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以善感 天以福應---憶友人 印度導遊小石
A Simple man I Know ─ A Tour Guide in India, Xiao Shi
師父上人印度弘法行的導遊---小石先生,他是一位很率真的人,喜、怒、哀、樂全寫在臉上,讓你一看就懂。
雖然每次他用印度口音的中文在介紹導覽時,我們聽得是似懂非懂,但是當他介紹到他的家鄉王舍城時,臉上的雀躍之情溢於言表。自己隻身在新德里工作,已經有好長一段時間沒有回家了,剛好我們的行程會經過王舍城,他好開心可以見到思念已久的親人。
隨著巴士越來越接近王舍城,他的笑容就越來越燦爛,心情無比的奔放。他說等一下車子會路過他家,他打了電話請他太太煮好喝的奶茶請大家。他邀請我們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可不可以去他家坐坐。或許是印度治安惡名昭彰,怕我們心生恐懼,小石自信地說:「我沒有錢,但是我是好人。」當下被他十足有把握的模樣感動,捫心自問能否也敢如此確信自己是個好人,恐怕是不及小石也。
印度導遊—小石先生
雖然是新手導遊,專業能力弱了一點,但是因為他的心很真誠,使大家都不介意他在帶團時的一些小過失,反倒就是有那些小過失,才讓整個印度之旅多了不少樂趣,是個超有喜感的甘草人物。
在印度大部分的景點都會看到沿街乞討的小孩,我發現小石會分給這些小孩一點點錢,當下只覺得他很善良,也沒多問。直到爬那超陡的山路前往七葉洞窟時,我問他體力上還可以嗎?他說沒問題,小時候他常常爬這段山路,因為他也是個乞兒,跟那群小孩一樣,所以他只要看到乞討的小孩,就會感同身受。聽到他這麼一說,我的心中自自然然對他更加敬佩。
走完那天的景點,我們真的也如願去到小石家。看到小石跟妻兒溫馨的一聚,大家都很感動,很開心可以有這個加碼的私房景點。之後,大家要回飯店了,小石詢問我們說:能否同意他請假一晚,不跟我們住在飯店,讓他回去陪家人?大家一致贊成,支持他這個請求。
不過,小石還是很盡職的陪我們到飯店check in後才回家。離開前,我把隨身帶著的播放器送給了小石,希望從此以後,師父上人所唱的無住音聲也能在他的家庭裡飄揚。
次日早晨,巴士去他家接他的時候,看他一臉疲憊,原來是昨晚孩子病了,發燒難受,哭了,所以他照顧孩子一整晚,沒有睡。想到短暫的相聚,馬上又要離開妻兒,離別之苦加上對孩子的牽掛,令他流下了男兒淚。為了家人隻身在城市奮鬥,攢的錢全寄回老家奉養母親及家人。自小乞討的他,不願自己的孩子也過一樣的日子,總是想把最好的留給家人,所以存錢蓋了一間有二十個房間的大房子。而他的開心泉源是他的兒子—伊蘇(音譯)。因為是十二月二十五日出生的,所以用聖者耶穌的名字來命名。
師父上人對小石一家人的照護無微不至
難得回家一趟卻匆匆來去,孩子生病受苦,他也萬般不捨。所以在離開王舍城之前,我們又再度造訪了小石的家。 師父上人還為他們家做了淨化,並祝福孩子健康平安長大,成為有智慧的聖者。看見 師父上人盡全力在和虛空法界協調溝通,把磁場能量轉化,那樣平易近人的付出,無私無我,著實令人感動。
當我們離開了小石的家,帶著此行最溫暖的景點,因為這一個小插曲,才獲得了更貼近在地生活的短暫片刻,點亮我們與小石一家人的永恆情誼。
在漫長的旅程中,我們越來越像一家人,我請小石幫我取一個印度名字,作為紀念,他不假思索的說:「Sida,意思是修道的僧侶。」我很訝異地問他:「為何會選這個名字?」他笑著對我說:「很適合你,你的心像個僧侶,你是好人,你們跟著 師父, 師父是很好的人,你們學了,所以你們全是好人。」這些話,有如大力士般,撞開了我緊閉的心門,從那一刻起,一路上鬱鬱寡歡的我終於恢復了自信,也開始有了笑容。
語言與我們不完全相通,但是感激之心溢於言表的小石夫妻
行程的最後一天,小石很可愛的說:以後他會想念的人,除了妻兒以外,又多了 師父上人和小妍師姐。他也期待大房子蓋好了之後,我們能夠再去印度找他,屆時就可以住他的新家。
「我沒有錢,但是我是好人。」心靈富足的小石如是云。
末學 雅聰 敬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