛做祖,我剛剛講的,這叫「依不了義」,可是,夠好用了,對你們的人生夠好用了。如果你今天跟我說要脫離輪迴,脫離輪迴你們聽過嗎?
大陸男子:沒有!
師父上人:超越輪迴?
大陸男子:沒有!
師父上人:不知道嘛,哇!這個解釋起來要很龐大了(眾人笑)。我這樣講好了,整個宇宙有多少世界,你們人當然知道人的世界,你有聽過外星人嗎?有聽過沒看過啦?
大陸男子:那個,也沒證實有沒有。
師父上人:肯定有!他還是人道,他還不是神。我請問你:「佛菩薩你見過嗎?」
大陸男子:沒有!
師父上人:你怎麼證實祂有?
大陸男子:我覺得這只是一個訓練吧。
師父上人:祂也存在,高度智慧的生命體。我現在用科學去講,科學家發現的,我們古時候老祖宗講的「天地鬼神」,這個名詞就是現在科學家講的「不同維次空間的生命體」,這樣好懂了嘛,只是名詞不同而已,它表達同一件事情。我們活在三度空間,我們是人道,人下面有三大類的世界,一個叫畜生的世界、一個叫餓鬼的世界、一個叫地獄的世界。那麼人的上面有二十八個層級,二十八個大世界,它分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欲界天六個層級,色界天十八個層級,無色界天四個層級,這樣的世界統統加起來,叫做六道輪迴。
那麼從人上去,這二十八個層級都叫做神,祂們的代稱詞叫神,祂有層級,智慧的高低不一樣,生活的幸福指數不一樣。那麼,六道輪迴簡言之就是什麼?幸福美滿的指數。只要有瑕疪就叫六道輪迴,只要圓滿了,就叫超越六道輪迴,這樣好懂,所以你想不想圓滿?
大陸男子:很想。
師父上人:對!可是圓滿不容易,但是要改善,還可以。圓滿還得花功夫的,並不只是樂善好施就做得來。樂善好施有時候會擇善固執耶,擇善固執就是障礙,那個固執叫障礙,擇善是對的,可是因你擇善、做善事而固執,那個固執就障礙了,它很細微的,這是佛法的博士班,那我們只要學到小學就夠好用了。那你剛剛要得到的,你現在知道了嗎?
大陸男子:不要有心理壓力。
(阿雲師姐提醒時間差不多了)
師父上人:那我們做一個結尾。
師父上人元和妙音淨化……,並釋義:
所以啊,什麼叫悟,入雲叫悟,所以你們現在漸漸在雲裡面了(指同參身處在雲霧當中),佛家用雲來代表圓滿,相幻有,性空寂,空有不二,真空妙有,慢慢的進入了悟區,這個悟區不是那個誤區(眾人笑),不是誤解的誤,是入雲,那入雲表什麼?圓滿!感謝啦!
同參:謝謝 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