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財喪道⚜️
積財喪道
積財習氣難捨
此人放不下
故喪道心、障道業
——弘聖靈覺禪師 法語
(師父上人於2015/12/28 台中明覺法堂結束後搭乘高鐵返回高雄時開示,由隨行弟子記錄)
「積財」的積是累積、囤積的意思,那麼從「積財傷道」這一句話的意義應該比較傾向囤積。囤積跟累積不太一樣,累積就好比有一句話叫做「積功累德」,那積財傷道指的是囤積,囤積就是有一個「守住不放」的意思,而累積不一定有。累積是一種增長的意思,你願意奉獻,不斷增長是好事,否則你哪有能力去幫助人?然而同樣是不斷地增長,關鍵在於你有一個私欲不放手,這就叫做囤積。那「財」就是指你的資糧,不只是錢而已,意思是你將所有的資糧都握著不放。
「傷道」這一個「道」是大自然法則,所以首先要從「道」去瞭解,什麼是道?什麼是大自然法則?大自然法則也就是現代所謂的「自然定律」,「自然定律」你們聽說過,它是現在的用詞,以前的用詞於道家稱為「感應」、於佛家則是「因果定律」。所以因果定律等於自然法則、等於「感應」二字,「積財傷道」也就是告訴你「積財」這一件事情是違背自然法則的,從哪個角度講呢?從因果上講。
我們先俗氣一點講「錢」好了,我們喜不喜歡越來越多錢?大家都喜歡,對不對?那麼大自然法則是這麼呈現的,你想要越多錢,你必須知道錢的來處、要如何得到。那錢是從哪裡來的?自然法則已經顯示讓我們知道從「布施」來,「錢」我回到「財」來講好了,布施財是因,基於因果定律,得到財是果。那布施叫做不囤積、給予,也不光是給予人而已,給予眾生好了,更廣的是給予虛空法界一切,西方叫做奉獻,奉獻出去。那既然我們想要得到財,「得財」這件事情是目標,我們積財是不是違背了?於是就損傷了自然之道,那個損傷就是「違背」的意思,違背自然法則了,所以你當然得不到,「積財傷道」有一個淺意是這麼說,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
那有的人說「積財傷道」,有的人說「積財喪道」,應該是喪失的「喪」,喪失就是失去了,而不是讓自然法則受傷,自然法則不會受傷的,是我們的心受傷。「喪」是違背的意思,違背了自然法則,我們會不如意,懂意思嗎?所以,一個真正想要在人生中財寶豐足、不慮匱乏乃至飛黃騰達的人,就是要不斷地財布施!財布施達到很雄厚的力量,他連工作都不用就不慮匱乏哦!一般我們現代人的概念是不是一定要工作才能溫飽,對不對?哪有這種事啊!你看多少企業家二代哪需要工作,他溫飽的條件就是每天玩樂耶!真是這樣子,但我們卻是要工作。
所以我們要慢慢地透晰生命的理路,有許多生命的理路是我們從小到大被教錯了,那我們被教錯不一定是我們的長輩刻意藏私、吝法(師父笑),而是他們也不懂,一代比一代不懂,以致於斷層了。因此,我們這一代很倒楣,而我們的下一代其實更倒楣,我們知道的生命理路已經不如前面幾代多了,那我們現在的「學習」若以我的定義用詞其實是所謂的「補習」,比如我剛才說的這些理路,那是我們身為一個人本來就應該知道的事,本來!可是這一個「本來」放在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很特殊的狀況,所以就不能說是本來了。
本來是依著什麼標準?我們人的生命體!你知道為什麼嗎?我們如何能當人?因為我們過去生都有修「十善中品」這一件事情,所以這一輩子才有資格當人。何謂十善?身不造殺、盜、邪行;口不造兩舌、惡口、綺語、妄語;意不造貪、瞋、癡。那因應現在這個問題,十善的這個「貪」我拉出來講好了,積財叫做「貪」,我要攬著自己用嘛,對不對?貪!所以為什麼叫我們「意不造貪瞋癡」?你的意無貪,你就沒有「積」這一個動作了,於是你的人生就會開闊。意不造貪瞋癡,不積財則合道〜符合道,合道自然昌榮,這是一個正確的生命理路。
那你想想看,從小到大有人教我們十善嗎?沒有!所以我們現在來當人是靠著過去的學分。我經常打個比喻,好比我們考大學,考試前都很拼著讀書,一旦放榜,終於考上學校了,才註冊第一天,以前讀的全部忘光,有沒有這種現象?忘光了之後,我們在大學裡又我行我素(師父笑),經常三更半夜不睡覺,跟一些素行不良的朋友到處去玩,玩到最後怎麼樣?被退學了。那你覺得被退學代表什麼?就是我們沒有符合大學應該有的能力或是條件,即便已經讀到大二,仍然被退學了。那有的是被當掉、被留級而已,就要多讀幾年。
可是做人不是這樣哦!做人會有第一種(退學),卻不會有第二種(留級),你以為做人都不成長就會像大學留級多讀幾年一樣地多活幾年?沒有這種事!那退學有,就是我們生命會提早結束。所以《太上感應篇》講什麼?「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算減則貧耗,……算盡則死。」對不對?「算」就是你的命數裡面的資糧,人活百日為一算,你百日的壽命與福報的總合為一算,一算、兩算、三算……以此類推。那依你本來命裡過去的福報假設此生有六十年可以活,然而你並未依循人道的標準、未符合這個理路,你做錯了、遺忘了,所以本來應該活至六十歲,現在做錯幾算甚且數十算的總合,你的壽命就因此提前結束、夭折了。
這樣死掉對於將來不會更好,因為你是壽命被減而走的,所以一定是下三惡道去過更不好的日子。就好像大學被退學之後,有的人還有能力讀補習班;有的沒有能力讀,轉而做代工;有的走入社會一些比較黑暗面的,被賣身……等等一大堆,一層一層往下墜落,這就是比喻六道輪迴。所以我們現在有資格當人就是十善那十樣達到八十分了,如果你們達到九十九分至一百分,你們現在不會是人而是神,是天人的福報,可見我們都未達到。
那我們來到這一輩子若不懂得延續這個道理,我們就會再折扣,意思是說你們現在當人,表示你們以前對於「財」這一件事情都是捨得八十分的,不是囤積,是捨得,所以符合大自然法則。我切開來講好了,在六道的境界中,因為你們捨得八十分,導致你們現在是得八十分做人,是這樣,這就是自然法則。相對的,如果你不願意當人,那你就可以喪道、可以積財。為了得到「喪道」這個結果,你要趕快積財,那你下輩子就如你意地去三惡道過日子,就變成這一件事情。那如果你覺得這一輩子做人也不甚快樂,覺得當神應該更快樂,那麼你必須比上輩子的捨八十分還要更捨,你捨九十五分以上、捨一百分,你下輩子肯定去做神,肯定是這樣!
這一件事情就是一種高度科學論據,什麼叫高度科學?任何人做都一樣,不會你做是如此,我做卻不是。科學就是有條件參數、有結果嘛,對不對?某些條件的匯集產生一種結果,相同的條件下,每個人做都一樣,不會有所差別,不會的,這叫做「科學」。那科學有落後的科學、現代的科學跟未來的科學,你們現在學的就是未來的科學,未來的科學是極度環保、無碳跡的,我們現在是飛機飛過都有碳跡汙染,對不對?而未來的科學是一種心性能量的作用,也就是說將老祖宗的這些智慧之學揀起來用,在這個時代相對就是未來科學。
那你說:「師父,還要等未來?」我們換一個字好了,「超」科學!我們現在已經在做超科學的事。所以「積財喪道」這句話也是古人瞭解這些真理後希望眾生能夠過得幸福美滿,至少在財富上不要有所匱乏,然後勉勵大家不要往「積財喪道」這個路徑走。所以他告訴你越施越多、越多越施,這不就是與積財喪道反向而行了!所以,積財傷道是這個意思,可以明白嗎?💖
——節錄自2015年12月28日 台中明覺法堂 弘聖上師 說法講紀
🌱延伸閱讀:2015年12月28日 明覺法堂(台中) 弘聖上師說法講紀
留言列表