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葉洞窟 弘聖師父上人元和妙音及開示

 

時間:201211月7日

紀錄組恭敬整理

 

[印度行] 2012年11月7日「七葉洞窟」師父上人開示.jpg

 

師父上人音聲淨化……,並開示:

我們說「經者徑也」,所以是一個「路徑」的意思,人生要有一個正確的路向,才能走向光明的人生,踏上光明大道,大放光明,所以集結「徑」也是集結我們人生該何去何從的意思。那八萬四千法,法法平等,唯因眾生根器有利鈍之差,所以才需要這些諸聖眾、諸尊者、諸羅漢,其實五百羅漢皆是久遠劫早已成就的古佛再來。

所以我們也應當學習人家的謙卑,敞此虛懷納雅言,行者因此亦得度世。所以人家願意以一個羅漢身去集結這些教化之語,然後把這些歸納整理,世尊當年說法乃是應機說法,走到哪裡講到哪裡,眾生有什麼疑惑提出來問,產生一種「感」,世尊對他的回答就產生一種「應」,所以「感應道交,絕不失時」,沒有一種定法可說。那也因眾生也沒有一種固定的妄念,所以隨緣去應化,也期待眾生能夠隨緣去消他的舊業。

所以古諺講:「條條大路通羅馬」,那法門畢竟無有高下,要藉著我們自己「專司一藝」,專注在自己的道路上,如走鋼索,鋼索就是只有一條而已,我們腳如果要踩到別的地方,就會掉下去。那當然路有所謂的捷徑,有所謂的繞道而行,其實只要大體上的方向沒有錯,都可以到。那為什麼講「大體上」?當然學修者應當是精準才對,不能想說大體上、大概是、約略……,一條線下來90度,偏1度就到不了,那偏1度,走越久是越遠離。所以我們方便講,90度一個十字,十字的上面叫善道,下面叫三惡道。善道裡面,大概45度以內,我們說它是四聖法界,45度到水平,好比是六道輪迴裡的善道(人道和天道),當然這些統統都不圓滿。那背離這原點,往下180度,這個就是往阿鼻地獄的方向。所以方向、理論,方向是最重要的,學法最重要的一個先前理解,如果這一個理解不足的話,就枉然古聖先賢集結這些經典,在為我們報路。

所以一個學修者第一個要相信經典的可確定性,如果對經典有所懷疑,他基本上也不用學了,因為那只是一種考據、學者,我們說的「搞佛學」,不得成就,所以我們要倒過來──學佛。那麼這些集結經典的皆是阿羅漢以上,至少我們講示現的部分,世尊當年講:「在人未證得阿羅漢之前,不能相信自己的看法」,因為人有執著、分別、妄想,所以即便我們人常常在開會當中說:「我提出一個比較客觀的看法、想法」,其實這一個客觀還是我們自己的主觀,我們認知的還是錯。除非我們放下了執著,這時候始成「正覺」,一般說阿羅漢眾以上。那麼正覺已經沒有執著了,所以他的看法已經可確定了,「正確的覺性」嘛!「正確的知見」嘛!那麼再深一層把分別心放下,成為「正等正覺」;再深一層把妄想也放下,就成為「無上正等正覺」,所以這一條路徑方向是正確的,其餘的都只是佛陀因應一切眾生的這些執著見,而方便去做一種「欲勾牽、入佛智」的善巧方便引導而已。

引用世尊講的:「佛唯說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更何況是現在有所謂的「五乘因果」,五乘是加上所謂的人、天,人天基本上不納在佛法的角度,就是我剛剛講的,佛因無盡慈悲,眾生的分別見太重,所以才講人間佛道、天人佛道。那麼「若以人道為基石,佛法為究竟」,那無可厚非,可是我們切切不要冤枉到只停留在人道,把佛法降格以求,變成一種人道的為善、慈善,追逐一種名聞利養的這一種行善,以為那就是修行,其實錯了,那只是一種因應眾生的喜好。就好像先給小孩糖吃,他才願意努力唸書的那種意味,那「糖」畢竟不是那一百分,畢竟不是考第一名,考第一名是比喻,有一就有二,那也不是了嘛。

所以佛法為什麼「法法平等」、「法法皆是第一」?用人間去做比喻的用詞,比較接近的就是「適合」嘛!適合我們就是最好,適合我自己的就是對我自己最好的那一件事情,那就叫佛法。當然它不是囫圇呑棗,完全沒有方向,比如說「適合我的習氣的就是最好的」,那倒也不是,「有一種方法,適合我去接觸、去學習,我可以去很快速成就,開啟我們無量的智慧、回歸我們無量的智慧」,這個叫適合。還是有方向,不是說「適合我的貪吃」、「適合我的貪婪」、「適合我的名聞利養」……,不是這一個方向,這一個方向就是往地獄的第一。所以「法法平等」,我們要做人道的眾生,什麼也都是第一;要做地獄道的眾生,一樣什麼也都是第一,可是方向要導正,要往上。

所以「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爬」,我們的靈性本來就有一種往上提昇的主動力,要藉著佛菩薩的願力,來督促我們自己內在的願力,當兩個願力不謀而合的時候,始達一個圓融。一般講「階段性透過二力,回歸自力」,所以我們不能否定他力,可是我們不能執著在他力。階段性有善根、因緣、福德,能夠接觸到諸佛菩薩他力的加持的時候,我們要趕快把握,可是不能執著在那邊,越快去吸收它、越快去超越它,對我們回歸自性的速度時間也就越快。

那麼「三大阿僧祇劫」亦是方便講,何為「三大」?「貪、瞋、癡」,「阿僧祇」者,數不可數,意思就是不可數之意,無量無邊。我們內心「貪、瞋、癡」這樣的心性、這樣的習氣,無量無邊數不盡,所以一個人要成就無上道要經歷阿僧劫的意思是這樣。所以把我們內在的貪瞋癡頓然放下,「上者一念間,下者無量劫」,所以上上人他還是可以在一念間解決阿僧祇劫的問題,是單看我們理解程度,這個時候就是「理論」的深入,跟所謂的「方法」的周全,因為「方向」我們已確立,那「理論」的深入跟「方法」的周全,加入我們自我督促力的精進,這時候始得一種圓滿的超越。

一念間拆開無量劫,無量劫濃縮一念間,所以佛法才講「不二法門」,一多不二、長短不二、是非不二、真妄不二,不是說攪一攪和在一起,是指你要去理解它的體性,如來真性。所以做一個教育者,教育者是要用廣泛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在人跟人相處不是只有站講台叫教育者,而是說我們人跟人在一起,總是會互為影響,互為影響就是在教育了嘛!觀念的交流就是一種教育,只是說我們要教育到哪一層面而已,人家教育我們、我們教育人家,互相分享心得、互相交流見解想法,這都叫教育。所以做一個教育者,基本上最根深柢固不可變的一個態度,是要堅信人性本善,亦就是佛家講的「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那一個佛性就是純淨純善的自我體性,也就是儒家講的「人之初,性本善」,要不然我們就會抱著對立、二法的心去運作人間,終不可得,這樣的運作,就是佛家講的要成就無上道,得經歷三大阿僧祇劫。

那麼再方便深入講,三大阿僧祇劫還是從法身大士算起,六道凡夫都沒份,六道凡夫先修班是「無量劫」,不是三大阿僧祇劫,所以方便講就有這些不一樣,那真實說其實都突破了,沒有了,所以我們一定要二邊都體會到。那二邊都體會到的時候,其實它已經是「一」,不是「二」了。所以世尊四十九年講經說法很辛苦啊,你們看,我們從出尼泊爾來到印度,奔波一個地方、一個地方,以前沒有這些公車啊,那以前的路一定比現在差,對不對?我們坐了七個小時就「喔~!啊~!」(同參笑)那世尊為了求道、成道,從迦毗羅衛城到他剃髮的地方,你看我們坐車坐了多久?

同參回答:七個小時。

師父:對啊!那他們是騎著馬車,一個車伕載著他,一路顛簸到剃髮的地方,堅勇誓成正覺,立誓、發願。人家有那種願力,就有能力接受那種路途的折難。不然如果是我們,我們可能在皇宮本來有這個願心升起,看到這些生、老、病、死、出家人,「好!發心了,我要成正覺」,結果馬車出去不到二里路,「不然,車伕我們回去好了」(同參笑),腰痠背病,對不對?所以不同在這邊。

我們常常講說學法第一步驟要有那個願心,「直心、深心、大悲心」這些很抽象,古喻今詮,「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覺」,既然來到這個時代,就要用這個時代好理解的話,去接引自己契入佛法。好理解的就是「我們要有為周邊人著想的心」,那「周邊」是無止盡的拓寬,愛屋及烏、由內而外。換言之,自私自利的心跟為眾生服務的心的差別。那我們的存在的最高價值意義如果就是一切眾生的福祉的話,那麼你本來就有發菩提心嘛,就不用去捉摸以前祂們辛辛苦苦集結下來經典的用詞,祂們辛辛苦苦集結,那個用詞也是因應那個時代,對不對? 

所以佛法是因緣法,玄奘大師來到印度支那的時候,集結經典取回去,也要再翻譯,翻譯的時候,因為他面對中土眾生,所以就翻譯成中文。照理說文字寫下來應該是文言文才對,可是為了很多眾生沒讀書,文言文的程度不到,很難去理解,所以他就把它轉化成另外一種文字,叫作「變體文」,夾在白話文跟文言文中間,好理解的一個過渡用詞,古師大德他們那時候就用這樣子去轉換當時在這邊集結經典的這些尊者的語意。所以佛才講,在末法時期學法要依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其中一個是「依義不依語」。來到中土的時候,六書架構非常完備,所以基本上已經成為一種經典的佛典了,全世界大概很少有語文能夠超越它本身,這種既深遠、又完備、又莊嚴華麗,全部都完備的這種模式,所以也從因緣去從大中華地區再拓散出來。

也許再過幾年、十來年,印度的佛法還是會慢慢興旺起來,可是多數會是在觀光上的佛法。那觀光上的佛法也不能說不對,至少它是一個接引,那真正要深入、深度理解,就是你們要善加善自珍惜你們的因緣,你們有這些佛典,中文記載的因緣,現在佛的真舍利在裡面。所以我們去看佛塔的時候,佛陀也告訴你們啊,不要忘記了,你們自己本來的面目,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從迦葉尊者傳承,阿難第二代,再到六祖惠能祖師的這一個脈絡,傳法的時候,「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回歸我們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那麼,明心見性是不是已經圓滿成佛了?這要看從什麼角度來講,佛法可深淺廣狹而說,無量說。如果用我們嚴格的標準來講,明心見性不一定是真正圓滿的佛,而是已經可以被稱為所謂「諸佛如來」、「諸佛菩薩」,意思就是法身大士圓教初住菩薩以上,祂的能力等同圓滿的佛,可是哪裡不周全?因為祂還有妄想習氣的差別,有四十一個位次,對不對?四十一個位次完全淡盡,始回歸圓滿真身佛。所以這些四十一一直到圓滿究竟佛都叫作明心見性。換言之,明心見性有等次,就是祂妄想習的深厚度不同,那那一個時候的修行是很輕鬆愉快的,因為「無功用行」、「無功用道」,不必修就在修了,這很難想像,但是又很嚮往,(師笑)「不必修!」有夠好的(同參笑)。

我們即便是一介博地凡夫,我們也可以有這種憧憬嚮往啊,人要有志氣嘛,我們要把我們人生的志業定出來,「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所以「四十一位次法身大士何人也?諸佛如來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所以我們要有這種信心,那也是世尊苦口婆心講經四十九年,奔波勞碌,在大印度地區的最後目標,就是要告訴人家這個真諦而已。因為眾生本來是佛,亦當成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可證得,若遠離妄想執著,則一切智、自然智、無師智,自然證得」,所以第一個就是要相信自己就是佛,感謝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一覺元 的頭像
    一覺元

    一覺元 YJYLC.tw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