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農曆三月初二 明覺法堂 (高雄)

弘聖上師說法講紀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in Kaohsiung, Taiwan

on April 4th, 2011 ( March 2nd on Lunar Calendar )

 

2011年農曆三月初二 明覺講座 (高雄) 弘聖上師說法講紀.jpg

 

時間:1000404日,20302200

 

地點:寧靜園(高雄市鳥松區本館路文明巷12號)

                                                                                                    

 紀錄組恭敬整理

奇霖師兄音聲唱頌

麗雲師姐音聲唱頌

師父上人音聲淨化

 

「知見立知為無明本,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我們的業相、轉相、現相遇緣然後產生了六粗、貪瞋癡慢疑,然後產生了我們現在的痛苦人生。所以,修行、修行,修正錯誤觀念思想行為,殊不知「道本圓成,何用修證,見聞覺知,本自圓寂」。所以,但盡回歸,不是往外追尋,我們說「但盡忘情,莫更覓真」,外面沒一個「真」可覓,因為所有的外在現象都是我們的自顯境,顯現出來的都是一個警示,也就是說透過外相讓我們去覺察一件事情:「我們內在有這些種子」。那「種子」大家不好懂,我們只好換成現在的用詞叫做「外在的投影是來自內在的底片(投影機的底片)」,所以,不管我們外在遇到任何的人事物,那都是一種警示,好的也有、壞的也有。

我們不想遇到壞的、想要遇到好的,還常會遇到好的卻變成壞的,壞的也都避不過,所以這表示什麼?表示我們內在的這些種子……阿賴耶識田裡的這些惡根種子諸多,然後我們欠缺智慧,沒辦法去轉境界。所以,古人才講:「若能轉物,即同如來」,我們要做個如來嘛,那如其本來、諸法如義嘛,事實上,「如來」就是誰?就是我們真實的自己,就是回歸一個「我」,一般我們講「常、樂、我、淨」,那個「我」是所謂的主宰、自在,還有一個裁斷的意思。換言之,現在對我們的人生都沒辦法自在主宰,也沒辦法去裁斷我們人生的境界,想要的、不想要的通通沒辦法去裁斷,通通逃不離所謂的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五陰熾盛。

一般講「生老病死」大家從字面意義好懂,可是,它亦有深層的義理,比如說「生」,就一個孩子出世這樣而已?可是,它不是那麼狹隘,為什麼我們生到這個世間呢?它裡面有諸多的參數在。換言之,我們現在可以出生在這個世間,有的如意、有的不如意,比如說「我怎麼出世在這種家庭」,有的是很高興、覺得很有福報出世在這種家庭,這種是什麼?抽象概念嘛,因為每一個人的喜好不一樣,所以,他會出生在什麼家庭,其實也是他自己的愛好決定的,就是一般我們講的欲,所謂的念頭(臨終一念)那一念是什麼讓你去投胎。我們若境界比較高,臨終那一念是佛,我們就沒有所謂投不投胎的問題了,就回歸去做佛菩薩。 

那當然一般方便講淨土,我們說那個四十八願裡頭的第十八願〜念佛求生,可是,它亦不能沒有所謂的「發菩提心」,我們現在只有一般說「一向專念」。那麼念佛也不是那麼狹隘念一尊阿彌陀佛,只是說依淨土來講的話,往生阿彌陀佛的極樂國度嘛,所以必須念祂。那為什麼是念?《金剛經》講:「一切法從心想生」,如果你不常常去想……「想」其實還是一個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也沒跟你說唯極樂世界不是虛妄嘛,所以,極樂世界還是一個虛妄,只是說它這個虛妄好過我們現在這個娑婆世界的虛妄。 

「娑婆」〜堪忍,堪忍的意思就是還堪於忍受,換言之,也就是告訴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能夠忍受,於是沒有出離心〜離苦得樂的心,他就屈在這裡就好了,反正還可以忍受嘛!所以,造成我們生生世世一直在那裡訓練什麼?(師父笑說)訓練可以忍受一下。那其實是很不願意忍受,你有一個「忍」受,那就是不願意啊,因為你不是提升到包容,對不對?不是提升到理解而化除啊,所以,面對它……唉〜可以忍受一下。所以,娑婆這個堪忍的濁世,當你瞭解到可以忍受好像也不怎麼好玩的時候,你的出離心就會慢慢產生出來了,出離心出來了,你才有那個願嘛!提升……一般說一切法從心想生,你才會想要好。那想要哪一個好?你們就去找啊!所以,諸多的宗教、修行派別不同,他們各有去處,對不對?因為各有嚮往。

一切法從心想生嘛,所以,一切法、一切處通通是我們想出來的,好說現在的科學家也蠻先進的,去幫我們做了印證,去幫古老祖宗的智慧做了印證。當然,相較之下,要工具才能理解的……好像不用工具就更勝一籌,古時候的古老祖宗他沒有工具,卻可以知道這麼細微處,比如說一滴水裡面具足八萬四千蟲,對不對?那我們現在看不到,拿放大鏡,放大鏡精細一點、提升一點叫顯微鏡,才看到原來細菌這麼多,對不對?可是,人家不用(拿顯微鏡)啊!所以,他們的天眼通就可以看到了。那「天眼通」大家又以為是去看鬼、看神的,不是那麼狹隘,之前我們講過,神通者就是什麼?他的能力比較大、比較高、必較強一點,那天眼通的意思是什麼?(師父笑說)就是他的眼力比較好,他可以通透。

我們有肉眼,凡夫的肉眼提升天眼;天眼提升慧眼;慧眼提升法眼;法眼提升佛眼,畢竟有這五個層次,那究竟圓滿的佛眼它能通透一切宇宙,盡虛空遍法界一切人事物這些的現相,通通可以一窺了然。我們沒辦法呀,我們現在還有近視的,遠一點的看不到;遠視的又近的看不到,(師父笑說)老花眼啊,對不對?聽說四十歲以上的就要保養一下了,老花眼現在好像四十歲左右就要開始了,這裡不知道有沒有很多人有老花眼?那天我遇到義孝,說現在有老花眼了很痛苦,看近眼壓會升高,所以,你看又來了,生老病死苦,對不對?這個叫病嘛,病裡面亦包含了後面那幾個,比如說求不得,你想求眼睛好,你求不得,對不對?愛別離,你最愛的「視力好」離你遠走,所以,要從廣義的來講,我們學法才會快速、才會準確。

所以,華嚴境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那一切佛法八萬四千亦是依著眾生的煩惱習氣而來說的,要不然本無一法可立嘛!諸法平等無有高下,事實上,連一法都沒有嘛!眾生是病,所以,佛才要開藥啊,開藥才要設法,所以,你就知道了,未來還會不會有很多法出現?會啊!可是,萬宗不離其一。有人問說「怎麼樣修行最快速」,唯「觀心」一法,你若能掌握住你的心、掌握住你的起心動念(念頭),一般我們說起心不是那個肉團心,這個心的思維一般說所謂的意念掌握住了,它就是根,那麼你掌握住這個根的時候,一切萬法通通歸一,那一切萬法亦通通成就嘛!所以,會的是如是學,沒辦法,我們的障礙比較多,執著、分別、妄想比較深,那個就剛剛講的「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所以,這些執著、分別、妄想就愈顯深,愈攪愈深愈重,第六識分別、第七識末那執著、第八阿賴耶識妄想的種子田就無量延展,所以,造成人生的不能解脫,不能解脫就永遠在痛苦的人生。

在不同維次裡面我們所謂的三途是諸位最不想去的,那不想去三途,我們就要往三善道的方向挪移。事實上,三善道方向還不是一個正確的方向,有的人理解的是基礎性,事實上,佛法是角度的問題,比如說是不是要先做個阿羅漢再來做個佛?不盡然!好比說一條直線畫下來,中間點一個點,往上直直的這個叫佛道,那麼往下直直的叫地獄道;好,中間水平切分開來,斜線45°靠上方是所謂的四聖法界,四聖法界下來到中間水平這邊叫做三善道,事實上還要再往上提升一點;(中間水平)往下這一個弧度的角度通通叫做三惡道。所以,你想嘛,並不是你在什麼道做一做……做過就一定離開再往上爬,不是這樣,所以,方向一定要搞清楚。 

學佛的方向沒搞清楚,理論、方法通通沒有助益,更談不上我們人生各方面能力的開啟。一般說潛能開發,諸多的潛能開發亦只是一種引導隨順另外一種習氣的養成而已,我們比較強調本能的恢復,而不是去往外開發嘛,甚至往內在,所以,一樣樣恢復回來而已啊!那為什麼可以恢復?因為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它是本覺本有的,所以,本來就有的並沒有丟掉,是被蒙塵了、蒙蔽了,以為不見了,所以它才可以恢復嘛!那為什麼眾生可以成佛?因為眾生本來是佛啊!只是差別在糊塗佛還是覺悟的佛,差別這樣而已。

所以,佛以一大事因緣興出世,來到這個人世間乃至於六道的各界去度眾生,怎麼度?不瞭解眾生就沒辦法度,所以,眾生是什麼?迷!迷惑了所以造業、造業了受苦。「迷」現在的用詞叫做不明白,不明白造業是什麼就亂搞,搞不清楚「正確的原因產生正確的結果」,所以,糊里糊塗,然後做錯了不知道,等到不好的結果產生了,再來畏懼、不知怎麼辦,所以,眾生畏果。通常不好的結果產生,也不用怎麼辦,你就接受它就好了,因為業要消、福才來,業因果報絲毫不爽嘛,沒辦法去抵禦。迷惑造業,造業果報就叫做受苦,受了苦之後又會更加迷惑,因為人在一種極苦的狀態裡面會失去理智,不容易提起理智,所以會更加迷惑,那更加迷惑就會更加造作錯誤的思想見解行為,所以輾轉流衍、求無出期,這個叫六道輪迴。

偶爾造業,業裡面有所謂的善業、惡業和無記業,無記業是什麼東西?比如說我們把一個杯子移過來,它非關善、惡,既無害到人也無幫到人,諸如此類的動作就叫做無記業。那它還是有啊,只要有造就有業嘛,有一個從事的過程就有一個結果,只是結果是什麼的差別而已。善業、惡業大家好懂,做一件好的原因,產生一個我滿意的結果叫做善業;做了不知道、不明白的錯事,產生一個我不喜歡的結果叫做惡業。所以,迷惑造業,那這個業就更大、就障礙住,之後又更加迷惑、更加造業、更加受苦。所以,佛以一大事因緣興出世,唯是一事啊,來這邊叫著眾生覺悟,剛剛講「迷」就是不明白,那麼「覺」就是明白,教眾生明白而已。

一般我們講發菩提心,對不對?菩提是智慧,發菩提心之後要覺悟就比較有一個依循的方向,事實上,菩提心有諸多解釋,諸多人對它的理解不一樣,那隨著它的不一樣的理解,也讓我們標準不同而爬升的境界不同,換言之,講回來又是另外一種「總在遇緣不同」。比如說菩提一般講有所謂的覺知和所謂的覺悟的意思,那覺知是什麼?覺知是我發現了、意識到了,如賊入宅,好像小偷進到你們家裡被你發現了,這個叫做覺知,那覺知可以破煩惱障。我們都知道人生有二個大障礙障住我們的幸福美滿,那就是煩惱障和所知障,那麼覺悟、了悟明白了,覺悟可以破所謂的所知障。那麼你有覺知、你有覺悟,煩惱、所知二障皆除,你不就恢復了嗎?所以,發菩提心真正最高的唯一標準就是直接成佛。那這樣子大家不好依循,只知道一個理,那事不好做到,才有這些八萬四千法,一條一條,然後分析到最後才有所謂的……勉強去講有基礎啦,要有基礎才能蓋二樓、三樓這樣一直蓋上去,才有諸多這些法。

那基礎換成另一種說法叫根,所謂的樹根,根要有,那三根就是我們常講的《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弟子規》沒有去落實,後面真的很難去理解深入,我們都會用著我們自己的成見、知見去理解它,那是我的意思而不是諸佛菩薩的意思,也許也不是那個字面原來解釋的意義的意思,那麼我們用著錯誤的意思去對待人間這些形形色色,我們就永遠逃不出這八苦。所以,我們一定要搞清楚、弄明白,尤其現在的宗教諸多,這些成長課程形形色色非常多,可是,搞清楚、弄明白是第一個關鍵要素,要不然一知半解、不求甚解,最後就不知不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對我們人生還是沒有什麼助益。

生、老、病、死,一般人家說「病」,很多現在的疾病……前幾天跟一個人談話,她就說到家裡長輩生病,她認為不是老了就會變這樣嗎?就是說老了得癌症這種病,事實上,誰規定的?(師父笑說)老了就等於癌症,誰敢長大?對不對?所以,錯誤的知見啦!那也有人以為只要養生就等於不病,這也是錯誤的知見。所以,參數要具足,你們學到現在也都知道基本上的常識,有因遇到緣才結果,惡因遇到惡緣結惡果,善因遇到惡緣也不會結善果,善因遇到善緣才結善果,所以,「因」是最重要的,「緣」非定緣。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善學者他會去避惡緣、創造良緣,因為我們阿賴耶識田裡面具足無量無邊善根和惡根的種子,善、惡根的種子它單看你遇到善、惡緣,所以,善學的就去避惡緣,創造善因去契入善緣,這樣人生就慢慢汰舊換新了。那這個還是屬慢的,所以,善學者善於懺悔,懺其過去前愆、悔其後過。「懺」就是把過去的通盤瞭解一次,那麼「悔」就是不二過、後不再造,那從哪裡開始?從生活當中啊!一般你們講「發露懺悔」,「發露」把自己的錯事告知天下,事實上,不是那麼狹義的,發露是你明白、你在日常生活當中顯現出來的意思,它不是那麼狹義只是「我去告訴人家」,那多數是我告訴人家我有做這個錯事實在不應該,然後呢?(師父笑說)明天繼續,對不對?那個不是那樣子。

所以,善學者深入在他生活當中引於事,那就是什麼?善於從自現境裡面去反聞聞自性、去反思,比如說你們在路上看到一個很討厭的人,你心裡覺得很討厭,對不對?這時候就是沒有提起發露懺悔的功力,為什麼?我們在路上看到一個看起來很不舒服的人,我們就要趕快提起觀照力了吶,我遇到的人事物通通是我的自現境,為什麼今天我看到一個這麼討厭的人?一定是我裡面有這一顆種子啊,我們把種子改成大家好理解的,一定是我這一個投影機裡有這個底片啊,那你去討厭外在那個怎麼辦?能解決嗎?不能解決!所以,他是來對你顯示告訴你你內在有一個錯誤的底片,你要趕快把它投掉,而我們沒有趕快抽掉還很生氣,所以,這個「生氣」就是又一個「想」了,一個念頭、一個印象又植下一個種子,你看,沒完沒了,多可怕!

那這個心想出來的種子,它後面遇到緣又會再現前一次,對不對?沒完沒了。所以,善學者善於發露懺悔不是每天在那裡告訴人家「我怎樣怎樣,我好愧疚……」,然後哭一哭就沒事了吶,不是這樣子,是你看到了,趕快反聞聞自性,抽掉、抽掉(底片),趕快抽掉。所以,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講,你看,能夠修的機會有多多?比如我喝到一杯……咦?怎麼不是茶?怎麼是白開水?又開始生氣了,那是我投影吶,要善於去轉化。那反思……周邊的人很沒有幸福美滿的人生,周邊的人又都是我的自現境,那肯定是我沒福、福報不夠,我內在福報不夠,所以,我現出來的周邊就……不夠漂亮的意思。

那從小是這樣,從大呢?比如說現在日本核能的災難在擴及,對不對?那個鈽漂流入海毀眾生嘛,事實上,是眾生毀掉它,所以怎麼辦?我們就知道是內在有這個底片,所以要去做一個觀照力,去調解內在這些錯誤的見解思想行為。我們若用著正確去對待它的時候,江本勝博士不是向你們印證嗎?善念,水結晶成善嘛!所以,這些分子結構通通是可以改變的,只是看我們有沒有發起這個所謂的……白話講叫做「念力」,我們是說「心性的能量」。那你心性的能量要導向哪裡?對不對?學習不是紙上談兵,那個是要用得上的,如果我們都不明白這些理路,我們是用不上的。明白了,剩下的就是要訓練,訓練久了你就熟練了啊,熟練就如魚得水,我們說駕輕就熟,要用就不難。

只是說那個力道要集結到哪裡?共業總是力量還有它不可思議的部份,別業太過小,它頂多只能拉出別業、不能轉化共業。所以,一傳十、十傳百,把這個正知正念去落實在我們的人生理踐上,去影響周邊的人提起這些所謂的善念。淨念階段性提不起也要提起善念,因為善比較具象,心淨太過抽象,一般人不太容易契入,那善相對一個惡,對不對?大家比較好懂,所以,提起善念然後去做迴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那從心做起,那個心就是你自己,換言之就是從我做起,從那邊做起,我們才能慢慢真的回復那個「我」的定義,常、樂、我、淨那一個自在主宰。 

現在災難多,大災難是所謂的自然,那麼小災難實質上好像比大災難還多嘛,對不對?小災難就是人禍,人在自身就有災難,人在家庭有災難,人在一個社會裡、一個國家裡,這些人的紛亂就是一種災難,所以,人和人的關係處好,從自己和自己的心性上調解,一般說比較粗俗的話叫做身心的平衡度,要把它調節。那從哪裡做起?從「放下」啊!因為我們有執著,身心的平衡會失衡,所以,從放下做起。放下什麼?執著嘛,什麼都好、什麼都好的時候,你就容易度過。那有人說「什麼都好」是不負責任,怎麼什麼都漠不關心?其實不是,那是世間人不瞭解,如果我有能力,早就解決啦,對不對?我沒有能力,我那個關心是假的,其實擔心滿天嘛,那擔心只會讓事情更糟、不會更好,所以,我們要關心、不要擔心。

要提起大悲心,悲〜拔苦、慈〜與樂,事實上,慈有一個愛憐之意,悲有一種你們說的惻愴而救濟之意,要提起一種同理心和所謂的……我們說對方受苦我們會憐憫。一般為什麼比較不想講「悲傷」?可是,悲傷大家好像比較好懂,因為它有悲而不傷嘛,意思就是那種同理心……不捨啦,不捨之心而救濟之,再形於外去救濟,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很多形於外救濟的人不見得有大悲心,對不對?不見得吶!比如說這個人捐了很多錢,人家在說「哇〜好慈悲哦」,不符合吶,因為他心沒有,他沒有等同心啊!比如說整個日本的災難,我們看到日本人這樣,會不會覺得很憐憫?「啊〜災難來了,就貪瞋癡嘛,造成這些災難嘛,因是那個起心動念錯,所以災難來。沒關係,人家捐錢我們也捐錢,我捐多一點可以上報、上媒體,讓人家看我多有愛心」那個是假的悲(慈悲)啦! 

「悲」從事相上、心境上二個都要具足,所以,從名詞的理解,我們就會知道我們差很多,我們在學法真的是落後很多,(師父笑說)那落後不是跟外在人比,是跟你們的目標比。當然,你們的目標不能定得太低,若定得太低就沒有所謂落後了,至少至少要定在超越六道輪迴,你們的目標有這樣嗎?(師父笑說)好像也很多人沒有啊,對不對?這樣不行,一定要定在超越六道輪迴,了脫三界、十法界。十法界階段性還不敢去……,因為大家可能還不知道什麼叫十法界、四聖法界,可是,六道輪迴總是知道吧!六道輪迴的特色就是苦嘛,至少要離苦得樂、脫離永恆的苦啊!得到真實究竟圓滿的樂,那就是標準,如果是以這個標準來說,我們還差很遠,對不對?所以,去搞清楚、弄明白。

很多人學法是這樣,起初是要解決眼前的問題,那有一種是比較幸運,好說問題要花很久的時間才能解決嘛,那這麼一來,有這麼長久的時間可以接觸,所以,解決問題到最後覺得問題不重要了,因為人生有更高的目標,(師父笑說)所以就……本來要解決的問題好像不是很重要,這種人算他有福報。那先以欲勾牽是欲什麼?欲要解決那個問題,可是,後令入佛智啊!換言之,如果你入佛智了,那個問題本身有沒有解決?也解決了,對不對?你得到五千萬,你一定有五百塊啊!可是,你告訴人家有五萬、五千萬,人家不一定相信有五兆啊!所以,他只要那些五萬、五十萬而已。那就先想辦法讓他得到那五十萬嘛,結果他發現有五千萬,他就不會只想辦法要得到五十萬而已,他就會想辦法去得到五千萬,那麼五千萬裡面一定有N個五十萬。那這是還沒理解之前和理解之後的差別,所以你看,「明白」多重要。

你們要瞭解,學佛不是學一個善惡、做慈善而已,慈善是一個手法、一個善巧方便,學佛是要學一個覺悟,是開智慧的,而不是只是在那邊糊里糊塗做善事的。如果善事可以解決的話,我們當今所有的災難早就解決了嘛,不會每一次、每一次又要再來一次善,換言之,每一次、每一次又要再來一次善表示事情沒有徹底解決,換言之就是這些眾生沒有得到智慧,如果得到智慧了就一勞永逸,通通解決了嘛!因為預防勝於治療,有智慧的人他早就預防掉而不會讓它產生。所以,學道要從這邊去學,「道」是所謂的自然法則,學道〜學習回歸自然法則。人為一小天、大自然為一大天,一小天具足的,一大天具足;一大天具足的,一小天通通圓滿具足。所以,學道,學習自然法則、恢復自然法則,換言之,恢復了一大天的自然週律,也恢復了自己一小天的自然週律,所以,識得一則萬事畢。

禪宗講:「唯言自利,不言利他」不是一種自私自利,這個是名詞的定義不一樣,我們會以我們自己的認知去定義名詞,造成錯誤的知見,它不是佛菩薩的認知。「唯言自利」就是你把自己圓滿了,你體會到整個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那你把自己圓滿、你顧慮自己就好,不就什麼事都解決了嗎?那現在人不瞭解,把一個細胞當作自己,所以我這個細胞圓滿就好,別的細胞不重要,不是那種狹隘的自己。唯言自利、不言利他,換言之,週邊我們沒能力處理的事情就不要那麼雞婆,回過頭來把自己能夠調解完善的各方面見解思想行為調整好,道即是你、你即是道,你所在之處即為道場。所以,有場無道不能行教,有道則處處是場,換言之,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所以,應該相信自己能力辦得到,要長養出自己的良知良善、純淨純善,那一個非善、惡對立的善,換言之,回歸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一切宇宙的這些造化就得以畢業,畢業就是解決了。我們說有大的就有小的,所以,所有一切人生的最高學位就是佛,去取得那個學位,其他的就不是問題了。

音聲的世界裡我們不是只有ㄍㄧㄥ在那裡聽而已,它在帶動我們的靈性、心裡的束縛和肉體的這些……淺白講叫做氣滯明點、血脈和筋骨疏通,疏通達骨、通筋活血,有那樣的層次。那為什麼要加上她們這些拍打搓揉按?因為我們人不容易完全的敞開,所以,對外在這個能量的接收不會那麼的圓滿完整,因此,要透過一些拍打搓揉按中幫助他。如果是自己的話,你可以想成我們的手放在哪裡,我們的意念比較好集中在那個點,如果都沒有的話,很難集中那個點到底在哪裡。所以,這個還是回歸那個問題,「心性的能量」你要怎麼起用啊?你要把它濃縮在哪一個點?意思就是比如說大白天很多光光明普照,那為什麼這些光我們運用不上?像說我們現在要讓一張紙燒起來,大自然的力量太陽能……我們所謂的光能要怎麼讓它燒起來?你只要有能力把這些光集中在一個點上,這個紙就會燃起來,對不對?所以,你們的心念亦復如是,你們的心念就像是這個大太陽照下來光明普照這麼美好,那現在是散的,所以沒有作用。那你們要怎麼把心念集中在一個點上?它就像那個光聚在一起,有它的力道可以燃火,那那時候就有作用了。

所以,音聲的世界……怎麼把心念集中在音聲?念力透過音聲、音聲回歸念力,無遠弗屆,所以,全世界……全世界不只地球,整個宇宙哪裡有一些問題,你們都可以使上一點助力,那這是近的,近的還可以用拍打搓揉按去協輔、去做一個助緣,從音聲的律動裡面就可以去打通。古時候,我們《黃帝內經》講最上乘的醫術是所謂的音聲,因為失傳了,很少人會運用,退而求其次才是所謂的針灸、推拿、點放、拔氣,如果有接觸過中醫的都瞭解這些。那針灸、推拿、點放、拔氣又比較不熟悉、生疏了,再降一級才是所謂的湯藥,熬湯或做成藥丸。你發現前面的部份都沒有往體內塞,現在有個醫學用語叫做侵入性的,那非侵入性就可以把你治療好,是不是比較高段?(師父笑說)到侵入性就已經比較遜一些了,對不對?那侵入性的又沒辦法,再等而次之叫做切除,你看看,不但侵入還把你挖掉,多可憐。所以,慢慢的透過你們的學習,看能不能恢復到那種最輕鬆、最溫和的一種方式,去帶給自己幸福美滿的人生,那當然包括身體的健康嘛! 

那麼佛法裡面,古時候也諸多的所謂真言密咒去治病,咒有二者,一種是有意義的,所謂有意義就是可以去解釋出來的,好比說佛當年住世,有時候在講經說法講完之後,祂後面還會再講一段長短不等的咒,那這一段咒是幹嘛用的?因為常常在聽經聞法的眾生不只有人,還有不同維次空間的眾生在一起共襄盛舉,所以,禮貌性就……以一個概念現在人比較好懂,你們有沒有遇過ABC(華裔人士)?他們國語說一說還會夾雜幾句英文,對不對?就類似這樣子。有可能你們在一起的人不只有熟知中文的,也有對中文比較陌生的,所以他在講話的時候,一下講個中文又穿插幾個英文。所以,為什麼你們有時候聽到我們講話突然冒一下天語,有可能也不只你們嘛,對不對?所以我們也要照護到祂們。佛當年住世在講經說法就是這樣,後面講的那個咒是有意義的、和鬼神溝通的,以現在的名詞叫做不同空間維次的語文,所以會有這一段,那它可以解釋,解釋成現在的語體文。

那麼另外一種呢?咒是沒有意義的,它只有聲音大小聲,它的發音沒有意思,可是有很大的意義,是用來治病的,那一種就是音聲,聲音長短、大小聲要非常精準。所以,古時候才……尤其接觸過密(密宗)的人,他就知道要口傳,可是,現在就出問題了,從以前傳到這個時代已經諸多落失,所以,現在的口傳本身已經錯誤了,再口傳……這時候真的叫沒什麼意義了嘛!那就徒具形式、沒有實質。那怎麼辦?你說這樣音聲怎麼能治病?為什麼我們的例證又這麼多?很多病就因為這樣而治好,對不對?現在叫倒過來走,什麼是倒過來走?至誠感通嘛!先恢復清淨,你清淨一分、誠敬一分,即得佛菩薩加持一分,內的清淨感得外在的佛力加持,所以,感應道交絕不失時,那個力量聚合,它還是有那個力道。 

那這是階段性求佛力加持,那也求眾生加持,後來慢慢慢慢去提升、長養德性,這樣講的這些進德修業深度的落實,你的內力就強了,你不是只有像武俠小說那樣每天練有內力,內力和我們的德修有正相關,那麼德修愈高,你再用這樣的工具,最後就變成你自己的願力,為什麼?因為佛佛道同,那你自己成佛不就是自己的,對不對?那還有沒有諸佛菩薩?還是有啊,因為愈高層次的人愈謙虛,所以,承佛威神,和南聖眾,感恩這些諸佛菩薩的加持力,透過自己……。那就像光光互照,這麼多燈照成現在這個空間是亮的,那你說是哪一盞燈的功勞比較大?每一盞都會發亮啊!到那時候誰也不計較,所以,用每一盞燈來比喻佛,這一盞燈加持這一盞(旁邊的),這一盞有自己的願力,它會發亮,那換言之,這一盞也加持到那一盞嘛,那時候就是我們說的水乳交融,已經不分你我了,那個就是同體的生命狀態。

所以,透過階段性的外力……,聽好,一定要認知是階段性的,很多修行者把它當作目的,把外力的加持當作目的,那這一種的會死得很慘,這種人永遠不能進步,永遠不能恢復自體性,到他哪時候又覺悟了,發現不是這樣子的時候。所以,階段性透過外力是可以被理解的,透過外力的加持力……有一點助力的時候,我們成長得比較舒適、比較快速的時候趕緊精進努力,那恢復自我的德性、恢復本來真佛,那那時候的音聲又不一樣了。

偉宏師兄:師父好,上學期嘉嘉(師兄的女兒)的狀況都還算不錯,就是到快要學期末那時候的功課都很好。那這學期上禮拜月考,月考的前一天晚上我還一直認為她的功課應該是很穩定的狀態,所以,她一回來跟我說她要看德育卡通,我也讓她看。她看完之後,我剛好心血來潮就想說她明天要考國文,我來問她幾個字好了,結果一問,十個字大概只會五個字而已。我就很訝異也嚇了一跳,嚇一跳的原因是我問她知不知道自己不會,她說她知道,我又問她既然不會為什麼不要去問?那她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重點是接連個二、三天她也都一樣裝得麻麻、皮皮的樣子,那我問她,她也都說不出來這樣子。後來,我上禮拜有拜託雅聰老師,我就趕緊把她從安親班帶出來了,不讓她再上安親班,就是請雅聰老師幫我帶她。那之前妮妮在教她國文,現在也告一段落了,我不知道這個狀態是因為我這個正報是不是已經……,所謂的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我一直在想說是不是我這邊出了什麼問題,還是說有特殊的狀況?希望師父是不是可以告訴我一下?謝謝!

師父:現在社會的問題永遠出在「教育」這二個字,這裡好像還不少人待過安親班,我指的是大人、不是小孩,我的意思是說在安親班工作過,這些人應該也有很深切的體會,就是學校和安親班的衝突、還有家長的問題。那諸多的安親班也沒什麼責任,學校又把責任推給安親班,那家長再去要求安親班。小孩子在學校的時間比較長,對不對?就變成學校又沒責任,那小孩子在安親班只有幾小時而已,所有學校的課業都要安親班來負責。那你知道學校是幹嘛的?學校是教正科的,安親班是有一個時間、空間來讓孩子補充的而已嘛,所以現在就反客為主,教育就變成……,尤其小朋友階段一定要靠自己的用心。

那是不是自己的問題?自己有問題啊,那小孩子有問題啊,換言之,小孩子的問題出在哪裡?她沒有去所謂的認真嘛,對不對?那她沒認真,自己(大人)的問題是在哪裡?家長、長輩甚至老師是他沒有督促啊!對不對?所以,問題有因果的關係,不能單就是一方,因為生命一體嘛!重點是怎麼樣再趕快把她調整回來比較重要。所以,為什麼我們常常強調聖賢教育要在小朋友的時候就去紮根?因為有聖賢教育的小朋友,他的心性比較穩定,那他比較穩定的狀況下,他的智慧會比較高。為什麼我們講「智慧」而不是「聰明」?因為有聖賢教育基礎的小朋友,他比較有分辨是非邪正的能力,所以,他比較不會〝盧〞(台語:比喻不明事理),你知道嗎?那你說誰會〝盧〞?就是不太有分辨是非邪正能力的,他就偏偏要去做不對的事情,他若有分辨是非邪正的能力,就比較不會去做他認知不對的事情。所以,聖賢教育非常重要吶!尤其在小朋友記憶力特好的時候趕快塞進去。

那很多人不能理解,學校有課業這麼繁忙,還要給他聖賢教育?這個就是觀念錯誤,不瞭解背後的道理,這個例子之前我也跟曉蓮(學員)分享過,她已經不是小朋友了,是大學四年級的學生。比如我剛講這個例子好了,她在放暑假的時候有比較多的時間去契入聖賢教育,那開學之後是不是就有學校的課程會比較多,相對的壓力就比較大,時間的調配上又拿捏不好就會亂掉。那她在考慮是要怎麼分配,結果剛開始的想法是說那就停掉聖賢教育的課程,時間完全用在學校的課程。那她來請教,我說不行這樣子,聖賢教育的課程還是要繼續,那麼學校的課程也是繼續,她問為什麼?因為聖賢教育的課程是在幫助妳有智慧的,換言之就是要幫助妳更會讀書的,那妳停掉……妳本來不會讀書,不是讀得更痛苦嗎?我就一個比喻,比如說假設要讀四科,那我們腦子比較渾沌的人,每一科要花四個小時才能把它讀好,那四科讀好要花十六個鐘頭,可是,如果妳塞進一小時的聖賢教育,這一小時能幫助妳每一科只用一小時就可以讀好,一小時就可以達到了所謂四小時的效用,那現在變成省幾個小時?省了十二個鐘頭,妳只要花四個鐘頭就省了十二個鐘頭。咦?這裡有做生意的人嗎?(眾人笑)要會算嘛,對不對?這麼好的生意不要做?這就是世間人不瞭解。

所以,聖賢教育很多人不瞭解為什麼?就是要幫助你開啟智慧的嘛!那有智慧的人他各方面都會穩定,他讀書也會比較好,就這麼一回事。所以,還來得及恢復回來趕快調整一下,小孩子的作息……等等,恢復到這一個層面來,效果又會拉回來。那諸多事情……我們講不用去擔心,要關心、不要擔心。關心就是很冷靜的找出問題點在哪裡、找解決的方案,落實就好啦,這個叫一心,那我們會雜心,對不對?雜心就是我們會有矛盾、拿捏不定……各方面,可是這個……、可是那個……,所以,全盤都被你自己否定掉,拉回來這一個思維就好了。

偉宏師兄:謝謝師父!

有的從北部來,對不對?有沒有什麼疑惑?(師父笑問龍廷小師兄)今天沒有睡著哦(眾人笑)?最近比較穩定了嘛!(師父對素真師姐說)所以,黑臉、白臉要會扮,一個人不要兩種都扮,所以大姐姐就扮一下白臉,要不然我們又不能每天在妳們家,對不對?這樣配套措施就比較好調整。小朋友就是這樣,真的啊!小朋友不是一昧溺寵……,(師父笑說)糟糕,這樣我會得罪小朋友(眾人笑),等他們長大都恨我就糟了。現在(教育)的問題就是這樣。

薏晴師姐:師父,本來是在猶豫要不要請教,因為想說問題可能是自己的定見不夠,所以才會常常被考倒、破功。我要問的是「忍辱」的問題,就是我們常常會看到不喜歡的人事物,那事是可以避,但是人有時候避不了。比如說您常教我們要忍辱,但假設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挑釁,那我們要怎麼去……

師父:就一而再、再而三的感恩啊!

薏晴師姐笑:感恩他? 

師父笑:對啊!「感謝你來消業」!

薏晴師姐笑:血壓會升高。(眾人笑)

師父:那就是我們不理解,所以,很多事情第一個關鍵是明理,去深入把這個道理搞清楚,比如說為什麼要用這種一般世間人很難理解的態度去對待我們的責難、災難,用一些不好加諸在我們身上的這些人?對不對?為什麼?因為世間人不是這樣想嘛,那我們就要想世間人之所以是世間人,就是他的知見錯誤,所以他當然不會想成正確的嘛,那如果我們隨順著世間人的想法,我們就變成錯誤的那一種。所以,我們要隨順什麼?理上來講,應該要恆順我們的性德,可是,辦不到嘛,所以才要隨順聖教。妳剛剛講的就這二段,妳第一個講說「教的應該怎麼樣」,應該怎麼樣那個叫性德,但因為我們做不到啊,遇到境界一而再、再而三撩起來,所以,我們有習氣嘛,那這時候我們就隨順聖教,換一個習氣啊!聖教〜聖賢的教育,它講怎麼樣我們就照著做而已,照著做又會有一而再、再而三的這樣應對,那表示我們這個業還在。我們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換過來講,今生受者是即是前世因嘛,所以,今生如果不斷這樣受、不斷這樣受,我大概就知道我前世因不斷這樣對人家、不斷那樣對人家。

薏晴師姐:那如果假設這個問題不是針對我們本身,是一個團體?

師父:無所謂,若是團體就更該放下。

薏晴師姐:那我想請教 師父,這樣和姑息養奸……這二者之間到底要怎麼去拿捏?

師父: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換言之,我們如果有能力,我們講的話人家要聽、講的話有作用,我們就要多講;那麼如果我們講的話沒人聽,我們沒能力也沒份量,也沒有名份……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名不正則言不順的狀態下,就是孟子那句話撿回來用,「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樣而已。

薏晴師姐:那會不會變成就是沒有一個輿論的制裁,然後……

師父:不會啦,各有因緣,各人造業各人承擔,輿論的制裁不見得正確,有多少人被錯誤輿論制裁到死掉,錯誤的輿論吶,妳知道嗎?所以,輿論的制裁不見得是正確的。回歸回來落實聖教,很多境界就轉掉了,換言之,我們定靜的功夫不夠,所以,我們回歸回來,剛好這件事情如果妳關心的話,前提是這樣,那麼透過這件事情來檢測自己定靜的功夫。所以,從某個角度是菩薩大權示現,祂示現一個這樣來考驗嘛,對不對?看我們定靜的功夫到哪裡。

這就是我剛剛前面講的發露懺悔,發露懺悔不是只有我想到過去一件錯事,我現在昭告天下:「我這樣不對,希望大家督促我改進」,不是,妳當下遇到的這個現象反撲回來「我不喜歡」,就開始在發露懺悔了吶!不後過啊!有這件事情我就開始去尋根了呀,我投影的底片到底長怎麼樣?所謂投影底片就是我們的起心動念,彌勒菩薩講的:「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識」,那個念就叫做底片。那麼這個念有現在這輩子的念和生生世世過去無始劫以來還未覺悟、開悟成佛以前的起心動念,這些通通要加起來。我們現在活在現代,所以,現代有可能都會現前,有可能會是跳躍式的,因為要遇緣嘛,對不對?換言之,這一輩子如果沒有清除掉,下輩子還要再來一次。假設你們的標準是斷氣叫下輩子,那麼我現在到下輩子還有一段時間,那個都要累計上去啊!

薏晴師姐:師父,我現在瞭解這個道理,但是,我講具體一點,就是說假設我們遇到一個境界火氣上來的時候,我們要如何去轉念?

師父:不怕念起,就怕覺遲!火氣上來,先求可以伏住的功夫,這是第一步,不必先求沒有火氣。伏住的功夫就是我現在知道,「我知道這樣不對、這樣不對」不斷跟自己這樣講,那「這不對、這不對」如果還不夠力道,妳們說的會(火氣)撩起來,撩起來就是我在自殺,那妳要自殺嗎?當妳撩起來,妳的細胞死掉,這不就是在自殺嗎?是自殺的速度快、慢而已嘛!有的人是氣到心臟病發作,縮結起來就死掉了嘛,那不是自殺是什麼?對不對?所以,瞋恨、憤怒就是殺業,殺生、偷盜、邪行,第一個是殺生吶!

所以,為什麼叫人家不要發脾氣?當然,有一種是大權示現的,那一種不列在考量,他是假裝發脾氣,為了達成一件對對方有好處的事情,比如那天我在說她們教小孩的那件事一樣,那不是真的生氣,我們要反問自己是真的生氣還是假的生氣啊,因為這種事情是只有自己知道、捫心自問的問題,別人沒有資格也無權去判定。也就是說我做這件事情我在生氣,我到底是真的在生氣還是我藉口說「沒有啊!我不是在生氣,我是為了教小孩,我哪有生氣」,結果真的在生氣(眾人大笑),那就是……,因為佛法論實質嘛,對不對?有一種是大家說妳怎麼在生氣,妳就說我不生氣也無所謂,人家怎麼說我無所謂。

薏晴師姐:那天那件事,我真的很生氣。(眾人笑)

師父:所以妳就冤枉啊!

薏晴師姐:雖然他不是針對我,可是,他就是……,因為有些人就是喜歡挑撥離間,那我們有時候……,我覺得是在打抱不平,那這樣……?

師父:擇善固執還是固執,固執讓我們脫離不了六道輪迴啊!妳看是誰贏誰輸?

薏晴師姐:所以,還是要把那念頭伏住就對了。

師父:對啊!最後輸的是我們自己,多冤枉,人家又沒事。

薏晴師姐:對啊!(眾人大笑)……可是,那個人還是那麼囂張。

師父:不是,妳那樣的態度叫做沒天理(眾人笑),因為我們不知道背後的因果,有所謂因地、果地的啊,比如說……

薏晴師姐:就是不要太見義勇為?

師父:也不是不要太見義勇為,就是說前提之下要有智慧,妳能夠判定、妳能夠觀機契機做適時的助益,這樣才去做。我剛剛要說的是比如說安世高大師二度來東土幹嘛?還命債!他是開悟得道的高僧,所以他有神通,我們欠缺的就是這一點,我們沒有神通,我們不知道嘛,所以,(師父笑說)沒有神通的就是隨順聖教講怎麼樣,我就是、是、是照做就好了,有神通的自己知道也會做了嘛!所以,他這個例子是指什麼?他二度來到中國還命債,我以現在語體文說,有一天,他就和他的左右鄰居說:「明天大概幾點的時候,會有一個人從哪裡過來要把我殺掉,你們不要把他抓起來帶到衙門去,千萬不要。」大家就覺得他這樣講很奇怪,對不對?大家也好奇他怎麼可能知道有人要來殺他?他就說出原因:「因為我過去生誤殺了他,所以這輩子我要還命債」,業因果報絲毫不爽,欠債還債、欠命還命,就這一回事啊!那他知道嘛,所以他的心境就很安定。

好,那如果他左右鄰居不知道呢?是不是也如妳的心意一樣,見義勇為?「你怎麼可以殺他?」趕快把他抓去審判,結果讓他們冤冤相報、沒完沒了,對不對?本來是他們兩個的事,他這樣就能解決了,他還了就沒事啦,而且是透過這個逆緣來當做逆增上緣,剛好趕快把他的生命了結,對不對?我們又不能自殺,我們自殺會墮三惡道嘛,剛好了結,趕快結束這種再投胎……,雖然修行功夫很高來投胎,有這個神通這樣子,趕快結束往更高層次去了嘛!對不對?那是不是皆大歡喜?我們若不知道,豈不是在那裡胡亂攪和?把這一個皆大歡喜的事情,全部打亂不說還造其他的業。 

薏晴師姐:就是說他的因果我們也不用去涉入……(收訊不清)就對了?

師父:前提之下妳涉入有用妳涉入,妳涉入沒用也只是攪和,妳知道嗎?本來只有他們的問題,現在又多了一個妳的問題;那明天會多了一個妳週邊的人又來關心妳的問題;後天又多了關心妳的那些人他們週邊關心他們的問題,沒完沒了,對不對?那就是地球人(眾人大笑)。所以,止於至善、止於自己,用一個比喻,謠言止於誰?智者嘛!那個智者是誰?妳們就要說:「是我啊!」(眾人大笑)事情來到我這裡就止掉,這樣就好了。

薏晴師姐:謝謝 師父。

素真師姐:剛剛聽音聲的時候,就覺得心很酸、很痛,師父唱音聲,然後Sona師姐幫我拍打搓揉按以後,心裡有一句話想問 師父,如何「養父母之心」?我們要怎麼去做?

師父:就善護我們的三業嘛,我們成就即養得。所以,很多事情沒有那麼困難,剛剛講的禪宗說哪一種最極致?自利!唯言自利、不言利他。善於調整自己,妳顯於外的就自自然然,如果不善於調整自己,很多的方法上的周到都會難免有一些問題。所以,至誠感通,求一個「誠」字,行於外皆是誠,要不然妳說要如何關愛……什麼的,有時候人家還會覺得不到位,結果形式上很周到、心意上沒有,那些都會被人家有一種錯誤訊息的接收,所以,要養他先養己。

素真師姐:那就是從自己做?

師父:對啊! 

素真師姐:謝謝!

有時候是這樣,(師父笑說)我們說如何養父母之心的時候,也要想說那些孩子要如何養我的心?所以,生命同體,這個事情是很嚴肅的,但世間人不去關心。「孝」嘛,老在上、子在下,老是上一代、子是下一代,上一代還有上一代、下一代還有下一代,所以,恢復這些德育的落實,同時就達到那個效果。一般我們講發意圓成、功德即圓滿,那事相上還得要看因緣具足,對不對?因緣不具足不妨礙我發意的圓滿嘛,「發意」聽得懂嗎?一般說「發心」,有時候發了心,事情沒有那麼因緣具足達不成,那個就放下,所以那個叫「得失從緣」,盡人事、聽天命。

還有人有問題嗎?我們說有一些比較易感體質的學員,也盡量讓它(身心靈)去敞開,為什麼?汰舊換新、洗滌塵泥,一條水溝若有塞住,你讓水一直沖,本來塞住的東西就會推出去,如果一直撐就有可能一直卡嘛,所以,在一種比較柔和又力道比較純正的正向能量磁場之下,善於去讓它開放,開放、洗久了,這些堵住的東西被擠出去之後,後面就是乾淨的水,整個就汰舊換新一次了。

「易感」是現在這個時代的常態,有的是顯性、有的是隱性,隱性的甚且很多人不自知,不自知的可能還比那些顯性的來得麻煩。比如說有的人會打呵欠,他每次就想說可能是沒睡飽,很奇怪,(師父笑說)就是在聽我們唱音聲的那時候沒睡飽(眾人笑),對不對?有的人會流眼淚,「啊,可能是我精神不好」對不對?通通是這些,那我們不能用著我們的經驗法則去判定所有的人事物,甚且眼睛看到的也不見得是真實,因為凡所有相畢竟是虛妄。

那釋迦牟尼佛亦是說什麼時候才能勉強去相信我們自己的看法?證得阿羅漢果位以後。對不對?那時候始稱「正覺」,正確的知見,覺悟嘛,祂的知見正確,瞭解一切智、瞭解諸法空性。在祂以下六道輪迴的眾生,都用著執著、分別、妄想的心去看待我們的人世間一切的形形色色,所以產生了這些五蘊苦,一般你們說「五陰熾盛苦」,色、受、想、行、識,「色」是凡關所謂的相、物質;「受、想、行、識」是精神。那物質和精神的苦處來自背後那個能量的問題,我們若用著這種放下執著的心境,我們的能量自然不同,所以,這些色、受、想、行、識的狀態亦能去轉化它,我們就是用著我們的經驗法則去判定所有我們看到、聽到的這些形形色色,所以,錯誤產生回來的就是痛苦啊!

你們現在都知道阿羅漢要沒有執著,所以,第一個課題……我們人生第一個課程的目標,當然啦,君子立長志、小人常立志,希望我們當一個君子,在一生當中立一個永恆的長志〜成佛。那如果沒辦法的也有短程目標、中程目標,那短程目標也不要定得太差,不要只定到六道輪迴的這些榮華富貴,至少也定個阿羅漢以上,阿羅漢超越六道輪迴。所以,第一個目標定在我們的人生放下執著,透過這些形形色色的境緣來訓練我們不要執著,如果會撩起來、會執著的就感覺這樣是不對的,就要再訓練、就伏住,功夫伏住,久了之後就容易功夫成片了嘛,它是一個自自然然的。方法是一條線,一條線就是一個方向,還是回歸秉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長時薰修、聞薰成種,我們說「以此法緣微妙因,今生必當成道種」。感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一覺元 的頭像
    一覺元

    一覺元 YJYLC.tw

    一覺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