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行-導遊思瑜見聞(二)
2012/11/03~2012/11/04
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Kathmandu, Nepal)
藍比尼(Lumbini, Nepal)
迦比羅衛(Kapilavastu,India)
舍衛城(Sravasti, India)
今天一早(11/03),用完早餐就要離開尼泊爾,來到靠近印度邊境的一個小鎮-拜拉瓦,當飛機穿越喜馬拉雅山,近距離看到了珠穆朗瑪峰,小飛機上每個人都嘖嘖稱奇,那三角形山峰就是書上所說的珠穆朗瑪峰耶!穿過層層雲海,越過許多田野終於來到其實還屬於尼泊爾境內的小鎮--拜拉瓦,下了飛機,我們和印度導遊-小石、司機 Laday、隨車小弟 Rajar初次見面,一上車,司機Laday 就雙手合十,親切地對每位上車的乘客說「namaste」,他們已經在機場久候多時,歡迎我們的到來。
機場到酒店很近,先去用餐再去房間小憩一下,下午正式展開我們印度佛陀聖地的第一站--藍比尼園,我懷著忐忑的心情,探索著當年佛陀誕生的地方,我們的車只能停在停車場,安排三輪車入內參觀,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長形池子,我跟嘉財師兄坐同一部三輪車,嘉財師兄說這應該是當年摩耶夫人產下世尊的地方吧!
三輪示力往返渡
傳說當年淨飯王為了摩耶夫人回娘家產子,準備了隆重的儀仗,豪華的交通工具,莊嚴的寶飾,豐富的器具和衣服,派了穿戴盔甲的力士,優秀的侍女。善覺長者方面也備了幾乎相等的迎接設施,一方是歡送,一方是歡迎,為兩城之間帶來了一次從未見過的盛況。
善覺長者為他的女兒摩耶夫人預備住宿遊憩之處,位於迦毗羅衛及天臂城之間的一座廣大優美的園林,這座園林,是天臂長者為了他的夫人藍比尼而建造,故名為「藍比尼園」,因此,摩耶夫人這次是名副其實地回到了「娘家」。這座園林,經過園藝專家的精心設計佈置,除了建築物之外,有蓊鬱扶疏的各種樹木,更有來自各地不同的草類,不同品種的花卉、果樹、草木、木本,遍植園中,又有許多的香池、溫泉和綠沼,彼此間連貫著悠然的清流,風光極其宜人,而這一切,正是為著釋迦世尊的降生,所作的自然安排。
摩耶夫人到達藍比尼園的那天,以中國曆法的推算,是在 四月初八 日。夫人從寶飾莊嚴座車上走下之後,即由隨侍而來以及迎接她的綵女們,焚香薰衣,香水淨路,音樂圍繞,摩耶夫人,徐步安詳,處處觀看,欣賞美景,從這一林到那一樹,幾乎在她遊遍了藍比尼園的全景之時,發現其中一樹,特別的醒目,此樹枝幹,上下均勻,枝條下垂,遍布四圍,樹葉最奇,半綠半青,翠紫相輝,如孔雀的頸項,其枝葉柔軟,如天鵝絨,加上此樹所開的花,色澤柔和,芳香撲鼻,以致使得見者歡喜、聞者歡喜,此樹名為波羅叉,意譯為無憂樹。摩耶夫人緩步走到此樹的下面,很自然地舉起右手,攀在一枝垂曲的樹枝上,這個伸手攀樹的動作,在佛教史上極其重要,對於釋迦世尊降生人間的因緣,也至關重要。
據說池子是後來修建,坐三輪車到園林盡頭,步行走一小段路,來到一所園林前,四周已經被欄杆圍起來,準備脫鞋進入參觀,首先看到一間白色的建築物,是為了紀念摩耶夫人所蓋的,該建築物裡面有最近挖掘出土的一塊佛滅後大約100年「阿育王時代」所立的石頭,這是依玄奘大師的大唐西域記所描述,石頭上刻有文字,說明此處是佛陀(釋迦牟尼佛)在藍比尼誕生的位置,因此被稱為誕生石。
摩頂摩耶夫人廟
穿過摩耶夫人廟及旁邊的聖水池,很快地 師父到來一棵菩提樹下,不知道是何種因緣,還是早已經知道 師父要來,樹下有一位久候多時的修行者,早已給 師父備好位子,草蓆墊子也已經鋪好,彷彿是前世的約定。大夥兒緊跟著 師父,好害怕又錯過些什麼? 師父坐定音聲一起,大家不由自主地跪在地上,眼淚也一直潸潸流下,再一次感受一種莫名的感動,旁邊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吸引很多人前來聽 師父開示說法,這就像 師父所說一切都很自然。
師父示約暢妙音
慢慢地從菩提樹北邊走往「阿育王石柱」,石柱被鐵欄杆嚴密地保護著,這個一半被埋在土裡的石柱,由英國考古學家「富勒」挖掘後,才真相大白,當時並無法判斷到底是什麼?也有一些報告說,石柱的一部份曾被當作米或小麥脫殼的石磨器。
阿育王石柱柱頭上的馬像至今尚未發現,中間的部分曾因為雷擊造成龜裂,用鐵環加以繫結,石柱上刻著「阿育王」的詔文,受眾神眷顧面貌慈祥的阿育王,即位20年後,親至此地參拜,因為此處是釋迦牟尼佛誕生地,故命人用石頭做馬像建立石柱。
講到阿育王的時代有著這樣的歷史背景立下石柱的過程,遙想著釋迦牟尼佛誕生的地方,再一次隨著 師父的音聲及開示,思緒已經跟著 師父的音聲飄到了世尊在此誕生的情景,後來阿育王時期立下石柱的情景歷歷在目,不知為何再一次觸動我的心靈。
阿育善種護金剛
離開後,來到外圍一間尼泊爾廟,與園區內比較起來顯得特別安靜,大廳中有一幅巨大的釋迦牟尼佛的畫像,加上有燈光散發著七彩光芒顯得很莊嚴,牆上也掛著佛陀成道的一些插圖,描述著佛陀成道之前的一些故事,因廟裡無法拍攝,師父上人也在那裡為大家開示,廟內只有我們一行人的關係,偌大的空間剎時只聽到 師父的音聲及說法,很多師兄師姐若有所悟流下了眼淚。
下午的時光,緊跟著 師父步伐,總是又害怕錯過些甚麼?離開藍比尼園後,時間還早,在大家提議之下前往附近的市集逛逛,買一些水果及零嘴後就回飯店用餐,每到用餐時間,觀察到好幾次, 師父總是第一個下來,或是先到用餐地點等候,從來沒有讓大家等他,用完餐後約個時間在 師父房間上課,接下來我也開始習慣師兄師姐們共修的模式。當天晚上,阿鸞師姐提到自己身體不由自主地靈動,因此請教 師父, 師父說明阿鸞師姐本身就是易感體質,只是自己沒有發現,阿鸞師姐依照 師父告訴她的方法,不再壓抑自己並接受自己,讓身體能量完全釋放出來,之後行程中,感覺到平常看似文靜的阿鸞師姐,做出一些異於平常的動作,漸漸地相信有諸佛菩薩的存在,再加上 師父的開釋,我只能說聽懂一點點,有時候似懂非懂,這個因緣可能就像偉宏師兄說的,有人想花錢來,都不見得可以跟上 師父上人學習!
今天(11/04)我們從尼泊爾離開海關(一個小小房間)辦理出境,車子再往前開一點過一個城門就進入印度海關(非常簡陋,兩個房子的走廊),辦理入境手續,導遊和領隊下去辦就可以,其他人在車上等,這一等~~可是2小時啊!尼泊爾到印度主要道路只有一條,大卡車、巴士、汽車、三輪車(電動和人力的都有)、腳踏車、牛、人....全都擠在這裡,卡車不斷地按喇叭,實在對印度的交通不敢領教。
世呈約俗兩國界
過了邊境第一站來到迦比羅衛城佛陀及淨飯王皇宮遺址,整片望過去只剩下地基平台高高低低,園區的人帶領我們參觀以前的米倉,竟然還留了一些黑色的米粒,每一個人都蹲在地上如獲至寶找尋米粒,園區的人將拾起的米粒送給 師父作紀念, 師父放在手心細看的舉動,感覺就像當時世尊留下的種子,等待有緣人來挖掘開花結果。
須彌掌握乾坤轉
繞過中間一片綠油油的草坪,走到當年佛陀還是悉達多王子身分時,曾經在這皇宮深處的一棵榕樹下遊玩,而現在只有我們這一行人來到這幽靜之地,小石導遊說這裡曾經是佛陀的皇宮,而淨飯王的皇宮離這邊不遠,此時 師父也在這裡開示告誡並唱出音聲,此時發現阿鸞師姊及珞晴師姊手勢不同於平常,好像在接收天語,此地是世尊成長及體悟人世間的生老病死的地方,29歲從皇宮離開,似乎有甚麼事情要告訴我們,而現在由 師父上人這位覺者,來帶領我們走上正確的道路。
四季宮園破迷情
阿雲師姐交代,此後幾天的路程可能都比較遠,我們都要做早課,阿~我說我不會,阿雲師姐像胸有成竹般,拿出一張早已經準備好的紙及在尼泊爾的缽,然後我就幫阿雲師姐拿著麥克風由她帶領大家清唱「清淨法身佛」三遍,真的好莊嚴,唱著唱著到了佛陀傳道數十載的舍衛國境內,已經是下午二點了,到了下榻的酒店,看到白色大廳正中央,擺了一尊黑色的很莊嚴的釋迦牟尼佛雕像,大家一進去都感受到很好的氣場,正當我們在用餐的同時,又來一批佛教徒進入餐廳,馬上感覺到這些人很喧嘩又不守秩序,他們的師父還插隊,一副出家人理所當然的樣子,道不同不相為謀實在不能認同!當我們要離開酒店時,突然小妍師姐說:大廳中釋迦牟尼佛的臉好像在生氣,我心裡想:被那群人吵得不生氣,也都要生氣了。
餐後造訪「祇樹給孤獨園」、「阿難菩提樹」、「鍵陀具提精舍」、「目鍵連精舍」、「貼金箔小塔」、「拘賞波具提精舍」, 這些遺址全都在「祇樹給孤獨園」裡,首先我們也要脫鞋一一走訪, 此時「阿難菩提樹」已經圍繞了許多僧侶席地而坐,我們上前鞠躬再往前走到「貼金箔小塔」。
來去隨順著金塔
傳說「鍵陀具提精舍」曾經燒毀,燒毀的基地非常大, 師父席地靜坐,慢慢地大家各自找地方靜坐下來,此時心好靜好靜,師父開示說了一些天語,只看到珞晴師姐一直很忙,手一直在寫字,阿鸞師姐也在靈動,剛開始看了真的很害怕,幾天下來也慢慢適應了。後來行經一個水池,有一位年輕比丘一直跟著我們,皮膚黝黑相貌清秀,我們一直不以為意,師父所到之處,總是有很多圍觀或跟隨者,當我們回過頭,這位小比丘還是靜靜地遠遠地看著,擦身而過 師父吐出一句:『我以前的小跟班』,大家都不明白,直到大家離開時,小妍師姐和薏晴師姐走在最後面,聽到小比丘說了一句「師父」,薏晴師姐很好奇馬上用英文說「your master?」小比丘說「yes」小妍師姐飛奔前往告訴 師父,只見 師父微笑說:「我剛剛不是說過小跟班了嗎!」原來如此,大家恍然大悟,真是前世今生的一段緣分,此時,師父沒有多餘的言語,僅將身上的一條祈福的絲帶繫在小比丘的身上,阿雲師姐及一些師兄姐將師父唱誦的CD與佛卡贈送給他,當下這場師徒前世今生的相遇感動每個人的心靈。
應世祈求化無邊
導遊思瑜 敬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