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止學修中心誕生記要
 

《一覺元》搬遷至「觀止學修中心」迄今已近一個月,表面上已經在運作的觀止學修中心,其實離上軌道尚有一段距離,自己有幸參與中心從無到有的誕生過程是此生中一次珍貴的機緣!師父幾次提點有時間可以把過程紀錄下來與同參分享,然受限自己能力不足,這期間公司及中心的事務繁多,紀錄一事從發心動筆到完成,斷斷續續花了近三週的時間。從記憶中去拼湊一個事件,再以有限的詞彙來表達,本身就是一種嚴重的失真,細節的說明若有不夠詳盡之處,也請同參見諒,更希望您可以從中瞭解文字背後要表達的涵義。

 

觀止學修中心誕生記要 (3).jpg

    觀止中心一景

 

                 這件事要從20121029日談起。那一天接獲小姸師姐來電,說有事情要與我討論問是否有空見面?當天是星期一,由於再過兩天就是 師父與幾位師兄姐印度之行出發的時間,當下我以為可能要討論與去印度有關的事!由於隔天我必須去台北出差,時間上不容易安排,因此與小姸師姐就約了當天晚上碰面。

 

在一家咖啡廳點完咖啡入座之後,小姸師姐說道她為了瑜伽開班的需要去看了一間房子,也有邀 師父去看過一次,他們都覺頗為合適,由於那房子是委託房屋仲介公司出租,為此問我一些租屋時與仲介公司打交道要留意的一些事情。因為小姸師姐在寧靜園之外要另租場地開班教授瑜伽,是早已耳聞的事,而且她也曾經與義孝師兄一起要在十全路合租房子,只是後來因緣不具足而未租成。因此一開始,我沒有想太多,單純認為只是小姸師姐要租房屋這麼一件簡單的事,只是後來小姸師姐提到剛好寧靜園合約也將到期,如果有合適的地方,師父不排除搬離開寧靜園。我一聽,哦!代誌大條了!對《一覺元》而言,這可是大事情囉!而且一直以來自己就覺得寧靜園的空間並不適合當作說法的道場,特別是在人多的時候,學修的同參必須被迫分坐在不同的房間,無法面對面聆聽 師父說法。心想難道 師父聽到我的心聲,準備為大家換一處新的道場了嗎?

 

既然是《一覺元》要換處所,顯然就是我們團體的大事了!不是該找師兄姐來討論商量嗎?怎麼眼前小姸師姐與我一付好像談到就是已選好處所,準備要辦理租屋的樣子了呢?才想到這裡,小姸師姐即問我隔天有沒有空?她想邀幾位師兄姐過去看看房子,我回答隔天人在台北,回來已晚,可能沒辦法一起去看房子,她就說他可以先與瑞騏師兄過去看看(事後知道薏晴師姐隔天也一起陪同去看房子)。當時為了慎重起見,我跟小姸師姐建議是否要約師兄姐一起來討論這件事,她說 師父的意思是這時間點先低調處理,不要通知所有的師兄姐。(後來才瞭解 師父是希望在對大家影響最小的情況下來圓滿這件事,階段性先由方便處理的人來處理即可,儘量不要勞動太多人。)

 

隔天照行程去台北出差,公事處理後尚有時間,因此下午到太極藝術教室聆聽 師父說法,師父說法結束後在個別解答幾位同參疑惑之際,我跟幾位在場的師兄姐略提《一覺元》可能要搬家的喜事,在場的師兄姐也同表欣喜與贊成,小克師兄事後表示他認為弟子們終於有機會可以承擔責任了!

 

師父忙完後邀請我一起搭奇霖師兄的車子回高雄(因為奇霖師兄與佳容師姐也參加印度之行,隔天要從高雄機場出發,當天奇霖師兄要提早下高雄,他邀 師父同車南下,師父之外車內尚有一空位。)當天台北是陰雨天,離開太極藝術教室不久,天空又開始飄下雨來,車上國道三號之後,雨一陣又一陣,車子走走停停並不順暢,一般在這種情形下,不管是開車或乘車者,心情多少都會受到影響而顯得急躁,但與 師父同車,彷彿就有一種無形的力量讓人自然的平靜下來。幾週前與 師父去大雪山,一路上 師父坐在一旁的那種感覺又回來了,不同的是上一次是天氣晴朗、交通順暢;這一次則是天候不佳、交通擁擠,但相同的是又再一次的領受到 師父的定靜功夫。這一路從台北回高雄,師父完全沒有提到交通狀況的話題,也不為此憂心車行時間延誤是否影響他晚上預定要處理的事情。如果我明天要出國二個禮拜,前一天還要為別人上課,然後再要放著快速方便的高鐵不搭,坐在快也快不起來的汽車中,看著夜空停不了的雨與前方綿延無盡的車龍,心想最快五小時才能回到家,然後心中不起一絲憂慮、埋怨,老實說真的做不到!師父常說「定靜功夫」,原來定靜功夫就是要從這平常應對的每一件事情去修為及提升,「滾滾紅塵、歷事練心」對照在眼前這一幕,不用多解釋,你自然就有深切的體會!

 

觀止學修中心誕生記要 (8).jpg

走走停停的交通

 

與 師父從台北回來的路上,就寧靜園可能搬遷的事請問 師父,師父說道:「他一直鼓勵小姸師姐往瑜伽教育這方面去發展,因為在這些瑜伽的練習之中融入了法的內涵,而且再結合『元和妙音』的能量,對於身心靈的淨化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寧靜園因受限於空間的問題,並不利於於瑜伽教室的發展,所以一直以來,也都希望她能在外面找到合適的場所,順利的推展瑜伽課程,也因此才有之前在十全路租房子以及後來發生的一些事情。這一次剛好小姸師姐在找瑜伽場地的時候,找到一處獨棟透天房子,裡面的樓層格局中二樓用來設立瑜伽教室頗為合適,一樓則適合用來作為上課空間。自古以來,正法傳播主要靠的就是教育,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之中,不間斷在做的也是教育,佛教的本質也就是教育,離開教育也等於法就斷了。如今找到的這個處所,小姸師姐在滿足她發展瑜伽教育的同時,也發心希望可以把多餘的空間無償提供出來,讓我們學員有一個更為完善的學修空間。這樣的願心不但是利益眾生而且有助於《一覺元》的教育推廣,我們應該去圓滿它,這是寧靜園搬遷的主要考量。剛好前一陣子寧靜園的房東來通知說,這一期的租約到期之後,房租要漲價,而且一次要簽三年的租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那個房子可以順利租到,當然寧靜園這邊就不必再續租。所以,搬與不搬應該以新場所是否適合作為往後學員的成長以及有利眾生的學習為優先考量,而不是因為寧靜園這邊的合約到期房租漲價,因為寧靜園原本的租金就不高,新找的地點房租再怎樣也都會比較高!如果不是為了利益眾生,就不需要作多餘的花費,我們做任何事情,也都應該從這個角度去思考,凡事只有眾生沒有自己。」

 

聽了 師父的說明,這才理解 師父的想法,不過當時以為的理解,現在回想,也是僅是片面的理解而已,後來才慢慢的瞭解,原來這整個過程都是 師父用心的「鋪陳」,為成就《一覺元》的每位學員、為教化有緣眾生所做的「鋪陳」。

 

途中,我們分別在關西休息區及清水休息區休息及用餐,期間 師父對於房子內部的一些狀況作了許多詳細說明,包括地板的狀況、房內的設施、樓層的隔局等等。當時只是驚訝為何 師父才去看一次,對整個房子卻如此瞭若指掌!事後與一些事實去印證,方知 師父原來是以全盤性的思維在看待這整件事情,例如 師父提到「房子的地板是無接縫的大面磁磚鋪設的,未來在使用上不需要太多的裝潢佈置就可以使用!」「新房子哪個空間需要的設施可由寧靜園的哪項設備移過去就可以了!」師父從一開始的出發點就是設法在動用最少人物力的情況下,為《一覺元》開啟發展的契機,而這些卻是我親自參與,看著一件件事情完成之後,才獲得的一點體悟,往下再慢慢向各位報告。

 

與 師父從台北回來的隔天,是印度之行的出發日。中午前往寧靜園接 師父及三位一起出國的師兄姐至小港機場,抵機場時間尚早,我們幾位就在機場的餐廳用餐。趁著用餐之際小姸師姐也提供了負責這件租屋案的仲介經理之聯絡資料,希望我接手與對方聯絡,並且進行相關的租金斡旋事宜,當時 師父也有提到一個可以承租的價格數字。當下自己以為要處理的事,就是代替小姸師姐在她出國不在這段期間與仲介經理談談降價的事,因為以自己的經驗,一棟五樓的房子要出租,不但開價不低而且地點也略顯偏僻,照理說要很快租出沒那麼容易。這宗交易再怎麼樣都應該是承租方居上風,而且沒有個十天半個月大概談不出個所以然來,說不定等 師父從印度回來時,事情都不一定有進展!事後才知是這又是自己的錯知錯見! 

 

觀止學修中心誕生記要 (5).jpg

出發至印度前,師父在機場與兩位師兄對話

 

果然,從 師父出國的那一天起,接下來事情的發展全都出乎自己預料之外。首先,當然就是要設法去看房子,因此111日先約如芬師姐見了面交換了一些意見,在討論的當下甚至還想著是否需要多找幾個出租個案,讓 師父及小姸師姐回國時有多些個案可以選擇與比較!(這真的就是一種自作聰明的心裡在作祟)。而與如芬師姐見面後也約了要在那一個週末去現場看房子,然後準備開始與仲介公司來一場價格的談判戰,豈知行動未開始狀況就來了!房屋仲介經理那兩天一直聯絡瑞騏師兄想探詢租屋意願,瑞騏師兄為了可以順利讓我以另外一個角色接手租屋斡旋的事,就跟仲介經理開出一個預期房東不會同意的承租金額,當時的盤算是只要房東不同意瑞騏師兄的條件,我便可開始聯絡仲介公司,重新切入洽談租屋之事。沒想到才隔一天仲介經理就回覆瑞騏師兄說房東同意了,而租期是二年,仲介人員催促瑞騏師兄趕快作決定!突來的變化,令我們有點措手不及,因為在出國前與 師父幾次會面中,師父並未提到談好就可以把租屋的事決了,因而直到當下,我都不認為應該在 師父出國期間決定此事。(事實上是自己沒明確的瞭解 師父的意思,因為出國前在機場吃飯的席間,師父已經把房租金的底限及一些條件都說明了,但自己完全沒搞清楚。)狀況演變成如此,只好重新與瑞騏師兄再討論另一套劇本,請瑞騏師兄與房介經理說明,他有一位合作伙伴,租屋的事最後需要合伙人看了之後才能決定,而這位合伙人需要幾天後才有時間去看屋,希望以此爭取時間,好向 師父確認幾項雙方有出入的租屋條件,包括租期及起租時間等。

 

當時打算由我扮演瑞騏師兄的合伙人,幾天後出面看屋及洽談最後的條件。那時 師父一行人已在尼泊爾,在獲知偉宏師兄的手機有國際漫遊之後,緊急發簡訊請他向 師父及小姸師姐報告當時房屋承租條件資訊(月租金、租期、押金),同時詢問 師父起租日期以及是否條件談妥即可簽約?隔天得到 師父的回覆,有了洽談的條件底限,因此請瑞騏師兄與仲介公司約116日再去看屋並作決定。但是就在與 師父聯繫的這段時間,殺出了程咬金,有一團體也對觀止這個房子有承租的意願,據仲介經理向瑞騏師兄表示,對方看屋之後,開出了一個比我們更高的數字,而且很快的進入簽約斡旋的程序中。此時,除非我們馬上出一個更高的價格設法搶到優先斡旋的順位,否則也只好等待了,甚且租金一旦要再上調,得再向 師父請示確認。平常這種事可能一通電話就搞定了,可是偏偏手機不管打給哪位在印度的師兄姐,不通就是不通,這時真的恨不得自己有神通可以與 師父直接連上訊息!

 

隔天(114日)就傳來不好的消息,房介公司聯絡瑞騏師兄,表示該房子已確定由一個團體租走了!當晚又立即發mail給偉宏師兄,請他代為向 師父稟報此一狀況。而那幾天因為 師父一行人所住的旅館沒有網路設施,直到6日晚上偉宏師兄才能收信,而7日早上我才收到師兄的回信,意思是說:「小姸師姐在問說為何不是我出面與仲介公司接洽租屋的事呢?」不用說,當時的心情是頗為沮喪的,因為 師父交辦的事情沒有順利完成,不過腦海中也一直在思索著小姸師姐詢問那句話的意義,因為處理房子的事,師父在出國前是交付我去執行的,但現在的狀況是,我根本都還沒出面,此事就已經結束了!事情不應該是如此發展的,而小姸師姐那句話似乎在提點我有些事忽略了... 。  

 

觀止學修中心誕生記要 (4).jpg

師父詳細的解說原委,絲毫不含糊

 

為了回覆小姸師姐的提問,當天晚上又回了一封信向 師父及小姸師姐說明事情的原委,並且在回信中也向 師父詢問是否在他們回國之前需要協助再去尋找其他的處所?然而接下的發展卻是另一種急轉直下的局面!

 

117日那天外出處理事情,回公司時抵達大樓前準備轉入往地下室的巷口時,心中突然興起一念──「去這附近找找房子!」,車子一開就在公司附近繞,遇有貼出租的,就停下來察看,希望找到空間及樓層相符的房子。沒找不打緊,這一找才發現這一區塊的獨棟房子,住家也好、店面也好,租金都不便宜,連一些覺得不起眼的房子,月租開價也都要5萬元以上。就這樣一邊繞一邊看,車子開到「觀止」的前面,車子經過時看到出租的廣告還掛著,於是又繞回頭停了車,走到房子前察看住址(因為那是我第一次到現場看房子),一看地址沒錯!心理納悶著,既然仲介公司說房子已經租出去了,為何出租的牌子還在呢?莫非是房東故意不租給我們而有所推拖?為了求證,當下就依上面的聯絡電話打去仲介公司查問,接電話的服務人員,就我要查的房子地址查了資料,回答說:「房子還沒出租?」我喜出望外,當下故作冷靜的詢問服務人員,何時可看屋?她隨即聯絡後回答說隔天可以,因此約了隔天上午10點看房子!此時連結到早上接到的mail中小姸師姐的那句話,頓然覺得有些事懂了!

 

既然可以再接上房仲公司而且房子也尚未租出,我認為成功的機會是可以預期的,但畢竟這是整個《一覺元》的事,不像我私人租屋買屋那樣可以說決就決的事,因此當晚又發mail給偉宏師兄,請他再代為請示 師父承租條件的底限,不過無法即時聯絡上並獲得 師父的回覆,但是對於這件事的處置方式心中已大致有盤算了!

 

次日(118)上午依約到了現場,負責的仲介經理因公司會議的影響來遲了,讓我一度以為又有意外了!她遞了名片自我介紹後,隨即開門讓我看屋,一進門挑高的客廳即令人感到房子頗為大器,一樓夾層的空間也比很多透天房子的夾層大上許多,高度也不致令人有壓迫感,上了二樓,看到 師父口中所說的瑜伽教室空間,的確是非常方正完整的一個教室場地,廚房也比寧靜園寬敞,三樓及四樓則各擁有前後兩間套房,五樓出乎意料之外,也是一間完整的大房間,心想 師父一直沒有合適的畫室,這五樓一來少干擾,二來空間、採光、視野都很好,當成工作室是再恰當不過了,想到這裡愈是覺得這房子實在太適合我們《一覺元》的需求了!看完房子回到一樓即跟仲介經理表達承租意願,於是雙方很快的切入租屋用途及租金的話題。我開了之前瑞騏師兄給另一位仲介經理的數字,仲介經理表示最近有幾組人在問這房子,我開出的條件,承租的機會不高,你來我往最後又加碼2千元,同時也向仲介經理表達承租的誠意,同意配合當天下午先繳斡旋金簽立租賃意願書,雙方約定在我公司樓下咖啡廳辦理上述手續。

 

結果到了約定時間之前,仲介經理來電致歉,說她沒辦法跟我簽租賃意願書,因為那間房子目前正由另一有意承租者在與房東斡旋之中,照他們的規定這期間她連帶我去看房子都是不允許的。上午是她公司的助理在事情處理上的一個疏失,不過她願意為我保留第二順位斡旋的權益,如果前一組的斡旋失敗,我可優先進入斡旋。真的是一波三折,才以為事情有轉機想發簡訊去向   師父報告而已,狀況就來了!而眼前除了等待,好像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就這樣忐忑不安的等了一天,由於隔天已是週五了,心想此處如沒租成,週末兩天得開始去尋訪其他房子了,但不管如何總得要等仲介公司那邊的一個明確的回覆。而當天也收到偉宏師兄傳來的   師父回覆,師父同意我前天發信向他說明的租屋條件,只是計畫趕不上變化,當時跟   師父報告的條件在看屋時就談不成而作了變更!我想接下來的處理不能動不動就要請求   師父指示,必須靠自己隨機應變,以最適合的條件把房子順利承租下來。

 

心中有了定見後,就主動打了電話去給仲介經理,她一接起電話就說她正想跟我聯絡呢!她興奮的說:「另一組人員斡旋失敗,她正想約我簽租賃意願書,好跟房東談承租細節!」總算有轉機了,兩小時後,我就領了錢與房仲公司簽了租賃意願書!在簽意願書時,仲介經理一方面為前兩天搞錯資訊的事道歉,一方面也說道:「從你來看房子時,我就覺得你跟這房子好像很有緣,而果然前面一組沒談成,看來這房子真的是註定該要租給你的!」(師父回國之後,才從阿雲師姐口中獲知,原來這件事的「轉機」是   師父在印度時幫忙處理的!因為她在印度之行途中一次與   師父用餐的席間,向   師父啟請再開講座為眾生說法,而   師父說道弟子們有甚多事情不去完備,教他如何再出來說法?師父提到當年給孤獨長者啟請世尊說法,是以如何隆重的形式來表達重法的心!哪像他一直到現在還要幫弟子們處理很多事,包括還要分身回台灣協助處理房子的事!)

      

觀止學修中心誕生記要 (7).jpg

師父 感到無奈,卻依然笑著回答阿雲姐在印度的請示

 

接下來就是一連串來來去去的條件談判,我先依原先跟   師父提報的幾項承租條件(包括租期、租金、押金、起租日等),提出租期五年的要求,並以長租當籌碼,希望有機會再將月租金壓低一點,不過這兩個條件房東都不同意,最後只勉強同意將租期延長為三年。而談到起租日時,雙方又出現歧見,我們希望自2013年的11日起租,房東則堅持要我們由2012121日起初,這一來一往差了一個月的房租,說不多也好幾萬元!師父認為寧靜園的租約是到2013年的2月到期,新房子從2012121日起初,無形中浪費了一筆房租(後來經瑞騏師兄查證,寧靜園的租約是到2013年的19)!最後我擔心談不下去又生變,所以提出雙方各讓一步,由2012年的1216日起租,我們多租半個月,起先房東似乎也不同意,後來才勉為其難的答應了!由於房東人長期在國外,所以這些條件的討論,來來去去又拖了幾天時間,直到1112日,雙方才總算把所有條件談妥,而這已是   師父回國的前一天了。在條件談妥之後,房仲公司即來電催著要簽約,為了慎重起見,我想待 師父回國當面向 師父回報所有細節之後再進行正式簽約,所以想把簽約的時間延後幾天。剛好因為房東人在國外,而要求一次以12張支票的方式付訖一年期的房租,我以準備支票需要時間為由,要求將簽約日延至   師父回國後的隔一天!

 

完成簽約的那個週六即與   師父、小姸師姐前往新屋再作仔細的堪察,因為簽約之前,我們都只約略看了房子一遍,對於內部設施的狀況並沒有詳細查檢。這一次陪同   師父再次前往觀止時,因為承租之事已完成,心境上平靜許多,在各樓層走完,回到大門時,當時一抬頭看到落地窗上面「觀止」兩個字,心中有種說不出的感動。離開觀止後請   師父、小姸師姐去一家咖啡廳略作休息並討論後續要進行的事,言談之中,「觀止學修中心」這個名詞突然從腦海中迸出來,立即向   師父請示使用這名稱的適切性,而   師父也就從枋寮(儲運路)來黏黏屋(德威街),再到文明巷的寧靜園,接下來要到觀止,這其中的意涵作了詮釋(儲運→德威→文明→寧靜→觀止)!當下有些領悟,師父曾說這世間沒有偶然的事,所有事相的發生一定有其必然,而   師父這一路的遷徙也必定不是偶然,這其中都是   師父對利濟蒼生、教化我們而作的細緻鋪陳。在咖啡廳聆聽 師父談話的那一刻,師父背後的窗外是濛濛細雨的灰暗天空,但 師父身上散發的卻是諸佛如來的法性光芒及慈悲的能量,此刻回想,心中依然是一陣陣感恩與感動。  

 

觀止學修中心誕生記要 (6).jpg

終於開始瞭解 師父在機場談話的用意

 

房子租了,通常才是真正忙碌的開始,因為不管租屋買屋,一般在遷入之前不免都要有一番整理及裝潢,但對於觀止中心,師父早就做了指示:「寧靜園可以搬來用的,儘量用舊的,不要再買新的;佈置擺設也是採用既有的或現成的物品及器材為主,非必要就勿再作多餘的裝潢施作。」例如觀止中心的冷氣都是由寧靜園移裝過來的,一二樓看到的白色櫃子也一樣。後來在一樓大廳再加裝一台大型冷氣,是因為觀止的空間比寧靜園大上許多,原來的冷氣不夠用,而原來的熱水器是寧靜園房東的,所以在觀止裝設新的熱水器,而淨水機原本沒有,為了   師父飲水方便,我決定安裝的。再者,一二樓的榻榻米是為利益眾生方便與瑜伽教學之需要而鋪設的,除此之外,整個觀止幾乎沒有多餘的裝潢,連原本我向   師父建議的捲簾及窗簾,後來   師父也都以原有的東西取代而沒有施作。 

 

觀止學修中心的裝潢,師父指示的原則非常簡單─「服務眾生的部份,要儘可能去周全;他自己居住及生活上的,能用舊的就用舊的,簡單就好不要浪費。」師父在每一個生活中的細微處無不在履踐「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德行風範,而這些事若不是親身從這樣事物上去覺察,我們是無從去理解及感受的。自己在工作上及家庭上處理過的房屋裝潢至少五次以上,稍微瞭解住家及辦公室裝潢的投資費用,以觀止學修中心五樓建築,內部幾近百坪的空間,可能花個一百萬來裝潢,還只是簡約而談不上豪華。但事後我在估算整個裝潢費用時發現總花費連百萬的四分之一都不到,而其中最大宗的幾筆費用如冷氣、榻榻米、瑜伽教室的鏡面,都是大家所要使用的空間,師父的房間除了從寧靜園移裝來的一台中古冷氣,再沒有花費一分錢作裝潢。  

 

觀止學修中心誕生記要 (1).jpg

觀止學修中心一景
 
 

在空間的使用上,原本最初我們給   師父的建議是希望他住在三樓的套房,一來上下樓方便,二來三樓的中間走道有個天井空間,可以做為生活起居的延伸應用。不過在最後要決定冷氣的安裝規劃時,師父決定移到更高的四樓去住,把三樓的兩間房間留給我們來運用,後來規劃其中一間為客房,另一間為客房兼儲藏室,而中間走道空間,接下來也將規劃為資料儲存室。這些空間上的規劃都不在我們一開始所思考的需求之列,只是事後在討論觀止學修中心的各項運作事務時,這些需求才一一浮現出來,而也剛好都可以找到合適的空間來滿足我們的需要,這些種種看似的「剛好」其實也是   師父提早幫我們設想的「方便」而已,只是   師父的「方便」是以他的「不便」作交換而讓給我們的。我們常在經本中看到「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師父說法時還一再的強調「演在說前」,而   師父真的在在處處、時時刻刻,無不是在為眾生宣說正法,一泡茶、一席飯、一段交談,都是教育、都在說法。《中庸》云「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如非有機緣跟隨   師父學修,藉諸於各種時空環境,接受   師父善巧方便的點化,如何能領悟此句話的真義呢? 

 

雖然房子各項設備購置安裝的事不少,難度並不高,只是尋求合適設備的過程頗為耗時,而學法的好處,就是學到的東西可以在生活上及工作上隨處的對應上去,《弟子規》「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的作用就起來了。因此,從一開始,自己就將工作大項依專案時程的規劃原則列了工作時程表,其中也列了搬遷的時間規劃,事先呈   師父瞭解,然後依著執行。整個處理的過程的前半段幾乎都依著自己計畫的時程在執行,進度也很順利,不過計畫中總有變化,同參發心要協助搬家的事,從中插了進來,導致後面的工作進行顯得有些混亂,不過最後也總算順利的完成主要設施的裝設,讓搬遷小組得以展開搬家行動。整個搬遷從121日開始到1212日李叔叔完成一樓的掛圖工作劃下完美句點,這又是另外一段精彩的過程,也留待有師兄姐發心來分享那個過程的心得點滴及學習收穫。

 

我從搬家的過程中,也觀察到一些事情,那就是從一開始到結束,師父始終從容不迫的在看待著整個搬進搬入的忙碌局面,師兄姐們投入許多的時間體力,把大大小小的東西從寧靜園搬過來,但是換了一個空間,很多東西卻無法在一時之間就定位,這樣忙了一個禮拜,觀止中心還是處在混亂的狀況。師父在129日到觀止中心親自指揮,不到一天的時間,主要的東西就已大致就定位。我們常在問什麼是定靜功夫?而定靜產生的智慧在哪裡?答案就在這樣一件事情中為我們揭曉了! 

 

觀止學修中心誕生記要 (2).jpg

師父「鋪陳」的細緻,就連地板也考量到了!
 
 

買屋、租屋、裝潢、搬家對我而言並非新鮮事了,不敢說駕輕就熟,至少有些經驗。而觀止學修中心從洽談承租開始到搬入而啟用,是完全不一樣的體驗及一種深切學習的歷程,自己從頭到尾做得不多,因為再多的事也不過就是身為學修弟子的一份責任而已,但是從   師父及同參身上學到及得到的卻是數倍於自己的付出。觀止學修中心的誕生是   師父給我們弟子的一門新課程,中心的啟用也是給我們另一個成長學修的場域。這一門課已經開始,我發心要拿到這個學分,希望您也是!

 

末後,我要感恩    師父給弟子一個難得的學修機會,也要感謝所有參與觀止學修中心設置及搬遷的師兄姐,若無您們的協助,也無今日象徵《一覺元》護持佛印、以教傳法的嶄新局面,但願所有同參共同珍惜此一難得因緣,於此履踐學教相長、覺行圓滿的宗旨。 

 

觀止學修中心誕生記要 (9).jpg

觀止學修中心正門
 

紋宏 敬筆

2013/1/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一覺元 的頭像
    一覺元

    一覺元 YJYLC.tw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