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聖上師 說法開示

2015521普濟寺-圓通寶殿

Instruction by Master Hong Sheng in Puji Temple at Yuantong Hall in China

on May 21st, 2015

 

弘聖上師 說法開示 2015年5月21日普濟寺-圓通寶殿 (2).jpg

普濟寺圓通寶殿 觀世音菩薩像

 

地點 普濟寺-圓通寶殿

時間 : 2015521

--- 收錄於《圓通慈航》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佩玲師姐:

二○一三年那一年來的時候,就開始不知道為什麼,有種心很苦的感受,以前看人家在那邊哭得唏哩嘩啦,都覺得……

師父上人:

覺得有這麼誇張嗎?不能理解。所以,剛剛我講「欲知前世因」,其實它還有一段,叫做「假使百千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我們每一個人來到這一個人世間,一定是帶著業力來的,除非我們是再來人。

再來人就是,現在做人是幫助人的,自己沒問題那一種。那當然,這種我們要撇除,其他的都是業力引導、業力身,自然就會帶著生生世世,不是一輩子而已,帶著累生累世的能量糾葛來到這邊。

差別在哪裡?遇緣不同。遇到什麼緣,它就澆在什麼種子上,然後長大。所以你看,表面上有的人好像過得還不錯!不是說他生生世世都只有不錯的因,而沒有不好的因,不是!是他來到這輩子,也許他沒遇到惡緣。惡因遇到惡緣才會結惡果,善因遇到善緣才會結善果,那善因遇到惡緣,它也不會結善果−− 總在遇緣不同。

因此你們這輩子,即便年紀輕輕就要遭受一些身心的煎熬……等等,都是其來有自!其來有自不是就完全地宿命觀,不能改變了!前兩句叫什麼?「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如果我們人生只是這兩句而已那就叫宿命,我們也不用來求、來學,就不用了,因為都被定死了,對不對?是因為有後面的「欲知來世果」值得我們去努力。

我常常講,往前推近一點,來世,下一秒鐘就是來世了,誰能保證下一秒鐘還活著?有可能突然猝死!或者是拉久一點,明天!誰能保證睡著了還會醒過來?很多老人家不是睡夢中就走了?

那你說:「那是老人家才會這樣啊!」不是吶,黃泉路上無老少!黃泉路上沒有在分說因為比較老所以就一定比較早走的。所以,「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現在有機緣承續到佛菩薩的照護,希望能夠奮力向上一著,著力今生了卻它,那麼就餘殃再也不受了!這就是我們做為一個人,來到人道最可貴的一種機緣。

那麼,佛法為什麼不講天道難生、天人難生、善惡道難生?它單單講人身難得? 做人是最難能可貴的,因為「人」苦樂參半,苦多樂一點點。所以他有苦有樂,他懂得往樂的嚮往,他懂得往苦的卸除,他有這個心境。

那麼天人太舒服了、太樂了,所以你叫祂學習讓生命更好,祂說:「我已經很好了。」祂不知道這不究竟。三惡道則是痛苦到要命,你跟他說要學法,他說我苦成這樣子,對不對?我先餵飽我肚子再說吧!什麼佛不佛的再說。

人剛好苦樂參半。所以佛經講,四事因緣若具足,這一個人如果再加上精進,他這一輩子就有辦法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一樣,一生成就。哪四個?第一個「人身難得」,第二個「中土難生」,第三個「明師難求」,第四個「佛法難聞」。這四個如果你四事具足的話,加上我們的什麼?精進力。因為人會懈怠,只要我有辦法督促的話,剩下就是時間的問題,當世成就不是難事。

所以有機緣,就讓這些因為過去生曾經做錯而導致這一輩子需承受的苦,變成一種反作用力!佛法沒有一件事情是不好的。所謂逆境,如果懂得「轉」這個字的話,它頓時就變成「逆增上緣」。

遇到不好的事情叫「逆」,「增上」叫做「好」,幫助你。所以你因為一件不好的人生經驗讓你省思,最後你的結果是更好,是不是回過頭感恩這個不好?就像我剛剛講,如果天人太舒服了,祂就不要改變!有錢人家或者是過著中標準幸福的,若他不懂得往上提升,那也是一種悲哀。

 

能夠聽聞佛法、接受佛法、落實佛法,繼而去印證佛法,那就是最大的福報

所以佛法講的福報,最大最大的福報,不是你在這人世間有多少錢、富貴,不是這個。最大的福報就是你能去聽聞佛法、接受佛法跟落實佛法,加上最後印證佛法,那是最大的福報。

它跟有沒有錢沒關係,因為萬般皆不去,唯有業隨身。「業」以現在來講,叫做你的總能量。你們的相機很貴,對不對?你死掉還不是……成、住、壞、空,它有一天也會壞掉。整個地球有一天都會壞掉了,更何況是我們這些有為物質!

為什麼佛菩薩老教著我們放下、放下,你在那邊,「嗯,幹嘛不過好日子?」不是不過好日子,是唯有放下,你才真正能靈性昇華,你才能夠過真正意想不到的好日子,那個叫作命運轉好。

所以,遇到一個能夠讓我們提升的逆境,你就會體會,原來人世間沒什麼放不下的,唯一需要的就是什麼?直下承當、珍惜當下,每一秒鐘都是當下。那麼也無來無去,就好像「日月經天」,現在太陽要落山了對不對?早上昇起來。日月經天後面那句話很重要,「而不住」。

不住就是不執著,你看太陽這樣子飄啊飄,它有沒有停在那邊都不動?沒有!也是過去了。就像流水,我們踏在溪流裡面,流過我們腳了,每一個水分子都只有那一剎那,就過去了,這就是我們整個大自然宇宙的生命狀態,也就是佛法裡面的深奧義理,我們不得而知的一個狀況。可是這個不得而知,不是我們眾生沒有這一個智慧的基底,而是我們從小到大沒被教育這樣的理解,所以我們好像不知道。我們都被教育成往外去追求、滿足欲望,而失去了度無邊眾生的這一種本懷。所以,一旦我們接續到菩薩的這一個慈悲、這一個學科的話,我們努力去落實它,我們最後就可以從慈悲提升,往所謂的覺悟圓滿而去落實!

那麼最後就成就什麼狀態?自行化他、自覺覺他於覺行圓滿。所以當然,最後就一定會成就所謂的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所謂一切智,就是一般你們講的阿羅漢學位,往上再昇華也就是菩薩的學位叫做道種智,道種智再往上昇華叫一切種智, 圓滿具足無瑕的這佛果,就是如來自體性。

我們早些時候在那邊講的毘盧帽,毘盧觀音的表法意義,祂不是所謂的當位位階而已,祂還是後位菩薩,是成就圓滿如來的這一個如來佛化現,來因應一切眾生、苦難蒼生。祂降格化現慈悲的一種觀音相來救度眾生。貼近眾生嘛!要跟大家和光同塵。所以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真誠……都好,挑一樣,你深入去落實它,你都可以通達一切,可是偏偏其他的我們不一定好理解。為什麼「家家觀世音」知道嗎?

 

觀世音菩薩久遠劫前早已成佛,

依音聲法門「返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而得成就

觀世音跟娑婆世界最有緣。那我一直在強調,今天我們也冥合當中,見到了幾尊文殊菩薩,今天正逢文殊菩薩生日。文殊菩薩特地為娑婆世界眾生,揀選一個最殊勝的圓通,圓通教主也是形容觀世音菩薩,就是《楞嚴》二十五圓通——從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這樣一直排下來,到七大,所謂的地、水、火、風、空、見、識,最後的識大,跟所謂耳根,眼耳的耳,第二個圓通調整位置,把〈耳根圓通章〉調到最後一個。所以我剛剛來的時候不是說,這是最壓軸的一站,對不對? 因為有緣嘛,最壓軸!就如〈耳根圓通章〉是一個特殊法門,就是音聲法門,觀世音菩薩的學修。

當時文殊菩薩講什麼?「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提, 實以聞中入」,因此祂揀選了一個〈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祂告訴著我們,觀世音菩薩久遠劫以前,怎麼成道的?就是「返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所以音通心地, 聲達性海。

那麼我們學習著觀世音菩薩所有的,用我們人類可以理解的叫見解、思想、行為。你看到祂,不管是〈普門品〉、〈耳根圓通章〉還是《心經》上在表法的,統統一樣, 不出什麼?救度一切蒼生。

可是救度一切蒼生的前提,是你要先救度自己。所以,自度、度他於同時當中, 一念就圓滿,那一念就是萬緣放下。那麼你的能量好,跟你在一起的人,自自然然就受到你好能量的感染、影響。

 

弘聖上師 說法開示 2015年5月21日普濟寺-圓通寶殿 (1).jpg

觀世音菩薩久遠劫前早已成佛,現在降以菩薩身慈悲度眾,度一切苦厄

 

現在人不是常講磁場嗎?你是好磁場,你走到哪裡,哪裡不是好磁場?因此連風水學那些命理師都認同一句話:「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我們只要把自己成就為福人,我們所到之處,哪裡不會因為我們變美好?這個社會需要這樣的人。

一旦我們立願成就觀世音菩薩的本懷慈悲願力,那時候的一切業力都可當下被消除,即便佛法常告訴我們定業不可轉,可是唯有願力可以轉。

為什麼不可轉還有願力?不可轉是站在眾生的角度,因為貪瞋癡!太自私了,所以沒辦法轉。那願力是什麼?願力就是反貪瞋癡,你把它轉過來就是願力了,為一切蒼生著想,沒有我的存在了。我這個色身是假體,我這個假體的存在是為了利濟一切蒼生用的工具,隨時可拋之。

魏叔子亦講:「能外形骸者,天不能病」。你太把你的身體照顧得「惜命命」(台語:過度的照料的意思),你就會常常生病。那麼你不在意了,原來我的存在是裡面這一個靈性。你不要忘記,你的肉體是車子,你是司機,不要把車子當作你自己。你隨時到站了,就要把車子丟下,開門、下車去辦你的事。所以,一旦你瞭解是這樣的時候, 不執著就好說了。

回歸那個慈悲,立願追隨觀世音菩薩的威神力,以度蒼生的狀態去修持!那麼當願力產生了,所有一切業力就消弭!會消業的在一念間,不會消業的,怎麼做法會、求神問卜統統沒用,原因就在這邊!

要不然你們以為祂們怎麼能坐在那邊?祂說:「我們久遠劫以來比你們努力,所以今天坐在那邊,讓你們來學習效法,也希望代代相傳。」你們……也不好意思說芸芸眾生,就說「學弟學妹們」,這樣子講比較親切,我們還沒成道的就是祂們的學弟學妹。「好好努力啊!」只要跟隨著祂們的腳步,到最後就是具足圓滿、福慧雙足。到那時候是你不可思議的。

什麼叫不可思議?就是本來就是這樣!你們生活當中常常都有不可思議的事吶!你們吃飯就飽了,你可思、可議嗎?吃飯飽,是我們議論出來才會飽嗎?還是我們絞盡腦汁想說:「嗯,吃飯會飽。」所以我們吃飯才會飽?

事實就是事實,一般講真理就是真理,無關乎我們信與不信,那就是大自然法則,本來就這樣。所以我們學佛是什麼?只是學習回來做一個正常的人、過一個正確的生活,那一個人就叫做佛。

所以佛是無事、無造人,無作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眾生老是要功名成就,老是要幹嘛。佛不是!佛是存在。「沒事了?大家不需要我了,我就說再見了,我要到別的星球去了。」來去自如!

那剛剛講「此方真教體」,這個此方是整個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是十億個銀河系這麼大,那是一尊佛的教室。一間教室這麼大,你看那個能力有多大?我們現在當老師的,一間教室四十個學生已經焦頭爛額了、受不了了,祂是整個十億個銀河系都是祂的教室。

所以這十億個銀河系最相應、最有緣的,就是觀世音菩薩與耳根圓通的一種行化,音聲一起即「通心地,達性海」,「久久精思,方乃調熟」。你常常接觸,放下了所謂的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就立即開悟證果。去努力啦!

那你說,為什麼會掉眼淚?自然啊!我之前解釋給小妍聽,為什麼會掉眼淚?我用一個比喻,我們以前在上課,同學很努力,我不努力啊!然後同學畢業了,我被退學了。事隔十年、二十年後又再相會,同學現在都已經功名成就,那我還是窩窩囊囊的,還沒有成就。這時候我們辦同學會,又遇到以前的老師,然後老師一下來跟我們鼓勵:「唉呀!沒關係,人生當下即是,不怕念起,就怕覺遲,當下努力,什麼事都來得及。」於是,我們就會感到很窩心,然後掉眼淚、洗滌,會想到以前,有那一種糾結,為什麼當時少小不努力,讓老大徒傷悲……等等,這些五味雜陳的心會集結過來。

接著我們又想到說:「以前明明有好的老師在提攜我們,為什麼我們都不珍惜!」這時候由衷生起了懺悔之心,這些顯象就會流淚,所以很正常,這是一種能量的直接相應。

觀世音菩薩本無形相,祂就是那一個能量、理體,我們看不到、摸不到、聞不到,可是祂偏偏就存在。

就好像我們這個空氣當中存在著很多電磁波,我們的手機只要有號碼,打過去就能講。我打給小沈,你接到我的電話,我可以跟你講話,空中有沒有東西?沒東西,對不對!

所以你說沒東西是因為看不到,但你不能說它沒有。所以佛菩薩的能量是存在的,直接接續的話,你那種被照護到的心境,就會很重的被推出。《無量壽經》又講:「若有眾生得聞佛聲,慈心清淨,踴躍歡喜,衣毛為起或淚出者,皆由前世曾作佛道,故非凡人」。若從這個角度,你不是凡夫了,知道嗎?

因為聽到佛聲,「慈心清淨」會心生平靜感;「踴躍歡喜」,有的聽到會有歡喜心生出來;有的會起雞皮疙瘩,叫「衣毛為起」;第四個叫「淚出者」,心酸酸的,沒有淚水流出來也叫做淚出,它是大類來分,所以後面就有「皆由前世曾作佛道」。

也就是說,你都曾經修過,過去都修過這一個學系,只是我們翹課了,那個考試忘記去考,然後被退學。現在重新再來做人時又接續到了,就會有一種熟悉感、一種親切感,又會有一種窩心感、一種失落感。因為那麼好的東西,我沒有繼續,所以會有失落感,於是就會有心緒,就會流露出來,然後菩薩就會幫我們撫慰、幫我們洗滌。那洗乾淨了,人靈性就昇華上去了。

( 此時小虞導遊正招呼大家準備離開,師父上人對著方才聽開示的一名婦人叮囑)

師父上人:

把它拿去用:「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沒有什麼度不過的,妳缺乏的是信心。( 對一旁的先生說) 要鼓勵她,要有信心,懂嗎?

婦人先生:

謝謝!

師父上人:

什麼事都不多說,知道嗎?

( 婦人淚流雙手合十,向 師父上人恭敬頂禮)

 

弘聖上師 說法開示 2015年5月21日普濟寺-圓通寶殿 (3).jpg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普濟寺圓通

寶殿的開示結束前,師父上人將這四句偈送給了在現場聽法的一名婦人。她完全沒想到內

心的困境會被說中,隨即眼眶泛紅,流著淚合十向 師父上人頂禮致謝。

弘聖上師 說法開示 2015年5月21日普濟寺-圓通寶殿.jpg

  

憑什麼說幾句話就有辦法說到對方心坎裡?

要靠修行,這叫做−− 攝受力

佩玲師姐:

來這邊,開始有這樣的感受出來,那個情緒的接軌……

師父上人:

我剛才跟妳講的是妳的部分,妳們這一類的有這一種狀態,剛剛那個婦人的情況又比較不一樣。當然她自己也不知道,可是就有一股力量直接去瞭解她們生活的一種對待。

可能是她在生活當中有很多委屈,又難以言表:「沒人知道、沒人理解我!」結果一講,她馬上就「怎麼有人這麼瞭解我?還這麼貼心!」所以忍不住情緒,就哭了。這個在雙方!她有那個事件。可是為什麼一般朋友去安慰卻沒有這種現象?為什麼一個陌生人跟她講話,她會如此?一般不是都在熟朋友面前會比較放得開?陌生人面前就會比較拘謹、比較壓抑,那現在怎麼會這樣,完全壓不住?這叫做−− 攝受力。

這就是修行。你修行有那個功夫,你就有這樣的能力啊!所以你們看佛經有很多形容說,佛講完經,怎麼底下的人,有的產生歡喜心、有的淚流滿面等等。這是真的啊,我們就演給你看。要不然用你們的邏輯,怎麼去解釋一個陌生人聽另一個陌生人講話就哭成這樣?而且才講幾句話而已!

那幾句話就是她人生所有的重點,到這個階段為止所有的重點。未來不知道,以前當然可能也不一樣,可是總結在你這個當下的那個最癥結點。比如說,你話講到她心坎裡讓她沒辦法壓抑,就開啟了那個情緒。重點就來了,你憑什麼有辦法講到我心坎裡?這叫修行。你看,修行很好。

余瑤師姐:

師父,我們過去是不是犯了很多錯誤,所以被開除了?還是被勸退……?

師父上人:

我告訴妳,過去如果沒犯錯,就不會來當人。大家都差不多!所以我說,我們要知道原因,可是不能過度。過度去解讀,「啊,我特別慘!」不是這樣。是很多人很慘,我們不知道!那我們為什麼又要知道?因為我們知道,我們才不會讓人生過得很傲慢、很得意洋洋、很優越感。

 

弘聖上師 說法開示 2015年5月21日普濟寺-圓通寶殿 (4).jpg

普濟寺圓通寶殿- 師父在普濟寺圓通寶殿外為佩玲師姐解惑並為眾人說法開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一覺元 的頭像
    一覺元

    一覺元 YJYLC.tw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